房屋建筑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 格式:pptx
- 大小:21.07 MB
- 文档页数:92
房屋建筑学全套ppt课件完整版•绪论•民用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构造目录•建筑结构基础与地下室•墙体与楼地层•楼梯与电梯•屋顶与门窗绪论房屋建筑学概述房屋建筑学的定义研究房屋建筑设计、构造原理及方法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房屋建筑学的历史与发展从古代建筑到现代建筑,房屋建筑学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房屋建筑学的意义对于建筑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和效益。
房屋建筑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内容研究对象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方法、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法规与标准等。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综合学习学习方法建议房屋建筑学的学习方法民用建筑构造民用建筑概述民用建筑的定义01民用建筑的特点02民用建筑的发展趋势0301基础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02墙或柱承重、围护或分隔空间的作用。
03楼地层承受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墙或柱;同时起到水平分隔和保温、隔热等作用。
04楼梯连接各楼层,供人们上下行走。
05屋顶承重、围护、保温、隔热等作用。
06门窗围护、通风、采光等作用。
民用建筑构造组成及作用民用建筑构造设计原则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符合结构安全要求稳定性,避免或减少因构造问题引起的结构破坏和安全事故。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考虑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符合建筑美观要求工业建筑构造工业建筑概述工业建筑的定义与分类工业建筑的特点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楼梯与电梯介绍工业建筑中楼梯与电梯的设置原则、类型以及构造要求。
探讨工业建筑屋盖的构造要求、排水方式以及保温、隔热等问题。
楼地层分析工业建筑楼地层的构造要求、荷载传递以及防水、防潮等问题。
基础介绍工业建筑的基础类型、构墙体工业建筑构造组成及作用阐述工业建筑设计如何满足生产工艺流程、设备布置以及操作空间等要求。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符合经济性原则保证建筑安全适应建筑工业化需要分析工业建筑设计在节约投资、降低能耗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原则。
《房屋建筑学》绪论一、建筑的由来建筑是供人使用的场所,它们的大小、形态、组合及流通关系与使用功能密切相关,同时往往还反映了一种精神上的需求。
人类的祖先在远古时代开始营穴居时,是找寻可以容身的洞穴(空间)以遮挡风雨或躲避野兽的侵袭。
他们随之学会了利用树枝、土块、石块这样一些容易获得的天然材料来搭建简易的建筑物,并且开始建造一些原始的宗教建筑,如石环、石台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发展,建筑也由最简单最原始的状态,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化,层数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材料越来越新、结构越来越复杂、功能越来越细化。
二、建筑的划分一般来说,供人们生活、居住以及从事生产和各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其他的如烟囱、水塔、桥梁等称为构筑物。
建筑物按其用途可以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三种。
三、本课程的内容和任务1.内容它包含有两大部分的内容:民用建筑设计和民用建筑构造。
民用建筑设计中包含有民用建筑的平、立、剖面设计的基本原理,本课程只作简单介绍。
民用建筑构造主要包括基础、墙(柱)、楼地层、屋盖、楼梯、1/ 3门窗、变形缝等各部分的构造作法。
2.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能对一般的民用建筑物进行建筑设计,并能采用正确合理的建筑构造措施,最后能顺利地绘制出建筑施工图。
第一章民用建筑及其构造概述第一节民用建筑的分类一、按用途分类1.居住建筑居住建筑是供人们生活起居用的建筑物。
又称为大量性民用建筑。
2.公共建筑公共建筑是供人们进行各项社会活动的建筑物。
又称为大型性民用建筑。
公共建筑的具体种类有很多,按其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类型:生活服务性建筑:如餐饮类、菜场、浴场等;文教建筑:如各类学校、图书馆等;托幼建筑:指幼儿园、托儿所;科研建筑:如研究所、科研试验场馆等;医疗建筑:如医院、诊所、疗养院等;商业建筑:如商店、商场等;行政办公建筑:如各类政府机构用房、办公楼等;交通建筑:如各类空港码头、汔车站、地铁站等;通信广播建筑:如电视台、电视塔、邮电局、电信局等;体育建筑:如各类体育竞技场馆、体育训练场馆等;观演建筑:如电影院、音乐厅、剧院、杂技场等;展览建筑:如展览馆、博物馆等;旅馆建筑:如宾馆、饭店、招待所等;园林建筑:如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各类城市绿化小品等; ...3/ 3。
0绪论0.1 21世纪建筑发展的趋势0.1.1 建筑与环境到20世纪50~60年代出现一系列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从“大自然的报复”中觉醒。
1998年7月18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指出:“十大环境祸患威胁人类”。
其中:1、土壤遭到破坏。
110个国家,承载10亿人口的可耕地的肥沃程度在降低……2、能源浪费。
除发达国家外,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仍在继续增加。
1990~2001年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能源消费增加1倍,拉丁美洲能源消费将增加30%~77%。
3、森林面积减少。
在过去数百年中,温带国家和地区失去了大部分的森林,1980-1990年世界上1.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2%)消失。
4、淡水资源受到威胁。
据估计21世纪初开始,世界上将有1/4的地方长期缺水。
5、沿海地带被污染。
沿海地区受到了巨大的人口压力,全世界有60%的人口拥挤在沿海100公里内的地带,生态失去平衡。
以上主要是与建筑环境直接相关的问题,也是关系建筑业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现代建筑的设计要与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环境,创造环境,使建筑恰如其分的成为环境的一部分。
0.1.2 建筑与城市人类为了生存,不仅要盖房子以栖身,还要聚居在一起,谋求生活和生产活动,因此要经营其聚居地,从穴居野处到大小聚落、村镇以至城市,而城市化是人类文明的必然之路。
人口集中产生“聚集效应”,集中科学文化、生产资料和生产力。
未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将为城市所弘扬,但另一方面城市又带来诸多难题和困扰。
工业革命后,现代城市化兴起,20世纪中叶,城市问题日益困扰人们的生活,严重到惊呼“我们的城市能否存在?”又有半个世纪过去了,城市问题更为严峻。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负责人把“混乱的城市化”,即人口爆炸、农用土地退化、贫穷等,也列为威胁人类的十大环境祸患之一,所有这些因素促使第三世界数以百万计的农民离开农村,聚集于大城市的贫民窟里。
20世纪的1950~199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加10倍,从2亿到2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