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探微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人们常说:玉出云南。
这种说法在清代时颇为流行,现代云南仍然是重要的玉石集散地,有着"翡翠之乡"的美誉。
其实云南并不产翡翠,不过依托靠近缅甸翡翠产地的优势而成为玉石名省。
话说回来,玉出云南是怎么来的呢?与云南在关联的玉石除了翡翠之外,还有云玉、云石,有人考证,其云玉和云石指的就是翡翠,清代时云南官员用缅甸的翡翠称为"云玉"或"云石"而进贡给朝廷,"玉出云南"或由此而来,但其实云南是不产翡翠的。
当然,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以清朝的统治,官员不可能也不敢将缅甸的翡翠充当云南的玉石进贡,更大的可能性是,云南在当时确实有玉石出产。
历史上,我国云南也缅甸的边境其不是很分明的,清代时,现在缅甸的北部许多地区都是归属于云南,包括一些产玉的矿区,因此不排除云南当地官员从这些区域采得翡翠进贡朝廷,这样的解释也合情合理。
而到晚清的时期,因为英国人入侵缅甸,才将一些产玉的地区划分到缅甸地区,云南自此就没有翡翠出产,但这并不妨碍其成为缅甸翡翠进入中国的桥头堡地位。
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报告珠宝玉石产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集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文化密集型、价值密集型为一体的特色产业,其价值和蕴于其中的文化内涵历久弥新,引人注目。
工业欠发展时期的珠宝玉石产业,是以家庭小手工作坊为主体的生产、加工、销售过程,这时的珠宝玉石产业仅只定位于小手工业生产行业。
20世纪后半叶,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化分工和科技手段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渗透,珠宝玉石产业已不再是简单的开采、加工和销售活动,而是集地质勘探、资源开发、物化理论、光学、色彩学、美学艺术、文化鉴赏、设计加工、现代材料科学、技术教育等多学科、多部门为一体的,具有劳动、知识、文化、科技、资金密集型特点的综合性行业,是一个与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电脑科技、旅游产业、矿产资源和商业流通等紧密相联的新兴大产业。
云南由于是历史上的玉石资源富集区和翡翠文化的传承之地,云南的珠宝玉石产业主要针对玉石而言。
2000年以来,珠宝玉石产业的销售收入每年递增5.2%以上,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1.5倍,2006年全球珠宝玉石零售额已达到1500亿美元。
2007年1月,秦光荣省长做出了“做大做强云南珠宝产业、防止边缘化”的重要批示,为我省珠宝玉石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推动力。
作为“中国翡翠第一城”以及云南珠宝玉石重要集散地的腾冲,2007年进一步加大了对珠宝玉石产业的规划和扶持,完成了《翡翠产业五年规划(2008-2012)》。
昆百大珠宝、七彩云南、勐拱翡翠等珠宝玉石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在全国各地建立窗口、分店、连锁店达100余个。
至2007年,云南玉雕作品荣获中国玉雕百花奖大赛金奖一项、银奖三项、铜奖二项;“天工奖”优秀奖多项,创造了建国以来云南参加玉雕大奖赛的最好成绩。
2007年8月1日,云南珠宝网顺利建成并开通,标志着云南珠宝行业在互联网上的空白历史已结束。
我省第一份专业刊物《东方珠宝》面世。
从全国来看,未来中国珠宝玉石产业的基本构架已经形成了“五个基地三大中心”的基本格局。
云南密玉珠宝让玉石文化与时俱进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一种玉石情节。
这不仅因为玉石巨大的收藏价值,更因为玉石最为符合中国人低调谦和的气质和品质。
然而,玉石在市场上却也并非老少咸宜通吃通杀,即便是现在,中年成功人士和老年人偏爱玉石者居多,年青人钟爱玉石者少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那么,如何才能让更多的年青人了解、认识玉石,这就要求玉石品牌和玉石企业能够让玉石文化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当代年青人的品位和需求。
在这一点上,云南著名玉石品牌密玉珠宝无异是开路先锋。
密玉珠宝肇始于2010年,依托云南丰厚的玉石资源,密玉已经成为一家以经营玉石为主,集玉料拍购、玉石雕刻加工、成品展销以及玉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大型骨干企业。
除了实体经营之外,密玉珠宝还非常注重玉文化与新媒体的结合,尤其是通过互联网来弘扬玉文化方面,密玉珠宝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由密玉珠宝主导的专业的玉文化传播网站早在2010年便正式上线,不仅让更多人通过网络认识和了解了玉,而且还打造了最in的玉石文化传播平台,让玉文化能够更接地气,为当下的年青人所喜欢。
由于玉对人体具有“除中热、调心肺、滋毛发、助容颜”等功效,因此很多人便觉得赏玉、玩玉、藏玉和传统中医一样缺乏生机,没什么刺激。
但是,其实玉石收藏也是极其富有趣味的一种投资,尤其是“赌石”这项活动,更是让人感觉非常刺激。
在密玉珠宝的玉文化博物馆内,除了汇集了大量的黄龙玉、精品玉件和大量的原石毛料,让人们能够一睹黄龙玉那巧夺天工的独特魅力之外,最主要的便是能够让游客亲身感受到“赌石”带来的乐趣。
对于一块未经开窗的原石,除了形状和重量之外谁也说不清里面是什么,唯有切割剖开才有真实的结论,赌石人凭着自己的经验,依据皮壳上的表现,反复进行猜测和判断,估算出价格。
买回来可能一刀剖开里边色好水足,顿时价值成百上千万,也有可能里边无色无水,瞬间变得一文不值,而这就是赌石的风险:一块石头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赌石的乐趣,也就在此处。
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了解翡翠的奇妙世界翡翠,是一种极具价值且备受人们喜爱的玉石。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翡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内涵。
而在中国翡翠产业的发展中,宣威翡翠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代表。
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作为一个集收藏、展览、研究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机构,将带领您走进翡翠的奇妙世界。
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坐落于中国云南省宣威市,是一个展示翡翠文化、传承传统工艺的重要场所。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翡翠艺术品和藏品,其中不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稀世珍品。
这些展品既展示了翡翠的壮美之美,又彰显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独特的地位。
通过参观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我们可以领略到翡翠的瑰丽、神秘和艺术的魅力。
首先,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以其丰富的珍贵藏品而闻名。
无论是来自中国境内还是国外,这些珍贵的翡翠艺术品都展示了翡翠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和艺术样式。
其中,一些来自明代和清代的翡翠器物,不仅以其精湛的工艺技术而闻名,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
这些艺术品的展示,让我们能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玉石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其次,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还致力于翡翠艺术的创新和发展。
作为一个翡翠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平台,馆内不仅有对传统翡翠艺术技巧的展示,也有对当代翡翠艺术创作的关注与推动。
由于翡翠这种材料独特的质感和色彩,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其艺术潜力,创作出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作品。
通过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的参观,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翡翠工艺美,还能深入了解现代翡翠艺术的进展。
此外,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还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公众对翡翠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举办翡翠艺术讲座、工艺品制作工坊以及亲身参与的体验活动等。
这些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观众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翡翠的奥秘,培养对翡翠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总而言之,宣威翡翠文化博物馆作为翡翠文化的重要代表,不仅是一个展示翡翠艺术品和文化内涵的场所,更是一座让人们了解翡翠、感受翡翠的奇妙世界的桥梁。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玉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将从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以及现状方面进行探讨。
一、玉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国的玉文化可以追溯至很早的时期,最早的玉制品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仰韶文化时期。
在中国历史上,玉一直被看作是吉祥、美好的象征,被认为有神秘的力量,因此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喜爱。
在古代,玉被用于制作玉器、玉雕、玉钮、玉石镶嵌等工艺品,以及作为礼物、珍宝来使用。
由于玉的高雅、洁净、坚固、美丽的特性,玉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视为珍贵之物,被誉为“美玉”、“和田玉”、“天然瑶”等美誉。
自古以来,玉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代表了高尚的品格和美好的愿望。
在中国古代,玉被用来象征高贵的地位和高尚的品格,是贵族社会的象征。
玉也被用来体现美好的愿望和寓意,被赋予吉祥的寓意和宗教意义。
在古代中国,玉被赋予了神圣的地位,成为了人们祷告、供奉神灵的礼物之一。
二、玉文化的发展演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玉文化也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古代,玉器是玉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以玉璧、玉琮、玉琮、玉觯、玉管、玉鼎等为代表,成为了古代玉文化的象征。
在古代中国,玉器不仅是用来进行礼仪活动的必备品,也是贵族、王宫和寺庙的珍贵财宝,被用来表达对高尚品格、美好寓意的追求。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朝代对玉的崇拜程度和使用方法也略有不同。
例如商朝时期的玉璧被用来作为礼物的代表,在周朝时期,玉器被用来进行祭祀活动,成为了重要的宗教器具,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玉文化的重视和崇拜程度。
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玉的雕刻工艺达到了巅峰,玉器的工艺水平进一步提高,玉文化也开始在艺术领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融,玉文化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在现代社会,玉文化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工艺制品,而是在艺术、收藏、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浅谈中国玉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石之美者,玉之贵者”,在人们心中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本文将从历史与现状两个方面浅谈中国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历史中国玉文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古代,玉被视为吉祥之物,象征着君子的品格和高尚的美德。
而在商代以后的青铜时代,玉的使用日益普及,成为贵族和统治者的象征。
在周代,玉器更是成为礼节和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更是民间信仰中的神圣物品。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中国古代玉雕艺术,这一技艺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初步成熟,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工艺传统。
玉雕作品多以龙、凤、鸟、兽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为题材,其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律感,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艺术风格。
而这些玉雕作品则广泛应用于宫廷、寺庙和宗庙,成为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着独特的丰富内涵,如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会佩戴玉镯、玉佩或玉坠,寓意着吉祥、圆满和美满的美好愿望。
玉在中国道教、儒家、佛教等宗教中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信仰和修行的一种象征。
中国古代玉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成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更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信仰和价值观念。
中国玉文化自古以来就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玉文化在当代也得到了继承与创新。
现代玉文化不仅遵循传统的工艺和审美标准,同时也融入了当代的设计理念和时尚元素,形成了新的审美风格和表现形式。
特别是在玉雕艺术领域,不少艺术家对传统技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创作出一大批融合了现代元素和个人创意的玉雕作品,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文化内涵。
在商业化角度上,中国玉文化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玉饰品市场也日益繁荣,玉雕艺术家和制作商纷纷向国际市场拓展,推动了中国玉文化的国际化进程。
云南密玉珠宝:传递玉文化在彩云的南方,有一个山明水秀的地方——云南。
这里的山,云梦萦绕;这里的水,满江春意;这里的花,争相竞艳;这里的人,淳朴善良。
千年历史,多民族多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彩云之南。
随着劳动节,端午节的到来,作为云南旅游及珠宝业标杆的云南朗玉珠宝有限责任公司业迎来了销售的旺季。
不过,在产品热销的同时,密玉珠宝毫不懈怠,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位于云南昆明世博园区核心位置的云南密玉珠宝。
它成立于2010年,秉承“臻密典藏?美玉天成”的品牌理念,专为广大玉石爱好者和到云南旅游的游客提供典藏级玉石首饰和工艺品。
成为游客和玉石投资者在云南首选的玉石珠宝品牌之一。
国庆黄金周期间,密玉珠宝旗舰店内一派购销两旺的火爆势头。
密玉珠宝的销售量大幅提升,销售额节节攀升。
此次黄金周过后,云南密玉珠宝已经成为了世博园最受欢迎和追捧的玉石珠宝品牌之一。
这其中,一方面源于密玉珠宝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玉石资源的区位优势,同时也由于密玉珠宝具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实力,因此形成了完整的珠宝玉石产业链。
不过,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云南密玉珠宝能够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设计具有时代元素的珠宝产品,同时先进的工艺也保证了密玉珠宝的饰品件件都如同艺术品一样值得收藏和投资。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在电子商务已经全面发展的今天,云南密玉珠宝还开辟了网上商城销售玉石饰品,在密玉珠宝的网上商城展示了众多做工上乘的精品翡翠产品。
这些作品均由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精心设计,并应用了顶级的工艺技术打造而成。
古朴时尚,大气美观,雍容华贵,婀娜多姿,非常适合喜爱玉石的男女佩戴。
其中更是涵盖从玻璃种、冰种、冰糯/糯种到豆种、花青、油青、白底青等各种品相的翡翠产品,极大地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范围。
而随着销量的提升,密玉珠宝的品牌建设同样也已经全面开启。
除了开通网上商城销售翡翠玉石饰品之外,云南密玉珠宝还不断强化营销手段,提升消费者和网民对于品牌的感知度。
云南珠宝玉石产业发展报告云南作为中国的一个珠宝玉石产地,拥有丰富的珠宝玉石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
近年来,云南珠宝玉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将对云南珠宝玉石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云南的地理条件使得珠宝玉石资源得以丰富和多样化。
云南位于中国的西南边陲,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之间,山川纵横、地貌复杂。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地质资源,包括各种珠宝玉石矿产,如翡翠、和田玉、红宝石等。
云南的翡翠产量在中国居于首位,具有很高的市场竞争力。
其次,云南政府对珠宝玉石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云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省份,政府一直将发展石头加工业作为重点产业进行扶持。
政府在政策支持、优惠税收、金融支持等方面给予了珠宝玉石企业很大的扶助。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专门的珠宝玉石产业园区,提供了一站式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再次,云南珠宝玉石企业的创新能力逐渐增强。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企业意识到创新是保持竞争力和增长的关键。
因此,他们开始注重研发和设计能力的提升,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加工技术,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新产品的研制。
同时,企业也积极与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开展科研项目,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发展。
总的来说,云南珠宝玉石产业在政府扶持、企业创新、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快速发展。
未来,云南珠宝玉石产业有望继续壮大,成为云南乃至整个中国的珠宝玉石产业中心。
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为云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云南力促玉石产业密玉珠宝助力行业发展2013年云南省研究加快我省玉石产业发展,确定在原有10大产业发展目标之外,再打造玉石产业,把玉石产业打造成云南第11大产业。
云南是全国最大的珠宝玉石销售地之一,也是最大的旅游市场之一,云南将力促玉石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其中,作为云南珠宝的一个新锐品牌,密玉珠宝更是紧锣密鼓,加快发展的步伐。
资源优势决定发展潜力——云南稳握富饶玉石资源云南是沟通中国内地与东南亚、南亚及印度洋沿岸国家最为便捷的陆上通道,这些国家是世界上主要的珠宝玉石原料出产地,这是云南珠宝产业发展的传统优势。
目前,全省已发现有哀牢山成矿带、高黎贡山成矿带、广南——麻栗坡——马关地带、瑞丽——盈江地带等4个宝玉石资源富集带,共400多个矿床(点),使云南成为国内少有的珠宝玉石资源富集省份。
云南文山所产的祖母绿被称为“中国祖母绿”;云南元江的红宝石原料、麻栗坡县的海蓝宝石原料已蜚声泰国、香港;云南墨江产的黄金称为“滇金”,被认为是色泽最正、质量最好的黄金之一。
云南富饶的玉矿资源与玉石加工历史我国拥有庞大珠宝消费群体,几千年的玉文化让人们对玉器情有独钟。
云南历史上是中国珠宝资源大省、翡翠文化的发祥地和珠宝玉石的集散交易中心,加之毗邻缅北翡翠产区,又是东南亚各国宝石原料的传统贸易市场。
云南自古以来就拥有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地缘区域优势,将其打造成为中国的珠宝玉石产业中心之一,实现“玉回云南”是云南省委、省经济战略部署。
丰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成为云南珠宝产业发展的良机。
东南亚珠宝中心——打造云南玉石新平台走进东南亚珠宝中心,您能听到操着南腔北调和外语的客商谈论着“新坑”、“老坑”、“蟒”、“癣”等专业术语,卖家正迎着光源转换着不同的角度鉴赏着各种珠宝玉石。
云纺东南亚珠宝中心有近千平米的翡翠毛料专区,宽敞的毛料卖场,面向广大顾客开放,在这里珠宝中心的行家们为广大顾客提供翡翠毛料专业知识咨询、现场开料切割加工等服务。
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探微
作者:张丽辉
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18期
【提要】玉石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而且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尤其是在玉石基础上逐渐形成的玉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历经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的中国玉文化,已然成为华夏文化的重要物质遗产之一。
本文拟以云南为例,在概述玉文化的基础上,分析云南玉文化的发展历程,探讨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玉文化; 云南; 传承; 发展
中国是古老的玉器国都,尊玉、尚玉、爱玉是华夏民族的精神美德与文化传统。
而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玉文化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蕴与内涵,并促使其不断向前迈进与发展。
云南位居我国西南边陲,是少数民族集聚发展的地区,特别是生活在这一区域的各民族对玉的青睐与推崇更是闻名遐迩。
爱玉的人民、悠久的用玉历史等都使得云南对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深入人心。
一、玉文化的基本概述
玉文化指的就是以玉石为依托而日渐形成,并历经审美、鉴赏等过程,不断发展起来的一种别具一格的文化现象。
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对玉石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的国家之一。
先祖用石器点缀生活、装饰自我的历史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到夏朝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精美绝伦的玉器雕刻制品。
由此可见,玉文化在我国的出现与发展几乎与中华文化的诞生与成长保持同步,经历了萌芽到成熟、单一到丰富的悠久发展历程。
与此同时,根据考古可知,在距今五千年前的西北、东北、东南以及西南等地区,尽管社会形态与自然环境差异巨大,但却均发现了玉器制品,如此广袤的玉制品覆盖范围,不仅佐证了我国享誉中外的玉文化,而且还彰显出了中华民族玉文化的博大精深。
纵览我国玉文化的發展演变可知,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神玉(巫玉)阶段、王玉阶段与民玉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有其显著的分界线,但同时三个阶段又紧密相连,更是赋予了我国玉文化以深刻的内涵。
二、云南玉文化的发展历程
汉代之后的几次大规模民族迁徙,使得云南的玉溪、昭通等地渐渐成为汉族人民的集聚地,中原文化也随之在此地区传播开来,用玉思想也自然而然地传入到了云南一带。
而当时正值永昌郡出产南红玛瑙、南诏出产翡翠玉,便使得“玉出云南”成为知名典故。
根据《云南北界勘查记》中的记载,明朝初期就有一些云南的腾冲人到翡翠集散地经商,至明朝末期,云南腾冲地区的玉石业已初具规模。
另外,《徐霞客游记》中也记载了徐霞客在途径云南腾冲时所见
玉石业的发展状态,并收集了两块儿翡翠。
云南人民对玉的钟爱不仅有史可载,而且源远流长,尤其是积累起来了丰富、深刻且独树一帜的玉文化。
三、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
(一)中华民族爱玉石之美的文化传承
丰富的玉石资源为云南的玉文化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华民族爱玉石之美的含蓄品德则为云南的玉文化形成奠定了社会基础。
玉石凭借其天然的色泽与质地,成功唤起了华夏儿女对玉石的钟爱之心,也表达出了人类所特有的爱美之情。
而云南广泛交易的翡翠所独有的温润、质地与色彩等,促使中华民族将内心对玉的美好寄托与愿望多数倾注给了翡翠,同时也把爱玉石之美的情怀与文化投掷到了云南,“玉文化云南”或者“玉出云南”也就成为了必然。
(二)中华玉文化接纳性与包容性的发展
我国的玉文化主要以本土民族文化为主,虽然也有周边国家玉文化的输入,但最终都被中华玉文化所消融,因而我国的玉文化表现出极强的接纳性与包容性。
然而,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尤其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不断加大,包括玉文化在内的我国诸多文化都出现了与其他文化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的过程,比如云南在长期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的国内外知名的“翡翠地缘市场”,就是云南对中华玉文化接纳性与包容性的推动及发展。
(三)云南对玉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
对中华玉文化的创新继承与发展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翡翠文化”。
缅甸翡翠是由云南人民发现并开发出来的,而在此过程中,云南各民族文化元素与翡翠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合在了一起,尤其当翡翠以艺术品、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进行流通时,翡翠文化更是披上了浓厚的云南色彩与韵味。
翡翠文化是云南对中华玉文化的创新性继承与发展,更是接纳其他国家玉文化的成功案例,同时也打造出了云南玉文化的金字招牌。
综上所述,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实质上就是民族团结、华夏民族文化融合发展、中华文化包容成熟的历程。
因此,本文针对玉文化在云南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旨在推动云南对中华玉文化的更好传承与发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可供参考的借鉴。
参考文献
范进军1993《试论<说文>“玉”部字所表现的中国玉文化》,《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苏; 秦2010《现代首饰设计中的传统语言表现; 玉雕工艺以及纹样与现代首饰设计结合之初探》,《中国黄金珠宝》第3期。
(通信地址:678400;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