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技能第1阶段测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13.49 KB
- 文档页数:3
班主任技能竞赛复习题选择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坚持()原则。
A. 以学生为本B. 严格管理C. 民主平等D. 权威主导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班主任的工作内容?()A. 班级管理B. 学科教学C.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答案:B3.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应该注重()。
A.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B. 活动的形式和规模C. 活动的教育和教学价值D. 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答案:C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班主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时采用的方法?()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榜样示范法D. 考试评价法答案:D5.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时,应该遵循()原则。
A. 教育性B. 严肃性C. 及时性D. 权威性答案:A6. 班主任在选拔班干部时,应该注重()。
A. 学生的成绩和表现B. 学生的兴趣和特长C. 学生的品德和能力D. 学生的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答案:C7. 以下哪种方式不是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时采用的方式?()A. 家长会B. 家访C. 电话沟通D. 学校公告答案:D8.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时,应该注重()。
A. 学生的竞争意识B. 学生的合作能力C. 学生的独立性D. 学生的创造性答案:B9.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该坚持()原则。
A. 个性化B. 标准化C. 民主化D. 权威化答案:A10. 以下哪种情况,班主任不应该进行干预?()A. 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B. 学生的学业问题C. 学生的家庭问题D.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班级管理B. 学科教学C.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答案:ACD12. 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活动时,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学生的兴趣和需求B. 活动的形式和规模C. 活动的教育和教学价值D. 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答案:ABC13. 班主任进行学生思想教育时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哪些?()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榜样示范法D. 考试评价法答案:ABC14. 班主任在处理班级突发事件时,应该遵循以下哪些原则?()A. 教育性B. 严肃性C. 及时性D. 权威性答案:ABC15. 班主任进行家校沟通时采用的方式包括以下哪些?()A. 家长会B. 家访C. 电话沟通D. 学校公告答案:ABC16. 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时,应该注重以下哪些方面?()A. 学生的竞争意识B. 学生的合作能力C. 学生的独立性D. 学生的创造性答案:BCD17.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应该坚持以下哪些原则?()A. 个性化B. 标准化C. 民主化D. 权威化答案:AC18. 班主任在面对学生问题时,以下哪些方面需要进行关注和干预?()A. 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B. 学生的学业问题C. 学生的家庭问题D.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3分,共15分)19.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仅限于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班主任工作技能三个阶段测试题.班主任工作技能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渕试卷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心理的霸要是班级IE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观原1*1・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 个体性原则耍求在操行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3、教育性原则耍求不只是把操行评定看成绘某种目的.而是耍把它看成堆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 手段.4.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家.社会对学生道徳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木耍求。
5. 从工作目标上分•班级匸作计划包括碧育计划x 智育计划、体育计划•6、间接观察法是要借助于观察屏等仪毋感知人和事.以克服观察时产生与常态偏差的现象。
7、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使道理愈辨愈明,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方法,称之为问題讨论法•--------------------------8、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与被了解学生有看良好的感情关条而影响了了解结果的现象,称之为情感--------- 效应偏差. ---------------9、在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受定势思維的心理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被了解对象纳入某种类型中的现◎•屈于定势效应偏差。
-----------------------10、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全而了解学生•---------------------------11、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有_师生共商法和_班主任定夺法。
--------------------------------------------12、班主任提岀的集体目标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说可把目标分为近景目标、----------中最目标和远景目标o -------------------------------------------------------------------------13、班级规童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則.法规. -----------------------14. 按非正式群体发展水平可分为内聚型和松散型两类。
《 班主任工作技能 》试卷(一)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 )。
A 、教育学生学好功课B 、组织培养班集体C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 、了解和研究学生2、( )是班级管理的起点,又是评价班级管理绩效的依据和标准。
A 、班级计划B 、班级目标C 、班级活动D 、班级任务3、评定学生操行是班主任工作的( )。
A 、前提B 、基础C 、方法D 、中心4、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主要有( )。
A 、了解和研究学生B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 、营造优雅的班级环境5、班级教育计划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 )。
A 、学期计划B 、月计划C 、周计划D 、专题活动计划6、班主任必须能对新的意外的情况,特别是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作出正确、迅速、敏捷的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适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作出处理,这就是( )。
A 、班主任基本素质B 、教育教学能力C 、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D 、教育机智7、小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有( )。
A 、玩乐型B 、学习型C 、功利型D 、违规型E 、人际吸引型8、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有( )。
A 、不良的社会环境B 、不当的学校教育C 、学生个体原因D 、不良的家庭环境9、由学生引发的偶发事件是由( )原因造成的。
AC 10、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的对象包括()。
A 、后进生B 、优秀生C 、中等生D 、各种类型的学生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班级教育目2、非社会性问题行为3、规范管理法4、非正式群体5、明日欢乐教育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1、2小题各6分, 4、5小题各8分,共28分)1、简述对“后进生”“差生”两种不同称谓的认识。
2、简述非正式群体的作用。
3、试比较晨会活动与班会活动的异同。
4、简述班主任应怎样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二题,1小题20分,2小题12分,共32分)1、比较分析评语一、评语二的不同的行文风格和表述口气,你有何感想?你若当小学班主任,你准备怎样给学生写评语?试写一则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评语。
班主任技能大赛试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 班主任工作计划2. 后进生3. 班级管理4. 德育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B. 关注学生的学习C.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D. 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力量2. 下列哪种做法不利于班主任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A. 尊重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B. 深入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C. 严格要求学生,不允许有任何偏差D. 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及时给予反馈3. 下列关于班级管理的说法,错误的是()A. 班级管理是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过程B. 班级管理旨在提高班级活动的效率,实现班级目标C. 班级管理只涉及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D. 班级管理包括班级制度建设、班级组织建设、班级活动建设等方面4. 下列哪种教育方式不属于德育范畴()A. 道德教育B. 思想教育C. 文化教育D. 心理健康教育5. 在班主任工作中,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沟通与协调的方法()A. 情感沟通法B. 权威命令法C. 民主讨论法D. 利益驱动法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
2. 请简述班主任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3. 请简述班级管理的主要任务。
四、案例分析(共40分)阅读下列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小王,男,14岁,初二级学生。
父亲是做生意的,母亲是家庭主妇。
小王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格开朗,善于交际,在班级中有一定的人缘。
最近一段时间,小王上课时经常打瞌睡,作业也不按时完成,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紧张。
班主任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与小王进行了沟通,了解到小王最近晚上经常熬夜玩游戏,导致白天上课没有精神。
班主任决定帮助小王解决这个问题。
1. 请分析小王出现问题的原因。
(10分)2. 请列出班主任可以采取的措施帮助小王解决问题。
(10分)3. 请简述班主任在帮助小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二十分)1、民主性原则要求在进行操行评定时,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等各方面人员的作用,不搞主观武断和一手包办。
2、客观性原则要求在操行评定时必须按照统一的评价标准,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和评价学生的操行状况。
3、渗透教育法要求在不以训练为主要目的的各种活动中,有意识地注意穿插进行有关行为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学生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认识和克服不良行为,逐渐使日常行为规范化。
4、班主任通过对所要了解的对象有关的人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了被了解对象的情况的方法,称之为访问法5、从众效应偏差,是指班主任受从众心理支配,主动放弃了自己在了解学生过程中感知得来的看法,自觉接受他人的意见,从而产生对学生的认识偏差。
6、参照效应偏差,是指班主任在了解学生时,因其他学生形象的参照而影响了对被了解同学的正确认知。
7、被了解对象,琢磨班主任的意图,按班主任的倾向行事,舍弃自己事实的真相和自己的见解,从而影响了了解结论,属于迎合效应偏差。
8、资料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有关学生的书面材料进行分析来了解学生的方法。
9、班级规章制度在班集体形成发展中主要有____导向__ 和约束作用。
10、制定班级工作计划最主要、最直接的依据是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11、班级工作计划是指对一个时期内班级各方面工作所作的综合计划。
12、班级内的学生群体按其组织方式不同,有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之分13、非正式群体的成因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寻找一般可分为心理的需要和外因的影响。
14、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训练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以良好的典型去感染学生、影响其行为,称为榜样示范。
15、按非正式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可分为近邻型相似型和互补型几种。
班主任基本功比赛复习题(选择题)第一部分:笔试题目(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字母填入括号中)1.“五一劳动节”和“植树节”的劳动教育主题班会属于(A)主题班会。
A.季节性B.模拟性C.知识性D.系列性2.让学生多“经风雨,见世面”,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C)原则。
A.集体教育B.启发疏导C.实践活动D.因材施教3.学生做自我鉴定和小组评议,主要集中在(B)A.学期初B.学期末C.学期中D.学期任何阶段4.在构成班级的四个要素中,处于主体的是(B)A.教育者B.受教育者C.班级教育环境D.班级教育的内容5.班主任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管理者,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D)A.主要作用B.指导作用C.主体作用D.主导作用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A.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B.教育学生遵守纪律C.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D.做好学生的操行评定7.班主任教育工作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日常行为规范训练、(A)、指导学生学习和心理卫生教育等方面。
A.组织班级教育活B.组织班级教学活动C.家庭教育工作D.爱国主义教育8.学校和学生之间存在怎样的法律关系:(B)A.监护人B.监护人的代理人C.责任人9.教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述,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述的多少天以内作出处理:(C)A.15天B.10天C.30天10.多少周岁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A.十周岁以上、十六周岁以下B.十二周岁以上、十六周岁以下C.十周岁以上、十八周岁以下11.学校和监护人承担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同。
学校承担的是过错责任,以下那种情况下学校才能承担责任:(A)A.只有在学校存在过错的情况下B.只有在被家长告上法庭的情况下C.只有在学生受到伤害的情况下12.学校教师与家长在面对学生时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未成年学生的:(B)A.指导者和保护者B.教育者和保护者C.管理者和教育者13.有的教师上课时用不当言语侮辱学生,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这侵害了学生的什么权益:(B)A.隐私权B.名誉权C.休息娱乐权12.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C)。
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一、大作业题目(内容):一、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10分)答:(1)要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班上的实际。
(2)要经过全体师生的反复酝酿,认真研究。
(3)要严肃、慎重,有关规定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丧失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使学生无所适从,以致造成班级的秩序混乱。
(4)班级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应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坚决贯彻执行,使其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并通过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等措施,使其充分发挥规范学生行为、调节各种关系、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作用。
(5)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工作为主,决不能以班级规章制度代替班主任应该做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如何教育经常说谎的学生?(10分)答:(1)要了解儿童撒谎的原因。
大多数撒谎得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的,有时候无意性撒谎,有时候因虚荣心及害怕受惩罚而撒谎,有时候是出于报复心而说谎,有时候则是成人的影响。
(2)尊重学生,注意方法。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发现学生撒谎,先不要责备,要帮他分析危害,可用形象的事例来帮助学生了解撒谎是一种不良行为,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会失去朋友,并鼓励他、帮助他改正。
处理说谎行为时,老师可以采取单独谈话的方式,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避免难堪,又可以赢得对老师的信任。
(3)以身作则,正确引导学生。
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拥有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对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是非常重要的。
(4)循循善诱、旁敲侧击。
一定不能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自暴自弃。
我们相信没有天生的坏孩子,每一个学生都是天真无邪的,只要我们正确他们的行为,适时进行教育,相信学生们在我们的关爱下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班主任批评学生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10分)答:(1)批评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学生犯了错误,班主任要耐心讲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便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才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找到问题的症结,最终解决问题。
班主任工作技能三个阶段测试题.班主任工作技能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心理的需要是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观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个体性原则要求在操行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3、教育性原则要求不只是把操行评定看成是某种目的,而是要把它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手段。
4、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家、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
5、从工作目标上分,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德育计划、智育计划、体育计划。
6、间接观察法是要借助于观察屏等仪器感知人和事,以克服观察时产生与常态偏差的现象。
7、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使道理愈辨愈明,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方法,称之为问题讨论法。
8、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与被了解学生有着良好的感情关系而影响了了解结果的现象,称之为情感效应偏差。
9、在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心理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被了解对象纳入某种类型中的现象,属于定势效应偏差。
10、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生。
11、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有___师生共商法和___班主任定夺法。
12、班主任提出的集体目标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说可把目标分为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
13、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规。
14、按非正式群体发展水平可分为内聚型和松散型两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1、操行评定:对一定时期(学期或学年)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它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应付效应偏差:指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被了解对象产生的一种偏差,表现为被了解的学生或家长对班主任要了解的情况采取不认真负责,不严肃的态度,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一种消极应付效应。
3、班风:指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惯势力,它通过群体成员的思想言行等诸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14日第一场8:00~9:30 地点:主楼二楼第一教室第23考场 6号座位第一阶段测试卷《班主任工作技能》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心理的需要是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观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个体性原则原则要求在操行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3、教育性原则原则要求不只是把操行评定看成是某种目的,而是要把它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手段。
4、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家、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
5、从工作目标上分,班级工作计划包括德育计划、智育计划、体育计划。
6、间接观察是要借助于观察屏等仪器感知人和事,以克服观察时产生与常态偏差的现象。
7、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使道理愈辨愈明,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方法,称之为。
8、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与被了解学生有着良好的感情关系而影响了了解结果的现象,称之为情感效应偏差。
9、在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心理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被了解对象纳入某种类型中的现象,属于定势效应偏差。
10、教育学生的前提是全面了解学生。
11、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有___师生共商法和___班主任定夺法。
12、班主任提出的集体目标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说可把目标分为近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远景目标。
13、班级规章制度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规。
14、按非正式群体发展水平可分为内聚型和松散型两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1、操行评定对一定时期(学期或学生)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它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应付效应偏差3、班风4、邻近型非正式群体5、对偶发事件的冷处理三、简答(每题八分,共三十二分)参考教材详尽解答1、选拔班干部的标准主要有哪些?2、班主任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3、班主任易产生的心理偏差4、列举了解学生的方法(6)实例剖析法四、论述题(每题十四分,共二十八分)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章班主任工作概述一、解释题1.班主任2.班主任工作技能二、简答题1.班主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2.班主任担负的角色有哪些?3.简述班主任工作理论的发展。
三、辨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简要说明理由)1.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班主任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学校领导应该轮流安排教师担任班主任。
3.“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貌,就是其班主任人格的化身及其教育艺术的展现”,这话不无道理。
四、论述题试述班主任这一角色的产生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我班有个学生叫曹先来。
他上课无精打采,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
老师说读书,他在写字;其余学生在默写词语,他却在桌洞里“忙开了”。
对老师大部分的课堂提问,他多数缄默无语。
家庭作业要么全留空白;要么乱写一气。
作业本上的字像天书一样。
每次测验,语文分数都只有三、四十分。
学校的很多老师都认为,这孩子习惯太差,而且缺乏最起码的上进心,各方面的滞后,使得学生也都认为只要他遵守纪律,上课不影响别人,就行了。
我听了,不觉从心底泛起一股惋惜。
但又一想只要孩子一天在我这里学习,我一定不能放弃他!于是我开始了围绕他的工作。
于是,我找他谈话,希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进步,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老师喜欢的好孩子。
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后来口头上答应了。
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
此时我的心都快冷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
但又觉得身为班主任,不能因一点困难就退缩,不能因一个后进生无法转化而影响整个班集体,必须面对现实!我内心一横:不转化你,誓不罢休。
他无进步,或许是他并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没有真正要做个他人喜欢的人的念头。
针对他的情况,思虑再三,我决定从两大方面入手。
首先,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班主任工作技能》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是班级非正式群体形成和存在的主观原因,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2、原则要求在操行评定时,要写出每个学生的个性,突出每个学生的特点。
3、原则要求不只是把操行评定看成是某种目的,而是要把它看成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和手段。
4、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家、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
5、从工作目标上分,班级工作计划包括、、。
6、是要借助于观察屏等仪器感知人和事,以克服观察时产生与常态偏差的现象。
7、在班主任指导下,组织学生就某个问题开展讨论,通过各抒己见,使道理愈辨愈明,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方法,称之为。
8、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与被了解学生有着良好的感情关系而影响了了解结果的现象,称之为偏差。
9、在了解学生过程中,班主任由于受定势思维的心理影响,根据以往的经验把被了解对象纳入某种类型中的现象,属于偏差。
10、教育学生的前提是。
11、提出集体目标的方法有________ 和________ 。
12、班主任提出的集体目标从实现目标的时间上说可把目标分为、
和。
13、是班集体为实现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制定的规则、法规。
14、按非正式群体发展水平可分为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四分,共二十分)
1、操行评定
2、应付效应偏差
3、班风
4、邻近型非正式群体
5、对偶发事件的冷处理
三、简答(每题八分,共三十二分)
1、选拔班干部的标准主要有哪些?
2、班主任提出班集体奋斗目标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班主任易产生的心理偏差
4、列举了解学生的方法
四、论述题(每题十四分,共二十八分)
1、制定班级规章制度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2、在操行评定中,怎样进行动员与准备工作。
答案
一、填空题
1、心理的需要
2、个体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德育计划、智育计划、体育计划
6、间接观察
7、问题讨论法
8、情感效应
9、定势效应
10、全面了解学生
11、师生共商法、班主任定夺法
12、近景目标、中景目标、远景目标
13、班级规章制度
14、内聚型、松散型
二、名词解释
1、对一定时期(学期或学年)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它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2、指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被了解对象产生的一种心理偏差,表现为被了解的学生或家长对班主任要了解的情况采取不认真负责,不严肃的态度,这种情况就会产生一种消极应付效应。
3、指经过长期细致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在全班中逐步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一种不易更改的习惯势力,它通过群体成员的思想言行等诸方面表现出来的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
4、是指由于学习、生活的时空距离相近,使得学生彼此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较多而形成的小团体。
5、是指在偶发事件发生后,教师(包括班主任)并不急于作出结论,而是通过充分的调查了解和对事件中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使学生自己对问题有了基本正确的认识以后,再做结论和处理。
三、简答
1、(1)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发展较好
(2)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有一定号召力
(3)热心参加班集体活动,热心为大家服务
(4)有某方面的爱好和特长
(5)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善于团结同学
2、(1)全面性与关键性相统一
(2)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3)集体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4)具体化与数量化相统一
(5)先进性与可行性相统一
3、(1)情感效应偏差
(2)定势效应偏差
(3)晕轮效应偏差
(4)首因效应偏差
(5)从众效应偏差
(6)权威效应偏差
(7)参照效应偏差
(8)求全效应偏差
4、(1)观察分析法
(2)资料分析法
(3)个别谈话法
(4)问题讨论法
(5)调查访问法
(6)实例剖析法
五、论述
1、(1)要体现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班上的实际。
(2)要经过全体师生的反复酝酿,认真研究
(3)要严肃、慎重,有关规定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否则会丧失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使学生无所适从,以致造成班级的秩序混乱。
(4)班级规章制度一经制定,就应组织学生反复学习,坚决贯彻执行,使其成为学生的行动指南,并通过检查监督,评比表彰等措施,使其充分发挥规范学生行为、调节各种关系、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作用。
(5)在执行规章制度过程中,要坚持思想教育工作为主,决不能以班级规章制度代替班主任应该做的思想教育工作。
2、(1)班主任向全班同学作动员讲话,讲明评定的目的、方法、过程,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
(2)通过科任教师和家长,要求他们准备好有关数据、事实、材料
(3)对受评人员分组
(4)成立由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平定核心小组
(5)准备好有关评定的表格、工具
(6)对评定小组组长进行必要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