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 格式:ppt
- 大小:13.25 MB
- 文档页数:37
光纤传感器的原理是光纤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来进行物体检测和测量的设备。
它利用光纤中的光信号与外界物理量的相互作用,通过测量光的特性变化来获取物理量的信息。
光纤传感器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不受电磁干扰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生活、医疗等领域。
一、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光的传输和载波调制技术。
通常,光纤传感器由光源、光纤、检测元件和信号处理模块组成。
光源产生光信号后,通过光纤传输至检测元件,光信号在物理量作用下发生变化,最后由信号处理模块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
二、工作原理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干涉型、散射型和吸收型。
1. 干涉型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来测量物理量。
它通过将光信号分为两个相干波束,一个作为参考光束,另一个经过检测元件后与参考光束发生干涉。
当外界物理量作用于光束时,光的相位和振幅会发生变化,通过测量干涉光信号的强度或相位差,获得物理量的信息。
2. 散射型散射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在纤芯中的散射现象来测量物理量。
它通过纤芯中的光散射来判断外界物理量的变化。
光纤中的散射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两种,其中弹性散射主要受到光纤材料的缺陷、晶格振动等因素影响,非弹性散射则由于外界物理量的作用引起光纤材料中电子的激发和产生。
通过测量散射光信号的强度、频谱等特性,可以获取物理量的信息。
3. 吸收型吸收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在特定介质中的吸收现象来测量物理量。
它通过在光纤中引入吸收介质,当外界物理量作用于吸收介质时,吸收介质中的光吸收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光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得物理量的信息。
三、应用领域光纤传感器在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1. 工业领域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光纤传感器可用于测量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物理量。
通过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实时的物理量检测和测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2. 生活领域光纤传感器在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煤气检测、火灾报警、安全防范等。
光纤传感器的传光原理
光纤在传输中可以传播多种方式的光波,如单模或多模光纤、光纤光
栅等。
其中,单模光纤由于波长调制调制技术的发展,成为了利用最为广
泛的光纤类型之一。
对于单模光纤中的模式,其传输路径是不同的。
基本上,单模光纤中
只有一个传输模式可以传输,并且沿着单一的轴向传输,它被称为单个轴
模式,也被称为基础模式。
基础模式的传输可以被描述为在整个光纤长度
中发生的相互作用,其中光波被作为一条完整的线路沿着轴向传播。
在光纤中,光与物质之间的交互是通过折射和反射来实现的。
在光纤
传感器中,当光纤传感器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光的传输路径也发生变化,
会产生相应的光路差,从而改变光的相位。
相位的改变会导致光强的变化,这就是基于相位敏感的光纤传感器的
工作原理,也被称为干涉型光纤传感器。
在传感器的测试区域内,两个光
纤的光线相遇并创建干涉图案。
当光线的波长很短时,它们将会非常接近,使得干涉图案中呈现出极
为细微的变化。
如果对这种微小变化进行监测,就可以检测出被测量的物
理量的变化。
在光纤传感器的测量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其灵敏度和测量精度。
例如,可以采用微纳加工制备特定结构的光纤,或使用光纤光栅技术,通过改变光纤中的光反射或折射来实现测量物理量。
总之,光纤传感器的传光原理是利用光在传输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来实
现物理量的测量。
在这个过程中,光波的相位和干涉图案的变化是测量物
理量的关键。
通过不断优化光纤的结构和使用新的技术,光纤传感器在各种应用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光纤传感器的波长定制
光纤传感器的波长定制是指根据用户的需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对光纤传感器进行波长定制,以获得更加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一般来说,光纤传感器的波长定制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单波长定制:将光纤传感器的操作波长锁定在一个特定波长上,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常见的单波长定制波长包括850nm、1300nm、1310nm和1550nm等。
2. 双波长定制:将光纤传感器的操作波长设置为两个不同的波长,以进行双波长测量,对一些环境、材料的影响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
3. 多波长定制:将光纤传感器的操作波长设置为不止两个波长,以覆盖更广泛的测量范围和应用场景。
4. 波长范围定制:将光纤传感器的波长范围进行定制,以适应特定应用场景的需要,如红外、紫外等特定波长范围的测量。
光纤传感技术研究论文光纤传感技术研究论文范文【论文关键词】:光纤传感器;光纤光栅;光纤传感技术;光纤通信【论文摘要】:介绍了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及原理,综述了近年来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光纤传感技术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1.光纤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和组成原理光纤传感器主要由光源、光纤与探测器3部分组成,光源发出的光耦合进光纤,经光纤进入调制区,在调治区内,外界被测参数作用于进入调区内的光信号,是其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相位、偏振态、波长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而获得被测参数,光纤传感器中的光纤通常由纤芯、包层、树脂涂层和塑料护套组成,纤芯和包层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树脂涂层对光纤起保护作用,光纤按材料组成分为玻璃光纤和塑料光纤;按光纤纤芯和包层折射率的分布可分为阶跃折射率型光纤和梯度折射率光纤两种。
光纤能够约束引导光波在其内部或表面附近沿轴线方向向前传播,具有感测和传输的双重功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能材料。
2.光纤传感器的类型及特点光纤传感器的类型很多,按光纤传感器中光纤的作用可分为传感型和传光型两种类型。
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又称为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主要使用单模光纤,光纤不仅起传光作用,同时又是敏感元件,它利用光纤本身的传输特性经被测物理量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特点,使光波传导的属性(振幅、相位、频率、偏振)被调制。
因此,这一类光纤传感器又分为光强调制型,偏振态调制型和波长调制型等几种。
对于传感型光纤传感器,由于光纤本身是敏感元件,因此加长光纤的长度可以得到很高的灵敏度。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又称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它是将经过被测对象所调制的光信号输入光纤后,通过在输出段进行光信号处理而进行测量的。
在这类传感器中,光纤仅作为传光元件,必须附加能够对光纤所传递的光进行调治的敏感元件才能组成传感元件。
3.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国民经济的所有重要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可以安全有效地在恶劣环境中使用,解决了许多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技术难题,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11光控定位光纤开关——光纤式传感器的测试项目描述•光纤开关与定尺寸检测装置是利用光纤中光强度的跳变来测出各种移动物体的极端位置,如定尺寸、定位、记数等。
特别是用于小尺寸工件的某些尺寸的检测有其独特的优势。
如图11-1所示,当光纤发出的光穿过标志孔时,若无反射,说明电路板方向放置正确。
•通过本项目的学习。
•主要给大家介绍光纤•式传感器(简称光纤•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相关传感器。
知识准备•光纤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一)光纤• 1. 光纤结构•光纤透明、纤细,虽比头发丝还细,却具有能把光封闭在其中,并沿轴向进行传播的特征。
中心的圆柱体叫作纤芯,围绕着纤芯的圆形外层叫作包层。
纤芯和包层主要由不同掺杂的石英玻璃制成。
光纤的结构光缆的外形及光纤的拉制各种装饰性光导纤维发光二极管产生多上海东方明珠种颜色的光线,通过光导纤维传导到东方明珠球体的表面。
在计算机控制下,可产生动态图案。
光纤的类型阶跃型:光纤纤芯的折射率分布各点均匀一致,称为多模光纤。
梯度型:梯度型光纤的的折射率呈聚焦型,即在轴线上折射率最大,离开轴线则逐步降低,至纤芯区的边沿时,降低到与包层区一样。
常用光纤类型及参数如表所示。
纤芯直径包层直径 /m m /mm 类型 单模 折射率分布 数孔径 值 2~880~1250.10~0.15 多模阶跃光纤(玻璃)80~200100~2500.1~0.3 多模阶跃光纤(玻璃/塑料)200~1000230~12500.18~0.50 50~100125~1500.1~0.2 多模梯度光纤2.光纤的传输原理•(1)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由光密物质(折射率n)入射至光疏物质(折射率n)时12发生折射光的反射、折射当一束光线以一定的入射角θ1从介质1射到介质2的分界面上时,一部分能量反射回原介质;另一部分能量则透过分界面,在另一介质内继续传播。
光的全反射当减小入射角时,进入介质2的折射光与分界面的夹角将相应减小,将导致折射波只能在介质分界面上传播。
光纤传感器的主要原理和应用概述摘要: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相比,光纤传感器具有一些优势。
这些优势基本上与光纤的特性有关,即体积小、重量轻、耐高温和高压、电磁无源等等。
感应是通过探索光的特性来获得参数的测量,如温度、应变或角速度。
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广泛的概述,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文献综述,描述了光学传感的主要原理,并强调了光学传感的多功能性、优势和不同的实际应用。
1、引言光纤技术的发展标志着全球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举措。
上世纪70年代,低衰减光纤的出现使高带宽长距通信成为可能[1]。
自此以来,产量持续增长,到21世纪初,光纤已经迅速地安装在世界各地[2]。
光纤技术的发展也使完全在光纤中进行光学处理的设备得以发展,减少了插入损耗,提高了处理质量[3]。
促成光纤技术全面迁移的一个因素是对光敏光纤的鉴定。
这一发现是由Hill等人在1978年做出的[4],并导致了光学纤维布拉格光栅(FBG)的发展。
在关注和使用光通信的同时,布拉格光栅在光纤传感器中也获得了突出的地位,因为它在不同的传感应用中具有多功能性[5]。
一些市场应用领域,如航空[6]、航天[7]、土木工程[8]和生物[9]或环境监测[10],已经吸取了这种技术的优点使得行业快速发展。
光纤为许多类型的应用和环境提供高性能信息传输解决方案。
光纤传感器可以利用引导光的一个或几个光学参数,如强度、相位、偏振和波长来改变传感器的设计性能和应用场景。
与此同时,光纤可以提供双重功能:通过改变光纤传播的光的特性来测量几个参数;作为一个通信通道,减少了一个额外的专用通信通道,从而提供了一个与所有其他传感技术所不具备的独特优势。
光纤传感器是电磁学上的无源之物。
这一特性非常重要,因为它允许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无法布局的地方使用。
例如,在有爆炸危险的高电场和可变电场环境中。
此外,作为光纤基本传导材料的二氧化硅化合物对大多数化学和生物制剂有抵抗力,因此可以在这种环境和材料中使用。
另一个优点是,光纤传感器可以是小而轻的[11]。
光栅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光栅是利用光纤材料的光敏性,通过紫外光曝光的方法将入射光相干场图样写入纤芯,在纤芯内产生沿纤芯轴向的折射率周期性变化,从而形成永久性空间的相位光栅,其作用实质上是在纤芯内形成一个窄带的(透射或反射)滤波器或反射镜。
当一束宽光谱光经过光纤光栅时,满足光纤光栅布拉格条件的波长将产生反射,其余的波长透过光纤光栅继续传输。
传感器,是属于光纤传感器的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传感过程是通过外界物理参量对光纤布拉格(Bragg )波长的调制来获取传感信息,是一种波长调制型光纤传感器。
Bragg 光纤光栅是指单模掺锗光纤经紫外光照射成栅技术而形成的全新光光纤型Bragg 光栅,成栅后的光纤纤心折射率呈现周期性分布条纹并产生Bragg 光栅效应,其基本光学特性就是以共振波长为中心的窄带光学滤波器,满足如下光学方程:nA b 2=λ式中:为Bragg 波长,A 为光栅周期,n 为光栅模式的有效折射率。
光纤光栅温度检测系统主要是由光栅光纤解调器(宽带光源、光纤耦合器、波长的监测与处理)、光纤光栅传感器,传输用的光纤,光栅光纤解调器用于对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和数据处理,以获得测量结果,传输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光栅光纤传感器主要用于反射随温度变化中心波长的窄带光,如图所示:光栅光纤传感器一般利用掺杂锗、磷等光栅的光敏性,通过某种工艺方法使外界入射光子和纤心内的掺杂例子相互作用导致纤心折射率沿纤轴方向周期或非周期行的永久变化,在纤心内形成空间相位光栅。
光纤光栅解调器主要是检测光纤光栅相应波长的移动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引起光纤光栅耦合波长移动,通过测量波长的移动来对温度进行检测。
普通的光纤光栅其温度灵敏度只有0.010 nm/℃左右,这样对于工作波长在1550nm 的光纤光栅来说,测量100℃的温度范围波长变化仅为1nm 。
应用分辨率为1pm 的解码仪进行解调可获得很高的温度分辨率,而如果因为设备的限制,采用分辨率为0. 06nm 的光谱分析仪进行测量,其分辨率仅为6度,远远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
第7 章光纤传感技术光纤传感技术是伴随着光导纤维及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以光为载体, 光纤为介质,感知和传输外界信号(被测量)的新型传感技术。
在低损耗光纤问世不久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就开始了光纤传感器的研究。
这主要是因为光纤用于传感具有独特的优点, 如无源性、化学惰性、绝缘性、极宽的信号带宽、“传”“感”合一等, 此外还有诸如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动态范围大、抗电磁干扰等。
光纤传感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种类繁多的传感大家族。
本章将首先介绍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及分类方法, 随后介绍几类非常重要的光纤传感器, 比如光纤法珀传感器、光纤白光干涉传感器、光纤陀螺传感器、光纤光栅传感器等。
在介绍这些传感器时, 本书着重于介绍这几类传感器的基本传感原理、解调方法及简单的应用技术。
7. 1 引言光纤不仅能用作光波的传输媒介, 而且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特征参量, 如振幅、相位、波长、偏振态, 以及模式等, 对外界环境因数, 如温度、压力、辐射等比较敏感。
因此通过测量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特征参量的变化即可实现对外界相应环境参量的测量, 这也就间接实现了引起环境因素变化的相应物理量的测量。
7.1.1 基本结构光纤传感器一般由四大部分组成: 光源、信号传输光纤、传感头、光电转换及信号处理, 具体结构如图7. 1 所示。
图解光波作为载波经入射光纤传输到传感头, 光波的某些特征参量在传感头内被外界物理量所调制, 含有被调制信息的光波经出射光纤传输到光电转换部分, 经解调后就能得到被测物理量的大小和状态。
由于光波的频率很高, 且是一种二维信号载体, 所以它能传感和传输的信息量极大。
7.1. 2 光纤传感器的分类1. 按照光纤在传感系统中的功能分光纤传感, 包含对外界信号(被测量) 的感知和传输两种功能。
所谓感知(或敏感) , 是指外界信号按照其变化规律使光纤中传输的光波的物理特征参量, 如强度(功率) 、波长、频率、相位和偏振态等发生变化, 测量光参量的变化即“感知”外界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