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 格式:docx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5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全部知识点题型及分值:填空题(15)、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20)、简答题(30)、论述题(15)---------------------------《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基本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规律,使人们懂得关于语言的理性知识。
中国的语文学---研究古代书面语文言文,成就体现为统称“小学”的文字、音韵、训诂。
印度的语文学---研究记载宗教典籍的梵文,在语音和语法上取得辉煌成就。
希腊罗马欧洲---古典拉丁文,语法、修辞和逻辑研究成就卓著。
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二语言与谱系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人类语言估计大约有5000到7000种。
联合国正式批准使用的工作语言:英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阿拉伯语和汉语六种。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根据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一般认为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以分为十几或二十几个语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等十大语系。
汉语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属于汉藏语系。
印地语(Hindi language)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属印欧语系中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
从2000年起,每年的2月21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母语日”。
三语言是符号系统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1、语言(Language)和言语(Speech)语言和言语的概念是由索绪尔提出的。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开创了二十世纪现代语言学的新局面,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科学。
言语动作和言语作品,可统称为“言语”(SPEECH)说话时使用的符号工具,则才是“语言”(LANGUAGE)(1)“语言”和“言语”是从口头交际活动或者说从言语活动这样的社会现象中区分出的两个因素。
1.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也与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2.语言学的数量:一般认为,世界上已经查明的语言或方言约有5500余种,确认的独立语言2790种,其中70%没有文字。
经过分析研究的语言只有500种左右。
数以千计的语言使用人口越来越少,如北美有170余种印地安语言、澳洲有150余种土语、西非有280种土语目前正在衰亡之中。
3.语言学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
4.基础研究是对语言的基础构造、基本性质所进行的研究。
(1)具体语言学:以某一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
(2)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的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重在探讨语言的共性、语言的本质和语言与社会等的关系,从而形成普遍理论。
5.研究对象的时间:历时语言学和共时语言学:(1)历时语言学(动态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及其规律,是对语言的纵向研究,如汉语发展史、英语发展史。
(2)共时语言学(静态语言学):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一个时期的状态,主要研究语言的结构系统,是对语言的横向研究,如现代法语、古代汉语等。
6.研究方法上的分类:历史比较语言学、对比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用比较的方法对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对比语言学:用对比的方法对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进行研究。
7.结构主义语言学三大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西方语言学流派:古印度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功能语言学8.说话这一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和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是不同的,前者为言语,后者为语言。
9.语言和言语的关系:第一,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下去,社会交往就不会中断,语言交际就要不断地持续,新的语句就要不断出现,所以言语是无穷的。
但不论言语总量多么庞大,所使用的材料和规则极其有限的。
第二,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而言语属于说话者个人。
第三章词汇复习笔记I.词词是个语言表达单位,无论是在口语还是在书面语中,说母语的人都能够凭直觉识别这个语言单位。
1.词的三种含义(1词是自然的有界限的对立单位;(2词既是一个普通术语又是一个专门术语;(3词是一个语法单位。
2.词的识别(1稳定性就词的内部结构而言,词是所有语言单位中最稳定的。
(2相对连续性连续性指的是一个词的几个成分之间不可介入新的成分,即使这个词由多个成分构成。
(3最小的自由形式词是能够独立构成一个完整语句的最小单位。
3.词的分类(1可变词和不变词可变词有形态变化,即词的一部分保持不变,另一部分有规则地变化以实现不同的语法功能。
小变词没有形态变化。
具有词汇意义 (指代物质、动作和性质的词称为词汇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表达语法意义的词是语法词,例如连词、介词和代词。
(3封闭类词和开放类词封闭类词的成员数目固定,数量有限。
像代词、介词、连词和冠词都属于封闭类词,一般不能轻易增加或衍生新的成员。
相比之下,开放类词的成员数目基本上是无限的,其数目会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地、经常地增加。
名同、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属于开放类词。
(4词类在传统的名词、代词、形容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感叹词和冠词的基础上,可新增助词、助动词、代词形式、限定词。
Ⅱ.语素和形态学1.定义语素是最小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成更小的单位而不破坏或彻底改变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
形态学研究词的内部结构以及词的构造规则,包括屈折变化和词的形成两个领域。
2.语素的类型(1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①自由语素指能够单独出现或独立成词的语素。
所有的单语素词都是自由语素,由自由语素构成的多语素词为复合词。
②粘着语素指不能单独出现,必须跟至少一个其他语素共同出现的语素。
①词根是构成词的基础成分,不能再做进一步分析而不破坏其意义。
每个词都包括一个词根语素.它可以是自由语素或粘着语素。
②词缀是那些只能附着于另一个语素 (词根或词干上的一类语素的总称。
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语言学概论(本科)期末复习要点导言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中国、印度、希腊-罗马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
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语言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语言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2.语言交际的过程:语言交际过程可分“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各类语言学下面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如专语语言学下面可分汉语语言学(例如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近代汉语、汉语史等)、英语语言学、俄语语言学等等,普通语言学下面可分语音学、词汇学、语义学、语法学、修辞学等等。
四、语言学流派比较重要的语言学流派主要有: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转换-生成学派、系统-功能学派、社会语言学。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请浏览《语言学网络课件》中的“望远镜”板块。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本章需要明确的要点是:第一,语言的两大社会功能;第二,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弄清楚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内涵,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的产物,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
语言学概论复习大纲(1-6章)(注:在所涉及内容不变的条件下,题型可以相互变换。
请大家认真复习,灵活掌握。
答案均可在书中找到依据。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一、填空:1. 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语言),这是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 语言是特殊的社会现象的含义是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
3. 语言和说话的关系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社会的全民共有的),说话是个人的;语言是抽象的,说话是(具体)的。
二、判断:1.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T2. 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 语言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现象。
4. 语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具有重要作用。
5. 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
6. 从语言和说话的关系来说,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找到一匹马,只能找到一匹具体的具有某种色彩、某种体态等等特征的马。
7. 在现代社会,文字比语言更重要。
三、简答:1. 每个人说话都是自由的,但不能把“我看书”说成“书看我”,不能把“失去生命”这个意思说成(huó)“活”,这是为什么?语言是社会现象而不是个人现象。
虽然每个人说话是自由的,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但是有一点则是大家都必须遵守的,那就是运用词语组成句子,必须遵循全社会统一的规则,选择什么样的语音形式代表某个意义,也得全社会约定俗成,不能个人任意更改。
否则,语言就不成其为交际工具了,别人也就无法听懂你的话,社会将乱成一锅粥。
只要想象一下,一个不会外语的人到国外生活所遇到的窘迫尴尬,就知道遵循规则的重要性了。
(紧扣语言的社会性回答,同时说明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都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这主要是因为:①词语组合的规则是十分有限的,掌握一个规则,可以类推出无限多的句子,例如学会说“我吃饭”,掌握了“主-动-宾”这个格式,就可以造出“我看报”、“他打球”、“你唱歌”之类的句子来。
期末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A.语法B.语义C.语音D.词汇4.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 一词属于()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5.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6.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7.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8.“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9.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0.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1.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2.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3.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14.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15.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16.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1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18.社会语言学属于()A.理论语言学B.广义应用语言学C.普通语言学D.狭义应用语言学19.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A.异化B.类化C.新语法范畴的形成D.实词虚化20.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A.苗语B.越南语C.俄语D.日语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舌位的高低,元音可分为()A.高兀音B.央元音C.半高元音D.半低元音E.低元音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多包含有辅音[飞]的有()A.男B.拉C.拿D.拦E.驴3.下列词中带有前缀的是(%1老鼠%1画家%1阿姨%1超越%1超现实主义4.下列词组叫,带双宾语的是()%1托你一件事%1托你办件事%1请你办这件事%1借你五元钱%1给你一本书5.下列语素中,属于枯着语素的是()%1宏%1伟%1大%1楼%1机6.卞列语言单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律师%1鸟儿%1老婆%1苦头%1文学家7.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是()%1桌子%1椅子%1沙发%1柜子%1鞋子8.下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1法语%1英语%1德语%1阿拉伯语%1维吾尔语9.汉语属于()%1汉藏语系%1汉语族%1屈折语%1孤立语%1粘着语10.下列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1汉字%1中美洲的马雅文字%1古埃及的圣书字%1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1古印度的法卢文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符号有视觉符号、听觉和触觉符号三种,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符号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志(记号、标记)。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组成,即每一个符号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二、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它共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和嗅觉符号四类。
征候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它不是符号。
如洪水和驼铃声分别代表下暴雨和骆驼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其本身就是事物的特征,不需要大家来规定它们。
一般理解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即它由语音和语义两个要素构成。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内容.只有音没有义,或者只有义而没有音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又具有强制性特点.3.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它是一种以听、说、读等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是信息量非常大的声音,是用最少的音符任意排列表达出最丰富、最复杂意思的声音,受距离、光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表达思想时,语音非常便捷,基本不需要什么附加工具,可以用语音边交流边工作。
其他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是借助于色彩、线条、姿势等比较直观的媒介,使用上不如语音简捷;即使像军号这种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的符号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表达的内容也比较枯燥,表达的效果还要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它既是一个层级装置,又是一个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单位最多,上层是音位层,下层是符号层,符号层又能够分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另外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系统。
语言是一种复杂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语言的性质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民族性、生成性、模糊性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和理据性、稳固性和渐变性、线条性和层次性区分言语(人们说出的话)、言语作品(说话的内容)、言语动作(张口说话的动作)区分言语和语言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相互依存。
区别: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固的,言语是多变的。
联系:1、语言来自于言语,依存于言语;2、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副语言是除语言以外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分为依附性副语言和独立性副语言依附性副语言是在语言基础上形成的,衣服与语言,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的转换成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交通信号、旗语、灯语、商店包装和公共场所的一些示意符号、标志等独立性副语言不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一般不能准确的转换成语言,如自然体态语(包括表情、姿态、手势、动作等,不包括为聋哑人人工设计的手势语)、美术语言、音乐语言等语言的下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符号的形式层,即语音层。
语音层包括两级基本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节。
语言的上层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语言层级系统的特点1、从语言的下层到语言的上层是质的变化;2、从下一级语言单位到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是量的扩充;3、上一级语言单位都是由一个或者若干个下一级语言单位按一定的规则构成的,下一级语言单位都是上一级语言单位的构成成分现代语言的子系统包括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言的基本关系包括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或句段关系)和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又称联想关系)句法类型分为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词根语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如汉语屈折语特点是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如俄语、德语、阿拉伯语粘着语特点是通过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如日语编插语特点是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的前后可以附着各种词缀,来表示各种语法意义和语汇意义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交际功能、标志功能)、文化功能、心理功能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手段。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难点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的本质语言与言语的关系1.言语是指说话这一行为以及说出来的话;语言是指说话时使用的材料和规则。
2.语言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言语是开放的;语言具有有限性,言语具有无限性。
语言材料和规则都是有限的。
但使用这些词和语法规则能造出多少汉语的句子确实无法计数的。
3.语言属于社会全体成员,言语属于讲话者个人。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语境、根据不同的意图讲出的每句话都已经具有了即时即地的色彩。
因此,语言属于个人。
但不同人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规则却属于讲这种语言的社会全体成员。
4.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是对语言的具体运用;语言规则和材料是一种抽象的体系,人所听到的是具体的言语。
语言符号有哪些符号属性每种属性用一句话说明要点。
1.任意性(根本属性)。
人们选择哪一个具体语音形式和哪一个具体语义内容所结合成一个语言符号是完全任意的,是无可论证的。
2.线条性。
语言符号在使用中必须按时间先后顺次排列出现,人们不可能同事使用或说出多个符号。
3.相对稳定性。
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是会发生变化的,只不过这种变化的过程是非常缓慢的,因此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总结(语言的组成要素)两种说法的出发点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
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说法是从组织语言的角度出发的;语音、语义、语法三要素的说法是从分析语言的角度出发的。
两种说法在理论上都有纠结的方面。
1.前一种说法的问题主要在语音与词汇两个因素之间有交叉,因为词的构成的一个方面就是语音;2.后一种说法的问题主要在语法同语义之间有交叉,因为语法内容中包括语法范畴,而语法范畴是由一定语法形式表达的语法意义,比如books中的-s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而语法意义也是语义中的一种。
语言的几层体系的特点(从底层到上层的变化特点)1.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语法三要素组成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再分为两个层级:帝层和上层。
底层是由一套音位组成的,构成语言的形式系统,不涉及语义。
语言学概论期末考试总结1.语言符号的属性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语言符号可以比作一张纸,一面是声音,一面是所表示的意义,它具有以下属性: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语言符号也是一种符号,所以也有任意性。
2)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所表示的意义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所变化的。
3)语言符号的离散性和线性特征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可以分解的,并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线性排列的。
2.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和联系1)口语也称口头语,是人们口头上交际使用的语言,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
2)书面语是在文字创制以后逐渐形成的,人们书面上交际使用的语言,是语言的又一种客观存在形式。
区别1)口语的特征在于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而书面语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2)口语是转瞬即逝的,具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而书面语克服了这种限制。
联系1)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两者相互影响,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口语的成分进入书面语,可使书面语更丰富,更能适应交际的新需求;书面语的成分进入口语,则会使口语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2)书面语和口语在多数情况下一般是一致的。
3.音素与音位的区别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特定的语音或方言中的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
二者的区别在于:音素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就能表明音素不同;而音位则是从辨义功能角度划分出的语音单位,音质不同并不能表明音位不同。
若干音质略有不同的因素,只要彼此之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把他们看作是同一音类的成员,归并为一个音位,当作一个功能单位来使用。
4.语言与言语的区别简单地说,语言是说话所使用的一种工具,一套符号;言语是说话的行为和结果,二者的区别在于:1)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一种个人现象,具有个人特征;而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2)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抽象的3)言语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语言有内在一致的规律4)言语具有阶级性;语言具有全民性,没有阶级性5.简述词组和词的组合词组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其中由两个词组合而成的叫简单词组,由三个以上的词组合而成的叫复杂词组。
名词解释: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运用比较的方法来发现几种语言在历史演变中的对应规律从而确定语言的亲属关系, 构拟产生这些亲属语言的原始语言。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2.“小学”: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 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 因此又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3.语言: 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是人类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4.言语: 是对语言的运用, 它有两个意思: 一是指人的说和写的过程, 是人的一种行为, 叫言语活动, 也叫言语行为;一是指人说出来的话, 写出来的东西, 也叫言语作品。
5.符号: 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
它包括了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的要素, 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 二者缺一不可。
6.组合关系: 符号和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
7、聚合关系: 在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符号具有某种相同的作用, 它们自然聚集成群。
它们彼此的关系称为聚合关系。
8、音素: 按一定规则组合成音节的最小语音单位。
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
9、国际音标: 由《国际语音协会》1888年8月制订公布,被各国语言工作者采用的,不带民族特色的记录语音的语音符号。
10、音位变体: 是同一个音位的不同的变异形式, 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或具体代表。
11.对立和互补: 是语言里音与音之间的两种重要关系, 是考察一个音素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的根据。
彼此对立的音素,起着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彼此相似而互补的音素, 可能被语言社会当作同一个语音使用。
12.语法: 词的构成, 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
13.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的类。
14.语法手段: 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把它们归并为几个基本类别, 这种语法形式的类就叫做”语法手段”。
语言学概论考试资料(期末考试笔记资料)绪论一、语言学的概念(一)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性质、结构和发展规律:语言的性质:1、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2、人类的思维工具;3、符号系统。
语言的结构:1、由语音(外在形式)[+载体:文字]、意义(内容)统一构成。
语言的发展:怎样产生?有哪些演变规律?历史发展的情况。
(二)语言学的对象——语言“任何语言”:横向研究——包括书面语、口语和外语;纵向研究——包括“活”语言和“死”语言;从结构上说,语言学研究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语义和文字等方面。
四、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语文学五、语言学的分类1、理论语言学包括(1)、专语语言学——是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它又包括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2)、普通语言学——是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2、应用语言学——是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ppt5六、什么是文言和文言文?文言是我国“五四”以前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或著作。
七、什么是―小学‖?是指我国传统的语文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方面的内容。
八、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第一,研究的对象不同。
古代:主要以书面语为主要研究材料,不重视口头语言的研究;现代:十分重视口语的研究。
第二,研究目的不同。
古代:主要给政治、哲学、宗教、历史、文学方面的经典著作作注解;现代:主要是分析语言的结构,以探索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
第三,地位不同。
古代: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处于附属地位,现代: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了许多边沿性学科。
九、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1、语言交际过程分为五阶段:编码:发话人利用词语组织语句,发送:把思维成果变成话语通过发音器官表达出来,传递:通过空气振动成声波,把话语传达给受话人,接收:受话人利用听觉器官感知对方所说的话,解码:经过大脑把声波还原成语言,理解对方话语的含义,从而完成信息传递接受。
第三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
符号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的标志(记号、标记)。
它具有两个特点:一、它由形式和意义两个要素组成,即每一个符号都是一定的形式和一定的内容的统一体,二者不可偏废;二、符号与符号所指称的事物(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它共有视觉符号、听觉符号、触觉符号和嗅觉符号四类。
征候就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代表着事物,可以让我们通过它来推知事物。
它不是符号。
如洪水和驼铃声分别代表下暴雨和骆驼走,它们之间的联系是自然的,其本身就是事物的特征,不需要大家来规定它们。
一般理解征候与符号的区别。
2.语言符号
语言是一种符号,因为它能用来表示某种事物或意义。
语言符号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即它由语音和语义两个要素构成。
语音是语言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表现内容。
只有音没有义,或者只有义而没有音的语言符号是不存在的。
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约定俗成性和线条性特点,语言符号一旦形成又具有强制性特点。
3.语言符号与一般符号
第一,语言符号是声音和意义的结合体,它是一种以听、说、读等形式作为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
语言的声音是有意义的声音,是信息量非常大的声音,是用最少的音符任意排列表达出最丰富、最复杂意思的声音,受距离、光线、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在表达思想时,语音非常便捷,基本不需要什么附加工具,可以用语音边交流边工作。
其他符号的物质表现形式多是借助于色彩、线条、姿势等比较直观的媒介,使用上不如语音简捷;即使像军号这种通过声音来表达内容的符号也是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们的声音所表达的内容往往都是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表达的内容也比较枯燥,表达的效果还要受到距离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一般符号的构成比较简单,而语言符号是非常复杂的,它既是一个层级装置,又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符号单位最多,上层是音位层,下层是符号层,符号层又能够分出语素、词、句子三层,每一层次都有相当数量的符号单位,另外语言符号系统又可分为语音系统、语义系统、语法系统、词汇系统等,各个子系统又有自己的系统。
而其他的符号则非常简单,例如马路上的红绿灯、海上的旗语等构成都是很简单的。
(可以举例说明)
第三,一般符号基本是封闭型的,无法分析,生成能力很差,可以完全更新,可以突变;语言符号具有以少驭多的生成机制,具有强大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它的变化是渐进的螺旋式的,不能进行突变。
一般符号表达的意义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
而语言符号则可以表达无穷无尽的意义内容,可以由较少的单位组合成较多以至无穷的单位,以少驭多可以说是语言符号的核心。
比如有限的语素组成有限的词,有限的词组成无限的句子。
一般符号可以根据需要重新约定,可以抛弃历史。
比如人们可以规定“绿灯”为停,“红灯”为行。
但是语言却不能割断历史,实行突变,因为语言承载着人类全部的文明和思想。
4.语言符号的特点
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
另外还有线条性、强制性、可变性及生成性特点。
(1)所谓任意性,从语言符号的音义的最初结合(联系)来看,与一般符号音义之间的联系一样,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也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
也就是说,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来表示,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表示,这中间无法解释、不可论证,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
语言符号与它所指称的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其实,荀子早在古代的名实之争中就已经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
马克思也有对名物的说法:“物的名称,对于物的性质,全然是外在的。
”总之,语言符号中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它对社会成员的约定俗成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不能借口任意性而随便改变音与义之间的约定俗成关系,除非整个社会都接受。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特点具体表现在:第一,语言符号的音义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的,即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内容,什么样的意义内容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现是任意的;第二,不同语言有不同的音义联系,音义结合的特点也各不相同;第三,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不同语言音义联系也不对等;第四,同一语言的音义关系也具有任意性。
(2)所谓线条性,它是就符号和符号的组合而言,语言符号的使用只能一个挨着一个随时间的推移形成线性链条。
符号与符号的组合是非任意的、有条件的,即可以解释和论证,也就是依次出现的符号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随意编排,不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音来。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是由规则支配的,对社会成员具有强制性。
在语言单位按线条排列时,语言中的各个单位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每个单位都要受前后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哪个单位先出现,哪个单位后出现,哪些位置哪些单位不能出现,都是有一定规则的,改变了它们的顺序,表达的意思不但变了,而且还可能说出有语病的句子来。
比如“我、鸡、吃”三个词,只能排列为“我吃鸡”、“鸡,我吃”,却不能排列为“鸡吃我”。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语言符号一旦确立就相对固定,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都具有强制性。
同时,从语言又是社会的产物来说,社会是在不断变化与逐渐演化的,因此语言就会随之不断发展变化。
(4)语言符号的生成性。
这是指语言符号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可以用有限的语言模式生产无限的语言或言语成分。
5.语言的层级系统性
语言符号内部以及语言符号间都存在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在结构上层次分明、联系紧密,共同组成了一个严密的层级体系。
语言的这种层级系统表现在组成规则与运转规则上。
(1)语言系统的组成规则:主要表现在语言结构的层次性上,就是说,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可以从低到高或者从下往上分出若干个层次,使得语音、语义以及由此结合而组成的符号在语言的各个环节上正常工作。
但每一种单位又不是孤立的、互不干涉的,而是相互依存、彼此制约,从而形成一个严密的层级系统。
具体而言:音位处于语言系统的底层。
一种语言的音位是有限的,一般只有三四十个,这些有限的音位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就可以构成成百上千个音节,能够满足意义表达的需要,从而使音义紧密地结合起来。
音位经组合而与某种意义相结合就能构成语言符号和语言符号序列,这是语言的上层。
这一层又可分为若干级:第一级是语素,这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结构单位,第二级是由语素组合构成的词。
第三级是由词组合构成的句子。
其中,语素属于语言符号,词和句子都属于语言符号序列。
(2)语言系统的运转规则: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语言要想实现它的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人们就必须使用某种规则把语言符号和符号序列组合起来,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思想,这种规则就是语言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其中,语言的组合规则可以按照语言的结构规则使符号与符号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使语言符号的结构呈现出有序性,从而进行思想的交流。
为了表达交流的需要,人们可以使用聚合规则把功能相同的一群符号在同一结构中互相替换,从而生成无限的句子,达到丰富多彩的效果。
正是语言系统中组合和聚合这样两种根本规则,语言才能正常运转,语言才成为一个严密有序的层级体系。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好比组成了一个坐标,使每个语言符号都能在这个坐标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6.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组合关系就是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
语言符号与语言符号间的组合不是任意的,而是要受到语法和语义的制约,从而形成语言的结构。
实际上,组合关系指的是语言符号间在功能上的联系,在时间顺序上的延伸。
聚合关系就是在语言链条的某一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
的语言符号聚积成类的纵向集合关系。
具有聚合关系的语言单位之间在功能上可以相互替换,但不能并用。
可见,聚合关系是对语言符号在性质上的一种归类。
联系: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符号和前一个语言符号或后一个语言符号,或和前后两个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链条式的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语言符号在组合的某一个环节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所以能聚合归类。
符号和符号的组合形成语言的结构,故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而聚合则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的。
7.语言系统
语言不仅是一种符号,符号与符号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并形成了一个系统。
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符号内部各要素的系统性,二是语言符号的层级性,三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其中语言符号内部各要素的系统性是说: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的系统。
语音是词汇和语法的形式,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就是语音形式表达的内容。
因此语言是由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四大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一个因素又都有自己的小系统,每一个小系统又都可以分析出不同的结构单位。
语言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不同结构单位的小系统组成的符号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