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花道池坊草月流派
- 格式:ppt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0
东方插花发展史东方式插花注重线条,追求自然典雅。
主要有中国式的和中国式传入日本后所形成的日本式插花。
以下我们以日本式插花为例来介绍。
1、日本式插花的起源西元六世纪时,推古天皇派特使(相当与今日的外交官)小野妹子到中国做文化交流亲善访问,他回日本时带了很多中国的字画、雕刻、文学、戏剧还有园艺及供佛的瓶花等。
小野妹子是一位出家人,住在京都六角堂小池塘旁的顶法寺,日本第一个插花作品即在此完成。
从此日本有了插花学校的兴起。
名称叫做“池坊”,乃源于池旁之意。
池坊是日本最古老原始的插花学校,现在的负责人是池坊第四十五代——池坊专永先生。
日本历来是汉文化东渐的温床,中国的插花艺术经日本的谴唐使带回国内,在日本掀起了学习中国插花艺术的热潮。
日本人将中国的插花艺术融汇吸收,并创造了日本风格的"花道"。
日本的插花注重形式,较为严谨,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不少的流派。
2、日本式插花的特点日本式的插花,虽然传自中国,但这种艺术在日本却得到了高度发展,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花道。
日本花道发展蓬勃、流派特别多,且各具特色。
日本式插花的造型原则上以三主枝为骨干而构成的,最长的花枝为第一枝,次长的花枝为第二枝,最短的花枝为第三枝。
三主枝高低不一,分别作用于上段,下段和中段然后加上装饰的枝梢,达到造型上的立体化。
由于三主枝在表现插花形态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又称为“役枝”,并分别代表着天地人三才。
天地人在构成花型上也发挥了定位作用。
上段役枝的位置在“天”,下段的役枝的位置在“地”,而中段役枝位置则在“人”。
这种以天地人三线条构成的花型,称为“三线形式的插花”或“三角形式的插花”。
由三役枝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就把插花的造型分为真、行、草三种。
“真”取立姿形态,表示端正静肃的美感;“草”取潦草形态,表示自由奔放的美感;“行”取“真”与“草”的中间形态,表示宽舒快畅的美感。
概括而论,日本式插花以象征天地人的三役枝构成基本花型,并以真行草三方面求取花型的变化。
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插花党看这里花道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到日本,并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今天来看看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池坊、小原流、草月流。
池坊池坊是日本花道(又称华道)的代表性流派,一直被公认是日本插花的本源,具有五百多年的传统,主要有立花、生花以及现代自由花三种插花形式。
「立花」意为竖立着的花,以抽象的意念、枝条的空间伸展来模仿自然山水,结构复杂,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九主枝和木留、草留、后围三补枝构成。
其中:真代表深山,因此真之枝干多向后延伸,副和受都代表近处的山,见越是深山之后复见的层层山峦,多为幼枝向后长长的伸出,正真为耸立的峻岭(多为2-3花组成),胴是小山,控为山脚,流如流水表村落人间,前置为山麓近景,作为结束;补枝中草留表示离开山麓注入大海的河流,木留表示连与山脚的平原,后围则为看不见的小山。
「生花」意为生长的花,花型固定于三角形的构成,以天、地、人来表现,称为副、体、真,可以理解为简单化了立华。
其中:副代表阳,意为天,插在构图最内侧,顺真的方向在真腰部向真的左后方延伸,是构图中段枝条;体为阴,为地,在副的对侧充实下段,在构图前方;真为人,是天地所滋生的万物之代表,居于中心充实上部。
「自由花」是后期受西方文化影响而生,意即不受传统的花型和角度约束,可完全依赖创作者对花材的感悟随机而作,同时加入了各种非植物材料,各种插作方法。
池坊作品,可灵动、可禅静,既能当作家居点缀小巧可爱,又能做到容纳万千风景于一瓶的气势磅礴。
小原流日本明治末年由小原云心(1861-1916)创立小原流,是有重量感、重心偏低的插花艺术,这样的插花被称为「盛花」。
在以前的所有传统造型中,花材都是集中地从花器的同一点伸出,而小原则使用了各种各样的支撑物,因而可以在更为广大的范围内排列剪枝。
小原流的重点在于表现出自然的意境,展现出典雅清新的气息,为秀丽、典雅之美,特色是先认识自然,再表现自然,以产生对自然的爱心。
草月流与小原流的区别摘要:一、草月流与小原流的简介二、草月流与小原流的特点对比三、草月流与小原流的适用场景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花道流派正文:草月流与小原流都是日本花道中的著名流派,它们有着各自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有助于我们在欣赏和实践花道时做出更合适的选择。
一、草月流与小原流的简介1.草月流:草月流是日本花道中最具创意的流派之一,成立于1927年。
它的创始人石毛直澄主张摆脱传统花道的束缚,追求自由、个性和创新。
草月流的花卉造型富有现代感,色彩鲜艳,充满活力。
2.小原流:小原流是日本花道中最受欢迎的流派之一,成立于1895年。
它的创始人小原云心倡导自然主义,强调花卉的线条美和意境。
小原流的花卉造型典雅古朴,注重线条变化和空间的运用。
二、草月流与小原流的特点对比1.风格特点:草月流注重个性表达,花卉造型富有创意和现代感;小原流强调自然意境,花卉造型典雅古朴。
2.色彩搭配:草月流喜欢使用鲜艳的色彩,追求视觉冲击力;小原流则偏向于淡雅的色彩搭配,体现内敛的美感。
3.花卉品种:草月流选用多样化的花卉,如鲜花、干花、人造花等;小原流则更注重花卉的品种和品质,常用当季新鲜花卉。
三、草月流与小原流的适用场景1.草月流:适合现代家居环境,能带来活力和创意感。
适用于庆典、开幕式、展览会等场合,展现独特的个性和艺术氛围。
2.小原流:适合传统场合和室内装饰,给人以典雅、宁静的感觉。
适用于商务宴请、婚礼、庆典等场合,体现主人品味和文化素养。
四、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花道流派1.个人喜好:根据个人的审美观和喜好,选择符合自己品味的花道流派。
2.应用场景:考虑花道作品将应用于何种场合,根据场合的性质和氛围选择合适的花道流派。
3.学习难度:草月流和小原流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技巧,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难度选择。
4.咨询专业人士:如有条件,可以咨询花道专业人士,获取更专业的建议。
总之,草月流和小原流各有特点和魅力,了解它们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和实践花道。
日本的花道在日本有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
我就简单地说下日本的花道。
一、日本花道简介“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
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唐朝的佛堂供花,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随着佛教从中国传入日本,与佛教相关的仪式及装饰美术,也同时传入日本。
将天然花草放在器皿中做装饰,是日本人与生俱来的爱好。
人工制"供华"缺乏生气,日本人很自然地想到用天然花草做替代。
插花技术大约始于奈良时代(公元8世纪)。
但真正发展,应该是在平安时代(公元12世纪)。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历经数百年,普通的插花行为形成了一种“道”,“花道”像“剑道”、“空手道”、“茶道”、“书道”、“香道”、“陶艺道”等日本其他“道艺”一样,学习技艺的同时,更注重品行人格的修养。
二、日本花道类型日本列岛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为花草生长提供了优惠的条件。
春、夏、秋、冬都有大量应季的鲜花开放,为美丽的大自然增辉。
对于日本人来说,在用鲜花装饰室内的习惯养成之前,他们就已同鲜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历史发展下来总体可以划为以下几类:立花、茶花、投入花、生花和文人花。
立花:在六世纪时,自中国传入日本的佛教中就有向佛像和死去亡灵供花的风俗,它对日本花道的发展起到了尤其重要的作用。
供花由三支花干以一种简单,对称的方式排列。
但是,到了十七世纪早期,池坊宗的佛教弟子创造了一种复杂的供花造型“立花”。
立花的重要特征- 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深度。
“茶花”(chabana)则与“立花”截然不同,它起源于十六世纪茶道(chanoyu)的一部分。
“茶花”只需要一个小的花器和一、二朵花或花枝。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插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插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店铺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日本花道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插花材料的多样性,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色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插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江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试论日本花道摘要: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花道是日本的一种室内装饰艺术,讲究艺术造型,最完美的造型为三角形,即造型分为三面,各自代表天、地、人,最高的一枝象征天,最低的一枝象征地,中间的一枝象征人,表示圆满如意。
这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的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关键词:插花、池坊、花、日本花道为什么要写这篇论文上了日语二学位的课程,使我了解了一些日本的特色文化,日本好多文化都是从我国传过去的,这使得我对日本文化开始有好奇心,想知道在某一文化中国与日本的区别。
我对其中日本花道更感兴趣,想深入了解,想着以后有时间有机会了也自己试着插一插花,能装饰家,让人有温馨的感觉。
于是通过一些书籍及上网查了更多的关于日本花道的知识,加上自己在课上所了解的整理下来,学习学习,还可以留着以后用。
并且简单的发表一下自己对花道的认识与体会。
正文一、花道历史简介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日本花道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
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璞归真的氛围。
1日本插花简史日本插花界人士认为:日本花道是从佛前供花发展而来,经过佛前供花——寺庙插花——宫廷插花——民间插花——现代插花几个过程。
日本的插花张国强日本的传统艺术和我国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花道(插花)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日本的花道最早起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先后产生了各种花道流派。
各流派的特色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这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日本的花道受佛教影响很大,一些插花名家通过插花艺术来表现佛教、儒教、个人的观念。
花道的流派很多,但以佛教禅宗为基础的艺术准则却为各流派共同信守。
插花的主要原则是朴实、不对称、不完整。
在日本旅馆投宿也好,去飯店就餐也好,访问日本人家庭也好,都可以看到一盆盆美丽的插花装饰在引人注目之处。
花道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室内装饰艺术。
这一艺术以花卉草木为素材,通过艺术造形进一歩展现其自然美、陶冶情操,从而使大自然中的花卉草木和人们的心灵融为一体。
日本人认为,把象征生命力的花卉草木装饰在自己的生活中,是祝愿和祈求人类生活安定、美好的一种形式。
自古以来,日本就有插花、用花进行装饰的习俗。
在瓶、壶、盆里插花的源流起始于日本的天平年间(729年~749年)。
公元8世纪,佛教自中国传入日本以后,佛教中在佛像前供花的习俗也一起传入日本,从此就有了供花的习惯。
最初,这是带有纯粹宗教性质的节日例行活动。
到了12世纪,佛像前供花的习惯已失去了宗教色彩,形成了将插花作为艺术美而加以欣赏的风潮。
插花的规模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変化,在茶室中插花又成为一种新流派,并特别强调插花时要使用名贵的茶具和插花器具。
几经演変,插花者的个性得到了充分体现,插花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许多流派。
14世纪前后,中国的牛郎织女故事传入日本,得到日本人的喜爱,形成了“七夕祭り(たなばたまつり/乞巧节)”。
在“乞巧节”举办花展,比赛插花技术。
这对“花道”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15世纪,上层人物在豪华住宅中陈列插花、举办花展成了一种时兴活动。
同时,插花技术又有了进歩,插花名手不断大量涌现,“花道”开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