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实用文本)
- 格式:docx
- 大小:265.13 KB
- 文档页数:10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装饰艺术及其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建筑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
2. 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3.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1.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鉴赏。
2.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中国著名传统建筑图片,如故宫、长城、苏州园林等,引导学生欣赏。
2. 提问:这些建筑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背景:- 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
- 分析不同朝代建筑风格的特点。
2. 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 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如木结构、砖结构、石结构等。
- 分析各种结构形式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3. 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艺术:- 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装饰手法,如雕刻、彩绘、壁画等。
- 分析装饰艺术在建筑中的意义及作用。
4. 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
- 强调中国传统建筑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案例分析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建筑进行案例分析,如故宫、苏州园林等。
2. 分析建筑的结构、装饰艺术及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进行鉴赏。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建筑,进行介绍和赏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教学资源:1. 中国传统建筑图片、视频资料。
2. 中国传统建筑相关书籍、网络资源。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展示的积极性。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课题: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课时: 一课时课型: 欣赏课授课对象: 高中一年级学生教材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主体是对故宫的欣赏,通过欣赏来让同学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中所体现的等级性。
在教学中要完成三个部分的教学:1、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了解;2、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性体现(以故宫为例);3、中国古代园林。
教学准备:在网上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图片,阅读了有关故宫和中国园林的书籍;准备了教学用的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幻灯机、幻灯片和相关图片。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学会分析古代建筑布局,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大量幻灯片的展示,对其知识进行讲解,通过分析比较,让学生参与互动,加强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知识的学习,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加深对故宫的认识、了解。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等级性体现。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讲解、演示(多媒体)2.学法:欣赏、看书教具准备: 教材,辅助资料,多媒体。
学具准备:美术课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0分钟)引入:展示图片(故宫平面图)问: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同学回答:是故宫。
问:有没有同学去过故宫,给同学们讲一讲你的感受?同学回答:(讲述)(教师归纳)引入:刚才这位同学描述了他所看到的故宫的形象,描述的很具体,证明他很注意观察生活。
但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还有很多内容同学们没有接触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故宫和苏州园林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二、讲授新课:(25分钟)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教师讲解):世界上曾经存在过多种建筑体系,但其中有的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如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的建筑。
只有中国建筑、欧洲建筑和伊斯兰建筑一直延续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筑体系。
高中美术教案: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主题:外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对象:高中美术课程教案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欣赏和分析外国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古希腊建筑艺术2.古罗马建筑艺术3.古埃及建筑艺术4.古印度建筑艺术5.中国古代建筑与外国建筑的比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引入(5分钟)通过投影或展示图片,引起学生对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2.概述外国古代建筑艺术(10分钟)通过简要介绍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印度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初步了解外国古代建筑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3.深入学习一种古代建筑艺术(25分钟)选择其中一种外国古代建筑艺术进行深入学习,例如古希腊建筑艺术。
通过投影或展示相关图片,讲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装饰方法,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艺术价值。
4.讨论和总结(10分钟)引导学生就所学内容展开讨论,总结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1.回顾与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并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习其他种类的古代建筑艺术(30分钟)选择古罗马、古埃及和古印度建筑艺术中的一到两种进行学习。
用同样的方式讲解这些建筑的特点、结构和装饰方法,并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其中的艺术价值。
3.学生小组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国家的古代建筑艺术,并让他们自行查找相关资料,制作一份展示海报,介绍该国家的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要求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海报,并进行全班讨论,比较各种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异同点。
教学资源:1.投影仪或展示图片的工具2.相关的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图片和资料3.学生小组制作展示海报的材料评估方式:1.参与度和表现评价2.小组展示海报的创意和准确度3.课堂讨论的思路和分析能力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或者博物馆中的外国古代建筑展览,让他们亲身体验外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古代建筑艺术美术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
2.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介绍。
3. 美术创作:以中国古代建筑为题材的绘画或设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2. 教学难点: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欣赏,美术创作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2. 示范法:展示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3. 实践法:学生动手进行美术创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古代建筑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风格,介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3. 示范:展示美术创作的过程和方法。
4. 实践:学生动手进行美术创作,可以选择绘画或设计。
5. 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风格,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创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要注重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古代建筑,让学生亲身感受古代建筑的艺术魅力。
2. 邀请古代建筑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3. 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建筑主题的摄影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美术作品,关注学生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2. 评价学生的参与度,鼓励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3. 综合评价学生的审美观念、观察力和创造力,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八、教学资源1. 古代建筑艺术图片资料: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包括宫殿、寺庙、园林等不同类型的建筑。
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包括古代建筑的结构、装饰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3. 提高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介绍3. 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4. 古代建筑艺术的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1. 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介绍3. 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四、教学难点1. 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分析技巧2. 古代建筑艺术的创作实践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欣赏方法。
2. 案例分析法: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3. 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古代建筑艺术的创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古代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和创作思路,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代表作品图片及分析讲解。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如彩笔、水粉、素描纸等。
3. 教师准备相关古代建筑艺术的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分析。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建筑艺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魅力。
2. 讲解:结合PPT,讲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特点和欣赏方法。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价值。
4. 欣赏与讨论:组织学生观看古代建筑艺术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5. 创作实践: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以古代建筑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八、作业布置1. 课后以古代建筑为题材进行创作,要求表现古代建筑的结构、装饰和氛围。
2. 写一篇关于古代建筑艺术欣赏的短文,阐述自己对古代建筑艺术的认识和感受。
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学习如何欣赏和分析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培养学生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欣赏和分析古代建筑艺术作品的方法。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古代建筑艺术作品图片或视频资料。
绘画和手工制作材料(如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投影仪或白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些古代建筑艺术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起学生的兴趣。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古代建筑艺术。
2. 教学内容:讲解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古代建筑艺术作品,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3.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创作一幅古代建筑艺术作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反馈。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设性的反馈。
五、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作品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教学拓展邀请古建筑专家或者文化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建筑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组织学生参观古建筑,亲身体验古代建筑的魅力,并了解古建筑的保护现状。
引导学生进行古建筑调研,了解古建筑的结构、装饰和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七、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能力。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的艺术性、创意性和技巧性。
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标题:古代建筑艺术学科:美术年级:初中时长:1-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2.学习古代建筑艺术中常用的构图、结构和装饰技巧;3.通过制作模型、绘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准备:1.图片或资料介绍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制作材料:纸张、剪刀、胶水等;3.绘画材料:铅笔、颜料、画笔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向学生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学习古代建筑的构图、结构和装饰技巧(20分钟)分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图片,探讨以下问题:1.古代建筑的基本构图是什么样的?有哪些特点?2.古代建筑的结构有哪些特点?如何实现建筑的稳固与耐久?3.古代建筑的装饰技巧有哪些?如何使建筑更加美观与富有艺术感?Step 3:制作古代建筑模型(3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古代建筑特点和技巧,选择一个古代建筑进行模型制作。
可以使用纸张、剪刀、胶水等材料,按照比例进行构建。
Step 4:展示和讨论(1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古代建筑模型,并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所使用的技巧。
全班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察和体验。
Step 5:绘画创作(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对古代建筑的理解和所学到的构图、结构、装饰技巧等知识,进行绘画创作。
可以选择绘制古代建筑的整体风貌,或者绘制其中的细节和装饰。
Step 6:总结与展示(10分钟)学生进行总结,回答以下问题:1.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是什么?2.古代建筑的构图、结构和装饰技巧有哪些?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扩展活动:1.观看纪录片或电影,了解更多关于古代建筑的知识和故事;2.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古代建筑遗迹,进行实地考察和体验;3.学生可以继续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选择一个古代建筑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报告。
高中美术【中国古建筑艺术之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中国古建筑的介绍,以及对古建筑布局规划、营造方式以及建筑审美的知识学习,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色。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色以及古建筑的思想内涵,学会鉴赏建筑艺术美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建筑以及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其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学习古代建筑的布局规划,营造方式以及建筑装饰的艺术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体会古建筑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1.纸张、铅笔;2.学生分小组就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上元灯会》欣赏。
由《清明上河图》的中的景色描绘引出中国传统古建筑艺术之美。
【新知探究】一、中国古建筑分类学生通过欣赏图片,了解中国古建筑分类。
在这些建筑中,合院是中国古建筑发展最成熟的精髓,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
教师展示四合院的动态图片,引领学生了解四合院是中国传统的合院式建筑,它以庭院为一个“原型”,不断的向外扩展,形成多进院落。
你知道最大的四合院是什么建筑吗?故宫。
二、古建筑营造方式1.布局规划(1)建筑布局理念学生通过图片以及教师的精彩解说,了解故宫营建原则。
(2)建筑布局特点教师连环问题:故宫作为最合院建筑,主要的布局形式是什么?故宫有几个大院落?每个院落的功能是什么?建筑布局有什么特点?学生结合图片分析回答,理解故宫为院落式组群布局。
它由两个大院落组成的。
前朝是国家举办大典、重大仪式的地方。
后寝,皇帝以及妃嫔居住、休闲娱乐的地方。
建筑布局中轴线对称,并且重要建筑都位于中轴线上。
(3)阴阳五行学说的运用图片展示以及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引领学生从阴阳五行的角度学习故宫布局的特点。
(4)模拟故宫游览此环节由两位学生化身导游,结合古建筑教学模型以及相关文字资料,带领同学步入故宫,了解中轴线的主要建筑。
2.木结构技术(1)建筑整体结构教师用课件分析古建筑的结构特征,引导学生掌握中国木结构建筑各部分结构。
高中美术建筑色彩故宫教案在高中的美术教育中,色彩学习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涉及到色彩理论的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如何将色彩应用到实际创作中。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色彩的应用,本次教学我们将以中国著名的古建筑群——故宫为案例,进行一次深入的色彩教学实践。
## 引入:故宫的色彩魅力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其丰富的色彩运用不仅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也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从宏伟的宫殿建筑到精致的装饰细节,无不蕴含着深厚的色彩文化。
通过对故宫建筑色彩的学习,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色彩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色彩与文化、历史的紧密联系。
## 知识讲解:建筑色彩的基础理论在正式进入故宫的色彩世界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色彩的基础理论有所了解。
这包括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原则等。
通过对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正确的色彩观念,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 实地考察:感受故宫的色彩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建筑色彩,我们将组织一次故宫的实地考察。
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将亲眼观察故宫的建筑布局、色彩搭配以及装饰艺术。
通过实地观察,学生可以发现故宫中色彩运用的巧妙之处,如何通过色彩来区分不同的建筑等级,以及色彩在表达特定文化含义上的作用。
## 实践操作:模拟设计与创作考察结束后,学生将根据所学的色彩知识和实地考察的体验,进行一次模拟设计。
任务是设计一个以故宫为灵感来源的小型建筑模型,要求在模型中合理运用色彩,体现出故宫建筑的特色。
这一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让他们在实践中更深入地理解色彩与建筑的关系。
## 总结反思:深化理解与应用在完成设计任务后,学生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
老师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设计中更好地运用色彩,以及色彩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通过总结反思,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色彩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去。
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产生兴趣,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一些古代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2. 讲解概念:介绍古代建筑艺术的定义,解释其特点和意义。
3. 互动讨论:学生分享对古代建筑的认识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第二章:古埃及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埃及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埃及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埃及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埃及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埃及建筑的特点,如直线、对称、石制结构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埃及建筑的代表作品,如金字塔、神庙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三章:古希腊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希腊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希腊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如柱式、比例、装饰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希腊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帕台农神庙、竞技场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四章:古罗马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内容:介绍古罗马建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代表作品。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展示古罗马建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古罗马建筑的兴趣。
2. 讲解历史背景:介绍古罗马建筑的历史背景,解释其意义。
3. 分析特点:讲解古罗马建筑的特点,如拱门、圆顶、石制结构等。
4. 欣赏代表作品:展示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斗兽场、万神殿等,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分析。
第五章:中世纪欧洲建筑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世纪欧洲建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祖国的古建筑美术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祖国丰富多彩的古建筑艺术,感受古建筑的
魅力。
2.培养学生对古建筑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
1.古建筑的风格特点。
2.古建筑的构成元素和艺术表现。
3.不同地区古建筑的特色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步骤:
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古建筑图片,引起学生对古建筑的
兴趣。
2.知识讲解:介绍古建筑的风格、构成元素和艺术表现,
让学生对古建筑有更深入的了解。
3.实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分析其特点
和艺术价值,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4.课堂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参观过的古建筑或对古建筑
的认识和感受,增强课堂互动性。
5.作业布置: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古建筑,进行
简单的分析和欣赏,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祖国丰富多彩的古建筑艺术,还提高了对古建筑的欣赏能力,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对古建筑艺术的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祖国的文化遗产。
古代建筑艺术美术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古代建筑艺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形式。
1.2 教学内容:古代建筑艺术的定义和分类。
古代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因素。
古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和形式,如宫殿、寺庙、园林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图片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特点和形式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古希腊建筑艺术2.1 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掌握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2.2 教学内容:古希腊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期。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主要特点,如柱式、比例和装饰。
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如帕台农神庙、宙斯神庙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图片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理解程度。
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古希腊建筑艺术代表作品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第三章:古罗马建筑艺术3.1 教学目标:了解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掌握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形式,如圆顶、拱门和混凝土的使用。
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分期。
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如斗兽场、万神殿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展示图片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讨论和问答,评估学生对古罗马建筑艺术的特点和代表作品的掌握程度。
通过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古罗马建筑艺术的影响和意义的理解能力。
第四章: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4.1 教学目标:了解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掌握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和影响。
4.2 教学内容:中世纪欧洲建筑艺术的特点,如哥特式、罗马式和拜占庭式等。
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培养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2.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及其代表性作品。
教学难点:1.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把握。
2. 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欣赏。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中国古代建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建筑吗?它有什么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
二、新课讲授1. 讲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点:- 结构体系:木构架结构、砖石结构等。
- 装饰风格:雕刻、壁画、彩绘等。
- 布局形式:对称、均衡、轴线等。
2. 讲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历史发展:- 先秦时期:秦汉建筑。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建筑、道教建筑。
- 唐宋时期:宫殿建筑、园林建筑。
- 元明清时期:宫廷建筑、民间建筑。
3. 分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故宫:展示故宫的图片,讲解其布局、装饰、结构特点。
- 长城:展示长城的图片,讲解其历史背景、建筑特点。
- 苏州园林:展示苏州园林的图片,讲解其布局、装饰、意境。
三、欣赏与讨论1. 教师播放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视频,引导学生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审美特征。
四、巩固与拓展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座具有中国特色的古代建筑模型。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在其他国家的传播与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和魅力。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教案第一课时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学具准备: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
观察建筑,点出建筑特点。
(二)新授:1、这些都叫做“建筑”。
(板书)2、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3、(揭示课题)板书:(完整课题“我国古代艺术”)4、欣赏。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6、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怎样的?三、总结: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
2、看到我国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外观造型:屋顶、屋身、台基建筑结构:木(立柱、横梁)斗拱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群体布局: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装饰色彩:绘画、雕刻、书法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讲授新课:(一)导入:1、学生展示资料(设计意图: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建筑的认识)。
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
2、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设计意图: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师: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类。
(根据学生的介绍分出:“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板书)(二)新授:1、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2、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3、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美术鉴赏模块,旨在通过赏析中式建筑,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中式建筑的历史渊源、类型特点及代表作品。
- 掌握中式建筑的基本结构、装饰手法和审美特征。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建筑艺术的能力。
-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式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中式建筑的基本结构、装饰手法和审美特征。
- 中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2. 教学难点:- 对中式建筑艺术审美特征的深入理解。
- 对中式建筑艺术价值的正确评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展示一组中外著名建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中国传统建筑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魅力。
(二)新课讲授(40分钟)1. 中式建筑的历史渊源:- 介绍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近现代,展示不同历史时期建筑的特点。
2. 中式建筑的类型特点:- 讲解中式建筑的分类,如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等,并分析其各自的特点。
3. 中式建筑的基本结构:- 介绍中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如木结构、斗拱、飞檐等,并展示其结构图。
4. 中式建筑的装饰手法:- 讲解中式建筑的装饰手法,如彩绘、雕刻、壁画等,并展示其装饰图。
5. 中式建筑的审美特征:- 分析中式建筑的审美特征,如对称、和谐、简洁等,并举例说明。
6. 中式建筑的代表作品:- 介绍中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如故宫、颐和园、苏州园林等,并展示其图片和相关信息。
(三)课堂练习(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中式建筑,分析其结构、装饰和审美特征。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古代建造艺术的重要成就及其特点,有所了解,有所认识,到达开辟眼界,增长知识,冶情操,培养欣赏中国古代建造艺术的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中国构造建造体系的介绍以及对故宫总体布局、主要建造的屋顶形式和色采的运用等面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建造的主要特色。
2、通过中国古代园林的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对建造艺术的欣赏容的局限,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去过吗. 不仅是我们中国的首都,而且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他有相当多的名胜古迹,比方故宫、长城、天坛、圆明园等等。
〔可由学生举例〕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建造艺术。
我国古代建造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上曾经有过多优秀建造体系,但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者流传不广,象古埃及、古印度的建造。
惟独中国古代建造同欧洲建造和伊斯兰建造向来延伸至今,被称为世界三大建造体系。
特别是中国古代建造和欧洲古代建造延续的时间最长,流传最广,成就更为辉煌。
二、讲授新课:中国古代建造类型不少,主要包括:故宫〔宫殿〕、天坛〔坛庙〕少林寺〔寺观〕、佛塔、江南民居〔民居〕和拙政园〔园林〕等〔出示类别,学生举例,并指出成就最为突出的两种〕,特别以宫殿和园林建造的成就最为突出。
、〔板书〕带问题观看录象?故宫记录片?:〔1〕故宫的建造是用什么材料建造的 .〔2〕故宫在布局上采用什么形式.〔3〕故宫外部色采主要是哪两种 . 〔出示图片,简介故宫〕故宫是我国古代明清的皇宫,是保存的最完整,最宏伟,最有代表性的古代宫殿建造,现存的大局部为清朝所建,但在总体布局上仍保持着原来的面貌。
是一个庞大的建造群,纵深 961 米,宽753 米,拥有 9900 多间房子,分中、东、西三路和几十个院落,旨在表现封建等级观念和皇权至上的威气势。
其中中路也是旧城贯通南北的中轴线。
故宫的主要建造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如皇帝举行大典的地,即被称为〞前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还有皇帝和皇后,太子等生活的地称为〞后朝三大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其御花园等。
高中美术标准教材
高中: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
术(实用文本)
Art can improve people's cultivation, cultivate their sentiments, and open your horizons, allowing you to truly see what beauty is.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高中:美术教案-古代建筑艺术(实用文
本)
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及其艺术特点。
2、通过欣赏和参观,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体会中国古代文物文化内涵,探索艺术与社会生活及其时代之间的密切联系。
3、使学生懂得美术的社会功能,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4、通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语言表达力。
教学重点:
陵墓雕刻是我国雕刻艺术重要组成部分原因。
秦始皇兵马俑的时代背景和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陵墓雕刻其具有的艺术特点和文化背景,让学生如何理解。
如何调动学生对雕塑艺术欣赏的动力。
教材分析:
按照教材,本课主要介绍什么是陵墓雕塑,陵墓雕塑为什么能集中体现当时雕塑的最高水平,中国古代陵墓雕刻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后按照课本内容介绍陵墓地面雕刻和陶俑及其艺术特点。
在介绍的过程中,由于篇幅的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尤其是作为陵墓雕塑的代表《霍去病墓石刻》和《秦始皇兵马俑》的图片和分析略简。
陵墓雕刻两个艺术特点的理解需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人文思想和内涵。
对于一些陵墓雕塑的专业名词如“阙”“麒麟”“天禄”等也需要简单的说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教学重点,并对古代陵墓雕塑进行深入的了解,才能引导学生,提起学生的兴趣。
教法设计:
美术欣赏课上了很多,普偏的问题是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糊里糊涂,最后,教师提一些问题,同学因为没有参与,很难讲出个所以然来。
本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兴趣不是很大,怎样让学生参与进来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把班里学生分成若干四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教学内容。
是我在教学中的尝试。
适逢秦始皇兵马俑到杭州展览,于是便设计本课的教学。
第一4人小组:陵墓雕塑
A同学:广泛的了解。
分配任务通过各种手段了解中国古代陵墓雕塑的艺术成就。
B同学:真实的感受。
分配任务去真实的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魅力所在。
要求课堂上谈感受。
陵墓雕塑距离现代生活较为遥远,真实感受、参观过的学生并不多,课本的图片对于雕塑来说缺乏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就失去了真实感。
C同学:负责提问题。
从本课内容出发,设计3-5个问题,提问学生,学生分组回答。
D同学:课后写小结。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各抒己见,引发思考。
教师:出示图片(秦始皇兵马俑)
你认为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学生:直观感受,思考。
教师:请学生谈原因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二)导入主题:
[陶俑]:
■秦始皇兵马俑欣赏:
教师: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
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整体和局部图片展示
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学生:B同学谈参观后的感受,其他同学自由发言。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教师: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
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那么,中国古代陵墓雕塑还有哪些呢?
学生:
A同学介绍陵墓雕塑艺术成就。
■汉代俑
图片欣赏
比较:秦俑和汉俑异同点
学生:讨论2分钟,回答
结论:内容模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时尚和状况。
艺术手法,秦俑写实,汉俑夸张。
[陵墓地面雕刻]:
汉霍去病墓石刻欣赏
结合历史背景谈谈《马踏匈奴》的艺术特点。
南朝陵墓雕刻欣赏
结合旅游经历谈谈石兽雕刻的艺术特点。
(三)课堂小结:
请C同学提问。
教师最后小结。
下节课安排:
宗教雕塑:
A、四大石窟是什么,开凿的年代和各自艺术特点。
B、佛教中的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是什么?
C、提问题3-5个。
D、我们如何认识宗教雕塑?
星期一、二中午拷贝资料。
相关资料:
■《世界七大奇迹有哪些》
埃及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大小共有七十多座,其中法老胡夫的金字塔最大。
这座金字塔高146.50米,底部每边长230多注,是用每块约得两吨半的200多万块巨石砌成的。
塔内有能道、石阶、墓室和各种装饰品,至今仍矗立在开罗附近的吉萨。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公元前604--公元前562年)为他的王后修建的。
这座花园采用立体造园技法,先修成几层平台,就象梯田似的,然后在每层平台上栽种奇花民草,顶上修建水池,安上水管,以但灌溉。
远远望去,整个花园就象挂在空中一样,因此称“空中花园”,又称悬园。
它位于现在伊拉克的巴格达南部,后来被埋在地下,现在已经发掘出来了。
阿泰密斯神殿是一座长约127米。
宽73米的宏大的殿堂建筑,共有127根大柱子,每根柱子上都雕刻着形态逼真、栩栩如生的神话人物,十分壮观。
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以弗所城,后来大火烧毁了。
宙斯神像座落在希腊的奥林匹亚,它是古希腊人供奉的天神,
用乌木雕刻而成,一只手举着胜利女神,另一只手握着权杖,十分威严,可惜后来被毁坏了。
太阳神巨像修建在地中海里的罗得岛上,据说是岛上居民先把兵器熔化,然后浇铸而成的。
神像的手指头比真人还高。
这座巨像后来毁于地震。
摩索拉斯陵墓是古代加里亚国王摩索拉斯的陵墓。
墓室呈长方形,顶部为金字塔形,塔上立着国王和王后的雕像。
它建在土耳其境内的哈里卡纳苏,后来被毁掉了。
亚历山大城的灯塔高180米,顶部装有大火炉,用镜子可把火光传到远方。
它位于埃及境内濒临地中海的亚历山大城附近的法罗斯岛上,是为航海的需要而修建的,后来毁于地震。
汉墓、汉俑、汉画像石并称“汉代三绝”。
镇墓神兽分双角天禄、独角麒麟与无角辟邪三种,形态基本相似,均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神态威猛庄严。
天禄与麒麟仅限用于帝陵,辟邪则专用于王侯墓前。
麒麟:传说中的一种动物。
其状如鹿,独角,全身生鳞,尾象牛。
多用作吉样的象征,王者至仁则出。
《礼记》我“麒风龟龙,谓之四灵”,也借喻杰出的人。
麟
辟邪:传说中神兽名,似狮而有翼,能避御妖邪。
天禄
天禄:传说中神兽名,其状如鹿,双角。
用作陵墓前,因品位比麒麟、辟邪低,故多为中层官僚所用,《明史》载功臣死后,墓前“一品螭首,二品麒麟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方趺"。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