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国际物流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8
《国际物流》知识点1. 物流的概念。
( P1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
根据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2. 供应链的概念。
( P1 )供应链是满足客户相关的系列活动,不经包括采购,制造,分销和废物处理,还包括相关的运输,存储和信息技术,他可以被定位为: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终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
3. 现代物流的目的:在合适的时间 ,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4. 国际物流的概念。
( P2 )国际物流 (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 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5. 国际物流的实质: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
6.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
即选择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1. 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P7 )运输的基本功能是在两个特定的地点之间运送货物和材料,并确保按时到达,货物状况良好,成本合理。
2. 简答五种基本运输方式。
( P7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3. 简答公路运输的优点和缺点及适用性。
( P7—8 )答:( 1 ) 优点: 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无须中转和反复装卸搬运。
3.运输速度较快。
4.运输网络分布广泛。
5.运输工具灵活多样。
( 2 )缺点: 1.运输能力较小。
2.运输能耗较高。
3.运输成本较高。
4.不适于运输大件货物和长距离货物。
( 3 ) 适用性:适于运输中短途货物,可与铁路、水路、航空联运,为铁路、港口、机场集疏运货物,可以实现城市内、城市间灵活快捷的“门到门”运输。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的含义、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掌握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教学重点] 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教学难点]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一、国际物流的含义随着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多,企业在商品和劳务方面同国外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
这些商务活动是跨越不同国家进行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距离,所以物流的范围扩大了,物流的内容扩展了。
含义: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品(如邮品、展品、捐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广义的理解:货物及物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
狭义的理解:仅是指与另一国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即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
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1.经营环境差异性2.国际物流的系统广泛、风险性高3.国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4.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5.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较高三、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第一阶段:二战前——萌芽阶段第二阶段:50年代——系统物流进入国际领域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大规模物流第四阶段:70年代——大规模物流,服务水平提高(标志:集装箱与国际联运的快速发展)第五阶段:80年代——物流信息系统和EDI系统的应用第六阶段:90年代——信息化高度发展阶段四、国际物流的分类1.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2.国家间物流和经济区域间物流3.国际商品物流及其他物品的物流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是有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
具体包括: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2、外贸商品储存系统3、进出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4、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子系统5、报关子系统6、商品包装子系统7、信息子系统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一)国际系统网络的概念指由多个收发货的节点和它们之间的连线所构成的物流抽象网络以及与之相伴随的信息流网络的有机整体,是信息流动网络的集合。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第一节国际物流概念一、国际物流: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也称国际大流通和大物流二、国际物流的特点:(一)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
(二)高风险性。
(三)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
(四)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
(五)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三、国际物流的分类(一)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二)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国际商品物流:指通过国际贸易实现的交易活动的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动。
(有去无回)国际展品物流:指以展览、展示为目的,暂时将商品运如一国境内,待展览结束后再复运出境的物流活动。
(有去有回)国际邮政物流:指通过国际邮政运送系统办理的包裹、函件等递送活动(门到门或手到手)。
国际逆向物流:指对国际贸易中回流的商品进行改造和重修的活动,包括循环利用容器和包装材料、退货、调货等,是目前物流领域中的热点。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国际物流系统由商品的包装、储存、运输、检验、外贸加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构成。
储存和运输子系统是物流的两大支柱,产生时间和空间效益。
(一)国际货物运输系统外贸运输的两段性:指外贸运输分为国内运输段和国际运输段两段。
(二)外贸商品储存系统储存保管的作用:克服外贸商品使用价值在时间上的矛盾,创造商品的时间价值。
(三)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国际物流装卸与搬运作业,是商品短距离的搬移,是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也实现物流的空间效益,保证商品运输和保管的连续性。
(四)进出口商品的流通加工与检验子系统流通加工与检验的作用:使商品发生一定的物流和化学以及形状变化的加工过程,促进销售,提高物流效率,保证产品质量。
(五)商品包装子系统包装标志:便于识别货物和计数,主要有运输标志和指示性、警告性标志两种。
1、运输标志:习惯称为唛头或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