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亚罗非鱼
- 格式:doc
- 大小:704.50 KB
- 文档页数:1
奥尼鱼一年两茬池塘主养技术奥尼鱼又称全雄性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的杂交品种。
该鱼与普通罗非鱼比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是生长快。
一般的罗非鱼要养殖10个月以上才能养成商品鱼,而奥尼鱼只需4个多月就能养成400克以上的商品鱼。
二是适应性强。
在同等条件下养殖奥尼鱼的抗病力、耐低温能力均超过普通罗非鱼,在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可自然越冬。
三是食性广。
除苗期主要采食水蚤(红虫)、蝇蛆、丝蚯蚓等天然动物饵料外,一般都以米糠、麸皮、枯饼等植物性饲料为主。
四是苗种雄性率高。
由于雄性罗非鱼比雌性罗非鱼生长快40%以上,所以养殖者均要求饲养雄性罗非鱼。
奥尼鱼的雄性率可高达95%以上。
五是出肉率高,食味鲜美。
奥尼鱼出肉率可达48%,少肌肉刺,肉质细嫩,适合加工成生鱼片,很受消费者喜爱。
奥尼鱼体色分灰色和红色两种,灰色奥尼鱼生长速度最快,红色奥尼鱼外形漂亮,市场上俏销,价格较贵。
近年来,四川、重庆、广东、海南、福建、浙江等地采用池塘一年两茬主养奥尼鱼,均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极为可观。
现将其高产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专池培育苗种苗种池面积宜小,一般不超过300平方米,水深40厘米~60厘米。
放养密度以1平方米水体培育100~150尾为宜。
鱼苗育成率与培水关系最为密切。
因鱼苗游动能力、摄食消化能力都较成鱼差,如全部以人工饲料投喂,难以达到最佳饲养效果。
因此,鱼苗培育的关键是培肥水质,让水体中有较多的浮游生物供鱼苗食用,应通过施肥、调控水位等措施使水色保持浅绿色,透明度20厘米~30厘米。
如果水色呈浓绿色或红褐色时,应加水冲淡。
否则会造成鱼苗大量死亡。
其次要重视投饵,鱼苗应以红虫、丝蚯蚓、蝇蛆、螺肉、小鱼虾或鱼粉、蛋黄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豆浆和青绿饲料。
饲料先粉碎,日喂4次。
投喂要注意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以确定下次的喂饲量。
培育中、后期,每天可增投适量人工饲料,如鳗鱼用人工配合饲料等,投喂量依水色、鱼种生长及活动情况而定,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全池泼洒。
罗非鱼的品种及分类1 福寿鱼福寿鱼是珠江水产研究所于1978年7月,把自泰国引进的尼罗罗非鱼作为父本,莫桑比克罗非鱼为母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
福寿鱼体形与尼罗罗非鱼相似,呈灰绿色。
适宜生长温度为20―35℃,主要适合我国南方地区养殖。
食性同亲本,对饲料质量要求不高。
以少量的精饲料配多量的粗饲料,就能满足要求,还能摄食池塘底部和水中残饲碎屑,是池塘的“清洁工”消化功能较强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比罗非鱼生长快,但又比奥利亚罗非鱼慢,目前已经较少养殖。
2 莫桑比克罗非鱼生活习性和分布地区莫桑比克罗非鱼,五十年代称为越南鱼。
人们现在将罗非鱼统称为非洲鲫鱼,有的地方称之为丽鲷。
该鱼属于丽鱼科罗非鱼属。
原产地在非洲的莫桑比克,自1956、1957年分别由泰国和越南引人我国广东省进行试养。
罗非鱼属有100多种,我国目前也有不少种,这里仅介绍我国最早引进的莫桑比克罗非鱼。
该鱼已在我国安家落户,其资源分布几乎遍及全国各省、市、区,主要作为养殖鱼。
在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省的一些水库因为温高水暖可以终年养殖。
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和雄性尼罗罗非鱼杂交的子一代——福寿鱼,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是池塘养殖增产增收鱼种。
福寿鱼已经逐步代替亲本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反映了该鱼养殖资源的变化趋势。
莫桑比克罗非鱼属暖水性的热带鱼。
生存的临界温度上限40度对其分解代谢受到影响,42度时则为致死上限温度。
下限l3度时生长极差,l0度时则停止生长,8度时为致死的下限温度。
它又是广盐性鱼类,耐盐度范围很大。
它既能在淡水中生活,又能在含盐量占35%一40%的咸水中生活,但其繁殖会受到影响。
其最适合的盐度是8.5%到17%。
它一般栖息于底层,有时生活于水体的中下层。
在阳光充足水温升高的情况下,也常游到水的表层。
当遇到声响时,就潜入水底的软泥中,静止不动。
莫桑比克罗非鱼属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
天然饵料有浮游植物、丝状藻类、浮萍、芜萍(瓢莎)、底栖藻类和泥中有机质以及昆虫幼虫、水蚯蚓等。
奥利亚罗非鱼全人工繁殖试验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aureus),系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是原产于非洲的一种热带中小型鱼类,它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后代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具有高雄性率和明显的的生长优势,比双亲生长快20%~30%,因此多用于做生产奥尼罗非鱼的亲本。
奥利亚罗非鱼繁殖条件要求低,具有性成熟早、产卵周期短等特点,只要温度适宜,就能在小面积静水水体中一年多次繁殖,在生产上比较容易得到大量的苗种,因此,很少有人对其进行人工繁殖研究。
随着我国罗非鱼的养殖不断发展,对罗非鱼的相关研究也不断开展,尤其在罗非鱼的育种方面,如进行雌核发育,科间杂交等,这就需要通过人工繁殖来获得实验材料。
由于罗非鱼是一年多次产卵型鱼类,它的性腺发育是非同步性的,进行罗非鱼人工繁殖比较困难,很难获得成熟卵,从而影响罗非鱼相关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
经过几年的摸索,初步掌握了奥利亚罗非鱼人工繁殖技术,2005年进行了6批奥利亚罗非鱼人工繁殖,现将人工繁殖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亲鱼来源与培育亲本为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保存的纯种奥利亚罗非鱼,年龄1~3龄,体重150~750g。
选择体形完整、体质健壮的做亲鱼,每亩按雌雄比3∶1放养600~800尾。
亲鱼放养前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50~500kg培养天然饵料;亲鱼下塘后,投喂饼粕、麸皮、配合饲料等人工饵料,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5%左右。
另外,定期补充青菜叶、浮萍等青饲料。
投饲按”四定”原则,池水保持”肥、活、嫩、爽”。
1.2产卵池和孵化设施产卵池为1.2m×0.8m×1.0m的玻璃水簇箱,池水用曝气3d以上的自来水。
鱼卵在玻璃培养缸和直径15cm的培养皿中孵化。
1.3雌、雄鱼及成熟度的判别雌鱼腹部有三个孔,即肛门、生殖孔和泌尿孔,泌尿孔在生殖突起的顶端,生殖孔开在肛门和泌尿孔之间,为”一”字形的狭长开口,与生殖突垂直。
奥尼罗非鱼介绍及图片奥尼罗非鱼产地及产期原产非洲,遍及非洲大陆及中东、大西洋沿岸,系热带鱼类。
在我国华南地区,广东、海南、福建等地都有大面积养殖。
奥尼罗非鱼生活习性生存PH值范围5—10,**适范围pH7—8.5。
亚广盐性,既能生活于淡水中,又能生活于半咸水中,盐度8‰以下生长良好。
适温范围广,短时间可耐**水温为4℃,**水温为42℃,**生长水温25℃—32℃,水温降低至10℃以下停止摄食生长,温度降至4℃以下会冻死。
耐低氧,在溶氧较低的肥水中也能正常生长。
食性杂。
奥尼鱼的生长速度比父本鱼快17―72%,比母本鱼快11-24%;群体产量超过福寿鱼,增产效果显著。
其临界温度下限为8.25℃,致死温度5.5℃。
奥尼罗非鱼饲养要点奥尼罗非鱼奥尼罗非鱼个体生长速度、群体产量、起捕率等生物指标均高于父母本,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好品种。
一般4个多月养成一批,一年可养两批,亩产稳达两吨。
其技术要点: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好,面积4-8亩,水深1.5-2.5米,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淤泥15-20厘米,有增氧设备。
2、清塘消毒春末气温逐渐回暖时,用生石灰70公斤化水全塘泼洒,或按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150公斤化水全塘泼洒。
在消毒后第二天回注塘水1/2,并施放有机肥(畜禽肥)150公斤或绿肥250公斤作基肥,以培育天然饵料生物。
3、鱼种放养池塘消毒后7-10天进行“试水”放鱼。
方法是:用笼子装10多尾鱼种置于塘中24小时,如无异常,且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便可放养体肤完好、规格整齐的鱼种。
放养的规格及密度是:奥尼罗非鱼50克/尾左右,放2000-2500尾/亩;鳙鱼100克/尾,放70尾/亩,草鱼150克/尾,放30尾/亩;鲫鱼10-20克/尾,放200尾/亩;土鲶鱼10-15克/尾,放10尾/亩。
鱼种放养前要经过3%的盐水浸浴5-10分钟。
4、施肥与投喂在饲养的过程中,视塘水的肥瘦情况,一般每周追施尿素2-3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亩,以保持塘水的肥度。
罗非鱼的饲料配合和投喂技术一罗非鱼的营养需要不同品种罗非鱼,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别。
尼罗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5%~40%,50克以上鱼种则为20%~25%;奥利亚罗非鱼小苗最适蛋白需求为36%,鱼种、成鱼为26%~36%;罗非鱼养成饲料中,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25%以上;集约化养殖时,粗蛋白含量应控制在30%;饲料中动、植物蛋白的比例应以1∶2.8~3.4为好;饲料中脂肪含量为4%~6%,纤维素含量范围为5%~20%;饲料中混合无机盐的需要量为3%~5%;对磷的适宜范围为0.54%~1.14%。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罗非鱼可通过摄食天然饵料而满足维生素的需要。
在集约化养殖时,维生素的添加量约为鲤鱼维生素添加量的一半,也可通过结合青饲料的投喂,起到添加维生素的相同作用。
1、糠麸类南方多用米糠,北方多用小麦麸皮。
2、油饼类油类饼粕都是鱼类的好饲料。
北方多用大豆饼粕、胡麻饼粕、向日葵饼粕;南方则多用菜籽饼、棉籽饼粕,此外,还有麻饼及花生麸等,这些较为大宗。
饼粕类蛋白质含量高,但也含有不利于鱼类生长的有毒因子。
如大豆饼粕中含有尿素酶、抗胰蛋白酶等,使用时应加热成熟饼为好。
胡麻及菜棉籽饼粕亦有芥子甙、游离棉酚等有毒因子。
在使用时,应将几种饼类与糠麸并用,以减少单一品种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饲料配方中,棉饼成分用量达到50%时,将会对罗非鱼繁殖有影响。
3、水陆生植物饲料水陆生植物中芜萍、小浮萍、紫背浮萍,是罗非鱼苗种和成鱼阶段所喜食的饲料。
水浮莲、凤眼莲、水花生等水生植物,将其切碎,或打浆后投喂或掺入配合饲料中使用,也都是罗非鱼的好饲料。
罗非鱼的苗种和成鱼,对池塘中的微囊藻、蓝藻类等藻类都能很好地摄食和消化。
4、糟渣类和谷食类饲料糟渣类也可作为罗非鱼的饲料。
谷实类饲料最好以麦芽、谷芽的形式投喂为好。
这里所指麦芽、谷芽是指麦、谷刚见水萌动发芽而未出苗者,即可作为饲料,是极好的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激素类的补充物。
收稿日期:2005203208;修订日期:2006205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371116);国家“十五”攻关专题(2004BA526B0110);“863”课题(2001AA243061)资助作者简介唐永凯(8—),男,硕士,主要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研究。
2y @ff 1贾永义在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工作通讯作者夏德全。
2x q @ff 1奥利亚罗非鱼与鳜杂交的受精细胞学及胚胎发育研究唐永凯 杨 弘 吴婷婷 贾永义 夏德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水生动物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无锡 214081)摘要:通过对奥利亚罗非鱼(♀)和鳜(♂)杂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发现:异源精子入卵后产生星光,并核化成雄性原核,与雌原核互相靠近,接触最终完全融合为一个合子核,合子核继续分裂。
分析比较了奥利亚罗非鱼,鳜以及奥鳜杂种胚胎发育情况,发现杂种胚胎的发育速度在囊胚早期与母本奥利亚罗非鱼基本一致,到囊胚后期速度有所减慢,但与鳜胚胎发育速度相差很大。
这表明奥利亚罗非鱼和鳜虽属不同科间的远缘杂交,但有正常的受精细胞学程序和常规的细胞分裂(卵裂)方式。
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鳜;远缘杂交;受精细胞学;胚胎发育中图分类号:S96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207(2006)0520559204 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a )属鲈形目、鲡鱼科,鳜(Siniperca chuatsi )属鲈形目、 科。
本研究采用奥利亚罗非鱼(♀)和鳜(♂)进行科间杂交,获得了能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代,但仅有012%—013%的胚胎能成活。
杂交子代与亲本奥利亚罗非鱼的形态学研究表明,它们之间可数性状无显著差异[1],而RAP D 分析显示,杂交子代与奥利亚罗非鱼有8518%的遗传相似性,但与鳜却只有419%的遗传相似性[2]。
目前,有关鱼类远缘杂交的受精细胞学研究已见于金鱼(Carassius auratus L 1)×鳊鱼(Megalo 2brama terminalis )[3],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4],青鱼(Mylopharyn 2godon piceus )×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 )[5],大鳞副泥(Paramisgurnus dabryanus )×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atus )[6],大口胭脂鱼(I ctiobus cyprinellus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 )][7]等。
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MyoD1和 MyoD2基因特征及差异卢中华;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阮瑞霞;杨光【摘要】采用RT-PCR和RACE法,分离了奥利亚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尼罗罗非鱼(O.niloticus)MyoD1和MyoD2基因全长cDNA.结果显示,2种罗非鱼MyoD1全长均为1 090bp,包括5'非翻译区(UTR)137bp,3'UTR 50 bp,开放阅读框(ORF)903 bp,编码300个氨基酸,其中第110~161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33~249个氨基酸为helix Ⅲ结构;MyoD2全长均为1 478 bp,包括5'UTR 215 bp,3'UTR 471 bp,ORF 792 bp,编码263个氨基酸,其中第91~142个氨基酸为bHLH结构,第212~228个氨基酸为helix Ⅲ结构.2种罗非鱼MyoD1与其他鱼类MyoD1的相似性为73%~92%;MyoD2与其他鱼类MyoD2的相似性为74%~79%.系统发育树显示,MyoD1和MyoD2分属两支,MyoD1所反映的不同鱼类间的亲缘关系符合传统分类.2种罗非鱼的MyoD1、MyoD2 cDNA序列之间只存在个别碱基的差别,而氨基酸序列一致;奥利亚罗非鱼MyoD1的2个内含子均比尼罗罗非鱼的长.根据MyoD1内含子2的差异构建鉴别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基因混杂的标记,对形态上典型的15尾奥利亚罗非鱼、18尾尼罗罗非鱼及15尾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鉴定.结果其中1尾奥利亚罗非鱼中在MyoD1位点混杂了尼罗罗非鱼的基因,尼罗罗非鱼和奥尼罗非鱼则与预期的一致.该研究为选择基因纯合的奥利亚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提供了新的分子手段.【期刊名称】《中国水产科学》【年(卷),期】2010(017)005【总页数】10页(P903-912)【关键词】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MyoD1基因;MyoD2基因;基因特征;基因差异【作者】卢中华;俞菊华;李红霞;李建林;唐永凯;阮瑞霞;杨光【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农业部淡水鱼类遗传育种和养殖生物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214081;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江苏,无锡,214081;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9.483MyoD属于生肌调节因子(Myogenic regulatory factors,MRFs)家族,该家族包括MyoD (Myf-3)、MyoG (Myogenin)、Myf-5和MRF-4 (Myf-6)4种调节因子,碱性螺旋-环-螺旋结构(bHLH)为该家族的特征[1]。
罗非鱼有哪些品种(种类),各有什么特点?罗非鱼是一群中小型鱼类,我国主要养殖的品种有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以及各种组合的杂交后代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罗非鱼品种吧!一、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原产于非洲东部,背鳍边缘黑色,尾鳍终生有明显的黑色条纹,呈垂直状,喉、胸部白色,体侧具有8~10条横带纹,尾柄背缘有一黑斑,尾柄高大于尾柄长。
尼罗罗非鱼具有生长快、食性杂、耐低氧、个体大、产量高和肥满度高等优点,因而在我国许多地区可单养或作杂交亲鱼用。
二、奥利亚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
喉、胸部银灰色,背鳍、臀鳍具暗色斜纹,尾鳍圆形,具银灰色斑点。
奥利亚罗非鱼比尼罗罗非鱼耐寒、耐盐、耐低氧、起捕率高,特别是它们的性染色体为zw型,与尼罗罗非鱼杂交可产生全雄罗非鱼,故常用作与尼罗罗非鱼杂交的父本。
三、莫桑比克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纳塔尔等地,与尼罗罗非鱼的区别在于:尾鳍黑色条纹不成垂直状,头背外形呈内凹,喉、胸部暗褐色,背鳍边缘红色,腹鳍末端可达臀鳍起点,尾柄高约等于尾柄长。
在中国,因引进过程中忽视提纯育种工作,造成品种退化,只用作福寿鱼杂交鱼的母本。
四、红罗非鱼红罗非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种间杂交后代,身体具美丽的微红色和银色小斑点,或偶有少许灰色或黑色斑块。
红罗非鱼是罗非鱼中生长速度较快的一种,杂食性,繁殖力强,体色美,肉味鲜,在广东和港澳地区很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欢迎,又被叫作珍珠腊或腊鱼。
五、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雄鱼和尼罗罗非鱼雌鱼的杂交种,外形与母本相似,生长快,雄性率高达93%,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且起捕率高,现正成为罗非鱼主要的养殖品种。
六、福寿鱼莫桑比克罗非鱼雌鱼和尼罗罗非鱼雄鱼的杂交种,具有杂食性、疾病少、生长快和产量高等优点,但因体色黑和含肉率低影响其养殖的发展。
奥尼罗非鱼的制种繁殖技巧奥尼罗非鱼的制种繁殖,不需要进行人工催情产卵和流水刺激,只要水温稳定在18℃以上,将成熟的雌、雄亲鱼放入同一繁殖池中,待水温上升到22℃时,就能自然杂交繁殖鱼苗。
在水温25-30℃的情况下,每隔30-50天即可杂交繁殖一次。
(一)亲鱼繁殖池的准备1、繁殖池的选择亲鱼繁殖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亲鱼的产卵、孵化和鱼苗的成活率。
在选择亲鱼繁殖池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位置:繁殖池应选择在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
池周围不要有高大树木和房屋,要向阳背风,以利提高水温。
(2)面积和水深:繁殖池面积一般以0.5-2亩为宜。
亲鱼刚放入繁殖池时,水深1-1.5米,亲鱼杂交繁殖时,水深0.8-1米为好。
(3)形状和土质:繁殖池形状最好为东西向的长方形,池边要有浅水滩,以利亲鱼挖窝产卵。
土质以壤土或砂壤土为好,池底要平坦,不能生长有水草。
2、繁殖池的清整亲鱼放养前,繁殖池必须进行清整消毒,给亲鱼创造优良的生活环境条件,有利于亲鱼繁殖。
一般在冬季或早春排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将池底平整,修补池埂和漏洞,清除杂草。
然后在亲鱼放养前10-15天再进行药物清塘。
常用的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等,其中以生石灰最好,既能杀死鱼池中野杂鱼、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又能起肥水作用。
清塘应在晴天中午进行,可提高药效。
清塘方法是将池水排出,池底剩5-10厘米的水,每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先把生石灰加水化成浆,然后全池泼洒,或用漂白粉清塘,每亩4-5公斤,将漂白粉加水溶解后立即全池泼洒。
效果同生石灰。
3、施基肥清塘后,在亲鱼放养前5-7天,向池内加注新水1-1.5米。
加水时要用密网过滤,严防野杂鱼和其它有害生物进入鱼池。
并施放基肥,以培养丰富的天然饵料供亲鱼摄食。
基肥有粪肥(猪粪、牛粪、人粪尿等)和绿肥。
一般每亩施粪肥500-600公斤,或绿肥400-500公斤。
粪肥要经发酵后加水稀释全池泼洒;绿肥堆放在池边浅水处,使其腐烂分解。
第二节罗非鱼池塘养殖技术罗非鱼隶属于鲈形目、鲡鱼科、约有100余种,原主要分布于非洲,由于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具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食性杂、病害少、抗病力强、饲料较易获取、饲料利用率高、生长快和肉质鲜味等优点,适合在各种水面进行养殖,现已成为养殖广泛的淡水鱼类。
尤其是奥尼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因其雄性率高,饲料利用率高,群体生长快,产量高而深受广大养殖者欢迎。
一、池塘条件养殖罗非鱼的池塘选择在有充足的水源、注排水方便的地方,面积5亩以下为宜,水深1.5-2.5米,池塘最好东西向长方形,塘底要平整,深度均匀,池塘周围无高大遮档物,且注排水口应设置拦鱼设备,以防逃鱼。
二、放养前准备1、池塘清整修整池塘的埂、底部、进排水泵系统等,避免漏水。
2、清除淤泥每年清除淤泥一次,保证淤泥厚度控制区4-20厘米。
3、池塘清塘消毒(1)干法清塘:干法清塘是在修整鱼塘后,池底只留8-12厘米深的水,用茶麸每亩4-5公斤或生石灰50-80公斤干塘清塘清毒。
经3天曝晒后回水,注水用40-60目网过滤除杂。
(2)带水清塘:漂白粉含有效氯30%左右,每亩1米水深体使用漂白13.5公斤,即每立方米水体用量20g,使水体成20ppm的浓度,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
4、施基肥池塘回水后,每亩施有机畜禽粪肥250公斤培育水质,有机畜禽粪肥要经过发酵腐熟,并用1%-2%石灰消毒,施肥7天后放种。
三、养殖鱼种来源、质量及规格要求1、鱼种来源选择放养种苗必须来源于具有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的育苗场。
2、放养鱼种要求放养鱼种要求品种纯正、规格整齐(其重要个体差异在10%以内)、体质健壮、无伤病。
目前比较好的单性罗非鱼种苗有奥尼罗非鱼和吉富罗非鱼,雄性率92%以上。
四、鱼苗培育1、培育池培育池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放苗前,彻底清塘消毒,曝晒3-5天后注新水肥塘。
2、水质放苗前7-8天灌入清新水。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张海明罗非鱼属鲈形目(Perciformes)丽鱼科(Cichlidae)罗非鱼属(tilapia)鱼类,约有近百种,主要分布于非洲。
目前国内外主要养殖或利用的只有10余种,在中国主要有以下几种:1.莫桑比克罗非鱼(O.mossambicus)(图1):莫桑比克罗非鱼原产于非洲莫桑比克到纳塔尔等地。
1956年从越南引进我国,又称越南鱼,为我国最早引进的罗非鱼。
莫桑比克罗非鱼虽繁殖力和适应能力强,但其个体小、卖价低及抗寒能力差,已无人养殖,仅用于杂交制种。
2.尼罗罗非鱼(O. niloticus )(图2):上世纪七十年代从苏丹引进。
具有生长快、个体大、肉厚、肥满度较高、肉味鲜美、商品卖相好及食性杂、耗饲料低、疾病少等一系列优点,尼罗罗非鱼曾是奥尼罗非鱼推广前的主养品种,在我国南方各省普遍饲养,深受群众喜爱,在生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抗寒能力不强。
1994年,从国际水生生物管理中心(ICLARM)引进的吉富罗非鱼(图3),是由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四个非洲尼罗罗非鱼品系和以色列、新加坡、泰国、我国台湾四个亚洲尼罗罗非鱼品系,経综合和逐代选育获得,因此是尼罗罗非鱼品系。
现在中国的吉富罗非鱼有“吉富”、“新吉富”、“吉诺玛”等。
由于吉富罗非鱼抢食力强,生长快,比尼罗罗非鱼快25-30%,比奥尼鱼快20%以上,当年苗当年可长到800g以上,使它在近10年内成为中国罗非鱼养殖的首选。
但吉富鱼的抗病力差(养殖成活奥尼鱼相比率低20%),运输中易受伤,雄性率低(50%),耐低氧力差及抗逆(抗寒、抗病)性不好,将会限制其日后的发展。
罗非鱼养殖或制种利用的主要种类图1莫桑比克罗非鱼2尼罗罗非鱼3吉富罗非鱼3.奥利亚罗非鱼 (O .aureus )(图4):亦叫蓝罗非鱼,原产于西非尼罗河下游和以色列等地。
1981年、1983年相间从我国台湾和美国引进。
除生长速度稍低于尼罗罗非鱼外,其形态、习性等与尼罗罗非鱼颇为相似。
罗非鱼的营养价值篇一:[罗非鱼的养分价值]罗非鱼的做法是什么罗非鱼是许多人都常常买来煮食的鱼类,是市场常见的鱼类了,那么你知道罗非鱼的做法有什么吗?下面是百分网我为你整理的罗非鱼的做法有什么的相关内容,盼望对你有用!罗非鱼的做法1.罗非鱼洗净,肯定要将腮彻底清除,这个鱼的土腥气特殊重。
2.平底锅内倒入油,烧热,将鱼两面煎黄。
3.倒入清水,加入老抽。
4.加入盐、姜片、料酒。
5.加入糖。
6.加入蒜瓣。
炖至汤汁收浓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鸡精。
罗非鱼的养分价值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无论是红烧还是清烹,味道俱佳。
尼罗罗非鱼经测定,每100克肉中含蛋白质20.5克,脂肪6.93克,热量148千卡,钙70毫克,钠50毫克,磷37毫克,铁1毫克,维生素B1 0.1毫克,维生素B2 0.12毫克。
罗非鱼已成为世界性的主要养殖鱼类。
罗非鱼的肉味鲜美,肉质细嫩,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蛋白质,在日本,称这种鱼为“不需要蛋白质的蛋白源”。
罗非鱼一般人群都可食用。
老少皆宜,每次100克左右。
罗非鱼味道鲜美,肉质细嫩,骨刺少,没有肌间小刺,无论是红烧还是清蒸,味道俱佳。
此外,也可做全鱼、鱼片、鱼丸,可蒸、煮、炸、烤、做汤或微波烹饪。
罗非鱼的选购技巧1.肉质要有弹性。
2.鱼鳃呈淡红色或暗红色。
3.眼球微凸且黑白清楚。
4.外观完整,无鳞片脱落之现象。
5.无臭腥味者为新奇的。
篇二:[罗非鱼的养分价值]红烧罗非鱼的养分价值及做法罗非鱼肉味鲜美,肉质细嫩,以红烧为做法最好。
以下是百分网我为你整理的红烧罗非鱼的做法,盼望能帮到你。
红烧罗非鱼的养分价值1、蛋白质蛋白质不但增进幼儿成长发育外,有伤口的时候,它可以使其尽快好起来。
而鱼类的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之九种必需胺基酸,这些蛋白质到我们身体后,约有87-98%皆可被我们人体所利用,所以鱼是一级棒的蛋白质来源。
2、维生素鱼中所含的W-3系列脂肪酸,以EPA及DHA含量最丰;此外,鱼油中含有极丰富的脂溶性维生素A和维生素D,特殊是鱼的肝脏部分含量尤多,鲑鱼、沙鱼与青鱼中含有高量的维生素D。
奥利亚罗非鱼
学名:Oreochromisco aureus,台湾称它为奥利亚吴郭鱼,也有的称其为紫金彩鲷等。
分类与产地:隶属鲈形目、丽鱼科、罗非鱼属,原产于非洲。
栖息习性:适应能力强,对水体要求不高,一般栖息于水的下层,但随水温变化或鱼体大小改变栖息水层。
适温性:生存水温10℃-40℃,生长温度为16℃-36℃,最适生长温度为24℃-32℃。
食性:杂食性鱼类,可食各种藻类、有机碎屑和人工饲料。
生长特性:生长速度较快,体长3cm苗种养殖5~6个月体重可达150~400克。
繁殖特性:性成熟4~6个月,在水温20~28℃范围内常年均可繁殖。
该鱼多次成熟,分批产卵,受精卵在雌鱼口中孵化;怀卵量随鱼体大小变化,一般为800~2000粒养殖技术要点:参照尼罗罗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