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结构动力学6-1复习提纲
- 格式:ppt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68
高二年级《结构与设计》复习提纲单元结构与设计一、常见的结构的认识:结构结构与力从力学角度说,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态和大小改变的力。
内力: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
应力达到一定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
用公式表示应力为:σ=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σ是应力。
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结构的类型实体结构——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
框架结构——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
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由细长的构件组成,如窗户、画框、房子的架构等等。
壳体结构——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
如贝壳、头盔、汽车飞机的外壳等等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二、稳固结构的探析:结构与稳定性结构的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结构的强度——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重心位置的高低:重心越低,稳定性越好;重心越高,稳定性越差。
结构重心所在点的垂线是否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落在就是稳定的,没有就是不稳定的。
)结构的底座,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越大越稳定,越小越不稳定。
如:高塔的共同特点都是上端小而下端大。
)结构的形状:结构的形状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
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是相互关联的,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讨论结构的稳定性。
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重心所在点的垂线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
结构与强度-结构的强度——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
①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是框架结构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一1、结构动力学计算的特点?(对比静力问题)○1动力反应要计算全部时间点上的一系列的解,比静力问题复杂要消耗更多的计算时间。
○2与静力问题相比,由于动力反应中结构的位置随时间迅速变化,从而产生惯性力,惯性力对结构的反应又产生重要的影响。
2、结构动力学是研究什么的?包含什么内容?结构动力学:是研究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及其在动力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分析原理和 方法的一门理论和技术学科。
目的:在于为改善工程结构体系在动力环境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1、动力系数(有阻尼、无阻尼。
简谐、半功率点法、位移计……)2、动力系数和哪些因素有关动力放大系数受阻尼比控制,Rd 曲线形状可以反映出阻尼比的影响。
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峰值大小;其二是曲线的胖瘦。
3、动力系数在工程(隔震、调频减震)的应用4、如何用动力系数测阻尼比三、1、阻尼 阻尼也称阻尼力,是引起结构能量的耗散,使结构振幅逐渐变小的作用。
阻尼的来源:1固体材料变形时的内摩擦,或材料快速反应引起的热耗散;2结构连接部位的摩擦;3结构周围外部介质引起的阻尼。
2.阻尼比常用的测量方法及其优缺点:(1)对数衰减率法:相邻振动峰值比的自然对数值称为对数衰减率。
采用自由振动试验,测一阶振型的阻尼比较容易。
测量高阶振型阻尼比的关键是能激发出按相应振型的自由振动。
(2) 共振放大法:采用强迫振动试验,通过共振得到(Rd )max 由于静荷载下的位移较难确定,应用上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但通过一定数学上的处理还是可以用的。
(Ust 是零频时的静位移,不容易测得。
)(3) 半功率点(带宽)法:采用强迫振动试验,测出Rd-w/wn 图上振幅值等于倍最大振幅的点,对应的长度的1/2即为阻尼比。
不但能用于单自由度体系,也可以用于多自由度体系,对多自由度体系要求共振频率稀疏,即多个自振频率应相隔较远,保证在确定相应于某一自振频率的半功率点时不受相邻自振频率的影响。
3、等效粘滞阻尼比○1、粘性阻尼是一种理想化的阻尼,具有简单和便于分析计算的优点。
前言结构动力学是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但是你一旦学会并且融会贯通,你就会为成为结构院士、大师和总工垫定坚实的基础。
结构动力学学习的难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概念难理解,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达清楚难,如果你对概念理解的很透彻,那么你写的书对概念的表述也会言简意赅,切中要害(克里夫的书就是这个特点),有的书会对一个概念用了很多文字进行解释,但是还是没有说清楚,也有的书受水平限制,本身表述就不清楚。
二是理解难,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味道,老师讲的头头是道,自己听得云山雾绕。
2 公式推导过程难,一是力学知识点密集,推导过程需要力学概念清析,并且需要每一步的力学公式熟悉;二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而且有的是在本科阶段并没有学习的数学知识。
克里夫《结构动力学》被称为经典的结构动力学教材,但是也很难看懂。
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主要就是对力学的概念表达的语言准确,概念清楚。
为什么难懂呢?是因为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简单,省略过多。
本来公式的推导过程既需要力学概念清楚也需要数学公式熟悉,但是一般人不是力学概念不清楚,就是数学公式不熟悉,更有两者都不熟悉者。
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很难,本学习详解是在该书概念清楚的基础上,对力学公式推导过程进行详细推导,并且有的加以解释,帮助你在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和记忆。
达到融会贯通,为你成为结构院士、大师和总工垫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黑体字是注释,其它为原书文字。
[美] R∙克里夫《结构动力学》辅导学习详解第1章结构动力学概述… …第Ⅰ篇单自由度体系第2章基本动力体系的组成… …§2-5 无阻尼自由振动分析如上一节所述,有阻尼的弹簧-质量体系的运动方程可表示为mv̈(t)+cv̇(t)+kν(t)=p(t)(2-19)其中ν(t)是相对于静力平衡位置的动力反应;p(t)是作用于体系的等效荷载,它可以是直接作用的或是支撑运动的结构。
为了获得方程(2-19)的解,首先考虑方程右边等于零的齐次方程,即mv̈(t)+cv̇(t)+kν(t)=0(2-20)mv(t)+kν(t)=0(2-20a)此处公式应该为mv(t)+kν(t)=0,因为该节是无阻尼自由振,而且(2-20)的解,式(2-21)也是公式mv(t)+kν(t)=0的解在作用力等于零时产生的运动称为自由振动,现在要研究的即为体系的自由振动反应。
第12章 结构动力学复习思考题1.怎样区别动力荷载与静力荷载?动力计算与静力计算的主要差别是什么?答:(1)静力荷载:指施力过程缓慢,不致使结构产生显著的加速度,因而可以略去惯性力影响的荷载;动力荷载:指将使结构产生不容忽视的加速度,因而必须考虑惯性力的影响的荷载。
主要差别在于是否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2)计算上的差别:①计算式中是否加入惯性力的数值;②静力计算时,结构处于平衡状态,荷载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及由它引起的结构的内力、位移等各种量值都不随时间而变化;而动力计算时,结构将发生振动,各种量值均随时间而变化;③动力分析方法常与荷载类型有关,而静力分析方法与荷载类型无关。
2.何谓结构的振动自由度?它与机动分析中的自由度有何异同?如何确定结构的振动自由度?答:(1)结构振动的自由度是指结构在弹性变形过程中确定全部质点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的数目。
(2)机动分析中的自由度简称静力自由度(又称动力自由度)。
①两者相同点:在数学意义上是一致的,都是强调体系空间质量所需的几何参量的个数。
②不同点:静力自由度是机构移动即刚体位移,排除了各个组成部件的变形运动;而动力自由度是变形位移导致机构位置改变,即体系变形过程质量的运动自由度。
(3)确定结构振动自由度的两种方法:①直接由确定质点位置所需的独立参数数目来判定;②加入最少数量的链杆以限制刚架上所有质点的位置,则该刚架的振动自由度数目即等于所加入链杆的数目。
3.建立振动微分方程有哪两种基本方法?每种方法所建立的方程代表什么条件?答:(1)建立振动微分方程的两种基本方法:刚度法和柔度法。
(2)刚度法代表力的平衡条件,柔度法代表变形协调条件。
4.为什么说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周期是结构的固有性质?怎样改变它们?答:(1)自振频率和周期是结构的固有性质的原因:结构的自振频率和周期只取决于结构自身的质量和刚度,反映着结构固有的动力特性,而外部干扰力只能影响振幅和初相角的大小并不能改变结构的自振频率。
结构动⼒学复习重点整理笔记1.结构动⼒分析的⽬的:确定动⼒荷载作⽤下结构的内⼒和变形,并通过动⼒分析确定结构的动⼒特性。
2.动⼒荷载的类型:是否随时间变化:静荷载、动荷载;是否已预先确定:确定性荷载(⾮随机)、⾮确定性荷载(随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周期荷载:简谐荷载、⾮简谐周期荷载;⾮周期荷载:冲击荷载、⼀般任意荷载3.结构动⼒计算的特点(与静⼒计算的差异):1)动⼒反应要计算全部时间点上的⼀系列解,⽐静⼒问题复杂且要消耗更多的计算时间2)考虑惯性⼒的影响,是结构动⼒学和静⼒学的⼀个本质的,重要的区别。
4.结构离散化⽅法实质:把⽆限⾃由度问题转化为有限⾃由度的过程种类:集中质量法、⼴义坐标法、有限元法5.有限元法与⼴义坐标法相似,有限元法采⽤了型函数的概念,但不同于⼴义坐标法在全部体系结构上插值,⽽是采⽤分⽚插值,因此型函数表达式形状可相对简单。
与集中质量法相⽐,有限元中的⼴义坐标也采⽤了真实的物理量,具有直接、直观的优点,这与集中质量法相同。
6.⼴义坐标:能决定质点系⼏何位置的彼此独⽴的量,称为该体系⼴义坐标;选择原则:使解题⽅便。
7.动⼒⾃由度:结构体系在任意瞬时的⼀切可能的变形中,决定全部质量位置所需的独⽴参数的数⽬。
数⽬与结构体系约束情况有关。
静⼒⾃由度是使结构体系静定所需要的独⽴约束数⽬。
前者是由于系统的弹性变形⽽引起各质点的位移分量;后者指结构中的刚体由于约束不够⽽产⽣的刚体运动。
8.有势⼒⼜称保守⼒:每⼀个⼒的⼤⼩和⽅向只决定于体系所有各质点的位置,体系从某⼀位置到另⼀位置所做的功只决定于质点的始末位置,⽽与路径⽆关。
有势⼒F沿任何封闭路线所做的功为零。
运动微分⽅程中:弹性反⼒是保守⼒,阻尼⼒与外荷载是⾮保守⼒。
拉格朗⽇⽅程中⼴义⼒计算包括的主动⼒:外⼒和阻尼⼒9.实位移:满⾜约束⽅程且满⾜运动⽅程和初始条件的位移。
可能位移:满⾜所有约束⽅程的位移。
虚位移:在某⼀固定时刻,体系在约束许可的情况下,可能产⽣的任意组微⼩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