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考试大纲1
- 格式:pdf
- 大小:136.58 KB
- 文档页数:3
《数据库》考试大纲《数据库》考试大纲一、考试说明1、考试要求(1)掌握数据库原理及基本理论;(2)掌握常用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技术;(3)掌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开发过程;(4)熟悉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了解相关的安全技术;(5)了解数据库发展趋势与新技术;(6)正确阅读和理解计算机领域的英文资料。
2.通过本考试的合格人员能参与应用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构建、运行和管理,能按照用户需求,设计、建立、运行、维护高质量的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作为数据管理员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资源,作为数据库管理员建立和维护核心数据库。
二、考试范围1数据库技术基础1.1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概念模式、外模式、内模式),两级映像(概念模式/外模式、外模式/内模式)?数据库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数据模型ER图(实体、属性、关系),逻辑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层s次模型、网络模型)1.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和特征?主要功能(数据库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控制、事务管理、用户视图)?特征(确保数据独立性、数据库存取、同时执行过程、排它控制、故障恢复、安全性、完整性)?RDB(关系数据库),OODB(面向对象数据库),ORDB (对象关系数据库),NDB(网状数据库)?几种常用Web数据库的特点1.3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集中式数据库系统?Client/Server数据库系统?并行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2数据操作2.1关系运算?关系代数运算(并、交、差、笛卡儿积、选择、投影、连接、除)?元组演算?完整性约束2.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SQL的功能与特点?用SQL进行数据定义(表、视图、索引、约束)?用SQL进行数据操作(数据检索、数据插入/删除/更新、触发控制)?安全性和授权?程序中的API,嵌入SQL2.3数据库的控制功能?数据库事务管理(ACID属性)?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技术(UNDO、REDO)?并发控制2.4数据库设计基础理论2.4.1关系数据库设计?函数依赖?规范化(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BC范式、第四范式、第五范式)?模式分解及分解应遵循的原则2.4.2对象关系数据库设计?嵌套关系、复杂类型,继承与引用类型?与复杂类型有关的查询?SQL中的函数与过程?对象关系2.5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基础知识?数据挖掘应用和分类?关联规则、聚类?数据仓库的成分?数据仓库的模式参考教材(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2)李雁翎.数据库基础及应用——SQLServer[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第一本教材是当前高校使用最广的教材。
全国高等院校(河南考区)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数据库)考试大纲(本大纲适用于报考数据库程序设计的考生)第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目标】掌握和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常识,具有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使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初步能力;具有使用字处理软件建立和编辑文档的能力;具有制作电子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初步能力;具有在互联网上进行信息检索、浏览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考试范围】一、计算机文化知识1.计算机文化的概念,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了解)。
2.计算机系统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了解)。
3.数据、信息和编码的概念(了解),数制和不同数制间的数值转换(掌握)4.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了解)。
5.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了解)。
6.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了解),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掌握)。
7.知识产权及软件保护(了解)。
8.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了解)。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
2.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文件管理和系统设置(掌握)。
3.Windows操作系统的网络配置及其应用(了解)。
4.Windows操作系统中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了解)。
三、MS Office的使用(WPS Office参照执行)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掌握文字、段落、表格、图形以及页面的设置和编排。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能根据需求选择数据类型,建立电子表格,并完成数据的统计、计算和格式化处理。
3.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在演示文稿中插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对象,设置超链接、动画和放映方式。
第二部分数据库系统及程序设计【教学目标】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关系数据库的基本原理。
具有使用Visual FoxPro或Microsoft Access 命令进行数据库管理、编制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基本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中有关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等基本概念,掌握使用可视化工具(如:表单、控件、菜单、报表、数据库、表等)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并通过编写事件响应代码实现程序设计所规定的任务。
数据库工程师考试大纲1. 前言1.1 考试目的1.2 考试范围1.3 参考教材2. 数据库基础概念2.1 数据库的定义2.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2.3 数据库模型2.4 数据库语言3. 关系数据库3.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2 关系数据模型3.3 关系数据操作3.4 数据库设计范式4. SQL语言4.1 SQL基础4.2 DDL命令4.3 DML命令4.4 数据查询与排序4.5 数据修改与删除4.6 触发器与存储过程5. 数据库管理与优化5.1 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5.2 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5.3 数据库性能优化5.4 索引与查询优化6. 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6.1 用户与角色管理6.2 数据库权限管理6.3 数据库访问控制6.4 数据加密与脱敏7. 数据库监控与故障处理 7.1 监控数据库性能7.2 数据库故障与恢复 7.3 数据库容灾与备份7.4 安全和业务风险管理8.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8.1 数据仓库的概念8.2 数据仓库架构8.3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 8.4 数据挖掘与分析9. NoSQL数据库9.1 NoSQL数据库的概念9.2 NoSQL数据库的类型9.3 NoSQL数据库的应用场景10. 大数据与分布式数据库10.1 大数据概念与特点10.2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10.3 大数据存储与处理技术10.4 分布式数据库管理11. 数据库项目实践11.1 数据库项目规划与需求分析 11.2 数据库设计与实施11.3 数据库测试与优化11.4 数据库部署与维护12. 考试模拟题与答案解析本考试大纲旨在评估考生在数据库工程师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通过考试,考生将能够深入了解数据库的概念和基础知识,熟悉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的操作和管理,掌握数据库安全与权限管理的方法,学习数据库的监控和故障处理技术,了解数据仓库、NoSQL数据库、大数据和分布式数据库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参加考试的考生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数据库基础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数据库项目实践经验。
《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一、考试内容(一)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技术产生与发展过程、数据库系统优点、层次模型与网状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库系统组成、DBA的职责、数据库技术研究方向;理解有关基本概念如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抽象过程、数据模型及其三要素、关系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数据库三级模式和两层映像的体系结构、数据独立性包括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掌握概念模型的基本概念及其建模方法。
(二)关系型数据库了解关系型数据库发展历史、关系演算的概念,理解关系数据结构及其形式化定义、关系模式及其相关概念、关系的三类完整性约束的概念、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定义、元组关系演算,掌握关系代数的概念及其各种运算包括并、交、差、投影、选择、连接、除及广义笛卡儿积。
(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了解SQL的发展过程,理解SQL的特点、关系数据库系统结构、嵌入式SQL,掌握数据定义尤其基本表定义、数据查询及其各种变化、数据更新、视图概念及其定义与使用。
2查询优化了解数据存取的概念、方法及其分析,理解查询处理的概念及步骤,掌握用语法树进行查询优化方法。
(四)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1、数据库安全性了解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统计数据库的安全性,理解TDI/TCSEC和CC模型的主要内容、C2级RDBMS的主要特征、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实现技术与方法、数据库自主存取方法、数据库强制存取方法、具体关系系统的安全性控制策略,掌握使用SQL语言中的GRANT语句和REVOKE语句实现自主存取控制方法。
2、数据库完整性了解数据库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含义、完整性约束条件分类、数据库的完整性概念与数据库安全性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理解RDBMS完整性控制机制的内容即完整性约束条件的定义与完整性约束条件的检查和违约处理、具体关系系统的完整性控制策略,掌握如何用SQL语言定义关系模式的完整性约束条件包括定义关系模式的主码、定义参考完整性、定义与用户应用有关的约束条件。
二、Visual FoxPro数据库(一级)考试要求:1.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2.掌握Visual FoxPro基础知识3.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操作4.掌握数据库的基本应用5.了解和使用Visual FoxPro语言编写和调试简单程序考试环境:1. 硬件:(1)局域网络机房(2)服务器配置(基本要求):CPU双核,硬盘160GB,RAM 2GB,光驱(3)工作站配置(基本要求):CPU双核,RAM 2GB, 有盘2. 软件:(1)Windows 2003 Server (服务器使用)(2)Windows XP操作系统(3)Visual FoxPro (6.0)实用文档考试内容:(一)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类和对象、事件、方法等2.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1)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关系模式、关系、元组、属性、域、主键和外键等(2)关系运算:投影、选择、连接等(3)数据库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3.Visual FoxPro系统特点与工作方式(1)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特点(2)数据类型和主要文件类型(3)各种设计器和向导(4) 工作方式:交互方式(命令方式、可视化操作)和程序运行方式4.Visual Foxpro的基本数据元素(1)常量:数值型、字符型、逻辑型、日期型常量(2)变量:字段变量、内存变量、数组、内存变量的保存及恢复(3)表达式:表达式的类型及运算(4)常用函数:字符处理函数、数值计算函数、日期时间函数、数据类型转换函数、实用文档测试函数等(二)Visual FoxPro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数据库和表的建立、修改与有效性检验(1)表结构的建立与修改(2)表记录的浏览、增加、删除与修改(3)创建数据库,向数据库添加或从数据库删除表(4)设定字段级规则和记录级规则(5)表的索引:主索引、候选索引、普通索引、唯一索引2.多表操作(1)选择工作区(2)建立表之间的关联:一对一关联、一对多关联(3)设置参照的完整性(4)表的联接JOIN:内部联接外部联接:左联接、右联接、完全联接(5)建立表间临时关系3.建立视图与数据查询(1)查询文件的建立、执行与修改实用文档(2)视图文件的建立、查看与修改(三) 关系型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的数据定义功能(1)建立表结构、修改表结构(2)建立视图(3)删除表2.SQL的数据修改功能(1)插入数据(2)更新数据(3)删除数据3.SQL的数据查询功能(1)简单查询(2)嵌套查询(3)联接查询(四) Visual FoxPro项目管理器、设计器和向导的使用1.使用项目管理器:(1)使用“数据”选项卡(2)使用“文档”选项卡实用文档2.使用表单设计器:(1)在表单中加入和修改控件对象(2)设定数据环境3.使用菜单设计器:(1)建立主选项(2)设计子菜单(3)设定菜单选项程序代码4.使用报表设计器:(1)生成快速报表(2)修改报表布局(3)设计分组报表(4)设计多栏报表5.使用应用程序向导考试题型:1.Visual FoxPro语言基础知识题(5个单选题,共5分)2.数据库操作题:(30)(1)数据库基本操作(15分)(2)数据库应用操作(15分)实用文档。
数据库测试大纲 1. 数据库基础知识1.1 数据库的定义和特点1.2 数据库的分类1.3 数据库的结构1.4 数据库管理系统2. 数据库测试概述2.1 数据库测试的定义2.2 数据库测试的目的2.3 数据库测试的分类2.4 数据库测试的特点3. 数据库测试方法3.1 静态测试3.2 动态测试3.3 黑盒测试3.4 白盒测试3.5 集成测试3.6 系统测试4. 数据库测试工具4.1 数据库测试工具的分类4.2 数据库测试工具的功能4.3 数据库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5. 数据库性能测试5.1 性能测试的定义5.2 性能测试的目的5.3 性能测试的方法5.4 性能测试的指标6. 数据库安全测试6.1 安全测试的定义6.2 安全测试的目的6.3 安全测试的方法6.4 安全测试的指标7. 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测试 7.1 备份和恢复测试的定义 7.2 备份和恢复测试的目的 7.3 备份和恢复测试的方法7.4 备份和恢复测试的指标8. 数据库容错测试8.1 容错测试的定义8.2 容错测试的目的8.3 容错测试的方法8.4 容错测试的指标9. 数据库事务测试9.1 事务测试的定义9.2 事务测试的目的9.3 事务测试的方法9.4 事务测试的指标10. 数据库异常测试10.1 异常测试的定义10.2 异常测试的目的10.3 异常测试的方法10.4 异常测试的指标11. 数据库测试的质量保证11.1 测试计划的编写11.2 测试用例的编写11.3 测试管理的流程11.4 测试报告的编写12. 数据库测试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12.1 数据库测试常见问题的分析12.2 数据库测试解决方案的提供13. 数据库测试的实例分析13.1 实例1:Oracle数据库测试13.2 实例2:MySQL数据库测试13.3 实例3:SQL Server数据库测试14. 数据库测试的总结14.1 数据库测试的意义14.2 数据库测试的难点及挑战14.3 数据库测试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据库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内容一、数据库系统概述(绪论)1. 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了解:信息、数据与数据处理的正确含义。
2. 数据管理的进展了解: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各自的特点;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的优点。
3.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构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内容。
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的概念、原理和对数据独立性的意义,数据独立性的含义。
了解:数据库管理员在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意义和主要职责。
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数据的存取;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
5. 数据模型了解:现实世界二级抽象和实体模型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的模型的含义、特点和主要区别;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掌握:实体模型的设计。
二、关系数据库1. 基本概念了解:关系的性质;关系模型、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的定义;主属性和非主属性。
2. 关系的键和完整性理解:主键的概念;外键的概念;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定义完整性的内容、规则和意义。
三、SQL语言1. SQL语言概貌及特点了解:SQL语言的发展及标准化;SQL语言支持的三级逻辑结构及基本表和视图等概念;SQL语言的主要特点。
2. SQL数据定义功能掌握:SQL的基本数据类型;使用SQL语句定义、修改和撤消基本表;实施数据完整性约束。
理解:定义、撤消索引和索引的作用。
3. SQL数据查询功能掌握:SELECT语句的格式和各种查询方法,例如,单表查询、连表查询、集合查询;带有库函数(集函数)计算的查询和分组查询、连接查询等。
4. 视图了解:视图的意义。
掌握:使用SQL语句定义和撤消视图;查询和更新视图。
5. 数据更新掌握:SQL语句定义INSERT、DELETE、UPDATE、DROP等语句的格式和用法。
四、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了解:关系系统,关系系统的定义,关系系统的分类;掌握: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1.绪论(1)数据库系统概述了解数据与信息、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掌握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三个阶段,重点掌握数据库概念,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2)教据模型重点掌握教据模型的定义,组成要素,概念数据模型,三种数据模型(3)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重点掌握三级模式和2级变换,对照SQL的三级模式和2级变换(4)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重点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理解DBS的组成, 理解DBS的特点. 2.关系数据库(1)关系模型掌握关系模型的基本术语,关系模式和关系(2)关系数据结构重点掌握关系模型的三要素,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用户完整性(3)关系代数掌握传统的集合运算有哪几种,掌握选择、投影和连接等专门的关系运算的概念和在SQL语句的实现方法。
3.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SQL概述重点掌握什么叫SQL, 掌握SQL语言的功能和特点,SQL的体系结构。
重点掌握9个核心动词的使用。
(2)数据定义(重点掌握)定义数据库,定义基本表,定义视图,建立索引,定义存储过程,定义基本表时增加的五种约束基本表的修改和删除,增加列和修改列;增加约束(3)数据查询(重点掌握)基本查询,条件查询,统计查询,连接查询、子查询,返回多值的子查询。
(4)数据更新(重点掌握)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删除(5)视图(重点掌握)重点掌握视图的定义,视图的概念,视图的优点,理解视图的删除(6)数据控制(理解)(7)嵌入式SQL(了解)(8) 存储过程(理解)存储过程的概念,存储过程的优点,存储过程的分类,存储过程的组成部分。
4.数据库的完整性与安全性(1)数据库的完整性重点掌握关系完整性规则,完整性约束的分类,完整性约束的控制功能,触发器,SQL server2000支持的约束,,SQL server中的触发器(2)数据库的安全性重点掌握数据库的安全性的概念,数据库安全控制的一般方法;5.关系数据库理论(1)基本概念(掌握)一般关系存在的问题, 规范化的必要性(2)函数依赖(重点掌握)函数依赖的定义,部分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码的定义(3)范式(重点掌握)1NF的定义, 2NF的定义, 3NF的定义, BCNF的定义(4)关系模式的规范化(重点掌握)掌握规范化的过程 1NF->2NF->3NF->BCNF5.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数据库设计的特征,数据库设计的方法,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步骤用每个步骤达到要求,(2)系统需求分析理解需求分析的方法和数据字典(3)概念结构设计理解概念设计的主要步骤,理解E-R模型设计(4)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重点掌握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的方法(5)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了解)(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了解)6. 事务处理(1)事务的概念重点掌握事务的概念,重点掌握事务的性质(四要素),理解事务的状态(2)数据库恢复概述(重点掌握)3种故障类型,数据库恢复原理, 理解日志文件,理解登记日志文件的规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科目名称:数据库一、考查目标《数据库》是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电子信息(软件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之一。
该科目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与软件工程领域有关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综合分析设计能力,以判别考生是否具备开展相关学术领域高水平、创新性科学研究的潜力。
从而为国家培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专门技术人才。
该课程具体考查要求有:1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2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数据库设计的理论知识以及设计数据库的方法和步骤,并能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使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运用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问题的分析与求解,具备数据库模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1线下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线上考试:满分为100分。
(二)答题方式1线下考试:闭卷、笔试。
2线上考试:面试形式作答。
(三)试卷结构1填空题:占15%;2选择题:占25%;3简答题:占15%;4查询表达题:占30%。
5系统分析与设计题:占15%。
三、考查范围(一)基础知识1数据库系统概述2数据模型3数据库系统结构(二)关系数据库1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2关系操作3关系的完整性4关系代数5关系演算(三)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SQL概述2数据定义3数据查询4数据更新5视图(四)数据库安全性1计算机安全性概述2数据库安全性控制3视图机制4审计5数据加密6统计数据库安全性(五)数据库完整性1实体完整性2参照完整性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4完整性约束命名子句5触发器(六)关系数据库理论1问题的提出2规范化3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七)数据库设计1数据库设计概述2需求分析3概念结构设计4逻辑结构设计5数据库物理设计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八)数据库编程1嵌入式SQL2存储过程3ODBC编程(九)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1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处理2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3代数优化4物理优化(十)数据库恢复技术1事务的基本概念2数据库恢复概述3故障的种类4恢复的实现技术5恢复策略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十一)并发控制1并发控制概述2封锁3封锁协议4活锁和死锁5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6两段锁协议7封锁的粒度参考书目:[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5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David M.Kroenke,David J.Auch著.姜玲玲,冯飞译.数据库原理(第3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李春葆,曾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数据库技术》考试大纲出题形式: 闭卷考试; 选择、填空、简答、应用题第一章:概论1) 数据库的应用2)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和数据库系统(DBS)3) 数据处理的三个阶段4) 基于数据库的方法相对于文件处理方法有哪些优势?第二章:数据库体系结构1)数据库三层体系结构、两级映像,及其作用2)数据独立性3)关系模型与网状、层次模型的区别3)DBMS的组成及主要功能第三章:关系模型1)关系数据结构:若干术语与定义2)关系的键:主键,候选键,外键3)关系完整性:实体完整性;引用完整性第四章:关系代数 (出题形式: 应用 能够根据要求写出关系代数表达式)1) 选择,投影2) 并,交,集合差3) 连接(theta连接、相等连接、自然连接)4) 除法第五章:SQL, DML (出题形式: 应用)1)SELECT, 简单查询、分组与排列、聚合函数、子查询、表的连接(Practice)2)INSERT, UPDATE, DELETE注:LEFT/RIGHT OUT JOIN不考第六章:SQL, DDL (出题形式: 应用)1)CREATE TABLE,完整性约束的实现2)ALTER TABLE3)授权机制第七章:关系规范化1)规范化的意义,关系分解2)函数依赖:完全函数依赖、传递依赖3)1NF, 2NF, 3NF的定义与转化第八、九章:ER建模与数据库设计 (出题形式: 应用)1) ER模型基本元素2) 局部与整体ER视图的设计3) 根据ER视图,转化成相应的关系模式4)数据库各阶段设计方法介绍第十章:数据库的管理 (自学)1) 事务的概念2)数据库的恢复、并发控制、完整性控制及安全性控制。
数据库技术复习大纲Part 1 数据库技术的概念和应用一、数据库系统1、数据(data):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反映,能够用符号表示的信息(文字、数字、图形、图象)。
2、数据库(database):存储在计算机外部设备(如硬盘)上,有组织的、结构化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3、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用于管理数据库系统的商品化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时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统一控制。
4、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 ,DBS)广义(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a、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开发工具b、数据库(DB):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集c、应用程序:用DBMS的数据处理语言及数据库开发工具编制的程序(3)管理人员狭义 DBMS及开发工具、数据库、应用程序二、数据模型1、三种不同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2、概念模型:按用户的观点对数据和信息建模数据模型: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3、信息世界中的基本概念(1)实体: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指具体的人、事物,抽象的概念、联系(2)属性:实体的某一特征,一个实体由若干个属性刻画(3)码(关键字key):唯一标识实体的属性(4)域:属性的取值范围(7)联系: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联系、实体内部的联系1对1联系(1:1)1对多联系(1:n)多对多联系(m:n)4、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实体—联系图(E—R图),将实体及其属性、联系用E—R图表示5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6、E—R图向关系数据模型的转换:转换为特定DBMS所规定的模型规则:(1)1个实体转换为1个关系模式如: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2)1个联系转换为1个关系模式如:选课(学号,课程号,成绩),关系的码是各实体码的组合Part 2 关系数据库和SQL一、关系数据库系统1、关系数据库系统:支持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系统2、关系模型由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和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广义)3、基本表(关系):实际存在的表,实际存储数据的逻辑表示基本关系具有6条性质:(1)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来自同一个域(2)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称其中的每一列为一个属性(字段),不同的属性要给予不同的属性名(3)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4)任意两个记录不能完全相同(5)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6)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4、关系操作:包括查询操作和增、删、改等更新操作两大部分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规则:对关系的某种约束条件(1)实体完整性规则:基本关系的主属性不能取空值(2)参照完整性规则:若属性(或属性组)f是基本关系R的外码,它与基本关系S的主码ks相对应,则对于R中每个记录在f上的值必须为:✧或者取空值(f的每个属性值均为空值)✧或者等于S中某个记录的主码值(3)用户定义的完整性:针对某一具体关系数据库的约束条件,它反映某一具体应用所涉及的数据必须满足的语义要求。
2009年公共课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考试大纲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考试范围考1.1和1.2节,其余不考复习重点:基本概念:实体、属性、标识符、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应用:图1-3描述物理数据和逻辑数据的关系第二章考试范围2.1和2.2节,其余不考复习重点:基本概念:数据模型三要素(page22),实体之间的联系,ER图的表示方式,主键,关系模型的优缺点,SQL语言应用:掌握图2-7的设计方法,掌握SELECT、create、delete、insert、update 的设计和识别第三章考试范围3.1节~3.6节复习重点:基本概念:Access数据库的7个对象的功能(page73和page79),数据库的设计步骤(page76),输入掩码,标题,默认值,有效性规则,有效性文本,查询字段,索引,主键,表间关系,冻结列,查询分类,查询视图,查询创建方法,查询条件,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联合查询,窗体分类,窗体组成,控件,报表功能,报表创建的方法应用:表3-7宏的说明,注意课后题的简答题部分(page157,除了第4题外)实验题二(page157)第四章考试范围4.1~4.6节,本章的内容主要是老师上机考试部分,因此考试时主要不是考学生的概念部分,题目较灵活,类似于page179的简答题1和简答题6第五章考试范围5.1~5.4.6其余不考复习重点:基本概念:身份验证(page185),SQLServer2000的常用工具,Transact—sql语言,文件类型,数据库文件组,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表,数据完整性,数据约束应用:统计查询的聚合函数,GROUP BY子句第七章复习重点:Foxpro,MySQL,Oracle,DB2的特点考试题目类型:1.单项选择题1’*102.填空题1’*103.名称解释3’*54.问答题5’*55.设计题4’*5(包括SQL语句和E-R图的设计)6.论述题2’*10。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考试大纲课程编号: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技术、软件工程、网络、计算机应用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卷面总分:100分执笔者:修订日期:2006年7月一、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1章数据库技术基础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数据、信息、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掌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
2.课程内容(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数据模型、概念模型(3)数据库系统结构3.考核知识点:(1)数据描述、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概念模型。
(3)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4)数据库管理系统。
(5)数据库系统。
4.考试要求识记: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的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领会:数据库模型、概念模型、数据库体系结构应用: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第2章SQLServer2000概述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SQL Server 2000的各版本技术特点,掌握SQL Server 2000的安装标准参数,了解SQL Server的发展历史,会SQL Server 2000的安装、配置。
2.课程内容(1)SQL Server 2000的版本(2)SQL Server 2000的安装与配置(3)SQL Server 2000的工具3.考试知识点(1)了解SQL Server 2000的历史、现状和未来(2)掌握SQL Server 2000的安装、注册、配置、启动、停止(3)熟悉使用SQL Server 2000的常用工具4.考试要求识记:SQL Server 2000的现状领会:SQL Server 2000的安装应用:SQL Server 2000的配置、常用工具的应用第3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SQL Server 2000中系统数据库的作用,掌握在SQL Server 2000中创建、修改和删除用户数据库,了解三类特殊用户的作用,会实现数据2.课程内容(1)SQL Server 2000中数据库的创建(2)SQL Server 2000中的数据库管理3.考试知识点(1)SQL server 2000数据库中系统数据库的作用(2)新创建数据库的存储过程(3)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创建用户数据库(4)用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修改、删除(5)管理数据库对象4.考试要求识记:系统数据库领会:数据库对象的管理应用:建立用户数据库的企业管理器和T-SQL语句第4章表的基本操作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表的创建,理解创建过程中的参数设置,掌握表的删除2.课程内容(1)表的创建(2)表的删除3.考核知识点:(1)表的创建;(2)表的参数设置;(3)表的删除;4.考试要求识记:表的创建、删除领会:表的参数设置应用:结合具体实例的表的创建第5章数据的基本操作1.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表的数据输入、删除、修改。
《数据库系统概论》考试大纲一、考试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课程。
该课程考试的基本要求:1 、掌握与数据库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应用开发和运行维护过程。
2 、了解关系模型的数学基础和关系数据库的规范化理论,掌握并学会使用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标准语言SQL。
3 通过对某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mysql)的使用,加深对数据库的理解,并能开发实际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二、考核知识范围及考核要求:第一部分绪论(15%)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通过介绍数据管理进展情况的介绍,阐述数据库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也说明数据库的优点。
理解数据模型及其组成,概念模型及其表示,层次、网状、关系模型。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2级映像和数据独立性。
第二部分关系数据库(10%)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与非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和三类完整性。
掌握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的方法。
第三部分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40%)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SQL语言的结构。
理解数据定义、查询、更新和控制4个部分的功能。
掌握用SQL语言实现数据定义、查询、更新的基本方法和数据库编程。
第四部分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10%)了解关系数据库系统安全性、完整性的实现机制。
理解数据库用户标识方法,存取控制方法和视图、审计与数据加密的方法。
掌握用SQL实现权限管理与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和自定义完整性的语句使用。
第五部分关系规范化理论(10%)理解函数依赖的定义和相应的概念、完全函数依赖、部分函数依赖和传递函数依赖及规范化理论,掌握第一范式、第二范式、第三范式和BCNF范式的定义及按要求进行模式分解。
第六部分数据库设计(10%)了解数据库设计的主要阶段及各阶段的主要特点,掌握数据库各阶段的设计。
第七部分数据库恢复技术与并发控制(5%)了解故障的种类和三类数据不一致问题。
理解粒度事务的概念。
掌握数据转储和日志文件恢复技术和死锁、活锁的预防方法。
Web 数据库大纲第一章概述一、要求:掌握网络基本原理及常用网络拓扑结构,Web数据库一般实现技术。
二、考试内容1、网络应用结构模型2、Web 数据库解决方案第二章web 服务器一、要求:了解几种常见web服务器的配置及特点二、考试内容1、website2、personal web server3、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第三章HTML一、要求:掌握html语言常用的标识符,特别是table、tr、td、form等。
二、考试内容1、HTML 语言的结构2、HTML 的基本元素3、超文本链接指针4、版面风格的控制5、表格<Table>6、表单<Form>第四章VBScript一、要求:掌握Vbscript的基本语法及控制结构、常用函数二、考试内容1、VBScript 基础2、数据类型、变量和常量3、程序流程控制4、VBScript 的过程和函数第五章SQL Server一、要求:掌握数据库SQL语言的使用、了解数据库安全及SQL Server安全性机制二、考试内容1、SQL Server 概述2、数据操作3、数据4、数据维护5、SQL Server 安全性第六章ASP 概述一、要求:掌握ASP的运行方式,运行环境及常见的内建对象二、考试内容1、ASP 的运行环境2、ASP 的运行方式3、ASP 文件4、ASP 的执行5、ASP 的内建对象6、ASP 的外挂对象第七章Response 和Request 对象一、要求:掌握Response、Request及Cookies对象的常用方法及应用实例。
二、考试内容1、获取客户的请求数据Request2、向客户输出数据Response3、Cookies 集合第八章Session、Application和Server对象一、要求:掌握Session、Application和Server对象的属性及方法二、考试内容1、Session对象2、Application对象3、Server对象第九章ADO Connection 对象一、要求:数据库连接对象的属性、方法及使用。
数据库考试大纲
1. 视图上能进行的操作是?
查询,插入,修改,删除操作等。
2. 正确理解对关系模型的描述
用二维表格表示实体集,用关键码表示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关系模型。
3. 如关系模式中属性全部是主属性,则最高范式必须是?原因是?个全是主属性的关系模式的最高范式必定是__3NF,____
全部是主属性,也就消除了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依赖和传递依赖(因为没有非主属性),但不一定能消除主属性对其他不包含它的码的部分依赖或传递依赖,故最高仅能达到3NF
如前例SCT(Sno,Cno,Tno),仅属于3NF,而不属于BCNF
4. 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的六大步骤中每一阶段完成的任务。
六个阶段:
需求分析:整个设计的基础,充分了解用户的数据和处理的要求
概念结构设计:整个设计的关键,独立于DBMS建立ER模型
逻辑结构设计:转换成某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利用规范化理论进行优化
物理结构设计:选择适合的物理结构(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
数据库的实施:利用DBMS提供的语言和工具建立数据库和编写程序,装入数据,试运行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正式运行后不断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
5. 数据库与文件系统的根本区别在于?
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6. 掌握SQL语言中插入、删除、修改、查询语句。
多看课件中示
例,并要求完全理解。
7. 关系运算中,进行交、差等操作时,要求两个关系的属性个数要
相同。
8. 对主码的理解:能够唯一区分不同的元组
9. SQL语言的特点是?
高度的综合统一、高度非过程化、面向集合的操作方法,以同一种语法结构提供两种使用方式,语言简捷易学易用。
10. 在关系模型中实现实体间N:M联系是通过什么实现?
关系实现(菱形)
11. 掌握两属性之间联系的表达方式。
比如1:1
属性间的联系决定函数依赖关系(设X,Y是U的子集)
X和Y间的联系是1:1,则X Y,Y X
X和Y间的联系是1:n,则Y X
X和Y间的联系是m:n,则X、Y之间不存在函数依赖
12. SQL语言中的ROLLBACK、COMMIT语句的主要作用是?
P172
13. 事务的性质包括哪些?理解各个特性的含义。
P173
14. SQL语言的三大功能是?
数据查询,操作功能,定义功能
15. 三大经典结构数据模型?
层次,网状,关系
16. 在关系代数中,对一个关系做操作后,新关系的元组个数会发生
什么变化?
17. 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用是?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用?数据模型的三
级模式是?
外模式/模式映像作用是: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模式/内模式映像作用: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
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18. 保证数据安全性的授权起点,授予、收回权限的语句等
授权路径的起点一定是DBA
授权命令
grant 权限 on {对象名} to {用户 [, 用户]…| public}
[with grant option]
revoke 权限 on {表名|视图名|数据库名} from {用户 [,用户]… | public}
19. 触发器的定义、和触发器相关联的有两个虚拟表。
定义在表上的一种由事件驱动的特殊过程
Inserted:存放触发事件的SQL语言所插入或更新后的那条新记录Deleted:存放更新前和删除后的那条旧记录
20. DBMS安全检查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
DAC——>MAC
21. 两类数据依赖是?
多值,函数
22. 对候选码的理解
取值唯一的属性组
关系中的一个属性组,其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
若从属性组中去掉任何一个属性,它就不具有这一性质了,这样的属性组称作候选码
23. 聚簇索引建立的列的选择依据是?
一般建立在最常查询,但不常更新的列上。
24. 数据字典组成部分包括?
数据项:最小单位
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
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或输出
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常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档或计算机文件;
处理过程:描述具体的处理方法,常常是算法的描述
25. 数据库设计中三类抽象方法是?
分类,聚集,概括。
26. 求出 R-S,R∩S,R S ,R÷T ,S×T。
27. 给定一个关系模式,能够写出基本的函数依赖,候选码,能够逐
步消除不规范地方,达到第三范式。
28. 给定几个表,能够用关系代数查询给定条件的元组。
注意:认真
理解课件中的示例。
29. 定几个表,能够用SQL语句创建表(包括外码和字段的约束)、
插入记录(记录来自于查询结果)、更新表、查询表(包括分
组、聚集函数的使用);对某个用户授予对某个表的某些权限,
收回每个用户的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