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湍流中的激光传输
- 格式:pptx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7
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扰动仿真技术李波;王挺峰;王弟男;田玉珍;安雪晶【摘要】为了研究激光大气传输时湍流效应对激光应用技术的影响,对湍流扰动的仿真进行了分析。
介绍了在实验室内进行激光大气传输湍流扰动研究的数值仿真技术和仿真系统。
阐述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Zernike多项式两种湍流扰动数值仿真方法,并且对比了两种方法的优劣。
利用物理相位屏搭建了实物湍流仿真系统,介绍了其理论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对激光经湍流系统传输后的光强能量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
结果显示,室内湍流仿真系统能够准确地模拟弱起伏条件下湍流对激光传输的影响。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urbulence on the laser propagation through atmosphere,the simulation technology of the turbulence was analyzed.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echnology for the turbulence on laser propagation in laboratory was introduced and turbulence simulation systems were also discussed.A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the comparison for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 and Zernike polynomial methods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were offered and a turbulence simulation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a static phase screen.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the simulation experiment were also performed,then energy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laser propagating in the tarbulence simulation system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simulate the weak fluctuation turbulence accuretely.【期刊名称】《中国光学》【年(卷),期】2012(005)003【总页数】7页(P289-295)【关键词】激光传输;湍流扰动;随机相位仿真;随机相位屏【作者】李波;王挺峰;王弟男;田玉珍;安雪晶【作者单位】海军驻长春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3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辽宁丹东118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1;TP391.91 引言近十几年来,激光通信技术,激光主动照明成像技术以及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学者对激光大气传输研究的更多关注。
第35卷,增刊红外与激光工程2006年10月V bl .35Su pp I e m e n tIn 厅are d 柚dLas er E ngi ne er i ngO ct .2006湍流谱中高频“泵浦"对激光大气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钱仙妹,朱丈越,饶瑞中(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大气光学研究室,安徽合肥230031)摘要:当湍流不稳定时,在折射率谱的高频端会出观特殊的能量注入而形成狭窄的高埂“泵浦(bu 证口)”结构一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分析了该高频bum p 结构的性质及其对激光大气传输的影响。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频b 啪p 的存在使得光强起伏功率谱的高频端出现了尖峰结构并伴有次频成分;随着折射率谱中b 啪p强度的增大,光强起伏功率谱的高频端渐渐偏离一8/3幂律而下降速度减慢;高频bum p 还使得光束发生扩展,光束有效半径随bum p 强度的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一稳定值,光束有效半径随bum p 宽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大的光束有效半径可以达到不存在bum p 时光束有效半径的数倍。
关键词:光传播;湍流大气;数值模拟;泵浦;光强起伏功率谱;光束扩展中图分类号:TN 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 007.2276(2006)增A .0432.05Si m ul at i on of ef f e ct ofahi gh —f r equency bum p i n t he t ur bul ences pect r um on I as er pr opagat i onQ I A N X i an-m ei ,Z H U 、M en-yu e ,R A OR ui —zhong(Labo 嘣or y of A 臼no 印he —c opncs ,A nhui Ins ti t ule of op 廿cs 锄dFi neM ech 柚i cs ’chi ncs 棼A cadcnI y ofs ci ∞∞,H cf ei23003l ,Cll i 豫)A bst r a ct :W he nt he t ur bul ence i s i I l st abI e ,a s ou r c ef or 埘ect i l lg energy i mo t he 劬rbul entspe 咖埘w i l lc ause anam w hi gh 一疗e que ncybum p .111ech 锄ct er i st i cof t hi s bum p and it s e 仃ec t onl 鹤er pr o pagat i onar esi l I l ul at ed .111es i m ul at i on r e sul t s show t h at m e ef 琵ct ofabum p i Il m e t urbul en ce s pec 觚m i st 0pm duceahi gh —f .r equ ency spi kea t t e nded by som eh 蚴oni csi n t he pow e r spect r a l dens i t y of i nt ens i 桫f l uct uat i on ,w hi ch does n ’tf ol l ow t he 一8/3pow e r mode l gr adual l y but f al l s of r m or e s l ow l y 觞bum p s 订e n 垂h i Il cr e 弱es .H i gh-fr equencybum p m ayc a u s ebe 锄s preadi Il g 锄d t he e 丘bc t i V ebe 锄r adi usf i r st l y i nc re as es t l l en com e s t oaSt eady val uea sbum p s 灯e n 垂h i n cr ea ses .T l l ee 行.ect i V ebe 锄radi usm ay a l so i I l cr e 弱e 勰bum p w i dt h i ncr eas es .The bi gge S t spr e adi I l g beam r adi us c 雒bec ome s eV er al t i m es of t h at i n t he abs ence ofhi 曲行equencybum p .K ey wor ds :L as er propagat i on ;Thrbul ent 咖osphere ;N 啪eri cals i Il l ulat i on ;B um p ;P ow e r spe ct r aldensi 够of i nt ensi 妙f l uc t ua t i on ;B e 锄spr eadi I l gO 引言在研究激光湍流大气传播时,通常假定湍流能量遵循从大尺度(低的波数区)到小尺度(高的波数区)收稿日期:2006.07.27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资助课题作者简介:钱仙妹(1982.),女,安徽安庆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激光大气传输的值模拟计算研究.增刊钱仙妹等:湍流谱中高频“泵浦”对激光大气传榆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433的R ichar ds on级串过程I l’2】,最常见的是K olm ogor ov谱,在惯性区内,谱密度按照S(r)~r一(3“2)仃(摊空间)的方式变化。
第19 卷第1 期2007 年3 月光散射学报THE JOUR NAL OF L IGHT SCATTERIN GVol119 No11March1 2007文章编号:100425929 (2007) 0120043206大气对激光传输的影响ΞΞΞ刘波涛(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 湖北武汉430033)摘要: 本文分析了激光传输过程中大气这一传输介质对其的影响,由大气的成分出发,采用辐射传输理论描述了大气介质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着重分析了其中对辐射影响最大的两种因素,即大气消光和大气湍流。
并建立了大气传输系统的传递函数模型。
最后通过LOWTRAN 模拟软件包对本文所得的模型进行评估。
关键词: 大气传输特性; 大气湍流; 大气消光中图法分类号: TN92911 文献标识码: AThe Attenuation of Laser in the AtmosphereL IU Bo2tao( N av a l U niversit y o f E ngineering , Enginee r ing Instit ution of Weapon ,Hubei Prov . , W u han 430033 , China)Abstract : The attenuation of laser through the atmosphere is analyzed. Atmosphere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are described by radiation propagation theory. We analyze air extinction and air on flow on emphasis which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the absorption of radiation propa2 gation. The atmospheric t ransfer funct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At last , we evaluate this func2 tion model with the help of LOW TRA N software.Key words : Atmospheric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 ; A ir on flow ; Air extinction1 大气的结构与对激光的影响随着光电成像技术的发展,远程摄像应用越来越广泛。
2.1 大气折射率在光学频率范围内,对流层(高度<17km)中的地球大气的空气折射率表示如下:n=1+77.6(1+7.52×10-3λ-2)(p/T)×10-6 (2.1)式中,p是以mbar为单位的大气气压,T是热力学温度,λ是以μm为单位的光波波长,由于地面上温度对n1(r)的贡献<1%,故(2.1)式中忽略了与水汽压相关的项,当然这一项对水上传播光路是不可忽略的。
2. 2 大气湍流描述自然界中的流体运动存在着二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层流,看上去平顺、清晰,没有掺混现象;另一种是湍流,看上去毫无规则,显得杂乱无章。
例如,如果流体以一定的速度流过一个管子,我们可以用带颜色的染料对它进行观察,在流体速度低的时候,流线光滑面清晰,流体处于层流状态;不断增加流体速度,当流速达到一定值时,流线就不再是光滑的了,整个流体开始作不规则的随机运动,流体处于湍流状态。
自从1883 年Reynolds 做了著名的湍流实验以来,以Monin-Obukhov 提出的相似理论、Deardorff 提出的大涡模拟、美国Kansas 州观测实验等为代表,大气湍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丰硕的成果,并在天气、气候研究和工程实际中获得成功地应用。
湍流对大气中声、光和其它电磁波的传播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湍流风速、温度和湿度的脉动都会引起声音散射和减弱,大气小尺度光折射率的起伏(称为光学湍流),会严重影响光的传播和光学成像的质量等等。
长期以来,以Tatarskii 的工作为代表,声光电传播的湍流效应大都是按照Kolmogorov 的均匀、平稳和各向同性假设处理的,而实际的湍流经常不满足这些假设,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波动传播模型就必须考虑湍流的各向异性、以及间歇性的影响。
2. 3 折射率湍流模型在湍流大气中,折射率在不同地点、不同时刻都是变化的。
一方面,我们还不可能对这些变化作出预测;另一方面,即使已知这些变化,要对所有时刻、所有地点的值作出描述实际上也是不可能的。
大气湍流中光传播的数值模拟* 马保科1,2, 郭立新1 吴振森1(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 710071 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西安 710048 )摘 要 光在大气湍流中传播时,受大气分子、气溶胶等粒子的相互作用,将发生光束扩展、漂移和相干性退化等大气湍流效应,这些因素严重影响了光波的远场特性。
文章从大气湍流中光传播的理论研究入手,分析了如何构造较为合理的大气湍流相位屏。
进而采用McGlamery 算法,对Kolmogorov 谱下的大气湍流随机相位屏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光波从发射机经湍流大气传播到达接收机时的远场变化特性。
研究表明,大气湍流的存在对光的远场传播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结果也为大气湍流中与光传播相关的工程应用及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完善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大气湍流;McGlamery 算法;相位屏模拟; 大气结构常数;中图分类号 TP391 文献标识码 A1 引言大气湍流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随机媒质系统,虽然物理学界对湍流的研究已经历了相当漫长的历史,但因涉及的因素千头万绪,其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也错综复杂,人们对其物理本质至今未能做到较为清楚的认识。
因此,光在大气湍流中传播问题的研究仍存在理论和实验上的挑战[1,2]。
通常,当光在湍流大气中传播时,光束截面内包含着许多的大气漩涡,这些漩涡各自对照射到它的那一部分光束形成衍射作用,可导致光束的强度和相位随机变化,进而表现出光束扩展,大气闪烁和相位起伏等大气湍流效应,从而严重降低了接收机的接收效率。
目前,突破大气湍流的影响仍是光在随机介质中传播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3]。
早在20世纪中期,苏联的Obukhov 便采用Rytov 平缓微扰法由实验反演湍流特征。
在闪烁的饱和现象被发现之后,物理学界又将Markov 近似引入求解光场的统计矩,研究大气湍流下的光场特性[1]。
然而,在中等起伏条件下,目前仍没有找到很好的解析处理方法。
由于数值模拟能够从光的传播过程出发,较为清楚地反映出所涉及问题的物理本质,因而成为研究湍流效应的主要方法[4]。
大气湍流效应对激光传输影响的仿真研究郭惠超;孙华燕;吴健华【摘要】针对大气湍流效应对半导体激光光束远场光束质量的影响进行仿真研究。
首先理论分析泽尼克多项式产生的相位屏及指数高斯光束通过湍流大气传输后的光斑畸变情况;然后利用M atlab软件对相位屏及单束、多束半导体激光光束通过相位屏后的光斑光强分布进行仿真,并采用不均匀度指标对远场光束质量进行评价;最后指出多光束并合方法是抑制大气湍流效应影响的有效方法,对构建激光主动照明成像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This paper mainly simulates the irradiance distribution changes of laser beam through the atmosphere .First ,it uses Zernike polynomial to produce a random phase screen and analyzes the spot changes through atmospheric transmission ,then uses Matlab software to simulate the random phase screen and the spot changes through the atmosphere transmission ,and analyzes the spot by uni-formity ,finally get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multi beam combining is a useful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laser atmosphere transmission ,and it is significant to construct the laser light image system .【期刊名称】《装备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激光传输;大气湍流;泽尼克多项式;相位屏【作者】郭惠超;孙华燕;吴健华【作者单位】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北京 101416;装备学院光电装备系,北京101416;92853部队【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241大气湍流是大气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它的存在使大气中的动量、热量、水气和污染物的垂直和水平交换作用明显增强,远大于分子运动的交换强度。
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研究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对于激光通信、激光雷达、激光武器等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阐述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的研究背景、现状和难点,介绍主要方法和技术,总结研究结果和发现,并强调其在应用上的重要性和价值。
激光大气传输是指激光在大气中传播的过程,受到大气中各种粒子的吸收、散射和折射等作用的影响。
在大气传输过程中,激光的强度、方向和波形等都会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激光通信、激光雷达和激光武器等系统的性能。
因此,对激光大气传输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了解激光在大气中传播的规律和机理,为这些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目前,激光大气传输特性分析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
理论分析主要包括辐射传输理论、气体分子动力学理论、气候学理论等,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模拟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
实验测量则是在实际环境中对激光传输的特性进行测量和记录,以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然而,由于大气传输过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理论和实验研究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挑战。
理论分析方法:基于辐射传输理论,建立激光大气传输模型,计算光强、光谱、相位等传输特性,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运用蒙特卡罗方法模拟光在大气中的散射和吸收过程,评估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实验测量方法:通过在实验场地或实际环境中进行激光传输实验,测量光强、方向、波形等参数,获取实际数据。
例如,利用望远镜观测远程目标上的激光斑点,分析斑点特征和变化规律。
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程序,模拟激光大气传输过程,获取各种传输特性参数。
例如,通过模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激光传输过程,预测激光通信系统的性能。
通过对激光大气传输特性的理论和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发现了大气中各种粒子(如气溶胶、水蒸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对激光的吸收、散射和折射作用,以及这些作用的温度、压力和湿度等影响因素。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辐射传输理论体系,用于描述激光在大气中的传输过程,并开发了相应的数值模拟软件,可对不同条件下的激光传输进行模拟和预测。
4.1 光强起伏(光闪烁)的定义及基本描述光强起伏(光闪烁)是大气湍流导致的最常见且最明显的光传输效应之一,激光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其光强随时间变化而产生随机起伏的现象被称作为光强起伏(光闪烁),其原因是大气折射率起伏在导致传输激光相位变化的同时,也导致了传输激光的振幅起伏,进而产生散射强度起伏现象,更进一步的原因可认为是由同一光源发出的通过略微不同路径的光线之间的随机干涉所造成。
经典理论认为:光闪烁由尺寸比光束直径小的大气湍流引起,它与湍流的内尺度、外尺度、结构常数及传输距离等因素有关,其幅度特性由接受平面上光强的对数强度方差σI2来表征:σI2=I2−I2I2(4.1)光束在湍流大气中传输时,对数振幅满足正态分布,振幅对数满足χ定义为:χ≡ln(A/A0),其中,A为在湍流中传播时实际的光波振幅,A0为未经过湍流扰动的振幅。
设一对数正态分布为高斯随机变量(对数正态分布密度函数具有三个相对读了的参数:χ、σx、I0),其中对数振幅χ的均值为χ,标准偏差为σx,则其概率密度分布函数为:pχΧ=2πσ −χ−χ2σχ(4.2)其振幅A=A0 expχ。
引入概率变换:p A A=pχΧ=ln A dχdA ,dχdA=1A(4.3)则振幅的概率密度函数为:p A A=2πσA exp −12σχ2ln AA0−χ2,A≥0(4.4)闪烁起伏概率分布满足对数正态分布的物理意义是:光场u=u0expχ+jsδ中χ是大量独立前向散射元的和,由中心极限定理可知χ服从正态分布。
4.2 光强闪烁的日变化大气的湍流运动导致信道上折射率的不均匀起伏,引起光强起伏,表征光强起伏强弱程度的主要特征量是对数光强起伏方差。
它的定义:σln I2=ln I I0−ln I I02(4.5)其中ln I为瞬时光强的对数值:ln I为平均光强的对数值。
在较好的天气下,光强起伏值从太阳出来后开始上升,到中午达到最强,视观察距离的不同起伏值也不同,如果距离很长,起伏值趋于一条直线,达到“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