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时的振动频率为16Hz
- 格式:ppt
- 大小:5.28 MB
- 文档页数:131
第六章汽车⾏驶的平顺性第六章汽车⾏驶的平顺性6.1 平顺性的评价汽车⾏驶平顺性,是指汽车在⼀般⾏驶速度范围内⾏驶时,能保证乘员不会因车⾝振动⽽引起不舒服和疲劳的感觉,以及保持所运货物完整⽆损的性能。
由于⾏驶平顺性主要是根据乘员的舒适程度来评价,⼜称为乘坐舒适性。
汽车作为⼀个复杂的多质量振动系统,其车⾝通过悬架的弹性元件与车桥连接,⽽车桥⼜通过弹性轮胎与道路接触,其它如发动机、驾驶室等也是以橡胶垫固定于车架上。
在激振⼒作⽤(如道路不平⽽引起的冲击和加速、减速时的惯性⼒等)以及发动机振动与传动轴等振动时,系统将发⽣复杂的振动。
这种振动对乘员的⽣理反应和所运货物的完整性,均会产⽣不利的影响;乘员也会因为必须调整⾝体姿势,加剧产⽣疲劳的趋势。
车⾝振动频率较低,共振区通常在低频范围内。
为了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平顺性,应使引起车⾝共振的⾏驶速度尽可能地远离汽车⾏驶的常⽤速度。
在坏路上,汽车的允许⾏驶速度受动⼒性的影响不⼤,主要取决于⾏驶平顺性,⽽被迫降低汽车⾏车速度。
其次,振动产⽣的动载荷,会加速零件磨损乃⾄引起损坏。
此外,振动还会消耗能量,使燃料经济性变坏。
因此,减少汽车本⾝的振动,不仅关系到乘坐的舒适和所运货物的完整,⽽且关系到汽车的运输⽣产率、燃料经济性、使⽤寿命和⼯作可靠性等。
汽车⾏驶平顺性的评价⽅法,通常是根据⼈体对振动的⽣理反应及对保持货物完整性的影响来制订的,并⽤振动的物理量,如频率、振幅、加速度、加速度变化率等作为⾏驶平顺性的评价指标。
⽬前,常⽤汽车车⾝振动的固有频率和振动加速度评价汽车的⾏驶平顺性。
试验表明,为了保持汽车具有良好的⾏驶平顺性,车⾝振动的固有频率应为⼈体所习惯的步⾏时,⾝体上、下运动的频率。
它约为60~85次/分(1HZ ~1.6HZ),振动加速度极限值为0.2~0.3g。
为了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完整性,车⾝振动加速度也不宜过⼤。
如果车⾝加速度达到1g,未经固定的货物就有可能离开车厢底板。
汽车理论题目整理任务分配:417 简答题1—10419 简答题11—20420 辨析题1—7其余归418明天晚上10点之前整理好汇总到世杰那里考试题型:填空题(20%)单项选择题(20%)名词解释(15%)计算题(16%)辨析题(12%)简答题(17%)名词解释动力因数P21汽车牵引性能的主要指标。
是剩余牵引力(总牵引力减空气阻力)和汽车总重之比。
此值越大,汽车的加速、爬坡和克服道路阻力的能力越大。
同步附着系数P111 前后轮同时抱死时的地面附着系数称为同步附着系数(β线与I 曲线交点处的附着系数)挂钩牵引力P263 车辆的土壤推力FX 与土壤阻力Fr 之差I 曲线P109前、后车轮同时抱死时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的关系曲线——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C 曲线P85 燃油经济性—加速时间曲线通常大体上呈C 形。
制动跑偏P102 制动时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驶。
f 线组P111 后轮没有抱死,在各种φ值路面上前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r 线组P111 前轮没有抱死而后轮抱死时的前、后地面制动力关系曲线。
比功率P75 单位汽车总质量具有的发动机功率。
滑移率P92 车轮接地处的滑动速度与车轮中心运动速度的比值。
侧滑P102 制动时汽车的某一轴或两轴发生横向移动。
稳定性因数KP147 【公式】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一个重要参数,单位s2/m2不足转向P147K>0,【公式】分母大于1,横摆角速度增益s r δω比中性转向时要小,s r δω不再与车速成线形关系,a s r u -δω是一条低于中性转向的汽车稳态横摆增益线,后来又变为向下弯曲的曲线过多转向P147K<0,【公式】分母小于1,……大,a s r u -δω曲线向上弯曲。
中性转向P147 K=0,L/u s r =δω,横摆角速度增益与车速成线形关系,斜率为1/L 传动系的最小传动比P78普通汽车没有分动器或副变速器,若装有三轴变速器且以直接挡作为最高挡时,就是主传动比i0;如变速器的最高挡为超速挡,应为变速器最高挡传动比与主传动比的乘积传动系的最大传动比P79就普通汽车而言,imax 是变速器1挡传动比ig1与主减速器传动比i0的乘积。
目录前言 (1)1 操纵稳定性的一般定义 (2)1.1 操纵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2)1.2 影响操纵稳定性的因素 (2)1.3基于驾驶员模型的人车闭环客观评价 (3)2 汽车行驶平顺性 (4)2.1 平顺性评价指标 (4)2.2 影响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结构因素 (4)2.3国内外汽车行驶平顺性建模与仿真研究现状 (5)2.3.1面向结构和面向参数的方法比较 (5)2.3.2路面对汽车激励建模研究的现状 (6)2.3.3汽车行驶平顺性仿真求解方法的研究现状 (7)3 结论 (9)参考文献 (10)前言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是汽车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而悬架系统对这两个性能的优劣有着决定性影响, 因此, 如何设定悬架系统的弹性与阻尼元件(弹簧、减振器等)的参数, 以保证汽车同时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一直是汽车底盘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国内外在车辆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方面运用仿真手段进行优化已经开展了不少研究[1- 5]。
但由于汽车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相互耦合影响,单纯基于某一项性能的优化往往会影响另一项性能, 因此, 单目标优化的方法未能对二者进行权衡比较。
运用多体动力学分析工具与多目标优化技术进行联合仿真, 将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的各指标综合进行平衡和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途径。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是指在驾驶者不感到过分紧张疲劳的条件下,汽车能遵循驾驶者通过转向系及转向车轮给定的方向行驶,且当遭遇外界干扰时,汽车能抵抗干扰而保持稳定行驶的能力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影响到汽车驾驶的操纵方便程度,而且也是决定高速汽车安全行驶的一个主要性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汽车科学技术的进步,公路交通呈现出行驶高速化、车流密集化和驾驶员非职业化的趋势。
频繁的交通事故使公路的交通安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为了保证安全行驶,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受到汽车设计者的很大重视,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使用性能之一。
几十年来,如何设计和试验汽车以获得良好的安全性,尤其是如何试验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始终是各国学者和设计师们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
1 、振动方向:垂直(上下)/水平(左右)2、最大试验负载:(50HZ、1 〜600HZ )100 kg. (1 〜5000HZ )50 kg.3、调频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在频率范围内任何频率必须在(最大加速度<20g 最大振幅<5mm);4、扫频功能(1〜600HZ、1〜5000HZ 客户自定):(上限频率/下限频率/时间范围)可任意设定真正标准来回扫频;5、可程式功能(1〜600HZ、1〜5000HZ 客户自定):15段每段可任意设定(频率/时间)可循环.6、倍频功能(1〜600HZ): 15段成倍数增加,①.低频到高频②.高频到低频③.低频到高频再到低频/可循环;7、对数功能(1〜600HZ、1〜5000HZ客户自定):①.下频到上频②.上频到下频③.下频到上频再到下频--3 种模式对数/可循环;8、振动机功率:2.2 KW.9、振幅可调范围:0〜5mm10、最大加速度:20g (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 2)11 、振动波形:正弦波.12 、时间控制:任何时间可设(秒为单位)13 、电源电压(V):220±20%14 、最大电流:10 (A)15、全功能电脑控制(另购):485 通讯接口如要连接电脑做控制,储存,记录,打印之功能需另买介面卡程式电脑.16、精密度:频率可显示到0.0 1 Hz ,精密度0.1Hz .17 、显示振幅加速度(另购):如需看出振幅、加速度、最大加速度、准确数字需另购测量仪.18、最大加速度20g (单位为g).最大加速度=0.002 X 2(频率HZ)XD (振幅p-pmm )举例:10HZ最大加2Foxda 振动仪HG-V4 最小加速度=0.002 X102X5=1GFoxda 振动仪HG-V4 最大加速度=0.002 X2002X5=400G在任何頻率下最加速度不可大于20G19、最大振幅5mm最大振幅=20/(0.002 X f2)举例:100Hz 最大振幅=20/(0.002 X1002)=1mm在任何频率下振幅不可大于5mm20、加速度与振幅换算1g=9.8m/s 221 、频率越大振幅越小四.符合标准: GB/2423;IEC68-2-6(FC);JJG189-97;GB/T13309-91.⑶加速度和速度的区别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也不一定大.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实例E ) 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也不一定大(如实例 C,D ).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为零;速度为零,加速度可以不为零.(前者如实例E,后者如小球从斜面 上滚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为零,但初始速度却是零)加速度和速度的根本区别是它们的含义不同:加速度描述的是速度改变的快慢 ,速度描述的是 位置改变的快慢;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速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也可以说加速 度是位置对时间的变化率的变化率.定义:加速度等于速度的改变跟发生这一改变所用时间的比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设备Array基本参数检定方法振动(正弦)试验用电动振动台Inspection methods for basic parametersOf environmetal testing equipmentsFo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productsElectrodynamic vibrating type machinesFor vibration (sinusoidal)test本标准规定了按GB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统)试验方法》进行振动试验用电动振动台系统(以下简称振动台)基本参数的检定方法。
振动台由振动台台体、激磁电源、功率放大器、控制和测量装置、水平工作台(当试验系统需要时)组成。
1检定参数1.1 额定参数1.1.1 推力1.1.2 频率范围a.空载频率范围;b.满载频率范围。
1.1.3 载荷a.最大载菏;b.负载偏心矩;c.水平负载矩;d.最大抗颠力矩(当带有水平工作台时)。
1.1.4 振动幅值a.空载最大加速度幅值;b.满载最大加速度幅值;c.最大速度幅值;d.最大位移幅值。
1.2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1.3 横向振动1.4 台面加速度幅值均匀度1.5 频率指示误差1.6 频率稳定度1.7 振幅指示误差1.8 本底噪声加速度国家标准局1985-04-07发布1986-01-01实施GB 5170.14——851.9 定振精度1.10 辐射噪声最大声级1.11 台面漏磁1.12 台面温度1.13 连续工作时间1.14 扫频速率误差2 检定用主要仪器a.加速度计;b.三向加速度计;c.正弦振动测示仪(以下简称测振仪,应包括多通道放大器,选频器,选频器,运算器和显示器) d.频率计;e.失真度测量仪;f.电平记录仪;g.低频示波器;h.声级计;I.高斯计;J.表面温度计。
3 一般规定3.1 检定用负载检定用负载应由金属材料制成外形对称的刚性体,其质量、质心高及安装偏心距应符合有关规定,并符合以下要求:a.应在所有可利用的安装位置使用固定螺栓;b.固定螺钉头和螺纹约束部分之间的长度,应使其安装共振频率在试验频率范围以外;c.接触面平面度允差为0.1/1000,光洁度为7级;d.应避免使用薄的负载,厚度与直径(或对角线尺寸)的比应大于0.4,其最大直径(或对角线尺寸)应不大于振动台面的直径。
第六章悬架设计悬架设计§1 概述§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3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4 弹性元件的计算§5 主动与半主动悬架系统§1 概述一主要作用传递车轮和车架(或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缓和、抑制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和振动;保证车轮在路面不平和载荷变化时有理想的运动特性。
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二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悬架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两类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非独立悬架独立悬架1 非独立悬架优点纵置钢板弹簧为弹性元件兼作导向装置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维修方便 工作可靠缺点汽车平顺性较差高速行驶时操稳性差轿车不利于发动机、行李舱的布置应用:货车、大客车的前、后悬架以及某些轿车的后悬架2 独立悬架优点 簧下质量小;悬架占用的空间小;可以用刚度小的弹簧,改善了汽车行驶平顺性;由于有可能降低发动机的位置高度,使整车的质心高度下降,又改善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左、右车轮各自独立运动互不影响,可减少车身的倾斜和振动,同时在起伏的路面上能获得良好的地面附着能力。
缺点 结构复杂 成本较高 维修困难应用:轿车和部分轻型货车、客车及越野车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分类 双横臂式 单横臂式、 双纵臂式 单纵臂式 单斜臂式麦弗逊式和扭转梁随动臂式1 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位置高,它到车身质心的距离缩短,可使侧倾力臂及侧倾力矩小些,车身的侧倾角也会减小。
船体振动基础1第7章船舶振动评价、防振与减振一、船舶振动的危害二、船舶振动的标准三、船舶振动的测试四、船舶振动的具体测试方法21一、船体振动的危害P2171.对人体的危害• 振动以及由振动引起的噪声,会导致船员与乘客的不适,引起疲劳甚至损害健康。
• 长期处于振动环境中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机能,导致肌肉松弛,血压升高,视觉迟钝等。
3二、船舶振动的标准•• 人体对振动的反应41一、船体振动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1)人体固有频率:胸腹系统固有频率4~6H z ,2030头、颈、肩固有频率20~30H z ,人体系统固有频率6~9H z ,其中许多频率是船上常见的激励频率。
216~20H z )环境振动通过接触表面使人感受到振动。
大于,人同时感觉到噪声;大于100H z ,主要是噪声。
367H 5)6~7Hz 的垂向振动会引起晕船症。
水平振动常比垂向振动影响更大,极度影响生活和工作。
一、船体振动的危害2.对船体结构的损害•或产生振动使高应力区的船体结构出现裂缝、或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①当共振时振幅及振动应力急剧放大(例:某船二节点振幅为1mm,振动应力平均为1.0~2.0N/mm2,共振时振幅为18mm,振动应力20 N/mm2)②材料或结构的内在缺陷(裂纹、疏松、气孔、夹渣等)使其在长期承受振动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宏观裂纹源,最终导致构件的疲劳破坏。
6一、船体振动的危害2.对船体结构的损害振动使高应力区的船体结构出现裂缝、或产生疲劳破坏,•振动使高应力区的船体结构出现裂缝或产生疲劳破坏,从而影响其安全性和正常使用。
③当实测振动应力为10~20N/mm2时,结构就可能发生损坏。
④尤其在尾部结构、焊缝附近和应力集中的部位更易破坏。
7一、船体振动的危害3.对机器设备的危害•振动使机器仪表和设备失常寿命缩短或损坏• 振动使机器、仪表和设备失常,寿命缩短或损坏。
1)过度的振动使计算机、自动控制的仪表设备失灵或损坏,影响航行安全。
6.1汽车平顺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有哪些?评价指标: 1、国际标准ISO2631:“人体承受全身振动评价指南”,后来对它进行过修订、补充。
从1985年开始进行全面修订,于1997年公布了ISO2631-1:1997(E )。
2、我国对相应标准进行修订,公布了“GB/T4970-1996汽车平顺性随机输入行驶试验方法”。
3、目前,对人体的评价,仅采用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对货车车厢振动的评价,仍采用加速度均方根值和加速度功率谱密度函数。
评价方法: 1. 基本评价方法: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 2. 辅助评价方法:4次方和根值的方法6.2设通过座椅支撑面传至人体垂直加速度为一白噪声,23()0.1a G f m s -=。
求在0.5到80Hz 频率范围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w a 和加权振级aw L ,判断人的主观感觉。
解:根据公式1/28020.5()()w a a w f G f df ⎡⎤=⎢⎥⎣⎦⎰=1/28020.5()()k a w f G f df ⎡⎤⎢⎥⎣⎦⎰=1/22412.58022220.52412.50.50.1(/4)0.110.1(12.5/)0.1df f df df f df ⎡⎤⨯+⨯+⨯+⨯⎢⎥⎣⎦⎰⎰⎰⎰ =1/21717125[]80602032+++=2.212m s -22.0m s -≥ 020lg(/)aw w L a a ==6)-=206)⨯ =126.889dB 126≥dB 人的主观感觉:极不舒服!6.3设车速为20/u m s =,路面不平度系数为()830 2.5610q G n m -=⨯,参考空间频率100.1n m -=,画出路面垂直位移的功率谱()q G f ,速度功率谱()qG f ,加速度功率谱()qG f 的谱图。
画图时要求用双对数坐标,选好坐标刻度值,并注明单位。
解:路面垂直位移的功率谱()q G f 92820022220 5.1210() 2.56100.1q u G n n f f f--⨯==⨯⨯⨯= 速度:()qG f 2228272004()4 2.56100.120 2.02110/q G n n u m s ππ--==⨯⨯⨯⨯=⨯加速度:()qG f 4224822620016()16 2.56100.1207.97910q G n n uf f f ππ--==⨯⨯⨯⨯⨯=⨯23/m s如图所示:6.5画出汽车简化为七自由度的振动模型。
电气特性:4.2安规要求:4.2.1高压测试初级对次级 : 3000Vrms 持续60秒,最大漏电流3.5mA。
4.2.2绝缘电阻初级对次级施加500V直流电压1分钟,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Ω。
4.2.3输入泄漏电流: 接触电流电源电压为264Vac/50Hz时,泄漏电流小于0.25mA。
4.2.4国标要符合CCC GB4943-2001并认证。
4.3 使用及贮存环境:4.3.1 温度范围工作温度0℃~ +40 ℃储藏温度-40℃~ +70 ℃4.4.1跌落试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放置在高度为1米高的平面上, 让其自由跌落到混泥面上,对样品每个面跌落2次,6个面总共12次,实验结束后进行外观及性能检查,适配器无裂缝(裂开),无部件松动;电气测试后,各项电气指标能到达要求。
4.4.2振动试验将实验样品不包装固定在振动台上,按以下要求完成试验:实验样品不通电,振动频率为10Hz - 55Hz-10Hz,振幅为0.35mm,按X、Y、Z三个轴线方向各扫描5次,每个轴向持续时间为30分钟,实验结束后实验样品不出现视觉上的损坏(退化),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4.4.3冲击试验4.4.3.1工作状态:加速度:100m/s²,半正弦波, 脉冲持续时间:11ms,冲击方向:三个轴、六个方向。
4.4.3.2不工作:加速度:400m/s²半正弦波,脉冲持续时间:11ms,冲击方向:三个轴、六个方向。
4.4.3.3与7.3.2分别实验结束后实验样品不出现视觉上的损坏(退化),电气性能符合要求。
4.5 盐雾试验用流动水洗去外表盐沉积物,放置在常温下8小时后,适配器外露金属件及电镀件无腐蚀生锈现象。
4.6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50000小时4.7 模拟环境测试4.7.1低温存储将实验样品不包装放入-40℃的低温实验箱中,持续时间16小时后,将样品取出放于常温下恢复2小时后,样品应无损外观,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
5.1。
1悬架的弹性特性和工作行程对于大多数汽车而言,其悬挂质量分配系数:ab =0。
8~1.2,因而可以近似地认为e =1,即前后桥上方车身部分的集中质量的垂向振动是相互独立的,并用偏频21,n n 表示各自的自由振动频率,偏频越小,则汽车的平顺性越好.一般对于采用钢制弹簧的轿车,1n 约为1~1.3Hz (60 — 80次/ min ), 2n 约为1。
17 ~1。
5Hz ,非常接近人体步行时的自然频率.载货汽车的偏频略高于轿车,前悬架约为1.3Hz ,后悬架则可能超过1。
5Hz 。
为了减小汽车的角振动,一般汽车前、后悬架偏频之比约为1n /2n = 0.85~0.95。
具体的偏频选取可参考表5-1:表5-1 汽车悬架的偏频、静挠度和动挠度车满载时偏频 n / Hz满载时静挠度 f c / 满载时动挠度 f d /空载满载1c f 2c f2d f 载货汽车1.0~1.451。
17~1。
6~11 5~9 6~9 6~8由上表选取货车满载时前后悬架的偏频分别为:1n =1.4Hz,2n = 1。
5Hz 所以1n /2n =1。
4 / 1。
5 = 0.93,满足要求。
当ε=1时,汽车前、后桥上方车身部分的垂向振动频率21,n n 与其相应的悬架 刚度1s C 和2s C ,以及悬挂质量1s m 和2s m 之间有如下关系:11111222221212s s s s s s s s C gC n m G C gC n m G ππ⎫==⎪⎪==………………………………………………5-1式中: g ——重力加速度,g =98102/s mm ; 1s C ,2s C ——前、后悬架刚度,N / m ; 1s G ,2s G -—前、后悬架簧载重力,N 。
为了求出前后悬架的垂直刚度,必须先求出前后悬架的簧载质量m s 1 和m s 2 。
而 m s 1 和m s 2 可以通过满载时前后轮的轴荷减去前后非簧载质量得到。
汽车设计讲稿-第六章悬架设计第六章悬架设计§6-1 概述:一、功用:传力、缓冲、减振:保证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二、组成:弹性元件:传递垂直力,评价指标为单位质量储能等导向装置:车轮运动导向,并传递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减振器:减振缓冲块:减轻车轴对车架的撞击,防止弹性元件变形过大横向稳定器:减少转弯时车身侧倾太大和横向角振动三、设计要求:1)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簧上质量 + 弹性元件的固有频率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匹配:乘:前悬架固有频率要低于后悬架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簧上质量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小。
2)减振性好:衰减振动、抑制共振、减小振幅。
3)操纵稳定性好:车轮跳动时,主销定位参数变化不大;前轮不摆振;稍有不足转向(δ1>δ2)4)制动不点头,加速不后仰,转弯时侧倾角合适5)隔声好6)空间尺寸小。
7)传力可靠、质量小、强度和寿命足够。
§6-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1、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A、侧倾中心: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垂直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转动中心,叫侧倾中心。
B、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C、侧倾中心位置影响:位置高:侧倾中心到质心的距离缩短,侧向力臂和侧倾力矩↓,车身侧倾角↓;过高:车身倾斜时轮距变化大,加速轮胎车轮外倾角α磨损。
2)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α,主销内倾角β,主销后倾角γ,车轮前束等会发生变化。
主销后倾角γ变化大→转向轮摆振车轮外倾角α化大→直线行驶稳定性;轮距变化,轮胎磨损3)悬架侧倾角刚度A、车厢侧倾角:车厢绕侧倾轴线转动的角度B、影响:车厢侧倾角与侧倾力矩和悬架总的侧倾角刚度有关,影响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4)横向刚度:影响操纵稳定性转向轴上悬架横向刚度小,转向轮易摆振,5)空间尺寸:占用横向尺寸→影响发动机布置和拆装;占用高度尺寸→影响行李箱大小和油箱布置。
混凝土振动台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振动台(以下简称“振动台”)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
2引用文件本规程引用了下列文件:JG/T245-2009混凝土试验用振动台JJF1867-2020水泥胶砂振动台校准规范GB/T50081-2019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JF1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使用本规程时,应注意使用上述引用文献的现行有效版本。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程。
3术语和计量单位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程。
3.1混凝土振动台振动台是用于对混凝土试件产生垂直方向简谐振动的装置。
3.2计量单位振动台的计量单位为振幅mm(毫米)、频率Hz(赫兹)、时间s(秒)。
4概述振动台是用于混凝土试件成型振实的试验设备。
它由悬挂式单轴激振器、弹簧、台面、支架和控制系统等组成,如图1所示。
5计量性能要求5.1台面尺寸和平面度振动台的台面尺寸最大允许误差:±5mm;台面应平整,其平面度误差应≤0.3mm。
5.2启动时间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的启动时间应≤2s。
5.3余振时间在空载条件下,停机后的余振时间应≤5s。
5.4台面中心垂直振幅振动台应产生垂直方向上的简谐振动,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台面中心的垂直振幅应为(0.50±0.02)mm。
5.5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在空载条件下,台面振幅的不均匀度应≤10%。
5.6振动频率在空载条件下,振动台振动频率应为(50±2)Hz。
5.7台面中心的垂直振幅比振动台满载与空载时,台面中心点的垂直振幅之比应≥0.7。
5.8噪声空载条件下,振动台运转平稳后,噪声声压级≤80dB(A)。
6通用技术要求6.1外观振动台应有铭牌,铭牌上应有: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出厂编号等信息。
振动台应水平安装并端正牢固。
6.2开关控制各控制调整开关和旋钮等应操作灵活。
工程建设强制性国家规范《工程振动控制通用规范》(征求意见稿)1总则 (4)2基本规定 (5)3振动控制标准 (7)3.1一般规定 (7)3.2容许振动标准 (7)4振动控制输入 (10)4.1一般规定 (10)4.2振动荷载 (11)4.3动力特性及响应测试 (14)5振动控制设计 (17)5.1一般规定 (17)5.2隔振与减振设计 (17)5.3动力机器基础振动控制设计 (20)5.4建筑结构振动控制设计 (20)5.5声学环境振动控制设计 (21)5.6振动控制装置设计 (22)6施工及验收 (24)7监测及维护 (25)ι.o.ι为保障工程振动控制的质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工程振动控制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规范。
1.0.2工程振动控制必须执行本规范。
1.0.3工程建设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措施是否符合本规范要求,由相关责任主体判定。
其中,创新性的技术方法和措施,应进行论证并应符合本规范中有关性能的要求。
2基本规定2.0.1工程振动控制应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要求,并应满足功能、结构性能和耐久性的要求。
2.0.2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工程振动控制系统应满足下列功能要求:1在设计条件范围内应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振动荷载作用;2应保证振动控制对象能够正常使用;3应满足环境振动和噪声的控制要求;4应满足生产工作人员和使用者免受振动影响,保障人身健康的要求;5当外界发生火灾、爆炸、撞击等偶然事件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应保持足够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不应出现因振动控制系统失稳造成破坏的后果。
2.0.3在设计工作年限内,工程振动控制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经许可,不应改变振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功能和使用条件;2振动响应超过容许值时,应及时进行处理;3应对振动控制系统定期检测和维护;4当振动控制装置或零部件确需更换时,应按设计规定进行更换;5应采取防腐、防火措施,满足环境使用要求;6当出现耐久性缺陷时,应及时处理;7在地震、火灾、浸泡、爆炸、撞击等偶然灾害发生后,应对振动控制系统进行详细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评估、处理。
山东交通学院《汽车理论》试卷一、判断(正确打√,错误打×)每题2分,共12分1.汽车行驶条件就是汽车驱动力大于其行驶阻力。
( × )2.无论汽车的驱动形式如何,只要它们的质量相同,当在同样的附着系数的路面行驶时,它们的附着利用率就相同。
( × )3.汽车发动机和底盘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总成部件,因此它们可以单独选择,对汽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影响不大。
( × )4.前后轮制动器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制动过程中,只有在某一特定路面上才会出现前后车轮同时抱死现象。
( √ )5.汽车制动器的制动力越大,汽车制动效能越高。
( × )6.汽车前、后轮侧偏角就是轮胎的弹性侧偏角。
( √ )二、简述下列各题 每题4分,共28分1. 汽车动力因数。
答:汽车动力因数D 是指驱动力和风阻之差与整车重量之比,用公式表示为:dtdu g G F F D t δψω+=-=。
2. 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及地面附着力的关系。
答:汽车驱动力、行驶阻力及地面附着力的关系用公式表示为:ϕωz t i f F F F F F ≤≤++,即ϕηωz Tg tq i f F r i i T F F F ≤⋅⋅≤++0。
3. 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
答: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的方法主要有:(1) 使用方面。
包括行驶车速,档位选择,挂车的应用和正确的保养与调整;(2) 汽车结构方面。
主要有:缩短汽车总体尺寸,减少整备质量;合理选择发动机;匹配好传动系;优化汽车外形和合理选择轮胎等。
(3) 汽车新技术的应用。
主要有:电喷发动机4. 汽车最大传动比的确定方法。
答:提高汽车最大传动比的确定方法主要从下列三个方面考虑:(1) 汽车应具有最大驱动力或最大爬坡度,即max max i f t F F F +≥;(2) 地面最大附着力,即ϕF F t ≤m ax ;(3) 汽车最低稳定车速,即minmin max 377.0a u r n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