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311地震海啸核危机事件图片展
- 格式:ppt
- 大小:8.79 MB
- 文档页数:31
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下的口才启示录赵鹤之(博浪沙首席培训师)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当这些电影里的场景集中一起出现的时候,不光是日本国民,我们每个人的心头都是不平静的,在一片恐慌噪杂中,不知道大家感悟到了什么?从口才表达的角度来看,地震、海啸、核爆炸阴影能够给我们这样一些口才启示录:一、沉默是一种力量当地震海啸的消息和照片出现在新闻媒体上的时候,所有人首先是被巨大的灾难震惊,接着就被日本人的沉默震惊了:很少有大叫、呐喊等歇斯底里的表达,更多的是平静地面对。
《三联生活周刊》2011年第12期,第37页报道:一位在现场的中国人描述这种场面:“东京街头尽是步行回家的人群。
仿佛数百万人都一起走上了街头,但都自动列队默默前行,次序井然,毫无喧哗。
我在开车,路上塞车,但也毫无喇叭声,眼前的一切,仿佛一个场面巨大的无声电影。
”姚长盛的微博上写道:一朋友在日本发的微博:几百人在广场避震完毕,整个过程,无一人抽烟;服务员在跑,拿来毯子、热水、饼干,所有男人帮助女人,跑回大楼为女人拿东西;接来电线放收音机;3个小时后,人散,地上没有一片垃圾,一点没有。
相信看到这些场景,读到这些报道的人大部分都会被大多数日本人的沉默所震撼,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啊?面对灾难居然表现的如此平静?启示录:在这种巨大的灾难面前,沉默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在讲话和交流的场合,我们虽然不可能默然无语地应对,但如果适当运用,沉默也是力量!如果细心观察,许多领导和管理者在发言之前,通常会适当的沉默一下,略带思考状,目光扫一眼在场的听众,然后缓缓的开口讲话,可是一旦开口就是精要的语言和独到的想法。
比如刚刚过去的两会,无论是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总理、还是答新闻记者问的发言人、或者是接受采访的代表,很少有着急忙慌的就开口讲话的。
发言之前适当的沉默几秒,是一种稳重的表现,能给你的表达增添力量。
沉默在发言之中也有运用,那就是“停顿”,凡是有一副好口才的人都会运用停顿,讲到要点的时候、讲一番精彩评析的时候、引起了听众关注的时候,他们都会不说话停一会,静静地看着听众,等大家细细品味了刚刚讲过的内容之后,再继续往下讲。
第十四届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日本2011.3.11地震核辐射污染路径作者:李睿涵学校:北京育才学校班级:高二二班指导教师:王申旺本人郑重声明:所成交的数学应用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的成果,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
论文作者签名:2011年月日摘要: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如今这次核泄漏的等级已升至7级,本文将在理想状态的背景下研究此次核污染物通过洋流进行扩散及污染的范围和时间,为各国沿海地区采取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污染物,洋流,范围,时间正文: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强烈地震。
15日早6时10分,福岛核电站一号机组发生剧烈爆炸,此后的几天里,该核电站其他机组相继出现爆炸及核泄露事件。
此次核电站爆炸事件将导致一定规模的核泄漏。
由于此次核泄漏事件较为严重,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于3月18日宣布将在近日内派出工作组,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辐射水平进行监控,并将于3月21日就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事故召开特别会议,可见世界对这次事故的重视和这次事故的严重性。
(一)关于核泄漏1、核泄漏是指由于反应堆故障或爆炸引发的核能泄露,核泄漏分为7个等级(1~7分别是:偏差、异常、事件、重大事件、没有明显场外风险的事故、具有场外风险的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产生的影响按等级递增。
2、核泄漏引发的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核辐射。
核辐射是指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一般来说以α、β、γ这三种射线为主。
日本历史上的大规模海啸事件回顾日本是一个地处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岛国,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经常受到来自海洋的自然灾害的影响,其中最为致命的便是海啸。
在日本历史上,多次发生了大规模的海啸事件,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本文将回顾几次日本历史上的重大海啸事件。
1. 安政南海地震和海啸(1854年)1854年,日本遭遇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地震,该地震造成的海啸波及九州岛、本州岛以及琉球群岛等地区。
根据历史记录,这场地震引发的海啸高度超过25米,在小说《日本的大海啸》中有详细的描写。
此次海啸导致了约1.8万人死亡,无数村庄和农田被毁,给日本的农业和经济造成了严重打击。
2. 明治三陸地震和海啸(1896年)1896年,发生在日本三陸沿岸的一次大地震将沿岸城镇和居民夷为平地,但更加可怕的是引发的大规模海啸。
这场地震和海啸导致了约2.7万人死亡,其中绝大部分是被巨大的海浪卷走的。
在这次事件中,海啸袭击了青森县、岩手县和宮城县等地区,他们的海岸线因此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
3. 昭和三陸地震和海啸(1933年)1933年,一个高达8.1级的大地震袭击了日本的三陸沿岸地区,这次强震同样引发了一场可怕的海啸。
据报道,这次海啸的高度达到了28.7米,超过了之前任何一次海啸事件。
此次海啸造成了约2.6万人死亡,松岛、福岛和宫城等城市沦为废墟。
这次事件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海啸之一。
4. 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2011年)2011年,日本东北地区发生了规模为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这次地震引发了一次灾难性的海啸。
据日本政府统计,这次海啸造成了约1.5万人死亡,众多城镇被冲毁,核电站发生事故,导致辐射泄漏,并对日本经济和能源政策带来了巨大影响。
以上仅是日本历史上几次重大海啸事件的回顾,然而海啸并不仅仅是日本的问题,它是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
对于日本来说,由于其地理位置和地震活动频繁的特点,更需要做好预防和减灾工作。
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经过以及对中国的影响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近海发生9.0级地震,随之导致的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这个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之中。
地震海啸纯属天灾无法避免,然而核泄漏危机却可以说是真正的人祸。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福岛工业区,同在该工业区内的有福岛第二核电站。
两个核电站统称为福岛核电站。
第一核电站共有6个反应堆,第二核电站拥有4个反应堆。
经受地震及海啸袭击后,第一核电站6个反应堆均出现程度不等的异常情况。
核泄漏原因之一:技术缺陷、设备老化、选址不科学等因素是此次日本核泄漏事故不断发酵的原因。
福岛第一核电厂1号反应炉1971年开始运转,运行时间将近40年,严重老化。
据悉,日本很多核电设备不少已是“超期服役”,使用寿命接近或超过25至30年的最长年限。
据日本媒体报道,今年2月7日,东京电力公司完成了对于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分析报告,报告称机组已经服役40年,出现了一系列老化迹象,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的中性子脆化、热交换区气体废弃物处理系统出现腐蚀等。
抗震标准老化也为事故埋下了隐患。
日本早期核电站设计抗震标准为里氏6.5级。
2006年日本修改了核电站抗震标准,将这一标准提高到抗震能力最大为里氏7.0级。
但目前日本国内55座核电站中,只有静冈县的滨冈核电站达到了最新抗震标准。
据东京电力公司文件显示,对第一和第二核电站的地震测试假设,最高只有7.9级,换言之,该核电站的安全设计水平,远未达到抵御9级地震的标准。
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震,并引发强烈海啸,当天日本电力公司宣布,其在日本北部女川町工厂的三座核反应堆自动关闭。
然而,几天后相继传来核电站爆炸和反应堆受损的消息。
部分专家通过媒体上描绘的各个节点的场景为记者勾勒出福岛核电站核泄漏的大致过程:由于核裂变的链式反应在地震之初就已自动停止,所以在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不会发生像原子弹那样的核爆炸。
所谓堆芯熔化,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
水污染案例十事件在全球范围内,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经发生过水污染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环境破坏和经济损失。
以下是十个关于水污染的典型案例:1、日本福岛核事故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导致多个核反应堆泄漏。
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被排放到周围的水体和土壤中,污染了海洋和地下水。
这场事故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人类影响,包括损害健康和导致动植物死亡。
2、深圳沙河水库污染2017年9月,深圳沙河水库发生了被称为“史上最严重”的水污染事件。
该事件的起因是一家化工企业在处理废水时违法排放,导致污染物大量进入水库。
此次污染超标的物质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和重金属物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3、印度恒河河水污染恒河是印度最重要的河流之一,但它也是最受污染的河流之一。
众所周知,许多城市和工业省份将废水排放到恒河中,导致其水质受到极大影响。
这种污染不仅影响了沿岸地区的饮用水和农业,还污染了恒河的一些重要宗教场所。
4、加拿大亚尔兹河蛤死亡事件1999年,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亚尔兹河出现了大规模蛤死亡的情况。
研究人员后来发现,这是由于在水中发现了过多的肉刺线虫所导致的。
这种线虫在学术界被认为是与化学品或有毒物质有关的环境污染的指示物。
5、美国佛州红潮事件红潮是指一种由海洋中一种大量繁殖的小型有机质形成的红色的水体现象。
这些有机体含有毒素,可能对海洋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美国佛罗里达州经常发生红潮,其中最严重的是1996年和2005年的事件,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和渔业。
6、尼日尔尼日河污染事件尼日尔的尼日河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然而,由于在该地区进行的石油开采和农业发展,这个地区的水资源受到了很大的污染。
多年来,该河的水质一直受到严重威胁,向下游地区的人们带来了一系列健康和生计问题。
7、中国南水北调工程中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一项旨在向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提供更多淡水的工程,涉及了多个省份和地区。
地震案例之311日本地震基本介绍历史背景此次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恐为日本有地震记录以来发生的最强烈地震。
而由于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日本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
20世纪日本经历的第一次重大地震发生于1923年9月1日。
里氏7.9级地震袭击日本关东地区,受灾城市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静冈和山梨等地,死亡99331人,下落不明43476人,受伤103733人,200多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自此之后的70年间,日本发生了几十次7级以上大地震。
人员伤亡数较大的几次包括,1927年3月7日,日本西部京都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地震,造成2925人死亡。
1933年3月3日,本州岛北部三陆发生里氏8.1级地震,造成3008人死亡。
1943年9月10日,日本西海岸鸟取县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083人死亡。
1944年12月7日,日本中部太平洋海岸发生里氏7.9级地震,造成998人死亡。
1945年1月13日,日本中部名古屋附近三川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2306人死亡。
1946年12月21日,日本西部大面积地区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1443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的阪神大地震是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发生的最严重地震,甚至被称为20世纪日本经历的、除原子弹袭击之外的最大灾难。
这场发生于日本西部神户市及附近地区的地震震级为里氏7.3级,但由于震中处于人口密集、建筑林立的市区,死亡及失踪人数达6437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21世纪日本第一次大地震发生于2004年10月23日日本中部新潟的里氏6.8级地震,67人死亡。
就在此次宫城县特大地震发生前两天,也就是3月9日,日本本州东海岸近海也发生过7.2级地震,或为此次地震的“前震”。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26秒\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26秒,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10公里,属浅源地震。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
福岛核污染事件的时间线如下: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和海啸,福岛核电站
发生多个反应堆失控,导致核泄漏。
2011年3月12日:福岛第一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物质泄露
到环境中。
2011年3月15日:福岛第二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继续泄漏放
射性物质。
2011年3月16日:福岛第三号反应堆发生爆炸,核事故升级
为七级(最高级别)。
2011年3月17日:日本政府宣布周围2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
撤离,恢复工作人员进入核电站进行救援工作。
2011年4月12日:福岛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火灾,但并未爆炸。
2011年12月16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福岛核事故得到冷却
控制,但还需长期处理和监测。
2013年8月修正:
- 自2012年12月起,日本政府开始解禁福岛核事故灾区的部
分地区,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核事故辐射影响区域”。
- 2013年4月,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的事件级别从七级调整
为三级,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相同的级别。
- 2015年12月,日本政府宣布在福岛核电站周围的准备就绪,以在未来四十年内进行拆除和处置核电站。
- 2018年1月,位于福岛核电站附近的地下冻土墙被宣布为首
次有效阻止周边地下水流入核电站的措施。
2021年修正:
- 福岛核污染事件迄今已持续十年,核电站的拆除和处置工作
仍在进行中,并将继续监测辐射情况以确保公众的安全。
福岛核污染事件时间线梳理福岛核污染事件是指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核事故,以下是事件的时间线梳理:2011年3月11日:- 发生里氏9.0级地震和海啸,震中位于日本东北地区,福岛发电站也受到严重影响。
- 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三个反应堆的冷却系统失效,核反应堆开始过热。
- 大约一个小时后,海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电力系统严重破坏,导致无法维持冷却系统的运转。
2011年3月12日:- 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级别为7的世界核事件缩写级别(INES)的核事故,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并列为历史上最严重的两起核事故之一。
- 发电站内三个反应堆中的1号和3号反应堆连续发生氢气爆炸,释放放射性物质。
2011年3月14日:- 日本政府要求辐射泄漏区域内约50公里的居民紧急避难。
- 福岛第一核电站使用直升机和消防车向反应堆释放水,以冷却燃料棒并减少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2011年3月15日:- 受辐射泄漏影响,福岛第一核电站的2号反应堆发生部分熔毁。
- 日本政府建议居民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20到30公里的地方室内避难。
2011年3月16日:-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4号反应堆的氢气爆炸。
2011年3月17日:- 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4号反应堆的火灾。
2011年3月21日:- 澳大利亚、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宣布禁止从福岛进口食品。
2011年4月12日:- 日本政府将福岛核事故提升为与切尔诺贝利级别相等的7级。
2012年12月:- 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已经进入冷停堆状态,核反应堆已经完全停止。
2013年9月:- 日本政府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泄漏已经减少。
日本福岛核事件简述2011年3月11日,一场里氏9.0级的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对福岛核电站造成毁灭性打击,导致核电站1至3号机组堆芯熔毁。
这场核泄漏事故,成为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大爆炸后人类历史上的又一场核灾难。
福岛核电站是日本最早开始修建的核电站之一,其中第一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机组均建于上世纪70年代核电大发展时期,修建于1971年的1号机组在事故发生时已经服役了40年,进入寿命末期。
福岛核事故后,核电站积聚了大量核废水。
一部分废水是帮助冷却核反应堆的海水,但同时变成了污染源;另一部分是大量的地下水,它们在海啸的作用下流入到厂房地下室,和已有的污染水混合在了一起。
此外,雨水也渗入厂房,成为污水。
随着核电站积聚的核污水越来越多,在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10年后,2021年4月,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污水通过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过滤后排入大海。
给出的理由是,东电近10年一直在给核电站事故善后,但发现储存核污水的储罐容量不够了,到2022年夏天就会存满。
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含铯、锶、氚等多种放射性物质。
通过ALPS可过滤掉除氚以外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是氚难以从水中清除。
日本政府当时表示,东电在排放核废水时,水中所含的氚将被稀释到日本核电站废水氚排放国家标准以下,即每升水中氚活度6万贝克勒尔的四十分之一以下,整个排放预计于2041年至2051年福岛核电站完成反应堆废除工作前结束。
该计划一经公布就在国际社会引起广泛争议,遭到国内外强烈反对。
然而,2022年7月,日本政府执意正式推出排海方案,即修建一条从福岛核电站通往近海的海底隧道,将经过处理的核污水通过该隧道引流至距海岸1公里的近海排放。
日本核监管机构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于当年7月22日召开会议,正式认可了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海计划。
获得地方政府同意后,东电公司计划于2023年春天开始排放核污水。
此后,根据日本政府的说法,由于相关基建受天气与海洋状况等变数的影响,排放的时间从原计划2023年春天延至2023财年第一季度(2023年4~6月)。
3·11日本本州岛海域地震百科名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2011年3月11日,日本气象厅表示,日本于当地时间11日14时46分发生里氏8.9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20公里。
东京有强烈震感。
美国地质勘探局将日本当天发生的地震震级从里氏8.9级修正为里氏8.8级。
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
北京时间3月13日,日本气象厅再次将震级修改为9.0级。
目录灾情简介震级修正人员伤亡3月12日3月13日3月14日3月15日3月16日3月17日海啸警报救灾活动二次灾害具体影响日本美国全球经济冲击日本地震影响全球产业链背景资料震区景象地震引发海面上出现大漩涡燃气泄漏火灾频现日史上最大级别地震多处停电,炼铁厂发生爆炸东京塔塔顶出现歪斜通信网络中断救援情况自卫队军舰和战机参与搜救中国表示愿派救援队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漏余震信息日本天皇呼吁灾情简介震级修正人员伤亡3月12日3月13日3月14日3月15日3月16日3月17日海啸警报救灾活动二次灾害具体影响日本美国全球经济冲击日本地震影响全球产业链背景资料震区景象地震引发海面上出现大漩涡燃气泄漏火灾频现日史上最大级别地震多处停电,炼铁厂发生爆炸东京塔塔顶出现歪斜通信网络中断救援情况自卫队军舰和战机参与搜救中国表示愿派救援队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泄漏余震信息日本天皇呼吁展开编辑本段灾情简介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北京时间13时46分)发生在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的里氏9.0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8.1度,东经142.6度,震源深度约20公里。
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称地震将引发约6米高海啸,后修正为10米。
北京小部分区域有震感,但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不过,此次地震可能引发的海啸将影响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但对中国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据权威人士表示,由于此次地震发生在日本东北部,距离中国大陆比较远,且中国大陆架性质决定了在这段距离中有一片相对较浅的海域,所以对大陆不会有明显影响。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福岛核事故及对电力系统的影响情况通报(2011年3月31日)2011年3月11日,日本宫城县海域发生9.0级世纪大地震,并引发破坏性极高的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巨额财产损失。
截至3月30日,已造成11258人死亡,16344人失踪。
大地震及引发的海啸等大规模次生灾害重创日本电力系统。
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严重级别可能高达6级,即“严重事故”。
目前,附近海域和环境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相邻国家相继监测出微量放射性核素,事故的影响仍在逐步扩大,预计后续处理可能仍需很长时间。
此次大地震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以及电力供应危机,将给日本及全球的能源电力发展和电网安全生产带来深刻影响。
东京电力公司在生产管理和应急机制方面的缺陷和教训也值得电力企业深入分析、引以为戒。
一、日本电力工业概况日本是一个能源短缺、资源非常贫乏的国家,只有少量水能和煤炭,其他能源必须大量依赖进口。
日本的电力生产主要依靠火电(燃料主要是液化天然气LNG和煤炭)、核电以及水电,其余的则是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地热、风能和太阳能以及燃料电池等的发电。
2009年,日本总装机容量2.42亿千瓦,其中,核电装机4885万千瓦,占20.2%;水电装机4638万千瓦,占19.2%;煤电装机3795万千瓦,占15.7%; LNG6157万千瓦,占25.5%;燃油机组4620万千瓦,占19.1%;新能源装机53万千瓦,占0.2%。
表1 2009年、2014年(规划)日本装机容量及分类情况类别2009年情况2014年规划类别装机量(GW)占比(%)装机量(GW)占比(%)核电48.85 20.2 51.87 20.9水电46.38 19.2 47.81 19.2煤电37.95 15.7 40.37 16.2LNG 61.57 25.5 64.14 25.8燃油46.20 19.1 44.04 17.7新能源0.53 0.2 0.53 0.2总计241.5 100 248.75 100可以看出,日本由于电力需求增长较缓,发电装机规模增长不快,核电在发电装机中的占比增长较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