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 《寓言四则》习题精选(有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6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22课寓言四则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校.量(jiào)喇.叭(lǎ)粘.住(zhān)B.雕.像(diāo) 遵.重(zūn) 虚荣.(róng)C.庇.护(bì) 爱慕.(mù) 适.用(sì)D.凯.歌(kǎi) 宙.斯(zhòu) 赫.赫(hè)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吾穿井得一人()(3)国人道.之()(4)不若..无闻也()(5)有闻.而传之者()(6)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3.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闻之.于宋君得一人之.使B.及.其家穿井及.其日中如探汤C.闻.之于宋君有闻.而传之者D.非得一人于.井中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4. 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常一人居外B.吾穿井得一人C.奈何忧其坏D.其人舍然大喜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常一人居外/居功自傲B.奈何忧其坏/杞人忧天C.身亡所寄/亡羊补牢D.得一人之使/晏子使楚6. 根据解释,在括号中写出相对应的词语。
(1)因喜爱而向往表面上的光彩。
()(2)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
()(3)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
()(4)借指为不必要忧虑的事情而忧虑。
()7.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爱慕:(2)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较量:8.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或短语各有什么表达作用。
(1)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2)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
9.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吾穿井得一人(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10.翻译下列句子(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十二课《寓言四则》同步练习(一)及答案22 寓言四则一、基础积累1.请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2.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A.失败——惨败;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D.重视——轻视3.选出不是反义词的一项()A.渺小——伟大B.增加——降低C.坚定——坚决D.冷淡——热情4.为下列加点词选择正确义项。
(1)及.其家穿井()A.和B.待,等到C.趁着(2)丁氏对.曰()A.应答,回答B.正确C.向着(3)身亡.所寄()A.死 B.无,没有C.丢失二、阅读理解(一)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个故事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解释下列词语,并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A.较量较量: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B.凯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表现出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情。
7.“若说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________。
8.用自己的话概括蚊子战胜狮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9.文中在描写蚊子叫声时用了两个不同的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0.“你并不比我强”和“我比你强得多”分别是________句和________句,从句子的语气上来看,第________句比第________句强。
《寓言四则》练习题一、文学常识填空1.寓言寓言是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可以是。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性和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时代流传下来的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 韩非及《韩非子》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国人,著名。
他著有《》一书,共202055篇。
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
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4. 《塞翁失马》节选自《》。
《淮南子》,又名《》。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
《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
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二、概括寓意1.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复述四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四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有怎样的寓意?(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2)《蚊子和狮子》:(4)《塞翁失马》:三、问题探究1. 探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中的异同点?2. 《蚊子和狮子》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四、阅读《智子疑邻》,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不筑.,必将有盗()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2、翻译下面的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寓言四则》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雕.像(di āo ) 爱慕.(mù) 庇.护(pì) B .饶头.(tòu) 较.量(jiào) 喇.叭(l ǎ) C .凯.歌(k ǎi ) 粘.住(nián) 蜘蛛.(zh ū) D .崩坠.(zhuì) 溉.汲(gài) 躇步跐.蹈(c ǐ)2. 下列语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募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B .“以己之常攻敌之短”是取胜的法宝。
C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D .求闻之弱此,不若无闻也。
3. 对句中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平凡的人)B .奈何..忧崩坠乎?(怎么,如何) C .穿.井得一人。
(挖掘,开凿) D .国人道.之。
(讲述)4. 下列对语句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
译文:又有一个为他的忧愁而担心的人。
B .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C .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译文: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
D .其人曰:“奈地坏何?”译文:那个人说:“对毁坏大地有什么办法呢?”5. 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夸张修辞的一项是( )A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B .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C .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D.你的要求我都能满足,即使你要星星月亮,我也给你摘下来。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6. 《伊索寓言》是一部集。
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人,善于讲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名下。
30 寓言四则一基础知识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暮而果大亡其财(亡:)⑵马无故亡而入胡(亡:)⑶人皆吊之(吊:)⑷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⑸居数月(居:)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⑺死者十九(十九:)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与的对立统一关系。
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阅读理解(一)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又不被重视的人。
〖注〗赫耳墨斯: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宙斯是希腊神话里最高的神。
赫拉:宙斯的妻子。
添头:商人为了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物以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添头”。
1、第一段采用的是与的表达方式,第二段采用的是的表达方式,点明了。
2、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请用一个词语来更明确地表达赫耳墨斯雕像的价格:3、在赫耳墨斯的想象中,雕像者会如何回答他的雕像价值?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4、文中划横线部分是对赫耳墨斯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心理状态。
5、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值时,为什么笑?这反映了他问话是怎样的心态?(二)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寓言四则》练习题年级班姓名:一、集腋成裘:1.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 gài jí),常一人居外。
B. 杞( qí )国有人忧天地崩坠( bēng zhuì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C.晓之者曰:“日月星宿( xiù ),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 zhōng )伤。
”D. 若躇( chú)步跐蹈( chǐ dǎo),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2.下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沾住了。
B.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C.其人释然大喜,硝之者亦舍然大喜。
D.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若躇步呲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家无井而出溉汲..(打水、浇田) B. 闻.之于宋君(听说)C. 若.屈伸呼吸(如果)D. 身亡.所寄,废寝食者(死亡)4. 下列词语不都属于形容词的一组是()A. 诚实善良美丽顽强 B.飞快兴奋幸福笔直C. 高红缓慢伟大D. 愿意悲伤优秀卑鄙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
B.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殚精竭虑。
D.这里有良好的水土条件,又有一个团结向上的领导班子,因而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的这句诗词激励着我们青少年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发奋有为。
B. 中国政府再次发出:"钓鱼岛自古以来是我国神圣的领土,不容任何人侵犯"的警告。
22《寓言四则》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阅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说说其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参考答案:《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讽刺和批判了那些喜爱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值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
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小成果就得意忘形的人。
二、从《穿井得一人》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生活中为获得真知真见,避开道听途说,应当怎么做?与同学讨论一下。
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读懂《穿井得一人》,并指导实践。
参考答案:《穿井得一人》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可轻信传闻,更不能盲目传播,说话要表述清楚。
在现实生活中,对待传闻应采取调查研究的审慎态度,应有去伪存真的求实精神,不轻信、不盲从,更不能以讹传讹。
三、人们常用“杞人忧天”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也有人认为其中传达出猛烈的忧患意识。
你同意哪一种理解呢?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培育思辨能力。
参考答案:“杞人忧天”原来确实是讽刺那些不必要的担忧,但理解为“其中传达出猛烈的忧患意识”也是可以的。
其实《列子》之后的一些文人已经将“杞人忧天”引申到政治生活方面,借以表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寓意。
如李白《梁甫吟》:“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
”这正是以杞人自喻,抒发为国事操劳而受到排挤的苦闷。
文天祥《赴阙》:“壮心欲填海,苦胆为忧天。
”在南宋危亡关头,他借“精卫填海”这个传奇和“杞人忧天”这则寓言表达了自己力挽狂澜的决心与抱负。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闻.而传之者……2.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3.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4.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5.奈何..忧其坏?点拨:本题旨在引导同学们把握重点文言词语的含义。
参考答案:1.听说2.叙述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3.无,没有4.伤害5.为何,为什么。
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挑出并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遵重。
( )(2)这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暮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 )(3)蚊子唱着铠歌飞走了。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粘( )___________宿(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二、选择题3.下面加点字的字形、字音全对的一项是()A.尊.重(zūn)雕.像(diāo)星宿.(sù)B.剌.叭(lǎ)饶.头(ráo)宙.斯(zhòu)C.庇.护(pì〕爱慕.(mù)赫.耳墨斯(hè)D.爪.子(zhuǎ)凯.歌(kǎi)较.量(jiào)4.赫耳墨斯化作凡人来到雕像者店里的目的是A.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受不受尊重。
B.他想知道人对神是否尊重。
C.他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D.他想知道自己在人间是否受到极大的尊重。
5.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赫.拉(hè)添.头(tiān)B.庇.护(pì)雕.像(diāo)C.喇.叭(lǎ)粘.住(zhān)D.凯.歌(kǎi)爱慕.(mù)6.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他的话语攻势凌厉,没有一丝感情,有些咄咄逼人....。
B.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我们还能取得如此大的突破,真是喜出望外....。
C.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成为我们的榜样。
D.因为要完成这项任务还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于是他杞人忧天....,总是皱着眉头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综合性学习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2)不若..无闻也(3)因往晓.之(4)身亡.所寄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因往晓.之晓:_____________(2)及.其家穿井及:_____________(3)若.屈伸呼吸若:_____________(4)闻.之于宋君闻:_____________(5)国人道.之道:_____________四、语言表达9.阅读下面寓言,补充故事的结尾(至少写出两个)。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2课《寓言四则》培优练习一、基础知识运用1.为加粗字注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2.选出不是同义词的一项()。
A.失败——惨败;B.排除——排斥;C.庇护——保护;D.重视——轻视3.解释下列词语。
凡人:庇护:虚荣:4.《伊索寓言》是集。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人,他善于讲。
5.《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中点明赫尔墨斯骄傲自大的原因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结束时没有写赫尔墨斯的反应,请你补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共两段,说明每段运用的表达方式及段意。
第一段:表达方式是:,段意是:第二段:表达方式是:,段意是:8.故事中的三问三答的内容能不能调换?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他“笑”的原因是。
10.写宙斯和赫拉像与赫耳墨斯的价钱用的手法是,这样写的作用是11.故事的结局不屑赫尔墨斯的反应,但读者可以想象他的反应是。
12.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二、拓展提升车子上运着两只桶,一只盛着酒,另一只空无所有。
前者一路上沉静地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
24 寓言四则1.概括《穿井得一人》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杞人忧天》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两则《伊索寓言》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寓言往往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狮子》是以动物喻人。
B.两则寓言都采用了对话描写。
C.两则寓言结构相同,都是先叙述故事,篇末点明寓意。
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构思精巧,文章采用三问三答的形式,这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伏。
4.写出四则中国古代四字寓言故事。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阅读《寓言四则》,回答问题。
(27分)1.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是:这故事实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蚊子和狮子》的寓意是:这故事实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阅读下面寓言《郑人买履》,参照课内寓言概括其寓意。
(2分)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寓言四则》同步习题(含答案)《寓言四则》同步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角度看,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 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均出自丹麦人安徒生之手。
B. 《再塑生命的人》中的王玉琳老师具有高超的教育艺术,她运用实物触摸的方法教作者海伦?凯勒拼读英语单词。
C.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好事;《塞翁失马》说明祸与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道理。
D. 歇后语“唐僧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里的“猴头”是指《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也就是《小圣施威降大圣》里的“大圣”。
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幼时记趣》一文中,癞蛤蟆比起人来本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童年的“我”会觉得它是“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呢?(2)《寓言二则》中买履的郑人和刻舟求剑的楚人让人觉得可笑,他们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这两则寓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3)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怎样的交友原则和态度?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 解释下面画线字。
(1)马无故亡而入胡亡:(2)人皆吊之吊:(3)居数月居:(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2) 翻译下面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 本则寓言的寓意是:成语“ ”就出自这个故事。
(4) 联系到我们的学习,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4.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寓言四则》习题和答案《寓言四则》习题和答案《寓言四则》习题和答案1.以简短的故事寄寓深刻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迪的作品叫。
2.寓言中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的动植物。
3.《蚊子和狮子》选自《》;《塞翁失马》选自《》。
4.解释加点的词:(1)天雨墙坏:(2)智子疑邻:(3)暮而果大亡其财:(4)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5)马无故亡而入胡:(6)人皆吊之:(7)此何遽不为福乎:(8)其子好骑:(9)其马将胡骏马而归:5.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1)文中加点的“这样”指代的是,“这么”指代的是。
(2)文中两次描写“蚊子吹着喇叭”,对其正确的理解是()A.两次描写作用都是一样的,表现了蚊子敢于向狮子进攻的无畏气概。
B.两次描写作用不同,第一次表现蚊子的.无畏和勇敢,第二次表现蚊子洋洋自得,骄傲自大。
C.两次描写作用相同,表现蚊子洋洋自得,不可一世的心态。
(3)文中“叹息”一词写出了蚊子。
(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最恰当的一项是()A.纸上谈兵B.自食其果C.夜郎自大D.骄兵必败答案1.寓言2.拟人化3.伊索寓言淮南子·人间训4.(1)雨:下雨(2)智:以……为聪明(3)暮:傍晚亡:丢失(4)筑:修补(5)亡:逃跑(6)吊:安慰(7)何遽:怎么就(8)好:喜欢(9)将:带领5.(1)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用爪子抓,用牙齿咬(2)B(3)懊悔而又无可奈何的心理(4)D。
七上语文《寓言四则》复习练习(新人教版)含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2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天雨墙坏(毁坏)B.暮而果大亡其财(如果)C.其家甚智其子(很)D.而疑邻人之父(却)【答案】B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2.下列各项中,“之”字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其邻人之父亦云B.近塞上之人C.人皆贺之D.此独以跛之故【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二、语言表达(共4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 其邻人之父亦云。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答案】(1)他儿子说:“如果不(赶紧)修筑它,一定有盗贼进来。
”隔壁的老人也这么说。
(2)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有一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3)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都战死沙场。
他儿子就因为腿瘸的缘故(没有被征去打仗),父子得以保全生命。
难度:偏难知识点:文言文翻译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答案】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难度:中等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3.《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与的对立统一关系。
【答案】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难度:中等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答案】略,言之成理成文即可,不拘于答案。
难度:中等知识点:近代文学三、填空题(共1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⑴暮而果大亡其财(亡:)⑵马无故亡而入胡(亡:)⑶人皆吊之(吊:)⑷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⑸居数月(居:)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⑺死者十九(十九:)【答案】⑴丢失⑵逃跑⑶安慰⑷难道⑸过了⑹带领⑺十分之九难度:中等知识点:字义四、作文(共1题)1.从下面提示的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作话题,发挥想象,编写一则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同步练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qǐ()人忧天zhîng()伤bì( )护爱mù()kǎi( )歌diāo()像2.下列对课文相关知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伊索,古希腊作家。
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B.《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通过自命不凡的赫尔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碰壁的故事,讽刺了那些不识趣的人。
C.《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战胜狮子后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己短处的人。
D.《列子》,旧题为列御寇著。
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
今本八篇,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3.试分析《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或《蚊子和狮子》中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今天,我们还要不要相信寓言故事背景资料:近日,一个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作者写道:‚小时候,老师告诉我说把一只青蛙放在开水里,它会马上跳出来,而把它放在冷水里,再把冷水慢慢烧开,青蛙就会慢慢适应逐步加热的水温,直到最后被烫死。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要被麻痹思想侵蚀。
但今天我真的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正方:我们要相信寓言故事①进化论里说,人是猴子变来的。
但猴子特爱干一件事情:丢西瓜捡芝麻。
这是猴子的通病,进化的时候没和尾巴一起消失,最终保留在了人的体内。
寓言故事的本身不需要去怀疑,需要怀疑的是人们在品读寓言后的种种心态。
人不能死于蠢病,但同样不能死于自以为是。
寓言是一种‚悟‛,不是建立在物理实验、科学求证的基础上。
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现实的根基,本身就是一种愚蠢。
这个病还病得不轻,有点分不清虚实的疯在里面。
②你可以不去相信夸父追日的结局,大可亲自验证,和他一样放弃一切凡尘琐事,去追逐太阳,直到最后死于饥渴,死于绝望。
你更可以带着怀疑一切的思想,用自己薄弱的肉体去验证所有前人写下的寓言的可操作性。
你要是真的练就了一身金刚不坏之身和一副永远不会绝望的五脏,那你还需要验证什么寓言?去验证一下吉尼斯世界纪录还能捞个名,何苦和寓言过不去呢?③庄子当年游学,对得起向他提问的人。
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22《寓言四则》作业(含答案)《寓言四则》第二课时练习题(一)填空题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溉汲________ 躇步________ 跐蹈________ 舍然________ 杞人________2.《杞人忧天》文末“其人"“大喜”的原因是________;“晓之者"“大喜”的原因则是________。
3.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1)身亡所寄________(2)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4.(1)《穿井得一人》节选自《________》,《吕氏春秋》又称《________》,是战国时期秦相________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是先秦________(儒家、法家、墨家、杂家)代表作品。
(2)“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的危害。
(3)《杞人忧天》选自《________》,内容多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战国时期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二)翻译重点词句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②及其家穿井③国人道之④闻之于宋君⑤因往晓之⑥若屈伸呼吸⑦充塞四虚⑧舍然大喜2.翻译下列句子。
①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②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③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④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三)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穿井得一人《吕氏春秋》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人道之(讲述)B.闻之于宋君(知道)C.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及其家穿井(等到)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宋之丁氏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B.及其家穿井其人舍然大喜C.有闻而传之者学而不思则罔D.闻之于宋君其一犬坐于前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选自《吕氏春秋》。
24.寓言四则积累与运用——字词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庇护(bì) 溉汲(jí) 宙斯(zhòu sī) 躇步跐蹈(chú)B.爱慕(mù)饶头(ráo)凯歌(kǎi gē)舍然大喜(shě)C.中伤(zhòng)强大(qiáng)称(chèn)职身亡所寄(wú)D.较量(jiào)崩坠(zhuì)添头(tiān tou)闻而传之(chuán)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与“身亡所寄”中“身”字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A.若屈伸呼吸B.日月星宿C.地,积块耳D.充塞四虚3.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B.常一人居外C.亦不能有所中伤D.因往晓之积累与运用——句子4.下面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家穿井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又有/忧彼之所忧者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积累与运用——文学文化常识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
B.《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清醒。
C.《穿井得一人》出自《吕氏春秋》一书,该书是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的。
D.《杞人忧天》出自《列子》,该书是儒家学派重要典籍著作,旧题为列御寇著。
积累与运用——语言表达与应用6.静怡同学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题为《网络谣言》的漫画。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漫画,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幅漫画告诉了人们什么。
7.班级要组织“小寓言大智慧”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揭示特征】(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
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寓言四则》练习题(含答案)课内知识巩固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庇( )护 凯( )歌粘( )住溉汲( )中( )伤星宿( )舍( )然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____________(2)闻之于宋君:____________(3)因往晓之:____________(4)其人舍然大喜: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人曰:“奈地坏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填空。
《伊索寓言》是一部________集。
相传伊索是约公元前6世纪________人,善于讲________故事。
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______名下。
《伊索寓言》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世界三大寓言故事集。
30 寓言四则
一基础知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暮而果大亡其财(亡:)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亡:)
⑶人皆吊之(吊:)
⑷此何遽不为福乎(何遽:)
⑸居数月(居:)
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将:)
⑺死者十九(十九:)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写法很巧妙。
一开始就用“”来揭示赫耳墨斯的奢望,
实际上他心底的秘密是“”。
3、《塞翁失马》这篇寓言用来说明“”(《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
与的对立统一关系。
4、阅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分别说说四则寓言的寓意。
二、阅读理解
(一)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
”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又不被重视的人。
〖注〗赫耳墨斯:希腊神话里掌管旅行和商业的神,是宙斯的儿子。
宙斯是希腊神话里最高的神。
赫拉:宙斯的妻子。
添头:商人为了吸引顾客,往往在顾客所买的货物以外,加送一点不值钱的东西,这种加送的东西叫做“添头”。
1、第一段采用的是与的表达方式,第二段采用的是的表达方式,点明了。
2、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请用一个词语来更明确地
表达赫耳墨斯雕像的价格:3、在赫耳墨斯的想象中,雕像者会如何回答他的雕像价值?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心态?
4、文中划横线部分是对赫耳墨斯的描写,表现了他的心理状态。
5、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值时,为什么笑?这反映了他问话是怎样的心态?
(二)
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
要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
我比你强得多。
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朝狮子脸上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
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
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1、在文中找出与“你并不比我强”这个否定句相应的肯定句是。
这两句把蚊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2、判断正误:
(1)蚊子之所以能战胜强大的狮子,根本原因是蚊能咬狮子。
()
(2)在写法上,上一则寓言是反衬手法,在修辞方面本则寓言用的是拟人手法。
()(3)本文是在篇末点明寓意。
()
(4)能概括蚊子战胜狮的神态的词语是“势不可挡”。
()
3、能确切概括蚊子结局的成语是()
A.后悔莫及B.可歌可泣C.乐极生悲D.宁死不屈
4、文中两次写蚊子“吹着喇叭”,第一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特点?第二次表现蚊子的什么神态?
5、这则寓言说明了()
A.狮子虽然庞大,却没有本领。
B.是不是真有本领,不取决于个子的大小。
C.蚊子败在蜘蛛手里,是出于偶然。
D.取得胜利后,不能盲目骄傲,要谨慎从事,否则会受挫折。
(三)
春天。
在,名从冬眠中醒来的大树下,一棵小草探出了鹅黄的头,他们从此成了邻居。
他们的日子很舒心,很()(qiè)意。
白天,他们听鸟儿(),看花儿();晚上,他们与星星(),同露珠()。
后来,不幸降临了。
这一年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干旱,野草、鲜花、树林都大片大片的死去。
大树和小草也在痛苦里挣扎。
“大树,我……不行了。
”小草呻吟着。
“不,我们要活下去。
”
大树用半焦的身躯挡住子太阳毒辣辣的火舌,咬紧牙,忍受着她疯狂的()(shí)咬。
太阳落山了,大树顾不得抚摸自己淌血的伤口,舒展开斑痕累累的四肢,把一丝丝微薄的湿气聚成滴滴露珠,小心注入小草的躯体,把她拉出了死亡的边缘。
夏雨终于返回了他们的家园,危难过去了,小草无限感激的仰望着大树说:“您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呢?我这么渺小卑微,对您能有什么回报呢?”
大树笑笑:“我也曾是一颗小草,我危难的时候,同样受到过别人慷慨的赠予,若说回报,我怎么回报蓝天、大地、雨露、春风他们呢?”
小草想了很多很多。
秋天,她走完了生命的旅程,化为一()(cuō)泥土,溶进了大地的血脉。
春风又起,大树周围,又泛起点点新绿。
1、本文的体裁是()
A、小说B、童话C、寓言D、民间故事
2、文中有三处拼音,结合上下文写出汉字。
3、选出填入文中第二节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词()
A、欢笑争艳交流谈心B、欢歌争春谈话交往
C、欢笑争春交往谈心D、欢歌争艳谈心交流
4、“渺小”与“卑微”从词性角度看是属于()
A、副词B、动词C、形容词D、助词
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四)有那么一只猫,它总是把自己吹嘘得了不起,对于自己的过失,却百般掩饰。
它捕捉老鼠,不小心,老鼠逃掉了,它说:“我看它太瘦,只好放走它,等以后养肥了再说。
”
它到河边捉鱼,被鲤鱼的尾巴劈脸打了一下,它装出笑容:“我不是想捉它——( )我就是要利用它的尾巴来洗洗脸。
刚才到阁楼上去玩,我的脸搞得多脏啊!”
一次,它掉进泥坑里,浑身糊满了污泥。
看到同伴们惊异的眼光,它解释道:“身上跳蚤多,用这办法治它们,最灵验不过!”
后来,它掉进河里,同伴们打算救它,它说:“你们以为我遇到危险了吗?不,我在游泳……”话没说完,它就沉没了。
“走吧,”同伴们说,“现在,它大概又在表演潜水了。
”
1、为文中的加点字注音。
蚤( ) 潜( )
2、填入文中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捉它还不容易?
B、捉它简直太容易了。
C、要捉早就捉到了。
D、捉它一点也不难。
3、本文共写了小猫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小猫的什么特点?
4、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1、丢失逃跑安慰难道过了带领十分之九2、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3、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祸、福 4、略,言之成理成文即可,不拘于答案。
二、(一)1、叙述、描写;议论;寓言的寓意2、一文不值3、价值比赫拉的雕像还贵。
表现了他狂妄的心态。
4、心理;自以为身价很高,狂妄 5、蔑视赫拉的骄傲的心态。
(二)1、我比你强得多;步步进逼、咄咄逼人2、⑴×⑵√⑶√⑷×3、C4、无畏、果敢;洋洋自得、骄傲自大5、D(三)1、B2、依次是:惬、噬、撮3、D4、C5、告诉人们人生就像大树一样,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这样,人生才会有价值,才更有意义。
(四)1、zǎo;qián 2、A 3、捕捉老鼠、河边捉鱼、掉进泥坑、掉进河里;自我吹嘘,文过饰非 4、示例:做任何事要谦虚好学,不要文过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