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 格式:docx
- 大小:104.26 KB
- 文档页数:7
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矿工作面防水安全技术措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会涉及到水文地质条件,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手段来预防和控制工作面的涌水、渗水等水害事故,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具体内容。
一、地质勘探及水文地质估测在煤矿工作面建设前需对施工地点进行地质勘探,了解基本的地质结构、水文地质条件等,评估开采区域涌水量、涌水情况、水源位置等,制定相应的防涌水措施。
这一步操作至关重要,其结果直接影响后续的煤矿安全生产。
二、煤矿井下渗水预测通常情况下,地质勘探已经预示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存在重大的渗水隐患。
为保障井下矿工的安全和煤炭的生产,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对井下的渗水量、渗透性等进行预测,以确定渗水的来源和分布规律。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使矿工预先掌握井下煤层渗流情况,以方便随时采取对应的对策。
三、工作面防涌水技术1. 适量封孔防水针对井下涌水的情况,煤矿可以通过封孔防水来改善局面。
具体说,煤炭开采工作面集中封闭可能渗漏存在的孔洞、裂缝和裂隙等,防止地表和井下水源渗透进入工作面。
这种方法在保证煤炭生产的同时,也能改善井下水文地质环境,减轻煤矿灾害风险。
2. 压地宝注浆技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由于石层内部的差异性,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裂隙,伴随着井下涌水情况。
为此,可以通过采用压地宝注浆技术,将地面上的预混泥浆注入裂隙,让水凝结在其中,从而达到防渗透目的。
这种方法不仅减轻了井下涌水的压力,同时还提高了地质力学的机械强度,有利于矿井的安全稳定。
四、总结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是保障煤炭生产安全的关键性环节,在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必须予以重视。
通过地质勘探和水文地质估测等手段,可以提前预测井下的渗水情况。
此外,适量封孔防水、压地宝注浆技术等方法也是解决井下涌水问题的有效手段。
只有在加强技术创新,采取严谨的操作流程,才能减轻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保障煤炭生产的安全和稳定。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排水系统根据水文地质资料,排水系统如下:(1)在回风顺槽低凹处做水窝设18.5KW水泵两台经排水管→12205回风顺槽→1265m车场水沟→井底内外水仓。
(2)在辅助运输巷低凹处做水窝安装两台22KW水泵,额定排水能力每台100m3/h,备用两台5.5KW潜水泵和一台22KW水泵,两台22KW水泵分别和排水管接通,潜水泵做接头和排水管接通。
两台22KW水泵安装在距辅助运输巷迎头10m位置。
22KW水泵经排水管→12205辅助运输巷→1189m车场水沟→井底内外水仓。
(二)、防治水的安全技术措施1、工程技术部、通风区必须作好工作面的探放水,防止含水层或与工作面相邻老空积水在煤层开采过程中突然涌水,发生水害事故。
2、探放水打钻钻进时,如果发现《煤矿安全规程》第291条中的相关预兆时,必须立即停止打钻,严格按照第第二百九十一条的规定执行:第二百九十一条:钻进时,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的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但不得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
如果发现情况危急时,必须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区的人员,然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定期观察地表塌陷区的塌陷情况,对容易积水的地方必须填平填实或采取排水措施,防止积水渗入井下。
4、地表裂缝和塌陷地点必须填塞,防止地表水沿裂缝流入井下,填塞裂缝时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防止人员陷入塌陷坑内。
5、严禁在各种防隔水煤柱中采掘,不得开采已经留设的防水煤柱。
6、地测部门必须作好水文地质预报,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施工单位必须作好疏排水和防水工作。
7、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点发现有挂红、挂汗、空气变冷、出现雾气、水叫、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或产生裂隙出现渗水、水色发浑、有臭味等突水预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立即报告矿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威胁地点的人员。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煤矿防治水规定》切实抓好矿井防治水工作。
确保安全生产,特根据我矿实际重新编制采煤工作面防治水措施及水害预警程序。
我矿各相关单位认真组织实施。
一、建立健全防治水领导机构1、成立了矿井防治水工作领导组组长:XXX副组长:XXX 孙云锁XXX XXX XXX成员:XXX XXX 王XXX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XX专设防治水办公司,刘福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职责划分(1)防治水机构负责所属负责矿井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
健全和完善矿井水害防治各项技术的规定制度等。
审批水害防治工程设计措施及水害防治经费使用。
(2)应急抢险指挥部全权负责矿井应急抢险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
根据抢险需要合理需要的人、才、物等资源。
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现场抢险组是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4)领导组各成员矿长:是本矿井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对矿井防治水工作全面负责。
各分管副矿长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防治水工作,对分管范围内职责负责。
三、矿井水害的类型及易发突水事故的地点的分析1、矿井水害的类型造成我矿井水害的主要水源有大气降水、地下水和老空水。
其中地下水按其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根据水源分类,矿井水害分为:(1)、地表水害、(2)、老窑水水害(3)、孔隙水水害、(4)、裂隙水水害等2、矿井水害事故易发生的地点我矿井下易发生突水事故的地点是矿井正常生产的采煤、掘进工作面。
在生产过程中与地表水、地下水或老空水沟通时,就会发生突水事故。
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
垮落带及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
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四、矿井发生突水事故的预兆(1)煤层发潮、发暗。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于综采工作面的准备工作非常关键。
在进入综采工作面之前,需要全面收集和分析有关水文地质、矿井地质和矿井涌水情况的信息,并
根据情况制定合理的矿井涌水应急预案。
准备工作还包括综采工作面布置
时对工作面作业现场的规划和布置,对防治水设施的选择和放置进行合理
规划。
其次,综采工作面防治水设施的选择与放置是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
重要环节。
在选择设施时,应优先考虑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维护方便等
因素。
常用的防治水设施包括抽水井、瞬时涌水井、泵站、加强护结构等。
抽水井通常设置在工作面主进风巷两侧,以便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瞬时
涌水井主要用于工作面小型涌水的排放;泵站常设置在综采工作面的主进
风巷上风处,用于迅速排除工作面涌水,确保矿井安全运转。
同时,综采
工作面的加强护结构也是防治水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工作面的
涌水量和涌水速度。
最后,综采工作面的防治水措施包括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和维修巷道
防治水措施。
主采工序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工作面探水、放水、抢排等,
通过利用探尺、激光探测仪等设备探查工作面涌水情况,并合理运用泵站
等设备抢排涌水,保持工作面相对干燥。
维修巷道防治水措施主要包括设
置横排水沟、加固支护等。
通过设置横排水沟能够迅速排除维修巷道中的
积水,保持维修巷道的干燥,同时加固支护能够有效防止矿层涌水破坏巷
道结构。
防治水安全风险管控技术措施
1、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2、工作面各生产用水在工作面不生产时必须及时关闭,不得任其自流浪费。
3、两巷水沟经常清理,保证水流畅通。
4、工作面有积水时,安装潜水泵并及时排出积水。
5、全面检修液压系统,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6、两巷水管和阀门不得漏水,出现漏水时必须进行处理。
7、两巷及工作面淋水要用旧风筒布或彩条布等接水然后引入水沟,严防流入溜煤眼内。
8、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水灾避灾路线。
9、探放水严格按相关设计及措施执行。
11、加大日常对矿区所有水沟的检查力度,出现堵塞、变形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开挖,防止汛期大量雨水汇聚矿区。
12、加大日常综合治理巡查,加强雨季防洪工作、雨季回采时,每班要有专人观察,发现涌水量突然增大或异常时立即撤出人员,并听从调度指挥。
13、加强风井口及驱动机房防水防爆门的管理,防止雨水倒灌井下。
14、准备好足够的救援物资,特别是发生泥石流后人员安置时的物资供应。
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第一篇:煤矿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目录一、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 (1)1、工作面概况 (1)2、地质构造 (1)3、主要水源 (2)4、突水系数及涌水量预计 (3)二、领导机构 (4)三、矿井防排水现状 (5)四、工作面防治水措施 (5)1、疏水降压 (5)2、加强水文实时观测 (5)3、加强老空水的探查与排放 (6)4、底板注浆改造 (6)5、突水危险性评价 (6)6、工作面排水方案 (7)7、防排水措施 (10)五、工作面初采期间涌水量观测方案 (12)附件1、11071工作面避灾路线图2、11071工作面排水方案平面图 3、11071工作面突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梁北矿11071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1071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1、工作面概况11071工作面位于11采区东翼上部第二区段,11071工作面对应地面有箕啊、铁李村,地面标高+112m—+119m。
11071工作面西起11采区上山煤柱,东至铁李正断层,上部为11031工作面采空区,下部为11111工作面采空区,为“孤岛”采煤工作面。
11071风巷走向长1312m,11071中巷走向长1541m,11071机巷走向长1568m,上下两部分在切1测点联合开采形成一个大的工作面。
下部切眼平均采长162m,上部切眼平均采长165m,联合后工作面平均采长327米,风、中、机巷和切眼均沿二1煤层顶板布置,工作面西部巷道方位104°,中部调向位置以东巷道方位89°,11071风巷顶板标高为-358.530m~-341.740m,最大高程差为16.79m;11071中巷顶板标高为-397.812m~-373.125m,最大高程差为24.687m;11071机巷顶板标高为-433.809m~-406.325m,最大高程差为27.484m。
工作面采煤面积418545.64m2,煤层倾角平均12°,平均煤厚3.98m,计算二1煤层地质储量228.22万吨。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说明:目前,1016工作面即将投入生产,为确保防治水工作顺利进行,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特编制如下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技术方案及要求:1、机、风巷水槽必须铺设平直,保证流水畅通。
2、风巷F11点向外涌水自流。
3、机巷涌水自流。
4、电泵要一用一备,保证水仓不少于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电泵。
电泵型号为:矿用隔爆型潜水排沙泵BQS30-70/2-7.5/N,排水量为30m?/小时;风巷排水管直径为4英寸。
三、安全技术措施:每班派专人24小时观察底板出水及顶板淋水情况,每班巡视不少于3次,发现突水预兆或其它异常情况时,水量猛增时要立即通知当班管理人员,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人员。
并立即向安全信息中心和区值班汇报。
1、地测科派人观察出水情况,定期化验水质,提供有利的水文地质资料。
2、加强维护两巷通讯线路及电话,保证能直达矿安全信息中心的电话,并安专人接听电话。
3、机、风巷铺设排水槽,每天安专人清理水槽内淤煤、杂物,发现损坏变形的水槽,及时更换,保证正常的排水。
4、工作面上、下隅角收作时,要清理好水路,保证老塘水进入机第 2 页共 5 页巷水槽。
5、风巷最洼点设置泵窝,每班安专人对风巷水窝、水仓进行清理,确保水泵排水畅通。
6、加强顶、底板管理,回采期间工作面保持平直、确保无低洼积水区,支架平稳,初撑力不低于24Mpa,护帮板按规定正常使用,淋水段煤机过后必须及时移架,确保及时支护顶板,机尾段单体支柱必须棵棵穿鞋,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过顶严密,拴齐防倒绳,老塘侧挂严大笆,并使用Dws3.15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2m木料做梁,一梁三柱,加打一排挑棚,支柱支设要迎山有劲,确保支护强度合格。
7、超前管理段支柱班班安专人进行检测及二次补液,支柱必须正规有劲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发现损坏支柱及时更换,两帮使用单体支柱配合塘材大笆背严背实,超前管理段支柱必须拴齐防倒绳。
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地质概况该面为南三采区轨道上山南翼,上为71煤防水煤柱,下为7133工作面采空区;北到三采区上山煤柱,南到补10勘探线以南160m。
工作面走向长1060m,倾斜长124m。
煤厚平均2.4m,倾角平均24deg;,顶板为中粒砂岩,底板为砂泥互层。
(二)工作面水文地质概况1、对工作面回采构成影响的充水因素有四个方面:一是顶部的l四含l水;二是顶、底板砂岩裂隙水;三是断层导水;四是钻孔水。
(1)l四含l水:XX工作面上方基岩面标高为-246.0~-254.0m,四含厚2.57~6.5m,平均5.4m,单位涌水量0.2068L/S.m,富水性中等;工作面设计留设防水煤柱35.51m,工作面回采期间l四含l水会沿采动裂隙进入工作面,尤其是工作面里段及老顶初次来压期间,l四含l涌水量会显著增大,预计正常涌水量15~20m3/h,最大40m3/h。
(2)顶、底板砂岩裂隙水:7煤层直接顶为中~细粒砂岩,层厚4.06~12.07m,老顶为泥岩或泥砂互层,层厚 4.39~7.86m;底板为泥岩、细砂岩,砂岩裂隙发育,根据补2-5孔抽水试验资料,单位涌水量为0.1046 L/S.m,富水性中等,根据机风巷掘进情况及7133回采经验来看,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将以淋、渗入工作面,预计正常涌水量5~10m3/h。
(3)断层导水:工作面掘进期间揭露了不少小断层,特别是切眼连续揭露了3条小断层,严重破坏了顶板完整性,增大了导水裂隙,特别是老顶来压,应力集中,断层会活化,进一步增大导水裂隙,为l四含l水、裂隙水涌入增加通道。
掘进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大湾子煤矿2012年3月为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做好一年一度的水害防治工作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
根据我矿井下实际情况,特制订防治水措施。
(一井下防治水措施1、顶板水的防治措施在掘进过程中要求:(1严格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制度,做好探放水工作。
(2地质人员经常下井观测,收集地质资料,及时预测前方地质构造情况;(3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若发现异常地质情况及出水征兆时,应立即停止掘进,与技术科联系,并听从其安排。
(4紧跟迎头挖好水槽,作好排水工作。
(5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尤其要加强穿煤段的工程质量的管理,支柱要求穿木鞋,巷道要打好抬棚。
2、底板水的防治措施(1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和“有采必探,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认真做好探放水工作。
(2地测人员经常下井加强地质和水文地质的观测,及时分析前方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采掘过程中,严禁破底。
3、断层水的防治措施(1在断层上、下盘留足防水煤柱。
(2在其附近采掘时,严禁破坏其保安煤柱,同时对断层的伴生、次生断裂构造加强观测,并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防治水措施。
(3掘进至断层附近时,建议采用物探,钻探手段查明断层的确切位置及其水文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水措施。
过断层时应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进行超前探放水并采取超前预注浆加固围岩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为防止滞后突水,要求生产部门采取加强巷道支护,壁后注浆加固围岩等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4、老空水的防治措施(1调查并结合物探手段查明邻近煤矿及老窑的采空区范围,并与之留足防水煤柱。
(2加强对邻矿采掘活动的调查监测,严禁其破坏我矿与之留设的防水煤柱,并督促其加强排水工作,防止老空水溃入我矿。
(3掘进过程中,要加强对老空水的观测,并按探放水设计及措施要求做好探放水工作,确保安全掘进。
并在跟头铺设水槽,加强排水工作。
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
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 背景介绍综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区域,也是水灾事故易发区域之一。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技术措施来防治水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以帮助煤矿工作人员在综采工作面进行安全作业。
2. 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2.1. 井下排水系统在综采工作面上,为了降低地下水位,稳定地下水压力,必须进行井下排水。
井下排水系统是综采工作面防治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井下排水系统分为水平井、倾斜井、立井等,通过井道和井筒与地面的水泵连通,抽取井底的地下水进入地面,从而将综采工作面的地下水位降低,保持井下的工作环境安全。
2.2. 水封帘技术水封帘技术是指在矿井的周边或综采工作面的上方设置水封帘,以阻断地下水向综采工作面进入的技术措施。
水封帘可以采用地下水井、混凝土墙等方式构成,有效地阻止地下水流向综采工作面,避免水灾事故的发生。
2.3. 多孔煤层注浆加固技术综采工作面一般会经过煤层,而煤层往往是一种具有多孔性的介质,容易引发水灾事故。
因此,采用多孔煤层注浆加固技术是一种常见的防治水安全措施。
这种技术通过注入特定的注浆材料,填充煤层的孔隙,提高煤层的密实度和抗渗性能,并同时加固煤层的结构强度,从而防止地下水渗入综采工作面,保障矿工的安全。
2.4. 底板水泵抽水技术综采工作面的底板是水灾事故的高风险区域之一,常常容易出现底板冒水现象。
为了防止底板冒水引发事故,底板水泵抽水技术成为一种重要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底板水泵抽水技术通过布设在底板上的水泵将底板上的地下水抽入井下排水系统,保持底板的干燥,并及时将底板上的地下水排出,防止底板冒水造成事故。
3. 结论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煤矿的正常生产起着关键作用。
在综采工作面上,井下排水系统、水封帘技术、多孔煤层注浆加固技术和底板水泵抽水技术是常见的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矿****工作面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地质资料,****工作面为带压开采工作面,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9条要求,结合《精查地质报告》及《矿井防治水总体规划》,特制定以下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工作面基本概况1、位置:工作面位于东翼盘区内。
工作面南侧为东轨道大巷、东胶带大巷和东回风大巷,已掘;东侧尚未布置工作面;北部为矿界。
2、工作面走向长度601m,倾斜长度147.9m,平均煤层厚度5.36m,煤层倾角1~8°。
3、工作面直接顶为灰黑色泥岩,直接底为灰黑色泥岩,老顶为灰黑色粉砂岩,老底为灰黑色粉砂岩。
工作面内煤质较酥松,煤层倾角较大,节、劈理、裂隙发育。
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地质资料,本井田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在438.73-578.69m之间,奥灰水位标高最多为724.08m,3号煤层均位于奥灰水头压力之下。
故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主要充水水源有:1、中奥陶统峰峰组石灰岩含水层水中奥陶统峰峰组石灰岩含水层为区内主要含水层。
区内稳伏于煤系地层之下,未见出露。
由石灰岩、泥质灰岩及白云岩等组成,为区内主要含水层组。
该含水层组富水性中~强。
井田内4602号钻孔O2f含水层抽水试验资料为:q=0.0460L/s.m,水位标高+724.08m,水质类型为:HCO3-—K++ Na+型。
3#煤层直接底板为平均厚约8.79m的泥岩和砂质泥岩,其下即为太原组。
太原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含煤地层,主要由深灰~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和6层海相薄层石灰岩及6~7层煤层组成。
其中除K1、K2、K3、K4、K5和K6薄层灰岩为弱含水层以外,其余均为隔水层,隔水层累计厚度约为69.66~121.26m,平均厚度为79.45m。
本溪组中上部为灰~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灰色砂岩夹一层不稳定石灰岩,底部为浅灰色铝土泥岩和山西式铁矿层。
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引言在采煤行业,水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如果不加以防治,水会对采煤工作面产生很大的影响,可能会造成生产事故,甚至危及人员安全。
因此,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措施非常必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采煤工作面专项防治水措施。
防治措施前期准备在采煤工作前,应进行地质勘探和水文勘探,对采煤区域的地下水位和水流方向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并根据勘探结果制定相应的采煤方案。
同时,要加强水防工程的修建,在工作面前方或者工作面周围建设人工排水井、排水渠、水闸等设施,有效地对地下水进行控制。
工作面降水在采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下水,需要开展有效的降水工作。
降水的主要方法有井外降水和井内降水两种。
井外降水的方法是通过挖掘排水隧道、修筑排水井等方式将地下水引入到井外,再通过抽水泵进行排放。
井内降水的方法是通过在井内设置抽水泵,在井内抽出地下水后再排放。
加强松散带降水在采煤工作面处于松散带附近时,地下水往往会通过松散带渗透到工作面上。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在松散带地区设置专门的加固措施。
常见的加固措施包括注水加固、注浆加固和固结支护加固。
管理渗透水渗透水是指地下水从地层渗透进入工作面形成的水流。
采煤过程中,需要对渗透水进行有效的管理。
一般来说,需要通过在巷道和工作面上设置渗透水防治设施来进行管理。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防止地下水流进工作面,以及挖掘出产的煤炭排放出去。
堵漏工作在采煤的过程中,地质构造较差的地方会出现漏水情况,需要采取堵漏措施。
常用的堵漏措施包括注浆、注水、灌浆等。
这些措施可以修复漏水点,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和稳定。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采煤工作面的专项防治水效果显著。
在采煤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水的监测和管理,不断改进防治措施,及时发现和解决水问题,确保采煤工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文件编号:GD/FS-8709(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综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工程概况由于10101综采工作面采空区、顶板涌水量呈周期性增大,涌水量最大达到150m3/h,为防止水害的发生,特制定本防治水专项措施,确保10101综采工作面回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施工组织1、每班必须有队干跟班,负责排水工作,并严格按照本措施执行。
2、项目负责人:张小伟排水设备负责人:刘敏供电系统负责人:任子俊三、排水系统1、根据10101运输顺槽地势情况将排水系统分为两点接力排水,由5#坑(即工作面下端头处)将水排至4#坑(运输顺槽600m处),再将4#坑水排至+992绕道水沟。
2、排水路线为:5#坑->4#坑->+992绕道水沟->副斜井水沟->井底水仓->地面->回风斜井水沟->井底水仓->地面3、排水设备布置:5#坑水泵安设情况:总共5台潜水泵(一台45kw排水量为30 m3/h、一台37kw排水量为30 m3/h、两台7.5kw排水量为82 m3/h和一台5.5kw排水量为22 m3/h的潜水泵),分5趟管路向4#坑排水,备用一台37kw的多级离心泵,电压等级1140v。
煤矿回采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24207工作面是北二采区4#煤第三个工作面。
该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工作面带压回采,4#煤层底板标高360—450米,太灰水静水位标高780米,最大带压4.2MPa;奥灰水静水位标高800米,最大带压4.4MPa。
太灰水突水系数最小为0.43,远大于临界突水系数值0.06,但太灰岩岩溶发育不均匀;奥灰水突水系数为0.031,属相对安全区。
遇有大的断层及陷落柱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防治水原则,谨防构造导水。
现在的24207尾巷(将来的24208工作面的轨道巷)几次突水表明该区域存在导水构造,导通了太灰水,出水点涌水量现在为8m3/h左右,对本工作面影响很大。
回采中必须坚持“预测预报,先治后采”的原则,完善工作面排水系统,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二、水情水害分析及防治措施1、地质构造由于工作面带压开采,局部顶板淋滴水现象严重。
胶带巷一横贯前345米处揭露一陷落柱(E34)、轨道巷轨9#点前291米处揭露一陷落柱(E40)。
要求抽采公司应特别对陷落柱(E34、E40)进行钻探验证,查明该构造是否导水,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
并且队组在回采中过程中坚持“预测预报,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已出设计)2、太原组灰岩岩溶石炭系上统太原组灰岩含水层在井田以东大沟谷中零星出露,由L1~L5等灰岩构成主要含水层,平均厚度20.94m ,本组灰岩厚度不大,出露范围小,岩溶裂隙一般不发育,富水性较弱且差异性大。
单位涌水量0.00064~0.014L/s 〃 m ,渗透系数0.0028~0.02784m/d ,水位标高在+780m 左右。
虽然太灰岩富水性较弱,根据附近钻孔资料分析,太灰水平均隔水层厚度在20.6米,根据突水系数评价法分析pC M P T -= 其中:T —突水系数,MPa/m ;M —底板隔水层厚度,m ;P —隔水层底板承受水压,MPa ;C p —矿压破坏带深度,m 。
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煤矿开采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也变得复杂多变,煤矿生产面临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其中地质水灾害是煤矿生产中非常常见的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措施,本文将会介绍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1. 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在进行防治水工作之前,必须对工作面水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水文地质分析,以了解工作面水的来源、流量、水质、水压等情况,并根据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水文地质预测和安全评估。
2. 防渗措施构筑堵漏墙针对XX工作面防治水的具体情况,需要采用封堵透水层的技术,构筑堵漏墙。
根据水文地质调查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式,可采用壁挂式时段与支撑式时段等多种方式,确保施工质量。
利用注浆技术对于XX工作面的防渗,注浆技术解决方案一般情况下都会选择注浆密实法。
在现场施工时,要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进行施工方法的确定,对不同的部位和不同类型的漏水,采用不同的注浆设备和材料,以达到预期的防渗效果。
3. 抽水措施根据对工作面水的水文地质分析,选择合适的抽水技术和设备,落实水位监测,合理调整抽水流量,使原矿井水压和地下水极限承压皆得以控制。
对于较大的涌水量,可采用分压排水方法,以减少排水量,保障后续抽水量,并降低水位。
4. 总结综上所述,进行XX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工作面水文地质分析、采取防渗措施和抽水措施。
只有从源头上避免漏水,对于已经发生的漏水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漏水的大小和时间不可控。
防治水无小事,只有言出必行,做好漏水防治工作,保证工人安全,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最大化。
文件编号:GD/FS-8633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
施详细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工作面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编制说明:
目前,1016工作面即将投入生产,为确保防治水工作顺利进行,预防突发事故的发生,特编制如下措施,施工中严格执行。
二、技术方案及要求:
1、机、风巷水槽必须铺设平直,保证流水畅通。
2、风巷F11点向外涌水自流。
3、机巷涌水自流。
4、电泵要一用一备,保证水仓不少于一台可以正常使用的电泵。
电泵型号为:矿用隔爆型潜水排沙泵BQS30-70/2-7.5/N,排水量为30 m?/小时;风
巷排水管直径为4英寸。
三、安全技术措施:
每班派专人24小时观察底板出水及顶板淋水情况,每班巡视不少于3次,发现突水预兆或其它异常情况时,水量猛增时要立即通知当班管理人员,工作面立即停止作业,发出警报,撤出所有受水害威胁地点人员。
并立即向安全信息中心和区值班汇报。
1、地测科派人观察出水情况,定期化验水质,提供有利的水文地质资料。
2、加强维护两巷通讯线路及电话,保证能直达矿安全信息中心的电话,并安专人接听电话。
3、机、风巷铺设排水槽,每天安专人清理水槽内淤煤、杂物,发现损坏变形的水槽,及时更换,保证正常的排水。
4、工作面上、下隅角收作时,要清理好水
路,保证老塘水进入机巷水槽。
5、风巷最洼点设置泵窝,每班安专人对风巷水窝、水仓进行清理,确保水泵排水畅通。
6、加强顶、底板管理,回采期间工作面保持平直、确保无低洼积水区,支架平稳,初撑力不低于24Mpa,护帮板按规定正常使用,淋水段煤机过后必须及时移架,确保及时支护顶板,机尾段单体支柱必须棵棵穿鞋,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过顶严密,拴齐防倒绳,老塘侧挂严大笆,并使用
Dws3.15单体液压支柱配合2.2m木料做梁,一梁三柱,加打一排挑棚,支柱支设要迎山有劲,确保支护强度合格。
7、超前管理段支柱班班安专人进行检测及二次补液,支柱必须正规有劲初撑力不低于70kN/棵,发现损坏支柱及时更换,两帮使用单体支柱配合
塘材大笆背严背实,超前管理段支柱必须拴齐防倒绳。
8、看泵人员要求:
(1)三班每班安专职有经验的看泵人员进行看泵。
(2)水泵的接线、搭火全部由专业电工进行操作,同时班中如果出现水泵异常需要停、送电或检查时必须由电工进行操作,严禁非电工人员进行操作,操作时严格执行停送电管理规定。
(3)挪泵时必须停电,挪泵时挪泵人员要注意对水泵电线及电线接头处进行保护专人看护,挪泵后要由电工进行检查,确保水泵电路及各部件完好后方可送电。
(4)看泵人员正常看泵时,严禁拉拽泵线及接头,同时三班每班看泵人员检查水泵线路不少于三
次,发现电线损伤或老化时,必须及时停电,由电工进行更换或检修,防止人员触电伤人。
(5)除看泵人员外,在正常排水期间,严禁他人接触水泵。
9、所有职工要熟知突水及透水预兆及避灾路线:
(1)预兆:煤壁挂红、挂汗、煤壁变冷、出现雾气、水叫声、顶板淋水加大、顶板来压、底板鼓起、水色发浑有异味等。
(2)避水路线:一旦发生险情,威胁人身安全时,立即按下述路线撤退
避灾路线:
水灾上方人员:1016工作面→1016风巷→1015风巷回风联巷→北翼(东)回大巷→北翼回风石门→风井→地面。
水灾下方人员:1016工作面→1016机巷→1016机巷车场→1017风巷回风联巷→北翼(东)回大巷→北翼回风石门→风井→地面。
未尽事宜以《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有关规定执行
可在这里输入个人/品牌名/地点
Personal / Brand Name / Location Can Be Entere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