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 格式:docx
- 大小:19.16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名言古代警句精粹大全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5、子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7、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9、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论语》1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11、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1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1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14、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1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16、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7、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9、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20、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1、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2、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论语•子罕》23、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2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25、子曰:巧言乱德。
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26、子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27、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28、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论语•宪问》2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31、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中国的名言警句中国古代智者们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警句,这些警句传承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下面就是一些脍炙人口的中国名言警句:一、道德篇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论语·学而》2. 君子以德为本,以礼为器 - 《论语·为政》3. 大丈夫不可不弘毅,不可不基业,不可不勤劳 - 《南华经·让王篇》4.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论语·卫灵公》5. 敬天法祖,正身心,诚朴恭俭 - 《后汉书·光武纪下》二、教育篇1. 有教无类 - 《论语·微子》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后汉书·李广传》3.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 《大公报·儿童之友》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格的完善 - 《鲁迅文集·杂感二则》5. 教育要有教给学生活的能力的意识 - 《现代散文选·学友厚安的行军教育》三、家庭篇1. 和气生财 - 《晏子春秋·谏事》2. 家和万事兴 - 《汉书·董仲舒传》3. 养家须用家,小家须守家 - 《南华经·纪法篇》4. 富不过三代 - 《信陵君窃符救赵文》5. 家和,万事兴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论事》四、行为篇1. 德行天下美 - 《论语·卫灵公》2. 德馨家国 - 《幼学琼林·五字格》3. 行善积德 - 《晏子春秋·明法》4. 善恶到人,恶善必报 - 《晏子春秋·谏事》5. 率先垂范 - 《汉书·公孙弘传》五、友谊篇1.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 《战国策·秦策》2.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 《论语·颜渊》3. 君子之交淡如水 - 《论语·颜渊》4. 交朋友,不看贫富贵贱 - 《韩非子·五贼》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 《汉书·百官公卿表》六、励志篇1. 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 - 《后汉书·李广传》2.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 《论语·公冶长》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离骚》4. 丈夫万事足,敢担当重任 - 《晋书·谢石传》5. 不怕慢,只怕站 - 《论语·子张》中国的名言警句皆蕴含着智者们对处世、行为、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思考和希望,这些警句不仅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后代子孙留下了宝贵的智慧财富。
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摘抄大全中国古代的名言警句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以下是从众多名言中精选出的50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
1.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周易》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5. 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6.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8.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9.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10.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13.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14. 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15.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16.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7.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18. 知耻近乎勇。
——孔丘1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2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21.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2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2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24.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25. 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6.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2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28.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古代名言警句1、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3、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游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5、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7、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8、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9、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1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2、学而不化,非学也。
——宋·杨万里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13、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1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1、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屈原《卜居》3、君子有终身之忧,而无一朝之患。
——《礼记》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陆游5、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韩愈6、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8、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9、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10、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元曲《争报恩》1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1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1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
——《吕氏春秋》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15、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1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17、仁者之勇,雷霆不移。
——苏轼《祭堂兄子正文》1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19、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
——《列子》20、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21、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22、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2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24、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
——三国志25、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欧阳修2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27、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马致远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乾·象》2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3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3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3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3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大全
1.万夫之利,天下无敌。
2.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今也以天下为客,君为主。
3.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
4.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8.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13.百学须先立志。
1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15.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16.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7.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1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2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27.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8.满招损,谦受益。
古诗词名言警句大全(含出处)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4、辅辅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僖公五年》)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1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11、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尽心上》)1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13、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荀子·劝学》)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15、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下》)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李将军列传》)17、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1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汉书·东方朔传》)1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陈寿《三国志》)20、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2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李白《论诗》)2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2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2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原道》)25、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白居易《放言》)2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无题》)2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司马光《训俭示康》)2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29、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后赤壁赋》)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31、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古代有哪些名言警句值得大家去读呢?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的经典名言警句1.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2.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陈子昂)3.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4.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5.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6.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
(宋.叶适)7.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8.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9.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10.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1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1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1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14.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1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16.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17. 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18. 见义不为,非勇也。
(论语)19.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20.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刘基)21.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苏麟)22.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玄)23.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24.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25.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26.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27.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28.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29.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30.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31. 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32.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经典诵读」中国古代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释】恶(wù):憎恨,厌恶。
【译文】对国家有利的人或事,都应当欢迎或喜爱;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或事,都应当憎恨和反对。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处】《礼记·儒行》【注释】苟:只要,假如,倘使。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去计较个人的富贵得失。
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处】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注释】鞠躬尽力:指小心谨慎,竭尽心力;亦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到死方休,形容奋斗终身。
【译文】我一定要小心谨慎,为理想和国家用尽我的全部心血和力量,一直到死。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注释】耳,转折连词,同“而”。
【译文】为了国家利益舍弃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利益舍弃个人利益。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注释】先:在之前。
天下:指天下百姓。
后:在之后。
【译文】此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千古绝唱,意谓以天下为己任,忧在天下之前,乐在天下之后。
6、一息尚存,报国之志不可稍懈。
【出处】《幼学琼林》【译文】只要还有一口气息,报效祖国的志向就不能有半点松懈!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清·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注释】天下:指国家。
匹夫:普通百姓。
【译文】国家的兴亡,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处】《论语·泰伯》【注释】士:此处指读书人。
弘毅:指抱负远大,意志坚韧。
道:道路、前途。
【译文】这句话为孔子门生曾参所讲。
曾子认为知识分子应当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担负的责任重大而艰巨,道路遥远。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处】《论语·子罕》【注释】三军:古代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之统帅。
中华文化名人名言(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华文化名人名言中华文化名人名言(精选100句)名言可以带来警醒和激励,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人和处事;有关中华文化名人名言有哪些?今天本店铺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中华文化名人名言(精选100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华文化名人名言1、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大全学习中国古代,提升文化底蕴。
通过古诗文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加强修养。
下面小编为你分享的是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大全的内容,希望你会喜欢!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大全最新1) 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2)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3)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4)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5) 朝闻道,夕死可矣。
——6) 实事求是。
——《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7)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8)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9)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10) 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不苟》11) 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1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13) 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荀子非相》14) 谨于言而慎于行。
——《礼记缁衣》15) 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16) 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史记高祖本纪》17)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18) 知耻近乎勇。
——孔丘19)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李商隐20)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大全精选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 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
——《商君书画策》3) 前车覆,后车诫。
——《汉书贾谊传》4)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唐杜甫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6) 仁者无敌。
——《梁惠王上》7)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8)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9)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担心) ——《宋史王安石列传》10)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11) 见利思义。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中国古代名言警句1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苏辙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左传·隐公六年》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宪问》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11、大义灭亲。
——《左传·隐公四年》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墨子·修身》14、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
——《文字·自然》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16、穷那么独善其身,达那么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20、学而不思那么罔,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为政》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
——《左传·僖公九年》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战国策·魏策》2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
——薛瑄2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国学名言警句精选140条2012-2-28 16:44:34 作者:佚名浏览:6810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释】恶(wù):憎恨,厌恶。
【译文】对国家有利的人或事,都应当欢迎或喜爱;对损害国家利益的人或事,都应当憎恨和反对。
2、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处】《礼记·儒行》【注释】苟:只要,假如,倘使。
【译文】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去计较个人的富贵得失。
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出处】三国·诸葛亮《后出师表》【注释】鞠躬尽力:指小心谨慎,竭尽心力;亦作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到死方休,形容奋斗终身。
【译文】我一定要小心谨慎,为理想和国家用尽我的全部心血和力量,一直到死。
4、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出处】汉·贾谊《治安策》【注释】耳,转折连词,同“而”。
【译文】为了国家利益舍弃自己的小家,为了公众利益舍弃个人利益。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注释】先:在之前。
天下:指天下百姓。
后:在之后。
【译文】此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千古绝唱,意谓以天下为己任,忧在天下之前,乐在天下之后。
6、一息尚存,报国之志不可稍懈。
【出处】《幼学琼林》【译文】只要还有一口气息,报效祖国的志向就不能有半点松懈!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出处】清·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注释】天下:指国家。
匹夫:普通百姓。
【译文】国家的兴亡,普通百姓都有责任。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处】《论语·泰伯》【注释】士:此处指读书人。
弘毅:指抱负远大,意志坚韧。
道:道路、前途。
【译文】这句话为孔子门生曾参所讲。
曾子认为知识分子应当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他们担负的责任重大而艰巨,道路遥远。
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处】《论语·子罕》【注释】三军:古代军队分为上、中、下三军或左、中、右三军,以中军之将为三军之统帅。
古代名人名言录1、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曾国藩2、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秦观3、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杜甫4、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孟浩然5、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白居易6、似这般花花草草由人恋,生生死死随人怨,便凄凄惨惨无人念。
——汤显祖7、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
——张炎8、男儿铁石志,总是报国心。
——戚继光9、暗凝伫。
近重阳、满城风雨。
——周密10、恨身翻不作车尘,万里得随君。
——欧阳炯1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于谦12、莫道无情何必尔,自缘我辈正钟情。
——唐寅13、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李清照14、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岑参15、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秦观16、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李白17、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
——顾炎武18、鸟畏死,故鸣哀;人穷反本,故言善。
——朱熹19、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岳飞20、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21、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杜甫22、尘世难逢开口笑,**须插满头归。
——杜牧23、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
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
——罗贯中24、早睡早起,方能养生!——华佗25、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秋雨。
——纳兰性德26、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李涉27、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杜甫28、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
官事不省而望从容,可得乎?——曾国藩29、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晏几道3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31、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卿32、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文天祥33、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论语34、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古诗名言名句大全_经典的古诗词名言警句古代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其中古诗词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
众多的古诗名言名句承载着中国智慧和情感,被世人广泛传颂。
本文将为您精选一些经典的古诗名言名句,带您领略中国古人的深刻思考和美丽情感。
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经典之作,表达了诗人在静夜思乡时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意境高远,表达了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上进的精神。
3.《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豪迈之作,形容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
4.《长恨歌》——白居易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是唐代文人白居易创作的叙事长诗,以虚构的故事描绘了古代女子的悲剧命运,对人性和权力的思考引人深思。
5.《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陆游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是宋代文人陆游的抒情名篇,表达了对黄鹤楼辉煌过去的思念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
6.《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唐代文人杜甫的壮丽之作,以登高的形式表达了对时代和自身的反思,境界高远,令人动容。
7.《苏幕遮·燎沉香》——韦庄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众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卓越的智慧和深刻的见解留下了许多名言警句。
这些名人名言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风貌的体现,更是对后世人们的启示和指导。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古代名人名言大全,让我们一同领略这些千年智慧的光芒。
1. 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是孔子的名言之一。
意思是说,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巩固和实践。
2.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认为,每个人最初与生俱来都是善良的。
只是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使得个体的发展会存在差异。
3. 张载:格物致知这是宋代理学家张载提出的名言。
他认为通过观察现象,并通过实际行动来获取知识和认识。
4. 刘备:益者三友,害者三匹。
刘备是三国时期的蜀国创始人,他提到的"益者三友"是指能够帮助自己成长的朋友,而"害者三匹"则是那些会对自己有负面影响的人。
5. 诸葛亮:未曰奇才,勤之则有功。
这是诸葛亮的名言之一,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谋士,他的意思是说,只有通过勤奋努力,才能取得功绩,才能显示出人的才能。
6. 王羲之:字如其人这是王羲之的名言,在书法界,他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字迹会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
7. 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言,他认为阅读越多,写作的能力就会越好,写出的东西也会有神奇的力量。
8. 王阳明:知行合一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知识与实践应该是相互结合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和理解所学的知识。
9. 李白: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言,他用"海上生明月"来形容远离家乡之人的心情,表达了对离散亲友的思念之情。
10. 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这是三国时期曹操的名言。
他表示,宁可自己背负天下人的责任,也不愿意看到天下人背弃自己。
11. 唐太宗: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唐太宗是唐朝的开国皇帝,他认为应该用真诚和善良来回应仇恨,用真诚和善良回馈那些对自己好的人。
中国古代名言警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中国古代名言警句,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8、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0、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11、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1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5、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1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8、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19、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0、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4、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6、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
2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2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30、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3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3、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34、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3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3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3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9、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4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4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4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44、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4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4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8、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4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50、满招损,谦受益。
51、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5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5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5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5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56、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57、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58、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5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6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6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67、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6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69、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
7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71、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人。
72、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7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74、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7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7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7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7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7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0、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8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82、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83、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84、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85、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86、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
8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大;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
88、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8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90、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9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9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9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94、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信。
9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6、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97、有一道,大足以守天下,中足以守国家,小足以守其身:谦之谓也。
98、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9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
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
100、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