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 实词 知识整理 现代汉语
- 格式:doc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17
现代汉语语法常识复习第一讲词语汉语词语分类:实词:实词能充任句子成分,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量词虚词:一般不能充任句子成分,主要表达各种语法意义或语气、感情。
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实词一、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包括空间、方位和时间)名称的词。
名词可以分为普通名词:老师、学生、作家、工人、天、地、花、草、天空、海洋专有名词:云南、上海、李白、白居易、鲁迅、联合国、太阳、地球抽象名词:方法、科学、法律、事业、理想方位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处所词: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时间词: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名词找出来。
1、北京是我们的首都。
2、明天是劳动节。
3、满树浅黄色的小花,并不出众。
4、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
5、一张简陋的大竹床铺着厚厚的稻草。
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在、心理活动或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可以分为:一般动词:走、看、说、进行、开始心理动词:想、爱、恨、喜欢、担心能愿动词:能、会、可以、愿意、应该趋向动词:来、去、上、进、出、回过、上来、起来特殊动词:有、无、没、没有、是(判断动词)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动词找出来1、现在人们叫它故宫。
2、我给她一本书。
3、他走出去了。
4、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5、可我,总还是怀念那长在野地里的荠菜,就像怀念那些与自己共过患难的老朋友一样。
6、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
7、李四光这一生中还从来没有过一次这样舒畅和快乐的谈话。
三、形容词表示性质或状态、能够受程度副词修饰、不能带宾语的词。
形容词的分类: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例:整洁、宽阔、干净、漂亮、聪明、伶俐、老实、泼辣、共同、慢性、万能、大型、新式、初级、高速、天然练习:请把下列句子中的形容词找出来1、人人都过幸福生活是我们美好的心愿。
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实词虚词词性指作为划分词类的根据的词的特点。
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12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
一、名词:表示人或者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名称的词。
1、表示人的,如:教师、学生、工人、老板、李白、白居易;2、表示具体事物的,如:房子、黄瓜、白菜、拖拉机、计算机;3、表示抽象事物的,如:范畴、思想、质量、品德、友谊、方法;4、表示处所的,如:云南、上海、江南、边疆、亚洲;5、表示时间的,如:过去、现在、今天、春节、早晨、黄昏;6、表示方位的,如:上、右、前、后、中、西、北、前面、后边、南面、中间、之下。
二、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1、表示动作行为的,如:说、笑、写、走、休息、学习;2、表示发展变化的,如:增加、扩大、提高、发生、出现;3、表示心理活动的,如:爱、恨、喜欢、想念、重视、佩服;4、表示可能、意愿的,也叫能愿动词,如:能、会、敢、可、应、愿意;(能愿动词常常放在一般动词的前面。
)5、表示趋向的,也叫趋向动词,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上来、起来;它们往往用在一般动词后面表示趋向.6、表示判断的,也叫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有”。
特征:(1)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能够前加副词“不”,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 等表示动态(4)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短暂、轻微三.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颜色等的词1、表示形状的,如:大、小、高、胖、笔直、长、短;2、表示性质的,如:好、坏、美、纯粹、高明、美丽、诚实;3、表示状态的,如:快、慢、软、硬、拘谨、悠闲、忙碌、兴奋、激动。
4、表示颜色的,如:红、白、绿、黄、黑等。
实词虚词知识点总结(一)实词的概念实词是指含有独立意义的词语,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在句子中具有明确的词义。
实词是语言中具有实在意义的词语,可以使人们直接了解词语所要表达的含义。
实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
在中文中,实词是构成语言基础的组成部分,是语言表达的主要形式。
(二)实词的分类1. 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名词一般用来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如:桌子、椅子、书等。
名词在句子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等成分存在。
2. 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状态或行为方式的词语。
动词一般用来表示人或事物的行动或状态,如:跑、吃、看、笑等。
动词在句子中可以表示主语的行为或状态,也可以和其他成分构成谓语、宾语、状语等。
3. 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特征的词语。
形容词一般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如:漂亮的、聪明的、高的等。
形容词在句子中可以作定语、表语或宾补等成分。
4. 副词副词是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的词语。
副词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表示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程度等,如:快速地、很好、非常慢等。
副词在句子中可以作状语、宾语补语等成分。
二、虚词的概念及分类(一)虚词的概念虚词是指没有独立意义或者只能与其他词语搭配使用才能表达完整意义的词语。
虚词一般不具有明确的词义,常常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语气、连接等。
虚词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成分或修饰成分的作用。
虚词一般包括连词、介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等。
(二)虚词的分类1. 连词连词是表示词和词、短语和短语、句子和句子之间关系的词语。
连词一般用来连接词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和、或、但、所以等。
2. 介词介词是表示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关系的词语。
介词一般用来表示名词、代词或动词与其他词语之间的关系,如:在、到、从、对、关于等。
3. 助词助词是表示语法关系、语气、时态、语气等的词语。
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知识点整理词法分析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关注词的构成、分类、形态变化以及词的语法功能等方面。
以下是对现代汉语词法分析的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整理。
一、词的构成(一)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单纯词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单音节单纯词,如“天”“地”“人”“走”“跑”等。
2、多音节单纯词:联绵词,包括双声联绵词(如“伶俐”“蜘蛛”)、叠韵联绵词(如“骆驼”“徘徊”)和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鸳鸯”“马虎”)。
叠音词,如“猩猩”“姥姥”。
音译外来词,如“咖啡”“沙发”“巧克力”。
(二)合成词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
合成词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复合式联合型,如“道路”“骨肉”“国家”。
偏正型,如“冰箱”“红花”“飞快”。
补充型,如“提高”“说服”“船只”。
动宾型,如“司机”“管家”“美容”。
主谓型,如“地震”“月亮”“民主”。
2、附加式前加式(前缀+词根),如“老”(老虎、老师)、“第”(第一、第二)。
后加式(词根+后缀),如“子”(桌子、椅子)、“头”(苦头、甜头)、“儿”(鸟儿、花儿)。
3、重叠式完全重叠式,如“姐姐”“哥哥”“刚刚”。
部分重叠式,如“绿油油”“红彤彤”“白茫茫”。
二、词的分类(一)实词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
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如“学生”“书本”“北京”。
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如“跑”“想”“有”“发展”。
3、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等,如“美丽”“聪明”“高”“大”。
4、数词,表示数目或次序,如“一”“二”“第一”“第二”。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如“个”“只”“条”“把”。
6、代词,能代替实词和短语,如“你”“我”“他”“这”“那”。
7、副词,常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如“很”“都”“已经”“常常”。
(完整版)现代汉语词类第三节词类一、啥是词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定型的、可以独立地用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法单位。
作为语法单位,它都有自个儿的确定的读音和意义,而且读音和意义的结合是固定的。
前面差不多说过,语素和语素组也有自个儿的确定的读音和意义,但词跟语素和语素组别同,词是能够“用于造句或组成词组”的语言单位,而且能“独立运用”,也算是讲,它能够独立地充当句子或词组的一具成分。
比如:(1)我们热爱祖国。
这一句是由“我们”“热爱”“祖国”3个词组成的,这3个词是独立运用于造句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这3个词还能够独立运用于不的句子中,例如:人民热爱祖国。
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
祖国是我们的坚毅后盾。
词与语素、语素组的区不,在于能否“独立运用”。
比如:(4)人别能离群索居。
(“人”是一具词)(5)我们热爱人民。
(“人”“民”基本上语素,“人民”是一具词)(6)我们要保护人民币。
(“人”“民”“币”基本上语素,“人民”是语素组,“人民币”是一具语素组,也是一具词)“XXX性”3个语素、2个语素组、1个词词与词组的区不,在于是否“最小”。
所谓最小,是指如此几种事情:一是指“人、山、手”如此的单音节词,它们本身能独立运用,但别能再分。
二是分开后各部分都别能独立运用,如“葡萄、语言”。
三是分开后有一部分别能独立运用,如“人民、学习”。
四是分开后各部分尽管都能独立运用,但意义与整体运用时别一样了,如:东西、开关、矛盾、黑板、白菜、大米、火车”等。
(生产:人们使用工具来制造各种生产资料和日子资料。
生:生育、出生。
)五是像“站岗、理发、洗澡”之类的,有时合用,有时分用,分用时意义也别变,如“站好最终一班岗、理完发去书店”。
这种事情普通以为合用时是词,分用时是词组。
区分词和词组,能够从三个方面来看:第一,从意义上看,词的意义是单一的,是语素意义的有机融合,而别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
如“黑板”是指这种教学用具,用木头和玻璃制成能够在上面用粉笔写字的黑XXX平板,别是任何一块涂成黑群的板子都叫黑板,因此是词;而“黑布”算是黑颜群的布。
实词的知识点总结一、实词的定义实词是指具体的、有实在意义的词语,能够表达实际对象、实际行为或感觉的词语。
实词通常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词类。
实词与虚词相对,虚词包括连词、助词、介词和代词等词类,其功能是在句子中起连接、修饰、限定或代替的作用。
二、名词的特点和用法1. 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如:书、桌子、学生、爱情等。
2. 名词的特点是具体、可数与不可数、单数与复数,如:一本书(单数)、许多书(复数)。
3. 名词的用法包括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等,如:狗正在追逐猫。
三、动词的特点和用法1. 动词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如:跑、看、听、是、有等。
2. 动词的特点是时态、语态、情态,如:跑(一般现在时)、被迫跑(被动语态)、可以跑(情态动词)。
3. 动词的用法包括主谓搭配、时态变化、语态转换等,如:小明正在画画。
四、形容词的特点和用法1. 形容词是表示人、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的词语,如:好、大、高兴的、漂亮的等。
2. 形容词的特点是修饰名词或代词,如:美丽的花、幸福的生活。
3. 形容词的用法包括单音节与多音节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作定语或表语等,如:这个苹果比那个苹果大。
五、副词的特点和用法1. 副词是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原因等的词语,如:快速地、努力地、很、才等。
2. 副词的特点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如:她很快地跑过去。
六、实词的构词法1. 实词可以通过构词法进行派生或组合形成新词,包括前缀、后缀、合成、转化等方式,如:喜悦(喜+悦)、高兴(高+兴)。
2. 实词的构词法能够使词汇量丰富、表达更加灵活。
七、实词的辨析和应用1. 实词的辨析是指通过词义、词法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正确使用实词,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2. 实词的应用是指在表达中恰当地使用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使语言更加清晰、生动和生动。
八、实词的拼写和语法1. 实词的拼写需要遵循汉语拼音、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基本规则,正确书写实词,避免错别字和错音字。
现代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实词和虚词按词的语法功能(造句功能)和语法性质(意义性质)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一)名词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①前面可以加数量词(一副对联)②前面不能加不、很之类的副词(不楹联、很对联)。
③后面不能加时态助词“着、了、过”(楹联了;计算机着;世界金融过)④时间名词前可加介词“在”,时间副词前不能加介词“在”。
名词类别①具体名词:人、牛、山、水、对联、学校、康拜因②抽象名词:友谊、立场、观点、思想③方位名词:东、西、南、北、前、后、左、右、上面、中间、下边、前头后方、东北、西南、左右里外……④时间名词:今天、明天、昨天、星期一、七月、刚才2.名词语法功能(共五点)(1)名词经常作主语、宾语。
(2)能受量词短语修饰,如:一幅画两本书五个学生专有名词一般不受数量短语修饰(人名、地名、朝代名)。
(3)一般不受副词“不”“很”的修饰。
(4)能直接用在介词后面组成介宾短语。
如:对同志沿着河边按照法律。
(5)一般不能重叠,不能用肯定否定相叠形式表示疑问。
如不能说:书不书理由不理由(6)方位名词经常与名词、动词或别的词语组成方位短语,表示处所、时间、范围或条件等。
如:屋里桌子上回国以后工作中一般情况下(二)动词1.表示行为动作或发展变化的词①前面可以加副词(刚走、很想)。
②后面一般能加“着”“了”“过”之类时态助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或过去(看着、看了、看过)。
③多数能重迭(想想、看看、讨论讨论)动词类别①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 醒、病、游行、觉悟②及物动词(能带宾语) 看、写、打、调查、讨论、认为、想③能愿动词(助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能、能够、可以、该、当、应当、敢、肯、愿意④趋向动词(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来、去、上、下、进、出、进来、出去、上来、下去⑤判断动词:是2.动词语法功能(共五点)(1)能受副词修饰,但除了能愿动词和部分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外,一般不受程度副词修饰。
第一部分:词语知识储备:从词性的角度分,词语可以分为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一、实词实词包括6小类,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1.名词是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名称的词。
如书本、桌子、儿童、雷锋、思维、政治等。
2.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存现(行为、心理活动)及发展趋势的词。
如走、跑、思考、学习、有、存在、能、会、愿意、可以、是等3.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的词,例如:软、硬、甜、伟大、聪明、大方、雪白、笔直、水灵灵、绿油油等。
4.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的词。
如一、十、五十多、第八、老大等。
5.量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及动作的计量单位(又叫单位词)的词。
如个、件、幢、下、次、趟、阵、回、年等。
6.代词是用来指代人、事物、状态、过程的词。
有替代、指示作用。
如你、他们、这、那、彼、谁、哪、什么等。
二、虚词分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六类。
1.副词是用来限制、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语气、程度等。
如:也、都、一共、马上、更加、亲自、必须、竟然等2.介词使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前,同这些词或短语一起表示时间、处所、方向、对象等。
例如:从、在、朝、根据、以、关于、把、将、比、除了等3.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
如:不但……而且……;既……又……;因此;或者等4.助词是用来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某种语气。
如:的、得、一般、一样、着、了、被、们、所等5.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语。
如:哈哈、嘿嘿、哎呀、喔、嗯等。
6.拟声词是模拟人或事物发出的声音的词语。
如“叭、咣、轰隆、哗啦、乒乒乓乓、叽叽喳喳、噼里啪啦”等。
一、识别词性1、用横线画出句中的名词。
电脑跑步民主日历画家学生疼痛爸爸天气团结前进字典花园唱歌学习旁边昨天2、用横线画出下面的动词。
吃唱增加想法上课念头美术出来睡觉马虎国家希望能够担心考试拍现象他们愿意分析3、用横线画出下列语段中的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类表实词eg.This is your book and that's mine. mine is green.现代汉语词类表虚词附:常见关联词语(文言文虚词含义和用法)1 并列关系:2 承接关系:……又……又…… ……一……就…………一面……一面…… ……首先……然后…………有时……有时…… ……便…………一会儿……一会儿…………于是…………既……又…… ……才……爸爸不抽烟, 也很少喝酒。
……接著……李老师既会拉小提琴, 又会吹笛子。
哥哥拟好作文大纲, 才打草稿。
我一做好功课, 便到球场踢球。
3 递进关系:4 选择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就是…………不但……还…… ……或是……或是…………不但不……反而…… ……宁可……也不…………连……也…………还是…………何况…………甚至……滥用药物不但会损害心智, 还会造成不可他不是打球, 就是踢球去了。
复原的脑部损坏。
祖父尚且参加体育活动, 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我宁可给老师责罚, 也不说谎, 隐瞒真相。
5 转折关系:6 假设关系:尽管……可是…… 如果……就……虽然……但是…… 假使……便…………却…… 要是……那么…………然而…… 如果明天下雨, 旅行就要取消了。
尽管天气严寒, 可是伯父仍到海滩游泳。
要是你不听爸爸的劝告, 那么定会闯祸。
妈妈爱静, 爸爸却爱动, 两人性格截然不同。
7 条件关系:8 因果关系:只要……就…… 因为……所以……只有……才…… 由于……因此……无论……都…… 既然……那么……不管……也……只要多读多写, 语文水平就可提高。
由於弟弟粗心大意, 因此做错了两道数学题。
不管多少险阻, 我也无惧前进。
因为志文的腿摔坏了, 所以需要用拐杖来走路。
一、词类概说什么是词类语言学上所说的词类,只指词的语法分类,即为了弄清词的语法功能和用法、说明语句的组织规律而对词分的类。
划分词类的作用语法研究的需要,教学和运用语言的需要,自然语言处理的需要(1)意义不能作为词类划分的主要标准通常说名词表示事物的名称,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形容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
这样看起来,好像词类是根据词的意义划分出来的。
实际上根据词的意义来划分词类是行不通的。
因为表示同类概念的词,语法性质不一定相同。
例如“战争”和“战斗”都表示行为,可是“战争”是名词,“战斗”是动词;“红”和“红色”都表示颜色,“红”是形容词,而“红色”是名词。
词类是反映词的语法特征的类。
但是根据语法特征分出的类,在意义上也有一定的共同点。
可见词的语法特征和意义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不过我们划分词类的时候,却只能根据特征,不能根据意义。
(2)语法形式也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词的语法形式,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
有的语言可以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
例如英语:A B Chorse(马)high(高)deny(否认)hat(帽子)big(大)collect(收集)tree(树)old(老,旧)remember(记得)A类词有数的变化(复数加词尾{-S}),B类词有级的变化(比较级加词尾{-er},最高级加词尾{-est}),C类词有时的变化(过去时加词尾{-ed)。
根据这些形态上的变化,可以把这些词分为三类:A是名词,B是形容词,C是动词。
(2)语法形式也不能作为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词的语法形式,指具备什么样的形式标记和变化方式。
有的语言可以借助于词的形态变化来划分词类。
例如英语:A B Chorse(马)high(高)deny(否认)hat(帽子)big(大)collect(收集)tree(树)old(老,旧)remember(记得)A类词有数的变化(复数加词尾{-S}),B类词有级的变化(比较级加词尾{-er},最高级加词尾{-est}),C类词有时的变化(过去时加词尾{-ed)。
根据这些形态上的变化,可以把这些词分为三类:A是名词,B是形容词,C是动词。
(3)词的语法功能一个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这个词在句法结构里所能占据的语法位置。
举例来说,形容词的功能有:a,前加“很”。
b.后加“的”。
C.后加“了”。
d.作谓语。
e.作定语。
很明显,凭借形容词的语法功能,我们可以把它跟别的词类区别开来。
举例来说,名词不具备a,c,d几项,动词不具备a等项,同时名词、动词的语法功能里也有一些是形容词所没有的。
我们给汉语的词分类,根据的就是这些功能上的异同。
词的造句功用,指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比如:而且因为所以的地得有过失过失很大行动过火大家过问“过失、过火、过问”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而且、因为、所以”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过失”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不能单独充当谓语;“过火”和“过问’”叶以单独充当谓语,大多数情况下不充当主语、宾语。
词的组合能力词的组合能力,指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语发生组合关系。
比如:过火过问过失“过火”是形容词,既能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又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不过火/很过火);“过问”是动词,能受“不”的修饰(不过问),却不能受“很”的修饰(“很过问);“过失”是名词,既不能受“不”的修饰,也不能受“很”的修饰(”不过失/”很过失)。
从另一方面看,名词“过失”能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一个过失/多种过失),形容词“过火”和动词“过问”都不能受表示物量的数量短语的修饰(”一个过火/“多种过火/”一个过问/”多种过问)。
打门一打鸡蛋打今天起白色白干了汉语的词类体系作为词类划分的标准,在这一分类系列里,最起作用的是词的句法功能和组合能力方面的特征。
实词和虚词在语法上的区别,表现在造句功用的不同:实词能充当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和宾语;虚词不仅不能充当主语、谓语和宾语,大多数连句子结构中的其他成分也不能充当。
二实词(一)名词名词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词。
表示人的:专有的:鲁迅、雷锋、亚辛、孔子普通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教师表事物的:具体的:山、桥、火车、飞船、宇宙、太阳抽象的:思想、情操、道德、品质集体的:纸张、车辆、人类、词汇表时间的:春天、今天、星期三、三月、现在、将来表处所的:专有的:北京、上海、美国、伊拉克、东院普通的:车站、码头、教室、礼堂表方向位置的:上、下、前边、后面、以东、之后2.名词的语法特征1) 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2) 从形态变化上看(形式标记、变化形式)3) 从句法功能看(二)动词1.什么是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的实词。
表示动作:说、笑、走、跑、跳、读、写、看、测量、阅读表示行为:讨论、研究、解放、压迫、接受、拒绝、坦白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存在、有、出现、消失、死亡表示心理活动:爱、恨、害怕、喜欢、希望表示动作始终:开始、进行、停止、结束表示祈使和命令:使、叫、让、请、派、托、命令、迫使表示可能和意愿:能、能够、应该、应当、可以、愿意表示趋势和方向:上、下、上来、下去、过来2.动词的语法特征1) 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动词一般都能受副词的修饰,但多数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
加“着了过”表动态。
[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动词主要有:心理活动动词能愿动词]2) 从句法功能看(1)动词一般都能做动语,带宾语.不能带宾语的动词很少。
(2)动词还能做定语、补语,少数动词可在做状语。
3)从形态变化看(形式标记、变化形式)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A”双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是:ABAB、AABB3.特殊动词⑴判断动词“是”表示事物等于什么或属于什么。
表示事物的特征、质料、情况。
表示事物的存在。
特点:A.“是”后不能跟“着、了过”等动态助词B.“是”的否定形式是“不是”,不能用“没有”来否定。
C.“是”不能重叠,一般不能充当主宾语。
要注意副词“是”常用在谓语动词、形容词前,例如“他是走了”,“今天是很冷”。
这些“是”要重读,相当于“的确、确实”的意思,不能省略。
“是”不重读时,可以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这种“是”与句末语气词“的”配合构成“是……的”格式,同“他是个卖粽子的”里的“是……的”格式和词性都不同。
4.能愿动词(助动词)1)能愿动词是表示可能、意愿和必要的动词。
2)能愿动词有哪些?表示可能:可、可以、能、能够、会表示必要:应、该、应该、应当、要、得(děi)表示意愿:愿、愿意、肯、敢、值得3)能愿动词的语法特征①在句子里常作状语他[愿意]去西部地区。
②它还可以作谓语或谓语中心他愿意。
③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不能重叠、不能带助词“着、了、过”。
④有的能作定语,大都可以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
此外,能愿动词可以用“不X不”格式表强调或委婉语气。
“不会不答应”?“不会不英语”?我要一本书。
他会德语。
?(能愿动词不能用在名词前面,但是这里的要,会,是一般动词)能愿动词和一般动词的区别:二者都能充当谓语,有时会混淆。
5.趋向动词1、什么是趋向动词?趋向动词是表示动作趋势和方向的动词。
2、趋向动词有哪些?3、趋向动词的语法特征具有一般动词的语法功能,即可以单独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他出去了。
我明天回来。
经常在别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趋向,做趋向补语。
他走<出去>了。
拿<去>一本书。
用在动词前,应看作一般动词,构成连谓结构。
他去拿一本书。
问题:趋向动词中有哪几个与方位名词同形?如何区别?(三)形容词1.形容词是表示性质或状态的词性质形容词软、硬、甜、苦、好、坏、远、近、斜、直、伟大、勇敢、优秀、聪明、大方、迅速、安静、多、少、全状态形容词雪白、笔直、冰凉、喷香、绿油油、水灵灵、黑不溜秋、灰里吧叽2.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从句法功能看形容词在句子里经常做谓语、定语、(状语、补语)。
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即不能做动语。
——端正态度?纯洁队伍?请思考:形容词能不能做主语和宾语?例❶廉洁是人民公仆的本色。
例❷他感到十分惊奇。
2)从词与词的组合能力看形容词一般可以受程度副词“很”和否定副词“不”修饰。
一般不能与表示动态的“着了过”。
例如:冷—很冷,干净—十分干净,糊涂—非常糊涂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的形容词:状态形容词、性质形容词的重叠式。
因为它们或是表情态的,或是本身表程度。
(四)区别词金、银、铜、铁、锡、铅、锌男、女、雌、雄、大型、微型、国营民营、初级、中级、高级、有限、无限、有线它们很像名词,却不能像名词那样做主语和宾语,它们很像形容词,却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做谓语、状语和补语,也不能像形容词那样受程度副词的修饰。
所以有人称它们为“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的语法特征⑴能直接修饰名词作定语;多数能带“的”形成“的”字短语。
⑵不能作谓语、主语、宾语,组成“的”字短语后可以作主语、宾语。
⑶不能前加“不”,否定时前加“非”。
例如“非正式的”。
它们只能直接修饰限制名词,去做定语。
注意区别词与形容词的不同:形容词能充当定语,还可以充当谓语、补语和状语,而区别词则只能充当定语,不能充当谓语、补语等。
形容词能前加副词“不”“很”,区别词二者都不能加。
注意区别词和名词的不同:有的区别词就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如:金、银、男、女。
这些词在古代汉语里都是名词,但在现代汉语里,它们已失去了名词的语法功能,不能作主语和宾语,也不能受数量短语及其他词的修饰。
区别短语和词:中间不能插入“的”是区别词,否则是区别短语。
女医生女人男运动员男孩五、数词数词是表示数目和次序等的词。
(二)数词的种类数词包括:基数、序数、(分数、倍数、概数)1、基数表示数目的多少。
2、序数表示事物在计算或排列时的顺序。
常用:第、初、老、小3、分数表示将一个整体切分成几份,从中取出若干份。
常用“几分之几”。
口语中还用:成、分、股、折。
4、倍数表示数目的增加。
分数和倍数在运用时,有的问题要充分注意。
请分析下列的说法对吗?1.普通液晶手表20年前每块100元,现在是10元,价格下降了10倍.2.市内公用电话费原来每次4分,现在是4角,话费上涨了10倍.数词的语法特征⑴数词通常要跟量词组合成数量短语,才能作句法成分。
⑵数量短语通常用作定语或补语、状语。
一张桌子一脚踢开写了一遍⑶一些数词有固定的用法。
倍数只能用来表示数目的增加,不能表示数目的减少;分数既可以表示数目的增加,也可以表示数目的减少。
表示数目的增减是用原来的数目作基准,不是用增减后的数目作基准。
数目的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表示数量增加,常用“增加了(到)”“增长了(到)”“上升了(到)”“提高了(到)”“上涨了(到)”等(“到”也可改为“为”)。
如果用“了”,只表示净增数,不包括底数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