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挡水坝毕业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405.33 KB
- 文档页数:28
大坝毕业设计大坝毕业设计在工程学领域,大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程项目。
大坝的设计和建造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水利和能源需求,还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可行性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因此,大坝毕业设计是工程学生在毕业阶段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背景介绍大坝是一种用于拦截水流的人工建筑物,通常用于水电站、灌溉系统和防洪设施等。
在大坝毕业设计中,首先需要对所选择的大坝进行背景介绍。
这包括大坝所在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状况等。
通过了解这些背景信息,设计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坝项目的可行性和潜在挑战。
二、目标和需求分析在大坝毕业设计中,明确项目的目标和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这包括确定大坝的主要功能,例如发电、灌溉或防洪。
同时,还需要分析大坝对环境的影响,例如是否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或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
需求分析还包括确定大坝的设计参数,例如高度、长度和宽度等。
三、技术方案设计在确定目标和需求后,需要进行技术方案设计。
这包括确定大坝的结构形式,例如重力坝、拱坝或土石坝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大坝的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结构力学分析和稳定性计算,以确保大坝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环境影响评价大坝的建设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大坝毕业设计中,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这包括评估大坝对水体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结果将有助于设计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大坝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五、经济可行性分析大坝的建设需要巨大的投资。
因此,在大坝毕业设计中,需要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这包括估计大坝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并与预期的经济收益进行对比。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将有助于评估大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六、风险评估和管理在大坝毕业设计中,风险评估和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包括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例如地震、洪水和土壤侵蚀等。
设计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风险,并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可能的灾害事件。
目录摘要: (1)前言 (2)第一部分设计说明书 (3)1基本资料 (3)1.1自然条件及工程 (3)1.2坝址与地形情况 (3)1.3工程枢纽任务与效益 (4)2枢纽布置 (5)2.1枢纽组成建筑物及其等级 (5)2.2坝线、坝型选择 (5)2.3枢纽布置 (8)3洪水调节 (10)3.1基本资料 (10)3.2洪水调节基本原则 (13)3.3调洪演算 (14)3.4调洪计算结果 (17)4非溢流坝剖面设计 (18)4.1设计原则 (18)4.2剖面拟订要素 (19)4.3抗滑稳定分析与计算 (21)4.4应力计算 (22)5溢流坝段设计 (24)5.1泄水建筑物方案比较 (24)5.2工程布置 (25)5.3溢流坝剖面设计 (25)5.4消能设计与计算 (28)6细部构造设计 (32)6.1坝顶构造 (32)6.2廊道系统 (33)6.3坝体分缝 (34)6.4坝体止水与排水 (35)6.5基础处理 (36)6.6混凝土重力坝的分区 (38)第二部分计算说明书 (39)1洪水调节 (39)1.1调洪演算 (39)1.2调洪计算结果及分析 (55)2非溢流坝段计算 (57)2.1非溢流坝段经济剖面尺寸拟定 (57)2.2抗滑稳定分析 (60)2.3 应力分析计算 (65)3消能防冲设计 (68)3.1消力池的水力计算 (68)3.2辅助消能工设计 (71)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73)宁溪水利枢纽毕业设计摘要:宁溪水库枢纽为江北河开发的第一梯级,流域面积共3200km2。
该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兼顾防洪。
设计中,基于给定的地质及水文气象等资料,首先进行了重力坝的坝型选择,选取了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坝型;然后进行了水库水位调洪演算,调得设计洪水位345.6m,校核洪水位349.3m;还对挡泄水建筑物的剖面进行设计,确定坝高为54.7m,采用m3⨯表孔溢流,并对挡水坝段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及坝体应力分析,结果均满足要求;14最后还对大坝进行细部构造设计,并阐述了关于消能防冲的方案。
第二节挡水坝剖面设计一、挡水坝剖面初步拟定本次设计挡水坝剖面主要对挡水坝的最大剖面进行拟定,并进行稳定和强度校核,应用计算机确定挡水坝的最优断面,以下为手算部分。
(一)坝基高程设计确定最大剖面的位置,首先要知道清基后坝基的最低点位置,地基的处理根据《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DL5108—1999).1、坝基设计原则一般规定,砼重力坝的基础经处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的压力;(2)具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少不均匀沉陷;(3)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渗透稳定,控制渗流量;(4)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
2、坝基开挖(1)砼重力坝的建基应根据大坝稳定、坝基应力、岩体物理力学性质、岩土类别、基础变形和稳定性,上部结构对基础的要求、基础加固处理效果及施工工艺、工期和费用等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原则上应考虑技术加固处理后,在满足坝的强度和稳定的基础上,减少开挖.坝高超过100m时,可建在新鲜、微风化或弱风化下部的基岩上。
(2)重力坝的基坑形状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上部结构的要求确定,坝段的基面上下游高差不宜过大,并略向上游倾斜,若基础面高差过大或向下游倾斜时,应开挖成带钝角的大台阶状,台阶的高差与砼浇筑块的尺寸和分缝的位置相协调,并和坝址处的坝体砼厚度相适应。
对地形悬殊部位的坝体应调整坝段的分缝。
(3)基础中存在的局部工程地质缺陷,例如表层夹泥裂缝、强风化区、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及岩溶充填物等均应结合基础开挖予以挖除。
3、坝基高程拟定由水库坝轴线工程地质剖面图量得,河床高程在137m左右,标准洪水位为227。
2m,地基开挖时河床上的冲积砂夹石层、冲积粘土夹碎石层必须清除(由地址剖面图上量得大多在10m以上),所以开挖应按100m以上坝高标准要求考虑。
由图上量的电站坝段最低建基面高程为▽126m。
(二)坝高拟定1、超高值Δh的计算(1)基本公式坝顶应高于校核洪水位,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应高于波浪顶高程,其与正常蓄水位或校核洪水位的高差,可由式(2.1.1)计算,应选择两者中防浪墙较高者作为选定高程。
挡水坝毕业设计篇一:挡水坝初步设计说明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9—2019学年夏季学期学院课程设计名称: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温泉水库枢纽——挡水坝初步设计(2-6)完成期限:自2019 年7 月15 日至2019 年7 月26 日,共 2 周1.枢纽概况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2. 设计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枢纽工程设计,要进行设计构思、方案论证、计算分析、编制工程图、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等。
各阶段要求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3. 设计内容(1)枢纽布置,包括枢纽方案选择,大坝的平面布置。
(2)挡水坝的剖面和构造设计(3)挡水坝的渗流设计(4)挡水坝的稳定设计4. 设计成果及要求(1)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应少于1万字。
(2)CAD绘制A2号图纸一张:在地形图上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下游立视图,交电子版图纸。
手绘1号图纸一张:大坝典型剖面图,细部结构图2~3个(项目自定),比例尺自定。
5.主要参考文献(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19).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2)林继镛主编. 水工建筑物(第四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9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批准日期:2019年6月25日目录1.设计基本资料...................................................................................................... .. (3)1. 1 枢纽概况.................................................................................................... . (3)1. 2 流域概况.................................................................................................... . (3)1. 3 枢纽任务和规划数据.................................................................................................... (3)1.3. 1 特征水位.................................................................................................... (3)1.3. 2 防洪标准与安全泄量 (3)1. 4 自然条件.................................................................................................... . (4)1.4. 1 地形.................................................................................................... .. (4)1.4. 2 地质.................................................................................................... (4)1.4. 3 水文气象.................................................................................................... (5)1. 5 建筑材料.................................................................................................... . (6)1. 6 其它资料.................................................................................................... . (7)1.6. 1 外来材料.................................................................................................... (7)1.6. 2 交通.................................................................................................... .. (7)1.6. 3 施工动力、劳动力情况 (7)2.枢纽布置.................................................................................................... .. (7)2. 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 (7)2.1. 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 (8)2.1. 2 工程规模.................................................................................................... (8)2. 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 (9)2.2. 1 坝址的选择.................................................................................................... (9)2.2. 2 坝型选择.................................................................................................... (9)2.2. 3 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2. 3 枢纽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10)3.坝工设 (10)3. 1 坝型选择.................................................................................................... .. (10)3. 2 坝体断面设计...................................................................................................... .. (11)3.2. 1 坝顶宽度.................................................................................................... . (11)3.2. 2 坝底高程.................................................................................................... . (11)3.2. 3 坝坡与马道.................................................................................................... (11)3.2. 4 坝顶高程.................................................................................................... . (12)3.2. 5 防渗设施.................................................................................................... (16)3.2. 6 排水设施.................................................................................................... . (17)4.挡水坝渗流计算...................................................................................................... .. (18)4. 1 单宽渗流量计算.................................................................................................... (18)4. 2 总渗流量计算...................................................................................................... .. (26)5.稳定计算.................................................................................................... (25)5. 1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 (25)5. 2 安全系数试算...................................................................................................... .. (26)1.设计基本资料1.1 枢纽概况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摘要
本设计主若是有关PS水库除险加固设计,PS水库位于河北省沙河市境内,工程为小(2)型五等工程,要紧建筑物为五级,由主坝、副坝、溢流坝和放水洞等四部份组成。
枢纽的要紧任务以防洪、浇灌和供人畜饮水为主。
PS水库现状存在的问题如下:
(1)大坝基础抗滑不知足要求,坝体高水位时渗漏严峻
(2)坝顶高程不知足标准要求
(3)放水洞闸阀损坏
(4)大坝下游无消能防冲设施
针对水库现状存在的要紧问题,需要对水库进行初步的校核。
要紧内容包括挡水坝段的抗滑稳固计算和应力复核,溢流坝段的抗滑稳固计算和应力复核,溢流坝段过水能力及消能的计算等三大部份。
坝体抗滑稳固计算是重力坝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验算坝体沿坝基面的抗滑稳固平安度,利用公式判别大坝是不是知足抗滑稳固要求。
经计算得大坝在某些工况下不知足抗滑稳固要求。
应力分析的目的是查验坝体在施工和运用期间是不是知足强度要求,利用材料力学的方式查验应力是不是知足要求。
经计算得大坝在某些工况下不知足要求。
溢流坝过流能力验算及消能计算依据《溢洪道设计标准》SL253-2000计算。
经计算知足要求。
依照上述校核中所显现的问题,对PS水库进行除险加固,以知足水库的正常运作。
关键词:PS水库、除险加固、抗滑稳固计算、应力复核。
擦玛沟水库沥青混凝土心墙坝设计摘要擦玛沟水库位于县境泽曲流域左岸的一级支流擦玛沟上,坝址距县城25km,距市353km。
其主要任务是城乡供水兼顾灌溉,主要解决优干宁镇以及荷日恒村、智后茂村、德日隆村的城乡供水,以及新增1.6万亩饲草料地的灌溉。
该毕业设计承担县擦玛沟水库挡水建筑物设计部分工作。
根据已有的原始资料和该处地形图进行设计,主要容有:擦玛沟水库工程坝址的选择;坝型、坝高及坝体基本剖面的确定;坝体的渗流分析,确定防渗体系;坝体稳定分析;细部结构设计。
并根据要求绘制相应的平面布置图和剖面图。
关键词:擦玛沟,沥青混凝土,心墙,坝体设计,渗流分析,稳定分析ABSTRATCamagou reservoir is located in jersey qu basin in HeNan County level tributaries of the left bank brush groove on, dam site from HeNan county 25 kilometers, 353 km away from XiNing city. Its main task is to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both irrigation, mainly to solve water supply of YouGanNing town and HeRiHeng village, ZhiHouMao village, DeRiLong village, irrigation combination and added 16000 acres of grass.The graduation design for HeNan County camagou reservoir water retaining structure design part of the work.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raw data and topographic map to carry on the design, the main contents are: brush ma ditch reservoir project dam site choice; The dam type, the determination of high dam and dam base profile; Dam seepage analysis and determine the seepage control system; The dam stability analysis; Detail structure design. And draw the corresponding layout and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Key words:camagou, asphalt concrete, core wall, dam design, seepage analysis, stability analysis目录1 绪论 ......................................................................... - 1 -2 基本资料 ..................................................................... - 2 -2.1 工程规模 ............................................................... - 2 -2.2 工程等级及标准.......................................................... - 2 -2.3 水库主要特性指标........................................................ - 2 -2.4 气象 ................................................................... - 2 -2.5 工程地质 ............................................................... - 2 -2.5.1地形地貌............................................................ - 2 -2.5.2地层岩性............................................................ - 3 -2.5.3地质构造............................................................ - 3 -2.5.4水文地质条件........................................................ - 3 -2.5.5物理地质现象........................................................ - 4 -3 大坝设计 ..................................................................... - 5 -3.1 坝址和坝型的比较。
境主庙水库电站工程挡水坝建设设计书2.1工程概况境主庙水库位于桐城市城区北约 1.5km,是一座具有灌溉、防洪、城镇供水和发电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库工程。
现装机400kw,电站始建初期,受水库自身续建、加固及资金筹措等因素制约,装机容量与水库来水及调节能力不相匹配。
未响应水利部“全面提高农村水电增效减排能力,增强工程安全保障,有效发挥惠农效应”的号召,现对境主庙水库电站工程进行扩建。
境主庙水库电站工程包括引水建筑物、挡水坝和发电厂房,本设计是针对挡水坝。
2.2水文气象境主庙水库位于桐城市龙眠河上游,属于长江一级支流菜子湖水系,坝址以km,水库属浅山区,植被覆盖良好,流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流域面积632区,气候温和。
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1262mm,多年平均气温15.9C o,极端最高气温39.9C o,极端最低温-13.5C o,多年平均无霜期218天,多年平均入库径m,多年平均流量1.453m/s。
流量45863境主庙水库洪水由暴雨形成,大洪水一般发生在5~8月,水库100年一遇设m/s和24813m/s。
计洪水和5000年一遇校核洪峰流量分别为123132.3地形地质条件工程区位于大别山区东南边缘,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区内出露的主要是前震旦系大别山群的杂岩地层。
地表则多为第四系覆盖层,零星出露基岩为第三系红层。
震旦系大别山群变质岩主要为刘畈组地层,主要岩性为中粗粒黑云二长片麻岩、浅粒岩、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斜长角闪岩等;第三系地层岩性为紫红、棕褐色细砂岩,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泥岩互层,夹泥灰岩和含砾砂岩。
厂房处岩石主要为二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及角闪岩。
片麻理产状为N50~60oW,SW∠60o。
附近未见较大规模断层,地质构造以裂隙为主,裂隙较为发育。
弱风化基岩强度尚可,满足厂房地基的强度要求。
2.4工程任务和规模境主庙水库电站始建于1985年,主要任务是结合灌溉用水发电。
目录绪论 (1)第一章枢纽任务及枢纽基本资料 (2)第一节枢纽任务 (2)一、发电 (2)二、灌溉 (2)三、防洪 (2)四、渔业 (2)五、过木 (2)六、其它 (3)第二节枢纽的基本资料 (3)一、自然地理 (3)二、工程地质 (5)三、筑坝材料 (6)四、库区经济 (6)五、其他 (6)第二章主要建筑物型式选择和枢纽的布置 (8)第一节枢纽的建筑物组成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一、枢纽的建筑物组成 (8)二、工程等级与建筑物级别 (8)第二节主要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一、坝型的选择 (9)二、溢流坝泄水方式的选择 (11)三、水电站系统型式的选择 (12)第三节枢纽布置 (12)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12)二、各建筑物的具体要求 (13)三、方案比较 (13)第三章挡水坝设计 (15)第一节挡水坝坝顶高程确定和挡水坝剖面设计 (15)一、坝顶高程的计算 (15)二、坝顶宽度计算 (17)三、坝底宽度计算 (17)四、坝面坡度计算 (17)第二节挡水坝的稳定分析和应力计算 (18)一、荷载计算 (18)二、各荷载对坝底形心的偏心距及力矩 (27)三、稳定性分析 (32)四、坝基面应力分析 (33)第四章溢流坝剖面设计 (36)第一节孔口设计 (36)一、泄水方式的选择 (36)二、溢流孔口流量Q溢的确定 (36)三、单宽流量的选择 (36)四、溢流坝段净宽L计算 (36)五、溢流坝段总长度L0的确定 (37)六、堰顶高程的确定 (37)七、闸门高度的确定 (38)八、定型设计水头Hd的确定 (38)第二节溢流坝剖面设计 (38)一、堰顶曲线段 (38)二、反弧段 (40)三、中间直线段 (41)第三节消能计算 (42)一、鼻坎型式 (42)二、鼻坎高程 (43)三、反弧段半径 (43)四、挑射角 (43)五、挑距计算 (43)六、冲刷坑深度计算 (44)第五章坝身泄水孔的设计 (46)第一节泄水孔直径选定 (46)第二节进水口体形设计 (46)第三节闸门与门槽 (47)第四节孔身段设计 (48)第五节渐变段 (48)第六节平压管和通气孔 (50)一、平压管 (50)二、通气孔 (51)第七节消能工型式的选则 (51)第六章水电站坝段设计 (53)第一节有压钢管的布置和孔径的确定 (53)一、压力钢管的布置 (53)二、孔径的确定 (53)第二节有压进水口设计 (53)一、有压进水口的高程确定 (53)二、有压进水口的轮廓尺寸 (54)第七章细部构造 (56)第一节坝顶构造 (56)一、非溢流坝坝顶构造 (56)二、溢流坝坝顶构造 (57)第二节廊道系统 (59)一、基础灌浆廊道 (59)二、检测和坝体排水廊道 (59)第三节坝体分缝与止水 (60)一、坝体分缝 (60)二、止水 (60)第四节坝体排水 (61)第五节坝体混凝土分区 (62)第八章地基处理 (64)第一节坝基的开挖与清理 (64)一、开挖深度的确定 (64)二、开挖形状和坡度 (64)第二节坝基灌浆 (65)一、固结灌浆 (65)二、帷幕灌浆 (65)第三节坝基排水 (66)一、坝基排水目的 (66)二、坝基排水的排水孔的布置及方向 (66)第四节断层的处理 (67)总结 (68)致谢 (69)参考文献 (70)附录一:外文翻译 (71)绪论为了进一步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了让我们更好地适应国家的基础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了能使我们尽快地适应即将面临的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我们进行了历时两个多月的A江水利枢纽毕业设计。
说明书摘要该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本工程拦河坝为碾压式粘土心墙土石坝。
由于山区水位暴涨暴落,所以设置成兴利库容和拦洪库容完全不结合,即正常蓄水位和汛限水位均为2822.5米。
本设计是侧重于坝工部分以挡水建筑物和泄水建筑物为主的土石坝水利枢纽设计。
第一步,通过调洪演算得到最佳的溢流堰孔口净宽和堰顶高程方案,比较不同类型的土石坝在施工特点,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优劣,最终确定大坝坝型为粘土心墙土石坝,并且初定了大坝的轮廓尺寸。
然后通过土料设计,对照指标确定了砂砾料场及粘土料场的位置。
再次选择坝体的三个典型断面对大坝进行渗流计算,画出流网图,校核渗流逸出处的渗透坡降确定是否满足要求。
然后通过vb编程进行稳定分析,最终进行坝体细部构造设计。
第二步,进入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
确定出大坝的型式及坝址和坝轴线。
另外确定该枢纽的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水电站厂房等。
第三步,进入第二主要建筑物设计阶段。
确定出泄水建筑物的尺寸,型式和结构,定为泄水隧洞。
然后进行轴线选择和水力计算,从下泄能力、净空余幅、挑距和冲刷深度等方面校核设计的可行性。
最后进行细部构造设计。
第四步,进行初步的施工组织设计。
确定导流标准,施工分期。
定出开始日期、截流日期、拦洪日期、封孔蓄水日期、初始发电日期和竣工日期。
最后进入专题设计,隧洞衬砌应力计算,利用理正岩土分析软件,计算衬砌及配筋。
本设计以《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为基本设计依据,外加参考了与土石坝的有关资料和书籍。
由于知识有限,对于本设计中的不妥及错误之处,恳请批阅批评指正。
在设计过程中得到了束一鸣,王玲玲,苏怀智等老师的知道,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设计共历时9周。
关键词:粘土心墙土坝04021104 卢珊珊AbstractThe River is located in southwest China, the project includes the RCC dam with clay core wall of earth-rock style. The water level rise due to storm down the mountains,so the active Storage is not combined with the detention storage, that is, normal water level and flood control level are both 2822.5 meters. The dam was designed in part to focus on retaining buildings and discharge structure-based design of earth-rock dam water control project.A first step, through the Flood Regulating and Calculating to get the best net width of the overflow weir Orifice and the altitude of weir top, then compare different types of earth-rock features in the course of construction,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ultimately determine the type of clay dam earth-rock core, and the outline of an initial size of the dam. Through the soil and then design, the control indicators to determine the gravel and clay material yard field position. Once again chosen the three typical cross-section of dam for seepage calculation, draw network maps, checking the seepage infiltration gradient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Use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and ultimately to carry out detailed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dam.The second step, to enter the main building design stage. To determine the type and the dam site and dam axis. In addition to determin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hub structures, including retaining structures, drainage structures, such as hydropower plants.The third step is the second major phase of building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Discharge structure, type and structure of the tunnel for discharge. To select the axis and then proceed hydraulic calculation, from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more than pieces of headroom, and washed out from the depth of check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Finally design the detail of the Structural .The fourth step is a preliminary design of the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iversion to determine standards, the construction phases. Set start date, closure date, flood detention date, the date of reservoir impoundment, the initial generation date and completion date.Finally enter the topic design, calculate the tunnel lining stress, the use of geotechnical analysis software is the rationale for calculating the lining and reinforcement.The design based on the "Code for Design of roller compacted earth dam SL274-2001", along with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with the earth dam and books. Due to the limited knowledge about the design of the inappropriate and wrong, ask for his approval in criticism. During the design process, very appreciate for the directions by Professor Shu Yi-Ming, Wang Ling-Ling, Su Huai-Zhi, once again express our sincere gratitude.The design period is a total of nine weeks.Key words: Clay, Core wall of earth, Dam目录第一章前言 (8)1.1 毕业设计的主要目的和作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库土石坝枢纽毕业设计前言土石坝泛指由当地土料、石料或混合料,经过抛填、辗压等方法堆筑成的挡水坝。
当坝体材料以土和砂砾为主时,称土坝,以石渣、卵石、爆破石料为主时,称堆石坝;当两类当地材料均占相当比例时,称土石混合坝。
土石坝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坝型。
也是世界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一种坝型。
土石坝按坝高分为:低坝、中坝和高坝。
按其施工方法分为:碾压式土石坝;冲填式土石坝;水中填土坝和定向爆破堆石坝等。
碾压式土石坝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坝型。
按照土料在坝身内的配置和防渗体所用的材料种类,碾压式土石坝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均质坝:坝体断面分防渗体和坝壳,基本上是由均一的黏性土料(壤土、砂壤土)筑成。
2、土质防渗体分区坝:即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作坝的主体,用透水性极小的黏土作防渗体的坝,包括黏土心墙坝和黏土斜墙坝。
防渗体设在坝体中央的或稍向上游且略为倾斜的称为黏土心墙坝;防渗体设在坝体上游部位且倾斜的称为黏土斜墙坝,是高、中坝中最常用的坝型。
3、非土料防渗体坝:防渗体由沥青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或其他人工材料建成的坝,按其位置也可分为心墙坝和面板坝。
本次设计为ZF水库土坝枢纽工程;ZF水库建成后具有灌溉、发电、防洪、解决工业用水和人畜吃水等多方面的效益,是一座综合利用的水库。
水库土坝枢纽工程设计任务书、水文地质资料及其他相关原始资料是坝体设计的依据,必须全面了解设计任务,熟悉该河流的一般自然地理条件、坝址附近的水文和气象特性、枢纽及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当地材料、对外交通及有关规划设计的基本数据,只有在熟悉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建筑物的类型,进行枢纽布置、建筑物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
通过对资料的了解和分析,初步掌握原始资料中对设计和施工有较大影响的主要因素和关键问题,为以后设计工作的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百年大计,安全第一”,大坝的安全性,重点考虑:(1)坝基范围内地质构造是否存在较大范围的夹层和强透水层,地基处理的工程范围和深度。
毕业设计大坝工程毕业设计大坝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坝工程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坝工程不仅仅是一个工程项目,更是一个涉及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程。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毕业设计大坝工程的相关问题。
一、大坝工程的背景和意义大坝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对于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坝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提供稳定的供水和发电能源。
同时,大坝工程还可以调节河流的水位,减轻洪水灾害的风险,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大坝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大坝工程的设计与规划大坝工程的设计与规划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环节。
在设计与规划阶段,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如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环境保护等。
首先,地质条件是大坝工程设计的重要依据。
不同地质条件下,大坝的结构和材料选择都会有所不同。
其次,水文条件是大坝工程设计的重要参考。
水文条件包括水位、流量、泥沙含量等,这些参数对于大坝的设计和运行都有重要影响。
最后,环境保护也是大坝工程设计与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因素。
大坝工程建设对于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必须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三、大坝工程的施工与监测大坝工程的施工与监测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施工阶段,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施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监测内容包括大坝的变形、裂缝、渗流等。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四、大坝工程的运行与维护大坝工程建设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运行与维护。
大坝的运行与维护包括水位调节、泄洪、发电等。
同时,还需要定期进行大坝的巡视和检测,确保大坝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大坝工程还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缮,以确保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五、大坝工程的挑战与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大坝工程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机遇。
心墙土石坝毕业设计心墙土石坝毕业设计一、引言心墙土石坝是一种常见的大型水利工程,用于水库的建设和管理。
在这个毕业设计中,我将探讨心墙土石坝的设计原理、施工过程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设计原理心墙土石坝是由土石材料构成的坝体,其主要作用是阻挡水流,形成水库。
设计心墙土石坝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坝体稳定性:土石坝的稳定性是设计的关键。
需要考虑土石材料的强度、抗滑性以及坝体的坡度等因素,确保坝体在水压力下不会发生破坏。
2. 水流控制:心墙土石坝需要能够有效地控制水流,防止水流冲刷坝体。
设计时需要考虑坝体的渗透性、渗流路径等因素,确保水流不会对坝体产生破坏。
3. 泥沙淤积:水库中会有大量的泥沙淤积,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影响水库的容量。
设计时需要考虑泥沙淤积的情况,合理设置泥沙排放设施,保证水库的正常运行。
三、施工过程心墙土石坝的施工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坝基处理:首先需要对坝基进行处理,确保坝基的稳定性。
可以采用灌浆、挖槽等方式,加固坝基的承载能力。
2. 土石材料的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合的土石材料进行施工。
土石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坝体的稳定性。
3. 坝体的堆筑:将土石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堆筑成坝体。
在堆筑过程中,需要注意坝体的坡度和层厚,确保坝体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4. 心墙的设置:在坝体中设置心墙,用于控制水流。
心墙可以采用混凝土、钢筋等材料进行构建,确保其稳定性和密封性。
5. 辅助设施的建设:在心墙土石坝周围需要建设一些辅助设施,如泄洪口、闸门等,用于控制水流和坝体的运行。
四、环境影响心墙土石坝的建设和运行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态破坏:心墙土石坝的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和水资源,可能导致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水质变化:心墙土石坝会改变水流的速度和流向,可能导致水质发生变化。
设计时需要考虑水库的水质管理,保证水库的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1枢纽概况群安水库位于某省某地区群安河河谷出山口地段,水库控制流域面积714平方公里,库容900×104m3。
水库以灌溉和工业供水为主,兼顾防洪,工程兴建后可以向地区工业年提供水量2160×104m3,向灌区年供水1782×104m3,全年供水3942×104m3,改善灌溉面积14.32×104亩。
水库枢纽建筑物由主坝、溢洪道、放水洞组成。
根据工程规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按《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水库永久性建筑物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标准,校核洪水标准为1000年标准。
水库枢纽的工程等别为Ⅲ等,工程规模为中型。
水库枢纽的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
2 设计基本资料(见附件)3 设计任务及基本要求3.1 设计任务3.1.1 工程任务和规模阶段(1)根据工程任务确定工程规模,然后确定工程等别、建筑物级别及相应洪水标准。
(2)拟定泄洪建筑物型式和水库泄洪方式,选定泄洪建筑物尺寸,进行洪水调节计算,确定水库特征水位及相应库容。
拟定导流建筑物型式和尺寸,确定围堰前设计水位,确定坝体临时度汛水位。
3.1.2 工程布置及建筑物阶段(1)根据地形、地质、筑坝材料、水文气象、施工条件和枢纽建筑物的组成等因素进行坝轴线选择。
(2)根据已知基本资料进行坝型选择,可选坝型为粘土心墙堆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重力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五种,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最优坝型和相应泄洪建筑物尺寸。
(3)根据选定的坝型和枢纽建筑物组成,进行枢纽布置方案的比较,确定枢纽布置方案,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
(4)挡水建筑物-大坝设计:①坝体结构设计;②坝基处理设计;③坝体与坝基及其他建筑物的连接设计;④坝体计算与分析;⑤细部构造设计。
(5)泄水建筑物-溢洪道设计:①方案比较;②溢洪道布置;③设计计算;④结构设计。
挡水坝毕业设计篇一:混凝土坝毕业设计摘要本次设计内容为潘家口水利枢纽,坝型选择为混凝土重力坝。
重力坝主要有非溢流挡水坝段、溢流表孔坝段、溢流底孔坝段和电站厂房坝段组成。
挡水坝段最大断面的坝底高程为122.0m,坝顶高程为227.8m,防浪墙高1.2m,最大坝高为105.8m,属高坝类型。
坝顶宽9m,最优断面的上游坝坡坡率为1:0.2,上游折坡点高程为182.0m,下游坝坡坡率为1:0.7,下游折坡点高程214.9m。
溢流坝段布置在主河道中心,止水采用两道紫铜中间加沥青井的形式。
坝基防渗处理(主要依据上堵下排的原则),上游帷幕灌浆(两道),下游侧设置排水管。
以非溢流挡水坝段为计算选择断面,进行了抗滑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分别采用单一安全系数法和可靠度理论法计算法进行计算,最终验算满足抗滑稳定,上游坝踵没有出现拉应力,设计剖面合理可行设计中认真总结,运用几年来所学的理论知识及专业知识,结合毕业设计的任务进行思考、分析应用,提高了独立思考与独立工作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使用规范、手册能力的培养,使我们成为合格的水利人才。
关键词:非溢流坝;细部构造;地基处理AbstractThis design content for the Panjiakou project, dam type selection for the concrete gravity dam.A gravity dam are mainly non overflow dam section of spillway dam, spillway, bottom hole dam and powerhouse dam section of. Non overflow dam section of each of15 meters wide, distributed in the dam powerhouse dam section ends; each16 meters wide, disposed near the right bank main riverbed, outfit machine 3units; the bottom orifice of each section of22 meters wide, arranged in a powerhouse left main riverbed; overflow section of each segment width 18meters, is arranged in the house music river main river bed.Dam section of maximum cross section of the bottom surface elevation of 122.0 meters, at elevation of 227.8 meters,1.2 meters high wall, the dam height of 105.8 meters, is a type of dam. Crest width of 9 meters, the optimal section of the upstream dam slope rate of1:0.2, the upstream slope angle point to 182.0 meters elevation, downstream dam slope rate of 1:0.7, the downstream slope angle point elevation 214.9 m.Maximum section of overflow dam section of the bottom surface elevation of 1901 meters,1978.08 meters height of weir, weir use WES curve design, straight slope rate of 1:0.7, reverse arc radius of18meters, the nasal sill elevation1912meters, the upstream dam slope rate and1:0.2, slope angle point elevation of 1956 meters, the upstream dam surface and WES surface by 1/4 elliptic connected.Treatment of dam foundation seepage prevention (mainly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blocking drainage ), upstream grout curtain ( two ), a downstream side drainage tube.Non overflow dam section for the selection of calculation section, a sliding stability analysis and stress analysis, respectively by shear calculation method and the method of material mechanics calculation method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final checking, satisfying the stability against sliding of the upstream dam heel, no tensile stress, reasonable andfeasible design profile.Keywords : Dam nonoverflow;detail structure; foundation treatmen目录摘要 ................................................ ................................................... (I)Abstract .......................................... ................................................... (II)第一章前言 ................................................ ................................................... .. (1)一枢纽概况 ................................................ ................................................... .. (1)二基本资料 ................................................ ................................................... (1)(一)水文、水利调洪演算 ................................................ .. (1)(二)气象条件 ................................................ . (1)(三)工程地质 ................................................ . (2)第二章坝轴线、坝型选择及枢纽布置 ................................................ (4)一坝轴线选择 ................................................ ................................................... . (4)二坝型选择 ................................................ ................................................... .. (6)(一)坝址地质条件 ................................................ .. (6)(二)坝型方案比较 ................................................ .. (6)三枢纽布置 ................................................ ................................................... .. (9)(一)枢纽布置的一般原则 ................................................ .. (9)(二)各类建筑物的具体要求 ................................................ .. (10)(三)方案比较 ................................................ .. (11)第三章坝体剖面设计 ................................................ ..................................................12一坝顶高程确定 ................................................ ....................................................12二坝剖面设计 ................................................ ................................................... .. (13)第四章荷载计算 ................................................ ................................................... . (15)一坝体自重 ................................................ ................................................... (15)二静水压力 ................................................ ................................................... (16)三扬压力 ................................................ (16)四泥沙压力 ................................................ ................................................... (16)五浪压力 ................................................ ................................................... . (17)六静冰压力 ................................................ ................................................... (17)七地震荷载 ................................................ ................................................... (18)第五章坝体稳定和应力分析 ................................................ .. (21)一荷载组................................................... (21)二抗滑稳定分析 ................................................ ....................................................21三应力分析 ................................................ ................................................... (24)第六章细部结构设计 ................................................ .. (27)一坝体分缝与止水 ................................................ (27)(一)横缝 ................................................ ....................................................27(二)纵缝 ................................................ ....................................................28(三)施工缝 ................................................ (29)二砼标号分区 ................................................ ................................................... .. (29)(一)砼分区的特性和要求 ................................................ (29)(二)大坝砼分区结果 ................................................ .. (31)三坝顶结构 ................................................ ................................................... (32)(一)挡水 (32)(二)溢流坝 ................................................ (32)四坝体廊道系统 ................................................ ....................................................33(一)坝基灌浆廊道 ................................................ (33)(二)检查和坝体排水廊道 ................................................ (33)(三)观测、交通廊道 ................................................ .. (33)第七章重力坝的地基处理 ................................................ (34)一坝基的开挖与清 (34)二坝基灌浆 ................................................ ................................................... (34)三坝基排水 ................................................ ................................................... (35)四断层破碎带、软弱夹层的处理 ................................................ ........................ 35 结论 ................................................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2013—2014学年夏季学期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名称: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温泉水库枢纽——挡水坝初步设计(2-6)完成期限:自2014 年7 月15 日至2014 年7 月26 日,共 2 周1.枢纽概况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2. 设计要求根据所给资料进行枢纽工程设计,要进行设计构思、方案论证、计算分析、编制工程图、编制毕业设计说明书等。
各阶段要求详见课程设计指导书。
3. 设计内容(1)枢纽布置,包括枢纽方案选择,大坝的平面布置。
(2)挡水坝的剖面和构造设计(3)挡水坝的渗流设计(4)挡水坝的稳定设计4. 设计成果及要求(1)计算说明书一份,字数不应少于1万字。
(2)CAD绘制A2号图纸一张:在地形图上绘制枢纽平面布置图,在地质剖面图上绘制下游立视图,交电子版图纸。
手绘1号图纸一张:大坝典型剖面图,细部结构图2~3个(项目自定),比例尺自定。
5.主要参考文献(1)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2)林继镛主编. 水工建筑物(第四版). 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指导教师(签字):系主任(签字):批准日期:2014年6月25日目录1.设计基本资料 (3)1.1 枢纽概况 (3)1.2 流域概况 (3)1.3 枢纽任务和规划数据 (3)1.3.1 特征水位 (3)1.3.2 防洪标准与安全泄量 (3)1.4 自然条件 (4)1.4.1 地形 (4)1.4.2 地质 (4)1.4.3 水文气象 (5)1.5 建筑材料 (6)1.6 其它资料 (7)1.6.1 外来材料 (7)1.6.2 交通 (7)1.6.3 施工动力、劳动力情况 (7)2.枢纽布置 (7)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 (7)2.1.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 (8)2.1.2 工程规模 (8)2.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 (9)2.2.1 坝址的选择 (9)2.2.2 坝型选择 (9)2.2.3 泄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 (9)2.3 枢纽建筑物的平面布置 (10)3.坝工设计 (10)3.1 坝型选择 (10)3.2 坝体断面设计 (11)3.2.1 坝顶宽度 (11)3.2.2 坝底高程 (11)3.2.3 坝坡与马道 (11)3.2.4 坝顶高程 (12)3.2.5 防渗设施 (16)3.2.6 排水设施 (17)4.挡水坝渗流计算 (18)4.1 单宽渗流量计算 (18)4.2 总渗流量计算 (26)5.稳定计算 (25)5.1 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25)5.2 安全系数试算 (26)1.设计基本资料1.1 枢纽概况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
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有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1.2 流域概况白家疃沟发源于京郊香山北麓,自南而北流经海淀区温泉镇,为温榆河水系之南沙河的支流,流域面积4.2km。
拟建的温泉水库坝址位于温泉镇白家疃村南、白家疃沟出山口的河道狭窄处。
距温(泉)颐(和园)公路约1.5km,有简易公路相通。
工程区距中关村科技开发区约15km,距上地科技园区约10km,距颐和园亦仅13km,水库上游及下游均有密集的住宅区。
坝址以上主沟长 2.95km,流域面积 2.90km2,沟底平均坡降11.3%。
1.3 枢纽任务和规划数据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
水利枢纽经过可行性研究,提出如下参数作为建筑物设计依据。
1.3.1 特征水位注:下游无水1.3.2 防洪标准与安全泄量考虑到工程特点及工程区下游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
1.4 自然条件1.4.1 地形工程区位于九龙山——碧云寺向斜东北翼。
在微地貌上处于山前过渡区,相对高度20~100m。
库区左岸为冲积——洪积堆积阶地,阶面由北向南逐渐抬升,高程自左坝头至库尾由100m递升至120m,平均坡比0.056。
库盘区为河漫滩。
坝址位于沟口河道狭窄处,沟底河道宽约35m,高程84.50m。
1.4.2 地质(1)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水库区为一由西北方向(坝前)向东南方向渐扩的扇形谷地,北、东、南三面环山,相对高差20~80m,西面为山前堆积阶地,相对高差10~15m。
库区内第四纪冲积——洪积层广为分布,厚度在15m以上,水库的北、东、南三面及库盆下,基岩均为石炭——二叠系或二叠系地层,透水性弱。
西面广泛分布的洪积碎石(含粉质土)层,以及坝下沉积的粉质粘土、漂石夹粉质粘土层,是未来渗漏的主要设防地段,也是影响大坝安全的主要因素。
淹没损失小,无浸没及大的库岸稳定和淤积问题。
在地质构造上,处于九龙山——碧云寺向斜东北翼端部的转折端。
基岩内节理、裂隙发育,但未发现较大规模断裂构造,区域稳定性好。
基岩中分布有裂隙潜水。
第四系松散层中有孔隙潜水,水面埋深13.40~15.5m,其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及山区基岩裂隙水,其排泄流向基本上与河道流向一致。
(2)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坝址区呈“U”形河谷,谷底宽约35m,高程84.50m。
上部(高程100m处)宽约120m,主河道由南向北流经库区后,改向为由南东向北西方向穿过坝址。
谷底沉积有深达19.60m的第四系沉积层。
左坝头亦为山前冲积——洪积阶地沉积物。
右坝头为古生代二叠纪板岩,其产状为倾向南,倾角50 。
未发现较大规模断裂构造。
板岩为黄绿色,主要成分为粘土矿物,含白云母、绢云母和绿泥石等变质矿物,节理、板理发育,裂隙面上有氧化铁薄膜,裂隙中有红色粘土充填。
露头岩石呈强风化。
经分析和钻探资料证实,坝基覆盖层下基岩亦为板岩。
坝基覆盖层表层为卵砾石,向下依次为碎石、漂石、粉土层等,其中的孔隙潜水水面埋深13.5m。
岩性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均存在明显的交替、穿插,透水性变化较大。
对分布于坝基和左坝头的覆盖层,需采取可靠有效的防渗措施,方能确保大坝安全和水库的正常运转。
1.4.3 水文气象流域内无水文测站和气象站。
可参照借鉴的颐和东闸站和昌平站,至水库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2km和20km。
(1)河流水文特性:白家疃沟为间歇性河流,除遇较大降雨时沟中有径流外,一般均为干沟。
根据北京市山区水文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4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240mm (相应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69.6⨯104m3)。
代表性水文年的年径流量如表1-3所列。
(2)洪水:历史资料说明,洪水多发生在7~8月,洪水过程多为单峰型,一次洪水历时不超过15h。
设计洪水过程线见表1-4。
(3)库水位与面积、库容关系见表1-5。
(4)气候条件据现有资料,工程区属于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1.7︒C。
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450mm。
(5)泥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内,林木茂密,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较轻。
(6)蒸发流域内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450mm。
根据北京市水文手册资料,按20cm 口径蒸发器测量库区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为1950mm。
(7)其它洪水期多年平均离地面10m高的最大风速v=20m/s,吹程D=400m,风向垂直上游坝面。
冻土深1.0m。
坝顶交通要求通行单行道(7m)。
坝、库区基本地震烈度为6︒。
1.5 建筑材料坝基覆盖层表层为卵砾石,向下依次为碎石、漂石、粉土层等。
土坝心墙或斜墙所需粘土料,可满足要求。
水库西面广泛分布着洪积碎石(含粉质土)层,料场位于上游左岸1km,交通方便,可利用的碎石储量可达120万 m3左右。
粘土料颗粒组成见表1-6:各种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见表7。
表1-7 各种材料物理力学性质1.6 其它资料1.6.1 外来材料工程使用的主材——水泥、钢材等,均可市购。
其他生活、生产资料,均可由当地采购。
1.6.2 交通工程场区位于白家疃村南1.0km,距温(泉)颐(和园)干线公路1.5km,且有简易公路通过坝址和库区(其中有0.5km公路需在工程建设前改线建设)。
1.6.3 施工动力、劳动力情况施工用水(仅限于搅制混凝土和生活用水)由当地供水管网供给。
施工用电直接接入当地电网,只增加一台变压器与相应数量的控制开关即可。
当地有很多闲散劳动力。
2.枢纽布置2.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2.1.1 水库枢纽建筑物组成根据水库枢纽的任务,该枢纽组成建筑物包括:挡水坝、溢洪道、引水管等。
2.1.2 工程规模枢纽布置应做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互不干扰,管理运用方便。
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以及该工程的一些指标确定工程规模如下:表2-1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注:1、水库总库容指水库最高水位以下的静库容;2、治涝面积和灌溉面积均指设计面积。
表2-2 永久性水工建筑物级别根据拟设计枢纽的工程规模以及在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重要性进行分等分级。
枢纽等别根据《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 5395—2007,后简称《规范》)中五项指标中最大的一项确定,建筑物的级别根据《规范》相应确定。
本工程以形成环境景观水库为主,工程建成后,可以形成60000~70000m2面积的水域,蓄水30万m3,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流域内的水土流失,减轻山洪对下游村镇、交通线路的危害,进一步改善和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改善周边植物生长条件。
同时为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提供补充水源。
由于蓄水面积在0.001~0.01 ×108m3范围内,但以景观为主,兼有补充水源的作用,故工程规模属小(1)型,工程等别为Ⅴ等,本枢纽中的主要建筑物,除挡水建筑物为4级水工建筑物,溢洪道、灌溉渠道、水库放空隧洞为5级水工建筑物,次要建筑物筏道为5级水工建筑物。
2.2 坝址及坝型的选择2.2.1 坝址的选择《规范》要求坝轴线应根据坝址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坝型、坝基处理方式、枢纽中各建筑物(特别是泄洪建筑物)的布置和施工条件等,经多方案的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