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噪声
- 格式:docx
- 大小:28.70 KB
- 文档页数:10
机械设备产生噪声的原因
1. 运转部件摩擦,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摩
擦会产生噪音。
例如,轴承、齿轮、传动带等部件在高速运转时会
产生摩擦噪音。
2. 引擎振动,内燃机、电动机等引擎在工作时产生的振动也会
导致噪音。
这些振动会通过设备的结构传导出去,产生噪声。
3. 气体流动噪声,一些机械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气体流动,例
如风扇、压缩机等设备,气体流动时会产生噪音。
4. 设备结构共鸣,设备结构的共鸣也是产生噪音的原因之一。
当设备在特定频率下工作时,设备结构会共振并产生噪音。
5. 不良设计或制造,一些机械设备在设计或制造过程中存在缺陷,例如零部件安装不当、材料选择不当等,都可能导致噪音问题。
6. 磨损和老化,设备长时间使用后,零部件磨损和老化也会导
致噪音的产生。
例如,轴承磨损、齿轮磨损等都会产生噪音。
7. 环境因素,包括空气密封不良、设备安装环境不佳等因素也会影响设备的噪音产生。
综上所述,机械设备产生噪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综合考虑设备本身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运行状态以及周围环境等多个因素。
为了减少噪音,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改进。
噪声分类标准四类
噪声可以按照其产生原因和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噪声分类标准有以下四类:
1. 机械噪声:机械噪声主要产生于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如发动机噪声、电机噪声、空调噪声等。
机械噪声的特点是频率较低、能量较高、持续时间较长。
2. 环境噪声:环境噪声是指自然界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噪声,如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环境噪声的特点是频率较高、能量较低、持续时间较短。
3. 社会噪声:社会噪声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噪声,如人声噪声、音乐噪声、广告噪声等。
社会噪声的特点是频率较高、能量较低、持续时间不确定。
4. 电磁噪声:电磁噪声是指来自电子设备或无线通信系统等的噪声。
电磁噪声的特点是频率范围较宽、能量较低、对电子设备或通信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干扰。
机械噪声与振动在现代社会中,机械噪声与振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无论是工厂、交通工具还是家用电器,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然而,机械噪声和振动不仅仅是一个令人厌烦的问题,它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机械噪声和振动的原理以及如何有效地控制它们非常重要。
一、机械噪声的原理与特点1.1 噪声的来源机械噪声是由机器或设备的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声音引起的。
噪声的来源可以是机械摩擦、气体压缩以及物体的冲击和碰撞等。
这些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给人们带来不适和困扰。
1.2 噪声的影响机械噪声不仅会引发听力损伤,还会导致人们的睡眠质量下降、精神压力增加,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
此外,长期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中还会损害心血管、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人体器官。
二、振动的原理与特点2.1 振动的来源机械振动是指机器或设备运动时产生的震动。
振动的来源多种多样,例如机械零部件的不平衡、摩擦、弹簧系统的弹性形变等。
振动可以使物体来回移动或旋转,产生机械噪声和破坏性的震动力。
2.2 振动的影响机械振动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寿命造成威胁,会导致机械零部件的磨损和疲劳断裂,甚至引发设备的故障。
此外,振动还会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振动引起的建筑物共振可能导致结构的破坏,振动还可能引发人体器官的损伤。
三、机械噪声和振动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机械噪声和振动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方法:3.1 设备的维护与改进定期对机器和设备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减少因设备老化和磨损引起的噪声和振动。
通过改进机器设计或更换零部件,减少不平衡和摩擦,可以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水平。
3.2 隔音材料的应用在噪声源附近使用隔音材料,如吸音板、吸音棉等,可以减少噪声的传播,避免其扩散到周围环境。
同时,也可以在机器的结构上增加隔音层,降低机械噪声的产生。
3.3减振措施的采用采用减振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振动的幅值和频率。
例如,使用减振器和弹簧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小机器和设备的振动。
第1篇引言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它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规范机器设备的噪声测试,确保噪声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本标准规定了机器设备噪声测试的基本要求、测试方法、测试设备和数据处理等。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各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工地等场所使用的机器设备的噪声测试。
本标准不适用于噪声源与受声者之间距离大于100米的噪声测试。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3785 声学声级计的校准GB/T 6113 声学机器和设备噪声测试方法GB/T 18877 声学环境噪声测量方法3. 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噪声(Noise):指不希望的声音。
3.2 声级(Sound Level):指声音的强度,以分贝(dB)为单位。
3.3 声压级(Sound Pressure Level):指声压与参考声压的比值,以分贝(dB)为单位。
3.4 声功率级(Sound Power Level):指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的比值,以分贝(dB)为单位。
3.5 A声级(LA):指声压级在A计权网络下的值。
3.6 长时间等效声级(Leq):指在一定时间内,等效于该时间内噪声能量平均值的声级。
4. 测试要求4.1 测试环境4.1.1 测试场地应开阔,远离反射面,测试区域应无其他噪声源。
4.1.2 测试时,风速应小于5m/s,温度应在15℃~35℃之间。
4.1.3 测试时,相对湿度应在30%~80%之间。
4.2 测试方法4.2.1 机器设备噪声测试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
4.2.2 测试应在设备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以确保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4.2.3 测试时,测试仪器应放置在设备附近,测试点应选择在设备噪声较大的位置。
工程机械噪音测试标准
工程机械噪音测试标准主要基于GB 12348-1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进行。
该标准规定了工厂的边界处噪音允许值,根据不同的类别和区域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居民、文教、卫单位附近噪音允许值为45dB(A),而工业区噪音允许值为55dB(A)。
对于设备噪音的检测,通常采用全封闭形式,设备应配置独立的除尘或除雾装置,室内排放必须符合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
在距离设备1m处测量时,空运转时的噪音应不大于75dB,在切削和受载荷时不大于
85dB。
机械制造中的机械噪声与隔音机械噪声是机械设备运转时所产生的噪音,它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是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可忽视的问题。
机械噪声不仅对操作者的身体健康造成直接的危害,还会对生产环境和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有效隔音措施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机械制造行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机械噪声的来源机械噪声的产生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设备的震动:当机械设备工作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震动,这些震动会通过传导和辐射方式产生噪声。
2. 机械工艺过程:机械制造过程中,如切削、锯割、冲压等工艺操作,都会产生高频噪声,严重影响工作环境。
3. 机械设备的零部件:机械设备的轴承、传动装置等零部件在工作时摩擦产生的噪声也是机械噪声的重要来源。
二、机械噪声的危害机械噪声对于人体健康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人们可能会出现听力损伤、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问题,甚至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外,机械噪声还会对人的注意力和工作效率造成负面影响,降低生产效率和质量,并给工作人员带来心理压力。
三、机械噪声的控制方法为了减少机械噪声对工作环境和生活的影响,需要采取噪声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机械噪声控制方法:1. 设备更新和优化:选择高效、低噪声的设备,更新老旧设备,降低设备振动和噪声的产生。
2. 技术改进:通过改进机械制造工艺和工艺参数,减少切削、锯割等工艺操作过程中产生的噪声。
3. 隔音措施:采用隔音罩、隔音板、吸声材料等隔音措施,将噪声阻隔在设备周围,减少噪声的传播和辐射。
4. 隔震措施:通过使用减震垫、减震支座等隔震装置,减少机械设备的振动,从而间接降低噪声的产生。
5. 定期检修和维护: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状态,加强设备的定期检修和维护,及时修复设备中存在的噪声问题。
四、隔音材料的选择在机械制造中,选择合适的隔音材料也是有效控制机械噪声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隔音材料:1. 隔音板:隔音板是一种常用的隔音材料,它具有一定的吸音性能,能够有效减少噪声的传播和辐射。
施工期噪声声源强度表
交通运输车辆噪声
工业机械设备噪声
这里提供一些机械设备(未加任何降噪措施)的声级数值,以供参考。
但是同一设备的实际噪声级与生产厂家、运行状态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实际使用时,应以实测数据或厂家提供的参数为准。
下表为一些工业设备的噪声级(对固定点源,测点距源为1m处):
声级(dBA)声源
130 风铲、风铆、大型鼓风机、锅炉排气放空
125 轧材热锯(峰值)、锻锤(峰值)、818-NO.8鼓风机
120 有齿锯锯钢材、大型球磨机、加压制砖机
115 柴油机试车、双水内冷发电机试车、振捣台、6500抽风机、热风炉、鼓风机、震动筛、桥梁生产线
110 罗茨鼓风机、电锯、无齿锯
105 织布机、电刨、大螺杆压缩机、破碎机
100 织机、柴油发电机、大型鼓风机站、矿山平峒、电焊机
95 织带机、绵纺细纱车间、轮转印刷机、经纺机、纬纺机、梳棉机、
空压机站、泵房、冷冻机房
90 轧钢车间、饼干成型、汽水封盖、柴油机、汽油机加工流水线
85 车床、冼床、刨床、凹印、铅印、平台印刷机、折页机、装订连
动机、造纸机、切草机
80 织袜机、针织机、平印连动机、漆包线机、挤塑机
75 上胶机、过板机、蒸发机、电线成盘机、真空镀膜、考贝机。
机械工程中的噪声特性分析与控制噪声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在机械工程中,噪声的存在不仅会给我们的生产和工作环境带来不适,还可能对机器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对机械噪声的特性进行分析与控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噪声的基本知识。
噪声是指无规律的声音,由于其频率和振幅的随机性,常常被人们认为是令人讨厌的声音。
噪声可以通过声压级(单位:分贝)来表征,声压级的大小与噪声的强度和频率有关。
在机械系统中,噪声常常是由于机器的振动或运动所产生,因此,分析机器的振动与噪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噪声的分析与控制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噪声的产生机制。
在机械系统中,噪声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机器的振动引起的结构噪声、流体流动引起的气动噪声、齿轮传动时引起的齿轮噪声等。
而这些噪声的产生机制又与机器的结构和工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机器的结构、工作状态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噪声产生的关键因素。
其次,了解噪声的传播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噪声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气、固体或流体的阻尼和反射等影响。
因此,对噪声的传播路径和传播媒介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通过分析传播路径和媒介的特性,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比如增加隔音材料、优化传声器的位置等。
此外,噪声的控制也需要从源头上进行考虑。
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参数等来减少噪声的产生。
比如,通过改变机器的运动速度、减少机器的振动等方式来控制噪声的产生。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采用一些降噪措施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比如,在机器的周围加装隔音材料、采用降噪器等方式来控制噪声的传播。
最后,噪声的分析与控制还需要结合实际应用进行综合考虑。
不同的机械系统对噪声的要求和限制是不同的。
比如,在一些对噪声要求较高的场所,比如医院、实验室等,我们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来减少噪声的影响。
机械设计基础掌握机械噪声的产生与控制技术在机械设计的过程中,噪声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机械设备的运行往往会伴随着噪声的产生,而过高的噪声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掌握机械噪声的产生与控制技术,对于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降低噪声对人体的损害至关重要。
一、机械噪声的产生原因机械噪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机械结构的振动:机械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内部的运动部件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物体的传导形成声音,进而造成噪声。
2. 液体和气体的流动:机械设备在工作时,液体和气体的流动也会产生噪声。
比如水泵、风扇等设备,由于液体和气体的高速流动,会引起空气或介质的振动,从而形成噪声。
3. 动力系统的噪声:机械设备的动力系统中的各种机械结构,如发动机、电机等,在工作时会产生噪声,主要源于内部摩擦、组合件的振动以及齿轮传动引起的冲击声等。
二、机械噪声的控制方法机械噪声的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降低振动源:通过改进机械结构、减少运动部件的质量、调整轴心线等方法来减少振动源,从而降低噪声的产生。
2. 减少传声途径:通过增加隔音材料、减振材料来减少声波传导,降低噪声的传播程度。
3. 加装隔音设备:在机械设备的周围或噪声源处加装隔音罩、隔音箱等设备,阻隔噪声的传播路径,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
4. 优化动力系统:改进动力系统的设计和工作状态,减少噪声的产生。
比如使用低噪音的电机、优化齿轮传动等。
5. 采用噪声控制技术:如主动噪声控制技术、消声器等,通过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主动降噪或消除噪声。
三、机械噪声控制的相关标准为了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降低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噪声控制标准。
在机械设计中,需要遵守这些标准进行噪声控制的设计和生产。
常用的标准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欧洲标准(EN)以及美国国家标准(ANSI)等。
四、机械噪声的测试与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机械设备的噪声水平,需要采用相应的测试与评估方法。
工业噪声分类标准一、机械性噪声机械性噪声是指由于机械的摩擦、振动、冲击等引起的噪声。
其中,常见的机械性噪声包括:1.轴承和轴在运转中发生撞击、振动,或者由于不平衡而产生的振动。
2.机器设备部件的周期性振动,如活塞泵、锻造设备等。
3.运转的机器设备与材料之间的摩擦、撞击,如轧钢机、碎石机等。
4.风机的喘振、旋转体的不平衡等。
二、空气动力性噪声空气动力性噪声是由于气体状态的改变而产生的噪声。
它包括:1.空气流动产生的噪声,如风扇、空调和通风设备等。
2.空气的压缩和膨胀产生的噪声,如喷气发动机、汽笛等。
3.空气射流产生的噪声,如高速气流动的管道口、喷雾器等。
三、电磁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是由于电磁场的作用而产生的噪声。
它包括:1.变压器的噪声,如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等。
2.电流的脉冲噪声,如电源的开关操作、电火花加工等。
3.电磁铁的噪声,如电机的电磁部分、磁悬浮列车等。
四、流体动力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是由于液体的流动或气体的流动而产生的噪声。
它包括:1.液体流动产生的噪声,如水泵、液压马达、冷却塔等。
2.气体流动产生的噪声,如通风管道、气缸阀等。
3.喷射流产生的噪声,如喷泉、喷气发动机等。
五、燃烧爆炸性噪声燃烧爆炸性噪声是由于燃烧或爆炸而产生的噪声。
它包括:1.锅炉、窑炉等燃烧设备在燃烧时产生的噪声。
2.火药爆炸、化学反应爆炸等爆炸时产生的噪声。
3.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等高速燃烧设备在燃烧时产生的噪声。
六、建筑结构噪声建筑结构噪声是由于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振动而产生的噪声。
它包括:1.建筑物的振动,如地震、机械振动等引起的建筑物振动。
2.建筑物的风致振动,如高层建筑的风振等。
3.建筑物的撞击振动,如设备振动传递到建筑物上引起的振动。
4.建筑物的声波传播,如建筑物的回声、混响等引起的声音传播。
《机械噪声基础知识概述》一、引言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机械噪声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和工程挑战。
从工厂车间的机器轰鸣到交通运输工具的行驶噪音,机械噪声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还对设备的性能和寿命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机械噪声的基础知识,对于控制和降低噪声污染、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基本概念、核心理论、发展历程、重要实践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对机械噪声基础知识进行全面的阐述与分析。
二、机械噪声的基本概念(一)定义机械噪声是指由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声音。
它通常是由于机械部件的振动、摩擦、冲击等原因引起的空气波动所产生的声音。
机械噪声的频率范围广泛,从低频的嗡嗡声到高频的尖叫声都有可能出现。
(二)分类1. 按产生噪声的机械类型分类- 工业机械噪声:如工厂中的机床、风机、压缩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 交通运输噪声: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 建筑机械噪声:如起重机、搅拌机、挖掘机等设备产生的噪声。
2. 按噪声的频率特性分类- 低频噪声:频率低于 500Hz 的噪声,通常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对人体的影响较大。
- 中频噪声:频率在 500Hz 至 2000Hz 之间的噪声,对人的听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 高频噪声:频率高于 2000Hz 的噪声,通常比较尖锐,容易引起人的烦躁和不适。
(三)噪声的度量1. 声压级声压级是描述声音强度的物理量,它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声压与参考声压之比。
单位为分贝(dB)。
2. 声功率级声功率级是描述声源辐射声功率的物理量,它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声功率与参考声功率之比。
单位也为分贝(dB)。
3. 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将噪声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成分的方法,通过分析噪声的频谱可以了解噪声的频率特性和能量分布情况。
三、机械噪声的核心理论(一)噪声产生的机理1. 振动产生噪声机械设备中的旋转部件、往复运动部件等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这些振动通过空气、固体等介质传播,形成噪声。
机械设备噪声测试方法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步,机械设备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噪声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对机械设备噪声进行准确的测试和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机械设备噪声测试方法。
一、噪声测试的目的和意义噪声测试是通过对机械设备产生的声音进行定量测量和分析,以评估噪声水平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噪声测试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听力健康,改善工作环境和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噪声测试的方法1. 声级计测试法声级计是一种专门用于测量声音强度和频率的仪器。
在噪声测试中,常用的是A计权声级计。
测试时,将声级计放置在被测设备附近,根据测试要求选择适当的测试点位和测试时间。
通过声级计的测量结果,可以得到噪声的声级和频率分布情况。
2. 频谱分析法频谱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声音的频率成分来评估噪声特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使用频谱分析仪对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得到噪声的频谱图。
通过分析频谱图,可以了解噪声的频率分布情况,进一步评估噪声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3. 声源定位法声源定位法是一种通过确定噪声产生的位置来评估噪声特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使用多个声音传感器(如麦克风)布置在被测设备周围,通过测量声音到达各个传感器的时间差,计算出噪声的传播速度和声源位置。
通过声源定位,可以确定噪声产生的位置和方向,为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4. 噪声源识别法噪声源识别法是一种通过对噪声进行源识别和分类来评估噪声特性的方法。
在测试中,通过对噪声进行特征提取和分析,确定噪声的源头和特征。
通过噪声源识别,可以确定噪声产生的原因和方式,为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三、噪声测试的注意事项1. 测试前应选择适当的测试环境和测试时间,避免干扰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2. 在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不同纺织机械噪声标准
1.生产车间内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90分贝(A)。
2.加工设备在1米处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90分贝(A)。
3.纺织机械的齿轮传动装置在1米处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85分贝(A)。
4.织布机、细纱机、络筒机、捻线机、摇纱机、织带机等设备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5分贝(A)。
5.打包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6.纺丝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5分贝(A)。
7.牵伸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5分贝(A)。
8.捻线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9.摇纱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10.织带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65分贝(A)。
11.拉毛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12.染色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13.卷绕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65分贝(A)。
14.针刺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15.织袜机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16.其他纺织机械的噪声强度不得超过70分贝(A)。
机械结构的噪声特性分析与控制导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机械设备的安静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噪声是机械设备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危害。
因此,分析和控制机械结构的噪声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着手,分别讨论机械结构的噪声特性分析和控制方法。
一、机械结构噪声特性的分析1. 噪声的分类噪声可以分为空气噪声、结构噪声和电磁噪声三个主要类别。
其中,结构噪声指的是机械结构产生的振动引起的噪声,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2. 噪声的产生机制机械结构噪声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内部或外部激励引起的结构振动。
内部激励包括机械部件的力学振动和热振动,而外部激励则来自于与机械结构相连的环境或其他机械设备。
这些振动通过固体的传导和辐射,在空气中产生噪声。
3. 噪声特性的测量和分析方法为了分析机械结构的噪声特性,可以采用多种测量方法。
常用的方法包括声压级、声功率级和振动加速度级的测量。
另外,还可以通过振动模态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进一步研究噪声产生的机制和传播路径,并确定主要噪声来源。
二、机械结构噪声的控制方法1. 结构设计优化在机械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噪声控制的要求,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例如,通过减小机械结构的共振频率、增加阻尼、减少振动源等,可以有效降低噪声水平。
2. 声学隔离与降噪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路径,可以采用声学隔离措施。
例如,在机械设备周围设置吸音板或吸音隔音罩,减少噪声的传播。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入主动噪声控制技术,如使用主动消声器、振动补偿技术等,对噪声进行实时控制和抑制。
3. 材料选择与加工工艺优化在机械结构的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中,可以通过优化措施减少噪声的产生。
例如,选择具有良好阻尼性能的材料,减少振动能量的传递;采用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技术,减少由于失配和摩擦引起的噪声。
4. 维护与保养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控制噪声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维护可以保证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因故障而产生的噪声。
机械噪声归谁管理制度一、机械噪音的产生和影响机械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很多噪音,主要原因包括机械振动、摩擦、气动噪音和声源共振等。
这些噪音会传播到周围的环境中,对人们的听觉、心理和生理产生很大的影响。
此外,机械噪音还会引起人们的兴奋、疲劳、失眠等问题,对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机械噪音对环境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它会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和繁衍,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同时,机械噪音还会干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给居住和工作环境带来困扰。
二、机械噪音管理制度的现状各国对机械噪音的管理制度都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在以下方面进行管理:1.立法法规:各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对机械噪音进行管理。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噪音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职业卫生法等,对机械设备的噪音排放标准、噪音控制措施、噪音污染的处罚等做出了具体规定。
2.监测技术:各国都建立了相应的监测体系来监测和评估机械噪音的情况。
监测技术包括噪音监测仪器、监测站点规划、数据采集和分析等,这些监测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机械噪音问题。
3.技术控制:为了减少机械噪音的产生,各国都在技术研发和推广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技术控制包括新型降噪设备的研发和推广、降噪技术的应用、降噪工艺的改进等,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机械噪音的产生。
4.管理措施:除了技术控制外,各国还实施了一系列管理措施来控制机械噪音。
这些管理措施包括对噪音排放的许可制度、噪音污染的监测评估、工业企业的噪音控制和管理等,通过管理手段控制机械噪音问题。
三、我国机械噪音管理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对机械噪音的管理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存在一些问题:1.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的噪音污染防治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缺乏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对噪音污染的治理不够有力。
2.监测技术不足:我国的噪音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不够先进,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有待提高。
3.技术控制不力:我国机械设备的噪音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在一些传统制造业中,噪音控制技术还不够发达,降噪设备和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浅谈发动机机械噪声的产生、测试及控制摘要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城市机动车辆拥有量日益增加。
据国外资料统计,机动车辆所包括的总功率,比其他各种动力(飞机、船舶、电站等)的总和大20倍以上。
它们所辐射的噪声,约占整个环境噪声能量的75%。
各种调研和测量的结果也表明,城市交通噪声,是目前城市环境中最主要的噪声源。
因此,降低机动车辆本身的噪声,是减少城市环境噪声的最根本途径。
而且行驶汽车噪声有发动机噪声、底盘噪声、车身噪声以及汽车附件和电气系统的噪声,发动机噪声是汽车的主要噪声源。
本文通过对汽车发动机噪声、地盘噪声、车身噪声的产生机理的了解以及对它们进行检测,从而进行一定的降噪等减小汽车噪声措施。
1.发动机机械噪声的产生机理及控制策略发动机发出的噪声主要有三种类型:燃烧噪声、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
燃烧噪声和机械噪声,是通过发动机的外表面向外辐射,而空气动力噪声主要是在进气和排气过程产生,直接向大气辐射。
发动机低速运转时,燃烧噪声是主要噪声源;高速运转时,机械噪声和空气动力噪声是主要噪声源。
1.1燃烧噪声燃烧噪声产生原理通常把燃烧时气缸压力通过活塞、连杆、曲轴、主轴承传至机体,以及通过气缸盖等引起发动机结构表面振动而辐射出来的这部分噪声称为燃烧噪声。
发动机的燃烧噪声,是在气缸中产生的。
燃烧过程中,气缸内的压力波冲击燃烧室壁,气体自身产生的振动,这种振动及辐射噪声呈高频特性。
气缸内压力在一个工作循环内呈周期变化,激起气缸内部机件的振动,其频率与发动机转速有关,通过发动机机体向外辐射噪声,这种振动及辐射噪声呈低频特性。
其强弱程度,取决于压力增长率及最高压力增长率的持续时间。
燃烧噪声的特性汽油机燃烧柔和、噪声小,与柴油机相比,其燃烧噪声不突出,因此研究发动机噪声以柴油机为主。
因为这种噪声与燃烧过程有关,所以可以从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滞燃期、速燃期、缓燃期和补燃期来分别研究它。
在滞燃期内燃料并未燃烧,尚在进行燃烧前必要的物理和化学准备,气缸中的压力和温度变化都很小,因此对噪声的直接影响甚微,但滞燃期对燃烧过程的进展有很大影响,因此对发动机燃烧噪声起着间接的重大影响作用。
在速燃期内燃料迅速燃烧,气缸内压力迅速增加,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振动和噪声。
影响速燃期压力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是着火延迟期的长短和供油规律。
着火延迟期越长,在此期间喷入气缸的燃料越多压力增长率就越高。
压力增长率大,意味着柴油机的冲击载荷大,使柴油内零件敲击严重,从而增加了柴油的结构振动和所辐射的噪声。
在缓燃期内,气缸内压力有所增长,但增长率较小,因此能激发起一定程度的燃烧噪声,但对噪声的影响不显著。
这个阶段主要对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有很大影响。
在补燃期内,因活塞下行且绝大多数燃料已在前两个时期内燃烧完毕,所以对燃烧噪声影响不大。
综上所述,燃烧过程所激发的噪声主要集中在速燃期内,其次是缓燃期。
燃烧噪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气缸压力急剧变化引起的动力负荷,由此产生结构振动和噪声,其频率相当于各传声零件的自振频率;二是由气缸内气体的冲击波引起的高频振动和噪声,其频率为气缸内气体的自振频率。
在速燃期内产生的气体动力载荷,使柴油机内相应零件受到一种敲击。
由于柴油机的结构可视为一个复杂的振动系统,大多数零件的自振频率处中、高频率范围内,因此,由结构传声而向外辐射的燃烧噪声频率也处在中、高频率范围内。
由动力载荷引起的噪声,主要取决于压力增长率及最高压力增长率持续的时间,压力增长越快,持续高增长率时间越长则噪声就越大。
在燃烧过程中,随着气缸内气体压力的剧变,与火焰传播的同时,冲击性质的压力波也随着传播,当冲击波达到燃烧室壁面后将进行多次反射,从而形成了气体的高频振动,这就是柴油机产生高调噪声的原因。
燃烧噪声的控制策略在汽车发动机中,燃烧噪声在总噪声中占有很大比例,研究如何降低其燃烧噪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前所研究出的降噪措施主要有:(1)采用隔热活塞以提高燃烧室壁温度,缩短滞燃期,降低空间雾化燃烧系统的直喷式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2)提高压缩比和应用废气再循环技术也可降低柴油机的燃烧噪声。
但压缩比主要决定了柴油机的机械负荷与热负荷水平。
废气再循环技术通过降低气缸最高压力,在抑制NOx产生的同时,也降低了燃烧噪声。
(3)采用双弹簧喷油阀实现预喷。
即将原本打算一个循环一次喷完的燃油分两次喷。
第一次先喷入其中的小部分,提前在主喷之前就开始进行着火的预反应,这样可减少滞燃期内积聚的可燃混合气数量。
这是降低直喷式柴油机燃烧噪声的最有效措施。
通过降低双弹簧喷油器初次开启压力和针阀的预升程来抑制空气和燃料混合气的形成,以此对怠速工况的燃烧噪声产生影响。
通过设计两段升程装置,采用引燃喷射装置在较大的转速范围及加速情况下来抑制燃烧噪声。
(4)共轨喷油系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直喷式轿车柴油机电子控制高压燃油喷射系统,它能减少滞燃期内喷入的燃油量,特别有利于降低燃烧噪声。
(5)采用增压。
柴油机增压后进入气缸的空气充量密度、温度和压力增加,从而改善了混合气的着火条件,使着火延迟期缩短。
虽然增压柴油机最大爆发压力有所增加,但其压力增长率dp/dφ和压力升高比λ却变小,使柴油机运转平稳,噪声降低。
此外,一般来说,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额定功率的转速要比同样气缸尺寸的非增压柴油机低,有利于降低燃烧噪声。
增压空气中间冷却后,空气温度降低,充气效率得以提高,但同时也削弱了增压对降低燃烧噪声的作用。
(6)燃烧室的选择和设计。
对于分开式燃烧室,精确的喷油通道、扩大通道面积、控制喷射方向和预燃室进气涡流半径的优化,均能抑制预混合燃烧,促进扩散燃烧,从而降低由低负荷到高负荷较宽范围的燃烧噪声、燃油消耗和碳烟排放。
对于直喷式燃烧室,可以通过合理设计,使其在保证足够的涡流下具有高紊动能,强化燃料与空气之间的扩散,以此来改善燃烧过程,实现柴油机低油耗、低噪声和低排放。
活塞顶燃烧室结构对燃烧噪声有很大影响。
孔口较小、深度较深者,燃烧噪声就小得多,排放也明显较好。
再加上缩口形,减噪效果就更趋好转。
因此,设计时在变动许可范围内,最好选用缩口并尽可能加深些的ω形燃烧室。
(7)减小供油提前角。
供油提前角小,喷油时间延迟,气缸内温度和压力在燃油喷入时较高,燃油一经喷入即雾化,瞬间达到着火点,缩短了滞燃期。
最先喷入的燃油爆发燃烧,而后续喷入火焰中的燃油因氧气不足而不会立即燃烧,这样,由于初期燃烧的燃油量少,压力升高率低,可使燃烧噪声减小。
大多数柴油机的燃烧噪声随供油提前角的减小而有所降低。
(8)选用十六烷值高的燃料,着火延迟期较短,从而影响在着火延迟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使压力升高率降低和减小燃烧噪声。
1.2 机械噪声发动机的机械噪声,是指在气体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下,使运动部件产生冲击和振动而激发的噪声。
主要有活塞敲击噪声、供油系噪声、配气机构噪声、正时系统噪声、辅机系统噪声、轴承噪声、不平衡惯性力引起的机体振动和噪声等。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冲击、摩擦、旋转不均匀和不平衡力作用等原因,激起零部件的机械振动而产生噪声。
特别是当激振力频率与零部件的固有频率相一致时,会引起激烈的共振和噪声。
发动机的机械噪声随转速的提高而迅速增加。
机械噪声与激发力的大小、运动件的结构等因素有关。
主要有活塞敲击噪声和气门机械噪声。
1.2.1活塞敲击噪声活塞对汽缸壁的敲击,通常是发动机最大的机械噪声源。
敲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气缸的最高爆发压力和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
因此,这种噪声概和燃烧有关,又和发动机活塞的具体结构有关。
在大功率柴油机上,这种敲击力可达数吨,能激发出很强的噪声。
在冷起动后以及怠速工况下,由于活塞和缸壁的间隙较大,这种敲击噪声也相当突出。
活塞对缸壁的敲击,根本原因在于它们之间存在间隙并且往复运动的活塞所承受的侧向力发生方向突变。
影响活塞敲击噪声的因素很多,且活塞产生敲击的主要原因是活塞与气缸套之间存在间隙,以及作用在活塞上的气体压力有关。
降低活塞敲击噪声的措施有:(1)采取活塞销孔偏置,即将活塞销孔适当地朝主推力面偏移1-2mm。
(2)采用在活塞裙部开横向隔热槽,活塞销座镶调节钢件,裙部镶钢筒,采用椭圆锥体裙等方式来减小活塞冷态配缸间隙。
(3)增加缸套的刚度,不仅可以降低活塞的敲击声。
也可以降低因活塞与缸壁摩擦而产生的噪声。
为了增加缸套的刚度,可采用增加缸套厚度或带加强筋的方法。
(4)改进活塞和气缸壁之问的润滑状况,增加活塞敲击缸壁时的阻尼,也可以减小活塞敲击噪声。
1.2.2传动齿轮噪声传动齿轮的噪声是齿轮啮合过程中齿与齿之间的撞击和摩擦产生的。
在内燃机上,齿轮承载着交变的动负荷,这种动负荷会使轴产生变形,并通过轴在轴承上引起动负荷,轴承的动负荷又传给发动机壳体和齿轮室壳体.使壳体激发出噪声。
此外,曲轴的扭转振动也会破坏齿轮的正常啮合而激发出噪声。
传动齿轮噪声与齿轮的设计参数和结构型式、加工精度、齿轮材料配对、齿轮室结构以及运转状态有关。
降低传动齿轮噪声的措施有:(1)控制齿轮齿形,提高齿轮加工精度,减小齿轮啮合间隙,即降低齿轮啮合时相互撞击的能量,从而降低齿轮啮合传动噪声。
(2)采用新材料,如高阻尼的工程塑料齿轮,采用工程塑料齿轮代替原钢制齿轮后。
整机噪声降低约0.5dB左右,效果明显。
(3)合理布置齿轮传动系位置,如将正时齿轮布置在飞轮端,可有效减少曲轴系扭振对齿轮振动的影响。
(4)采用正时齿形同步带传动代替正时齿轮转动,可明显降低噪声。
1.2.3配气机构噪声发动机配气机构也是重要的机械噪声源。
由于配气机构的零件多、刚度差,因而易于激发起振动和噪声。
在配气机构中,凸轮和挺杆间的摩擦振动、气门的不规则运动、摇臂撞击气门杆尾部以及气门落座时的撞击等均会发出噪声。
发动机低转速时,气门机构的惯性力不高,可将其看成多刚体系统,噪声主要源于刚体间的摩擦和碰撞。
大的噪声出现早凸轮顶部上推从动杆的时刻,在气门开启和关闭时刻附近亦有较大的噪声。
气门开启的噪声主要是由施加于气门落座时的冲击产生的,气门的噪声级和气门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在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气门机构的惯性力相当大,使得整个机构产生振动。
气门机构实际上是一个弹性系统,工作时各零件的弹性变形会使位于链末端气门处运动产生的运动产生很大的畸变,造成去门的运动有时迟后于挺杆,有时又超前于挺杆,使传动链出现脱节,气门开闭不正常,产生“飞脱”和“反弹”等不规则运动现象。
严重时还会使发动机的正常佛年工作遭受到破坏。
因此高速时配气机构的噪声主要与气门的不规则运动有关。
降低配气机构噪声的措施主要有:(1)良好的润滑能减少摩擦,降低摩擦噪声。
凸轮转速越高,油膜越厚。
所以内燃机高速运转时,配气机构的摩擦振动和噪声就不突出了。
(2)减少气门间隙可减少摇臂与气门之间的撞击,但不能使气门间隙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