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的输出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22
第1题 基于声线声学理论的均匀分布浅海环境中的声场预报1. 传播损失和传播时间如图1.1所示,声速均匀分布的浅海模型,海深为H ,声源位于点01O ,深度为0z ,接收点位于),(z r 。
02O 01O 03O 04O z图1.1 浅海虚源图像及其反射声线假设海面0=z 为绝对软界面,海底H z =为绝对硬界面,即满足:)0(0==z p)(0H z z p Hz ==⎪⎭⎫⎝⎛∂∂=由于声速分布均匀,根据射线声学理论,声线不会发生弯曲,所以可以根据虚源法进行计算。
根据虚源法可得,声场中的声压为:⎥⎦⎤⎢⎣⎡--+-=∑∞=443322110)exp()exp()exp()exp()1(n n n n n n n n n n R jkR R jkR R jkR R jkR P其中,221nin z r R +=n=0,1,2…,∞,i=1,2,3,4z z Hn z n -+=012z z n H z n --+=02)1(2 z z Hn z n ++=032 z z n H z n +-+=04)1(2则传播损失可以表示为:1lg20P P TL r= 传播时间可以表示为:/c R t ni ni =n=0,1,2…,∞,i=1,2,3,4其中,0c 为声速值,传播损失仿真结果如图1.2所示。
仿真条件为:海深m H 100=,声源深度m z 300=,接收点深度m z 20=,发射频率Hz f 1000=和Hz f 4000=,声速s m c /15000=,n=0,1,2…30。
(a) Hz f 1000= (b) Hz f 4000=图1.2 声速均匀分布的浅海声传播损失图传播时间仿真结果如图1.3所示,仿真条件为:海深m H 100=,声源深度m z 300=,接收点深度m z 20=,接收点与声源距离m r 30=,声速s m c /15000=, n=0,1,2 (5)图1.3 声速均匀分布的浅海声传播时间图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为了得到稳定的结果,虚源的个数要取得足够多,当计入声线或简正波之间的相干贡献时,得到的传播损失图是围绕着某一条平均曲线上下波动的,并且这种相干具有一定的周期结构,而这条平均曲线就是只计入声线或简正波的非相干迭加的结果,但传播损失随距离的增加总体上是增大的。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AVL-Cruise整车性能分析1 模型的构建要求1.1 整车动力性、经济性计算分析参数的获取收集和整理关于该车的整车配置组件参数数据。
主要包括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参数;变速箱档位速比参数;后桥主减速比参数;轮胎参数;整车参数等。
具体参数项目见附录1。
1.2 各配置组件建模1.2.1 启动软件在桌面或程序中双击AVL-Cruise快捷图标,进入到AVL-Cruise用户界面,点击下图所示工具图标,进入模型创建窗口。
进入模型创建窗口1.2.2 建立整车参数模型进入模型创建窗口后,将鼠标选中Vehicle Model,鼠标左键点击整车图标,按住左键将图标拖曳到建模区,如下图所示:双击整车图标后打开整车参数输入界面,根据参数输入要求依次填写数据:Author :此处填写计算者,不能用中文,可以用汉语拼音和英文,该软件所有填写参数处均不能出现中文。
Comment :此处填写分析的车型号。
Notice1、Notice2、Notice3:此处填写分析者认为需要注意的事项,比如特殊发动机型号等,没有可 以不填。
1.2.2.1 整车参数数据填写规则序号 驾驶室形式 迎风面积 风阻系数 备注1 奇兵车身(平顶) 5.0(1830*2760) 0.7 迎风面积=前轮距*整车高度2奇兵车身(高顶)6.422(1900*3380)0.75作者名称、注解说明,可以不填注解说明,可以不填油箱容积 内外温差:0试验台架支点高度:100内外压差:0 牵引点到前轴距离轴距空载、半载、满载下整车重心到前轴中心距离、重心高度、鞍点高度、前轮充气压力、后轮充气压力整备质量 整车总重迎风面积风阻系数前轮举升系数后轮举升系数3 6系、9系平顶车身6.1(2020*3020) 0.8重卡风阻系数参考值:0.7-14 6系、9系高顶车身7.0(2020*3460)0.95 高顶加导流罩7.3(2020*3637)0.92进入模型创建窗口后,将鼠标选中Engine Model,鼠标左键点击发动机图标,按住左键将图标拖曳到建模区,如下图所示:双击发动机图标后打开发动机参数输入界面,根据参数输入要求依次填写数据:1.2.3.1 发动机参数输入规则型号是否有增压器发动机排量发动机工作温度缸数冲程数怠速转速额定最高转速惯量达到全功率响应时间0.1S燃油类型热值燃油密度作者名陈、注解说明注解说明序号发动机惯量达到全功率的响应时间柴油热值柴油密度1 参考值:1.25 参考值:0.1 参考值:44000kj/kg 0.82kg/L23按照图示箭头位置单击按钮,弹出外特性输入窗口:此处根据厂家提供的发动机数据输入转速与扭矩关系发动机转速与扭矩的关系从外特性数据表中可以直接得到;填写时注意对应关系即可。
ansys仿真结果导出格式摘要:1.ANSYS 仿真结果导出概述2.ANSYS 仿真结果导出格式介绍3.常见导出格式及其应用4.导出设置与技巧5.总结正文:一、ANSYS 仿真结果导出概述ANSYS 是一款广泛应用于结构、流体、热传导等多领域仿真的软件。
在进行仿真分析后,将结果导出以便于后续处理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ANSYS 仿真结果导出的相关知识。
二、ANSYS 仿真结果导出格式介绍1.图形文件:包括.plt、.png、.jpg 等格式,适用于图像处理和可视化。
2.数据文件:包括.csv、.txt 等格式,适用于数据处理和编程分析。
3.动画文件:包括.avi、.mp4 等格式,适用于模拟过程的演示。
4.3D 模型文件:包括.stp、.stl 等格式,适用于3D 建模和打印。
三、常见导出格式及其应用1.图形文件:常用于绘制应力、应变、位移等云图,便于观察分析结构的破坏情况和变形规律。
2.数据文件:常用于提取仿真结果的特定数值,如某个节点的应力、应变等,便于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3.动画文件:常用于展示结构的动态行为,如模态分析、动力学分析等,便于观察结构的运动规律。
4.3D 模型文件:常用于导入到其他软件中进行3D 建模、装配和打印等操作。
四、导出设置与技巧1.在ANSYS 中,可以通过“File”菜单下的“Export”选项进行结果导出。
2.可以选择导出的类型,如图形、数据、动画等,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3.可以设置导出的文件名、格式、存储位置等参数。
4.可以选择导出的范围,如特定节点、单元、组件等。
5.可以选择导出的时间步,如静态分析、瞬态分析、动态分析等。
五、总结了解ANSYS 仿真结果导出的格式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和分析仿真结果,提高工程应用的效率和准确性。
Simulink仿真波形的输出及绘制技巧——利用Scope在用Simulink做仿真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示波器Scope来观察波形,它可以对波形进行局部放大、按横、纵座标放大,非常方便,但是如果我们要保存波形时,就最好别直接拷贝Scope波形了,因为它的背景是黑的,而且不能进行线形修改和标注,不适合作为文档用图。
一般的做法是将数据输出到工作空间,然后用画图指令Plot画图。
输出到工作空间的方法一般有这么几种:1.添加To Workspace模块;2.添加out模块;3.直接用Scope输出。
本人比较懒,一般不再添加其他输出模块,直接选用方法3。
当然不是说放一个Scope就能数出数据的,需要对Scope进行设置。
设置界面如下:这里最好把Limit data points to last勾掉,因为很有可能你的数据会超过5000个。
勾选Save data to Workspace,变量类型可以选结构体,结构体带时间,以及向量(后面我们会分别介绍这几种变量类型的画图方法)。
运行Simulink,输出完数据,你就可以利用Matlab的画图工具随心所欲的画图了。
下面以一个例子分别介绍三种变量类型的画图方法。
1.输出类型为向量形式。
从图上看到,输出了两维时间序列,而实际输出到工作空间的变量ScopeData为三维序列,其中第一列为时间,这正好为我们画图提供了方便。
我们可以采用画图命令如下:figure;plot(ScopeData(:,1),ScopeData(:,2),'LineWidth',1.5);hold on;plot(ScopeData(:,1),ScopeData(:,3),'r:','LineWidth',1.5);legend('正弦波','锯齿波');hold off;当然你还可以采用其他绘图方式,如采用Subplot方式。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结果及分析概述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一种常用的实际电路,用于放大信号并将其输出。
本文将介绍通过Multisim仿真软件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仿真设置在进行仿真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设置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仿真参数。
在Multisim中,我们需要确定电路的元件和连接方式,并设置各个元件的参数。
在本次仿真中,我们使用单个晶体管作为放大元件,并设置其参数为常用值。
仿真结果通过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进行仿真,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通过改变输入信号的幅值,我们可以观察到输出信号的变化。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用于描述输入信号幅值与输出信号幅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判断电路的放大倍数以及是否存在非线性失真现象。
2. 直流工作点:直流工作点是指电路在稳定状态下的工作点。
通过仿真,我们可以得到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即其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数值。
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对电路的放大性能有重要影响。
3. 交流放大特性:交流放大特性描述的是电路对交流信号的放大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输入一个交流信号,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来评估电路的交流放大性能。
结果分析通过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仿真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呈现非线性特性:通过观察输入输出特性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信号幅值在一定范围内,输出信号的变化与输入信号不成线性关系。
这可能是由于晶体管的非线性特性引起的。
2. 直流工作点稳定:通过观察直流工作点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在仿真过程中,直流工作点较为稳定。
这对于保证电路的稳定性和放大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3. 交流放大效果较好:通过输入交流信号并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电路对交流信号有较好的放大效果。
这说明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放大交流信号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结论通过对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及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在放大信号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其输入输出特性存在非线性现象。
【教程】PSpice的4种基本仿真分析详解PSpice A/D将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扫描分析、交流扫描分析和瞬态TRAN分析作为4种基本分析类型,每一种电路的模拟分析只能包括上述4种基本分析类型中的一种,但可以同时包括参数分析、蒙特卡罗分析、及温度特性分析等其他类型的分析,现对4种基本分析类型简介如下。
1.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直流扫描分析的适用范围:当电路中某一参数(可定义为自变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对应自变量的每一个取值,计算出电路中的各直流偏压值(可定义为输出变量),并可以应用Probe功能观察输出变量的特性曲线。
例对图1所示电路作直流扫描分析图1(1)绘图应用OrCAD/Capture软件绘制好的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2(2)确定分析类型及设置分析参数a) Simulation Setting(分析类型及参数设置对话框)的进入•执行菜单命令PSpice/New Simulation Profile,或点击工具按钮,屏幕上弹出New Simulation(新的仿真项目设置对话框)。
如图3所示。
图3•在Name文本框中键入该仿真项目的名字,点击Create按钮,即可进入Simulation Settings (分析类型及参数设置对话框),如图4所示。
图4b)仿真分析类型分析参数的设置图2所示直流分压电路的仿真类型及参数设置如下(见图4):•Analysis type下拉菜单选中“DC Sweep”;•Options下拉菜单选中“Primary Sweep”;•Sweep variable项选中“Voltage source”,并在Name栏键入“V1”;•Sweep type项选中“Linear”,并在Start栏键入“0”、End栏键入“10”及Increment栏键入“1”。
以上各项填完之后,按确定按钮,即可完成仿真分析类型及分析参数的设置。
另外,如果要修改电路的分析类型或分析参数,可执行菜单命令PSpice/Edit Simulation Profile,或点击工具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作相应修改。
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第八章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采用统计方法来估计系统的性能,利用统计分析方法要求样本数据具有统计独立性,但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这个条件并不能满足。
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无非两条:一是对样本序列进行处理,使之尽量满足统计独立性条件;二是在经典统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修正使之适合于处理相关的样本序列。
终态仿真是指仿真实验在某个持续事件段上运行。
稳态仿真则是通过系统的仿真实验,希望的得到一些系统性能测度指标在系统达到稳态时的估计值。
有必要采用方差减小技术,即在相同的仿真运行次数下获得较小方差的仿真输出结果。
§8.1终态仿真的结果分析8.1.1 重复运行法所谓重复运行方法是指选用不同的独立随机数序列,采用相同的参数、初始条件以及用相同的采样次数n 对系统重复进行仿真运行。
对于一终态仿真的系统,由于每次运行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可以认为每次仿真运行结果()n i X i ,,2,1⋅⋅⋅=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
随机变X 量的期望值E (X )地估计值μ为:面连小草也长不出来的。
n n S t Xnj n jn/)(211,112∑=--±=αμ(8.1)其中, ()[]()1/)(212--=∑=n X n X n S nj j(8.2)∑==nj jnXX 11 (8.3)α为置信水平。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若产生的样本点X j 越多,即仿真运行的次数越多,则X j 越接近于正态分布,因此在终态仿真中使用仿真方法运行的重复次数n 不能选取得太小。
8.1.2序贯程序法在终态仿真结果分析得重复运行法中,通过规定次数得仿真 可以得到随机变量取值的置信区间,置信区间的长度与仿真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显然,若要缩小置信区间的长度就必然增加仿真次数n 。
这样就产生了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即在一定的精度要求下,规定仿真结果的置信区间,无法确定能够达到精度要求的仿真次数。
这样就可以对置信区间的长度进行控制,避免得出不适用的结论。
引言射极输出器,又称为射极跟随器或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是单管放大器的三种基本组态之一。
射极输出器是一种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具有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较好的频率特性和良好电压跟随性等特点。
本文将基于Multisim仿真对射极输出器进行参数测试与性能分析。
1 关于multisim软件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专门用于电路仿真和设计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
它具有友好直观的用户界面,提供了规模庞大的元器件库和虚拟的仪器仪表,具有强大的电路分析功能,它将原理图的创建,电路的测试分析、结果的图表显示等全部集成到同一个电路窗口中,享有“计算机里的电子实验室”的称号,近年来在国内外高校和电子技术界得到广泛应用[1]。
2 射极输出器的Multisim仿真分析2.1创建仿真电路在multisim10.0平台上创建射极输出器的仿真电路,如图1所示。
2.2直流工作点仿真测试选择菜单栏中仿真/分析/直流工作点命令,屏幕弹出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选择并添加分析变量[2],单击仿真命令,得到图1 射极输出器的仿真电路射极输出器的Multisim 仿真分析①张磊(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 300240)摘 要:通过运用Multisim软件对射极输出器进行虚拟仿真分析,分析研究了射极输出器的直流工作点和交流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等动态性能指标,仿真测试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
这种Multisim虚拟仿真的方法,可以准确、便捷的对射极输出电路进行分析、设计与调试。
关键词:Multisim 射极输出器 虚拟仿真中图分类号:T P 39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031-02射极输出器的直流工作点,VB=8.33535V,V C =12V ,V E =7.66853V 。
2.3放大倍数的仿真测试在如图1仿真电路图中,通过万用表X MM 1测试射极输出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同时通过示波器检测输入输出波形,为了明显观察到输入输出波形的对比关系,在示波器中对A 、B 通道设置了不同的Y 轴比例,A 通道(射极输出器输入波形)设置为5mv/D iv,B 通道(射极输出器输出波形)设置为10mv/D iv ,仿真结果如图2所示。
例2:以P214例3.2.1说明仿真过程。
仿真分析步骤(P214例3.2.1)1、选择菜单:放置(Place)\元件(Component)…数据库(Database):主数据库(Master Database)组(Group):电源(Sources)系列(Family):电源(POWER_SOURCES)元件(Component):直流电压源(DC_POWER),单击OK按钮。
Ctrl+M设置属性后放置(或放置后,双击该元件设置属性):在参数(value)属性页中V oltage(V)选2V,单击OK(确定)按钮。
同法放置接地:GROUND,同法放置直流电压源:DC_POWER为4V。
在value属性页中V oltage(RMS)选4V。
同法放置直流电流源:系列(Family):电源(SIGNAL_CURRENT_SOURCES)元件(Component):DC_CURRENT为3A。
双击该元件,在参数(value)属性页中Current(A)选2V,单击OK(确定)按钮。
同法放置直流电流源:DC_CURRENT为2A。
2、选择菜单:放置(Place)\元件(Component)…数据库(Database):主数据库(Master Database)组(Group):Basic系列(Family):RESISTOR元件(Component):1Ω,单击OK按钮。
Ctrl+M设置属性后放置(或放置后,双击该元件设置属性):在参数(value)属性页中Resistance选2Ω(Ohm),单击OK(确定)按钮。
按Ctrl+R旋转900。
同法放置其余电阻。
3、选择菜单:放置(Place)\导线(Wire)连线如图所示,在需要的地方放置节点:放置(Place)\节点(Join)。
4、选择菜单“仿真(Simulate)/分析(Analyses)/ 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on Point Analysis)”,弹出图3.2.5 所示分析参数设置对话框,“输出(Output variables)”用于选择所要分析的结点、电源和电感支路。
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分析差分放大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路结构,在工业和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它以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差分信号的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差分放大电路的性能稳定性和放大倍数都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因此,进行差分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差分放大器放大两个输入信号的差值。
它由一个差分对和一个差分放大电路组成。
差分对是由一个电流源和两个晶体管组成的差分放大器的基本单元。
差分对通过差分放大电路将两个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出它们的差值。
1.差分对的静态工作点分析:在差分放大电路中,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对电路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确定差分对的电流源和晶体管的工作电流,以及选择合适的电流源和晶体管参数,以达到最佳的电路性能。
2.输入电阻和差分增益的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差分增益是衡量其工作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获得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差分增益的数值,并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性能差异。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差分对的电源电压、晶体管的尺寸等参数,来优化电路的输入电阻和差分增益。
3.噪声分析:噪声是影响差分放大电路性能的重要因素。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噪声功率谱密度和噪声等效电荷的数值。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电源电压、电流源的数值等参数,来降低差分放大电路的噪声。
4.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的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是衡量其输出性能的重要指标。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获得差分放大电路的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的数值,并比较不同参数下的性能差异。
同时,还可以通过改变晶体管的尺寸和电流源的数值等参数,来优化电路的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
总的来说,差分放大电路的仿真分析主要包括静态工作点分析、输入电阻和差分增益的分析、噪声分析以及输出阻抗和共模抑制比的分析。
通过仿真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通过改进电路参数来优化电路性能,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交通模拟仿真是现代交通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工具,其模拟结果输出格式对于进一步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sumo交通模拟仿真中,其结果输出格式对于用户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将对sumo交通模拟仿真结果输出格式进行详细介绍:一、仿真参数设置在进入结果输出格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sumo交通模拟仿真中的一些常用参数设置,这些参数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输出格式。
例如仿真时间、仿真车辆数量、路口信号灯设置等。
在进行仿真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设置这些参数,以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仿真结果的输出格式1. 路网数据输出sumo仿真结果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就是路网数据的输出格式。
路网数据包括道路网络结构、交叉口信息、车道数、车道长度等。
在sumo中,路网数据的输出格式通常为xml格式,这种格式便于对路网结构进行分析和进一步处理。
2. 车辆轨迹数据输出除了路网数据外,sumo仿真还能输出车辆的轨迹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车辆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信息。
车辆轨迹数据的输出格式通常为xml或者csv格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
3. 交通状态数据输出另外,sumo还能够输出交通状态数据,这些数据包括交通流量、拥堵情况、车辆延误时间等。
交通状态数据的输出格式通常为xml或者csv格式,用户可以根据具体分析需求进行选择。
4. 事件数据输出sumo仿真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交通事件,例如交通事故、路口信号灯故障等。
这些事件数据也可以输出供用户分析。
事件数据的输出格式通常为xml或者csv格式。
5. 可视化输出除了以上几种格式的数据输出外,sumo还能够通过图形界面进行可视化输出。
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地了解仿真结果,包括路网结构、车辆轨迹、交通状态等。
这种可视化输出方式通常以图表、地图等形式展现。
三、结果输出格式的应用1. 交通规划与设计通过分析sumo仿真结果的输出格式,交通规划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路网络的结构和交通状态,从而进行更精准的交通规划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