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安全标签
- 格式:docx
- 大小:112.21 KB
- 文档页数:1
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硫酸、盐酸、硝酸三种化学品安全标签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净重:总重:批号:Sulfuric acid硫酸H2SO4危险强腐蚀性、强氧化性安全措施:● 贮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应与碱类、碱金属、水、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等分储分运● 若皮肤或眼睛接触用清水冲洗● 误服,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灭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请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邮编:330004南昌市湾里区幸福路168号电话:0791-******** UN NO :1830 CN NO.:81007应急咨询电话:0791-********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净重:总重:hydrochloric acid 盐酸HCL危险批号:有腐蚀性安全措施:? 密闭包装,贮于阴凉通风处? 应与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储分运? 皮肤和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误服者立即漱口、就医灭火方法:大量水。
请向生产销售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邮编:330004南昌市湾里区幸福路168号电话:0791-******** UN NO :1789 CN NO:81013应急咨询电话:0791-********南昌鑫光精细化工厂净重:总重:批号:Nitric acid硝酸HNO3危险有腐蚀性安全措施:? 密闭包装,贮于阴凉通风处? 应与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分储分运? 皮肤和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盐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盐酸Hydrochloric acid健康危害理化特性接触其蒸汽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政、齿龈出血,气管炎。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职业接触限值:MAC:7.5(mg/m3)应急处理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皮肤接触: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冲洗时间一般要求20~30min。
就医。
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禁止催吐。
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注意防护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穿橡胶耐酸碱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
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共41种危险化学品)盐酸(31%)俗称:分子式:HCl强腐蚀性,避免接触碱、金属及其氧化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有毒氯气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地面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应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强氧化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剂、强碱、金属分开存放输氧或人工呼吸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服用蛋清或牛奶,严重时及时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灭火方法危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处理后排下水道。
硫酸(98%)俗称:分子式:H2SO4强腐蚀性,避免接触水、碱、氧化剂及还原剂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接触水、有机物激烈反应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氧化剂及还原剂引起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危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强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储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灭火方法禁止用水,可用干粉、砂土、泡沫、二氧化碳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稀释后用碱液中和至PH达7-9后,排入下水道。
氢氧化钠(48%)俗称:烧碱、苛性钠分子式:NaOH危强腐蚀性,避免受潮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尤其有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酸类及强氧化剂引起燃烧避免接触泄漏物接触金属,生成可燃爆炸性气体氢收集后移至大量水中,中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强酸、金属、食品、饲料等分开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存放误服后,口服稀醋酸、柠檬酸中和,然后喝蛋清或牛奶保护粘膜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盐酸安全标签
盐酸Hydrochlochloric acid 成分/组成:浓盐酸36.0%
危险
强腐蚀性和刺激性,对水生生物有害
【预防措施】
·远离碱类、活性金属粉末,切忌混储。
·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化学防护服,戴耐酸手套。
·避免产生烟雾。
·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
·盐酸储槽应设置围堤,并有明显标志。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工具、装备。
·禁止直接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
就医。
·收集泄漏物。
·火灾时,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可用水或砂土灭火。
【安全储存】
·密闭保存。
【废弃处置】
·用氢氧化钠或石灰等碱性物质中和后,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
新版盐酸安全标签
1. 标签信息
- 标签名称:盐酸安全标签
- 标签标识:NewHCl2021
- 生产日期:2021年5月15日
- 标签有效期:至2023年5月14日
- 制造商:ABC化学公司
- 联系方式:123-456-7890
2. 盐酸的安全注意事项
- 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刺激性和毒性。
- 使用盐酸时,请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
- 注意避免盐酸接触皮肤、眼睛和呼吸道,以免引起灼伤或刺激。
- 在使用盐酸时,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以避免气体或蒸汽积聚。
- 盐酸泼溅到皮肤或眼睛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 盐酸应储存在干燥、通风和阴凉处,远离火源和易燃物。
3. 使用方法
- 在使用盐酸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安全数据表。
- 使用准确的量度器具来测量盐酸的用量。
- 将盐酸慢慢倒入中,避免溅出或飞溅。
- 使用盐酸时,远离食品、饮料和其他化学物品。
- 用完盐酸后,将密封,并妥善储存。
4. 废弃处理
- 盐酸属于有害化学物品,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或环境中。
- 废弃盐酸时,请参照当地法规进行正确的处理。
- 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设施将废弃盐酸运送到指定的处理场所。
请确保在使用盐酸前阅读并理解安全标签上的所有信息,并始终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如有疑问,请立即与制造商ABC化学公司联系。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共41种危险化学品)盐酸(31%)俗称: 分子式:HCl强腐蚀性,避免接触碱、金属及其氧化物危 险 性泄漏处理 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有毒氯气 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地面 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 救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 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应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强氧化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剂、强碱、金属分开存放 输氧或人工呼吸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 误服后,服用蛋清或牛奶,严重时及时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 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危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处理后排下水道。
硫酸(98%)俗称:分子式:H2SO4强腐蚀性,避免接触水、碱、氧化剂及还原剂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接触水、有机物激烈反应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氧化剂及还原剂引起燃烧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危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强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储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灭火方法禁止用水,可用干粉、砂土、泡沫、二氧化碳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稀释后用碱液中和至PH达7-9后,排入下水道。
氢氧化钠(48%)俗称:烧碱、苛性钠分子式:NaOH强腐蚀性,避免受潮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尤其有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酸类及强氧化剂引起燃烧避免接触泄漏物接触金属,生成可燃爆炸性气体氢收集后移至大量水中,中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强酸、金属、食品、饲料等分开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存放误服后,口服稀醋酸、柠檬酸中和,然后喝蛋清或牛奶保护粘膜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有毒、腐蚀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盐酸Hydrochloric acid健康危害理化特性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会中毒。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气味:有刺鼻的酸味, PH: <1在20℃;熔点/凝固点(℃):-114.8(纯);沸点:108.6(20%);饱和蒸气压(kPa):30.66(21℃);相对密度(水以1计):1.1g/cm3 (2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以1计):1.26;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甲醇、乙醇、乙醚、苯,不溶于烃类。
当心中毒当心腐蚀应急处理【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min。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5~15min。
就医。
如佩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的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食入】:禁止在没有得到专业指导下进行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泄漏应急处理】: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附材料至材质相兼容的容器中,将容器密封移离泄漏区。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封闭排水管道。
用抗溶性泡沫(不和水反应的易燃液体可选择抗溶性泡沫)/砂土/不燃材料覆盖,抑制蒸发。
用防爆泵(易燃物质)或耐腐蚀泵(腐蚀性物质)或防爆耐腐蚀泵(易燃且腐蚀)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立即清理泄漏物,避免再次泄漏,消除点火源,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和地下室等。
【灭火方法及灭火介质】:本品不燃。
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注意防护急救电话:120 咨询电话: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消防电话:119 厂内紧急联系电话:XX。
UN NO.1789职业接触限值 CN NO. 8101315mg/m 3有害物品 注意保护盐酸hydrochloric acid 当心腐蚀 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3.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处置。
健康危害护 保障健康贮存场所最大数量吨理化及危险特性纯品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形成白色酸雾,具有酸的通性。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急救措施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水彻底冲洗; 3.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4.吸入:迅速脱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泄漏处置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
《危化品安全告知牌》目录1、《盐酸安全告知牌》----------------------------第1页2、《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第2页3、《硫酸安全告知牌》----------------------------第3页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第4页5、《氯气安全告知牌》----------------------------第5页6、《氢气安全告知牌》----------------------------第6页7、《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第7页8、《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第8页9、《氯化氢安全告知牌》--------------------------第9页10、《氯化钡安全告知牌》-------------------------第10页11、《电石安全告知牌》---------------------------第11页12、《乙炔安全告知牌》---------------------------第12页13、《氯乙烯安全告知牌》-------------------------第13页14、《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第14页15、《氨气安全告知牌》---------------------------第15页16、《氯化汞安全告知牌》-------------------------第16页17、《电石渣安全告知牌》-------------------------第17页盐酸安全告知牌品名:盐酸分子式:HCl氢氧化钠安全告知牌品名:氢氧化钠(烧碱)分子式:NaOH1硫酸安全告知牌品名:硫酸分子式:H2SO4234次氯酸钠安全告知牌品名:次氯酸钠分子式:NaClO56氯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氯气分子式:Cl278氢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氢气分子式:H2三氯化氮安全告知牌品名:三氯化氮分子式:NCl3三氯化铁安全告知牌品名:三氯化铁分子式:FeCl3氯化氢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氢分子式:HCl氯化钡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钡分子式:BaCl2电石安全告知牌品名:电石分子式:CaC2乙炔安全告知牌品名:乙炔分子式:C2H2氯乙烯安全告知牌品名:氯乙烯分子式:C2H3Cl二氯乙烷安全告知牌品名:二氯乙烷分子式:C2H4Cl2氨气安全告知牌品名:氨气分子式:NH3氯化汞安全告知牌品名:氯化汞分子式:HgCl2电石渣安全告知牌品名:电石渣分子式:Ca(OH)2。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共41种危险化学品)盐酸(31%)俗称:分子式:HCl危险强腐蚀性,避免接触碱、金属及其氧化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有毒氯气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地面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应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强氧化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剂、强碱、金属分开存放输氧或人工呼吸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服用蛋清或牛奶,严重时及时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处理后排下水道。
硫酸(98%)俗称:分子式:H2SO4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接触水、有机物激烈反应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氧化剂及还原剂引起燃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烧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强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储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禁止用水,可用干粉、砂土、泡沫、二氧化碳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稀释后用碱液中和至PH达7-9后,排入下水道。
氢氧化钠(48%)俗称:烧碱、苛性钠分子式:NaOH强腐蚀性,避免受潮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尤其有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酸类及强氧化剂引起燃烧避免接触泄漏物危险接触金属,生成可燃爆炸性气体氢收集后移至大量水中,中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强酸、金属、食品、饲料等分开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误服后,口服稀醋酸、柠檬酸中和,存放然后喝蛋清或牛奶保护粘膜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硝酸俗称:分子式:HNO3危险强腐蚀性,有害,避免接触易燃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有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和有机物能引起燃烧避免泄漏无接触易燃物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水或碳酸钠中和硝酸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位应与(可)燃物、碱类、金属粉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末等分储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如灼伤,按算灼伤处理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如口服后,用清水漱口就医灭火方法用水灭火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用石灰中和后冲入下水道。
盐酸
组分:盐酸100% Hydrogen chloride
危险!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吸入会中毒。
【预防措施】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眼罩/戴防护面具。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存放处须加锁。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废弃处置】
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公司名称)电话:(电话号码)
地址:(通信地址)邮编:(邮政编号)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电话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