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7.36 KB
- 文档页数:5
【暑假衔接】部编版小升初语文衔接练习——病句(一)【前言:小学侧重双基训练,初中重视能力训练。
能力训练是在小学语文的基础上进行迁移,从最基本的知识考查上升到能力考查,特别是增加了语言的实际运用和综合性学习,也增加了阅读的难度和作文的难度。
所以,本次衔接主要是在学法上进行调整,夯实基础,提高各项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考点回顾】:具有修改常见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几种类型)的能力。
【修改方法】①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②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③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修改病句。
【例题精析】1、修改病句。
(1)听了老师的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2)大家应当崇高的理想。
(3)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4)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5)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改善。
【答案】(1)听了老师的话,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2)大家应当树立崇高的理想。
(3)我断定明天会下雨。
(4)为了写好老师布置的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在阅览室里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5)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
【解析】(1)缺少主语,在“受到了”前面加上主语“同学们”。
(2)缺少谓语。
(3)前后矛盾。
“断定”是确定的意思,“可能”是推测的意思,去掉“可能”。
(4)多项状语语序不当。
(5)主谓搭配不当,把“改善”变成“提高”。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依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
B.某工厂原来每日用水四吨,现在每日一吨,现在每日用水比原来降低了三倍。
C.他那优秀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
D.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答案】A【解析】B项,把“降低了三倍”改为“降低了四分之三”;C项,把“品质”改为“形象”;D项,把“指教”改为“解答”。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易错知识点衔接辨析并修改病句【真题引路】(2022年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小升初语文)例: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选项是()A.我估计这道题目他做错了。
B.我们要虚心帮助同学。
C.面对新冠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病毒。
D.通过多读课外书,使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显著提高。
【分析】考查了修改病句的能力。
修改病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解答】A.有误,用词不当,应把“估计”改为“认为”。
B.有误,用词不当。
把“虚心”改为“热心”。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使”。
故选:C。
【专项练习】一、修改病句。
1、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2、出席这次铁路职工代表大会的有青年工人、老工人和妇女。
3、全体共青团员特别是中学生,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4、我上街买了牙膏、牙刷和日用品。
5、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6、学习语文不能仅凭小聪明,一定要下苦功不可。
7、上次从你院借来的讲义,正在进行打印,上课前可以发到学生手中。
8、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地打比赛。
9、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迎新会。
10、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二、下面的语段有四处错误:一个标点,一个别字,两个病句,请改正。
莫泊桑一生写的短篇小说将近300余篇。
他的《项链》《我的叔叔于勒》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他的短篇小说构思别具匠心,描写生动细致;令人读后回味无穷。
他不仅在世界文坛上,而且在法国文学中,都是曲指可数的,所以人称“短篇小说之王”。
三、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1)近日我国西南大旱,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2)高压坝像一堵干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3)虽然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4)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干旱天气。
6种病句类型病句就像混入美食中的小石子,不小心咬到可真让人难受。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常见的6种病句类型,就当是给大家在语文的“美食世界”里提前挑挑石子啦。
一、语序不当这语序不当啊,就好比你穿衣服穿反了顺序。
比如说“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哎呀,这就不对啦。
你想啊,得先听取才能讨论呀,就像你得先把食材准备好才能下锅做菜一样。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我有个朋友,他写作文的时候就老犯这个错。
有一次他写“我看到了满池的荷花和清香。
”我就笑着跟他说:“你这可不行啊,你能看到荷花,可清香是闻到的,这就跟你把鞋子戴在头上,帽子穿在脚上一样滑稽呢。
”语序一乱,整个句子就像打乱的拼图,怎么看怎么别扭。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就像硬把两个不合适的东西绑在一起。
像“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这里“水平”和“改进”就不搭。
水平应该是提高,而不是改进。
这就好像你说要把水和火放在一个杯子里,根本就不合适嘛。
我记得上学的时候,同桌写句子“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我当时就指出,月光怎么能发出声响呢?这就是典型的主谓搭配不当。
就像让一个哑巴唱歌,根本做不到呀。
三、成分残缺成分残缺就像是一个没有组装完整的玩具。
比如说“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这个句子里,“通过……使……”这样一用,句子就没有主语了。
就好像一辆汽车没有了发动机,根本跑不起来。
我在帮邻居家小孩辅导作业的时候,他写了个句子“从他上学那天起,就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就问他:“谁从上学那天起呀?这里少了个主语呢。
”这就像盖房子少了根基,怎么能牢固呢?四、成分赘余成分赘余呢,就像穿了太多层衣服,臃肿又累赘。
像“他大约三十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在这里就是多余的。
这就好比你已经吃饱了饭,别人还硬要往你嘴里塞食物,多难受呀。
我曾经看过一篇作文里写“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
”“在心里”和“由衷”语义重复了。
小升初语文:语文六重病句种类总结(一)语序不妥1、关系词的地点不妥【例句】我不只相信他,并且从前反对过他的人,此刻也相信他假如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剖析】假如两个分句的主语同样,那么关系词放在主语后边,假如两句话的主语不一样,关系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妥【例句】他是一位优异的有20 多年教课经验的省要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剖析】正确次序:他是省要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目)有20多年教课经验(动词短语)的优异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 、多重状语语序不妥【例句】在新闻公布中心很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忱的谈话。
【剖析】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不然为无主语。
4、分句的序次不妥【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格斗,同志们奋不管命地跳进汹涌汹涌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剖析】分句应当准时空,逻辑等次序摆列。
(二)搭配不妥1、主谓搭配不妥【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久不可以自给。
【剖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可以与谓语搭配,“长久不可以自给”的主语应当是“棉花”,因此第一个分句应当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妥【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剖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妥【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剖析】动词“养活”的只好是人,不可以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妥【例句】此次大会上,对薪资问题互换了宽泛的建议。
【剖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妥,不是建议宽泛,而是互换的范围宽泛,应当为“宽泛地互换了建议”。
5、关系词搭配不妥【例句】我们中学生假如缺少创新精神,也不可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剖析】关系词搭配不妥,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破或赘余1、句子成分残破【例句】经过特级老师的此次授课,对大家的启迪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祸性事故办理,化解风险,平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小升初语文专项练习——病句对于大多数六年级学生中,都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而语文则又是重点考试的科目。
语文中的修改病句则是很多学生非常困惑的知识点。
病句的种类病因病例改法成分残缺1.看了这个电视剧,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很快有了进步。
3.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1. 补填主语2. 因多用介词或介宾结构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全句缺主语情况是主语残缺的主要表现。
此句应去掉“在”和“下”,或去掉“使”3. 应在“获得”加“秋后”以限制时间用词不当1.八名运动员像脱缰的野马,潮水般地涌向终点。
2. 我们的李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1. 关联词语运用不当,应该为“不仅……而2. 褒贬不分“老师像狐狸”有讽刺的意味,不合适,应把狐狸改成百科全书。
搭配不当1.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2.沙沙的浪声和银光闪闪的海面构成一幅多么好看的画面。
1.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整整齐齐”与“打扫”搭配不当,应该改成“干干净净”2. “浪声”和“海面”均为主语,其中“浪声”不能与谓语“构成”形成主谓关系,应去掉“沙沙的浪声”或另构成主谓关系顺序颠倒1.两个小红与李杨同学是好朋友。
2.故宫博物院最近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1. “两个”应该放在“小红与李杨”的后面。
2. 这“文物”究竟什么时候“出土的”?按原句表述,则为“两千多年前”,实际上不是,这就因语序不当前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出了”后。
重复啰嗦 1.她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1.删去“过去的”指代不明 1.她批评了她的做法。
1.改人名前后矛盾 1.结构完整,是评判作文好坏的标准之一。
2. 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否认她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1.改成:“结构完整”是评判作文好的标准。
2. 否定不当:“没有、不”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后面又用了一个“否认”意思相反,前后矛盾了。
不合事理 1.今天晚上,繁星点点,圆盘似的月亮挂在天空。
小升初语文: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在小升初的语文学习中,病句的辨析与修改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掌握常见的病句类型,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语文中的六大病句类型。
一、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指的是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产生歧义。
例如:“我们要不断地改正并发现自己的缺点。
”在这个句子中,“改正”和“发现”的顺序颠倒了,应该先“发现”缺点,然后才能“改正”,正确的句子应该是“我们要不断地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再比如:“他不仅能流利地背诵多篇古代诗词,而且能准确地默写出来。
”这个句子中,“不仅……而且……”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前后分句的内容应该是递进的。
正确的语序应该是“他不仅能准确地默写出来,而且能流利地背诵多篇古代诗词。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主谓搭配不当的例子:“狂风和暴雨哗哗地下。
”“狂风”不能“下”,应该是“狂风呼呼地刮,暴雨哗哗地下。
”动宾搭配不当:“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
”“穿着”与“帽子”搭配不当,应该是“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戴着一顶蓝色帽子。
”主宾搭配不当:“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
”应该是“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
”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他有一双聪明灵巧的手。
”“聪明”不能修饰“手”,可以改为“他有一双灵巧的手。
”三、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指的是句子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主语残缺的例子:“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这个句子因为“通过”和“使”并用,导致主语缺失,应该删去“通过”或者“使”。
谓语残缺:“我们要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缺少谓语,应该在“强国”后面加上“而努力奋斗”。
宾语残缺:“他每天都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自己,练就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练就”后面缺少宾语,应该加上“意志”。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类型及练习题△一.用词不当1.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2.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3.复数词叠用例:群众们干劲很高。
4.错用虚词★虚词搭配:在……下;从……中;对于……事件例:他在大家的关怀中得到力量。
各大报纸关于这起事件都做了报道。
△二.成份残缺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
2.虚词出现在句首,缺少主语。
例:通过到上海的学习,使干部的认识有了变化。
3.较长修饰语后没有主语。
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三、搭配不当1.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3.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例:星期天,我在家里写了一篇文章和一幅图画。
4.主语和宾语不搭配例:秋天的太原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这里有两座石碑,一座是“卢沟晓月”四个大字。
5.“是否”“是不是”“能否”“能不能”“好不好”,正反说的时候考虑不搭配例: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教育成功的标志。
△四.词序颠倒1.主动者和被动者颠倒。
例:集邮对我特别感兴趣。
2.先后发生的几件事颠倒。
例:气象小组的同学记录并收听了天气预报。
3.修饰限制的词语用错了对象。
例:在回家的路上,他唱起心情舒畅的歌。
△五.重复累赘1.句子中用了相同意思的几个词语。
例: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这里每年接待的游客成千上万以上。
2.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中的字意思重复。
例: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
3.句子中用了没有必要用的词语。
例: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
4.用了“否则”,还列举相反例子就是重复。
例:要不是教练及时调整阵容,否则,国家队就输了。
小升初语文病句类型总结
小升初语文病句类型总结
小升初语文病句类型总结
小编为大家带来小升初语文病句类型总结,希望可以帮到您!
1、词义混淆。
因对词义概念理解模糊而选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爱迪生发现了电灯。
把“发现”和“发明”两词混淆。
2、词类误用。
因分不清词类而造成用词不当的语病。
如:今天气候晴朗。
把“气候”与“天气”混淆了。
3、成份残缺。
句子缺少不应该省略的主要成份。
(主、谓、宾),造成句子结构不完整的语病。
如在老师的教育下,进步得很快。
(缺少主谓)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
(少谓语)老师向全班同学提出下课十分钟不做作业。
(少宾语)
4、搭配不当。
因句子中相关的成份之间互相不能搭配而造成的病句。
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我们在同坡上种满了果园。
(动宾搭配不当)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连带成份与中心词之间搭配不当)
5、重复累赘。
过多地动用修饰词语反而显得多余,豪迈了病句。
如:在班队会上,张军首先第一个发言。
“首先”与“第一”重复了。
6、词序颠倒。
因词语排列次序颠倒而造成病句如:老师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考卷。
考卷没有厚薄之分,显然是把一叠与厚厚的词序颠倒了。
以上是小升初语文病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升初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语序不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小升初语文常见病句类型归纳:语序不当
五、语序不当ﻭ
1.“神舟”五号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对飞船发射、飞行、返回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情况都做了精心设计,准备了应对预案。
ﻭ
2.航空采用后,飞机油耗不仅大大减少了,而且飞机飞行速度也有所提高。
(“不仅……而且”是固定句式,位置应该对应相同)
3.地铁五号线是第一条加装安全门的轨道线.ﻭ
4.由于规划周密、准备充分,去年在举办的会成为会中历届参赛国家最多、开幕式演艺最精彩的一次盛会.(改成“历届会中")ﻭ
5.不当装修引起的室内空气污染,近年来是小儿白血病患者明显增加的一个诱因。
(建议改成“是近年来”)
6。
在,每一代人的成熟多半都依赖上一代人的品质,如果上一代人能够坚守正确的人生价值、道德和精神,这些优秀品质沉淀在进程中时,托荫于其上的人完全可以成长得更优秀。
(将“上一代人"和“如果”对调,不要怕超长句!)ﻭ
7.由于青少年好奇心强、辨别是非的能力相对较弱,比成年人更容易受不良信息的侵害。
(将“由于”和“青少年”对调)
ﻭﻭ。
小学语文解题技巧『修改病句——八大病句类型解析』类型一:成分残缺
例: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类型二:用词不当
例: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类型三:搭配不当
例: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类型四:重复啰嗦
例: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类型五:词序颠倒
例: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类型六:前后矛盾
例:我估计他今天一定不会来了。
类型七:指代不明
例: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类型八:概念不清
例:万里长城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语文病句知识点归纳总结导语语文一直是我们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我们接触知识的一个重要载体,而语文中的病句在写作过程中常常出现,是我们需要认真学习和纠正的问题。
本文将从什么是病句、病句的种类、病句的危害以及如何纠正病句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一、什么是病句病句,在语文学习中是指在结构上存在错误或语义不通顺的句子,它是对规范的语文表达存在着错误的表现。
病句主要分为句子结构不合理、词语使用不当、标点符号错误等几个方面。
通常,病句主要是不符合汉语语法规则或表达不清晰的句子。
二、病句的种类1. 句子结构不合理的病句主要包括主谓不一致、句子成分缺失、句子成分重复、句子成分过长等。
这些错误会导致整个句子结构混乱,使句子表达不清晰。
例如:错误:昨天我们打篮球。
正确:昨天我们打了篮球。
2. 词语使用不当的病句主要包括词语搭配不当、词语拼写错误、词语使用不准确等。
这些错误会使句子表达含糊,不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
例如:错误:他的书包里放着很多书籍。
正确:他的书包里放着很多书。
3. 标点符号错误的病句主要包括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遗漏、标点符号多余等。
这些错误会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困惑,不能准确理解作者的意思。
例如:错误:他站在那里,大声的说:我错了。
正确:他站在那里,大声地说:“我错了。
”三、病句的危害1. 影响语文表达的准确性病句使得语文表达不够准确,不能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影响了文章的质量。
2. 增加读者理解的困难病句会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困惑,不能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从而降低了文章的阅读体验。
3. 影响语文水平的提升长期以来,病句的存在会造成学生写作能力的下降,从而影响了语文水平的提高。
四、如何纠正病句1. 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是纠正病句的前提。
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够正确地辨别和改正病句。
2. 多读、多写通过阅读优秀的文章,可以积累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表达能力,有助于纠正病句。
语文病句及类型归纳总结语文病句在写作中是一种常见的错误,它们会影响文章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本文中,我将对一些常见的语文病句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例子和修正方式。
这些归纳总结将有助于我们提高写作水平,避免犯类似的错误。
一、主谓不一致型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没有一致。
这种病句常见于复合句中,特别是在主语较长或句子较复杂时。
例子1:我们的家庭都是爱干净、整洁的。
修正:我们的家庭是爱干净、整洁的。
例子2:他们的家人经常吵架,我们很为他们担心。
修正:他们的家人经常吵架,我们为他们感到担心。
二、动宾不搭配型动宾不搭配是指动词和宾语在语义上不搭配,或者宾语的选择不准确。
这种病句通常造成意义不清或者表达错误。
例子1:他喜欢吃苹果。
修正:他喜欢吃水果。
例子2:我想和你分享一个消息。
修正:我想告诉你一个消息。
三、介词短语错误型介词短语错误是指介词的使用错误,造成句意模糊或语法不正确。
例子1:他生气了我们的行为。
修正:他对我们的行为感到生气。
例子2:她向我借了关于科学的书。
修正:她向我借了一本关于科学的书。
四、冗余与多余修饰型冗余与多余修饰是指句子中存在不必要的冗余或多余的修饰语,使得句子累赘而且结构混乱。
例子1:我的朋友,他平时非常勤奋学习。
修正:我的朋友平时非常勤奋学习。
例子2:那本书,我读过两遍。
修正:我读过那本书两遍。
五、句子结构混乱型句子结构混乱是指句子中的成分顺序或结构不当,使得句子难以理解或逻辑关系混乱。
例子1:他是因为累了上床睡觉。
修正:他上床睡觉是因为累了。
例子2:我喜欢电影比音乐更多。
修正:我更喜欢电影而不是音乐。
以上是我针对常见的语文病句类型进行的归纳总结。
通过对这些错误的认识和修正,我们能够改善写作技巧,提高语文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避免犯下这些错误,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可读性。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改病句分类复习-(含答案)小升初修改病句分类复习-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B.我班同学听取并讨论了班主任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C.建国七十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D.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参赛运动员人数超过3000人左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亮亮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B.陈晓虽然很瘦,而且精神饱满。
C.西安的冬天是一个很美的地方。
D.通过这次班会,我们明白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
B.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我这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C.通过仔细的调查,我们了解了事情的真相。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要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灌出灿烂的理想之花。
B.“国际博物馆日”这天,组织免费参观博物馆的活动。
C.电影院门口有一个专卖汽水和饮料的小店。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用尽全身气力把手榴弹扔向敌人。
B.五个战士虽然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但是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
C.五位壮士居高临下,陆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D.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面,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学习有三忌:一忌上课不可分心,二忌课后不能巩固,三忌不能学以致用。
B.通过观看世界女排联赛中国女排战胜意大利这场比赛,使我受烈很大鼓舞。
C.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在规范使用汉字方面更有责任做好表率。
D.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利用互联网造谣、传谣是违法行为,我国多部法律对惩治这类行为已有明确规定。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A.福州作为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B.高高的山上开满了许多美丽的鲜花。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修改病句精选题-(含答案)小升初修改病句精选题-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1.修改病句。
(1)老师,您帮助我们提高了知识和能力。
______________(2)爸爸是个销售员,全国各地做生意、交朋友,可以说桃李满天下。
______________(3)我虽然想赶紧过去看,即使有点儿事情耽搁了。
______________2.修改病句。
(1)同学们制定并讨论了班级活动计划。
______________(2)通过学习《小学生守则》,使我更加自觉地遵守纪律了。
______________3.修改病句。
(1)事情曾经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
______________(2)《好的故事》的作者是鲁迅写的。
______________4.我会修改病句。
(1)学了《司马光》这篇课文,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______________(2)虽然男孩是诚实的,所以列宁什么也没有问他。
______________5.修改病句。
(1)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严重事故,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
______________(2)我知道许多苏轼的诗词。
______________6.修改病段:(1处标点,1个别字,3个病句)一场春雨过后,冬眠后的大地又重新充满了生机,山村的景色也更加迷人了。
几十户人家的楼房,依着山,旁着水,沿着柏油路整齐地排列着。
两旁公路是挺拔的白杨、苍翠的塔柏。
山上,桃树、梨树繁花朵朵。
田野上,麦浪起伏一片金黄。
看到这美景,游人们流连忘返。
______________7.修改下面一段话。
(共4处)这里秀丽景色:村前有一个大池塘,塘水清如明境,蓝天、白云倒映水中,塘中荷花朵朵;村后竹林环绕,林中山雀、画眉和小鸟尽情,鸣声清脆悦耳。
______________8.修改下面句子中出现的错误。
(共3处)我的弟弟十分淘气,他书包里的直尺、钢笔、课本、圆规等文具总是乱七八遭地放在一起。
后来,在老师的教育下,弟弟克服了自己的缺点。
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01讲【基础】病句修改精讲与训练(有解析)基础:病句修改精讲与训练修改病句是小学语文科目不可忽视的重点内容,也是小学教学比较常见和重要的一项内容。
小学生掌握了修改病句的方法后,就可以在造句、写文章时避免或少出错误,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文章中出现的病句,这将对其今后的写作有很大帮助。
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1: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缺主语:谁做了很多好事,不明确。
应改为:他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例2: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缺谓语:花草树木怎么了。
应改为: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发芽了。
例3: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
缺宾语:应改为: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例4:通过这次军训,使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滥用介词:淹没主语,应改为:通过这次军训,我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1: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应改为:他做事很冷静、果断。
例2:这件精密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精密”用词不当,应改为:这件精美的手工作品,出自韩睿之手。
例3: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勾结”用词不当,把“勾结”改成“团结”即可。
三、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例1: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舞蹈”搭配不当,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2:老师用和蔼的语气和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语气”与“注视”不搭配,应改为:老师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例3: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了。
态度和提高的搭配不当。
应改为:经过努力,我的学提高了。
小升初语文: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一)语序不当
1、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例句】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
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分析】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2、多重定语的语序不当
【例句】他是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省重点中学的语文老师。
【分析】正确顺序:他是省重点中学(领属性的)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动词短语)的优秀的(形容词)语文(名词)老师。
3、多重状语语序不当
【例句】在新闻发布中心许多记者昨天都同米卢热情的交谈。
【分析】状语应改在主语前面,否则为无主语。
4、分句的次序不当
【例句】在抗洪救灾的战斗中,经过四小时惊心动魄的同洪水搏斗,同志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汹涌澎湃的激流,保住了大坝,战胜了洪水。
【分析】分句应该按时空,逻辑等顺序排列。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句】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例句中的主语“生产”不能与谓语搭配,“长期不能自给”的主语应该是“棉花”,所以第一个分句应该调整为“我国生产的棉花”。
2、主宾搭配不当
【例句】他的家乡是广西桂林人。
【分析】主语“家乡”与宾语中心语“人”不搭配。
3、动宾搭配不当
【例句】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分析】动词“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4、修饰成分与中心词搭配不当
【例句】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该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5、关联词搭配不当
【例句】我们中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也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
【分析】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也”改为“就”。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1、句子成分残缺
【例句】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他就主动参加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分析】第一句缺主语,第二句缺谓语,第三句缺宾语。
2、句子成分赘余
【例句】篮球场上十位队员正在激烈的打比赛。
其实这是多虑的想法。
【分析】第一句谓语重复,应删去“打”。
第二句语意堆砌,“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四)结构混乱
【例句】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
【分析】第一句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们的责任”两句意思凑在一块儿,应删去“我们”。
第二句把“他的报告对我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
(五)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句】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2、句子歧义
【例句】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
【分析】不同的标点分隔有三重意思。
(六)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句】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分析】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很多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例句】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分析】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个其他人才。
3、主客倒置
【例句】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分析】主体是人,客体是物即作品,应是人对物不陌生。
4、否定不当
【例句】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分析】“无时无刻”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5、一面对两面
【例句】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分析】“会不会”“能不能”是两个方面,后面提高是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