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 混播对人工草地土壤植被影响
- 格式:ppt
- 大小:2.16 MB
- 文档页数:14
(每日一练)高考地理必修一植被与土壤解题方法技巧选择题1、草本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等污染物,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
某科研小组在三峡库区某地选取当地常见的草本植物黑麦草和白三叶,通过人工模拟地表径流,研究草本缓冲带截污能力,为三峡库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下图示意不同草本缓冲带对污染物的削减效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推测白三叶比黑麦草削减污染物能力强的原因()A.阻止入渗流量大B.抵抗冲刷能力弱C.吸收氮磷能力强D.抑制蒸腾作用强(2)草本缓冲带宜布局在下图中的()A.居民点B.旱地C.水田D.消落区答案:CD【提示】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解析:(1)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2)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解答】(1)读图可知,白三叶吸收氮磷能力比黑麦草高,故白三叶比黑麦草削减污染物能力强。
故选C。
(2)由材料可知,草本缓冲带能够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等污染物,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的主要措施之一。
读图可知,消落区位于水库和水田之间,草本缓冲带布置在消落区可以有效拦截坡面径流中泥沙和氮、磷等污染物,减少对水库的污染。
故选D。
2、下图为我国贺兰山东西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甲自然带最可能是()A.冰雪B.常绿阔叶林带C.山地针叶林带D.温带荒漠带(2)造成甲自然带在东、西坡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东坡降水多B.东坡气温高C.西坡坡度缓D.西坡光照弱答案: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解析:暂无解析【解答】(1)略。
(2)略。
3、读下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温带落叶阔叶林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D.热带稀疏草原(2)据图信息推知甲河流域此时()A.盛行西北风B.盛行西南风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潜水补给河水答案:CA【提示】主要的植被类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植被)。
草坪建植与养护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表施土壤所使用的土壤必须是( )的。
A、不含养分B、不含有杂草繁殖体C、中性D、富含有机质正确答案:B2、北方草坪草的生长主要受限于( )及其持续的时间。
A、低温B、高湿C、低湿D、高温正确答案:D3、在草坪建植中,以减少侵蚀和为幼苗萌发和发育提供适宜小环境的养护措施称( )A、中耕B、覆盖C、地表覆土D、滚压正确答案:B4、荠菜是( )的杂草。
A、旋花科B、石竹科C、荠菜科D、十字花科正确答案:D5、在亚热带地区,为了在冬季获得绿色的草坪地被,通常采用的措施是( )。
A、混播B、交播C、液压喷播D、单播正确答案:B6、暖季型草坪草与冷季型草坪草的主要区别是( )。
A、根系更发达B、叶片宽些C、更耐寒D、兼容性更差正确答案:D7、草坪覆盖材料可用( )等。
①无纺布②遮阳网③草帘④草袋⑤塑料薄膜A、①②B、①②③⑤C、①②③D、①②③④⑤正确答案:C8、下列地区中,不属于冷季型草坪草分布区的是( )A、东北B、珠江三角洲C、云贵高原D、黄土高原正确答案:B9、下列哪类基质含有养分( )。
A、蛭石B、腐叶土C、河沙D、珍珠岩正确答案:B10、根据韩烈保对中国草坪气候带的划分,( )属于寒冷干旱带。
A、北京B、乌鲁木齐C、上海D、拉萨正确答案:B11、公路旁草坪的主要管理工作是( )A、除杂草B、修剪C、浇水D、施肥正确答案:B12、草坪草返青后施肥以( )为主。
A、钾肥B、氮肥C、磷肥D、氮磷钾复合肥正确答案:B13、暖季型草坪草最适宜的梳草时间是( )A、冬末春初B、夏末秋初C、春末夏初D、秋末冬初正确答案:C14、下列因素中,可引起草坪侵染性病害的是( )①真菌侵染至草坪草体内②遮荫③细菌侵染至草坪草体内④土壤中Fe元素严重缺乏⑤病毒侵染至草坪草体内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③D、①③⑤正确答案:D15、草坪功能质量有关的评价因素包括( )等。
十大生态农业模式1.北方“四位一体”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是在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条件下,利用可再生能源(沼气、太阳能)、保护地栽培(大棚蔬菜)、日光温室养猪及厕所等4个因子,通过合理配置形成以太阳能、沼气为能源,以沼渣、沼液为肥源,实现种植业(蔬菜)、养殖业(猪、鸡)相结合的能流、物流良性循环系统,这是一种资源高效利用,综合效益明显的生态农业模式。
运用本模式冬季北方地区室内外温差可达30℃以上,温室内的喜温果蔬正常生长、畜禽饲养、沼气发酵安全可靠。
2.南方猪沼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
工程的果园(或蔬菜、鱼池等)面积、生猪养殖规模、沼气池容积必须合理组合。
工程技术:猪舍建造技术、沼气池工程建设技术、贮肥池建设技术、水利配套工程等。
基本要素:“户建一口池,人均年出栏2头猪,人均种好一亩果。
”运作方式:沼气用于农户日常做饭点灯,沼肥(沼渣)用于果树或其他农作物,沼液用于拌饲料喂养生猪,果园可以套种蔬菜和饲料作物,从而保证了育肥猪的饲料供给。
农户除养猪外,还包括养牛、养鸡等养殖业;果业也可包括粮食、蔬菜、经济作物等种植业。
核心技术:养殖场及沼气池建造、管理技术,果树(蔬菜、鱼池等)种植和管理等。
3.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黑麦草怎么种植黑麦草的种植方法可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也适于放牧利用。
与白三叶、红三叶、百脉根等混播,能建成高产优质的刈牧兼用草地。
营养价值高,开花前刈制干草,每100千克含可消化蛋白质4.9千克。
多年生黑麦草是一草多用的优良牧草。
由于其根系发达,生长迅速,耕地种植可增加种植地的土壤有机质,改善种植地土壤的物理结构;坡地种植,可护坡固土,防止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
多年生黑麦草为冷季型草种,生长迅速成坪速度快,常作为庭院和风景区绿化的先锋草种,也可以在狗牙根等暖季型草坪上,常作为补播材料,从而使草坪冬季保持绿色。
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95%以上。
在营养生长期收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家畜、家禽喂食后,日增重显著提高。
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兔,20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鹅,18公斤鲜草可生产1公斤活鱼,28公斤鲜草可增重1公斤活羊;一亩特高黑麦草一个冬季可养鹅100只以上。
据云南省试验,36.7公斤黑麦草加1.7公斤饲料可增重1公斤活牛,8公斤鲜草可增加1公斤鲜牛奶。
在冬闲田种植多花黑麦草还可培肥地力,使土壤有机质增加27.1%,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分别增加11%、25.5%和57.2%,土壤微生物总量增加38%,对后作水稻的分蘖、株高、穗长、千粒重都有显著促进作用,平均单产提高到10%。
播种期黑麦草春秋季均可播种。
秋播收割利用次数较多,总产量高;春播可延长收割利用期,且草质鲜嫩,但总产较低。
秋播的播种期在9月初至11月中下旬,春播在2月上旬。
播种操作播种前亩施猪栏肥1000至1500公斤。
如无猪栏肥等有机肥,可亩施钙镁磷肥25至30公斤作基肥。
施肥后翻耕整地做畦。
黑麦草种子较小,要求畦面平整无大土块。
播种方式条播或散播均可,但为管理方便,以条播为好。
亩用种量1.5公斤左右。
多年生黑麦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多年生黑麦草早熟禾科(Poaceae)黑麦草属(Lolium)植物,约10种,包括欧亚大陆温带地区的饲草和草场禾草及一些有毒杂草(如毒麦〔L. temulentum 〕)。
高约0.3∼1公尺(1∼3呎),叶坚韧、深绿色。
小穗长在「之」字形花轴上。
多年生黑麦草(L. perenne)和意大利黑麦草(L. multiflorum)萌芽早,为牧场和草地所收草籽中的重要成分。
毒麦常为有毒真菌侵染,其种子还含有麻醉性有毒成分,二者对于草场动物十分危险。
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属,在春、秋季生长繁茂,草质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牛、羊、兔、猪、鸡、鹅、鱼的好饲料。
供草期为10月至次年5月。
中文学名: 黑麦草别称: perennialryegrass二名法: Lolium perenne L.界:植物界科: 禾本科 属: 黑麦草属 种: 黑麦草种 分布区域: 原产南欧、北非及西南亚编辑本段形态特征多年生黑麦草是禾本科早熟禾亚科黑麦草属多年生疏丛型草本植物[1]。
具短根茎,茎直立;丛生,株高50~100厘米。
叶片窄长,边缘粗糙,深绿色,具光泽,富弹性。
叶脉明显,叶舌膜质,幼叶折叠于牙中穗状花序顶生,小穗含4-15小花,单生于穗轴的每节,两侧压扁,以其背面对向穗轴,第一颖除在顶生小穗外均退化,第二颖位于背轴的一方,具5-9脉[2]。
第一颖常常退化,第二颖质地坚硬,有脉纹3~5条,长6~12毫米。
外稃披针形,长4~7毫米,质薄,端钝,无芒或有芒;内稃和外稃等长,顶端尖锐,透明,边有细毛。
颖果梭形。
种子千粒重1.5克。
多年生黑麦草(5张)编辑本段植物特性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
抗寒、抗霜而不耐高温,耐湿而不耐干旱。
遇35℃以上的高温生长受阻,(二)种子与播种种子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级种子,收草田播种国家规定标准Ⅰ~Ⅲ级种子均可。
无论是自产或是购入的种子都需在播前检测品质,确定级别,算出实际播种量。
牧草型多年生黑麦形态特征:多年生黑麦草为禾本科黑麦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质地柔软,细弱的根状茎,须根稠密,株高60—100cm.一、生物学特性:多年生黑麦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最适温度20——25℃,不耐炎热,35℃以上生长受阻,高于40℃时分蘖枝枯萎或全株死亡。
抗寒性较差,难耐-15℃的低温。
在我国东北、内蒙和西北部分地区不能稳定越冬。
在北京地区秋播,越冬率可达80%以上。
在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粘壤土上生长良好,适宜土壤pH在6.0—7.0之间。
生长快、成熟早,在武汉、南京等地9月下旬秋播,冬前株高可达20cm以上。
在湖南南山牧场海拔1500——1800m地区从3—11月都能生长,冬季不枯黄,4 月中旬春播,夏季长势良好,当年即可刈割三次,刈割后再生快,再生枝约占到75%。
二、栽培要点:多年生黑麦草可春播也可秋播,最宜在9—10月播种以便为冬季或早春提供青饲料,又可有效防治杂草。
可条播也可撒播,条播行距15—30cm,播量1—1.5kg /亩,与白三叶混播,可建成优质的人工放牧草场或刈割牧场。
三、饲用价值:适口性好,早期收获的饲草叶多茎少,适于调制干草,亦适于放牧,在贵州用多年生黑麦草与红三叶混播;作为青饲在湖南南山牧场与邵阳地区飞播牧草中则与红三叶混播;作为放牧,多年生黑麦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栽培牧草之一。
适宜我国南方高山地区栽培,是冬春季节最好的饲草。
一般利用年限3—4年,生活的第二年生长旺盛。
一般每年可刈割3—4茬,产草量可达3000—4000kg /亩。
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其发芽早(7天)、成坪快、分蘖强、能迅速覆盖地面,提供良好的环境,被更多地用于园林绿化草坪以及在水土保持时混播的先锋植物。
天津市饲草饲料工作站地址:天津市河西区解放南路423号电话(传真):28316032。
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学院:农学院专业:生草业科学年级: 2011级学号:****************指导教师:马**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摘要:放牧是草原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放牧影响着草原植被的生长和发育以及演替过程。
不同的放牧制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是不同的。
本文通过不同的放牧制强度对草原植被的影响做进一步研究,为科学利用草地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放牧强度草原植被影响前言放牧是草地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普遍、方便、经济。
放牧地植被与放牧地之间存在的关系是,放牧地要保持原有或更高的生产能力,使草原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植被量与种类相对较多。
而这需要适当的放牧制度与放牧强度。
[1]而草原放牧利用的适当强度是指在维护家畜的生产性能和自然资源的前提下,规定适当的载畜量。
从这个关系中可以看出草原利用的强度关系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强弱和草原环境的好坏,并最终影响到家畜的采食及生产能力。
在放牧生态系统中,家畜放牧与植被生长是一对主要矛盾,其中,植物是生产者,动物依赖植物而存在,由此可见,家畜对草地植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二十世纪以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分别从个体、种群和群落乃至系统水平,研究了不同种类的牧草在生理、形态和种群统计学方面对不同放牧制度的反应,阐明了放牧对牧草的生理、发育的影响及牧草的反馈机制,同时探讨了放牧对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和品质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草地生产力及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大气候一致的区域内,放牧压对植物群落的影响大于其它环境因子的影响,从而成为影响植物群落特征的主导因子。
放牧对草地植被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放牧强度、放牧制度、放牧季节、放牧动物的牧食行为等。
放牧对天然草地的影响的研究,可以追朔到上世纪初俄罗斯地植物学者的工作。
认为探讨放牧过度最为有效的方法是识别一种植被被另一种植被所代替,即放牧演替。
放牧演替分退化演替和进展演替,在放牧条件下,草原植物群落特征是与牧压强度紧密相关联的。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摘要:新西兰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的地位,乳制品和肉制品是最大的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2%和14%。
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的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一、新西兰国家概况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
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
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
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
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新西兰农业用地万公顷(折合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万公顷、耕地万公顷。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新西兰各类牲畜存栏数量:奶牛万头,肉牛万头,奶牛和肉牛合计万头;绵羊万只,山羊万只,绵羊和山羊合计万只;鹿万头,马万匹。
草地改变传统农牧业生产模式案例草地的三大功能:生产功能(影响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发生改变的出发点)生活功能:是弘扬宗教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
生态服务功能:草地系统所固有的功能系统维持和发展的基础。
草地生态恢复与持续利用模式是遵循植被分布的自然规律,按照草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运用现代草地管理、保护和利用技术,在牧区实施减牧还草,在农牧交错带实施退耕还草,在南方草山草坡区实施种草养畜,在潜在沙漠化地区实施以草为主的综合治理,以恢复草地植被,提高草地生产力,遏制沙漠东进,改善生存、生活、生态和生产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使草地畜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
1、牧区减牧还草模式针对我国牧区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草畜矛盾尖锐,直接威胁着牧区和东部广大农区的生态和生产安全的现状。
通过减牧还草,恢复草原植被,使草原生态系统重新进入良性循环,实现牧区的草畜平衡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草原真正成为保护我国东部生态环境防止沙配套技术:1饲草料基地建设技术,水源充足的地区建立优质高产饲料基地,无水源条件的地区选择条件便利的旱地建立饲料基地,满足家畜对草料的需求,减轻家畜对天然草地的放牧压力,为家畜越冬贮备草料。
2草地围封补播植被恢复技术,草地围封后禁牧2-3年或更长时间,使草地植被自然恢复,或补播抗寒、抗旱、竞争性强的牧草,加速植被的恢复。
3半舍饲、舍饲养技术,牧草禁牧期、休牧期进行草料的贮备与搭配,满足家畜生长和生产对养分的需求。
4季节畜牧业生产技术,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对当地饲养的家畜进行改良,生长季划区轮牧和快速育肥结合,改善生产和生长性能。
5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应用小型风力发电机,太阳能装置和暖棚,满足牧民生活、生产用能,减缓冬季家畜掉膘,减少对草原薪柴的砍伐,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
2、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模式在农牧交错带有计划地退耕还草,发展草食家畜,增加畜牧业的比例,实现农牧耦合,恢复生态环境,遏制土地沙漠化,增加农民的收入。
草地补播改良技术规程补播是在不破坏或少破坏原有植被的情况下,在草地上播种一些适应性强、饲用价值高的牧草,以增加草群种类成分、增加地面覆盖、提高牧草的产量与质量,这是草地治理改良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植被恢复与改良的一项有效措施。
扰我少各地的补播试验与生产实践表明,这一措施一般可使牧草产理提高30%-100%。
1、补播地段的选择需要补播的地段:原有植被稀疏或过牧退化的地方;滥垦、滥控使植被真坏,造成水土流失或风沙危害的地方;清除了灌木、毒草及其它非理想植物的地方;原有植被饲用价值低或种类单一,需要增加豆科或其他优良牧草的地方;开垦后撂荒的弃耕地;补播的地方,要求土壤质地能保证植物发芽生长、有一定的土层、年降水量不少于150mm、播后有一定的保护与管理的地方,补播委难获得应有的效果。
2、补播前的地面处理地面处理的目的,一是要减少消除原有非理想植物的竞争,二是为补播的牧草创造必要的土壤与水分条件。
土壤粘重、原生植被盖度较大的地方,播前的地面处理常常是补播成功的关键。
地面处理的方法主要有:松耙(用缺口重耙、圆盘耙等)、划破(用划破补播机、燕尾犁等)、穴垦、条垦、带垦、全垦、重牧或畜群宿营、消除灌木与枯枝落叶、烧荒(炼山)等。
土块多、过于松散的新垦地最好镇压,地面的石块、枯枝树影根及妨碍补播和利用的其他杂物要尽可能清除。
对于北方山区,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山坡地,还要按等高线控水平沟或反坡台地,中部保留相当于开挖部分5倍左右的原坡面,既保留原生植被,又可作为集水区,保证沟、台地处补播植物有相对多的水分,还可截留降水,防止土壤冲刷,这是干旱与水土流失坡地顾治理的有效方法。
在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带,要先行灌溉,无法灌溉而冬天有雪的地方应设法积雪,以保证必要的土壤墒情。
3、补播牧草的选择牧草品种的选择,主要应考虑适应性、利用目的、生产性能及饲用价值。
如果是草产品生产基地,选用当地最适宜而饲用品质优良的牧草,如果是为了生态效益和作为放牧地,也可以补播其它草种,为了延长青草期,可加入返青早或枯黄迟甚至长年不枯的牧草。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摘要:新西兰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的地位,乳制品和肉制品是最大的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2%和14%。
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的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一、新西兰国家概况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
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
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
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
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的国家。
新西兰各类牲畜存栏数量:奶牛516.16万头,肉牛449.47万头,奶牛和肉牛合计965.63万头;绵羊3954.56万只,山羊15.31万只,绵羊和山羊合计3969.87万只;鹿164.39万头,马7.59万匹。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摘要:新西兰就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得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得地位,乳制品与肉制品就是最大得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得22%与14%。
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得经济发展有着极大得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得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得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一、新西兰国家概况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与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西兰就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与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得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
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得政策。
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得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
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与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
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
新西兰就是世界上最重要得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得80%左右,从事畜牧业得人口约占农业人口得80%,就是世界上按人口平均养羊、养牛最多得国家。
新西兰各类牲畜存栏数量:奶牛516、16万头,肉牛449、47万头,奶牛与肉牛合计965、63万头;绵羊3954、56万只,山羊15、31万只,绵羊与山羊合计3969、87万只;鹿164、39万头,马7、59万匹。
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摘要:新西兰是一个畜牧业十分发达的国家,畜牧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并且无可取代的地位,乳制品和肉制品是最大的单项出口产品,分别占出口总量的22%和14%。
可见畜牧业对新西兰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甚至畜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新西兰经济的进退状况。
关键词:新西兰,畜牧业,发展概况一、新西兰国家概况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 介于赤道和南极之间, 由南岛、北岛及一些小岛组成。
国土总面积26. 75万hm2 , 总人口约380 万, 海岸线长6 900km, 全境多山, 平原狭小, 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新西兰是经济发达国家, 以畜牧业为主, 羊肉和奶制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 粗羊毛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 % , 畜牧业产品出口收入占出口总收入60 %以上。
政府历年来一直推行减少国家干预, 发展市场经济, 紧缩财政开支的政策。
森林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729hm2 , 占国土面积26. 8 % , 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林约200 万hm2 , 每年种植人造林4 万hm2。
渔产丰富, 200 海里经济区内捕鱼潜力每年约50 万吨。
工业以农业牧产品加工为主, 主要有奶制品、毛毯、食品、皮革、烟草、造纸和木材加工等轻工业, 产品主要供出口。
其农业高度机械化,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水果等。
二、新西兰畜牧业简介新西兰农业用地1564.03万公顷(折合15.6万平方公里),其中畜牧业用地1152.91万公顷、耕地75.94万公顷。
新西兰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畜牧业国家之一,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80%左右,从事畜牧业的人口约占农业人口的80%,新西兰各类牲畜存栏数量:奶牛516.16万头,肉牛449.47万头,奶牛和肉牛合计965.63万头;绵羊3954.56万只,山羊15.31万只,绵羊和山羊合计3969.87万只;鹿164.39万头,马7.59万匹。
多年生黑麦草草坪交播盖播技术(一)引言概述:多年生黑麦草是一种常见的草坪草种,其具备耐旱、耐寒、耐草坪环境踩踏等优点,在草坪绿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多年生黑麦草草坪的交播盖播技术,包括选种、准备工作、播种方法、养护管理等五个大点,从而帮助读者了解并掌握多年生黑麦草草坪的建植技巧。
正文:1. 选种- 了解多年生黑麦草的品种特点- 根据草坪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品种- 考虑草坪面积和成本选择适当的种子规格- 采购正规渠道的多年生黑麦草种子- 检查多年生黑麦草种子的质量和纯度2. 准备工作- 根据草坪的设计要求进行土壤改良- 清除现有杂草及残留物- 进行充分的土壤松动和平整- 在必要时进行肥料施加3. 播种方法- 根据草坪面积确定多年生黑麦草的播种量- 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如润湿或浸泡- 选择合适的天气条件进行播种- 采用适当的播种方式,如均匀撒播或以行列间隙方式播种- 对播种后的区域进行轻微压实以促进接触4. 养护管理- 播种后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避免频繁浇水,以免导致过湿并助长杂草生长- 控制草坪上的害虫和病菌- 定期修剪草坪,保持适当的高度- 进行适量的施肥和追肥5. 草坪维护与管理- 定期除草,清除杂草和残苗- 检查草坪健康情况,及时处理病害和害虫问题- 注意草坪使用频率和负荷,适时进行修剪和补植- 定期施肥补充养分- 合理节水控制,避免草坪过度干燥或过湿总结:通过本文的概述和详细解析,我们了解到了多年生黑麦草草坪交播盖播技术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步骤。
选种、准备工作、播种方法、养护管理和草坪维护与管理是成功建植多年生黑麦草草坪的关键要点。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才能确保多年生黑麦草草坪的健康生长和良好的草坪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