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2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作者:来源:《云南教育·视界》2013年第05期为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现就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切实加强培训需求调研,做好培训规划设计各省(区、市)要对“国培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摸清需求,并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实际,进一步明确“国培计划”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规划设计。
要根据骨干教师高级研修、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新任教师岗前培训的不同要求,科学设计培训项目,确保按需施训。
要重点关注未参训教师的需求,扩大培训覆盖范围。
二、进一步加大实践性培训比重,切实提高教师教学技能要根据“国培计划”课程标准,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点难点问题,以提升教师教学技能为中心,以典型案例为载体,合理确定课程内容,开展主题式培训,实践性课程原则上不少于50%。
要将师德、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和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
要切实改变以讲授为主的培训方式,大力推进实践性培训,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切实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技能。
各地要加强专家库建设,重点遴选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
进一步加大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在培训项目师资团队中的比重,应不少于50%。
三、积极推动培训模式创新,不断增强培训实效性要积极变革远程培训模式,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将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紧密结合,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培训常态化。
要积极进行教师培训选学探索,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探索将国培学分纳入教师培训学分银行,推动教师非学历培训和学历教育学分互认,激发教师参训动力。
1“国培计划(2013)”——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项目江南大学小学语文班简报第2期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校长教师培训中心2013年10月18日课堂回放课堂朝着学生生长的方向(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从个体发展到团队共生(无锡市洛社中心小学副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勤)教师专业标准视域下的教师素养提升(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严华银)聚焦实践校本研修中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一)(江苏省无锡市南湖小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武凤霞)教学考察:“积极课堂之读写结合”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校本研修中优秀教师的示范引领(二)(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南大学“名师研修班”导师张赛琴)学员天地培训心得反思体悟学习·成长国培印象课堂回放课堂朝着学生生长的方向(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10月15日上午,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语文特级教师孟晓东为江南大学小学语文国培班在田家炳楼304室作了题为“课堂朝着学生生长的方向”的讲座。
孟晓东老师首先提出教育“三问”(一问分数,二问分数从哪里来,三问给了学生分数,还给了他什么?)道出了当前教育中人文素养的缺失,构成了今天讲座的基本脉络。
他强调君子可以爱分,但应取之有道。
讲座的内容围绕:教育即生长,课堂反思,生长课堂的价值,追求生长的课堂这四部分展开。
孟老师强调“教育是一种生长”,这种教育的生长性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关切。
生长是具有个体性、生成性、自主性的特质,教育应当是要朝着学生生长的方向来努力。
接着孟老师从“课堂”价值的转移、“课堂”功能的变化、“课堂”文化的呈现、“课堂”审美的重构和教师角色的定位五个方面讲解生长课堂的价值,指出生长的课堂具有生活性、生成性和生命性三种特性。
生长课堂价值应该是以人的发展为基础和价值取向的,而最为重要的是老师要善于把握住课堂的支点,把握学生的生长点,要变“课堂”为“学堂”。
“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学员遴选指南一、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培训任务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0天(60学时)的集中培训,为每所特殊教育学校至少培训1名骨干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
(二)培训对象及遴选条件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应具有组织校本研修、引领本地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具有中级以上职务(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
各省每所特殊学校须报送1名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报送时须注明教师所任教的具体领域。
(三)培训学科(领域)盲教育、聋教育、培智教育及其他特殊教育类。
二、体育美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培训任务对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60学时)的集中培训,将基本技能与专项技能培训相结合,重点提升教师专项技能和培训能力。
(二)培训对象及遴选条件1.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体育骨干教师和对一线教学、教师培训有较好研究的体育教研员,应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务(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所学专业须为体育相关专业;2.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音乐骨干教师和对一线教学、教师培训有较好研究的音乐教研员,应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务(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所学专业须为音乐相关专业;3.小学、初中、高中教学工作业绩突出的美术骨干教师和对一线教学、教师培训有较好研究的美术教研员,应具有丰富的培训经验,承担过地市级以上教师培训任务,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务(职称),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0岁,所学专业须为美术相关专业。
(三)培训学科(领域)小学体育、音乐、美术;初中体育、音乐、美术;高中体育、音乐、美术。
三、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一)培训任务对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60学时)的集中培训,重点提升其培训教学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为各地培养“种子”教师。
“国培计划(2013)”——示范性培训项目作者:暂无来源:《师资建设》 2013年第6期2013年“示范性培训项目”重点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特殊教育教师和体育学科教师培训,启动教师高端研修,推动远程培训模式变革,开展培训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设置以下子项目。
一、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
对担任兼职教师培训者的6000名中小学幼儿园一线优秀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培训技能专项培训,重点提升其培训教学和组织实施能力。
开展骨干教师高端研修,将集中研修与教师工作坊相结合,将“种子”教师培训与研修团队打造相结合,培训300名“种子”教师,辐射带动不少于30000名教师。
二、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对1800名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本研修指导能力。
要对从事盲教育、聋教育、培智教育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题培训,为全国每所特殊教育学校至少培训1名骨干教师。
三、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集合的方式,对52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专项培训。
其中,对2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重点提升其培训能力;对50000名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50学时的远程培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高骨干教师的保教能力和园本研修能力,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促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四、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培训。
对5000名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双语教育等紧缺薄弱学科骨干教师和教研员进行为期10天的集中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
其中,对100名农村兼职体育教师和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探索兼职体育教师培训模式;对1000名“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骨干培训者进行专项培训,引领各地开展教学点教师培训。
五、培训团队研修。
采取集中培训和远程培训相集合的方式,对高等学校和各级教师培训机构的16500名专职培训者进行针对性培训。
湖南省“国培计划(2013)”—中小学教师校本网络社区研修辅导员集中培训汇报材料通道职业技术总校——杨保东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8月1日至8月6日,我在长沙参加了湖南省“国培计划(2013)”——中小学教师校本网络社区研修辅导员集中培训,培训班里共有学员160名,他们都来自湖南省的14个地州市,我们怀化市共13人参加,我是通道县的唯一代表。
这次培训本来应该是宁小芳主任去的,因为工作繁忙,实在脱不开身,所以我有幸获得了这次学习的机会,通过本次学习,我也收获了很多专业方面的知识。
在此,我向学校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各位汇报本次培训的情况。
一、我的感受本次培训,我感觉很累,但是很充实。
短短的几天时间,我聆听了四位专家和四位优秀辅导员的专题讲座,每位专家的讲座都是三个小时,中间只有十分钟时间休息,学习时间安排得特别紧,有时晚上也安排了学习内容,我还参加了“模拟操作”、“网络论坛”、“琴岛晚会”等活动,培训的形式多样,一天到晚都有忙不完的学习任务,让我又当了一回真正的学生。
二、我的收获通过聆听专家和优秀辅导员的讲座,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现在和大家分享专题中的典型案例。
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教中心党组书记贾腊生的《湖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讲到现在国家及我省对远程培训的重视程度及对培训的要求);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教中心培训部主任陶佑钦的《关于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的立体思考》;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主任朱益明的《校本教师研修:设计、组织与实施》;湖南省国培办主任黄佑生的《做教师满意、有品位的培训—教师培训政策解读》(提出了“教师培训缘何让人爱恨交织?”的问题,指出“培训是事业,需要用心和奉献、培训是科学,需要尊重和规律、培训是艺术,需要创新和超越”思想;优秀辅导员贺德启的《无缝沟通、抓点带面、共同成长》(讲述他是如何以点带面做好班级学员共同进步的)优秀辅导员胡蓉的《心在哪,智慧就在哪》(只要心态好一点、嘴巴甜一点、笑容多一点、手脚勤快一点)优秀辅导员谭洁的《用心服务、幸福国培》和李世奇的《线上线下研修的那些事儿》三、我的感想1、教师自身学习的必要性以往我们常说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我认为教研也要关注老师的发展,现在教师的职业倦怠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许多老师没有自我提升的意识,以至于“回回上新课,次次走老路”,这样教一年书的老师和教二十年书的老师没有什么区别。
“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研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教师工作坊实施细则根据《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国培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3〕2号)、《关于组织实施“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的通知》(教师司〔2013〕85号)以及《关于“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实施工作有关注意事项的通知》(海培办〔2013〕1号)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为确保教师工作坊能顺利开展,特制定了“国培计划(2013)”——骨干教师高端研修项目教师工作坊研修人大附中高中数学班实施细则,如下:一、工作目标采取教师工作坊研修方式,通过“种子”教师引领区域骨干教师进行常态化研修,促进“种子”教师从优秀迈向卓越,提升骨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培训能力,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推动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主要任务如下:建立16个教师研修工作坊;培养48位名师候选人;培训4800名市县级区域骨干教师;开发不少于50件优质案例资源和微课程;探索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师工作坊研修模式。
二、研修方式1.在线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
通过网络进行课程资源的学习与建设、研修活动的发布与组织、教学问题的讨论与研究;将线下研修活动开展嵌入项目实施过程,通过设计与网络研修相配合的实践任务,指向真实教学情境,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2.主题研修与自主选学相结合。
主题研修确定学员研修规定动作,设定项目实施基本框架和方向,确保各工作坊活动的有序推进;通过自主选学满足各工作坊学员的个性化研修需求,为工作坊的特色发展提供保障。
3.专家引领与协作研修相结合。
通过专家引领对研修活动进行顶层设计、组织及指导,为学员的研修活动提供条件与支持;通过坊内和坊间的协作研修,在不同研修主体间建立连接,促进多点沟通,实现协作发展。
4.问题解决与行动研究相结合。
从教育教学工作中值得研究的实际问题出发,强化学员对理论与技术工具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在行动研究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改进教学实践,提高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教师厅[2013]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1〕5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特制定《“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2.“国培计划”示范性远程培训项目管理办法3.“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2013年1月29日附件1“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集中培训,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引领和推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三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培训对象第四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为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者等。
第五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参训教师原则上应具备高级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第三章培训内容第六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
附件1:“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以下简称: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管理,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教师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和国家有关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对全国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教师培训者的集中培训,培养一批“种子”教师,引领和推动“国培计划”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以及各地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
第三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由中央财政专项经费支持,教育部、财政部组织实施。
第二章培训对象第四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对象为全国中小学和幼儿园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教师及骨干教师培训者等。
第五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参训教师原则上应具备高级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第三章培训内容第六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2012〕1号)要求和国家相关规定,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确定。
第七条培训任务承担机构应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培计划”课程标准(试行)〉的通知》(教师厅函〔2012〕5号)要求,科学设计培训课程内容,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实施主题式培训,为学员提供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第四章培训机构第八条教育部评审认定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培训院校(机构)资质,并根据培训绩效和项目需要对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进行动态调整。
第九条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由教育部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院校(机构)承担培训任务。
第五章学员选派第十条省级教育部门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年度培训名额和培训对象条件要求,推荐参训学员,优先选派承担中西部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和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及本地教师培训任务的骨干教师。
“国培计划(2013)”—河北省农村中小学学科教师远程培训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教育公平”的精神,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通知》(教师[2010]4号)要求,结合中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和河北省的义务教育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培训主题主题:“深化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教学技能”。
旨在去年继教网国培主题“新课标融入我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教师新课标理念的深化、教学行为的改进和教学技能的提升。
二、培训目标(一)总目标通过培训,促使教师在本职岗位上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重要指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充分体现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
在培训过程中,紧密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以自觉执行教师专业标准为核心,以新课标理念落到实处为主线,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为重点,以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为载体,着力构建“落实素质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培训课堂,积极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促进中小学教师队伍走向高素质、专业化。
(二)具体目标1.通过师德修养的课程学习,促使教师进一步理解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内涵,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提升师德水平,促进良好师风的形成,以此奠定教书育人的基础。
2.通过新课标核心内容的深入学习和进一步落实新课标活动的开展,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整体把握和有效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巩固、深化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的过程中改进育人行为,提升综合素质。
3.通过教师专业标准的学习,促使教师反思教与学的过程和行为,按照教师专业标准,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修正指导学生学习的策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拓宽自主性、合作性学习形式,提升自身指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