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
- 格式:pdf
- 大小:25.72 KB
- 文档页数:11
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教学设计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了解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的基本内容,包括歌曲、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
- 培养学生基本的音乐听觉和审美能力,能够辨别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体裁。
-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聆听、演唱、演奏、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
-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教材分析湘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歌曲、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
教材以单元为结构,每个单元都有主题,围绕主题展开各种音乐教学活动。
2.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 培养学生运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掌握每个单元的主题和基本内容。
- 难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深度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演唱、演奏、分析等方法,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素养。
-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音乐学习资源。
四、教学评价- 采用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音乐实践活动参与度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 定期进行音乐测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能力。
五、教学时间- 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共计40周。
六、教学计划每周一次课,每次课时长为45分钟。
具体教学计划如下:第1-8周- 让学生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乐理知识的入门教学。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湘教版音乐教材的特点和教学内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湘教版音乐教材简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教材的结构、特点和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背景、单元划分、曲目选择等。
2. 第二单元:唱歌技巧与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提高歌唱能力。
教学内容:呼吸控制、声音位置、共鸣、咬字等。
3. 第三单元:音乐欣赏与分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旋律、节奏、和声、曲式结构等。
4. 第四单元:民族音乐鉴赏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魅力,培养民族音乐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民歌、民间器乐、民族歌剧等。
5. 第五单元:音乐与生活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生活中的音乐品味。
教学内容:音乐与情感、音乐与劳动、音乐与节日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音乐理论知识。
2. 采用示范法,展示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3. 采用欣赏法,让学生聆听、分析、讨论音乐作品。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配合度。
2. 演唱技巧:评价学生在唱歌过程中的音准、节奏、共鸣等。
3. 音乐欣赏:评价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的感受、分析、讨论能力。
4. 实践表演: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湘教版音乐教材。
2. 音响设备:CD、音响、话筒等。
3. 教学辅助材料:乐谱、图片、视频等。
4. 乐器:钢琴、吉他、民族乐器等。
六、第六单元:音乐与和谐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音乐在创造和谐氛围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和声、旋律配合、节奏协调等。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完成音乐创作和表演。
教学评价:评价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音乐作品的和谐程度。
湘教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案标题:湘教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学习音乐的基本符号和乐谱的阅读方法;3. 掌握简单的音乐节奏和节拍;4. 培养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2. 音乐符号和乐谱的阅读方法;3. 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教学难点:1. 音乐符号和乐谱的阅读方法;2. 音乐的节奏和节拍。
教学准备:1. 教学投影仪和音响设备;2. 音乐教材和乐器(如打击乐器);3. 学生乐器(如口琴、小提琴等);4. 音乐符号和乐谱的示范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2.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的认识和喜好。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如音高、音色、节奏等;2. 展示音乐符号和乐谱的基本知识,解释其含义和使用方法;3. 示范如何读取简单的乐谱,并让学生跟读。
三、乐器体验(20分钟)1. 让学生尝试吹奏口琴或拉弦乐器,体验不同音乐乐器的声音特点;2. 引导学生模仿简单的乐谱,进行合奏或合唱。
四、节奏练习(15分钟)1. 利用打击乐器或身体打拍的方式,教授基本的节奏和节拍;2. 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让学生跟随节奏进行击打或拍打。
五、音乐欣赏(15分钟)1. 选择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播放给学生欣赏;2. 引导学生聆听音乐中的不同乐器声音和节奏特点;3.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
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练习阅读简单的乐谱,并准备下节课的合奏或合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包括听觉、视觉和动手操作等。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乐器体验和节奏练习中,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湘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第二周、第三周预备课一、教学内容和目的要求:1、给学生安排座位,向新同学提出上课的教学常规,师生共同遵守。
2、对学生进行音乐课的摸底调查,为今后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3、介绍有关音符的知识,认识音的高低和时值的长短,为视唱教学打好理论基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由于小学阶段各学校重视音乐教育的程度不同,使学生的音乐水平差别较大,同时由于六年级的学生都不上音乐课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知识都会忘记,因此,在第一节课让学生重温音符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本课重点是要学生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能教准确地唱准C 大调音阶。
三、教学方法:讲解、讨论、视唱四、教学过程:(一)组织学生进入音乐室,安排座位。
(二)教学常规讲解,向学生提出上音乐课的要求。
(三)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情况。
(四)认识音符(本环节可以考虑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主要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
)1、音的高低:1234567 I2、音名:C D E F G A B C3、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4、音符时值:1---全音符4拍1-二分音符2拍1四分音符1拍1八分音符1/2拍1十六分音符1/4拍5、回答问题:请说出以下音符的音高和时值,并把它唱出来。
5---6.2-716、划拍唱出以下的音符和节奏1325,16434,56543 3,345543,1--37、视唱以下旋律,要求节奏和音高都要准确。
1=c1234|567I|7654|32 13|531-‖1=c134|5-|6I76|5-|134| 5-|6543|2-|134|5-|6i76|5.i|7i27|i65 6|32|1-‖五、小结本课。
教后记:练习六没有做,因为时间不够,不过这节课我给学生强调了音乐课的常规,如唱歌时要划拍、课堂上要收放自如,敢于提出不懂的地方等等,从效果来看还可以,希望学生能坚持下去。
第一单元唱出心中的歌一、教学内容:1、用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五首歌曲,组织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唱他们最喜欢的两首歌曲,为学生提供演唱素材,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教案/热点专题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导语】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脚夫调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示了万恶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表现了表现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惆怅无奈凄凉无比的心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2.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讨论练习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教学教具:地图,大歌谱,视听音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方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预期教学效果:在创造性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大部分同学都在兴趣中学习音乐知识及课堂内容。
通过师生互动,创造性表演,学生能过在情境教学法中掌握知识和内容。
所以我的预期教学效果力争达到100%教学过程:1.导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第一单元:音乐欣赏第一课:音乐作品欣赏- 目标: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 所需素材:音乐作品CD,音乐欣赏记录表- 活动过程:1. 学生听音乐作品,用音乐欣赏记录表记录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 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老师引导学生讨论音乐作品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3. 学生就自己最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表演或朗读自己的欣赏记录。
4.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保持对音乐的积极态度。
第二课:音乐节奏感受-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受和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知识。
- 所需素材:节奏乐曲CD,乐器(如手鼓、编钟)等- 活动过程:1. 学生听音乐并配合乐曲的节奏进行身体动作。
2. 学生用乐器模拟乐曲中的节奏,并与音乐一起演奏。
3. 老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音乐节奏符号,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节奏的表示方法。
4. 学生分组进行节奏创作,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
5.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音乐节奏。
第二单元:音乐与舞蹈第三课:音乐与舞蹈的基本关系- 目标:了解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对音乐与舞蹈的欣赏和表演能力。
- 所需素材:音乐CD,舞蹈视频等- 活动过程:1. 学生观看舞蹈视频,欣赏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
2. 学生边听音乐边演示相应的舞蹈动作,老师指导学生舞蹈动作的正确性。
3. 学生分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和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4. 学生观看其他组的表演,互相评价和研究。
5.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和舞蹈的表演活动。
以上是(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集)的内容概要,请参考。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教学内容:1、新学期音乐课要求。
2、演唱《光荣少年》。
3、音乐知识:变声期的嗓音保护、五线谱识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激励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崇高精神。
2、引导学生初识五线谱,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知识。
教学重点:有情感的演唱《光荣少年》这首歌曲。
教学难点:1、歌曲演唱难点,附点四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
2、音乐知识难点,熟悉各音在五线谱中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者电子琴教学课型:综合课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问好2、教师自我介绍二、新学期音乐课要求1、文明守纪、养成良好习惯。
2、爱护书本、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三、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学生看书后,回答教师问题)1、变声期要注意哪些问题?(生):变声期要注意保护好嗓音,不要大声喊叫,不模仿成年人说话或者压低嗓音唱歌。
同时要做到适当用嗓,避免嗓音疲劳。
还要注意锻炼身体、保证营养和充足的睡眠,少吃或者不吃刺激性的食物。
2、你对五线谱有何认识?(生):五线谱是在五条等距离平行横线上,用不同时值的音符及其它符号记载音乐的一种记谱形式。
3、请说出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有关的上加线与下加线。
(学生随教师所指的位置回答问题)请写出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4、什么叫音名?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什么?(生)音乐的名称叫音名。
七个基本音名分别是:C、D、E、F、G、A、B。
5、什么叫唱名?6、请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7、播放多媒体课件《光荣少年》(1)课件展示: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年儿童歌曲。
歌曲激越、节奏铿锵,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儿童志存高远、兴中华的崭新面貌。
(2)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
(3)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4)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5)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二)合作探究1、这首歌曲在演唱时,用什么速度来演唱?(较快地速度)2、这首歌演唱的情绪应该做到?(振奋、激昂、向上)3、这些音乐记号分别表示?> (强音) 0 (四分休止符) 00(二分休止符)-(保持音)(三)展示点评1、教师弹奏钢琴或者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湘教版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案研究必备欢迎下载!第一单元:光荣少年教学内容:演唱《光荣少年》,介绍变声期的嗓音保护和五线谱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演唱《光荣少年》,激励学生的崇高精神,同时初步了解五线谱和变声期嗓音保护。
教学重点:情感丰富的演唱《光荣少年》。
教学难点:歌曲演唱难点和五线谱中各音的位置。
教学方法:自主研究、设问引导、主动参与。
教学课时:共2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或电子琴。
教学课型:综合课。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教师自我介绍。
介绍新学期音乐课的要求:文明守纪、养成良好惯,爱护书本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2.新课教学学生自主研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了解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学生了解五线谱的基本知识,包括五线谱的各线、各间、各音及上下加线。
学生研究高音谱号在五线谱上的正确写法和七个基本音名。
学生研究唱名,并唱一唱五线谱C调音阶。
3.演唱《光荣少年》播放多媒体课件,介绍这首歌曲。
学生边听边轻声跟唱,教师弹奏,学生轻唱曲谱。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教师弹奏,学生唱词,体验其情绪。
学生合作探究这首歌曲的演唱速度和情绪,以及音乐记号的意义。
4.展示点评教师弹奏钢琴或电子琴,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指出优缺点。
分组与个人演唱是音乐教育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它们各有优缺点。
分组演唱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配合,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但是可能会出现某些学生不愿意参与或者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
而个人演唱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但是可能会出现音乐表现力不足或者音准不够的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式,并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表现力和音乐素养。
在研究音乐知识方面,巩固五线谱知识和熟记各音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唱音阶、唱音组、写唱名等方式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
此外,培养学生演唱歌曲和表现歌曲的能力也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目标。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湘教版音乐教材的基本结构,掌握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材结构:本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含若干首歌曲和音乐欣赏。
2. 重点歌曲:教材中的经典歌曲,如《茉莉花》、《康定情歌》等。
3. 音乐欣赏:国内外著名音乐作品,如《梁祝》、《蓝色多瑙河》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
2. 运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积极参与讨论、演唱歌曲等。
2. 学生音乐素养:通过课堂练习、歌曲演唱、音乐欣赏等方式,评估学生的音乐素养。
3.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音乐创作、演奏等方面进行尝试和创新,评估其创新能力。
五、教学计划1. 第一周:教材介绍,了解湘教版音乐教材的结构和内容。
2. 第二周:学习教材第一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
3. 第三周:学习教材第二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4. 第四周:学习教材第三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第五周:学习教材第四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新。
六、教学计划(续)6. 第六周:复习前四单元的内容,进行音乐素养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7. 第七周:学习教材第五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8. 第八周:学习教材第六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结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9. 第九周:学习教材第七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10. 第十周:学习教材第八单元的歌曲和音乐欣赏,进行期末总结和复习。
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全套教案一、内容简述西方经典音乐知识:介绍西方音乐历史的基本脉络,包括各个时期的音乐风格、代表性作曲家及其作品。
重点让学生了解欧洲古典音乐的发展及其在世界音乐史上的地位。
中国民族音乐文化:介绍中国民族音乐的种类、特点和发展历程,包括民歌、民族器乐、戏曲音乐等。
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
音乐基本理论与技能:包括音乐基础知识(如音符、节拍、调式等),歌唱技巧基本乐器演奏方法等内容。
通过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音乐欣赏:选取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这套教案在内容设计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同时这套教案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了解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
1. 介绍教材名称和版本本节课程将采用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
本教材内容丰富,具有地方特色,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初中生音乐学习的特点与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实践能力。
教材名称为《湘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此版本由湖南省教育部门主导编写,注重与当地文化和民族音乐元素相结合,适合我国初中阶段的音乐教育需求。
教材中包含了音乐基础知识、音乐欣赏、歌曲学唱、音乐表现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系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2. 阐述音乐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音乐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阶段,音乐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还能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音乐教育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好体验,帮助学生发展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从而提升其综合素养。
培养审美情感:音乐教育通过多样化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使他们对美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湘版)初中七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音乐是反映人类现实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英名称:music;法文名称:musique;意大利文:musica)。
音乐可以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型,又可以粗略的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原生态音乐、现代音乐(包括流行音乐)等。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唱出心中的歌》一、教学内容:1、用课本提供给我们的五首歌曲,组织学生欣赏,教会学生唱他们最喜欢的两首歌曲,为学生提供演唱素材,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2、新生刚入学,教师用表演节目的形式向学生介绍音乐课的学习内容、音乐课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打节奏游戏,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3、了解五线谱的一些知识以及中学生嗓音保护常识。
二、教学目标: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1—2首:《快乐老家》和《啊,朋友再见》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3、能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声情并茂地歌唱。
三、教学难点: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大胆、自信地去演唱和表现这些作品。
四、课时安排:三个课时五、课前准备:用于播放的音乐光碟或磁带、小军鼓、一束花,第三周班级音乐会的课室布置等等。
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设计1、2、3、4、5、6、7、8、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用旋律互相问好。
师:56543—‖同学你好介绍变声期嗓音的保护。
呼吸练习唱歌中的深呼吸练习(注意姿势)送气音“si”的练习用跟音乐模唱的方法学唱学生最喜欢的两到三首歌曲。
歌曲中出现的相关音乐知识略加讲解。
《新世纪的新一代》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第一单元光荣少年一,教学内容1.《光荣少年》2.《年少的味道》3.乐理知识二,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光荣少年》,《年少的味道》2.认识五线谱,会写高音谱号,了解音名与唱名,能比较熟练地进行C大调八度以内基本音级的视唱三,教材分析1.《光荣少年》陈奎及作词,孟庆云作曲。
这是一首由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共同推荐的优秀少儿歌曲。
这首歌为一段式,全歌以激越的旋律,铿锵的节奏,表现了新时期少年志存高远,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年少的味道》梁和平作词,孟卫东作曲。
这首歌为两段式结构,歌曲以轻松,动感的旋律和明快的节奏,展现了青少年美丽多彩,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四,教学设计以竞赛和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五,教学难点1.较为熟练地掌握音名与唱名。
2.C大调八度以内基本音级的视唱。
六,教学重点1.会唱《光荣少年》,《年少的味道》,并能用自然饱满的声音,声情并茂地演唱。
2.掌握所教的乐理常识。
七,教学教程设计(一)导入:祝贺同学们迈入人生的另一个崭新时期---中学阶段,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迈入呢?(二)歌曲学唱部分1.聆听范唱(1)听音乐,自由选择恰当的动作进行参加。
(2)老师评价,提示音乐情绪变化时怎样变换动作。
2.歌曲学唱教法:老师演奏旋律,学生根据旋律唱出歌词。
(提示学生注意老师演奏的乐句长短,以及哪个字对的是哪个音,哪些字是一字一音,哪些字是一字多音。
)教法:①读歌词(注意节奏的准确和情绪的把握)②老师演奏旋律,学生根据旋律唱出歌词。
(多种连唱形式相结合)3.在老师的演奏下完整演唱歌曲。
4.说一说:怎样唱这首歌曲才会好听呢?(节奏不拖沓,不用叫喊方式,身体坐正,口腔打开,带着表情,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5.合奏伴奏音乐,在老师的指挥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三)五线谱入门---音乐知识部分1.认识五线谱2.学写高音谱号3.认识唱名和音名①看键盘,找黑键与白键的排练规律出示钢琴键盘示意图,让学生找白键,黑键的排列规律。
教案/热点专题湘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精选3篇【导语】音乐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净化人们的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脚夫调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陕西信天游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目标:通过对陕西民歌《脚夫调》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揭示了万恶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启发同学们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教材分析:这是一首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山歌形式。
歌词上下两句为一段,上句起兴,下句起题。
用一个曲调反复演唱。
歌曲一开始,连续向上四度的音调,既表现了脚夫激动的心情,又表现了他对自由幸福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下句“为什么我赶脚人儿(哟)这样苦命?”旋律一起即伏,大幅度向下的音调,表现了表现了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惆怅无奈凄凉无比的心情。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2.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讨论练习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教学教具:地图,大歌谱,视听音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方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预期教学效果:在创造性教学中,同学们通过多媒体直观教学法,大部分同学都在兴趣中学习音乐知识及课堂内容。
通过师生互动,创造性表演,学生能过在情境教学法中掌握知识和内容。
所以我的预期教学效果力争达到100%教学过程:1.导言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劳动人民的心声。
湘教版七年级上全册音乐教案课题:唱出心中的歌第一课时总第个教案教学目标:1、会唱所教歌曲,并能背唱其中的1—2首;2、能大胆、自信地独唱或与同学一起演唱;3、能准确把握歌曲的情绪,声情并茂地演唱。
设计思路:同学们带着兴奋与好奇的心态跨进中学校门,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音乐才华,尽情歌唱。
教学重点:在歌曲演唱中把握歌曲的情绪,能有表情地演唱。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学生听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相互问好。
二、感受与探索1、故事引入:《高山流水》古时候,有一个音乐家叫俞伯牙,一次他在山中弹琴,有一个樵夫叫钟子期,从他旁边经过,听到他的琴声,就说:一会儿象雄伟的高山,一会儿象浩荡的江河。
伯牙就以他为知音,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就摔琴断弦,说自己失去了知音,再也不弹琴了。
2、巩固歌曲:教师放课件,学生欣赏。
师:在这五首歌曲中,大家会唱几首呀,来,一起唱一唱。
(一)《大海啊!故乡》王立平词曲,作于1983年。
是电影《大海的呼唤》的主题歌。
歌曲旋律平缓,优美动听,歌词质朴深情,如叙家常。
A 、听我唱:放录音,学生边听边跟着划拍,感受歌曲情绪B 、大家唱:学生随教师电子琴演唱,要求声音不能太大C 、表演唱:教师请一个唱的较好的同学上台演唱D 、 O K唱:全体学生随伴奏唱,教师指挥。
(二)《快乐老家》这是近几年来深受青年朋友喜爱的优秀通俗歌曲之一,由浮克作词作曲,旋律平缓易上口,歌词通俗易懂,亲切自然。
A 、听音乐,学生随音乐轻声优美的唱B 、教师简要讲解歌曲中应注意的地方,如休止和切分等几个特殊节奏。
C 、学生完整随音乐唱歌曲。
3、学习新歌《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分析:李幼容词、刘磬声曲。
歌曲为二段体结构,全曲具有强烈的号召性和热烈的呼吁感,旋律明快奔放,情绪激昂,充满活力,表现了祖国新一代接班人的决心与信念。
A 、播放范唱,学生在情绪中感受歌曲的表现意义B 、学习旋律,教师用电子琴弹奏,学生先轻声哼唱C 、学生唱谱,教师伴奏D 、学习歌词,以听唱为主E 、学生随音乐再一起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