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签名技术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203.00 KB
- 文档页数:3
论电子证据适用困难与解决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证据已经成为诉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数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信息、文件以及通信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因此电子证据的重要性愈发彰显。
与传统的书面证据相比,电子证据在适用上存在着一些困难,主要表现在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方面。
对于这些困难,我们不得不采取相应的措施与方法予以解决。
本文将围绕电子证据适用的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展开讨论。
1.真实性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是指电子证据所载内容的真实程度。
与书面证据相比,电子证据的真实性更容易受到伪造、篡改等因素的影响。
在数字化环境下,电子文件的复制、修改、伪造都变得更加容易,这给电子证据的真实性带来了挑战。
电子邮件、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等可以被轻易伪造或篡改,这就使得法庭难以确定其真实性,从而影响了电子证据的适用。
2.完整性电子证据的完整性是指证据内容是否完整、未经篡改。
在传统的书面证据中,往往可以通过查验文件的原件、复印件等来确定证据的完整性,但在电子证据中,由于其易被篡改的特点,证据的完整性往往较难确定。
在电子文件中,可以通过修改时间戳、删除部分内容等手段来改变证据的完整性,使得法庭难以确定其是否经过篡改,从而影响了电子证据的适用。
3.规范性电子证据的规范性是指证据的获取、保存、呈现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由于电子证据的特殊性,诸如电子邮件、社交媒体信息等的获取、保存、呈现往往不够规范,这往往使得法庭难以确定其可信度,从而影响了电子证据的适用。
1.数字签名技术数字签名技术是一种可验证的电子签名技术,通过对文件进行加密和数字签名,可以确保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数字签名技术可以帮助确定文件的来源和完整性,从而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
2.电子取证链电子取证链是指对电子证据的获取、保存、呈现等环节形成的一条完整的证据链。
通过建立严密的电子取证链,可以确保电子证据的规范性,提高其可信度。
3.专业的电子取证工具现今已经有许多专业的电子取证工具可供使用,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对电子证据进行有效的获取、保存和分析,从而提高电子证据的可信度。
业务平台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管理规范XXXXXXXXXXX公司网络运行维护事业部目录一. 概述 (1)二.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2.1数据信息安全存储要求 (2)2.2数据信息传输安全要求 (2)2.3数据信息安全等级变更要求 (3)2.4数据信息安全管理职责 (3)三. 数据信息重要性评估 (4)3.1数据信息分级原则 (4)3.2数据信息分级 (4)四. 数据信息完整性安全规范 (5)五. 数据信息保密性安全规范 (6)5.1密码安全 (6)5.2密钥安全 (6)六. 数据信息备份与恢复 (8)6.1数据信息备份要求 (8)6.1.1 备份要求 (8)6.1.2 备份执行与记录 (8)6.2备份恢复管理 (8)一. 概述数据信息安全,顾名思义就是要保护数据信息免受威胁的影响,从而确保业务平台的连续性,缩减业务平台有可能面临的风险,为整个业务平台部门的长期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为加强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保证数据信息的可用性、完整性、机密性,特制定本规范。
二. 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2.1 数据信息安全存储要求数据信息存储介质包括:纸质文档、语音或其录音、输出报告、硬盘、磁带、光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管理须符合以下规定:◆包含重要、敏感或关键数据信息的移动式存储介质须专人值守。
◆删除可重复使用存储介质上的机密及绝密数据时,为了避免在可移动介质上遗留信息,应该对介质进行消磁或彻底的格式化,或者使用专用的工具在存储区域填入无用的信息进行覆盖。
◆任何存储媒介入库或出库需经过授权,并保留相应记录,方便审计跟踪。
2.2 数据信息传输安全要求◆在对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应该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加密技术,选择和应用加密技术时,应符合以下规范:⏹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加密技术的法律法规;⏹根据风险评估确定保护级别,并以此确定加密算法的类型、属性,以及所用密钥的长度;⏹听取专家的建议,确定合适的保护级别,选择能够提供所需保护的合适的工具。
监理评估报告签字要求规范引言监理评估报告是监理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监理工作的总结和评估。
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规范监理评估报告的签字要求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监理评估报告签字要求的规范。
签字要求的目的签字是对监理评估报告的认可和确认,是监理人员对报告内容负责的表现。
规范签字要求能够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监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签字要求的内容1. 签字人员身份每份监理评估报告应明确标明签字人员的姓名、职称及监理机构名称。
签字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具备对监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能力和权威性。
2. 日期和时间每份监理评估报告应在报告首页明确标明签字的日期和时间,以确保报告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3. 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为了进一步保证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监理评估报告可以使用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进行签字。
数字签名和加密技术可以确保签字数据的完整性和不可改变性,从而提高报告的可信度。
4. 监理机构主管签字监理评估报告的审核和签字应由监理机构主管或授权人员进行。
监理机构主管的签字代表了机构对报告内容的审核和认可,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5. 业主和项目负责人签字监理评估报告还应由业主和项目负责人进行签字。
业主和项目负责人是监理工作的委托方,他们的签字代表了对监理工作的接受和认可。
6. 相关人员签字除了以上mentioned 签字人员外,监理评估报告还可以邀请相关的责任单位负责人、设计单位负责人、施工单位负责人等进行签字。
这些人员的签字代表了他们对报告内容的认可和接受。
签字要求的实施1. 培训和培养为了确保签字人员具备相关的资质和经验,监理机构应定期组织签字人员进展培训和学习,提高他们对监理评估报告签字要求的理解和掌握。
2. 文件管理监理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文件管理制度,确保监理评估报告的签字文件被妥善保存和备份。
签字文件应具备时间戳和相关数字证书,有助于确认签字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3. 委托和授权监理机构应明确规定哪些人员有权对监理评估报告进行签字,确保签字人员的身份和权限的合法性和适当性。
电子支付安全规范及操作指南第1章电子支付概述 (3)1.1 支付系统的发展历程 (3)1.1.1 传统支付方式 (3)1.1.2 电子支付的产生与发展 (4)1.2 电子支付的定义与分类 (4)1.2.1 定义 (4)1.2.2 分类 (4)1.3 电子支付的安全风险 (4)第2章电子支付安全规范 (5)2.1 安全目标与原则 (5)2.1.1 安全目标 (5)2.1.2 安全原则 (5)2.2 支付系统安全架构 (5)2.2.1 物理安全 (5)2.2.2 网络安全 (5)2.2.3 数据安全 (5)2.2.4 应用安全 (6)2.3 安全技术规范 (6)2.3.1 加密技术 (6)2.3.2 身份认证技术 (6)2.3.3 安全协议 (6)2.3.4 安全审计 (6)第3章支付账户安全管理 (6)3.1 账户注册与认证 (6)3.1.1 注册流程 (6)3.1.2 认证方式 (7)3.2 账户密码策略 (7)3.2.1 密码设置要求 (7)3.2.2 密码保护措施 (7)3.3 账户异常行为监控 (7)3.3.1 监控机制 (7)3.3.2 异常处理 (7)第4章支付交易安全 (8)4.1 交易验证与授权 (8)4.1.1 验证方式 (8)4.1.2 授权机制 (8)4.2 交易加密与签名 (8)4.2.1 加密技术 (8)4.2.2 数字签名 (8)4.2.3 证书管理 (8)4.3 交易风险控制 (8)4.3.2 风险控制措施 (9)第5章移动支付安全 (9)5.1 移动支付概述 (9)5.2 移动设备安全 (9)5.2.1 设备丢失或被盗 (9)5.2.2 病毒和恶意软件 (9)5.3 移动支付应用安全 (10)5.3.1 应用程序安全 (10)5.3.2 用户操作安全 (10)第6章网络安全防护 (10)6.1 网络攻击类型及防范 (10)6.1.1 DDoS攻击 (10)6.1.2 SQL注入攻击 (10)6.1.3 网络钓鱼攻击 (11)6.2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11)6.2.1 防火墙 (11)6.2.2 入侵检测系统(IDS) (11)6.3 数据传输加密 (11)6.3.1 SSL/TLS协议 (11)6.3.2 VPN技术 (12)第7章支付系统运维安全 (12)7.1 系统运维管理规范 (12)7.1.1 运维人员管理 (12)7.1.2 运维流程管理 (12)7.1.3 运维权限管理 (12)7.2 数据备份与恢复 (13)7.2.1 备份策略 (13)7.2.2 备份介质管理 (13)7.2.3 恢复测试 (13)7.3 系统安全审计 (13)7.3.1 审计策略 (13)7.3.2 审计记录 (13)7.3.3 审计分析 (14)第8章用户安全教育及培训 (14)8.1 用户安全意识教育 (14)8.1.1 基本概念 (14)8.1.2 安全风险防范 (14)8.1.3 用户安全行为规范 (14)8.2 安全操作指南 (14)8.2.1 账户安全设置 (14)8.2.2 支付操作规范 (14)8.2.3 异常情况处理 (14)8.3 用户培训与认证 (14)8.3.2 培训方式 (15)8.3.3 认证与评估 (15)8.3.4 持续教育 (15)第9章应急响应与处理 (15)9.1 应急响应组织与流程 (15)9.1.1 组织架构 (15)9.1.2 流程设计 (15)9.2 安全分类与报告 (16)9.2.1 安全分类 (16)9.2.2 安全报告 (16)9.3 安全处理与跟踪 (16)9.3.1 安全处理 (16)9.3.2 安全跟踪 (16)第10章法律法规与合规性 (17)10.1 国内法律法规概述 (17)10.1.1 电子支付相关法律规范 (17)10.1.2 电子支付监管政策 (17)10.2 国际合规性要求 (17)10.2.1 国际电子支付法规与标准 (17)10.2.2 国际合规性监管合作 (17)10.3 支付机构合规性管理实践 (17)10.3.1 内部合规性管理 (17)10.3.2 风险防范与合规性审核 (17)10.3.3 客户权益保护 (18)10.3.4 监管报告与信息披露 (18)10.3.5 合规性评估与持续改进 (18)第1章电子支付概述1.1 支付系统的发展历程支付系统作为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与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密切相关。
数字签名格式规范1范围WS/T XXX的本部分规定了数字签名数据格式要求、数字签名对象要求、数字签名数据结构要求、数字签名数据与医学电子文档的关联关系等。
本部分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单位规范使用医学电子文档数字签名格式;卫生计生单位可依据本规范对卫生计生信息系统开发商、第三方电子认证服务机构提出建设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M/Z0001-2013密码术语GB/T25064-2010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电子签名格式规范GB/T25061-2010信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XML数字签名语法与处理规范WS/T482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3术语和定义WS/T XXX.1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4缩略语ES-T(Electronic signature with Timestamp)带时间戳的电子签名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5数字签名数据格式要求医学电子文档数字签名数据格式应采用符合GB/T25064-2010要求的带时间戳的电子签名(ES-T),且应采用GB/T25061-2010中定义的XML数字签名语法要求的XML格式。
6数字签名对象要求医学电子文档数字签名对象应为符合WS/T482要求的医学电子文档文档头、文档体中的全部内容。
7数字签名数据结构要求数字签名数据说明见表1。
在应用本规范时,应将GB/T25061-2010中的附录文件存放在卫生信息系统可以访问的位置。
示例见图1。
表1.数字签名数据说明元素名称基数约束类型说明与描述SignatureValue1…*R字符数字签名值Signcertificate1…*R字符数字证书TimeStamp1…*R字符时间戳值DigestValue1…*R字符摘要值示例:本规范中假定存放在http://127.0.0.1/2000/09/xmldsig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存放位置,数字签名数据结构如下:<?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Signature xmlns="http://127.0.0.1/2000/09/xmldsig#"><!--文档头--><component><!--数字签名数据--><SignedInfo><SignatureValue>签名值</SignatureValue><Signcertificate>数字证书</Signcertificate><TimeStamp>时间戳</TimeStamp><DigestValue>摘要值</DigestValue></SignedInfo></componet></Signature>图1数字签名数据结构XML示例8数字签名数据与医学电子文档的关联关系要求应确保数字签名数据与数字签名对象(医学电子文档)一一对应的关联关系,见图2。
电子签名规范随着信息化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行业和部门开始采用电子签名技术来加强业务流程和信息安全。
电子签名虽然可以提高效率,但是如果没有规范的规章制度和技术标准,则有可能引发纠纷和犯罪。
因此,建立电子签名规范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电子签名的概述电子签名可以理解为一种数字签名,通过一定的算法,将签名者的数字证书和文档进行加密并关联起来,确保文档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电子签名与传统手写签名相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跨区域和跨时间签署合同和协议,并且可以避免手写签名易于伪造和篡改的弊端。
二、电子签名规范的重要性随着电子签名技术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电子签名规范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
电子签名规范的建立能够为企业和用户提高签名的可靠性和合法性,规范和保护行业间的交易信息,增强签名的证据力,降低法律纠纷产生的概率。
同时,规范的电子签名技术也能够提高国际间交流和合作的效率和信任度,符合成为数字时代的发展趋势。
三、电子签名规范的标准化为了制定全球性的电子签名规范,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5年发布了ISO/IEC 19794-7标准,其中规定了电子签名采集设备的质量标准和指向性能。
此外,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制定了一系列电子签名技术规范,如GB/T35275-2017《电子签名技术规范》和GB/T 31037-2014《基于PDF签名技术规范》等,规定了电子签名文件的格式、显示、加密、时间戳等多个方面细节。
四、电子签名规范的应用1.涉及到重要金融、权证等领域的合同签署、交易授权等事项,必须使用符合国家规范的电子签名技术进行签署;2.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重要机构应建立电子签名使用规范,并严格执行,确保机密信息不被非法泄漏和篡改;3.网络电子商务、电子邮件通信等各种应用场景中,应采用规范的数字证书和加密算法,确保双方信息的安全和合法性;4.电子签名规范的应用还包括电子杂志的数字化签名、文档的数字化证书签名、版本化的访问控制等多个方面。
电子印章使用和管理规定一、总则电子印章是指使用数字签名技术生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图章,用于对电子文档进行签章、盖章等操作。
为了规范电子印章的使用和管理,确保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可信度,特制定本规定。
二、电子印章的使用1.电子印章的生成和申请应由专门的部门或机构负责,确保电子印章的唯一性和安全性。
2.电子印章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严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
3.电子印章的使用应遵循真实、准确、合法、有效的原则,不得私自篡改、伪造或滥用。
4.电子印章的使用应按照权限和程序进行,未经授权或超越权限的使用行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电子印章的使用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防伪能力。
三、电子印章的管理1.电子印章的保管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确保电子印章的安全和可控。
2.电子印章的使用记录应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备份,以便于追溯和审计。
3.电子印章的使用应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授权,确保使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4.电子印章的使用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电子印章的正常运行。
5.电子印章的丢失、泄漏或被盗用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四、违规处罚对于违反本规定的行为,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辞退等。
五、附则1.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本规定由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总结:电子印章的使用和管理需要遵循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可信度。
电子印章的使用应符合真实、准确、合法、有效的原则,不得私自篡改、伪造或滥用。
电子印章的管理应由专门的人员负责,进行严格的审批和授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违反规定的行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公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当今社会,公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律活动,旨在保障各类合同和文件的有效性和真实性。
然而,公证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公证的可靠性和权威性。
本文将探讨公证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公证行业缺乏统一规范与标准化当前,在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开展的公证工作之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没有统一的规范与标准化体系,导致了办理公证程序和效力认定标准各异,给人们带来了困惑和疑虑。
针对这个问题,需要立即制定全国统一的公证法律法规,明确各个环节操作流程与要求,并建立统一监管机构来协调各地域、部门以及具备独立咨询权与仲裁权限的专家组织,解决争议和纠纷。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化操作流程,才能保障公正、透明和可信赖的公证服务。
二、技术手段落后制约了工作效率与安全性目前,许多地区的公证机构仍在使用传统的纸质文书、手动盖章等方式进行公证工作。
这种操作模式效率低下、容易产生错误,并且增加了篡改和伪造的风险。
对于这个问题,应当大力推进公证行业信息化建设。
引入电子文书与数字签名技术,实现全程电子化处理,提高办理效率和数据安全性,减少因人为原因带来的错误和风险。
同时,应着重加强对数字签名技术的规范管理及合法有效性认定。
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信任危机一些公证机构存在服务态度不周、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给群众办理公证工作造成了困扰。
部分公证员缺乏专业知识与经验,在处理复杂案件时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制定相应政策措施确保公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素质和能力。
通过设置必要的资格考试或培训机制来提升专业人士水平,并建立监督机制评估服务质量。
另外,在社会上建立对不同公证机构的评价体系,让公证机构面对大众,接受舆论监督。
四、信息交流不畅给远程公证带来挑战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公证需求涉及到跨地区、跨国界的合作。
然而,在当前情况下,各地公证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交流不便,协同工作困难。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关于发布《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等11项行业暂行技术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日期】2018.10.12•【文号】技科字〔2018〕378号•【施行日期】2018.10.1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广播影视正文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关于发布《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等11项行业暂行技术文件的通知技科字〔2018〕37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广电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闻出版广电局,总局直属有关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央卫星电视传播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司组织审查了《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应急广播系统资源分类及编码规范》《应急广播安全保护技术规范数字签名》《应急广播消息格式规范》《应急广播平台接口规范》《中波调幅广播应急广播技术规范》《模拟调频应急广播技术规范》《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技术规范》,现批准为广播电视行业暂行技术文件,予以发布。
文件编号:GD/J 079-2018 《应急广播系统总体技术规范》;GD/J 080-2018 《应急广播系统资源分类及编码规范》;GD/J 081-2018 《应急广播安全保护技术规范数字签名》;GD/J 082-2018 《应急广播消息格式规范》;GD/J 083-2018 《应急广播平台接口规范》;GD/J 084-2018 《中波调幅广播应急广播技术规范》;GD/J 085-2018 《模拟调频应急广播技术规范》;GD/J 086-2018 《有线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GD/J 087-2018 《地面数字电视应急广播技术规范》;GD/J 088-2018 《县级应急广播系统技术规范》;GD/J 089-2018 《应急广播大喇叭系统技术规范》。
签名验签服务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定义了签名验签服务器的相关术语,规定了签名验签服务器的功能要求、安全要求、接⼝要求、检测要求和消息协议语法规范等有关内容。
本标准适⽤于签名验签服务器的研制设计、应⽤开发和使⽤,也可⽤于指导签名验签服务器的检测。
2 规范性引⽤⽂件下列⽂件对于本⽂件的应⽤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期的引⽤⽂件,仅注⽇期的版本适⽤于本⽂件,凡是不注⽇期的引⽤⽂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于本⽂件。
GB/T 9813-2000 微型计算机通⽤规范GB/T 19713-2005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公钥基础设施在线证书状态协议GM/T 0006 密码应⽤标识规范GM/T 0009 SM2密码算法使⽤规范GM/T 0010 SM2密码算法加密签名消息语法规范GM/T 0014 数字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协议规范GM/T 0015 基于SM2密码算法的数字证书格式规范GM/T 0018 密码设备应⽤接⼝规范GM/T 0020 证书应⽤综合服务接⼝规范GM/T AAAAA PCI密码卡技术规范GM/T BBBBB 服务器密码机技术规范PKCS #1 RSA密码算法使⽤规范PKCS #7 RSA密码算法消息语法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于本规范。
3.1 签名验签服务器 Sign & Verify Server⽤于服务端的适⽤于公钥密码基础设施的服务器,其主要提供基于PKI体系和数字证书的数字签名、验证签名等运算功能,⽤于信息系统中,可以保证关键业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
3.2 应⽤实体 Application Entity签名验签服务器的服务对象,可以是个⼈、机构或系统,其私钥存储在签名验签服务器的密码设备中,能够使⽤签名验签服务器进⾏签名及验签运算。
3.3 ⽤户 User与应⽤实体进⾏通信或认证的个⼈、机构或系统,其数字证书可导⼊到签名验签服务器中。
4 符号和缩略语下列符号和缩略语适⽤于本规范:API 应⽤程序接⼝简称应⽤接⼝(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PKI 公钥密码基础设施CA 证书认证机构CRL 证书撤销列表LDAP 轻量级⽬录访问协议OCSP 在线证书状态查询协议PKCS 公钥密码标准(Public-Key Cryptography Standard)5 签名验签服务器的功能要求5.1 初始化功能签名验签服务器的初始化主要包括系统配置、⽣成管理员等,使设备处于正常⼯作状态。
电子印章标准规范电子印章作为一种便捷安全的数字化管理工具,在中国政府、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受到了各方的重视与青睐。
为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地推动电子印章的使用和开发,模式化、标准化的标准规范是必要的。
一、电子印章技术标准。
1.确定电子印章的安全性要求,要求电子印章应具有安全高效的数字签名函数,以保证电子印章及其安全机制的可行性。
2.确定电子印章的安全等级,如一级签名、二级签名、三级签名等,以及相应的电子印章规范要求。
3.确定电子印章的格式标准,即电子印章的字节数、数据结构及数据格式要求等。
4.确定电子印章的安全策略,以及操作步骤,以防止相关行为的误操作等。
二、电子印章使用规范。
1.确定电子印章可以被应用于哪些行业,以及其在相应行业中的应用范围,例如金融业电子签名、移动支付等等。
2.确定电子印章可以支持哪些数字文档格式,电子印章中可以储存什么类型的信息,以及处理不同类型文档时应用的标准程序。
3.确定电子印章的有效期限,以及在电子印章有效期内可以执行的操作。
4.确定电子印章的安全管理策略,确保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可用性,以防止相关行为的误操作与恶意篡改。
三、电子印章开发标准1.确定电子印章开发的结构,以及电子印章开发的应用框架及技术要求。
2.制定电子印章安全开发规范,要求电子印章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开发,以确保电子印章的正确与安全使用。
3.确定电子印章开发的实施步骤,包括评估、设计、实施、测试、上线等等。
4.确定电子印章开发的支持与维护,以确保电子印章的正常运行,根据需要修改字段或添加新功能等。
四、其他相关法规电子印章标准规范建立之后,国家有必要要求制定或修订有关法规,以保证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签名法》、《电子证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身份认证法》,以及金融业电子签名法规等。
此外,确定电子印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行业标准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GB/T 33004-2016《电子签名安全技术要求》、GB/T 33005-2016《中国金融电子签名安全技术要求》等等,规范电子印章开发标准外,还需要有相关的行业安全标准。
密码模块作为基础密码设备,在金融、电力、大数据等行业中为各类安全应用提供身份认证、算法加速、敏感安全参数管理和保护等服务。
目前市面上的商用密码模块按照国家密码管理局提出的相关标准进行研发,大多满足安全一级或安全二级的规范要求,仅提供基本的安全功能。
由于标准对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规定了更多的新功能和新机制,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国内在该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安全技术设计的相关论述较少。
然而随着对数据安全有极高要求的行业的发展,业内对高安全等级的密码模块的需求与日俱增,面临巨大的市场空缺。
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各种设计和技术路径来满足高安全等级的要求就显得迫在眉睫。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的设计架构,其次分别从高安全等级特有的物理安全、实体鉴别、环境失效性检测(Environmental FailureTesting,EFT)、非入侵式攻击缓解技术这 4 个方面详细说明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的设计和工作原理。
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填补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安全技术设计方面的空白,也可以指导研发具有实用价值的商用密码模块,满足相关行业的技术需求和市场需求。
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设计架构1.1 硬件架构设计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以高速串行扩展总线(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PCI-E)接口密码模块为例,由主控单元、PCI-E总线接口单元、密码运算单元、存储单元、环境失效性检测(Enviromental Failure Test,EFT)单元、功能单元组成,如图1 所示。
图 1 高安全等级密码模块硬件架构高等级密码模块中:(1)主控单元由带嵌入式操作系统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实现,实现对密钥的管理和对应用层下发命令的解析和响应;(2)PCI-E 总线接口单元由大规模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实现,是数据进出密码模块的主要传输通道;(3)密码运算单元基于效率和性能的考虑,由两颗专用密码算法芯片组成,分别实现SM1 算法和SM2 算法,另由逻辑器件实现哈希算法SM3 和对称分组密码算法SM4;(4)存储单元由双倍速率内存(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DR SDRAM)和闪存(FLASH)组成,分别存储密码模块运算过程中的数据和板载芯片的可执行程序;(5)EFT 单元负责实现EFT 功能,由电压和温度两部分组成,分别实现对电压和温度的感知和响应;(6)功能单元中,由开盖销毁装置、按键销毁按钮实现紧急状况下的关键安全参数置零功能,状态LED 灯指示密码模块的实时状态,USBKey 接口供身份鉴别的UKey 使用,另有多片物理噪声源用于产生质量合格的随机数。
胜利石油管理局企业标准
Q/SL TEC-i-2002
胜利油田数字签名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胜利石油管理局CA认证中心数字签名技术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胜利油田(企业内部)数字签名机制的实现、摘要提取、有效性。
2规范解释权
本规范由胜利油田石油管理局信息中心解释。
3术语定义
3.1数字签名定义
数字签名是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个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进行的密码变换。
通过这一数据或密码变换,使数据单元的接收者能够证实数据单元的来源及其完整性,同时对数据进行保护。
3.2摘要
摘要技术(使用hash函数,称为散列算法)是对被传送的信息进行数学处理,提取出可以代表该信息的一串数据(即摘要)。
散列算法可以保证任何一段信息内容的摘要(digest)都是独特的和唯一对应于该信息的,对内容进行任何修改都会导致摘要的不同。
4数字签名机制的基本安全功能
完善的数字签名必须保证以下3点:
1)签名者事后不能否认自己对信息的签名;
2)接收者和其他人不能伪造这个签名;
3)如果当事人双方对签名真伪发生争执时,能在公正的仲裁者面前通过验
证签名来确定真伪。
一切关于数字签名的研究都围绕以上三个基本安全功能进行,其他要求都是次要的。
5数字签名机制实现的基本过程
只有加入数字签名及验证才能真正实现在公开网络上的安全传输。
加入数字签名和验证的文件传输过程如下:
1)发送方将要发送的信息原文用哈希函数编码,散列产生一段固定长度的数字
摘要;
2)发送方用自己的私用密钥对摘要加密,形成了数字签名,并附在要发送的信
息原文后面;
3)发送方产生一个通信密钥(一般是对称密钥),并用它对带有数字签名的信息
原文进行加密后,传送到接收方;
4)发送方用接收方的公开密钥对自己的通信密钥进行加密后,传到接收方;
5)接收方收到发送方加密后的通信密钥后,用自己的私用密钥对其进行解密,
得到发送方的通信密钥;
6)接收方用发送方的通信密钥对收到的经加密的签名原文解密,得到数字签名
和信息原文;
7)接收方用发送方的公共密钥对数字签名进行解密,得到摘要;同时将收到的
原文用哈希函数编码,经散列产生另一个摘要;
8)接收方将两个摘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一致,则说明发送的信息原文在传送
过程中信息没有被破坏或篡改过,从而得到准确的原文。
如果两份摘要不同,则原文不完整或被修改过;如果无法用证书所带有的公钥打开接收到的加密后的那份摘要,就说明可能有人冒名顶替。
同样的道理,如果信息的发送方的密钥没有丢失或被他人盗用,他也很难于事后不承认接收方收到的签过字的文件不是由他发出的。
6摘要提取技术
为了保证信息传输的安全,对信息进行加密通常是与摘要提取技术同时使用的,从而保证了接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当初发出的信息是完全相同的。
目前,胜利油田采用MD5和SHA-1 hash函数来完成摘要的计算提取工作。
以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可采用其它方法。
7数字签名的有效性
1)在胜利油田企业内部所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数字签名等同于个人签名或
单位公章。
2)若单位或个人利用数字签名进行业务范围之外交易活动造成损失的,其
后果自负。
8生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