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事故和管道腐蚀案例(九个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2.26 MB
- 文档页数:27
案例▕史上分析最透彻的腐蚀破坏事故(7每期编制两篇真实腐蚀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点击页面底部“阅读原文”可查看腐蚀案例5-6事例7某厂生产氯化锌的方法是,将镀锌厂回收的锌和其它来源的锌用盐酸溶解,然后用化学药剂处理,再在浓缩槽中加热蒸发。
浓缩槽中使用的镍加热管发生孔蚀,寿命很短。
于是用锆制加热管在浓缩槽中进行了一个月试验,没有发现腐蚀问题,但锆制加热管仅使用了6个月就发生腐蚀破坏。
经过调查找出了原因:有的镀锌厂镀锌工艺配方中使用了氟化物,因此回收的锌中含氟化物。
评述锆是一种难熔金属,虽然锆的标准点位很负,化学性质活泼,但由于表面易生成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所以具有优良的耐蚀性。
锆对碱和许多酸(包括氢碘酸和氢溴酸)耐蚀性很好,但锆不耐王水和氢氟酸的腐蚀,因为它们能使锆生成;络离子而溶解。
尽管锆对浓度低于35%、温度低于100℃的盐酸是耐蚀的,在本事例中耐蚀性应无问题,但由于回收锌中夹带氟化物,因而很快发生腐蚀破坏。
以上三个事例的共同点是:实际生产环境中含有某种杂质,对设备材料造成了严重的腐蚀问题。
而作为选材依据的腐蚀数据资料、使用经验、实验结果并没有包含这种环境细节。
相同的生产过程,相同的设备材质,往往腐蚀情况出现较大差异,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杂质。
这方面的事例还有很多,如:1.有的硫酸生产厂为用户提供废酸处理设备,因为用户难以使用不影响环境的方法处理废酸。
处理工艺是:将被有机物污染的废酸焚烧,热气体通过废热锅炉回收热量。
有一个这样的厂一次发现废热锅炉钢管寿命突然很短。
检查结果表明,腐蚀是由于含磷酸盐和铅量很高的熔渣造成的,原来一个用户的废酸中含有这些组分。
2.某厂一台蒙乃尔合金制的石油化工装置萃取设备用于处理50%~65%硫酸和乙醇(温度29~38℃),热交换器管子预期寿命5年,但在5周就出乎预料发生破坏,更换的管子不到3周又发生破坏;腐蚀部位主要是焊缝。
溶液中所含的铜离子很高,难以用合金的简单溶解来解释。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32页)特种设备事故和事故应急处置案例目录1、黄山市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 (3)2、铜陵市氧气压力管道重大燃爆事故案例 (5)3、阜阳市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 (8)4、滁州市氧气瓶爆炸事故案例 (13)5、铜陵液氯气瓶重大事故隐患处置案例 (15)6、合肥大杨液化气站贮罐残液处置案例 (16)7、合肥市汽车罐车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18)8、阜阳市液化气体铁路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1)9、铜陵市液氨汽车罐车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案例 (22)1、黄山市3.4高速公路建设工地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一、事故概况2003年3月4日,位于黄山市歙县境内的正在建设的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发生一起轨道式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造成8人死亡,4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县市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领导立即赶赴现场,抢救伤员。
省、市安监、质监部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先后到达现场。
按照省政府领导的指示,授权黄山市政府成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黄山市政府成立了常务副市长为组长,安监、质监等有关部门参加的事故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事故调查、事故抢救和事故善后三个小组,开展事故处理工作。
二、事故发生过程徽杭高速公路16标段由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承建,该标段全长3020米,有两座隧道(长1549米)、五座大桥。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十公司为隧道专业施工单位,在承接工程后将大桥分包给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施工。
发生倾翻事故塔吊为中铁集团成都桥梁厂所有。
3月4日,该塔吊正在吊装位于施工现场大车轨道东端北侧轨道外的槽钢,吊装的钢材为8号槽钢,合计68根,共370米长,总重量为3吨,当起吊离地0.5米时(与坠落点高差约13米),运行至臂架朝正北与大车轨道相垂直方向时突然发生倒塌,事故发生时塔吊吊臂与轨道处于垂直状态,倒塌的塔吊正好砸在公路边的三间工棚,当天正值雨雪天气,气温很低,现场的民工正在棚内烤火,当场死亡7人,5人重伤,其中1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1、四喷嘴事故时间:××年××月××日事故经过:一对烧嘴停车,操作人员在对准备投料的煤浆泵调节转速时,错对运行的煤浆给料泵转速有830减至400,未仔细确认后便输入系统执行,造成煤浆给料泵转速降低,g/h烧嘴煤浆流量降低到联锁值下,g/h烧嘴跳车,并导致气化炉过氧。
事故损失:B#气化炉系统停车,气化炉下降管损坏。
事故类别:操作事故事故教训:精细操作、煤浆流量计指示精确。
2、下午8:30煤粉储料仓V1205B压力有些高,工艺操作工在主控手动将V1205B冲压阀关闭,卸压阀手动20开度。
在9:00交班时未与接班人员交代,V1205B长时间处于卸压状态,9:50 1#;2#烧嘴因为V1205与气化炉压差低连锁13pdzl0133/233跳车。
1#2#烧嘴氮气吹扫阀打开,同时12单元也在冲压。
造成二氧化碳压缩机喘振。
3、DCS机柜房有报警声,找仪表工处理时,由于是夜间2点过,仪表工朦朦胧胧看了一下说是UPS益变器报警,重启一下主机就没事了。
但在他操作时把主机一下就停了。
这一停,把主控的DCS全黑屏,连公用工程的也都没电了。
他一下被吓醒了。
我急忙一下就按下了紧急停车按钮。
现场到处都在防空。
因为我知道要启动备用主机要5分钟以上,为了生产安全我不得不这么做。
这是典型的操作事故。
正确的操作应该先把备用主机先启动后,观察在无故障的情况下,再停下报警那台主机。
4.锁斗手动排渣,在上锁渣阀没有关闭的情况下打开泄压(写呀)阀。
气化炉液位突降,气化炉联锁停车。
5、事故火炬管线塌落,由于将汽提塔不凝汽排放到事故火炬,不凝汽中含有氨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在火炬管线内形成碳铵结晶堵塞(赌赛)管线,当事故火炬大气量放空时火炬管线由于流通面积减小,火炬管线内有一些水排不出来造成火炬管线水击脱落6、在A\C系统运行对第B系统做空投时误将C系统的放空阀打开造成气化炉压力突降,操作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手动停车7、在xxxx年xx月xx日晚上8:30左右:事故:(水煤浆气化,两开一备)A系统刚系统停车,气化炉进行降温;B系统升温,预计第二天投料;C系统正常运行。
应力腐蚀实例:实例1:北方一条公路下蒸气冷凝回流管原用碳钢制造,由于冷凝液的腐蚀发生破坏,便用304型不锈钢(0Cr18Ni9)管更换。
使用不到两年出现泄漏,检查管道外表面发生穿晶型应力腐蚀破裂。
答:在北方冬季公路上撒盐作防冻剂,盐渗入土壤使公路两侧的土壤中氯化钠的含量大大提高,而选材者却不了解没有对土壤腐蚀做过分析。
就决定更换不锈钢管。
将奥氏体不锈钢用在这种含有很多氯化钠的潮湿土壤中,不锈钢肯定表现不佳,也需还不如碳钢呢。
防护措施:实例2:某化工厂生产氯化钾的车间,一台SS-800型三足式离心机转鼓突然发生断裂,转鼓材质为1Cr18Ni9Ti。
经鉴定为应力腐蚀破裂。
(P224)答:在氯化钾生产中选用1cr18Ni9Ti 这种奥氏体不锈钢转鼓是不当的。
氯化钾溶液是通过离心机转鼓过滤的。
氯化钾浓度为28°Bé,氯离子含量远远超过了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所需的临界氯离子的浓度,溶液pH 值在中性范围内。
加之设备间断运行,溶液与空气的氧气能充分接触,这就是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应力腐蚀破裂提供特定的氯化物的环境。
保护措施:停用期间使之完全浸与水中,与空气隔离;定期冲洗去掉表面氯化物等,尽量减轻发生应力破裂的环境条件,以延长使用寿命,不过,发生这种转鼓断裂飞出的恶性事故可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普通的奥氏体不锈钢用于这种高浓度氯化物环境,即使不发生这种恶性事故,其寿命也不长,因为除应力腐蚀还有,孔蚀,缝隙腐蚀等。
实例3:CO2压缩机一段、二段和三段中间冷却器为304L(00Cr19Ni10)型不锈钢制造。
投产一年多相继发生泄漏。
经检查,裂纹主要发生在高温端水侧管子与管板结合部位。
所用冷却水含氯化物0.002%~0.004%。
(P225)答:这里考虑奥氏体不锈钢的氯化物溶液中的scc,冷却水中氯化物含量控制很低,但仍然发生了scc 破坏。
设备为热交换器,结构为管壳式。
工艺介质走管程,水走壳程,进行热交换。
管道施工典型事故案例汇编第一部分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 德州清管站火灾事故案例2、黄岛油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3 通信电力公司临时办公室火灾事故案例4 新民太平庄站火灾事故第二部分施工现场塌方事故案例1 涩宁兰输气管线11标段管沟坍塌事故案例2 西气东输21标段预留管沟塌方事故案例3 西气东输27标段“9.29”管沟塌方事故第三部分机械伤害事故案例1 钢管厂行吊吊钩坠落伤亡事故案例2 物资装卸机械伤害事故案例3 KC-13天然气管线项目6.15事故第四部分交通事故案例1 大件运输非道路交通死亡事故案例2 兰成渝项目12.13交通事故案例3 长春输油气公司京沈高速交通事故案例4 研究院焊接公司交通事故案例5 特运公司京石高速交通事故案例6 西气东输项目部交通事故案例7 莫桑比克项目交通事故案例8 利比亚项目交通事故第五部分触电事故案例十里河泵站高压电流击伤事故管道施工典型事故案例汇编第一部分重特大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 德州清管站火灾事故一、事故经过1986年12月15日7时,中原输气公司在中沧输气管线进行高唐至德州管段的清管作业。
在高唐站由发球筒发球后,球卡于出站三通处。
当晚19时30分,采用高唐站重新倒换发球流程,采用管线憋压的方法重新发球,球被冲进干线。
16日凌晨1时15分,指挥人员指令打开德州清管站收球筒放空阀准备引球,开放空阀后看到放空管喷出液体污物,便立即命令关闭放空管。
1时18分,打开排污阀向排污池排放污物,因夜间能见度低,误将排出的凝析油当作污水,5分钟后排污池灌满,大量油气弥漫站内,被距排污池95米处的小茶炉明火引燃,导致轻质油挥发气大面积爆燃,排污池燃烧三小时二十七分。
导致5名职工死亡,烧伤6人,5台机动车被烧毁,经济损失53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1、对通球清管作业认识不足,没有预见排污中有液态烃。
2、是在不利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的带气清管。
3、放空装置在设计上不够合理。
生产区距离其它设施防火间距不符合防火规定。
腐蚀实例事例一家汽车旅馆的热水循环系统使用铜管,开张几个月后管线泄漏。
修理人员把责任归于安装不良,而承包商否认安装责任,拒付修理费。
腐蚀专家切开热水管检查,管子内部严重腐蚀,很多地方壁厚已减小到零。
在弯头和配件内表面呈特征性的波纹形,说明破坏属磨损腐蚀(冲刷腐蚀)。
原来承包商想使热水供应更充足,安装了一个较大的泵。
这样,热水流速超过了铜管允许流速值的3~4倍(正常值为0.9~1.5m/s,当水是热的或腐蚀性较强时还应更低)。
评述这里又是流速过大造成的磨损腐蚀破坏。
这个承包商想把事情办得更好,却事与愿违,不但未取得效果,反而造成管道的腐蚀破坏。
原因就在于不懂腐蚀与防护知识。
事故发生后还不知道是怎么发生的。
事例某厂聚氯乙烯生产中的转化器是列管式换热器,壳体和列管都是碳钢,管子与花板胀接。
乙炔气和氯化氢气经混合脱水后自下而上通过转化器,完成加成反应得到氯乙烯气体。
反应温度120~180℃。
使用1年多后陆续发生泄漏,最长的18个月,最短的不到13个月。
造成腐蚀的主要原因是原料气带水。
其次是壳程热水水质差,pH值低,氯离子含量高。
评述碳钢在干燥的高浓度氯化氢气中有很好的耐蚀性,腐蚀率0.05~0.5mm/y,当氯化氢气含水超过0.02%,腐蚀率迅速增大。
同样,碳钢在含水量极低的氯气(包括液氯)中也是耐蚀的,而氯气含水则使碳钢严重腐蚀。
所以对于处理干燥氯气(液氯)、氯化氢气的碳钢设备,控制含水量是极其重要的。
事例LSB型高温浓硫酸液下泵是一种新型循环酸泵,在硫酸生产厂得到成功应用。
但有两家硫酸厂的泵运行仅2个月,发现合金铸铁件泵体和进、出酸管腐蚀严重,泵体穿孔。
硫酸浓度97~98%,温度75~85℃。
而其他厂有的温度达90℃以上,或酸浓度在90%以下,几年未出现问题。
评述检查分析,这两个厂采用的是热浓酸洗流程(其他厂为水洗或封闭酸洗),使吸收循环酸中杂质含量高。
如Cu2+,AsO43+,Fe3+,SeO42-,都是强氧化剂。
成都无缝钢管厂历年典型事故案例
1.2005年5月,成都某无缝钢管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管道内气体未排除干净,遇热爆炸。
2. 2009年9月,成都一家无缝钢管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3. 2012年11月,成都某无缝钢管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2人
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引发管道内气体爆炸。
4. 2015年3月,成都某无缝钢管厂发生煤气中毒事故,造成6
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操作不当,导致煤气泄漏。
5. 2018年7月,成都一家无缝钢管厂发生火灾事故,造成2人死亡,1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设备老化,引发火灾。
以上是成都无缝钢管厂历年典型事故案例。
企业应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 -。
史上分析最透彻的腐蚀破坏事故(3-4)事例3一台大型立式热交换器管程走酸性工业蒸汽(196℃),上进下出。
壳程走锅炉进水(经脱氧和碱性水处理,PH值为10.5~11.5)。
由工业蒸汽换热产生低压蒸汽(134℃,21KPa)。
原设备壳体为碳钢,管子为70/30钢镍合金,上管板为碳钢包覆316型不锈钢,不锈钢为碳钢包覆铜镍合金。
使用几年后铜镍合金管在工艺蒸汽侧发生腐蚀破坏,决定改用钛管。
因为钛在这种工艺蒸汽中耐蚀性优于铜镍合金。
但仅仅使用三周,钛管就开始出现泄露。
检查是钛管外侧(壳程)发生腐蚀造成的。
破坏部位在靠近上管板的管段。
评述钛管外表面接触的介质是脱氧锅炉进水。
产生的蒸汽温度只有134℃,PH值在弱碱性范围,钛应是很耐蚀的,按理钛管不应发生这么迅速的腐蚀破坏。
问题出在这种立式热交换器结构。
由于壳程出口管比上管板低,产生的蒸汽不可能完全排除,在上管板下面会形成气液界面(如图1-3所示)。
死角中的蒸汽形成“热汽袋”。
钛管表面某些部分处于干态,干表面温度可达到进口工艺蒸汽温度(196℃)。
而在PH值等于11左右的水中,当温度超过190℃,钛就可能生成氢化物而脆化。
钛管与碳钢管板组成的电偶对中钛管为阴极,碳钢为阳极发生加速腐蚀,腐蚀形成的铁离子在钛管表面上沉积造成铁污染,能起到促进氢化物生成的作用。
所以,如果热交换器结构不改变的话,选择钛管就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没有考虑到上管板附近管段局部温度偏高的环境条件,因此造成钛管使用寿命远不如铜镍合金管的后果这个看似反常的现象。
结合上期发布的事例1-2,可见温度对钛的腐蚀有很大的影响。
在前一个事例中是工艺介质的温度超过了钛的耐蚀温度范围,而这一个事例中则是设备结构不良造成了局部超温,虽然介质主体温度在钛的耐蚀温度范围之内,但局部温度则超出了钛的耐蚀温度范围,使该部位的钛管发生严重腐蚀破坏。
事例4某厂从国外引进的一套水处理装置,硫酸系统的管线和阀门大多数采用20号合金。
压力管道事故案例分析
压力管道是指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它包括工业管道、公用管道、长输管道三大类。
在用压力管道由于在设计、制造、安装和运行中存在各种问题会导致异常失效,造成突发性破坏事故。
主要案例:
(1):2004年10月16日20时40分,东莞市望牛墩镇朱乎沙工业区,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压力管道爆炸严重事故,造成2人死亡,2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o. 6万元。
(2)国内:2004年5月29日19时45分,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安富镇丙灵路15号居民楼底层泸州天然气公司安富管理所发生一起压力管道爆炸重大事故,造成5人死亡,35人轻伤。
事故主要原因是:直径为108毫米的天然气管线上有一椭圆形管孔,天然气由此发生泄漏,进入居民楼负一楼与道路护坡形成的夹缝,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从人行道的盖板缝隙扩散到人行道上,遇不明火种引起爆炸。
(3)国外:1995年4月28日,韩国大邱市煤气管道泄漏发生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内外长输管道工程近年事故案例汇编中油朗威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监理总部中石油北京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项目部二00七年二月前言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事故应急处置与救援总结评估的有关要求,深化安全生产管理,提高处置事故的科学性、适用性、针对性,按照北京天然气管道公司张余总经理2017年2月15日在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现场调研要求,结合项目开展的安全无事故活动,质量安全环保部组织编写了《国内外管道工程近年事故案例汇编》。
本案例为经验分享材料,选取近年来长输管道工程相关、相近的案例材料共47起,涉及机械伤害、管沟塌方、高处坠落等方面,为相关单位汲取事故教训,强化安全管理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
通过事故案例反思各方面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做好事故的“预防、预警”管理工作,既是法律法规的重要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内陕京四线输气管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以事故案例开展经验分享,也为项目广大参建员工提供了一个参考资料。
目录一、机械伤害事故 (1)案例一:南上项目“11.8”爬行器伤人事故 (1)案例二:遵义高坪项目“11.23”检测设备碾压事故 (2)案例三:苏丹项目“4.12”装卸机械伤害事故 (4)案例四:KC-13管线项目“6.15”机械伤害事故 (4)案例五:印度东气西输项目“4.21”机械挤压事故 (6)案例六:兰郑长项目“9.24”机械碰撞事故 (7)案例七:兰郑长项目“5.3”机械挤压事故 (9)案例八:西二线项目“8.20”机械伤亡事故 (11)案例九:西二东“7.29”吊装钢管事故 (13)案例十:站场“5.26”起重事故 (15)案例十一:西气东输项目“9.25”起重伤害事故 (16)案例十二:陕京三线项目“3.15”起重伤害事故 (18)二、管沟塌方事故 (19)案例一:西三东项目“4.25”管沟坍塌事故 (19)案例二:涩宁兰项目“5.23”管沟塌方事故 (20)案例三:西气东输项目“8.15”预留管沟塌方事故 (21)案例四:西气东输项目“9.29”管沟塌方事故 (22)案例五:武威支线“11.19”管沟坍塌伤亡事故 (23)案例六:涩宁兰复线项目“10.5”管沟塌方伤亡事故 (26)案例七:西二东项目“1.21”管沟塌方事故 (28)案例八:西二线项目“6.30”管沟堆土滑坡事故 (29)三、高处坠落事故 (32)案例一:武陵山项目“9.21”意外滑跌事件 (32)案例二:西二线“4.29”意外坠落伤亡事故 (32)案例三:站场“5.16”高空坠落事件 (34)案例四:安全带断裂高处坠落事故 (36)案例五:厂房“6.16”高处坠落事故 (37)案例六:移动式脚手架坍塌事故 (39)四、触电伤亡事故 (39)案例一:印度东气西输项目“5.22”触电伤亡事故 (39)案例二:“7.26”站场触电事故 (41)五、管道试压事故 (42)案例一:兰定项目“9.21”试压爆燃事故 (42)案例二:张掖分输压气站“11.4”工艺试压口断裂事故 (44)案例三:西二线项目“7.20”管道试压爆管事故 (47)六、物体打击事故 (50)案例一:钢管厂“6.8”钢管滚动伤害事故 (50)案例二:隧道施工石块砸伤事故 (51)案例三:钢管厂“4.3”吊钩坠落伤亡事故 (52)案例四:俄罗斯项目“10.3”物体打击事故 (52)七、火灾爆炸事故 (53)案例一:中缅项目“3.3”车辆燃烧事故 (53)案例二:中沧项目“12.15”火灾爆炸事故 (54)案例三:庆大项目“7.19”管线动火油气爆燃事故 (55)八、水工保护安全险情事件 (57)案例一:陕西输气管理处“7.11”安全险情 (57)案例二:山西输气管理处“7.14”安全险情事件 (57)案例三:陕西分部“8.1”管线漏气事故 (58)案例四:云彩岭阀室附近管线“1.4”冰堵事件 (58)案例五:山西输气管理处“1.15”冰堵事件 (59)案例六:陕西分部“9.4”险情事件 (59)案例七:京石管线二站阀室“3.28”管线沉降事件 (59)九、自然灾害事故 (59)案例一:延川河洪水灾害事故 (60)十、环境污染事故 (62)案例一:兰郑长项目“2.12”漏油事故 (62)一、机械伤害事故案例一:南上项目“11.8”爬行器伤人事故1、事故经过2010年11月8日早上7:00左右,某检测公司一行4人按照委托到吉林油建二机组处拍片。
案例1某植物油厂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分析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
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 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
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
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
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
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 000 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 t储罐比用5个l 000 t储罐的风险小。
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B)。
A.1个B.2个C.3个D.3个以上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B.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D.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多项选择题1.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D)。
管道点蚀经典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管道点蚀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经典案例。
咱先说一个发生在老工业区的例子啊。
那是一片很大的工厂,各种管道纵横交错,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
有一根管道,本来好好地在那工作着,可谁能想到,它慢慢就被点蚀给盯上了。
就像一个隐藏的小怪兽,一点点地侵蚀着它。
工厂的工人们一开始还没发现呢,等发现的时候,那管道上已经出现了好多小坑洞,哎呀,看着就让人揪心!
再说说另一个例子,那是在一个大型化工厂里。
那里的管道可重要了,但就是有些地方出现了点蚀。
你说这多危险啊,万一哪天突然出问题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这不就跟我们人一样嘛,如果身体某个部位被慢慢侵蚀,不及时治疗,后果得多严重啊!
还有啊,在一个住宅小区里,供水管道也遭遇了点蚀。
居民们每天都要用的水,就靠着这些管道输送呢。
结果因为点蚀, water 时不时地就出问题,这不是给大家的生活添乱吗?这就好比是家里的电器时不时就出故障,那多烦人呀!
这些管道点蚀的案例真的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不能小瞧了这些看似小小的问题,它们就像是埋在身边的定时炸弹。
我们得重视起来啊,要经常检查、维护管道,一旦发现点蚀的苗头,就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不然,等到问题大了,那可就麻烦啦!难道我们要等到灾难发生了才去后悔吗?绝对不行!所以啊,大家都要行动起来,一起保护好我们身边的这些管道,让它们能安全、稳定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