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1]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4
合肥市滨湖医院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一、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一)传染病的定义由各种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人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叫传染病.(二)传染病传播的方式和途径通通过食物经消化道传播,如痢疾、伤寒、甲型肝炎等。
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猩红热等。
3、通过昆虫及动物传染,如蚊子传播乙脑,虱子传播斑疹、伤寒,狗能传播狂犬病,苍蝇传播痢疾,钉螺血吸虫等。
4、通过日常接触传染,如甲肝、沙眼、红眼病、水痘等。
5、通过血液传播,如输血、打针感染乙肝、丙肝等.(三)法定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二、传染病的报告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及时向所在地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肺炭疽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6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报告;发现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于12小时内报告;发现丙类传染病病人时,应当于24小时内报告.三、常见的几种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1、麻疹麻疹是由麻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
如既往未感染麻疹又未注射疫苗,就有感染麻疹危险。
感染是由于接触了患者或咽分泌物导致。
麻疹极易传播,同居一室就可能被染.一般在接触病毒后10天开始发热、流涕、咳嗽。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控指南第一部分概念传染病是一种病原体侵入人体所引起的疾病,由带病原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染给別人,或经由动物或昆虫传染给人的疾病。
传染病必须在下列3个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1、病原体的存在:病原体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细菌、病毒、真菌等。
例如: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病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2、适当的传播途径:一般传染病的传染途径可分为下列4种。
(1)接触传染:接触病人或带病原者的血液、体液(身体分泌物),或是接触其使用过的用具而感染。
例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
(2)飞沫传染: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在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病原体散布在空气中,然后在相当近的距离内,传给另外一个人而感染。
例如:流行性感冒、麻疹。
(3)食物和水的传染:食物或水受到病人或病原携带者的排泄物所污染而感染。
例如:诺如病毒病、细菌性痢疾。
(4)昆虫或动物的传染:被昆虫或动物而传染。
例如:登革热、疟疾、禽流感。
3、抵抗力弱的人群:病原体利用适当的传染途径侵入人体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通常当人体抵抗力较弱的时候才会发病。
而抵抗力和个人的体质、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有很密切的关系。
第二部分学校常见传染病一、学校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1、极易发生。
学校是人群高度集中的地方,一个班50个左右的学生,集中在50平方左右的教室里,整天在一起生活学习,相互之间密切接触。
如果卫生设施不好,卫生制度不健全,卫生习惯不好,这就具备了传染病在学校里发生与流行的条件。
2、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学校是社会一个特殊的组成人群。
年龄构成从儿童、少年到青年。
学生每天从四面八方,一家一户汇集到学校里来,又从学校分散到千家万户里去,传染源从社会的每个角落进入学校,又从每个学校分散到每个家庭和社会上各个角落,所以说学校是传染病的集散场所。
3、学校极易造成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
(1)学校易感者密度高,传染源又容易进入学校;(2)带病上课率高,难以杜绝发热咳嗽的学生、教职员工带病上课;(3)传染机制极易实现;(4)学生打闹嬉戏密切接触,使传染病易于实现传播;(5)不注意劳逸结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教学活动后易着凉,抵抗力下降;(6)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和忽略社会公德。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疾病名称传染源传播途径隔离预防空气飞沫接触生物媒介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镜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患者+±±++乙型、丙型、丁型急性和慢性病人及病毒携带者#±±+麻疹麻疹患者++++++++流行性腮腺炎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脊髓灰质炎患者和病毒携带者+++苍蝇、蟑螂++++流行性出血热啮齿类动物、猫、猪、狗、家兔++++++±±狂犬病染的犬、猫、家畜和野兽+++++±+伤寒、副伤寒患者和带菌者+±±++细菌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霍乱患者和带菌者++++++猩红热患者和带菌者+++++++白喉患者、恢复期或健康带菌者+++++++百日咳患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和脑膜炎双球菌携带者++++++±+鼠疫肺鼠疫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和病人+++鼠蚤+++±+腺鼠疫感染了鼠疫杆菌的啮齿类动物和病人+鼠蚤±±+±+炭疽患病的食草类动物和病人+++++±+流行性感冒染者+++++肺结核开放性肺结核++++++±+SARS 患者++++++±+++HIV 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手足口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梅毒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淋病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健康带毒的禽+++++±++注1:在传播途径—列中," + ":其中传播途径之一;"++"主要传播途径.注 2:在隔离预防一列中,"+":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工作需要可采取的防护措施;"#":为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而传播;“■”为性接触或接触患者分泌物污染的物品而传播.。
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常见传染病及预防知识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流行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细菌性痢疾、艾滋病等。
一、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即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但维持的时间不长,病毒不断发生变异,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预防措施:接种最新的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措施。
此外,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老年人、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
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学校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
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播途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风疹的患儿,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带有病毒,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传染得病,以冬春季为多。
常见的传染病有哪些种类.如何预防?常见的传染病种类:空气、飞沫、尘埃主要见于以呼吸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流感、腮腺炎、风疹、水痘、麻疹等. 水、食物、苍蝇主要见以消化道为进入门户的传染病,如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肠炎等。
节肢吸血动物见于蚊子、跳蚤、白蛉恙虫病等为中间宿住的传染病如疟疾、乙型脑炎、斑疹伤寒等.手、用具、玩具日常生活接触传播如痢疾、白喉、水痘、疥疮、头癣、手足癣、红眼病、沙眼等.血液、体液、血制品见于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土壤、当病原体的芽胞(如破伤风、炭疽)或幼虫(如钩虫)、虫卵(蛔虫)污染土壤時、则土壤为这些传染病的传播途经。
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流感的预防1保持室内外环境的清洁;2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经常到户外活动、晒长流巨型;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经常开窗户通风换气;4扫地前先洒水,防止尘土飞扬;5根据天气的冷暖增减衣服,以防受冷;6感冒流行时不要到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去;7烧蒸食醋,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8每日用淡盐水漱口,多吃生葱生蒜.肺结核的预防1提高青少年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不要随地吐痰,摒弃吐完痰后用脚一擦的习惯; 3扫地前先洒水,以防尘土飞扬; 4牛奶要煮沸消毒后再喝;5患肺结核的学生一定要休息隔离治疗,以防传染给他人; 6青少年每年进行一次X光胸透;7保证蛋白质、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的摄入;8青少年禁止吸烟,吸烟是肺结核的致病根源。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1. 注意饮食卫生,不吃不洁净、变质、变味的食品;2吃水果和凉拌菜一定要洗干净后再吃; 3剩饭菜一定要彻底熟透再吃;4被污染的水一定不能喝;5苍蝇、老鼠、蟑螂要彻底消灭掉;6对患者的呕吐物、排泄物要及时处理掉;对患者的食具、時消毒。
乙型肝炎的预防1打针、输液要用一次性的医疗器械;2要定期注射乙肝疫苗;3要经常打扫卫生,彻底消灭蚊子和蝇子的孳生地; 4不要纹身,不要在街上乱扎耳朵眼、理发等;5食具、牙具要自管自用;6不要早恋和过早过性生活。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及隔离预防传染病是指由致病微生物通过传染源传播给易感人群而引起的疾病。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对我们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并提供相应的隔离和预防措施。
一、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病毒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流感病毒、麻疹病毒等。
2. 食物和水源传播:某些病毒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如肠道病毒、诺如病毒等。
3. 虫媒传播:通过蚊子、蜱虫等昆虫叮咬传播,如登革热病毒、寨卡病毒等。
常见病例:流感、水痘、麻疹、乙肝等。
二、细菌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细菌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如肺结核杆菌、百日咳杆菌等。
2. 食物和水源传播:某些细菌通过受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如沙门菌、霍乱弧菌等。
3. 虫媒传播:通过蚊子、跳蚤等昆虫叮咬传播,如鼠疫杆菌等。
常见病例:肺结核、痢疾、沙门菌感染、百日咳等。
三、真菌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1. 空气传播:某些真菌通过空气中的孢子传播,如肺孢子菌、曲霉菌等。
2. 接触传播:某些真菌通过接触感染,如白色念珠菌、甲醇菌等。
3. 土壤传播:某些真菌通过土壤中的孢子传播,如皮肤癣菌等。
常见病例: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癣等。
四、寄生虫性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1. 蚊媒传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如疟原虫、丝虫等。
2. 接触传播:通过接触受污染的土壤或食物传播,如蛔虫、钩虫等。
3. 动物传播:通过接触感染动物,如包虫病、弓形虫感染等。
常见病例: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
传染病的隔离预防:1. 个人卫生:勤洗手、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清洁整洁的生活环境。
2. 疫苗预防:接种相应的疫苗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某些传染病。
3. 隔离患者:对于疑似或确诊的传染病患者,应及时隔离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传播风险。
4. 避免接触传染源:避免接触受感染的动物、食物或污染的水源,减少感染机会。
常见传染病传染源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化的加剧,传染病的传播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传染病的传播源头是导致人类感染疾病的根本原因。
了解传染病的传播源头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传染源。
1. 微生物:微生物是许多传染病的主要传染源。
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可以通过接触、飞沫传播、食物和水传播等方式进入人体造成感染。
例如,流感和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疟疾是由寄生虫传播的。
2. 动物:动物是许多传染病的中间宿主或终宿主。
人类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如病毒携带者、生病的动物、带菌者或传染媒介,而感染传染病。
鼠类是许多传染病的潜在传播媒介,例如黑死病、鼠疫和莱姆病。
蝙蝠是狂犬病病毒的传播源,蚊子是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的传播者。
3. 食物和水:食物和水是传播许多肠道传染病的主要途径。
食物受到污染,或是通过处理不当、保存不当或烹饪不彻底导致病原体的传播。
例如,沙门菌是通过食物中摄入细菌污染的生肉、家禽和鸟类的,引起肠道感染。
霍乱则是通过饮用被霍乱弧菌污染的水源引起的。
4. 空气传播:某些传染病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和气溶胶传播。
飞沫传播是指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病原体以飞沫的形式悬浮在空气中,并通过吸入进入他人体内。
麻疹和肺结核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传染病的代表。
气溶胶传播则是指病原体悬浮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并通过吸入进入他人体内。
空气中的流感病毒由于其微小的粒子大小,使得在较长距离上能够进行传播。
5.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病原体。
直接接触传播包括皮肤接触、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许多性传播疾病如艾滋病和梅毒就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是通过共用生活用品、玩具、针头等物品,或是通过污染的表面间接传播。
例如,乙肝病毒可以通过共用被感染者的牙刷、刮胡刀和注射针头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