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介绍-三门峡简介PPT(经典版)
- 格式:pptx
- 大小:22.93 MB
- 文档页数:21
三门峡(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豫、晋两省,控制流域面积68.8万km2,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控制黄河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
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基本建成投入运用。
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
主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全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m3。
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
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235.2亿kW·h,创产值约20亿元。
历史:1955年7月30日由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修建三门峡工程的决策终于形成;1957年4月13日,工程开工兴建;1958年12月截流成功;1960年9月基本建成;1962年3月20日国务院批准三门峡的运用方式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即汛期闸门全开敞泄,让洪水穿堂而过,在下游发生特大洪水仍需运用,凌汛期承担下游防凌任务;1964年12月开始在枢纽的左岸增加两条泄流排沙隧洞,将原建的5~8号4条发电钢管改为泄流排沙钢管,简称为“两洞四管”;1969年6月开始又实施第二次改建,挖开1~8号施工导流底孔,1~5号机组进水口高程由300米降到287米;1973年10月后采取“蓄清排浑”运用方式;1978年底,全部五台发电机组安装完毕;1990年后,又陆续打开了9~12号底孔;1994年9月12日,小浪底主体工程开工。
传说三门峡位于中条山和崤山之间,是黄河中游下段著名的峡谷。
三门峡水库的北面是山西省平陆县,水库南面是河南省三门峡市。
旧时黄河河床中有岩石岛,将黄河水分成三股息流由西向东,北面一股处为“人门”,中间一股处为“神门”,南面一段处为“鬼门”,故此峡称为三门峡。
三门峡以西是渭河、洛河水的汇合处,两水汇合后再向东流到风陵渡入黄河,所以黄河入河南省后水流急、流量大,在旧社会经常泛滥成灾。
三门峡风景三门峡地处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东与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城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华夏的古老文明、祖国的今朝奇迹、南疆的湖光山色、北国的秀丽冰川,在这里得到了巧妙的浓缩和展现,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十分广阔的前景。
厚重的历史文化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主要有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享有“小华山”之美称的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风景区(陕州公园);风光旖旎、景观险胜、古迹遍布的三门峡黄河游览区等。
每年入冬以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三门峡这座美丽的城市总会迎来她相知的朋友-----白天鹅。
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飘游、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
这些圣洁的仙鸟,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构成一副副动人的画面,成为三门峡一道亮丽的景观,招引四方游人争相观赏,络绎不绝。
每年的12月至次年2月,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到这里栖息越冬,三门峡因此又有了"天鹅之城"的美誉。
作为古代的京畿之地和东西交通要冲,三门峡有仰韶文化的最先发现地--仰韶村文化遗址;有被誉为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中流砥柱石;有为秦统一立下不可磨灭功绩、致使一代枭雄项羽饮恨抱憾并因此演绎千古绝唱"鸿门宴"的千古雄关--函谷关;有传奇人物老子写下洋洋洒洒五千言《道德经》的所在地--太初宫;有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西周时期大型邦国墓葬群--虢国博物馆;有与少林寺并称为禅宗佛教两大圣地的禅宗初祖达摩圆寂地--空厢寺;有惊险浪漫、飘飘欲仙的大黄河漂流;有气势磅礴,功迈大禹,有全黄河唯一一处在一年之中既可以看到碧水青山,又可以看到黄浪翻滚两种截然不同景观的河段。
作为度假休闲旅游目的地,我们还有黄河湿地万亩芦苇荡鼎湖湾;有黄土高原上唯一保存完好、至今仍被当地老百姓当做民居的成片地下建筑群--天井窑院,现在我们已经开发了天井窑院"农家乐"项目;有与城市距离仅仅28公里的天然氧吧--甘山国家森林公园,如果雨水充沛,每年的6、7、8三个月,你将会在公园蝴蝶谷内欣赏到多种名贵品种的蝴蝶翩翩起舞;有一块至今仍未撩开面纱,完全对外开放的旅游"处女地"卢氏山水,在这里还保留着纯朴的全国独一无二的裸浴习俗。
三门峡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伴随着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
邮编:472000代码:411200区号:0398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三门峡市面积10309平方千米,人口227.48万(2005年)。
湖滨区面积219平方千米,人口33.22万人。
邮政编码472000。
义马市面积112平方千米,人口16.10万人。
邮政编码472300。
灵宝市面积2997平方千米,人口73.23万人。
邮政编码472500。
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渑池县面积1368平方千米,人口33.64万人。
邮政编码4724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陕县面积1610平方千米,人口34.49万人。
邮政编码472100。
县人民政府驻大营镇。
卢氏县面积4004平方千米,人口36.80万人。
邮政编码4722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三门峡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随着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于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辖地级市。
1962年改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86年1月又调整为地级市。
1986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三门峡市升为地级市,原洛阳地区的渑池、陕县、灵宝、卢氏4县划归三门峡市管辖。
义马市由三门峡市代管。
1992年5月,报经国务院批准,灵宝县撤县设市。
2000年底,三门峡市共设76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处,1347个村民委员会、152个居民委员会,11204个村民小组。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三门峡市总人口2177428人;湖滨区288746人、渑池县328947人、陕县343863人、卢氏县356431人、义马市136543人、灵宝市722890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三门峡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12个街道(其中3个街道尚未向河南省备案)、27个镇、35个乡,117个居委会(其中1个由开发区管理,估计也未备案)、1362个村委会,1145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7.48万。
河南省三门峡市市情概况三门峡位于河南省西部,河南、山西、陕西三省交界处,是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建设,于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省辖地级市。
1962年改为县级市。
1986年1月又调整为地级市。
现辖3县2市1区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总人口221.4万。
市区面积46平方公里,人口38.5万。
三门峡历史悠久。
相传4000多年前大禹治水,使神斧劈开砥柱山,形成“人门、神门、鬼门”三道峡谷,引滔滔黄河向东流去,三门峡即由此而得名。
三门峡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远在五、六十万年以前就留下了华夏祖先的足迹;五、六千年前,就有较大的氏族部落。
这里曾是夏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区域;西周属虢国,秦置三川郡,西汉为河南府,汉武帝时置弘农郡,北魏置陕州后一直延续至明、清。
三门峡资源十分丰富。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
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潜在经济价值达2700亿元。
黄(金)、白(铝)、黑(煤)是我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为全国第二;铝矾土总储量达1.3亿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原煤储量达26.9亿吨。
三门峡西的温塘温泉日排水量达6000吨,水温高达62℃,内含42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灵宝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苹果年产量已达到6亿公斤;灵宝的大枣,卢氏的木耳、猴头、香菇、板栗、弥猴桃,渑池的仰韶杏和牛心柿饼等在全国都极负盛名。
卢氏山区还有“天然中药库”之称。
三门峡烟叶是我国各大烟厂抢手的优质卷烟原料,有“代云烟”美誉。
三门峡自然风光美丽。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三门峡库区蓄水期,三门峡水库碧水连天、波平如镜。
近200平方公里的清澈水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滩涂水域及丰富的饵料,使三门峡水库成为候鸟迁徙和越冬的天堂。
介绍三门峡的解说词
大家好,欢迎各位来我的家乡三门峡观光旅游。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中原,南临关中,东连陇海,西接关中平原,被誉为“华夏之魂”、“黄河明珠”。
总面积18400平方公里,人口85万人。
全市辖渑池、义马、湖滨三县及三门峡经济开发区、陕州区、豫西山区3个县级行政单位。
我们的三门峡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主要工业有有色金属矿、非金属矿、机械制造等。
有色金属矿主要有:黄金、锑、钼、铅等;非金属矿主要有:石灰石、石膏等。
机械制造主要有:汽车制造和摩托车制造等。
我们三门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早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三门峡就有先民生息繁衍;夏商时期,三门峡就是西周王朝的京畿重地和商朝的朝贡地;东周时,三门峡又是秦国东进中原的必经之地。
公元前473年,西周亡于秦。
公元
前256年,秦国将崤山以东的地区划为十五郡;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今三门峡设立了函谷关。
—— 1 —1 —。
三门峡市概况三门峡市地处河南省西部,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黄河南金三角地区,是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型工业城市。
现辖3县(渑池县、陕县、卢氏县)、2市(义马市、灵宝市)、1区(湖滨区)和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人口2 23万人,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
三门峡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中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虢国上阳城与虢国墓地三大发掘入选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三门峡地形多样,环境宜人。
地形有“五山四陵一分川”之称,海拔2413.8米的小秦岭老鸦岔脑峰是河南省最高峰。
年平均气温13.2℃,形成了具有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多元气候。
市域生态和谐,森林覆盖率35.49%,有甘山、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成千上万只白天鹅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到这里栖息越冬,被誉为“天鹅之城”。
三门峡积极实施特色农业强市战略,逐步建成了果品、畜牧、林业、烟叶、蔬菜、中药材六大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初步形成。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20.42亿元。
其中牧、果、林、烟、菜、菌、药、草八大特色支柱产业产值达96.58亿元,占80.2%。
农业信息化、标准化走在全国前列,信息化"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推广,成功申报创建全国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市。
灵宝苹果、大枣和卢氏木耳等10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是全国认证数量最多的地级市。
市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70亿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87元正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跨越。
稳定粮食产量,大力发展果、牧、林、烟等特色农业,努力打造“特色农业强市”。
门峡市土特产品种类多,分布广,质地好,历史悠久。
灵宝苹果驰名中外,现种植面积已达115.3万亩,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灵宝大枣个大肉厚,红圆甜脆,久负盛名;渑池仰韶杏全国独有,牛心柿饼曾是古代贡品,至今盛名不衰;卢氏的木耳、猴头、蘑菇、核桃、板栗、山楂、猕猴桃等在全国也享有盛誉;近年发展的崤山烟叶,已连续8年在全国评比中获奖,是我国烟叶生产的后起之秀,有“代云烟”之称;这里的山区自古就有“天然中药库”和“一步三药”的美称,全市已发现有中药材8大类,2000多个品种,主要有天麻、柴胡、黄芪、连翘等。
三门峡市情简介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全市总面积10496平方公里,2010年年底总人口约224.5万人。
三门峡地下地上资源极为丰富,目前发现矿藏66种,保有储量居河南省前三位的31种。
黄金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位,铝土矿、煤、锌、锑、硫铁矿、玻璃石英砂岩、铸型用砂、砷等17种矿为全省之冠;钼、铀、铅、银、磷、压电水晶、熔炼水晶、石墨等9种矿居全省第二位。
三门峡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强力发展工业,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874.4亿元,人均GDP达到5790美元,大大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2010年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81.72亿元。
二、三产业发达,2010年二三产业增加值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92%,其中工业占68.5%;煤炭、电力、黄金、氧化铝、电解铝等工业比重较大,在全省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中发电总装机容量326.5万千瓦/时,2010年发电总量135.8亿千瓦/时;电解铝年产能53万吨,2010年产量37.4万吨;氧化铝产能530万吨,2010年产量421万吨;原煤年产能2600万吨,2010年产量1968万吨;煤气产能320万标方/天,2010年产量17.5亿立方米;铅年产能20万吨,2010年产量8.5万吨;果汁年产能47
万吨,2010产量26.3万吨;汽车轮毂年产能300万只,柠檬酸钾年产能254万只。
黄金产量2010年达到120.1吨。
- 1 -。
目录1、三门峡市基本市况----------------------------------------------------------------------------------------------- 2 1.1三门峡市概况-----------------------------------------------------------------------------------------------------21.2三门峡市宏观经济----------------------------------------------------------------------------------------------22、三门峡规划--------------------------------------------------------------------------------------------------------32.1三门峡新区--------------------------------------------------------------------------------------------------------- 33、招商------------------------------------------------------------------------------------------------------------------44、政府领导-----------------------------------------------------------------------------------------------------------5 4.1市委市政府-------------------------------------------------------------------------------------------------------- 54.2三门峡市国土局------------------------------------------------------------------------------------------------- 65、土地市场信息---------------------------------------------------------------------------------------------------76、房地产市场------------------------------------------------------------------------------------------------------71、三门峡市基本市况1.1三门峡市概况三门峡辖1区(湖滨区)、3县(渑池县、郏县、卢氏县)、代管2个县级市(灵宝市、义马市)。
三门峡市情简介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是1957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工业城市,现辖2县、2市、2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国土面积10496平方公里,居全省第7位;人口230万,居全省第16位。
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在全省第一个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最高荣誉——“长安杯”,被誉为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
三门峡市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区位优势明显。
三门峡地处河南的“西大门”,从地理角度看,西接关中,东守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出关中、入中原的战略要冲,历史上唯一的通道——崤函古道以险峻闻名于世,古道上的函谷关有“丸泥封关”之称。
境内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310国道、郑(州)西(安)高铁横贯东西,209国道、三(门峡)淅(川)高速公路和蒙西铁路连通南北,加上已经规划的三门峡—江苏洋口港铁路,将形成“三纵五横”大交通网络,是连接豫晋陕三省的区域交通枢纽城市。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这里是中原经济区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承接转移示范区的交汇地带,东依中原经济区,西连接关中—天水经济区,北呼应太原经济圈,是亚欧大陆桥和陇海经济带上承东启西的重要枢纽。
二是资源丰富。
三门峡市的资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矿产资源,另一类是农产品资源。
矿产资源方面,已发现各类矿藏66种,其中“黄、白、黑”三大优势矿产:黄金远景储量1000吨,储量、产量均居全国第二;铝矾土储量3.78亿吨,居河南省第3位;煤炭保有储量11亿吨,居河南省第5位。
农产品资源方面,种类多、品质好,其中灵宝苹果、大枣、卢氏连翘、木耳、仰韶柿饼等16种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居全国前列。
年产优质苹果17.5亿公斤,年果品加工能力60万吨,浓缩果汁产能40万吨,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三门峡烟叶为河南省名优产品,烟叶生产连续多年居河南之首,是河南省烟叶生产第一大市。
第一坝……每一处胜景,都足以让人们沉醉其中!还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三门峡的每一处城镇和乡村:道情皮影,源远流长;百佛顶灯,中华一绝。
还有剪纸、布艺、面塑、虢国澄泥砚……无不彰显着三门峡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雄关漫道 物华天宝三门峡一向以山川雄奇闻名中外。
首推崤函古道的险峻。
可见一斑。
三门峡更以资源丰富,人。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
探明储量的有50种,量居全省前3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
白(铝)、黑(煤)是该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为全国第二;铝矾土总储量达1.3亿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成为三门峡向外界作旅游推介的宣传语。
白天鹅和三门峡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确切记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只是天鹅在迁徙途中的中转站,在补充食物、简短休息后,白天鹅继续南飞。
随着三门峡致力于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最宜居自然山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湖面广阔、水草丰美、食物充足,白天鹅遂不断在此停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十只、数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
而在市黄河明珠 重放光彩三门峡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工业占工业总量的近7成。
由于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三门峡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
面对资源日益减少带来的巨大挑战,三门峡人转变观念,站在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一高”战略。
大通关建设,旨在打造河南步形成,三门峡已经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物流、贸易和金融中心,其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
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也在三门峡成立,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合作体。
在第十八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上,“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奠定了三门峡作为黄河之旅核心城市的独特地位。
我的家乡三门峡沿黄河城市中距黄河最近的一座城市,景点不少哦三门峡市是1957 年伴随着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的兴建而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面积10309 平方千米,224.11 万人,辖2 区(湖滨区、陕州区)、2 县(渑池县、卢氏县)、2 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和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 个产业集聚区,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中国一艘054 护卫舰命名为三门峡号。
相传大禹治水时,凿龙门,开砥柱,在黄河中游这一段形成了“人门“鬼门” 、“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即由此名。
1、豫西大峡谷:豫西大峡谷风景区位于豫、秦、晋三省结合部的三门峡市卢氏县官道口镇境内。
2、灵宝:灵宝市位于豫晋陕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属三门峡市,北濒黄河,3、函谷关:函谷关位于河南省灵宝市北15 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 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4、天鹅湖:每年入冬以后到次年初春这段风寒雪飘的季节,三门峡这座美丽的城市总会迎来她相知的朋友-- 白天鹅。
5、三门峡黄河大坝:黄河三门峡大坝风景区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东北部。
北邻山西省,西邻陕西省,被人们称为豫西“金三角” 。
6、甘山森林公园:三门峡甘山森林公园总面积为3800 公顷,林木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7、虢国博物馆:虢国博物馆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区湖滨区北环路。
它北依黄河,南望崤山,是建立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周虢国贵族墓地遗址上的一座专题性博物馆。
8、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渑池县城北9 公里处的仰韶村,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最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
仰韶文化,因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故名。
仰韶文化也称彩陶文化,多数是粗陶。
9、地坑院又叫作天井窑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 ,距今已有约2000 年的历史。
地坑院名吃有灵宝苹果肉夹馍,羊肉汤,大营麻花,卢氏山珍,面豆,观音堂牛肉卤肉,十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