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1测试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4
本手册所描述控制图的选用程序第Ⅰ章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在今天的经济气候下,为了事业昌盛,我们——汽车制造商,供方及销售商必须致力于不断改进。
我们必须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提供产品及服务。
这些产品和服务必须不断地在价值上得以改进。
我们必须重视内部以及外部的顾客,并将顾客满意作为企业的主要目标。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我们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确保不断改进及使用有效的方法。
本手册涉及到第二个领域的某些要求。
它描述了能使我们致力于的改进更有效的几种基本的统计方法。
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程度的理解。
本手册的对象是见习生以及刚开始从事统计法应用的管理人员。
对于现在正在应用更先进技术的人员,本手册也可作为他们学习这些基本方法的参考文献。
本手册并没有包括所有的基本方法。
附录H所列的参考文献或手册中阐述了其他的基本方法(例如:检查清单、流程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等)及一些先进的方法(如其他控制图、试验设计、质量功能展开等)。
本书所述的基本统计方法包括与统计过程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有关的方法。
本手册的第1章阐述了过程控制的背景知识,解释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如变差的特殊及普通原因,并介绍了控制图,这个用来分析及监控过程非常有效的工具。
第Ⅱ章描述了构造和使用计量型数据控制图表(定量的数据,或测量)的-X—R,-X—s图,中位数图以及X—MR(单值及移动极差)图。
这一章还介绍了过程能力的概念并讨论了广泛应用的指数及比值。
第Ⅲ章介绍了用于计数型数据(定性数据或计数值)的几种控制图:p图、np图及u 图。
第Ⅳ章介绍了测量系统分析的内容并列举了适当的例子。
附录包括分组及过度调整的例子,如何使用控制图的流程图、常数及公式表、标准正态分布以及可复制的空白表等。
术语索引给出了本手册所使用的术语及符号的解释,参考文献一节向读者提供了进一步学习的材料。
在开始讨论之前,需进行六点说明:1.收集数据并用统计方法来解释它们并不是最终目标,最终目标应是对读者的过程不断加深理解。
目录1 目的 (2)2 执行原则........................... (3)3 适用范围........................... (3)4 主要职责........................ .. (3)5 可靠性测试程序............... (3)5.1 环境测试............... . (3)5.2 静电测试 (3)5.3 结构耐久测试...... . (3)5.4 表面装饰涂层测试...... . (3)5.5元器件可靠性测试 (3)5.6 安全器件测试 (3)1 目的1.1 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不断的催化产品的寿命和疲劳度,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1.2 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方法。
1.3 作为spc品质对spc产品放行的指导标准2 执行原则Spc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及判断标准,严格遵守此程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品质对spc产品的出货标准。
5 可靠性测试程序5.1环境测试样机标准数量:16台试验周期: 10天测试目的:通过连续的施加各种测试条件,加速产品的失效,提前暴露潜在问题。
试验流程:见下图,其中完成环测后和跌落测试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4小时。
精品文档A :产品平均失效寿命测试组合:样机数量: 16台5.1.1功能外观检查测试目的:测试预检查测试方法:OQC 功能外观检验标准进行检查测试标准:符合《成品检验指导书》中所有的指标。
5.1.2射频测量测试目的:测试预检查测试方法:使用 8960/CMU200 测试仪,参照《射频测试记录表》中项目列表,对所有样品进行参数指标预测试并保存测试结果测试标准:《射频指标记录表》中所有参数指标正常。
5.1.3 跌落试验测试条件: 6cm 厚水泥地板,2.4寸及以下LCD 跌落高度为1.2m ;2.6-2.8寸LCD 为1m ;3.0-3.4寸LCD 跌落高度为0.8m.3.5寸及以上LCD 跌0.5m 。
存储性能理事会(storage performance council,SPC)是一家非营利组织,主要使命是定义存储系统基准测试、实现其标准化并进行推广,为计算机行业及其客户提供客观、可验证的性能数据。
SPC 成员对所有公司、学术机构和个人开放。
根据存储行业的需要和行业所关心的问题,SPC在2001年创建了第一个行业标准性能基准测试,目标是推动存储性能的提高。
目前IBM,HP,Sun,HDS,Dell 等存储业内的巨头都是SPC的重要会员,并且都视自身产品获得更高的SPC标准评分为荣誉。
由于某种原因,存储业内的另一个巨头EMC一直未能参加SPC,这不免让我们有些遗憾。
SPC最为著名的标准是SPC-1和SPC-2。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厂商将自己产品的SPC-1和SPC-2的测试结果公布,可以说这两个标准是目前存储业内公认的最为活跃的测试标准。
SPC-1基准测试体现了存储供应商衡量存储系统处理复杂请求和大量数据的基本性能,其主要衡量存储系统在随机I/O负荷下的吞吐量(IOPS)。
而SPC-2则主要衡量在各种高负荷连续读写应用场合下存储系统的带宽(MB/s)。
SPC-1设计一个专门为测试存储系统在典型业务应用场合下的负载模型,这个负载模型连续不断地对业务系统并发的做查询和更新的工作,因此其主要由随机I/O组成。
这些随机I/O的操作涉及数据库型的OLTP应用以及E-mail系统应用,能够很好地衡量存储系统的吞吐量(IOPS)指标。
SPC-2与SPC-1测量的模式完全不同,它由3个不同负荷模型构成,主要衡量存储系统在连续大规模移动数据时的性能。
这3种负荷模型包括:(1)大文件处理模型。
该模型模拟同时读写多个大容量模型的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一般常用在科学计算和大规模金融计算领域中。
(2)大数据量的数据库查询模型。
该模型模拟数据之间的大量连接(join)和全表扫描应用场景,这些场景一般常用在数据挖掘和常务智能领域。
SPC统计过程控制一、什么是SPC、SPD、SPA?二、SPC基础知识三、SPC方法基本原理四、SPC控制图实施的步骤五、控制图的制作六、SPC控制图应用详细介绍一、什么是SPC、SPD、SPA?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品的不合格品率迅速降低,如电子产品的不合格率由过去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降低到百万分之一(ppm,10–6),乃至十亿分之一(ppb,10–9)。
质量控制方式也由过去的3s控制方式演进为6s 控制方式。
3s控制方式下的稳定状态不合格品率为2.7×10–3(0.27%),6s控制方式下的稳定状态不合格品率仅为2.0×10–9(10亿分之二),这就是21世纪的超严格质量要求,各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超严格质量要求。
因此,著名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早在1994年就在美国质量管理学会年会上指出:“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
大家知道,贯彻预防原则是现代质量管理的核心与精髓。
对如此严格的质量要求,采取什么样的科学措施和科学方法来贯彻预防原则并保证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呢?这就要提到“SPC”、“SPD”与“SPA”。
1.SPCSPC即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SPC主要是指应用统计分析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科学的区分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随机波动与异常波动,从而对生产过程的异常趋势提出预警,以便生产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异常,恢复过程的稳定,从而达到提高和控制质量的目的。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加工尺寸的波动是不可避免的。
它是由人、机器、材料、方法和环境等基本因素的波动影响所致。
波动分为两种: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
正常波动是偶然性原因(不可避免因素)造成的。
它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在技术上难以消除,在经济上也不值得消除。
异常波动是由系统原因(异常因素)造成的。
它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但能够采取措施避免和消除。
过程控制的目的就是消除、避免异常波动,使过程处于正常波动状态。
工艺步骤中打分标准0分-无关;
零件防尘目视互检3.供应商硫化工艺监控;3.飞边去除作业指导;4.检3.检验试验;4.进3.定期抽检
3.零件防尘;
4.夹具夹2.作业指导书;3.目视互检;2.作业指导书;3.目视互检;2.钎焊夹具定期验证;2.专用钎焊夹具;3.钎焊夹具定1.90--2.00;3.专用钎2控制方法。
例如“根据1E 标准目测
分标准为:0分-无关;1分-弱相关;3分强相关
+负压装置+员工手3.互检;进料检验(检验指导
产品审核
参数控制;
定物流规范;
SPC;4. SPC;5.
产品审核
检验(
)控;2.
缓冲带;2.参数控制;
;2.
流转
产品审核SPC;5.
制;
检2.
C控制
产品审核产品审核。
目 录1 目的........................... ...................................................... .. (2)2 执行原则........................... ............................................. (3)3 适用范围........................... ............................................. (3)4 主要职责........................ ............................................. .. (3)5 可靠性测试程序............... ............................................. (3)5.1 环境测试............... ............................................. . (3)5.2 静电测试 (3)5.3 结构耐久测试...... ............................................. . (3)5.4 表面装饰涂层测试...... ....................................... . (3)5.5 元器件可靠性测试............................................. .. (3)5.61 目的 1.1 1.2 1.3 2 Spc 3 5 5.1 试验流程: 4小时。
A :产品平均失效寿命测试组合:样机数量: 16台5.1.1功能外观检查测试目的:测试预检查测试方法:OQC 功能外观检验标准进行检查测试标准:符合《成品检验指导书》中所有的指标。
目录前言---------------------------------------------S1-1 第Ⅰ章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S1-2 第一节预防与检测-----------------------------S1-2 第二节过程控制系统----------------------------S1-3 第三节变差的普通及特殊原因---------------------S1-4 第四节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S1-6 第五节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S1-7 第六节持续改进过程循环的各个阶段----------------S1-9 第七节控制图-----------------------------------S1-10 第八节控制图的益处-----------------------------S1-11第Ⅱ章计量型数据控制图------------------------------S2-1第一节-------------------S2-2第二节----------------S2-10~图)-----------------------S2-11 第三节中位数图(RX-第四节单值和移动极差图(MRX-)----------------S2-12 第五节计量型数据的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的理解------S2-15 第Ⅲ章计数型数据控制图------------------------------S3-1 第一节不合格品率的P图--------------------------S3-1 第二节不合格品数的n p图-------------------------S3-8 第三节不合格数的c图----------------------------S3-9 第四节单位产品不合格数的u图--------------------S3-11第Ⅳ章其它类型控制图------------------------------S4-1 第一节停止灯控制图--------------------------S4-1 第二节区域控制图--------------------------S4-4前言统计过程控制(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第Ⅰ章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利用统计技术⇨控制过程⇨持续改进过程1.1统计技术⇨控制图、流程图、排列图、因果分析图、DOE、QFD、检查清单1.2 六点说明1.2.1 收集数据是对过程的加深了解1.2.2 研究变差和应用统计技术重点在车间1.2.3 重点在生产过程(输出过程)而非零件(IQC)1.2.4 实际工作经验的展现1.2.5 本书为统计方法的第一步,鼓励再看正规之统计学1.2.6 测量系统对合适数据分析很重要(可参考MSA手册)1.3 八小节1.3.1 第一节预防与检测1.3.2 第二节过程控制系统1.3.3 第三节变差:普通及特殊原因1.3.4 第四节局部措施和对系统采取措施1.3.5 第五节过程控制和过程能力1.3.6 第六节过程改进循环及过程控制1.3.7 第七节控制图:过程控制的工具1.3.8 第八节控制图的益处第Ⅰ章持续改进及统计过程控制概述第一节预防与检测过程控制的需要检测—容忍浪费预防—避免浪费在管理部门经常靠检查或重新检查工作来找出错误,这种方法是浪费的。
SPC-1存储性能测试标准的由来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SPC存储性能测试的背景知识,SPC组织是存储领域性能测试权威机构,是由众多业内厂商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核心成员主要包括IBM,HP,Oracle,希捷,富士通,日立,Netapp以及华为赛门铁克等厂商。
由于存储系统应用环境复杂,单纯的某项指标的测试往往不足以反映该存储系统在生产环境业务应用中的使用性能,为此,SPC组织针对业界典型的各类应用业务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工作,针对较为普遍的在线类业务、大规模文件处理类业务、面向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类业务分别推出了SPC-1、SPC-2、SPC-3BR三种测试规范和相应的测试工具,为客户采购存储系统时,评估存储系统的性能和性价比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测试工具。
其中SPC-1测试则针对存储子系统在执行关键业务应用时的性能表现。
这些应用主要以随机I / O操作为特点,包括查询和更新操作。
这一类应用的例子包括OLTP、数据库操作和邮件服务器运作等。
由于中高端存储系统往往在用户的系统环境中担当关键业务应用的数据基础平台,也因此,SPC-1测试结果对于中高端存储系统来说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由于在线业务具有如下特征:对读写反应时间敏感;工作负载动态变化;存储空间可靠性要求高;用户访问行为多样化;要求数据持续保存而不损坏或丢失等。
针对在线应用环境的特征,SPC设计了八种模拟用户数据访问行为的I / O流,并通过并通过BSU(Business Scaling Units,事务扩展单元)来控制模拟应用的I / O请求的规模,通过ASU(Applications Storage Units,应用存储单元)来描述响应I / O请求的存储配置,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SPC-1的基准测试模型。
测试流程介绍SPC-1正式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了metrics测试、repeat1测试、repeat2测试、persistence1测试及设备下电再上电后的persistence2测试这四个测试环节,具体测试流程参考下图所示:▲SPC-1测试流程在SPC-1测试过程中不能被打断,其中metrics和repeat测试主要测试存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persistence测试主要测试设备下电再上电后的数据一致性与可靠性。
企業現代管理系列培訓教材SPC(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制程管制培訓教材編號:QA-040107东莞新隆漆包线有限公司品质部S P 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統計制程管制一、前言統的製造方法是生産單位負責生産,品管單位負責檢查成品並剔除所有傳不合格品;而在管理方面,則不斷稽核工作情形以發現缺失,上述都是基於不良查檢或偵測的觀點,這是非常浪費的,因爲有許多的工時與物料已經投注在被拒絕接收的産品與服務上面了。
如果在生産當初就避免不良品,將是更積極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所謂的不良預防爲上。
預先防止的觀念,大家都可以理解,我們常聽到“一件産品必頇第一次就做好”,然而這種口號是不夠的;爲了確實做好預先防止,我們深信“品質是製造出來的”,在製造生産的品管系統上,我們因有“統計制程管制”的技術,以便分析生産過程中半成品或成品的品質變異,一旦發現任何不正常的狀況,即可採取改正措施,預先防止不良的發生。
二、S PC相關名詞定義及解釋●變異:各産品間的差異。
變異爲制程中無法避免,如何二相同制程的産品必然會有變異存在。
變異的來源有二種:一爲機遇原因,一爲非機遇原因。
●標準差:變異的正平方根。
以“σ”表示。
●柏拉圖:依專案別分層,再按出現次數的大小順序排列,同時表示累積和的圖。
例如:將不良品依不良的內容別分類,再按不良『品』數的順序排列繪製柏拉圖,即可瞭解不良的重點順位。
●平均值:樣本量測的平均數。
●平均數:通常指算術平均數,以“-”在符號的上方代表之;如X代表X的平均數,X代表X的平均數。
●特性:制程中的特徵(不一定指産品),可用計量值或計數值以表示其特徵者。
●特性要因分析:系統性地特定之結果與原因系列的關係圖。
也稱爲魚骨圖(圖形狀相似)或石川磬圖(石川磬爲創始人)。
●個別值:測量一個樣品或一個特性的測量值。
●計量值:一種品質特性的數值,可用連續值(Continuous Quantity)計量者。
目录1 目的........................... .. (2)2 执行原则........................... (3)3 适用范围........................... (3)4 主要职责........................ .. (3)5 可靠性测试程序............... (3)5.1 环境测试............... . (3)5.2 静电测试 (3)5.3 结构耐久测试...... . (3)5.4 表面装饰涂层测试...... . (3)5.5元器件可靠性测试 (3)5.6 安全器件测试 (3)1 目的1.1 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不断的催化产品的寿命和疲劳度,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1.2 规范可靠性试验作业方法。
1.3 作为spc品质对spc产品放行的指导标准2 执行原则Spc产品可靠性试验程序及判断标准,严格遵守此程序。
3 适用范围适用于品质对spc产品的出货标准。
5 可靠性测试程序5.1环境测试样机标准数量:16台试验周期: 10天测试目的:通过连续的施加各种测试条件,加速产品的失效,提前暴露潜在问题。
试验流程:见下图,其中完成环测后和跌落测试的时间间隔应不超过4小时。
A :产品平均失效寿命测试组合:样机数量: 16台5.1.1功能外观检查测试目的:测试预检查测试方法:OQC 功能外观检验标准进行检查测试标准:符合《成品检验指导书》中所有的指标。
5.1.2射频测量测试目的:测试预检查测试方法:使用 8960/CMU200 测试仪,参照《射频测试记录表》中项目列表,对所有样品进行参数指标预测试并保存测试结果 测试标准:《射频指标记录表》中所有参数指标正常。
5.1.3 跌落试验测试条件: 6cm 厚水泥地板,2.4寸及以下LCD 跌落高度为1.2m ;2.6-2.8寸LCD 为1m ;3.0-3.4寸LCD 跌落高度为0.8m.3.5寸及以上LCD 跌0.5m 。
SPC-1存储性能测试标准的由来
这里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SPC存储性能测试的背景知识,SPC组织是存储领域性能测试权威机构,是由众多业内厂商组成的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核心成员主要包括IBM,HP,Oracle,希捷,富士通,日立,Netapp以及华为赛门铁克等厂商。
由于存储系统应用环境复杂,单纯的某项指标的测试往往不足以反映该存储系统在生产环境业务应用中的使用性能,为此,SPC组织针对业界典型的各类应用业务作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工作,针对较为普遍的在线类业务、大规模文件处理类业务、面向文件系统的备份和恢复类业务分别推出了SPC-1、SPC-2、SPC-3BR三种测试规范和相应的测试工具,为客户采购存储系统时,评估存储系统的性能和性价比提供了现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测试工具。
其中SPC-1测试则针对存储子系统在执行关键业务应用时的性能表现。
这些应用主要以随机I / O操作为特点,包括查询和更新操作。
这一类应用的例子包括OLTP、数据库操作和邮件服务器运作等。
由于中高端存储系统往往在用户的系统环境中担当关键业务应用的数据基础平台,也因此,SPC-1测试结果对于中高端存储系统来说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由于在线业务具有如下特征:对读写反应时间敏感;工作负载动态变化;存储空间可靠性要求高;用户访问行为多样化;要求数据持续保存而不损坏或丢失等。
针对在线应用环境的特征,SPC设计了八种模拟用户数据访问行为的I / O流,并通过并通过BSU(Business Scaling Units,事务扩展单元)来控制模拟应用的I / O请求的规模,通过ASU(Applications Storage Units,应用存储单元)来描述响应I / O请求的存储配置,这些元素共同组成了SPC-1的基准测试模型。
测试流程介绍
SPC-1正式的测试流程主要包括了metrics测试、repeat1测试、repeat2测试、persistence1测试及设备下电再上电后的persistence2测试这四个测试环节,具体测试流程参考下图所示:
▲SPC-1测试流程
在SPC-1测试过程中不能被打断,其中metrics和repeat测试主要测试存储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persistence测试主要测试设备下电再上电后的数据一致性与可靠性。
▲SPC-1 Metrics测试环节
Metrics测试首先按系统能达到的最大负载进行长时间稳定性测试(Sustainablity Test Phase),通过延迟曲线以评判其性能稳定性;之后进入IOPS测
试阶段(IOPS Test Phase),会获取100%负载时的IOPS值,作为系统最高IOPS 值体现在测试报告中;最后进入负载递减测试阶段(Response Time Ramp Test Phase),负载会按照95%,90%,80%,50%,10%这种贴近OLTP类真实应用的负载周期变化规律进行梯度递减,测试IOPS和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详细记录各负载点的性能与延迟变化情况,会重点关注10%负载时的平均延迟。
从OLTP 类应用的需求考虑,以上测试均需要保证系统的I / O平均延迟小于30ms才算通过。
▲SPC-1 Repeat测试环节
Repeat测试包含Repeatability Test Phase#1和Repeatability Test Phase#2两次测试,每次Repeat测试会度量Metrics测试中所获得的最高IOPS和10%低负载时的平均响应时间是否可以重现,且误差不能大于5%,确保Metrics测试阶段获得的存储系统性能结果是可以重复获得,而非昙花一现。
应用存储区域(ASU)与模拟工作负载
SPC基准模拟了三个不同的应用存储区域(临时存储区域(ASU1)、固定存储区域(ASU2)以及日志存储区域(ASU3))。
因为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存储区域承担的I / O负载的类型的大小也是不同的,所以SPC对三个存储区域的I / O数据流特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其中ASU1包含4类I / O流,ASU2包含3类,ASU3包含1类。
每个I / O流都具有特定的I / O大小、读写比例、访问方式、访问区域、访问强度等定义,具体见下面的I / O流特性表格:
▲I / O流特性表格
由于ASU1、ASU2、ASU3分别模拟了三类不同的工作负载,在测试过程中,分别给这三类工作负载划分了一定的容量空间,以下则是三类不同的应用区域的具体容量比例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