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集成测试
- 格式:ppt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67
实验三集成测试1实验类型:设计性要求:必做学时:62实验内容: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3实验的基本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桩模块和驱动模块的开发。
2、发现并排除在单元模块连接中可能发生的问题。
4 实验主要方法1 定义: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如根据结构图)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实践表明,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地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
一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露出来。
子系统:子系统是一种模型元素,它具有包(其中可包含其他模型元素)和类(其具有行为)的语义。
子系统的行为由它所包含的类或其他子系统提供。
子系统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这些接口定义子系统可以执行的行为。
使用可以通过多种互补的方法来使用子系统,将系统分为若干个单元,这些单元:可以独立预定、配置或交付可以独立开发(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可以在一组分布式计算节点上独立部署可以在不破坏系统其他部分的情况下独立地进行更改此外,子系统还可以:将系统分为若干单元,以提供对关键资源的有限安全保护在设计中代表现有产品或外部系统从类协作中确定子系统如果某个协作中的各个类只是在相互之间进行交互,并且可生成一组定义明确的结果,就应将该协作和它的类封装在一个子系统中。
这一规则同样适用于协作的子集。
可以对协作的任何部分或全部进行封装和简化,这将会使设计更易于理解。
桩模块和驱动模块:软件测试技术的一种,主要用在单元测试阶段。
由于对已开发的单元模块功能和行为测试会涉及到仿真对象的概念,比如说驱动模块和桩模块。
驱动模块是用来模拟被测试模块的上一级模块,相当于被测模块的主程序。
它接收数据,将相关数据传送给被测模块,启用被测模块,并打印出相应的结果。
桩模块(Stub)是指模拟被测试的模块所调用的模块,而不是软件产品的组成的部分。
主模块作为驱动模块,与之直接相连的模块用桩模块代替。
集成测试的方法一、简介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是指用于验证不同模块之间协作的测试技术。
它包括从单个模块开始、把已软件系统中模块逐个集成、测试,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验证。
集成测试的重点在于在集成各个模块后的部分系统,对不同模块之间的交互、组合进行检查测试,验证系统整体的可用性。
集成测试主要检验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通过把模块一个一个集成,并与其它模块进行协作,来检验程序的正确性及其可行性。
二、集成测试的方法1、单元集成测试单元集成测试是指在系统设计的初始阶段,用来测试单个或多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并确定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这一测试阶段,模块的接口是静态的,而模块的内部功能开发得较为完善。
单元集成测试时所运行的一系列测试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用来进行集成测试的准备工作,而这些测试任务本身构成一个完整的测试系统,可以在准确度和效率方面对系统表现作出判断。
2、模块集成测试模块集成测试是指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测试方法,它是把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应该依据设计和开发规范进行开发和测试,模块之间也有特定的接口和协作。
模块集成测试的关注点在于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的一致性,是为系统集成测试的准备工作。
3、系统集成测试系统集成测试是指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最后一种测试方法,它的目的是检查已开发的部件,验证系统的整体功能,确保系统能够按要求运行。
系统集成支持与设计开发活动有关的各种工作,以及在集成过程中引起可能的各种BUG(如参数的不匹配、操作的不一致等)。
测试过程中,发现错误后需要修改错误,这是集成测试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四、优缺点优点:1、集成测试可以检查系统的整体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集成测试可以发现可能的Bug,避免严重的系统漏洞。
3、集成测试可以检查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协作,确保系统能够按要求正确运行。
缺点:1、集成测试需要对系统的架构有深入的了解,以及相应的测试环境,这样才能保证测试效果。
什么是集成测试?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测试方法,用于验证多个组件或模块在一起工作时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它的目的是检测和解决组件之间的集成问题,以确保整个系统在集成的环境中能够正常运行。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将系统分解为多个组件或模块,每个组件负责实现特定的功能。
集成测试的主要任务是验证这些组件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确,以及组件在一起工作时是否符合预期。
集成测试的关键特点包括:1. 组件集成:集成测试关注的是多个组件在一起工作的情况。
这些组件可以是函数、模块、库、服务或子系统等。
集成测试的目标是确保这些组件能够正确地协同工作,完成预期的功能。
2. 接口测试:集成测试重点测试组件之间的接口和数据交换。
它验证数据的传递、参数的传递、函数的调用等,以确保组件之间的通信是正确的和一致的。
3. 依赖管理:集成测试需要考虑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组件可能依赖于其他组件的功能或数据,因此在进行集成测试时,需要确保这些依赖被正确地管理和满足。
4. 整体功能验证:集成测试不仅验证组件之间的接口,还验证整体系统的功能。
它测试系统在一起工作时是否能够完成预期的功能,并满足用户需求和规格。
集成测试的策略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集成测试方法:1. 自上而下(Top-down):自上而下的集成测试从系统的最高级别开始,逐渐向下测试系统的各个组件。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使用模拟或桩(Stub)来代替下层组件,以便尽早进行测试。
2. 自下而上(Bottom-up):自下而上的集成测试从系统的最低级别开始,逐渐向上测试系统的各个组件。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使用驱动程序(Driver)来代替上层组件,以便尽早进行测试。
3. 混合方法(Hybrid):混合方法结合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思想,从系统的中间层次开始测试。
在这种方法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策略进行测试。
一、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的概念集成测试(Integration Testing)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概要设计要求组装成为一个子系统或者系统,进行集成测试。
二、集成测试关注的重点一些模块虽然能够单独工作,但并不能保证连接起来也能正常的工作,程序在某些局部反映不出来的问题,在全局上很可能暴漏出来,影响功能的实现,因此集成测试应当考虑两大(5个)问题:1、模块间的接口(接口的覆盖率)(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会不会被异常修改。
2、集成后的功能(参数的传递)(1)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单个模块的误差积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
三、集成测试的三个级别由于集成的力度不同,一般可以把集成测试划分为三个级别:1、模块内集成测试。
2、子系统内集成测试。
3、子系统间集成测试。
四、集成测试策略集成测试策略最主要的有三种:1、大爆炸集成(Big Bang Integration)。
2、自顶向下集成(Top-Down Integration)。
3、自底向上集成(Bottom-up Integration)。
基于以上三种测试策略,又提出了以下五种集成测试策略,它们都是在上面的三种主要测试策略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改进而成的。
1、三明治集成(Sandwich Integration)。
2、基干集成(Backbone Integration)。
3、分层集成(Layers Integration)。
4、基于功能的集成(Function-Based Integration)。
5、基于进度的集成(Schedule-Based Integration)下面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这几种集成测试策略。
1、大爆炸集成(Big Bang Integration)(1)概念:大爆炸集成(Big Bang Integration)是属于非增值式集成(Non-Incremental Integration)的一种方法,也叫一次性组装货整体拼装。
集成测试方法一、什么是集成测试方法集成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测试方法,旨在验证系统中不同模块之间的集成是否正常,以及系统是否能够按预期功能和性能运行。
集成测试方法是为了检查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以及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否符合预期。
二、为什么需要集成测试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会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进行开发,每个模块由不同的开发人员负责。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就需要进行集成测试来验证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确,以及系统是否能够整体协调运行。
集成测试的目的是在系统开发的早期就发现和解决模块之间的交互问题,避免将这些问题带入到后续的测试和生产环境中,从而减少系统故障和延误项目进度。
通过集成测试方法的应用,可以早期发现和解决系统集成中的问题,提高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集成测试的方法和步骤3.1 静态集成测试方法静态集成测试方法是一种通过代码审查、检查以及静态分析等技术手段来验证系统模块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的方法。
它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源代码的分析,检查系统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正确,以及接口是否符合设计规范。
静态集成测试方法的步骤如下:1.确定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分析模块的接口定义和调用关系。
2.对系统的源代码进行静态分析,检查代码中的错误和潜在问题。
3.进行代码审查,检查代码的质量和规范性。
4.验证系统模块之间的依赖关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输出静态集成测试结果,包括错误和警告信息。
3.2 动态集成测试方法动态集成测试方法是一种通过对系统进行运行时的测试来验证系统模块之间的交互是否正确的方法。
它的主要目标是模拟系统的实际运行环境,测试系统在真实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动态集成测试方法的步骤如下:1.确定系统的运行环境和测试需求,包括硬件和软件配置等。
2.编写集成测试用例,包括对模块之间的接口和功能进行测试。
3.根据测试需求,配置和准备测试环境,包括安装必要的软件和配置测试数据。
4.运行集成测试用例,记录测试结果,包括错误和警告信息。
什么是集成测试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测试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而集成测试,作为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那么,究竟什么是集成测试呢?简单来说,集成测试就是将多个经过单元测试的模块组合在一起,对它们之间的接口和交互进行测试,以确保这些模块能够协同工作,实现预期的功能。
想象一下,一个软件就像是一个复杂的机器,由许多不同的零部件组成。
每个零部件都经过了单独的检验,确保它们自身没有问题。
但当把这些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时,可能会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
比如说,两个零部件之间的接口不匹配,或者它们在协同工作时产生了冲突,导致整个机器无法正常运转。
集成测试的目的就是要在软件这个“机器”组装的过程中,发现并解决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理解集成测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几个特点。
首先,集成测试关注的是模块之间的接口。
接口就像是模块之间交流的“桥梁”,如果接口设计不合理或者存在错误,那么模块之间的信息传递就会出现问题,从而影响整个软件的功能。
其次,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之后进行的。
单元测试主要是针对单个模块的功能进行测试,确保每个模块都能正常工作。
而集成测试则是在此基础上,将多个模块组合起来,测试它们之间的协同工作能力。
再者,集成测试的测试用例设计比较复杂。
因为要考虑多个模块之间的交互情况,所以需要设计出能够覆盖各种可能的接口组合和交互场景的测试用例。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集成测试呢?第一,它可以发现模块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不同的模块可能是由不同的开发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开发的,使用的技术和环境可能会有所不同。
通过集成测试,可以及时发现这些模块在组合在一起时出现的不兼容问题,并进行修复。
第二,集成测试能够验证系统的整体功能。
虽然每个模块在单元测试中都通过了测试,但只有当它们组合在一起时,才能真正验证系统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整体功能。
第三,它有助于提高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通过发现和解决模块之间的接口问题,可以减少软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软件的稳定性。
集成测试-详解目录• 1 什么是集成测试• 2 集成测试的目标• 3 集成测试应考虑问题• 4 集成测试过程o 4.1 计划阶段o 4.2 设计阶段o 4.3 实现阶段o 4.4 执行阶段• 5 集成测试的实施方案o 5.1 自顶向下测试o 5.2 自底向上测试o 5.3 核心系统测试o 5.4 高频集成测试什么是集成测试集成测试是指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将所有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为子系统或系统,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最简单的形式是:把两个已经测试过的单元组合成一个组件,测试它们之间的接口。
从这一层意义上讲,组件是指多个单元的集成聚合。
在现实方案中,许多单元组合成组件,而这些组件又聚合为程序的更大部分。
方法是测试片段的组合,并最终扩展成进程,将模块与其他组的模块一起测试。
最后,将构成进程的所有模块一起测试。
此外,如果程序由多个进程组成,应该成对测试它们,而不是同时测试所有进程。
集成测试测试组合单元时出现的问题。
通过使用要求在组合单元前测试每个单元并确保每个单元的生存能力的测试计划,可以知道在组合单元时所发现的任何错误很可能与单元之间的接口有关。
这种方法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数量减少到更简单的分析级别。
一个有效的集成测试有助于解决相关的软件与其它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集成测试是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测试在将所有的软件单元按照概要设计规格说明的要求组装成模块、子系统或系统的过程中各部分工作是否达到或实现相应技术指标及要求的活动。
也就是说,在集成测试之前,单元测试应该已经完成,集成测试中所使用的对象应该是已经经过单元测试的软件单元。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如果不经过单元测试,那么集成测试的效果将会受到很大影响,并且会大幅增加软件单元代码纠错的代价。
集成测试是单元测试的逻辑扩展。
在现实方案中,集成是指多个单元的聚合,许多单元组合成模块,而这些模块又聚合成程序的更大部分,如分系统或系统。
集成测试采用的方法是测试软件单元的组合能否正常工作,以及与其他组的模块能否集成起来工作。
集成测试,又叫组装测试、联合测试等,主要工作是把单元测试通过的各个模块逐步集成在一起,来测试数据是否能够正确传递和调用,以及各个模块是否能正确的协同工作。
目的是确认各软件组成集成后形成的子系统能否达到系统设计技术中各组间协调工作的设计目标另外集成测试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测试级别,比如单元集成测试、系统集成测试等。
集成方式:
1)一次性集成测试模式:一次性把所有模块组装在一起进行测试,会导致对错误的定位和纠正非常困难。
2)增量式集成测试模式:集成是逐步渐增的,将可能出现的差错分散暴露出来,易于对错误进行定位和纠正,且一些模块在多次集成中得到反复检测,可取得较好的测试结果。
集成测试级别:
1)组件集成测试:对不同的软件组件之间的接口和相互作用进行测试,一般在组件测试之后进行。
2)系统集成测试:对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和接口进行测试,一般在系统测试结束之后进行。
核心系统优先集成测试步骤:
1)对核心系统中的模块进行单独的、充分的测试;
2)核心系统的所有模块一次性集合到被测系统中,在规模相对较大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自底向上的步骤,集成核心系统的各组成模块。
3)按照各外围软件部件的重要程度以及模块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拟定外围软件部件集成到核心系统中的顺序方案
4)完成外围软件部件内部的集成测试
5)按顺序不断加入外围软件部件到核心系统
集成测试关注的重点:
1)模块接口的数据交换
2)各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功能
3)模块间是否有不利影响
4)全局数据结构
5)单个模块的误差是否会累积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