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例4
- 格式:pptx
- 大小:1.97 MB
- 文档页数:26
“分数除法例4”教学设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者竜乡小学龙庆伟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37页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思路,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2、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数量关系式。
3、使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
培养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铺垫引入:1、写出数量关系式3。
(1)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2。
(2)梨树棵数是苹果树的32、只列式,不计算。
4是多少?(1)、20的51,槐树有多少棵?(2)、杨树有80棵,槐树的棵数是杨树的43、揭题,板书课题: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学习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4、课件出示例4中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看情境,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小明重多少千克?二、探究建模:1、解决问题:(1)问题:要求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要选择那些已知条件?你的理由是什么?师:引导学生筛选有效信息(2)画线段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学生:独立思考,尝试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学生:看线段图分析,写出数量关系4=小明体内水分的质量小明的体重×5(3)列式解答学生:独立尝试列式解答。
师:巡视指导,抽生汇报解法。
预设1,用方程解答 预设2,用除法解答 预设3,除法 解:设小明的体重是xkg 。
28÷54 28÷4×554x = 28 =28×45 =7×5 54x ÷54=28÷54 =35(kg ) =35(kg ) X =35(4)对比分析,优化方法问题:对比以上三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方法及理由。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例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我的口吻,为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第3单元分数除法例4解决问题∣人教新课标,设计一份详细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单元分数除法中的例4解决问题。
本例题主要引导学生利用分数除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分数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教材、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创设一个实际问题情境,如一家三口吃一块蛋糕,爸爸吃了这块蛋糕的$\frac{1}{3}$,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frac{2}{5}$,那么剩下的蛋糕是多少?2. 自主探究: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小组合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4. 讲解例题:通过多媒体展示教材中的例4,让学生观察、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5. 随堂练习:出示一些类似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检验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分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七、作业设计1. 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云阳县后叶小学六年级数学专用分数除法应用题例4编写人:万励审核人:小学数学组六年级上学习内容第59页学习重点:1.分数除法应用题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还多几(少几)是多少(会写等量关系式)2.学会用方程解的方法一.自主学习1.知识连接(圈画出单位“1”,并写出等量关系式)(3分钟内完成)①柏树棵树是柳树的4/5。
②月季的3/5相当于玫瑰的株数。
③肌肉约占体重的2/5。
(以上几题有做不来的请举手)2.导入新学习(12分钟完成)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0公里,有大峡之称。
巫峡绮丽幽深,以俊秀著称天下。
它峡长谷深,奇峰突兀,层峦叠嶂,云腾雾绕,江流曲折,百转千回,船行其间,宛若进入奇丽的画廊,充满诗情画意。
西陵峡西起秭归县香溪河口,东至宜昌市南津关,全长76公里,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因位于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称)的西边,故叫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
例:巫峡长40千米,比西陵峡长度的1∕2多2千米。
西陵峡长多少千米?①请再读一遍题②此题的问题是。
③根据()长度的1∕2加上()千米等于巫峡的长度。
④写出此题等量关系。
⑤又知巫峡长是()千米。
所以我们可以假设()长为ⅹ千米。
解:设()长ⅹ千米。
答:。
二.问题交流,合作学习(5分钟完成)1.小组长带领同学们讨论以上这道例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2.做书上60页课堂活动3题,小组长带领同学们讨论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再求解。
三.展现提升(5分钟完成)(老师抽问每小组中的其中一位同学,讲一讲课堂活动3题的解题思路是什么?)四.汇报总结(3分钟完成)小组讨论今天学习了什么?有没有还不懂的?(每小组派一名同学在全班汇报)五.巩固训练(独立完成以下作业,时间12分钟)1、一台拖拉机第一天耕地24公顷,第二天比第一天的5∕6多耕4公顷,第二天耕地多少公顷?(认真读题哦,这道题好像可以不用方程解哦)先写等量关系式2.一个平行四边形,底是2米,高比底的1∕2长2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3.有三根绳子,其中第二根绳子长110米,第二根绳子比第一根绳子的4∕5短10米,第二根绳子比第三根绳子的4∕5还长10米。
分数除法应用题(解决问题1)教学设计庆城小学 杨小成课题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37页的内容(例4、例5及“做一做”),练习八的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熟练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的能力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1、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23,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4,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2、让学生观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
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54 =体内水分的重量 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
二、新授1、教学例4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54 =体内水分的重量 (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x ,列方程来解决问题)(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答应用题。
(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54 =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54 =小明的体重) 2、巩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三、练习:1、练习8第1—3题。
(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后再进行解答。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分数除法的应用(1)—例4》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分数除法的应用,主要围绕例4展开。
通过例4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利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熟练运用分数除法进行计算。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学会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3. 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数除法的概念理解。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
2. 黑板和粉笔。
3. 练习题和答案。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从而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4进行详细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4. 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1. 分数除法的概念。
2.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例4的解析。
作业设计1. 分数除法的计算题。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例4的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分数除法应用于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概念,掌握计算方法,并将分数除法应用于生活实际。
同时,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布置,巩固学生对分数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引入在引入环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问题,例如:“如果你有3个苹果,想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多少苹果?”这个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感,同时引出分数的概念。
接着,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如果每个人得到的是苹果的一部分,那么这部分苹果如何表示?”通过这个问题,自然地引出分数除法的概念。
2. 讲解在讲解环节,教师需要清晰地解释分数除法的定义,即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解法(例4)1、爸爸体重75千克,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157,小明体内水分的重量占小明体重的54。
(1)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小明体内有多少千克水分? 2、(例4)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2,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54,小明体内28千克水分,小明重多少千克?3、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200千米,东西距离是南北的5552,南北相距多少千米? 4、一杯250ml 的鲜牛奶大约含有103克的钙质,占一个成年人一天所需钙质的83。
一个成年人一天大约需要多少钙质?5、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大约是每秒8千米,相当于宇宙飞船速度的574。
宇宙飞船的速度大约是多少?6、图书馆有科普读物320本,占全部图书52,科普读物相当于故事书的34。
(1)图书馆共有多少本图书?(2)图书馆有多少本故事书?7、小轿车的速度是每小时80千米,相当于一种超音速飞机的201。
这种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8、小军今年12岁,他的年龄是爸爸的31,是爷爷的51。
(1)小军爸爸今年多少岁?(2)小军爷爷今年多少岁?9、东方小学六一班女生比男生少51,刚好少6人,六一班有男生多少人? 10、明明看一本科技书,已经看了60页,刚好是这本书的83,这本科技书一共有多少页?11、饲养场养鸡300只,养鸭的只数是鸡的53,是鹅只数的76,饲养场养鹅多少只?12、光明小学六一班同学在向灾区捐款活动中,共捐款360元,占全校捐款的43,全校捐款多少元?13、小明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18千克,正好是这袋大米的43,这袋大米还剩多少千克? 14、小明在一个周末看了42页书,正好是这本书的76,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15、刘叔叔骑自行车从A 地到B 地,第一小时行了29km ,第二小时行了25km ,两小时行的路程之和正好两地之间距离的53,A 、B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6、养鸡场有鸡360只,鹅的只数是鸡的65,又是鸭的43。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教学设计《解决问题》教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7页例4,练八第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地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使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列方程解决简单的分数除法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数量关系列出等量关系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画图工具(铅笔、直尺等)。
教学过程:一、复铺垫1.读一读下面的关键句,说说你的理解。
师:上面各题中的分数是相对于哪个量而言的?把谁看作单位“1”?两个量之间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学生自力分析题意,口头叙述数量关系,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补充。
2.复分数乘法问题。
如果兔子的总数是30只,新购图书的数量为100本,会不会求出白兔的只数和童话书的本数?学生先列式作答,再集体交流。
3.小结:这是我们之前研究过的有关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今天,我们要研究简单的用分数除法解决的实际问题。
(揭示课题)(设想意图:经由过程这两道题的热身,回忆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步骤,为后面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问题作铺垫。
)二、探索交流1.出示例题。
2.阅读与理解。
(1)阅读题目,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条件和问题。
(2)要求XXX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你准备拔取哪些已知条件?你的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读题、审题是学生能否顺利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前提。
例题之所以提供了多余的信息,就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读题获取信息、通过分析筛选信息的能力。
本环节的设计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选取有用信息并阐述理由的机会。
)3.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理清关系。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一)例4》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简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用方程解“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文字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同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一样,本小节的教学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的应用题,也是由于分数乘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了扩展,从而产生了新的应用题。
这类应用题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材安排仍采用先列方程求解的方法,加强了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的联系,重点帮助学生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特别是对单位“1”的量的准确分析,明确它是已知还是未知,以此来确定怎样用方程解。
此外也加强了方程解与算术除法解的联系,使学生通过方程解领会此类应用题的特征,学会用算术法直接列式计算。
这样既培养学生灵活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广度。
二、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出示多媒体)1、知识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并掌握检验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对比,发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学习迁移和知识的融会贯通。
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两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体会,感受获得成功体会的经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良好的数学情操。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会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分析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解答。
用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也是由于分数除法意义的扩展,相应的除法的意义的具体含义也有所扩展,而产生新的应用题。
掌握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和算术方法解决,是难点所在。
三、说教法、学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3.6《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37页及39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类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会熟练的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这一类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写出等量关系式。
3.使学生感悟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越性,理解并初步掌握方程思想。
教学重点:能用方程正确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
教学难点:找准单位“1”,分析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4,是教材37页的内容以及39页练习八的部分练习。
这节课老师邀请了两位小伙伴,小红和小新与我们一同学习,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准备好练习本和笔,和我们的小伙伴,开始今天的学习吧!请大家观察下面的线段图,说一说你的理解。
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在这个线段图当中,是对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进行了比较,全班人数是单位“1”。
而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2。
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线段图,你还能想到什么?因为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2,所以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53。
如果知道全班人数是30人,你能求出男生有多少人吗?我们可以利用男生占全班人数的52,求出男生人数,就是求30的52是多少,用乘法来计算,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如果给出了女生人数18人以及知道女生占全班人数的53,你能求出全班有多少人吗?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二、 探究新知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我们来看例4,医院的保健医生在给同学们普及健康知识,医生告诉同学们:水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人体内有大量的水分,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2,儿童体内的水分更多,约占体重的54,小明听到了这个信息,他认真的算了算,还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我算了一下,我体内有28千克水分,同学们,你能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我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请同学们自己阅读题目,动脑思考,从题中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什么?(一)阅读与理解2,小明体内通过读题我们知道了: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34,要求的是小明的体的水分重28千克,小明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5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