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口语技能教学课堂
- 格式:ppt
- 大小:1.39 MB
- 文档页数:22
初级汉语口语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学习问候语和介绍自己的方式。
2. 第二课:请问你是哪国人?学习询问国籍和回答国籍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请问”、“我是国人”、“我来自”等表达方式。
3. 第三课:这个多少钱?学习询问价格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这个多少钱?”、“它是元”等表达方式。
4. 第四课:我可以试试这件衣服吗?学习询问试衣和回答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我可以试试这件衣服吗?”、“你可以试一下”等表达方式。
5. 第五课:你有什么喜欢的食物吗?学习询问喜好和回答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你有什么喜欢的食物吗?”、“我喜欢吃”等表达方式。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使用汉语口语。
2. 交际式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语练习机会。
四、教学评估1. 口语表达评估:通过课堂口语练习和角色扮演,评估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听力理解评估:通过听力练习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3. 学习进度评估: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第一册2. 多媒体教学资源:PPT、音频、视频等3. 实物教具:图片、卡片、玩具等4. 课堂活动材料:角色扮演剧本、小组讨论话题等六、第六课:你现在几点了?学习询问时间和回答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你现在几点了?”、“现在是点”等表达方式。
七、第七课:今天是星期几?学习询问星期和回答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今天是星期几?”、“今天是星期”等表达方式。
八、第八课:你有什么喜欢的颜色吗?学习询问喜好和回答的表达方式。
练习使用“你有什么喜欢的颜色吗?”、“我喜欢颜色”等表达方式。
《你叫什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并正确使用日常用语“你叫什么”进行自我介绍。
2. 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问答。
3. 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文的姓名顺序和称呼方式。
二、教学内容:1. 汉字:你、叫、什么、姓、名2. 词汇:名字、同学、老师、大家好3. 句型:你叫什么?我叫……。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你叫什么?”进行自我介绍。
2. 难点:正确发音和记忆汉字“你、叫、什么、姓、名”。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与学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教师展示“你叫什么?”的图片或情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汉字和词汇。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汉字的读音和书写,示范句型的正确用法。
4. 练习与互动: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用“你叫什么?”进行自我介绍,互相问答。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用“你叫什么?”编写一个简短的故事或对话。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3. 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国家的姓名文化和称呼习惯,增加文化互动。
2. 教授学生如何用中文询问和表达他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等个人信息。
八、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含“你叫什么?”的图片、例句和练习题。
2. 作业模板:提供学生练习编写自我介绍的故事或对话的模板。
3. 视频材料:可选中文介绍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境和语调。
九、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对外汉语教学口语教案PPT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日常汉语口语交流能力。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2. 常用词汇和句子。
3. 基本语法和句型。
4. 日常会话场景。
三、教学方法1.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实际任务,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情景教学法:创设真实的交流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1. PPT课件:提供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
2. 实物道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
3. 音频、视频材料: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
五、教学评价1. 口语表达能力的评估:通过课堂互动、角色扮演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词汇量的考察:通过词汇测试,了解学生的词汇掌握情况。
3. 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评估:通过小组讨论、写作等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中文歌曲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汉语拼音学习:讲解拼音的发音规则,让学生跟读并练习。
3. 词汇学习:教授新词汇,让学生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进行巩固。
4. 句型练习: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练习。
5. 课堂活动: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提高口语能力。
七、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所学内容,重点掌握拼音和词汇。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句型和语法。
3. 观看中文影视作品,提高听力水平。
八、课程进度安排1. 第1-2周:汉语拼音学习及基本词汇掌握。
2. 第3-4周:常用句型学习和练习。
3. 第5-6周:日常会话场景模拟和练习。
4. 第7-8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自信心。
3. 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级汉语口语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汉语口语表达方式。
2.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汉语语言习惯和文化认知。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问候与介绍学习如何用汉语问候和介绍自己2. 第二课:询问与回答学习如何用汉语询问和回答一些基本问题掌握一些常用的疑问词和回答方式,如“你是谁?”、“你是做什么的?”、“我喜欢”等3. 第三课:描述与表达学习如何用汉语描述人和物掌握一些常用的描述词和表达方式,如“高的”、“矮的”、“漂亮的”、“好吃的”等4. 第四课:交流与讨论学习如何用汉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讨论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交际用语,如“请问”、“可以吗”、“我们一起来”等5. 第五课:告别与感谢学习如何用汉语告别和表示感谢掌握一些常用的表达方式和礼貌用语,如“再见”、“谢谢”、“很高兴认识你”等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和应用汉语口语。
2. 交际法:通过模拟真实的交际场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汉语口语。
四、教学资源1. 教科书:《新实用汉语口语课本》2. 辅助材料:录音带、多媒体课件、图片、卡片等3. 网络资源:一些在线汉语学习网站和应用程序,如“汉语口语课”、“汉语乐园”等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3. 听力理解:通过听力练习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能力和交际技巧。
六、教学计划1. 第一周:第一课问候与介绍2. 第二周:第二课询问与回答3. 第三周:第三课描述与表达4. 第四周:第四课交流与讨论5. 第五周:第五课告别与感谢1.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每个课时的重点内容和口语表达方式。
2. 听力练习:学生听录音并模仿发音,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北京语言大学《发展汉语》初级汉语口语课教案初级汉语口语课实习教案第一课你好教学目的:1、掌握汉语拼音中声母、韵母、声调及拼音中一些求拼音规则2、掌握基本的问候语教学要求:1、要求学生读音准确,并会书写汉语拼音。
2、能够自己给汉字注音。
3、能够灵活地进行替换练习。
教学重点:1、声调(尤其是二声的发音)学时分配:2学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声母、韵母。
板书:声母(11个)b p m fd t ng k hj q xzh ch sh rz c s韵母(16个) a o e eri ia ie iao iu(iou) ian in uua uo uai ui(uei) uan un u ueuan un( ten)先以呼读音引入教学,便于学生辩音、发音。
二、拼音(1)见课文第三页语音中拼合练习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学生齐读。
个别学生读。
三、声调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
声调有区别词的意义的作用。
1、汉语有四个基本声调:板书:—(一声)/ (二声)v(三声)' (四声)2、汉语声调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板书:例:ma1(妈)ma2(麻)ma3(马)ma4(骂)3、声调示意图:板书:第一声55阴平调第二声35阳平调第三声214上声调第四声51去声调iang ing iong uang ueng四、基本的拼音规则(1)轻声⑴叠音词或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读轻声。
不标调。
例如:妈妈弟弟叔叔星星看看坐坐1ma ma⑵表示多数的"们"读轻声例如:我们你们他们孩子们学生们wo3men五、对话(一、生词。
二、句子。
三、会话。
四、替换与扩展)1、首先学习生词1~15。
老师先读一遍。
学生跟读、齐读。
个别学生再读。
边读边记忆。
2、学习句子会话:你好!--你好!你好吗?--很好。
我也很好。
3、替换练习你好!句子你好!会话你们好!(老师、爸爸、妈妈)老师,您好!(爸爸、妈妈、李老师、王老师)会话再见!再见!4、结合课堂活动与练习1.2.3.4进行对话练习。
如何构建对外汉语口语课课堂教学模式概要:教师在口语课堂上只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及教学情景、课堂上重视互动与合作,做好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就一定能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这种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训练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课堂来完成,其中口语课就是很重要的课程之一。
为了达到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我们倡导构建口语课课堂教学模式。
一、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来设定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输者,是教学的中心。
而对外汉语口语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到教学管理等都是以“学生为中心”,而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
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进行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学生的地位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者转为主动参与者,是知识的认知主体,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提倡“在做中学”,重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重视情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语言的学习中,情境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具体语言是和具体情境结合在一起的,脱离具体情境的孤立教学无法使学生获得正确全面的语言知识和灵活的语言能力。
所以我们提倡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去学。
学习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语言的正确运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
因此,良好的情境设置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
所以不管是大班课还是小班课,我们操练的句子大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来明白这个句型或者生词的意思,进而达到熟练运用的地步。
三、注重互动与合作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非常重视合作型学习活动的应用,提倡通过合作、互动学习语言,在将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时,应该注意到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以及全班的教学进度和学生的学习情绪。
对外汉语教学初级阶段口语课教案案例1
2.课文讲解:
老师通过情景演示,互动式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
3.课文练习:
分角色朗读课文。
老师扮演角色A请学生扮演角色B。
然后交换进行朗读练习。
等学生基本熟悉朗读节奏后,请学生们同桌之间进行问答练习。
(老师注意纠正发音偏误)
五、课堂练习
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句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替换练习,以达到灵活使用点菜句式的目的。
六、课堂回顾
主要集中在第三学时,对前两个学时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老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了解学生学习中的难点。
设计相关游戏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练习,鼓励学生以两两对话的形式进行口语练习,帮助学生灵活的掌握句式使用(可以利用卡片和ppt以及一些汉语学习app 的使用丰富练习)
七、课堂总结
第一,第二学时进行当堂内容总结,第三学时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记忆
布置课后练习,结束本课。
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一、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汉语语音和语调的敏感性,提高语音准确性;•培养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日常交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辨音和辨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语音练习•学习和掌握汉语的声母、韵母及声调;•练习常用汉语音节的发音;•学习汉语的语速、语调及语音连读;•进行口头复述训练。
2. 口语表达•学习日常口语交际中常用的问候语、询问和应答;•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学习描述人物、地点、时间和活动的词汇和句型;•练习问路、讨论活动安排、邀请和接受邀请等口语表达。
3. 口语练习•进行口语练习,通过模拟对话和情境练习;•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三、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汉语语音和语调的敏感性,提高语音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辨音和辨意能力。
四、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将语言运用情境化,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性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交流合作,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听说训练法:通过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教学过程1.语音练习–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标准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发音;–指导学生练习常用音节的发音,注重发音准确性;–进行口头复述训练,提高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
2.口语表达–学习并练习日常口语交际中常用的问候语、询问和应答;–学习并练习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他人介绍;–学习并练习描述人物、地点、时间和活动的词汇和句型;–练习问路、讨论活动安排、邀请和接受邀请等口语表达。
3.口语练习–进行口语练习,通过模拟对话和情境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真实生活场景,提高学生的真实语言运用能力;–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思维能力;–进行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浅谈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的对外汉语初级口语课的课堂教学——以《汉语十日通》入门篇作为教学案例目录1.研究背景与目的1.1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2.研究综述2.1理论基础2.2国外研究现状及实践2.3国内研究综述及实践2.4借鉴和启示3.研究方案3.1研究目标3.2研究内容3.3研究方法4.研究结果5.研究意义及问题6.参考书目1.研究背景与目的1.1研究背景随着全球汉语热的持续增温,对外汉语教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初级阶段是留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的开始,对留学生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口语课是一项以培养和训练留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在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说是运用得十分广泛且为众多留学生关注的一项技能。
所以初级口语课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口语训练有助于他们迅速提高语言能力,巩固和练习学过的语言知识,也是提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的最好方式。
对于大多数在中国学习的留学生来说,日常生活中的口语交流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关系到他们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口语课的教学对他们日常生活口语能力的提高也是很有帮助的,所以初学者对于口语的学习热情往往更高,这都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的有利因素。
然而,目前对于如何更加有效地教授口语课程,教学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并不能够准确、高效地运用于初级口语教学当中。
所以我们有待于对初级口语的教学模式进行深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2研究目的目前广泛开展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大多采用的是功能交际法,也就是语言的演示(输入)、机械性的操练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输出)三段。
即讲授、练习和表达三段法,这种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明确清楚且系统,教师的课堂操作性强,学生易于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则有:(1)语言点的演示阶段和练习阶段的学习缺乏真实的交际需要,常常为练习而练习,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训练。
(2)重视语言形式,强调语言输出的结果,从而忽略了语言生成的学习过程,容易陷入机械性。
对外汉语口语课教案模板高级高级口语《各有各的特点》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47个课文生词和理解文中的常用成语和俗语。
能运用相关其中的部分生词进行对话,能流利地朗读,能把握好语气语调,能较准确地独立完成练习,能以课文为题,编写出简短的对话并用于实践。
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了解中国南北方的风俗习惯上的区别,并对比本国。
教学重点与难点:1、掌握课后生词及日常交际用语2、根据文中的内容引申话题并讨论。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处于辅助的地位,给学生以指导。
1、学习生词时,采用预习、跟读、重复练习2、学习课文时,听录音,学生朗读,进行对话3、学生之间做引申对话练习教学对象:高级班留学生课时安排:全课共分三讲,共用6学时,每讲2学时,1学时50分钟第一讲:1、生词1-202、课文:开始到“硬是一个字一个字掰过来了” 第二讲:1、生词21-472、课文:“聊了半天”到“zh,ch,sh分不清楚” 第三讲:1、课文:“zh,ch,sh分不清楚”到结束2、讲解补充材料《普通话与方言》教学环节:导入:问好并询问学生最近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
复习以前所学对话内容,然后转入新课文。
第一部分——生词先由教师代读生词,然后随机叫学生读生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对部分生词进行详细讲解和引申讲解并提问,以便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1.零食:询问学生所喜爱的零食都有哪些。
2.入乡随俗:解释词义并询问学生了解哪些中国的风俗和习惯。
3.愣:用作形容词时:发愣,愣神;用作副词时指说话做事不考虑,愣+动如:愣说,愣要,愣吃,愣买。
4.豪爽:引申一些形容性格的词,如:温柔、内向、腼腆、害羞、多疑、直率、活泼、开朗、大方、暴躁等5.风味:在口语里一般带儿化音,风味儿。
6.乐不思蜀:很快乐,不思念蜀国7.细腻:形容做事小心仔细;形容细滑,如:皮肤细腻 8.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9.馅儿:露馅儿: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暴露出来了。
游戏教学法在零起点汉语口语课堂的合理运用兼论对于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系统的思考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汉语作为世界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对于零起点的汉语学习者而言,口语教学无疑是其掌握这一语言的关键环节。
传统的口语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机械性的语言操练,缺乏真实的语境和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和实际运用能力。
探索新的口语教学方法,提高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的效果,成为当前对外汉语教学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近年来在各类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其核心理念在于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零起点汉语口语课堂中,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可以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能有效地提高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同时,任务型教学法作为另一种备受推崇的教学方法,强调以任务为核心,通过完成真实或模拟的任务来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将学习者置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使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表达。
本文旨在探讨游戏教学法在零起点汉语口语课堂中的合理运用,并兼论对于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系统的思考。
将对游戏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进行简要介绍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游戏教学法在零起点汉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及效果对任务型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系统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以期为提高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的效果提供有益的参考。
1. 介绍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的挑战与重要性在当前的国际交流背景下,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而零起点汉语口语教学则是他们踏入汉语世界的第一步。
这一教学阶段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零起点学生往往缺乏汉语基础知识,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几乎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