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钢尾矿库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843.50 KB
- 文档页数:50
工程编号: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设计方案目录一、项目概况.......................................................................................................... - 1 -1.1建设单位概况 (1)1.2设计范围 (1)1.3项目交通位置 (1)1.4尾矿库基本情况 (1)1.5尾矿库周围环境 (1)二、设计总体思路.................................................................................................. - 1 -2.1设计依据 (1)2.2设计基本原则 (2)2.3设计总体目标 (2)三、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设计.............................................................................. - 4 -3.1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一期工程设计 (5)3.2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二期工程设计 (26)3.3在线监测系统管理 (32)3.4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34)3.5供电系统 (36)四、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造价估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1.1建设单位概况1.2 设计范围据业主委托,本项目仅针对XX尾矿库在线监测进行方案设计。
1.3项目交通位置1.4尾矿库基本情况1.5尾矿库周围环境二、设计总体思路2.1设计依据◆《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8号;◆《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2006-2005;◆《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S5418-95◆《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551—2011◆《降水量观测规范》SL21-200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岩土工程监测规范》YS5229-96◆《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395-2007◆《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l2898-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我院与建设单位签订的设计合同;◆建设单位提供的与本工程有关的资料。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1108-2015》2 术语和符号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onl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f tailings pond在尾矿库库区以及尾矿坝、排洪设施等构筑物上布置电子监测仪器、传感器及供电、通信等设施,通过工程测量、网络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尾矿库安全进行全天候自动监测、监控、分析和预警的系统。
为保证尾矿坝及周边环境安全,对监测对象可能出现异常、危险所设定的预警值。
2.1.16 表面位移 surface displacement监测对象表面产生的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变形。
2.1.17 内部位移 internal displacement监测对象内部产生的水平方向和铅垂方向变形。
2.1.18 数据分析 data analysis利用一系列规则和方法,对各种监测数据、资料及其他信息所进行的分类、计算、比较、综合及判断的过程。
2.1.19 信息反馈 information feedback将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中的输出数据、信息以某种或几种方式返回到相关管理人员和监测系统的过程。
2.2 符号b——量水堰堰切口底宽;D——全站仪测距长度或两个GNSS观测点之间的距离;H——尾矿坝坝高或量水堰过堰水位;n——水准测量测站数;3 基本规定3 基本规定3.1 安全监测要求3.1.1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应有效运行。
3.1.2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应按人工安全监测的方法和频率进行比测。
3.1.3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应将在线安全监测成果、现场巡查与人工安全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管理和信息发布。
3.1.4 尾矿库应根据设计等别、尾矿坝筑坝方式、尾矿排放方式、尾矿及尾矿水污染物性质、地形地质条件及地理环境等因素,选择监测项目和监测等级。
3.1.5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人工安全监测应采用工程坐标系,应以坝体轴线为X轴,面向坝外坡的左岸应为X轴正方向;应以垂直于坝体轴线为Y轴,坝外坡方向应为Y轴正方向;应以铅垂向下方向为Z轴正方向。
AQ 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tailings pond safety monitoring(送审稿)2010-09-06发布 2019-05-01实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ICS 73.020D 09备案号:目次前言 (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5位移监测 (2)6渗流监测 (3)7干滩监测 (5)8水文、气象监测和排水构筑物检查 (6)9在线监测系统 (7)10监测仪器、设备、设施的管理 (8)11监测资料的整编与分析 (8)附录A内部位移监测点布置方法 (10)附录B渗流监测点布置方法 (11)前言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规范为强制性标准。
本规范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非煤矿山安全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加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北京矿咨信矿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北京佳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王运敏、项宏海、汪斌、周玉新、周敏、朱君星、段蔚平、张兴凯、王云海、谢旭阳、李全明、周鲁生、汪太平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尾矿库及与其安全运行有直接关系的建(构)筑物等安全监测的原则、内容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金属非金属矿物选矿厂在用尾矿库、氧化铝厂赤泥库。
其它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及干式处理的尾矿库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
引用文件最新版本,以及其后的修订版均适用于本规范。
AQ2019-2019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ZBJ1-90 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YS5418-95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SL60-94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21-2019 降水量观测规范GB50021-201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YS5229-96 岩土工程监测规范DL/T5395-2019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DL/T5129-2019 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GB50026-2019 工程测量规范GBl2898-91 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尾矿库监测解决方案一、背景介绍尾矿库是矿山开采后产生的废弃物堆放场所,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重金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尾矿库的监测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尾矿库监测的解决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方法、数据分析和应急措施等。
二、监测目标1. 确保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及时发现和预防尾矿库泄漏和溃坝等灾害事故。
3. 监测尾矿库周边环境的变化,保护生态环境。
三、监测方法1. 定期巡视和检查: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尾矿库进行巡视和检查,检查尾矿库的堆放情况、坝体稳定性、渗流情况等。
2. 安装监测设备:在尾矿库周边设置监测站点,安装各类监测设备,如位移传感器、应力计、渗流计等,对尾矿库进行实时监测。
3. 数据采集和传输: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或者有线传输方式传输到数据中心,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1. 数据存储和管理:将监测数据存储在专门的数据库中,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分析和处理: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的可视化、趋势分析、异常检测等,及时发现问题和预警。
3. 数据报告和评估:根据监测数据生成定期的数据报告,对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应急措施1. 灾害预警系统:建立尾矿库灾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和预警,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2. 应急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培训相关人员掌握应急处理技能。
3. 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和行动流程,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置。
六、总结尾矿库监测解决方案是保障尾矿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巡视和检查、安装监测设备、数据采集和传输、数据分析等方式,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同时,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和应急预案,能够提高监测的效果和应对灾害的能力。
尾矿库在线监测施工方案1. 简介尾矿库是矿山生产过程中排泄出来的残余物质的储存设施。
尾矿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矿山生产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尾矿库在线监测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针对尾矿库在线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讨论,并提出一个施工方案。
2. 尾矿库在线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尾矿库在线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安全性尾矿库的安全性是保证矿山生产过程中无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通过在线监测,可以实时了解尾矿库的运行状态,包括渗流和变形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尾矿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2 环境保护尾矿库中的残留物质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果泄露或溢出,将对周围的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通过在线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泄露或溢出的情况,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
2.3 法规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许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要求尾矿库必须进行在线监测。
因此,尾矿库在线监测是符合法规要求的必要措施。
3. 尾矿库在线监测施工方案尾矿库在线监测主要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两个方面。
3.1 监测设备的安装尾矿库在线监测的核心是安装监测设备,常用的监测设备包括渗流监测系统、变形监测系统和水位监测系统等。
3.1.1 渗流监测系统渗流监测系统可以通过安装渗流孔和渗水井等设备来监测尾矿库内的渗流情况。
在选择监测点位时,应根据尾矿库的具体情况,选择在渗流较为集中和重要的位置进行监测。
监测设备的安装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1.2 变形监测系统变形监测系统可通过安装测量点、测量桩和变形传感器等设备来监测尾矿库的变形情况。
在选择监测点位时,应根据尾矿库的结构和土体特性,选择在变形较大和易变形的位置进行监测。
监测设备的安装应采用专业设备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1.3 水位监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可以安装水位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等设备,通过实时监测尾矿库的水位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水位异常变化。
某尾矿库第五级子坝上某监测点的设计控制某尾矿库第五级子坝上的监测点设计控制尾矿库是指用于存放选矿厂尾矿及其他工业废渣的大型储存设施,是保护环境和预防尾矿泄漏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第五级子坝是尾矿库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对整个尾矿库的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在第五级子坝上设置监测点,并进行设计控制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点的设置是为了实时监测第五级子坝的变形、水位、渗流等参数,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监测点的设计控制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监测点的位置应合理选择。
监测点应设置在第五级子坝的关键部位,如坝体顶部、坝体中部和坝体底部等位置,以便全面监测子坝的变形情况。
同时,监测点的位置应考虑到工程施工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以确保监测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可以顺利进行。
监测点的监测参数应准确确定。
监测点应监测的参数包括但不限于:孔隙水压力、渗流量、土体变形量、坝体应力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传感器、压力计、流量计等设备进行监测,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监测参数的选择应根据第五级子坝的具体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
监测点的监测频率应合理确定。
监测频率是指监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的时间间隔,一般可以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监测目的来确定。
对于第五级子坝来说,监测频率应根据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进行调整。
一般情况下,监测频率应不低于每天一次,以保证对子坝的及时监测和预警。
监测点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应及时进行。
监测点所采集到的数据应及时上传到监测系统中进行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评估第五级子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也是对设计控制的有效验证和改进。
某尾矿库第五级子坝上监测点的设计控制是保证尾矿库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
监测点的设置位置、监测参数的确定、监测频率的调整以及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及时性都是设计控制的关键要素。
通过合理的监测点设计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第五级子坝存在的问题,确保尾矿库的安全运行。
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随着我国矿业的不断发展,尾矿库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储存废弃物质的方式。
但是,尾矿库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隐患,如果管理不当,将给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为此,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以及实现该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应用效果。
一、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和作用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对尾矿库进行实时、准确的监测和预警。
其主要功能和作用包括:1. 监测尾矿库的液位、温度、pH值、浊度等指标,了解其状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问题;2. 实时监测矿渣坝、环境等周边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短板;3. 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预警和提醒,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4. 通过数据分析和处理,为尾矿库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包括泄洪安全预测、尾矿库的维护管理等。
二、实现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技术方案实现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需要使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数据采集装置、数据传输设备等。
具体方案如下:1. 采用多通道的传感器进行多参数的测量,包括液位、温度、ph值、浊度等;2. 采用现场可编程控制器(PLC)来集中控制所有的传感器信息,实现实时监测;3. 使用数据采集/处理器对所有的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并实现与云端的数据传输;4. 实现数据的分析和处理,使用机器学习技术等来实现预警和提醒的功能。
三、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尾矿库在线自动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大大提高了尾矿库的安全性,避免了尾矿泄露和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2. 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节省了成本,提高了矿山生产的效率;3. 数据分析和处理技术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尾矿库管理的精度和科学性,更好地保障了环境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51108-2015》1.0.1 为统一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工程技术要求,保证监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保护环境、运行可靠,实现尾矿库安全预警,保障尾矿库运行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金属和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及赤泥库、锰渣库在线安全监测。
1.0.3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 online safety monitoring system of tailings pond在尾矿库库区以及尾矿坝、排洪设施等构筑物上布置电子监测仪器、传感器及供电、通信等设施,通过工程测量、网络通信及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尾矿库安全进行全天候自动监测、监控、分析和预警的系统。
2.1.2 在线安全监测 online safety monitoring采用网络通信、智能控制及计算机技术,通过监测仪器设备对尾矿库安全状况进行连续自动监测。
2.2 符号b——量水堰堰切口底宽;D——全站仪测距长度或两个GNSS观测点之间的距离;H——尾矿坝坝高或量水堰过堰水位;n——水准测量测站数;Q——渗流量;V——尾矿库全库容。
2.3 缩略语GNSS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PDOP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空间位置精度因子RTK Real Time Kinematic 实时动态测量3 基本规定3.1 安全监测要求3 基本规定3.1 安全监测要求3.1.1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应有效运行。
3.1.2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应按人工安全监测的方法和频率进行比测。
3.1.3 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应将在线安全监测成果、现场巡查与人工安全监测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管理和信息发布。
包钢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2013年7月包钢尾矿库在线安全监测系统设计院长:孙承志主管院长:工程部长:王湘桂采矿所所长:章林总设计师:陈兴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包钢勘察测绘研究院参加设计人员名单序号专业设计人审核人备注1 岩土工程2 电气自动化3通信工程4通信工程5 采矿工程目录1 总论 (1)1.1矿山概况 (1)1.2设计的基础资料和依据 (1)1.3设计原则 (2)2 坝体地表变形位移测量设计 (4)2.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4)2.2现阶段设计 (4)2.3设备选型 (6)2.4数据通讯 (6)2.5防雷设计 (6)2.6施工安装 (7)3 坝体内部变形测量设计 (9)3.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9)3.2现阶段设计 (9)3.3设备选型 (10)3.4数据通讯 (10)3.5防雷设计 (11)3.6施工安装 (11)4坝体浸润线测量设计 (14)4.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14)4.2现阶段设计 (14)4.3设备选型 (15)4.4数据通讯 (16)4.5防雷设计 (16)4.6施工安装 (16)5 库水位测量设计 (19)5.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19)5.2测点布置 (19)5.3设备选型 (20)5.4数据通讯 (20)5.5防雷设计 (21)5.6施工安装 (21)6干滩监测设计 (22)6.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22)6.2测点布置 (23)6.3设备选型 (24)6.4数据通讯 (24)6.5防雷设计 (24)6.6施工安装 (24)7雨量监测设计 (26)7.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 (26)7.2测点布置 (26)7.3设备选型 (27)7.4数据通讯 (28)7.5防雷设计 (28)7.6施工安装 (28)8尾矿监控站设计 (29)8.1监控室环境要求 (29)8.2监控室设备配置 (31)8.3监控中心平台软件 (31)9 系统建设进度安排 (34)附图1:GPS观测墩设计图 (35)附图2:设备固定立杆设计图 (36)附图3:避雷网设计图 (37)10,缺少后期资料整理内容1 总论1.1矿山概况包钢尾矿堆积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以西的包钢场区西南部,包钢选矿厂西南约4.0km的平原缓坡上,整体地势北高南低,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1。
28',东经101。
07'。
库区南距包兰铁路250~400m,北部为九原区工业园区,邻近110国道,东与包钢热电厂的第一灰渣场毗邻,西部为滞洪区和农田。
尾矿堆积库呈矩形平面,为四面围坝而成的平地型尾矿库,南北长3.5km,东西宽约3.2 km,坝体总长11.5 km,库区面积约为10 km2。
尾矿库于1955年开始建设,1963年建成,1965年8月投入使用。
一期坝设计标高为1045.0m,总库容为0.85亿m3,有效库容为0.688亿m3。
二期坝前期将坝体增加10m,使坝体标高到1055.0m,后期再将坝体增高10 m,使坝体到闭坝时达到最终设计标高1065.0 m。
尾矿堆积坝总库容达到2.338亿m3。
尾矿坝平均年上升速度为1.0m,尾矿堆积坝目前堆积标高最高为1053m,尾矿沉积滩坡度为0.8~0.5%,沉积滩长度300~350 m以上。
现将该尾矿库定为二等库。
1.2设计的基础资料和依据1.2.1 采用的法律规程和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4)《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AQ 2006-2005);(5)《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6)《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YS5418-95);(7)《选矿厂尾矿设施设计规范》(ZBJ1-9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GB50057-1994);(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10)《矿用信息传输装置》 MT/T899-2000;(11)《矿用信息传输接口》(MT/1007);(12)《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AQ1043-2007);(13)《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1.2.2 有关文件和设计规范(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2) 《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3)《关于尾矿库治理工作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安监管一字[2009]29号);(4)《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5)收集到的尾矿库历年沉降观测成果和孔隙水压力资料。
1.3设计原则(1)设计满足安监总局颁布的《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尽可能的保证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2)在满足国家、地方发布的规范和要求下,保证发生灾变时,所有现场工作人员和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能够提前转移,提前预报,并尽可能的阻止灾难的发生。
(3)项目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留有扩充的余地。
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对于尾矿库在线检测系统中的库水位检测、坝体位移检测、浸润线检测、构筑物变形检测、渗流水检测、孔隙水检测、坝体固结检测要尽可能的一次性,综合交叉工程,避免重复施工。
这样将会节省大量成本,并且施工更加简单。
后续升级扩容也非常方便,只需增加相应的终端设备。
(4)合理安排工程进度。
根据国家和地方发布的尾矿库监测系统建设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和建设顺序,确保在线监测系统能在计划时间内顺利完工并进行验收。
(5)尾矿库监测系统监测点布置应根据尾矿库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统筹安排,合理布置。
监测仪器、设备、设施的选择,应先进和便于实现在线监测。
2 坝体地表变形位移测量设计2.1设计依据及监测原理设计依据依据《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 2030—2010第5条:——位移监测用的平面坐标及水准高程,应与设计、施工和运行诸阶段的控制网坐标系统相一致。
——断面选择和测点布置:监测断面宜选在最大坝高断面、有排水管通过的断面、地基工程地质变化较大的地段及运行有异常反应处。
——初期坝顶和后期坝顶各布设一排,每30~60m高差布设一排,一般不少于3排。
——测点的间距,一般坝长小于300m时,宜取20~100m;坝长大于300m 时,宜取50~200m;坝长大于1000m时,宜取100~300m。
——各种基点均应布设在坚实土基上。
——1998年至今的定期观测水平位移资料。
监测原理本系统采用GPS自动化监测方式对坝体表面位移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其工作原理为:各GPS监测点与参考点接收机实时接收GPS信号,并通过数据通讯网络实时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服务器GPS数据处理软件GPSensor实时差分解算出各监测点三维坐标,数据分析软件获取各监测点实时三维坐标,并与初始坐标进行对比而获得该监测点变化量,同时分析软件根据事先设定的预警值而进行报警。
GPS表面位移监测的误差水平为±2mm,高程方向为±5mm。
注:GPS表面位移点均可以和当地的坐标系进行联测,所有监测点的坐标均可以转换为当地坐标。
2.2现阶段设计根据《尾矿库安全监测技术规范》AQ2030-2010要求标准,尾矿库共布置38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具体布点如下:1、南坝布设:12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初期坝顶和后期堆积坝顶各布设一排2、东坝布设:10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初期坝顶和后期堆积坝顶各布设一排3、西坝布设:10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初期坝顶和后期堆积坝顶各布设一排4、北坝布设:6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初期坝顶和后期堆积坝顶各布设一排在东坝、南坝、西坝各设一个基准点共计:38个纵向监测断面,2个横向监测断面。
详见附图1监测点布设平面图。
表面位移报警阀值设计目前关于尾矿坝表面位移预警阀值设计没有相关技术规范可以参考,经咨询行业相关专家,建议根据该库筑坝材料、筑坝工艺、排矿工艺、坝体位移历史观测数据以及其他同类工程经验,进行坝体表面位移阀值设计:1、一级预警值:水平方向上连续5天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1mm/d且位移方向基本一致;5日累计位移超过6mm、期间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0.5mm/d且方向一致并未见收敛。
垂直方向上按水平方向的2倍值控制。
2、二级预警值:水平方向上连续5天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1.5mm/d且位移方向基本一致;5日累计位移超过9mm、期间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0.8mm/d且方向一致并未见收敛。
垂直方向上按水平方向的2倍值控制。
3、三级预警值:水平方向上连续5天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2mm/d且位移方向基本一致;5日累计位移超过15mm、期间日平均位移速率超过1mm/d且方向一致并未见收敛。
垂直方向上按水平方向的2倍值控制。
监测系统运行稳定后可将实际监测数据报原设计单位并对预警值进行重新计算和优化调整。
2.3设备选型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及所要达到的技术指标,并参照《全球定位导航系统测量规范》,尾矿库坝体位移监测系统选择选择设备需满足以下条件:拥有坚固的外型结构和通用的技术性能,适合在任何情况下长时间连续工作,并配备有核心的解算软件,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滑坡体、尾矿坝、沉降等变形监测的需要。
技术参数满足:◆水平精度2mm+1ppm (规范要求<3mm)◆垂直精度3mm+1ppm (规范要求<5mm)◆可靠性>99.9%◆远程控制。
◆内置UPS服务器实现断电保护功能;◆接口防雷设计,整机工业级标准◆防腐,抗老化性能佳,寿命长。
◆在高温,低寒等恶劣环境中使用性能更加突出2.4数据通讯GPS设备输入输出数据均为数字信号,由串口服务器转换为电信号,再由光电转换器转换为光信号,后由光纤传输至值班室监控中心服务器,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5防雷设计坝体表面位移监测系统采用避雷针进行直击雷防护,使用单项电源避雷器、通讯电缆防雷器实现对感应雷的防护。
直接雷电防护具体避雷方式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体横向距离不小于3m,避雷针高度按照“滚球法”确定,粗略计算即可。
技术参数需满足:⏹雷电通流容量kA:200⏹电阻Ω:≤1⏹最大抗风强度m/s:40感应雷电防护电源防雷保护采用金属机柜屏蔽感应雷,电源部分加装防雷插座和单项电源避雷器。
通讯线路防雷保护在通信线路两端分别加装防雷器,一端靠近传感器,避免由于感应雷造成的电流对传感器的损害;另一个防雷器尽量靠近数据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