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起居的问候礼仪
- 格式:ppt
- 大小:87.50 KB
- 文档页数:10
家庭礼仪礼貌用语
家庭礼仪礼貌用语
在家庭中,同学们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能使家庭欢乐和谐。
一、对父母及长辈要说您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
二、接打电话注意事项:1、打电话的最佳时间,早8点至
晚10点左右。
2、拨错电话要道歉。
3、如果对方不小
心打错电话,应礼貌告知。
4、如遇父母不在家,可以
把对方电话号码记下来,等父母回来后转告。
三、观看电视的礼仪在家里观看电视是一种很好的娱乐
方式,但在选择节目时候要注意,最好选择全家人都爱
看的、内容健康的节目,强行中断别人正在看的电视节
目,调成自己喜欢要看的电视节目,不考虑家人的感受,一意孤行是不合乎礼仪的行为;观看时候音量太大影响
他人休息,影响家人的正常生活,也是不合乎礼仪的行
为。
四、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在家中,要帮助爸
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懂
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从小培养爱
劳动的好习惯,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家里文明礼仪知识家里文明礼仪知识亲爱的孩子们,我们一天在家的时间很长。
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如果家庭温馨和睦,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家庭生活中需要注意哪些文明礼仪呢?请按时间段来逐一梳理吧!一、早上起床要注意:按时、迅速有条理,洗漱常牢记,安静礼貌感人心。
1.养成按时起床的习惯。
一般在早上6点30分为宜,听到父母呼唤或听到闹钟铃响就应迅速起床,养成良好的起床习惯。
2.穿衣动作要迅速、有条理。
一般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然后穿袜子、鞋。
起床后,要自觉叠好被褥。
3.自觉刷牙、洗脸、梳头。
刷牙时要上下刷,漱口时不要故意发出声响。
洗脸时把脖子和耳朵背后也洗一洗,洗完脸后把毛巾洗净拧干,晾在通风处。
4.每天早起后要向父母尊长说“早上好!”。
如果父母尊长还没起床,要轻手轻脚,切勿打扰他们。
5.起床后锻炼身体、朗读、背诵课文或听广播看电视新闻音量适中,以免影响家人或左邻右舍的休息。
二、日常着装要注意:着装得体(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学生身份。
1.衣着得体、合群,朴素、整洁、大方,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份,不盲目追求名牌,提倡穿校服。
2. 日常穿衣要扣齐钮扣或拉好拉链,整理好衣领, 身上无项链、耳环(针)、戒指、手链、手镯等饰物,鞋子以运动鞋或平底皮鞋为宜。
3. 按时修剪头发,发型大方得体。
4. 远离一些不适合小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涂脂抹粉、画眉、纹眉、纹身、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
三、餐饮时,要注意:长辈先坐,表达敬意;坐要端详,不可喧闹;细嚼慢咽,不出声响;讲时讲礼,合理饮食;营养均衡,浪费可惜。
1.我们在与长辈一起用餐时,应等长辈入座后,才可以入座。
坐下后不要随意走动,安静地等待用餐。
双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
如果桌上有小伙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戏、喧闹。
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2.就餐时细嚼慢咽,嘴里不能发出声响,餐具要轻拿轻放,摆放整齐。
3.按时就餐,不要家长或长辈再三邀请,吃好后离桌要说“大家慢慢吃”。
晚辈对长辈的礼仪晚辈对长辈的礼仪一、在家里除了爸爸妈妈外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
对于长辈同样要处处尊敬讲究礼貌。
对长辈问候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1、早起时应问候。
如“爷爷您起来了昨晚睡得了吧” 2、放学回家应告知。
如“奶奶我放学回来了” 3、离家外出时应告别。
如“外婆我要上街一趟很快就回来的您要买点什么东西吗” 4、分离时间较长时应写信或致电问候家中长辈。
如节假日和爸爸妈妈到外地游玩出去的时间比较长的话应记得用合适的方式向家里的爷爷、奶奶问好并望他们多多保重身体。
5、长辈身体不佳或心情不快时应主动慰问劝解并细心照顾。
二、在对长辈的礼仪上做到“三忌”。
1在长辈面前忌“抢”。
进餐时不抢先用筷夹菜。
2在长辈面前忌“野”。
当长辈说的话不符合实际时切忌失态地说些失礼的话。
3在长辈面前忌妄自尊大。
对长辈应谦虚有礼不能直呼其名。
正确使用称呼。
比自己父母辈份大的称呼爷爷、奶奶与自己父母同辈但岁数大的称呼伯伯、伯母与自己父母年龄相仿或比父母小的称呼叔叔阿姨。
三、在敬老方面要做到1、主动关心问候在家里早晚要主动向长辈问好和问安长辈身体不适应主动照顾要端药送水问寒问暖逢年过节向长辈问候、祝福。
2、听从长辈教诲。
尊敬长辈要孝顺体贴言辞温婉听从长辈的正确教诲不随便顶撞有不同想法可同长辈商量心平气和讲道理不与长辈闹对立。
3、分担长辈的忧虑。
孝敬长辈就应该体谅长辈的艰辛尽可能少让长辈为自己操心多为父母分忧解难在父母有困难时尽力去关心照顾父母协助父母刻苦学习、努力求知让父母少为自己的学习担忧。
四、在爱老方面要做到1、关心长辈的健康。
长辈劳累时应主动帮助或请他们休息要力所能及地承担家务劳动。
当长辈情绪不佳时要格外小心谨慎要理解他们的烦躁心情切忌与他们争执。
2、理解长辈。
长辈因为年纪大说话比较唠叨我们做晚辈的不该有厌烦情绪也不应粗暴地打断他们的絮语要充分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
3、体谅父母。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
犯了错误受到父母的批评和责怪时应该耐心听完不顶撞。
家庭生活礼仪常识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需要和家人一起相处,这就需要我们了解家庭生活礼仪常识,让我们更好的与家人相处。
在家中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良好的家庭生活礼仪,这不仅是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的表现。
一、适时的问候家庭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就是适时的问候。
当你回家的时候应该与家人打招呼,说声"你们好"。
这种问候不仅能体现你对家人的关切,还可以表现你的礼貌。
同时,在你生日、节日或是有特别的活动时家人也会问候你,所以当家人问候你时,你也应该回答他们,并表示感谢。
二、卫生习惯卫生习惯要特别注意,这不仅直接关系到你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家人的身体健康。
居住在一起的家人应该共同维护家庭的卫生。
例如:要经常清理屋子的垃圾、清理厨房的残留物、勤换洗被套、床单等,让家居环境清洁。
每次使用完餐具应该及时清洗,保持餐具的卫生,从而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每次上厕所后也要及时清洁,保持卫生,这些都是对家庭生活礼仪的一种体现。
三、尊重家人在家庭生活中,和家人相处的时候应该尊重家人,每个人都应该认真对待家人的感受。
不管是父母还是兄弟姐妹,我们都应该尊重他们。
当他们提出某种意见时,应该认真听取并思考,以此表现自己的尊重。
同时,在家中要注意弄清楚长辈和晚辈的身份,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更不要插嘴,这样既是不尊重别人,也是表现不雅。
四、妥善处理矛盾与家人相处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
家人被冒犯或者是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学会包容和理解。
在处理矛盾的时候,我们需要快速解决,不要拖泥带水,更不要动手打人,这样不仅表现的不礼貌,也会造成伤害。
要学会先沟通,向对方表达我们的感受,并且打开心扉,让对方知道我们的想法,尽量避免冲突。
五、学会感恩在家庭生活中,每个人应该学会感恩。
父母从小到大的辛苦付出,兄弟姐妹的陪伴和关爱,都是家族的一份财富。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孝敬他们,更加感激他们。
一张贴心的笑脸,一声真挚的问候,都能拉近家人之间距离,增进亲情。
问候礼仪的知识讲解寒暄和问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各种场合中,这是一种互相表现友好的方式,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问候礼仪知识,希望大家喜欢!问候礼仪:1、问候的内容: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
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
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2、问候的态度: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
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
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
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
而且一定要专注。
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
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3、问候的次序: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
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
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
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问候语具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性的特征。
比如,老北京爱问别人:“吃过饭了吗?”其实质就是“您好!”您要是答以“还没吃”,意思就不大对劲了。
若以之问候南方人或外国人,常会被理解为:“要请我吃饭”、“讽刺我不具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多管闲事”、“没话找话”,从而引起误会。
家庭礼仪一、孝敬尊重长辈父母给为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巧,辛勤养育之恩,终生难回报.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作为子女,我们对父母长辈要讲究哪些礼仪呢?1、听从父母教诲,不随便顶撞,不对父母产生敌对情绪;2、体谅和理解父母,对父母要和颜悦色;3、不让父母为自己的行为担忧.子女是父母的心头肉,无论走到哪里,都牵动着父母的心;4、对父母要主动问候,主动关心父母的身体状况;5、主动参与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6、关心父母起居、健康,牢记父母的生日;7、与老人相处要有耐心.俗话说:“树老根多,人老话多”用耐心和爱心去对待身边的老人.二、礼让同辈家庭能够和睦、愉快和幸福,兄弟姐妹之间的和睦相处起到重要作用。
同辈间相处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照顾,相互谅解,相互帮助,谦让有礼。
三、待客和访客的礼仪(一)待客礼仪家里有客人来访时,应提前做好准备:居室要收拾干净整洁,准备相应的待客物品,如茶具、茶、开水、饮料、水果等;同时主人的仪容仪表也要干净整齐,修饰得体。
礼貌待客的具体做法:1、迎接客人,热情相待;2、问候寒暄,见到客人要面带微笑,热情招呼3、敬烟、敬茶:在给客人上茶时要上热茶,茶以七分满为最佳;同时注意上茶的顺序:先客人后主人,先主宾后次宾,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4、陪客人交谈5、当客人离席或准备告辞时,主人应婉言相留(二)做客礼仪走亲访友是最常见的一种交际形式。
在走亲访友之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应提前预约,不要贸然拜访;若接到别人邀请做客的电话或信件,要认真考虑能否前行,一旦应邀,就要守时守约;要去做客时,要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服装应整洁、庄重,仪态端庄大方。
做客的基本仪礼要求:1、提前预约,不“突袭”,时间选择不宜在三餐或对方睡觉的时间2、做客要注意仪表、仪容3、不能猛敲门或连续按铃4前往他人家里做客时,进门后为尊重主人,须遵守“五除”:摘下自己的帽子、围巾、手套、墨镜并脱下外套;5、吃东西喝水要斯文6、不做不受人欢迎的行为,如来回走动,乱翻抽屉箱柜,索要物品,乱摸东西,擅自乱串房间等四、邻里相处礼仪“远亲不如近邻”,好的邻里关系对人的成长和社会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进门礼仪解释
进门礼仪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
1. 敲门:在进入别人的房间之前,应先敲门并等待回应。
这是一种尊重别人隐私和空间的表达方式,也可以避免尴尬和冲突的发生。
2. 主动问候:进入房间后,应主动向在场的人问候,并表达自己的目的。
这样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加彼此的友好感。
3. 注意姿态:进门时应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要懒散地走进房间。
可以挺起胸膛,保持直立的姿势,展现出自信和自尊。
4. 公开场合的门:需要拉开的门,拉开之后请保持住,等和您一起的人过去后,您再过去。
需要推开的门,您先过去推开,然后站在一侧扶门,等待和您同行的人通过。
5. 车门:男士应该为女士开车门。
如果有专门的司机,等待司机为您开门。
在某些情况下,下级需要为上级开车门,这时忽略性别因素。
6. 家门:别人来家里拜访时,扶着门等待客人全部进入。
送客时也要为客人开门。
进门礼仪主要是一种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遵循这些礼仪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与他人建立关系,促进和谐和互信的氛围。
家庭礼仪篇一、问候礼仪1.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与长辈见面要主动问候。
2.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上学与父母分别说:“爸爸、妈妈,我上学了!”放学回家与父母说:“爸爸、妈妈,我回来了!”4.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过新年:祝爸爸、妈妈新年愉快。
5.当爸爸、妈妈外出时说: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办事顺利。
当爸爸、妈妈外出归来时说:爸爸、妈妈回来啦,辛苦了。
6.自己告别家人时: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
离家时间较长,要写信或打电话问候家人。
7.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8.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与父母长辈顶嘴。
二、餐桌礼仪1.用餐时做到餐前洗手,请长辈先入座;等长辈先拿碗筷后,自己再拿碗筷。
2.吃东西不挑食,要细嚼慢咽,,动作文雅,闭嘴咀嚼,尽量不发出响声。
3.别人给自己添饭菜,要说“谢谢”;主动给长辈添饭加菜。
4.餐末,正确使用餐巾或餐纸擦嘴。
先吃完饭要说“大家慢慢吃”。
三、待客礼仪1.客人来访,要事先有准备,把房间收拾整洁。
要热情接待,帮助父母排座、递茶后可告辞离开,待父母送客时应与客人说“再见”。
如父母不在家,要以主人身份接待客人。
2.自己的同学、朋友来访,应热情迎接。
初次来访,应给父母逐个介绍,然后把最佳座位让给客人,可用茶水、糖果、玩具、图书等招待。
3.父母的朋友带小孩子来访,应同小孩一同玩,或给他讲故事,和他们一起听音乐、看电视。
4.正在吃饭时,同学、朋友来访,应主动邀其一起用餐,如果客人申明吃过,先安排朋友就坐,找些书报或杂志给他看后自己再接着吃饭。
5.接待老师应象接待长辈一样热情庄重。
6.送客要送到门外,并欢迎客人下次再来。
四、做客礼仪1.去亲友家做客要仪表整洁,尽可能带些小礼品,以表示对主人的尊重。
2.在亲友家,不能大声大气说话,要谈吐文明。
3.不经主人允许,不可随意动用主人家里的东西,即便是至亲好友也应先打招呼,征得主人同意后才能动用。
40 条家教礼仪一、日常生活礼仪1. 早起向家人问好,睡前道晚安。
2. 进出家门时要打招呼,让家人知道自己的行踪。
3. 学会整理自己的床铺,保持卧室整洁。
4. 不随意翻动他人的物品。
5. 尊重家人的隐私,进入他人房间先敲门。
6. 用餐时等长辈先动筷,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7. 咳嗽、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
8.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勤换衣服。
9. 对家人说话要温和,不使用不文明语言。
10. 接听电话时要有礼貌,先问好并告知自己的身份。
二、家庭社交礼仪11. 家里来客人时要热情迎接,主动问好。
12. 为客人端茶倒水,提供必要的帮助。
13. 客人交谈时不随意打断,安静倾听。
14. 不向客人索要礼物或提出过分要求。
15. 客人离开时要礼貌送别。
16. 去别人家做客要提前告知并准时到达。
17. 带上合适的礼物,表达心意。
18. 在别人家要遵守规矩,不随意乱动东西。
19. 感谢主人的款待,离开时礼貌道别。
20. 与长辈交流时要用尊称,态度恭敬。
三、公共场合礼仪21. 外出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
22.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
23. 排队时不插队,遵守秩序。
24. 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破坏。
25.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礼让老弱病残孕。
26.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
27. 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所保持安静。
28. 观看演出时不随意走动,手机调至静音。
29.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如保洁员的工作。
30. 遇到他人需要帮助时,在能力范围内主动伸出援手。
四、学习礼仪31. 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
32. 尊重老师,见到老师要问好。
33. 不抄袭他人作业,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34. 爱护书本和学习用品。
35. 与同学友好相处,不欺负弱小。
36. 借用他人学习用品要及时归还并表示感谢。
37. 参加集体活动要守时,积极参与。
38. 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39. 努力学习,不断进步,为家人争光。
40.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家庭礼仪常识:1、对长辈,早上起来要说“早安”,睡觉以前道“晚安”。
2、进爸妈的房间前先敲门,出门要向家人道别,放学回家自觉向家人打招呼,帮家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尊重长辈,听从家长教诲。
4、记住家长生日,用自己良好表现作为给家长的生日礼物。
5、对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要以“您”尊称。
6、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7、家中吃饭请长辈先就座,帮助长辈盛饭。
8、饭后对长辈(或做饭者)说声:“谢谢您,我吃好了!”邻里交往“四原则”:拜访:到邻居家串门是邻里间经常的事。
第一次去拜访邻居,最好选择在周末的白天,时间比较充裕,也不会被当做不速之客。
帮忙:俗语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之间应该主动帮忙,彼此照应。
关系:同住一个屋檐下,邻居间天天见面,这更要求彼此要尊敬对方。
互赞:适当地对邻居夸奖称赞会形成彼此融洽的关系。
比如对邻居家的孩子、家居给予一定的赞许,只要语言得体、大方,不仅会给邻居带来好心情,也能显示自身对邻居的敬重。
邻里之间关系要避免: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与己无关事,高高挂起;楼上挨楼下,不知谁姓啥;手拿大哥大,见面不说话。
各国饮茶习俗:泰国人喝冰茶,埃及人喜欢饮甜茶,印度喝奶茶,英国人喝什锦茶,俄罗斯人喜欢饮红茶,美洲人喝马黛茶,非洲人喝薄荷茶。
中国传统奉茶之道: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3、礼貌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4、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5、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6、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7、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7、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8、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9、让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10、向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
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推荐】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寒暄和问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各种场合中,这是一种互相表现友好的方式,那么问候有哪些礼仪呢?下面就来和小编一起看看问候礼仪的基本知识吧。
一、问候的内容:问候内容分为两种,分别适用不同场合:直接式:所谓直接式问候,就是直接以问好作为问候的主要内容。
它适用于正式的交往场合,特别是在初次接触的陌生商务及社交场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间接式:所谓间接式问候,就是以某些约定俗语成的问候语,或者在当时条件下可以引起的话题,主要适用于非正式、熟人之间的交往。
比如:“最近过得怎样”、“忙什么呢”、“您去哪里”等,来替代直接式问好。
二、问候的态度: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态度上一定要注意:主动: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
那同样当别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要立即予以回应,千万不要摆出一幅高不可攀的样子。
热情:向她人问候时,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
毫无表情,或者拉长苦瓜脸表情冷漠的问候不如不问候。
大方:向她人问候时,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大方。
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捏,反而会给人留下虚情假意的坏印象。
而且一定要专注。
问候的时候,要面含笑意,与她人有正面的视觉交流,以做到眼到、口到、意到。
不要在问候对方的时候,目光游离、东张西望,这样会让对方不知所措。
三、问候的次序:在正式场合,问候一定要讲究次序。
一对一的问候:一对一,两人之间的问候,通常是“位低者先问候”。
即身份较低者或年轻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或年长者。
一对多的问候:如果同时遇到多人,特别在正式会面的时候。
这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比如说“大家好”;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
当一个人逐一问候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依次而行。
四、称呼礼仪称呼对方时要遵循先上级后下级,先长辈后晚辈,先女士后男士,先疏后亲的礼遇顺序进行。
1、亲缘性称呼:爸爸、妈妈、叔叔、大爷、大哥、二姐、姑妈、舅舅、姨妈、表哥、表姐之类。
家庭生活的礼仪 一、居家克己 1家中有高龄行动不方便的长辈应定日主动到其房里行礼请安(最好是一对夫妇,一对夫妇的前去,家中小辈兄弟姐妹前去,这样人既不多也不烦杂)与其聊天,问寒问暖,送餐递巾。
2要出门时与家人相互告之,上学上班去要打声招呼,回来时要说“我回来了”,家中有人时要迎一下,帮忙拿东西等。
为人子者出门要主动到长辈房里告之辞行,回来时也要主动到房里行礼(以免长辈担心). 3自己在屋里或者与亲人朋友在屋里谈话时要记得关上门,以免影响其他家人. 4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场合,到别人房间不要直接推门擅入,也不要大声敲门(唐突,不礼貌且打扰别人)应在门外通报“我是某某我可以进来吗?”里面人应说”请进“并站起来,方可进入,比较熟悉的亲人朋友可以直接就坐,像客人或较疏人等主人应请其上座,自己坐客座,并且客人坐后自己方能坐;身为晚辈者,有事应主动到长辈房间去,通报应答如前仪,只不过长辈仍坐主坐,晚辈进去后可略一躬,自己坐客位,不必谦让. 5朋友哪怕是兄弟姐妹来也要站起身来,如是长辈老师的话站起身来并微一躬身,长辈立不可坐,长辈让坐时方能就坐. 6两人一同行礼问安或陪同他人去行礼时如旁人须行礼自己不用行礼时,旁人行礼自己先不能就坐等旁人礼毕就坐后自己方能坐下. 7居座行礼时应先站起离座站到一旁然后行拜再起身复位且莫从座上直接下跪. 8出门时候衣冠要整. 9即使在家亦不要大声喧哗. 二、学门肃清 1在校园中如遇师长装扮人走过应停步,侧身一旁让其先过(无论认识不认识). 2对高年级或低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学兄学姐/某某学弟学妹“称之,对学兄学姐应有其尊重. 3对同年级同学应以”某某同学“称之. 三、长幼有序 不管是兄弟姐妹还是很熟悉的朋友之间年幼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大的人为某某哥/姐做到待之以敬为长者应称比自己年龄小的人为某某弟/妹做到待之以礼让无论座次事物名额分发物品处处做到让幼者为先. 四、称谓之礼 只一点既可关于名字的问题现在我们习惯性的管同辈人群或同社会圈子中的人直呼姓名或者关系亲密点称名字认为是表示友爱的方式实际中华礼仪中名者既讳也是不能随便呼之的所谓名讳名讳一般只有父母偶尔称之或自己用谦辞时提到在古代甚至君臣之间亦不能直呼其名多称其职称或者叫字号由此可见名只用于标书立传户口注册人物登记中可同社交圈中一般都以姓后冠以职称呼之或者叫某某君尊敬但有很亲近的叫某某兄/某某姐再亲密一点的直接称字没有字的称号或者如兄弟姐妹般以仁兄贤弟尊姐贤妹呼之. 在家庭生活中,婆媳之间也要讲礼仪,才能生活和睦,一般来说,婆媳之间要具备的生活礼仪有如下三点: 姿态: 儿媳妇在婆婆面前要保持优雅的姿态,不能像在自己家里那样,当老人在干活时,自己却看电视、吃东西、打电话,或忙自己的其他事情。
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我们都在这个家里茁壮成长,那么你们知道家庭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是什么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家庭日常生活中礼仪一、称谓礼仪1、对父母、长辈不能直呼姓名,要用标准称呼。
2、对兄、弟、姐、妹不要连姓带名称呼。
二、问候礼仪向父母、长辈问候致意,要按不同的时间和场合使用不同的。
1、早起后,问爸爸(妈妈)早上好。
2、睡觉前,祝爸爸(妈妈)晚安。
3、过生日:祝长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4、过节时:祝爸爸(妈妈)节日愉快。
5、外出时:祝爸爸(妈妈)一路平安。
6、归来时:爸爸(妈妈)回来啦。
三、就餐礼仪1、吃饭前,要帮父母、长辈做放置碗筷,搬放凳子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吃饭时,让长辈先入座。
要等父母长辈先开始吃,才拿起碗筷吃饭。
3、吃饭时,不狼吞虎咽,不无故讲话,不随意走动,菜渣残骨不要乱扔。
不要对着餐桌咳嗽打喷嚏。
4、若长辈给自己添饭夹菜,要说谢谢。
若比父母、长辈先吃完饭,要请父母、长辈“慢吃”。
5、吃饭后,要帮助父母收洗碗筷、抹餐桌凳等。
家庭夫妻日常生活礼仪妻子的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妻子也要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客服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
妻子要培养自己的女性优势,做到温柔贤淑。
要真心关爱丈夫。
在事业身上支持丈夫,在感情上信任丈夫,在生活上体贴丈夫,在家庭遇到困难或出现危机的时候,更多地理解、宽容丈夫。
尊重和平等对待双方的老人和亲友。
丈夫的礼仪有哪些基本要求?丈夫要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培养自己大度、阳刚的气质。
丈夫要有家庭的责任感,包括:在感情上忠于妻子,在人格上尊重妻子,在生活上关爱妻子,在事业上支持妻子,在生活困难和出现危机的时候保护妻子;就家庭事务要经常、主动与妻子沟通;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尊重和平等对待双方的老人和亲友。
家庭礼仪文明礼仪公约,手抄报
一、尊重父母
1. 孝敬父母,听从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起居。
2. 与父母沟通时,语言文明,态度诚恳,不顶撞、不无礼。
3. 在公共场合,要给父母面子,不让他们尴尬或难堪。
二、关爱兄弟姐妹
1. 关心兄弟姐妹的学习和生活,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2. 与兄弟姐妹相处时,要讲礼貌,不欺负、不打架。
3. 学会分享,与兄弟姐妹共享快乐和成功。
三、尊敬长辈
1. 对长辈有礼貌,称呼得体,不直呼其名。
2. 长辈说话时,要耐心倾听,不打断、不插话。
3. 学会感恩,对长辈的关爱和帮助表示感激。
四、和睦邻里
1. 与邻居保持友好关系,互相帮助,共同营造和谐社区。
2. 注意环境卫生,不乱丢垃圾,不大声喧哗。
3. 遇到邻居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
五、文明用餐
1. 吃饭时,不挑食、不浪费,讲究餐桌礼仪。
2. 学会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食物。
3. 吃完饭后,主动收拾餐具,保持餐桌整洁。
六、礼貌待人
1. 与人交往时,微笑面对,热情友好。
2. 注意言谈举止,不说脏话、不恶语伤人。
3. 遇到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提供帮助。
七、遵守规则
1.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
2. 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3. 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保护环境。
家庭待客有哪些礼仪要求?
家庭待客有哪些礼仪要求?
(1)准备:整理房间,整饰衣着,备齐用品,提前等候。
(2)迎客:热情迎接问候,让进屋内;若有他人在场,应予相互介绍。
(3)待客:先请客人落座,主人后坐下;送上饮品或点心;专注交谈,不宜不停起身,或一边看电视一边交谈,或经常暗示时间。
(4)送客:起身相送,一般应送到电梯口、楼下或大门口;应挥手致意,目送客人远去。
客人进门时,可接过其衣帽、雨具或示意放置位置,但不要去接客人的手提包。
不可穿着睡衣接待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