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义分析练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语言学导论》(练习题及答案)语言学导论练题及答案1. 什么是语言学?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它涉及语言的结构、演化、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研究。
2. 语言学的主要分支有哪些?- 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 语法学:研究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 语义学:研究语言意义的构成和理解。
- 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下的使用和交际功能。
-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3. 什么是语言的结构?语言的结构是指语言中各个层次(如语音、词汇、句子等)的组织方式和规则。
4. 语音学研究的是什么?语音学研究语音的产生、传播和感知。
它关注语音的音素、音位、音节以及音系等方面。
5. 语法学研究的是什么?语法学研究语言的规则和结构。
它涉及句子的构成和分析,包括词类、短语、句法关系等。
6. 语义学研究的是什么?语义学研究语言意义的构成和理解。
它关注词汇、句子和篇章层面的语义关系和意义表达。
7. 语用学研究的是什么?语用学研究语言在特定情境下的使用和交际功能。
它关注言语行为、话语策略和交际意图等。
8. 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是什么?社会语言学研究语言与社会的关系。
它探讨语言在不同社会群体中的变化、语言的地位和使用情境等。
9. 语言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语言教育:帮助人们研究和教授语言。
- 语音技术:开发语音识别和合成等技术。
- 翻译和口译:促进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 语言规范:制定语法规则、文字标准等。
- 语义分析:帮助机器理解和处理自然语言。
10. 语言学为理解人类语言能力提供了哪些洞见?语言学研究揭示了语言是人类认知和交流的基本工具,提供了对语言产生、理解、学习和变化的深入认识。
2023届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之赏析句子表达效果比较练习题表达效果对比分析常见的鉴赏角度:句式变化、修辞手法、精妙用词、语体风格、篇章结构、逻辑顺序、人称使用、陈述对象、语言特点等。
解题思路:1.找不同:对比分析,找准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和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2.明角度: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明确从那几个角度来作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3.定答案: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
专项习题逛消博会时,8大展馆、2800余个参展品牌、100余场配套活动,很难一一全看仔细。
走马观花下来,日行两万步不在话下。
美妆、珠宝、葡萄酒、时装、瑞士酒吧、特色小食……人们在人来人往中一路观看,在目不暇接中一路品味,在车水马龙中一路体验,消博会为参观者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样子,既有趣,又有料。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成:“人们在人来人往、目不暇接、车水马龙中一路观看、品味和体验美妆、珠宝、葡萄酒、时装、瑞士酒吧、特色小食……有趣有料的消博会为参观者勾勒出了美好生活的样子。
”从语义上看,与原文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哈尼人垦殖梯田的想象力无比丰富:小者如簸箕,大则数亩地;低者几十层,最高近四千级。
哈尼梯田依山顺势、层层叠叠、连绵向上,直通云海。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与“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依着山势,连绵高耸”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的表达效果更好,请对此进行分析。
多少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沦为了标本?多少生态活页从我们的视野中被硬硬撕掉?多少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许多的诗词风光如‘广陵散’般成了遥远的绝唱,大量珍贵的动植物永远地成为了标本,无数的生态活页走出了我们的视野。
”改句与原文句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水边多凤尾竹,随着微风摇曳着身姿,在碧波中照影儿。
自考_语言学概论_分章节练习题[1]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一、单项选择题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表现为口语。
语言学是指研究语言的科学。
2.在个别情况下,当口语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书面语长期保持古代语言的面貌不变时,就可能产生言文脱节的现象。
3.在我国,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时间是五四运动以后。
4.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6.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
7.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
8.书面语虽然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但也影响口语的发展。
9.口语和书面语都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表示一定意义的声音或图形,这是一种物理现象;另一方面则是由声音或图形表示的意义,那是一种心理现象。
10.人与人的口头交际过程是非常复杂的,从通信理论的角度可以将之理解为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11.主张把语言和言语分开的代表人和集大成的学者是现代语言之父索绪尔,他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
12.语言符号的特点有:任意性、强制性、可变性、离散性、线性。
1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使语言学成为现代意义的科学。
14.言语活动可以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分支,即索绪尔提出人类言语活动可分为语言和言语两个部分。
15.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为系统的那一部分。
言语是个人“说话”的具体行为和结果,在每个人的发音、用词和使用的句子结构等方面体现出个人特色。
16.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是:前者是第二性的,后者是第-性的。
17.口语和书面语的所谓一致,是指基本的语言成分。
18.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这说明,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19.语言符号是离散的,在时间这根轴上成线性排列。
语言符号的线性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20.在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
现代汉语习题比较分析下列各组术语得联系与区别(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主题——话题2,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素——词根、词缀3,语体——风格简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有人敲你的门,你问:“谁?”门外回答“我。
”请问,这时你能判断敲门人是谁吗?为什么?2,什么是新造词?词汇规范化原则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分析题(共21分)1,用汉语拼音拼写下面的短语(2分)很有两下子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的短语(4分)很吃了几碗饭3,比较下面的短语,归纳“很X”结构中“X”的语法类型和语义条件(15分):很能干——很能力(X)很希望——很愿望(X)很有潜力——很潜力(X)很吃了几碗饭——很吃饭(X)1,试说明下面用横线连接的几组词之间的联系类型和差异(不同),每类再补充1—2例。
(15分)⑴现在——兹私下——擅自⑵飞——飞翔好意——美意⑶空——孔满——漫2,试举例说明《语法讲义》中粘合式偏正结构和组合式偏正结构及其语法特点。
(15分)3,试从语形、语义、使用条件和问句性质等方面,论述下面这三个句子的异同。
并再举若干同类例子旁证。
(20分)⑴你吃点什么?⑵你吃点什么吗?⑶你吃点什么呢?名词解释1,音素2,音位3,单纯词4,修辞2,本国生产的和从外国进口的辨析题。
区分下列各组句子,说明他们在语义上的差异1,⑴我在这儿住五年。
⑵我在这儿住了五年。
⑶我在这儿住了五年了。
2,⑴,门开了。
⑵,门开着呢。
⑶,门开着来着。
问答题1,普通话里的u和b有哪些主要区别?2,同音词和多义词有什么不同?3,现代汉语有哪些特点?4,举例说明语素和汉字的关系。
5,汉字有什么特点?6,谈谈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
一,名词解释1,汉语标准化2,引申意义3,句型、句式4,词语的移用5,存现句五,简答题1,什么是传统语法?2,请比较程度宾语与程度补语有何不同。
3,下列语句是否有歧义?有歧义的,请分析产生歧义的原因和条件,并分化歧义。
⑴告别母校的学生⑵连校长也不认识。
第三章词法分析练习3.1给出一个正则表达式和自动机,使之表示满足下面条件的0、1序列:1)只包含两个1。
2)不包含连续的1。
3)包含偶数个1。
3.2写出下面符号串集的正则表达式:1){a,b,c}a偶数出现2){a,b,c}不包含子串baa3)二进制数,大于1010014)二进制数,4的倍数5)偶数个0奇数个1的0/1串3.3构造识别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的NFA:1)(a|(b)+2)(a*|(b*)*3)(a|(bc)*d*4)((0|1)*(2|3)*)|00115)(a|b)*abb(a|b)*3.4为下列正则表达式构造极化的DFA:1)(a|b)*a(a|b)2)(a|b)*a(a|b)(a|b)3.5利用自动机原理构造模式匹配程序,即构造一个程序,使它能识别给定a/b串是不是a i b j a k b m类串:,其中i和j是大于等于0的整数,而k和m是大于0的整数。
3.5将下面不确定自动机NFA转换为确定自动机DFA:3.6将下面不确定自动机NFA转换为确定自动机DFA:3.7试将下面不确定自动机NFA转换为确定自动机DFA:3.8试写出下面确定自动机DFA的正则表达式:3.9设置一个名字表NameL和整数表ConstL,当遇到标识符时,将其字符串送入名字表NameL,并把其名字表地址作为标识符的Value值。
整常数情形也一样,不要求翻译成二进制数。
要求在NameL表和ConstL表中没有相同元素。
试用C语言写一个针对上述单词集的词法分析器。
单词class valuebegin BeginSymbend EndSymbvar VarSymbinteger IntSymbif IfSymbthen ThenSymbelse ElseSymb;SemiSymb:ColonSymb:=AssigSymb<LittleSymb<=LittEquiSymb标识符IdentSymb名字表地址整常数ConstSymb常数表地址3.10实数的语法定义如下面所述:<实数>::=<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指数部分><整数部分>::=<数字>|<整数部分><数字><小数部分>::=ε|.<整数部分><指数部分>::=ε|e<指数符号><整数部分><指数符号>::=ε|+|-试写出实数的非确定自动机。
一、填空题:1-01.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一般可以划分为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之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等几个基本阶段,同时还会伴有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1-02.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目标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程序,则其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1-03.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生成目标代码.1-04.翻译程序是这样一种程序,它能够将用甲语言书写的程序转换成与其等价的用乙语言书写的程序. 1-05.对编译程序而言,输入数据是源程序,输出结果是目标程序.1-06.如果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程序是机器代码程序,则源程序的执行分为两大阶段: 编译阶段和运行阶段.如果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程序是汇编语言程序,则源程序的执行分为三个阶段: 编译阶段, 汇编阶段和运行阶段.1-07.若源程序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目标程序是机器语言程序或汇编程序,则其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1-08.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中,不仅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等五个部分,还应包括表格处理和出错处理。
其中,词法分析器用于识别单词。
1-09.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为是否生成目标代码。
2-01.所谓最右推导是指:任何一步αβ都是对α中最右非终结符进行替换的。
2-02.一个上下文无关文法所含四个组成部分是一组终结符号、一组非终结符号、一个开始符号、一组产生式。
2-03.产生式是用于定义语法成分的一种书写规则。
2-04.设G[S]是给定文法,则由文法G所定义的语言L(G)可描述为:L(G)={x│S x,x∈V T*} 。
2-05.设G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其中x∈V*),则称x是文法的一个句型。
2-06.设G是一个给定的文法,S是文法的开始符号,如果S x(其中x∈V T*),则称x是文法的一个句子。
3-01.扫描器的任务是从源程序中识别出一个个单词符号。
4-01.语法分析最常用的两类方法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分析法。
句子成分练习题初二1. 分析下列句子的成分,并写出句子中各成分的名称。
a) 鸟儿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b)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非常和蔼可亲的人。
c) 小狗快乐地摇着尾巴跑过去了。
d) 她是一个勇敢而独立的女孩。
在句子a)中,"鸟儿"是主语,"在天空中"是状语,"自由地"是状语,"飞翔"是谓语。
在句子b)中,"我们的老师"是主语,"是一位"是谓语,"非常和蔼可亲的人"是表语。
在句子c)中,"小狗"是主语,"快乐地"是状语,"摇着尾巴"是状语,"跑过去了"是谓语。
在句子d)中,"她"是主语,"是一个"是谓语,"勇敢而独立的女孩"是表语。
2. 下面的句子中,划出主语和谓语,并说明划出的词语属于什么成分。
a) 小明擅长画画。
b) 天空中飘着轻柔的云朵。
c) 母亲正在厨房里做饭。
d) 我们兴奋地欢呼着。
在句子a)中,"小明"是主语,"擅长画画"是谓语,属于谓语动词。
在句子b)中,"天空中"是主语,"飘着轻柔的云朵"是谓语,属于谓语动词。
在句子c)中,"母亲"是主语,"正在厨房里做饭"是谓语,属于谓语动词。
在句子d)中,"我们"是主语,"兴奋地欢呼着"是谓语,属于谓语动词。
3. 将下列句子中的划线部分改写为合适的词性。
a) 这只猫十分可爱。
b) 她很喜欢唱歌。
c)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区活动。
d) 我收到了他的来信。
在句子a)中,将"十分"改写为副词形式:"非常"。
语言学概论练习题第五章名词解释分析句子三、名词解释题〖可转化为选择题〗1.语义: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是语言的意义。
2.理性意义:也叫做逻辑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对主观世界的认识。
3.非理性意义:是说话人的主观情感、态度以及语体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它一般总是附着在特定的理性意义之上的。
4、词汇意义:由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
5.语法意义:由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
6.语境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意义。
7.词义;指同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态度以及其他附加色彩。
8.词的理性意义: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
9.词的非理性意义:附着在词的理性意义之上的反映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等方面的意义,又叫做词义的附加色彩。
10.词的通俗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助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
11.词的科学意义:由于概括深度的差异分出的词的理性意义的一种类型,是人们对事物的本质特征的反映。
12.义项: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
13.义素:从义项分析中得到的词义的语义特征。
14.义素分析: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5.单义词:一类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一类对象,即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16.多义词:一个词的意义可以概括反映相互联系的几类对象,即包含几个互相联系的义项的词。
17.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
18.基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的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
19.派生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直接或间接地从本义衍生出来的意义,也叫引申义。
20.同义词: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若干以不同的语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的词。
21.等义词: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语⾔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语⾔学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正名篇》;2.巴利、薛施霭、1916;3.⼈类最重要的交际⼯具、符号结构体系4.1888;5.模糊性;6.定型性;7.虚词8.《读写技巧》9.奥斯汀10.领⾳ 11.图画、字符12.词汇歧义、组合歧义13.壮侗、苗瑶、藏缅14.《说⽂解字》;15.语⾔决定论、语⾔相对论; 16.条件变体、⾃由变体;17.柴门霍夫;18.谓词;19.亲属语⾔;20.词根语、屈折语⼆、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①;2.③;3.③;4.④;5.③;6.③;7.②;8.①;9.①;10.①11.④;12.④;13.④;14.②;15.②;16.①;17.③;18.③;19.①;20.②21.②;22.④;23.④;24.①;25.①;26.④;27.③;28.②;29.②;30.①三、多项选择(每⼩题2分,共10分)1.①④⑤;2.①②③;3.①②③④⑤;4.①③;5.①②③④⑤6.①②④⑤;7.②③④;8.①②③;9.③⑤;10.①②③⑤11.②③④;12.①②③;13.①②③④⑤;14.①②③④;15.①②③④⑤四、术语解释题(每⼩题2分,共10分)1.语⾔学:语⾔学就是专门以语⾔为研究对象的⼀门独⽴的科学。
语⾔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等问题,揭⽰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们理解并掌握语⾔的理性知识。
2.⾳位:⾳位是某种具体语⾔或⽅⾔⾥能够区别词、语素的语⾳形式和意义的最⼩的语⾳类型单位。
3.虚词:虚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位置固定,数量封闭,可分为助词、介词、语⽓词、连词等,⼀般不充当句法成分。
4.象形⽂字: 象形⽂字是⼀种⽤简化了的图形来描摹事物的表意⽂字。
象形⽂字是在图画记事的基础上产⽣的,因此带有明显的图形性质和特征。
如古埃及⽂字、中国的部分甲⾻⽂以及古代克⾥特(⽶诺)⽂字和中美洲的古玛雅⽂字都是象形字。
英语语言学导论练习题英语语言学导论是一门研究英语语言结构、发展和使用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练习题一:语音学1. 描述英语中的元音和辅音的区别。
2. 列举至少五种英语中的双元音,并说明它们的发音特点。
3. 解释“音位”和“音素”的区别,并给出例子。
练习题二:形态学1. 定义“形态学”并解释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2. 举例说明英语中的派生词和复合词。
3. 描述英语中的不规则动词变化,并给出几个例子。
练习题三:句法学1. 简述句法研究的主要内容。
2. 用树状图表示一个简单英语句子的结构。
3. 解释“主语”、“谓语”和“宾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练习题四:语义学1. 定义“语义学”并解释其研究范围。
2. 描述“同义”和“反义”的概念,并给出英语例子。
3. 解释“语境”如何影响语言的意义。
练习题五:语用学1. 什么是语用学?它与语义学有何不同?2. 描述“指示语”、“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在交际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如何在不同的社交场合中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练习题六:社会语言学1. 解释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2. 讨论语言变异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系。
3. 描述双语现象及其对语言使用者的影响。
练习题七:心理语言学1. 心理语言学是如何研究语言的?2. 描述“语言习得”的过程及其理论。
3. 讨论“母语”和“第二语言”学习之间的差异。
练习题八:历史语言学1. 定义“历史语言学”并解释其研究目的。
2. 描述英语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变化。
3. 讨论语言接触和借用对语言发展的影响。
完成这些练习题将有助于加深对英语语言学各个方面的理解,并提高分析和应用语言学理论的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英语语义分析练习题### English Semantics Analysis Practice Questions1. Understanding Word Meanings- Question 1: What does the word "ambivalent" mean?- A. Feeling two opposing emotions at the same time- B. Feeling very happy- C. Being very decisive- D. Feeling indifferent- Question 2: Choose the correct synonym for "altruistic." - A. Selfish- B. Generous- C. Greedy- D. Stingy2. Contextual Meaning- Question 3: In the sentence "The leaves were burnished by the autumn sun," what does "burnished" imply?- A. Covered in rust- B. Polished to a shine- C. Made dull- D. Burned by fire- Question 4: In the phrase "The cat is out of the bag," what is the meaning of "cat"?- A. A feline animal- B. A secret- C. A piece of gossip- D. A person3. Idiomatic Expressions- Question 5: What does the idiom "break the ice" mean? - A. To start a fight- B. To initiate a conversation- C. To stop a conversation abruptly- D. To cool down a heated argument- Question 6: The phrase "spilled the beans" is used to describe which action?- A. Cleaning up a mess- B. Telling a secret- C. Cooking a meal- D. Planting seeds4. Word Relationships- Question 7: Which word is the antonym of "extrovert"? - A. Introvert- B. Extroverted- C. Ambiverted- D. Outgoing- Question 8: The word "antidote" is related 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A. A poison- B. A cure- C. A symptom- D. A disease5. Syntactic Analysis- Question 9: In the sentence "The dog chased the cat up the tree," what is the direct object of the verb "chased"? - A. The dog- B. The cat- C. Up- D. The tree- Question 10: Identify the subject of the sentence "Running in the park is good for health."- A. The park- B. Running- C. Health- D. Good6. Semantic Roles- Question 11: In the sentence "She baked a cake for her friend," what is the semantic role of "her friend"?- A. Agent- B. Patient- C. Recipient- D. Instrument- Question 12: In the sentence "The storm destroyed the house," what is the semantic role of "the storm"?- A. Theme- B. Agent- C. Patient- D. Location7. Pragmatics- Question 13: If someone says, "Can you pass the salt?" at the dinner table, 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A. They are asking if you are capable of passing the salt.- B. They are asking for the salt to be passed to them. - C. They are commenting on the quality of the food.- D. They are asking if the salt is available.- Question 14: What is the implied meaning of the statement "You look nice today"?- A. The person's appearance is different from usual. - B. The person is dressed inappropriately.- C. The speaker is complimenting the person's appearance.- D. The person is not usually nice.8. Pronoun Reference- Question 15: In the sentence "John told Mary that he would help her with the project," what does the pronoun "he" refer to?- A. John- B. Mary- C. The project- D. The sentence does not provide enough information.9. Ambiguity Resolution- Question 16: The sentence "I saw the man with the telescope" can be ambiguous. What are two possible interpretations?- A. The man had a telescope, and I saw him.- B. I used a telescope to。
编译原理练习题⼀章:1、编译程序各阶段都涉及。
A、词法分析B、表格管理C、语法分析D、语义分析2、下列哪个程序不是编译程序的组成部分?。
A、词法分析程序B、代码读⼊程序C、代码⽣成程序D、语法分析程序3、编译程序各阶段的⼯作往往是进⾏的。
A、顺序B、并⾏C、成批D、穿插4、词法分析所依据的是。
A、语义规则B、构词规则C、语法规则D、等价变换规则5、编译程序的语法分析器可以发现源程序中的。
A、语义错误B、语法和语义错误C、错误并校正D、语法错误6、⾼级语⾔源程序经编译后产⽣的程序是。
A、源程序B、⽬标程序C、函数D、过程1、扫描器的任务是从源程序中识别出⼀个个单词符号。
2、⾼级语⾔源程序有两种执⾏⽅式,即解释和编译。
判断:⾼级语⾔编写的源程序都必须通过编译,产⽣⽬标代码后才能运⾏。
多遍扫描的编译程序的多遍是指多次重复读源程序。
⾼级语⾔程序到低级语⾔程序的转换是基于语义的等价变换。
编译程序中错误处理的任务是对检查出的错误进⾏修改。
⽬标程序⼀定是机器语⾔程序。
连接装配程序可把经编译程序产⽣的⽬标程序变成可执⾏的机器语⾔程序。
简答题:1、请指出下列错误信息可能是编译的哪个阶段报告的?①else没有匹配的if;②数组下标越界;③使⽤的函数没有定义;④在数中出现了⾮数字信息。
答:①语法分析阶段②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成阶段③语义分析与中间代码⽣成阶段④词法分析阶段2、何谓源程序、中间代码和⽬标代码?它们三者之间有何种关系?答:所谓源程序是指⽤某种⾼级语⾔编写的程序,它是编译程序的加⼯对象。
⽬标程序是指低级语⾔(机器语⾔或汇编语⾔)编写的程序,它是编译程序的加⼯结果。
中间代码是其结构介于源程序和⽬标程序之间的⼀种机内表⽰形式,它是编译程序产⽣的中间临时结果。
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等价关系,即结构不同,但语义相同。
⼆章:1、⽂法G:S-→xSx|y所识别的语⾔是。
A、xyx B 、(xyx)* C、x n yx n(n≥0) D、x*yx*2、设有⽂法G[S]=({S,B},{b},{S-→b|bB,B-→bS},S),该⽂法所描述的语⾔是。
第五章语义 ⼀、单项选择题 1.“桌⼦我都擦⼲净了”中的“擦”,受事为桌⼦。
2.“四季名称、器物名称、数字、度量单位”中,词义具有模糊性的词语是“四季名称”。
3.汉语“伯母、婶娘、姑母、姨母、舅母”在英语中统称为“aunt”,这种现象反映了语义的民族性。
4.模糊现象往往出现在语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
5.词义反映的对象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个⼤致的范围,这反映了语义的模糊性。
6.语义的基本要素是理性意义。
7.在“钱包、壁垒、裤⼦、⾼峰”这⼏个词中,义项不含⾮理性意义的是“钱包”。
8.在“伯⽗、弟弟、哥哥、姐姐”中,具有[+同胞][+⼥性][+年长]义素的词是“姐姐”。
9.义素分析最关键的⼀步是提取共同义素和不同义素。
10.义素分析的基本⽅法是对⽐法。
11.义素分析中⽤来对⽐的⼀组词语应该是指称对象的类属相同。
12.在“壁灯、吊灯、路灯、油灯”中,具有[+⽤于照明][-⽤电]义素的词是油灯。
13.“成⽴、结果、联合”是没有感情⾊彩的中性词。
14.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和核⼼部分。
15.在词、语素、义素和词组中,不属于⾳义结合的单位是义素。
16.说明或掌握⼀个词的意义和⽤法时所⽤的基本单位是义项。
17.语⾔系统中的⼦系统中,系统性较低的是词汇系统。
18.汉语同义词“枯萎”和“⼲巴”具有不同的形象⾊彩。
19.语义场最重要的特点是系统性。
20.“杜鲁门——杜绝”中的“杜”属于同⾳关系:“热⽓——热饭”中的“热”属于多义关系。
21.“快乐——悲伤”属于相对反义词:“战争——和平”属于绝对反义词。
22.近义词“恐吓”和“吓唬”,意义上的差别主要在于语体⾊彩。
23.“堡垒”属于多义词:“天⽓凉了”和“汤太热,把它凉⼀凉”中的“凉”属于多义关系。
24.“他不再偷钱了”的预设是:他以前偷过钱。
25.“拍电报”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是涉及:“开汽车”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是“动作”与“⼯具”。
第一章练习题(绪论)一、选择题1.编译程序是一种常用的软件。
A) 应用B) 系统C) 实时系统D) 分布式系统2.编译程序生成的目标代码程序是可执行程序。
A) 一定B) 不一定3.编译程序的大多数时间是花在上。
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出错处理D) 表格管理4.将编译程序分成若干“遍”将。
A)提高编译程序的执行效率;B)使编译程序的结构更加清晰,提高目标程序质量;C)充分利用内存空间,提高机器的执行效率。
5.编译程序各个阶段都涉及到的工作有。
A) 词法分析B) 语法分析C) 语义分析D) 表格管理6.词法分析的主要功能是。
A) 识别字符串B) 识别语句C) 识别单词D) 识别标识符7.若某程序设计语言允许标识符先使用后说明,则其编译程序就必须。
A) 多遍扫描B) 一遍扫描8.编译方式与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A) 执行速度的快慢B) 是否生成目标代码C) 是否语义分析9.多遍编译与一遍编译的主要区别在于。
A)多遍编译是编译的五大部分重复多遍执行,而一遍编译是五大部分只执行一遍;B)一遍编译是对源程序分析一遍就立即执行,而多遍编译是对源程序重复多遍分析再执行;C)多遍编译要生成目标代码才执行,而一遍编译不生成目标代码直接分析执行;D)多遍编译是五大部分依次独立完成,一遍编译是五大部分交叉调用执行完成。
10.编译程序分成“前端”和“后端”的好处是A)便于移植B)便于功能的扩充C)便于减少工作量D)以上均正确第二章练习题(文法与语言)一、选择题1.文法 G 产生的 (1) 的全体是该文法描述的语言。
A.句型B. 终结符集C. 非终结符集D. 句子2.若文法 G 定义的语言是无限集,则文法必然是 (2) A递归的 B 上下文无关的 C 二义性的 D 无二义性的3. Chomsky 定义的四种形式语言文法中, 0 型文法又称为(A)文法;1 型文法又称为(C)文法;2 型语言可由(G) 识别。
A 短语结构文法B 上下文无关文法C 上下文有关文法D 正规文法E 图灵机F 有限自动机G 下推自动机4.一个文法所描述的语言是(A);描述一个语言的文法是(B)。
语义义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义项相同的是:A. 电脑(n. 计算机)B. 钢琴(n. 乐器)C. 大学(n. 学校)D. 汉语(n. 语言)2. 下列词语中,义项不同的是:A. 果汁(n. 榨取的水果汁液)B. 视频(n. 用于放映电影和录像的影像制品) C. 系统(n. 有机构、体系和规律的整体) D. 流水(n. 摄影、影视等行业指事先录制好的连续剧场进程)3. 下列词语中,含有多个义项且意义相近的是:A. 朋友(n. 关系亲密的人;n. 忠实的拥护者)B. 功夫(n. 时间;n. 招数;n. 气质)C. 盼望(v. 渴望得到)D. 秩序(n. 各种现象、事物按一定的次序或规则排列)二、填空题1. 记忆力突出、背诵熟练是他的_______特点。
答案:语言。
2. 这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着不同的_____,需要具体的语言场景来决定。
答案:义项。
3. 她在工作中具有很高的_______,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答案:逻辑思维。
三、解答题1. 请列举一个你熟悉的词语,然后分析其不同义项,并举例说明。
答案:词语「钢笔」。
它的不同义项有:1. 指一种使用金属笔尖供墨水流出的笔具;2. 泛指一切用金属笔尖或者其他类似结构供墨水流出的笔具;3. 指使人回忆往事的事物或情感的触发器。
例如,「钢笔」这个词在句子「他给我一支钢笔作为生日礼物。
」中的义项为第一种,而在句子「那个风景点是我童年的钢笔,让我难以忘怀。
」中的义项为第三种。
2. 请解释「义项」和「语境」的关系,并以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案:「义项」是指一个词语所具有的不同的意义,而「语境」则是指一个词语所出现的具体语言环境。
「义项」和「语境」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例如,词语「红」有着不同的义项,可以表示颜色、政治面貌等不同意义。
但具体到某一句子或文章中,我们需要通过语境来确定它所具指的具体含义。
比如,在句子「她穿着一件红裙子。
」中,「红」指的是颜色义项;而在句子「他出席了红色革命周年庆典。
《语言学概论》练习(三)[语汇和语用]一、名词解释1.义位:2.义素:3.预设:4.合作原则:5.会话含义:6.语境:二、材料分析题:运用话语交际的基本原则的原理分析下面对话,分析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并写出该会话的语用推导式。
1.甲:你这次考研成绩怎么样?2.甲:我买的这件衣服怎么样?3.甲:听说你很喜欢那个女孩,是吧?乙:专业还考得不错。
乙:还可以。
乙:今天的雨下得可真大!1.(1)语用推导式论域:关于乙的考研成绩的评价前提:a乙这次参加了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已经揭晓;b 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不仅要考专业课,而且还要考外国语和政治理论课。
结论:乙因为外国语和政治理论课成绩不好而导致考研失利。
(2)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乙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信息适量准则,故意回避回答外国语和政治理论课的成绩而表达了“我这次考研因为外国语和政治理论课成绩不好而导致考研失利”这样的会话含义。
2.(1)语用推导式论域:关于甲的新买的衣服的评价前提:a甲新买了衣服,而且希望乙谈谈对衣服的看法;b衣服评价的标准:颜色是否鲜艳、布料的质地好坏、款式是否新颖;人们赞美他人的衣服好,通常采用热情洋溢的话语从衣服的颜色、布料的质地、衣服的款式等方面进行正面评价。
结论:乙不喜欢甲新买的衣服或甲新买的衣服不好。
(2)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乙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方式准则,故意采用“还可以”这样模糊的话语而表达了“我不喜欢你新买的衣服”或“你新买的衣服不好”这样的会话含义。
3.(1)语用推导式论域:关于乙是否喜欢某个女孩前提:a有人背后议论乙跟某个女孩的关系;b 甲乙说话时外边正在下大雨;c 乙是否喜欢那个女孩跟今天的雨是否下得大无关。
结论:乙不想跟甲谈他是否喜欢那个女孩。
(2)会话含义产生的原因:乙有意违背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故意回避谈论是否喜欢那个女孩这个话题而表达了“我不想跟你谈论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个人的隐私”这样的会话含义。
四、论述分析题1. 下列对于“吊”的义位分析是否正确?为什么?结合这个例子说明义位分析的基本原则。
练习题:
一、指出下列语句中加“·”的名词性成分所担任的语义角色:
1、售票处
..
..都在挤电影...围满了人.,大家
票.。
2、昨天
..我买了一部词典
....。
3、我家去年盖了一幢小楼
....。
4、李老师退休时赠给学校图书馆
.....一批书。
5、他.是跳舞明星,他会跳探戈
..。
6、这个小店方便了周围的群众
.....。
7、食堂
..吃。
..我吃不惯,我还是在家里
8、陈朗用红木
....。
..打了一套家具
9、这件事
...他有他的想法。
10、他对我.说了许多大道理
.....。
二、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的词语的语义指向:
1、有一天,他在饭店里喝醉.了酒。
2、你干得太快
..了。
3、老师傅手把手教会.了两个徒弟。
4、他在院子里深深
..地挖了一个坑,栽了一棵树。
5、他把各种书籍杂乱无章
....地装在书架上。
6、妈妈给儿子找了一件干净
..的内衣。
7、我走了一大段冤枉
..路。
8、我们忽然
..发现了老虎。
9、这篇论文可把我写苦.了。
10、孙梅一听到这个消息慌慌张张
....地转身就走。
三、同样一个动词“考”,可以说:考大学、考研究生、考数学、考笔试、考五分,请分析它们的语义关系。
四、“老张有辆新车很得意”、“老张有条小狗很聪明”没有歧义,而“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则有歧义,请运用语义指向以及语义特征分析法作出解释。
五、我们可以说:“谦虚点儿”“老实点儿”“灵活点儿”,但是,不能说:“健康
点儿”“伟大点儿”“高尚点儿”。
为什么?试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做出解释。
六、请举例说明带“得”的述补谓语句,补语的语义指向分别指向谓语、主语和宾语的情况。
七、请运用语义指向的分析法分化下列歧义结构:
1、他不吃面条。
2、国王的脾气你也知道的。
思考题:
一、名词和名词可以构成偏正短语,试放心它们的语义关系。
二、请分析一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的语义指向。
“又”指向哪里?
三、“厂里有一辆新车”是歧义的,请用语义特征分析法解释其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