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蕾 《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四单元第3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概念,能够用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能够掌握小学数学中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进位、借位等操作。
3.通过趣味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重点1.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通过趣味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口算能力。
三、教学难点1.借位运算的操作方法。
2.进位运算的操作方法。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万以内的加减法,包括加法口诀、进位运算、借位运算等。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内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游戏热身、小组讨论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游戏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热身,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游戏内容可以是小朋友之间的运动比赛、IQ谜题、闹钟等等。
游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容易激发学习兴趣,生动形象地介绍本节课的主题。
2. 导入新知就当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讲解和示范。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将要学什么知识,掌握这些知识的好处以及可以在生活中运用相关技能的场景。
3. 重点讲解讲解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万以内的加减法。
包括加法口诀、进位运算、借位运算等知识点。
通过数学公式等方式对这些知识进行讲解和展示。
4. 创设情境根据实际问题创设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情境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深入体验所学习的知识,进而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尝试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小组讨论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机。
6.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地位与作用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多位数,试商时从被除数里减去除数和商的积,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2、教材的编写特点:(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坐船出游、收集矿泉水瓶等情境。
使学生一方面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既呈现了口算方法,还出现了在脑中想竖式的方法;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还出现口算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万以内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是在学生掌握千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的,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数学知识学习和应用的基础。
本课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能正确、合理地进行加法和减法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计算,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感。
三、教学方法本课采用实例引入、讲解示范、实践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计算的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首先复习千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为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打下基础。
2.实例引入: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比如:展示一个玩具商店的商品价格表,其中有不同数量和价格的玩具,然后提出一些加法和减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3.讲解示范: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明确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包括: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计算、进位和借位的处理等。
同时,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解释说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的方法和步骤。
4.实践练习: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可以设计一些不同的练习题目,比如:简单的加减法运算、应用题等,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反馈与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馈学生的表现和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帮助。
同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说课稿一、说教材这个节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二)”,本节内容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实行教学的,主要教学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以后学生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教材用“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引出这个节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在第一课时主要完成例1和“做一做”1、2题以及练习四的教学任务。
因为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是已有知识,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位1,例1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和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例2是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本节教学内容以学生已有识知为起点,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虽然进位加法不是新知识,但连续进位加法计算过程比过去复杂,学生容易发生、错误,要增强有针对性的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目标:掌握“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加法连续进位方法,并能准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超100)的进位加法。
2、水平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野生动物的情况,受到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
三、教法和学法说教法 1、演示法:卡片显示和自主组合卡片,两式相加利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2、启发式谈话法:列竖式计算更加直观的发现这节课的内容所以在学习中会更加的注意。
3、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
说学法现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不再单纯的依赖于教师,对老师所教的内容实行,模仿和记忆,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与水平的全面发展,再加上现在的学生自主意识强,所以在教学中应让他们自己自主探索。
四、教学过程:一、展示交流,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说一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
《万以内的加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一课的教学设计,这是一节关于万以内加法的课程。
本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并能运用这些规则进行实际计算。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实际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2.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3.应用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而教学难点则是让学生理解为何需要学习万以内加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万以内加法。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2.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3.练习法: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4.互动法: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加法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2.讲解新知: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3.练习巩固: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4.归纳小结: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法的运算规则和计算方法。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评价与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际应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我将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具体而言,我将做到:1.设计评价策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和实际应用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对万以内加法的掌握程度;2.关注学生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评价策略,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3.及时反馈: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将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万以内加法的知识和技能。
《万以内的加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万以内的加法》。
在这堂课中,我将通过复习导入、新课教学、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和作业布置五个环节来展开教学。
以下是详细的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在进入新课之前,我将首先带领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的知识。
通过复习旧知识,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的背景和基础。
我将出示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题目,如:100+200=?,300-200=?等等,让学生们能够迅速回答。
通过这些题目,引出万以内数的概念,为接下来的新课教学做好准备。
二、新课教学1.情境导入为了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将用一个实际情境来导入新课。
我将准备一张彩票购买清单,上面列出了一些彩票的编号和购买数量。
然后我将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一共买了多少张彩票,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们进入万以内加法的主题。
2.探究新知我将出示不同的彩票编号和购买数量,让学生们用加法计算出总购买数量。
我将指导学生们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来进行加法运算。
竖式计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运算过程,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在学生们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竖式计算方法后,我将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买了多少张彩票中奖了,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将引导学生们进入万以内加法的进位制计算。
我将介绍进位制的概念,并让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如何进行进位制计算。
3.练习巩固在新课教学后,我将出示一些练习题,如:321+546=?,459+327=?等等,让学生们进行实际操作。
这些题目将检验学生们是否已经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竖式计算方法和进位制计算方法。
我将巡视教室,观察学生们的计算过程,并及时纠正错误。
三、巩固练习在学生们完成练习题后,我将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们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心得,并互相纠正错误。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竖式计算方法和进位制计算方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说课稿一、说教材《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例3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时。
这节课位于本单元的中间点,是承接前面第一、二课时和后面第四课时的桥梁。
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既作为本节课学习的必要基础,又适合对学生学习本节课进行有效的知识渗透与迁移,也为后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数学是一环扣一环,每个环节,每个课时都很重要。
教材通过创设卖纪念品“海宝”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重点,笔算几十几百加、减几十几百。
让学生来解决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方式,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学习计算的必要性。
二、说学情我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该班学生23人,由于家庭教育缺失,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基础相对较差,但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思维也活跃。
为此,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静态的文本教材变为动态的学习资源。
三、说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
2、通过知识迁移、自主探究等方法使学生明确列竖式计算的规范书写方法。
3、利用知识迁移和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品质。
四、说重难点重点:正确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并且能正确完整的提取题中的信息。
难点:笔算过程中的退位和进位,知识迁移转化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具卡片、多媒体课件六、说教学过程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出示一个玩具店,展示各种各样的玩具,并标上价格,(价格不超过两位数)请个别学生当店主,其他学生当顾客。
以这种方法来复习上节课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内容。
从而揭示本节课的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小学生充满热情和激情,他们对自己喜欢的事乐于参与,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好玩是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特征,将练习项目融入游戏中学生们更容易接受。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第一部分:引言大家好,我是xx教师,在这次讲课中,我将为大家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本讲课是基础数学的一部分,是孩子们在小学时期必须学习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将学习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从而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技能。
本讲课将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教学过程和总结。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1、本讲课的主要内容为万以内的加减法。
学生们在理解本节课的知识之前,需要初步掌握以下几点基本概念:(1)加法及其概念:加法是把有序的两个或多个数字连接在一起,并计算出总和的运算。
(2)减法及其概念:减法是把先有的一个数字减去另外的一个数字,以计算出结果的运算。
(3)进位及其概念:当一个数字的位数超过一位时,需要进位,即把这个数字的每一位上的数字依次加1,当加到最高位时,则需要进1位,即在最高位的后面加1,例如:23+7=30,此时需要进位,因此30可以写成3进1位,即3变成4,1变成2.2、通过学习这些基本概念,学生就可以掌握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
需要提醒的是,加减法本质上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学生们要掌握正确的步骤,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以便更好地掌握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1、首先,结合实际,通过简单的算例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万以内数字加减法的基本原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基本技能。
2、接下来,我将教给学生们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的具体运算方法,即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步骤及运算顺序,让他们掌握计算的正确姿势。
3、最后,我将结合几个实际的数学题,让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旨在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解决加减法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第四部分:总结本节课主要讲解万以内数字的加减法,从而让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加减法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重点提出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的算例和实际的数学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步骤和运算顺序,从而达到对加减法的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教材分析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万以内的加法(二)。
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以后学生学习多位数加法的基础。
根据该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能正确计算万以内的连续进位加法。
2、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知识迁移类推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重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难点:掌握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法则。
设计思路:(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创设了进修附小进行慈善一日捐的这样一个情景。
出示各班捐款情况统计表。
班级 301 302 303 304捐款 78元 85元 96元 129元让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来提几个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的问题都依次写在黑板上)【我选用了学生熟悉的慈善一日捐,把熟悉问题从情境中提出,一方面有效激发学生计算的欲望,同时又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计算的实际意义。
学会从熟悉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利用慈善一日捐同时培养学生善于帮助人的良好品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解决301班和302班一共捐了多少钱?(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之后解决)交流反馈然后让学生重点说一说在计算这类题的时候,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以此来突破本课的重点。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在这个设计中,我运用迁移,使学生掌握新知识。
万以内的加法减法(六)加法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 能够理解万以内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的概念;- 能够熟练运用不进位加法和带进位加法进行计算;- 能够解决万以内的加法题目并正确表达答案。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练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 万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带进位加法的理解与应用;- 解决万以内的加法题目并正确表达答案。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引入(5分钟)- 制作一个小视频或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加法运算的复。
2. 概念讲解(10分钟)- 通过示意图和具体例子,讲解万以内的加法运算的概念和特点;- 强调不进位加法和带进位加法的区别和应用场景。
3. 操作练(20分钟)- 完成一些有趣的练题,通过带领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巩固概念;- 鼓励学生使用适当的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
4. 拓展应用(15分钟)- 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情景题和实际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法运算解决问题;-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5. 总结归纳(5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四、教学资源- 视频或游戏等引入材料;- 教学课件、示意图等;- 课堂练题和实际应用题。
五、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法:观察学生在课堂练和应用题中的表现;2. 课堂讨论法:通过鼓励学生发表观点和解答问题,了解他们的理解程度;3. 练题评价:通过评价学生在练题中的答题准确率和运算方法,评估他们的研究成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解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万以内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的概念及应用,并能够熟练解决相应的题目。
《万以内数的加法》说课稿
西关小学姚芳蕾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 以内),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
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与计算起了铺垫作用。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前几册100 以内口算的延续,是在100 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例如,一位数除多位数,试商时从被除数里减去除数和商的积,如果学生对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比较熟悉,就能较快地判断出余数的大小以及商是否合适。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新增加的内容。
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习这些内容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准备。
2、教材的编写特点:
(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是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单元遵循这一原则,为计算教学设计了坐船出游、收集矿泉水瓶等情境。
使学生一方面感受到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受到爱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二)、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
《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本单元仍然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既呈现了口算方法,还出现了在脑中想竖式的方法;在教学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还出现口算的方法。
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展开思路,在交流、比较的基础上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想法,学习计算方法。
(三)、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
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
随着计算内容的进行适时安排一些估算,逐步培养估算意识是本套教材的一个特点,前面在二年级上册在100 以内的习根据具体情境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设定:据于以上的分析,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 以内),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教学重点:口算方法的掌握和熟练应用。
5、教学难点:
(一)、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三)、学生灵活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
结合对教材的分析和班上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问题探索,通过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利用情境引出问题,调动学生大脑中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问题探寻。
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引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交流,汇报、教师引导订正,在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叙述自己的思路,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程序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设计的教学程序是
(一)、引入新课:先出示口算题卡,让学生进行口算,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这里特别注意引导后进生的学习,因为一开始就认他们进入学习状态,然后出示课件由谈话引发去春游的愿望,抓住孩子的兴奋点,搭建生活平台,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新知探究(师生互动活动):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然后师提问:根据这些信息,想一想,我们在乘船时将碰到哪些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初探,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及时肯定、引导拓展,尽可能多地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策略)同时,我帮助学生把一些有用的问题引导归纳板书。
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去寻找有用信息,收集信息,在整理信息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培养估算意识,同时也重点训练了学生口算方法和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接着放手让学生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合作解决,培养学生算法的多样化,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
这时,我到学生当中,参加他们的讨论,指导后进的学生或小组,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汇报、订正。
(三)教学加、减法中已经正式出现过估算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结合几百几十的加、减法,进一步效果测评:每一节课合理的精心围绕教学内容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当堂知识能力测评,有利于我们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反馈学生获取信息。
因此,我设计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九的1、2 题和拓展性学习,同时对后进的学生进行辅导、鼓励。
(四)板书设计与练习:在板书中我重点示范加法竖式,这是一种常用的经典的笔算方法,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问题可能比较多,引导学生解决一两个问题以后,其余的问题要求学生下来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我的说课至此结束,不当之处请批评指导,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