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园林苗圃的规划与建设
- 格式:pptx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1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园林苗圃土壤一般分为哪几个类型?A. 沙土、壤土、粘土B. 沙土、壤土、砾土C. 沙土、粘土、砾土D. 沙土、壤土、砂砾土A. 杨树B. 柳树C. 桉树D. 樱花3. 苗圃灌溉方式一般分为哪几种?A. 地面灌溉、喷灌、微灌B. 地面灌溉、喷灌、滴灌C. 地面灌溉、微灌、滴灌D. 喷灌、微灌、滴灌A. 农药喷洒B. 修剪病枝C. 增施有机肥D. 定期翻土5. 苗圃育苗过程中,哪种肥料不宜使用?A. 尿素B. 磷酸二铵C. 硫酸钾D. 硼砂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2. 苗圃地土壤pH值在6.57.5之间最适宜苗木生长。
(√)3. 苗木种子萌发时,需保持土壤湿润。
(√)4. 苗木修剪可促进侧芽生长,提高分枝数量。
(√)5. 苗木病虫害防治应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苗圃地一般分为生产区、________区和办公区。
2. 苗木种子处理方法有________、浸种和沙藏。
3. 苗木________是指苗木从出苗到出土的过程。
4. 苗木________是指苗木从出土到形成独立生活的过程。
5. 苗木________是指苗木从成熟到出圃的过程。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园林苗圃地的规划原则。
2. 简述苗木种子处理方法及目的。
3. 简述苗木灌溉时期及注意事项。
4. 简述苗木修剪的目的和原则。
5. 简述苗木病虫害防治方法。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苗圃地计划培育1000株杨树苗,已知杨树种子千粒重为10g,发芽率为80%,出苗率为70%,请问需要多少克杨树种子?2. 某苗圃地需对1000平方米地块进行灌溉,灌溉定额为50立方米/亩,求该地块一次灌溉所需水量。
3. 某苗圃地计划培育500株樱花苗,已知樱花种子千粒重为8g,发芽率为60%,出苗率为50%,请问需要多少克樱花种子?4. 某苗圃地计划对1000平方米地块进行施肥,施肥量为500千克/亩,求该地块一次施肥所需肥料。
1、生产用地的区划1.作业区及其规格生产用地面积占苗圃总面积的80%左右,为了方便耕作,通常将生产用地再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
所以,作业区可视为苗圃育苗的基本单位,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
作业区长度依苗圃的机械化程度确定;作业区宽度依圃地土壤质地与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确定,并应考虑排灌系统的设置、机械喷雾器的射程、耕作机械作业的宽度等因素;作业区方向依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形状等情况确定。
小型苗圃一般使用小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hm2,长度可为50~200m。
大、中型苗圃一般使用大型农机具,每一作业区的面积可为1~3hm2,或更大些,长度可为200~300m。
作业区的宽度一般可为40~100m,便于排水的地形与土壤质地可宽些,不便排水的可窄些;同时要考虑喷灌、机械喷雾、机具作业等要求达到的宽度。
长方形作业区的长边通常为南北向。
地势有起伏时,作业区长边应与等高线平行。
地形形状不规整时,可划分大小不同的作业区,同一作业区要尽可能呈规整形状。
2.各育苗区的设置苗圃生产用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试验区)、设施育苗区等,有些综合性苗圃还设有标本区、果苗区、温床区等。
播种繁殖区为培育播种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播种育苗的技术要求较高,管理精细,投入人力较多,且幼苗对不良环境条件反应敏感,所以应选择生产用地中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的区域作为播种繁殖区。
人力、物力、生产设施均应优先满足播种育苗要求。
播种繁殖区应靠近管理区;地势应较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接近水源,灌溉方便;土质优良,深厚肥沃;背风向阳,便于防霜冻;如是坡地,则应选择自然条件最好的坡向。
营养繁殖区为培育扦插、嫁接、压条、分株等营养繁殖苗而设置的生产区。
营养繁殖的技术要求也较高,并需要精细管理,一般要求选择条件较好的地段作为营养繁殖区。
培育硬枝扦插苗时,要求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而湿润。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园林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目录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2.劳动力3.交通状况4.电力及机械化条件二、自然条件1、气候条件2、水文状况3、地形地貌4、土壤资料5、病虫害调查各论一、苗圃面积二、苗圃的区划说明1、前期工作的准备2、生产区区划3、非生产用地区规划三、育苗技术设计1、苗圃生产安排2、日常管理3、苗圃病虫害防止措施4、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5、树种育苗技术措施四、苗圃投资预算总论一、经营条件1.地理区位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地处温江北,面积为19亩。
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 1.5公里。
东距成都13公里,南距双流机场11公里,成温邛高速公路、芙蓉大道横贯全境。
所在街道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温江,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成都市的市辖区,西部副中心,中国著名的花木基地,西部唯一的国际花园城市和四川省第一个小康县。
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水系发达,富饶千年,自古有“金温江”的美誉,常年经济发展水平处于成都市区县的前列。
温江区东临青羊区、高新西区,南毗双流县,天府新区,西接崇州市,北靠郫县、都江堰市,是成都向西发展的核心地带,成都市的上风上水之地,环境宜人,生态优美,教育发达,科技先进,自古以来是居家置业的最佳选择。
全区幅员面积277.8平方公里,辖4街道6镇(同时挂街道办事处牌),户籍人口38.9万。
末温江区常住人口56.2万,占成都市总人口的2.89%。
未来的发展中,温江将是成都工业、文化、商贸、购物、科技、医学、旅游、教育、现代农业的重要基地,在成都经济发展中将扮演极其重要的作用。
苗圃有较大的输出区域范围,政府扶持对苗圃发展有较大促进。
2.劳动力本苗圃位于温江公平慧河村,所在街道幅员面积21.5平方公里,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9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0221人。
劳动力充分。
3. 交通条件其位于成都市西部,距温江城中心仅 1.5公里。
苗木知识园林苗圃规划设计内容-外业工作(一)踏查确定困地的范围,并进行有关经营条件和自然条件的调查. (二)测绘地形图以1/500-1/200。
比例渊绘平面地形图,有关的明显地物应尽量绘人.《三)土壤、病虫害调查调查土层厚度、机械组成、pH硫、地下水位及病虫害种类和感染程度。
(四》气象资料的收集在当地气象台(站)了解气象资料。
二、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一)生产用地的区划1.播种区播种苗要求精细管理.幼苗阶段对不良环境条件抵抗力弱.故应把播种区选在地势平坦.土坡肥沃、疏松,灌水、排水方便,背风向阳的地方。
2.营养繁殖区是培育扦插苗、根插苗、埋条苗的地区。
应设置在土壤条件中等、面积较大、土层较厚的地段。
营养繁殖区不像播种区那样要求严格,但对水分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应选设在灌溉方便的圃地上。
3.移植区需要进一步培育较大苗木时,依规格要求和生长速度的不同.往往每隔2--3年还要再移一次,逐渐扩人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培育植株的规格、苗龄均较大并经过整形的各类大苗的耕作区。
在本区堵育的苗木,通常是在移植区进行过一次或多次移植的移植苗。
大苗区特点是株行距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可以满足园林绿化特殊需要(如树冠形态、干高、干粗等)高标准大苗。
设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主要干道或运愉方便的地段。
5.采德目区为了获得优良的插条、接撼等策殖材料,可利用零散地块,但要土城深厚、肥沃及地下水位较低.6.试脸区用于引人新的树种、品种和进行一些育苗技术的试验等。
(二)辅助用地区划一般大狱苗圃的辅助川地占总面积的15%-20%,中、小型苗口占18%^-25%.1.房及场院一般设在有利于育苗的区域.最好靠近苗圃中心区。
2.道路系统的设互一般设有一、二、三级道路和环路。
一级路(主千道》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一般在圃地的中央附近)。
设置1条或相互垂直的2条路为主干道,宽6-s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20 cm.二级路通常与主干道相垂直,与各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 cm.中、小型苗圃可不设二级路;三级路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1.52.0 m;在大型苗圃中,为了运愉方便,需在苗圃周围设置环圃路。
园林苗圃规划设计以及建立相关介绍一、园林苗圃规划设计的准备工作(一)、踏勘由设计人员会同施工和经营人员到已确定的圃地范围内进行实地踏勘和调查访问工作,概括了解苗圃地的现状、历史、地势、土壤、植被、水源、交通、病虫草害等,同时包括周围的环境,自然村的情况等以及改造各项条件的初步意见和采取的技术措施。
(二)、测绘地形图平面地形图是苗圃进行规划设计的依据。
比例尺要求为1:2000~1:500;等高距为20~50cm,与设计直接有关的山、丘、河、沟、湖、井、道路、桥、房屋、高压线等地上物都应尽量绘入。
对圃地的土壤分布和病、虫、草害和有害动物情况都应标清绘出。
圃址测量:1、圃址范围内及其外部相关的道路等地段应进行地形测量。
2、测量时应将土壤与病虫害分布区域的界限标人地形图。
3、地形图测量比例尺为1:2000~1:500。
(三)、土壤调查根据圃的自然条件、地势及指示植物的分布,选定典型地区,分别挖取土壤剖面,观察和记载土壤厚度、机械组成、pH、地下水位等,必要时可采样分层进行分析,弄清圃地内土壤的种类、分布、肥力状况和土壤改良的途径,并在地形图上绘出土壤分布图,以便合理使用土地。
圃地土壤调查:圃地采用土壤剖面调查,一般可按1~5hm2设置一个剖面,但不得少于3个。
剖面长1.5~2m,宽0.8m,深至母质层(最浅1.5m)。
每个剖面都要记载下列因子:1、剖面位置及编号(用草图示位)。
2、海拔、坡度、地下水位。
3、按层次记载土壤颜色、质地、结构、湿度、结持力、石砾含量、植物根系分布及整个剖面形态特征等,并确定其土壤的土类、亚类、土种名称。
圃地土壤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区划,并根据需要提出土壤改良工程项目。
(四)、病、虫、草害和有害动物调查主要调查圃地内的土壤地下害虫,如金龟子、地老虎、蝼蛄、金针虫、有害鼠类、深根性杂草情况。
圃地病虫害调查:采用挖土坑分层调查。
样坑面积1.0m×l.0m,坑深挖至母岩。
圃地面积在5hm2以下挖5个土坑;6~20hm2挖6~10个土坑;21~30hm2挖11~15个土坑;31~50hm2挖16~20个土坑;50hm2以上挖21~30个土坑。
苗圃规划方案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方案本园林苗圃基地是公司经营类型的一部分,旨在满足公司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需要,加速资金周转,同时兼顾观光休闲功能。
基地规模、品种、规格、数量应以基本满足公司每年园林绿化工程需求量为依据。
同时,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对部分品种、数量进行适时调整。
园林苗圃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应根据当地气象、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坡度、坡向、地下水位的高低来合理规划和布局。
始终要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在选址时,园林苗圃应充分考虑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应选择在有稳定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之处,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劳动力充足。
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需要对园林苗圃进行区划。
苗圃应包括耕作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三部分。
耕作区是苗圃生产进行育苗的基本单位。
其长度根据机械化程度而定,一般完全机械化为200-300米,畜耕50-100米。
耕作区宽度由苗圃土壤质地和地形是否有利于排水而定,一般为40-100米。
耕作区方向应根据圃地的地形、地势、坡向、主风方向等因素考虑。
坡度较大时,耕作区边长应平行于等高线。
耕作区长边最好采用南北方向,便于苗木采光均匀,利于生长。
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栽区和大苗培育区。
播种区应选择全圃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有利的地段作为播种区。
营养繁殖区应选择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地段。
苗木移栽区是从播种繁殖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的苗木进行栽植和培养,需要培养成较大的苗木。
大苗培育区是指培育大苗,一般设置在苗圃的外围和主干道边,其特点是株、行距大,占地面积大、规格高、树木根系发达。
5、种植母树区域是为了获取高质量的种子、插枝、嫁接等繁殖材料而设立的生产区。
该区域不需要太大的面积,可以选择零散的地块,如防护林带、沟渠、路旁等,土壤要求肥沃,地下水位较低。
6、引种驯化区(试验区)是为了培育和驯化从外地引入的树种或品种而设立的生产区。
苗圃规划设计方案篇一:苗圃建设规划方案苗圃建设规划方案根据公司经营计划以及目前管理状况,经初步考察研究草拟制定此规划方案,其宗旨在于指导苗圃建设的落实于实施性指导。
一、组织架构管理机构4人,主任、副主任、技术负责人、施工技术员各一人。
施工工人30人。
主任主要职责:主持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主要包括生产管理的计划制定与落实实施;人、财、物的组织与调配;远景发展规划;内部考核管理等;副主任主要职责:协助苗圃主任做好苗圃生产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工作。
技术负责人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制定;技术培训与指导;生产技术与质量控制管理。
施工技术员主要职责:主要负责生产计划的落实与实施;技术指导与质量过程控制。
二、建圃原则与宗旨生产精品苗木,服务园林工程!三、圃地经营与区域划分根据公司总体经营计划安排及管理状况,计划筹建圃地500亩,其中第一年度(2014年元月-2014年12月)种苗建圃200亩,第二年度(2015年元月-2015年12月)建圃300亩。
根据圃地建设长远发展规划之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园林工程,拟规划有生产用地与非生产(辅助)用地两大区域,其中非生产用地主要分:道路、排灌系统、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生产用地主要分为:常规苗木生产培育区、大树引进培养储备区、育苗繁殖区以及新优精品苗木引进培育区。
1,非生产用地中道路区划为三级路网,1级路网为主干道,设计宽度6-8m,主要为连接圃外出圃道路,为生产和运输使用;2级路网主要连接1级和三级道路生产和运输使用,设计宽度为4-5m;3级路网主要为生产使用,设计宽度为2-3m。
排水系统与路网相结合,使圃地所有沟渠相通并与向外排水沟渠相通,以确保涝季圃地沟渠的水及时排除。
灌溉系统采取机井取水、地埋管线供水的灌溉方案,这样的方式既便于施工管理又能够有效地起到节�加盟�之目的。
路网系统与排灌系统约占整个圃地的10%。
非生产用地的办公区、生活区以及仓储区设计在一个地方,设计占地3亩,主要为办公、生活、住宿、仓储、料场以及机械存放等设计区域。
现代园林苗圃规划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重视,苗木业已经成为具有巨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园林苗圃是整个绿化工作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因此,必须对苗圃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以培育出高质量的、适合市场需求的树种。
本文着重通过对苗圃生产用地与非生产用地特点的研究,总结出在苗圃规划设计时其最适宜位置,并通过市场调查研究,对苗圃树种选择提出意见与建议。
一、园林苗圃的选址园林苗圃在选址时应充分考虑其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
应选择在有稳定的水源,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之处,而且,还要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劳动力充足。
二、园林苗圃的区划为了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需要对园林苗圃进行区划。
苗圃应包括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两部分。
(一)生产用地的区划生产用地指苗圃中可以进行育苗的区域。
主要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和温室大棚区七个部分。
1.播种区。
园林植物大部分是用种子繁殖,播种是整个育苗工作的基础和关键。
幼苗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管理要求精细,所以在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中,应将其安排在全苗圃中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最好、最有利的地段。
播种区应靠近管理区,以便于进行管理;应选择在地势高而平坦,坡度小于2度的地段;应接近水源,以方便灌溉,土质优良且深厚肥沃,背风向阳。
2.营养繁殖区。
营养繁殖区是进行扦插、压条、分株和嫁接的地块,其要求与播种区的要求基本相同。
在苗圃的规划时,应将其设置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高、排灌方便的地区。
3.移植区。
由播种区和营养繁殖区中繁殖出来的苗木,需要进一步培养成较大的苗木时,需要移入移植区进行培育。
在移植区中扩大株行距,增加营养面积,因此其面积比繁殖区相应增大。
在苗圃的规划设计中,移植区应靠近繁殖区和大苗区,有利于苗木的移植,而且应规划较大的地块,以保证充足的阳光与养分。
4.大苗区。
大苗区的特点是株行距大,培育的苗木大,规格高,根系发达,所占面积大。
第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V1第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第章园林苗圃是一家集绿化苗木生产、销售及园林景观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苗木种植基地。
在区划和建设方面,我们秉持着科学、人性化的原则,以满足不同需求的客户为目标,进行了以下的规划和建设。
一、区划规划1. 高档行道树区:将园区内部的主干道、花坛、广场等开敞处全部种植高档名贵行道树,如国槐、梧桐、金叶垂榆等,营造优美、高雅的园林景观。
2. 观赏花卉区:在园区内冠以花卉类植物,例如月季、牡丹、海棠、兰花等;并与其他绿化植物进行搭配,营造出童话般的色彩世界。
3. 耐旱植物区:选择能在干旱条件下存活、生长的植物种类,例如各类漆树、雷竹、榆树等,以增加园内的生态价值。
4. 宿根花卉区:种植丰富多彩的宿根花卉,如紫丁香、飞燕草、鸢尾等,以便客户随时订购。
5. 水生植物区:在园区内建立人工湖泊,种植莲花、芦苇、花菖蒲等水生植物种类,为园区增加水生生态元素。
二、建设规划1. 生产区:建立苗圃初始台、办公楼、保管室、库房等基础设施,保证生产有序、高效进行。
2. 花卉展示区:根据区划规划中的观赏花卉区建造展示厅,在门庭处设阶梯式花坛或石制花池,安放各种精品花卉,让客户可以在园内游览,同时欣赏、学习,亲身体验定制花卉的美丽。
3. 研发实验区:建立科研实验室、样板园等,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实现种植技术的创新和苗木品质的提升。
4. 园艺宿舍区:为工作人员建造舒适、温馨的宿舍区,提高员工工作、生活的素质和满意度。
在园区,我们始终追求“绿色、生态、环保、人文” 理念,同时通过合理和人性化的区划和建设,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园林景观选择,推动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
第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1)第章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园林苗圃是指集花卉、绿化树木、灌木、地被植物等多种植物的种子、苗木及成树为一体的植物繁殖基地,是园林绿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园林苗圃的区划和建设对于城市绿化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下面就来谈一谈有关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一、区划1.1 行政区划园林苗圃应该按照所在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利用现有的行政区划和边界来确定苗圃的规模和方位。
不同的行政区域具有不同的气候、水文、土质等自然条件,预计本地区的绿化需求,制定适宜的绿化规划,为苗圃的发展提供可靠的基础。
1.2 功能区划按照苗圃的不同功能划分功能区,包括苗木生产区、市场销售区、科研试验区、绿化示范区等。
苗木生产区包括苗圃使用的场地、生产棚、基础设施、设备等。
市场销售区包括销售点、中转区、运输设施、以及销售相关的基础设施。
科研试验区是个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经济效益较高的专业苗圃。
绿化示范区是加强绿化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营造美好的城市环境。
二、建设2.1 底层建设苗圃的底层建设包括苗圃的环境调节设施、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些基础设施中,人工湖、水利系统、道路、照明设施等非常重要。
其中,人工湖是苗圃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可以为苗木的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和湿度;水利系统包括灌溉、排水、集水等;道路是苗圃内部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方便苗圃内部的物资运输和苗木运输;照明设施则是苗圃的夜间管理,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保障。
2.2 设备建设苗圃设备建设主要包括生产设备、土地整理设备、工程机械等。
种植高科技化、模块化,为此需要配备现代化的园艺设备和生产设备,这样才能提高效益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土地整理设备是用于整理土地的设备,可以把苗圃土地管理和生产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工程机械是苗圃中的主力工具,它能够对整个苗圃进行有效的修剪、护理等工作。
2.3 环保建设实行绿色生产,在苗圃的建设和管理中,要注意环保和生态平衡问题。
简述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摘要: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关系到苗圃的建设质量,并影响园林绿化的施工质量。
本文从园林苗圃地块选择、生产用地与辅助用地等方面,阐述了园林苗圃的规划设计措施。
关键词:园林苗圃;规划设计;措施园林苗圃是用来生产苗木的重要基地,是园林绿化的基础,有利于绿化城市、净化空气,防治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城市绿化水平和质量都有重要影响[1-2]。
因此,必须对苗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以培育出高质量的,适应园林绿化市场需求的苗木。
1园林苗圃地块选择新苗圃地址首选交通运输方便的地块,便于苗木的运输和销售;有稳定的水源,最好靠近河流或水库,便于灌溉;选择地势较高、地形平坦,便于排水;以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的沙壤土为宜,远离病虫害、恶性杂草和环境污染,便于苗木正常生长[3]。
2园林苗圃规模及树种选择苗圃的规模由所投资金决定。
也可由苗圃的类型决定,如以零售为主的生产苗圃,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十亩,而以批发为主的生产苗圃,一般几十公顷到几百公顷规模不等[4]。
苗圃树种的选择应考虑市场的需求,并尽量选择适应本地生长的品种。
在投资筹建苗圃时根据市场需求、专业化、地区化发展选择少数几种为主进行规模化种植。
3园林苗圃规划设计3.1准备工作。
(1)苗圃地调查。
确定圃地范围,对周边市场需求、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并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利用和改造各项自然条件的措施。
(2)测绘地形图。
绘制圃地平面地形图,尽量绘入与设计有关的地形地物,为苗圃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3)土壤调查、病虫害防治。
调查土壤类型、土层厚度、肥力和pH值等。
抽样调查和统计圃地内的地下害虫,制订防治措施。
(4)收集气象资料。
从当地气象部门收集苗圃的气象资料[5]。
3.2苗圃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苗圃规划设计应科学开展苗圃的区划,主要为生产用地和辅助用地的区划。
3.2.1生产用地的区划。
生产用地是苗圃中进行育苗,直接用来生产苗木的土地。
根据用途可分为播种区、营养繁殖区、移植区、大苗区、母树区、引种驯化区和温室大棚区等[6-8]。
第一章园林苗圃的建立与区划第一节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园林苗圃用地,一般应设置在城市郊区。
大城市、特大城市要分设几个苗圃中、小城市设1~2个苗圃即可。
特大城市的园林苗圃,应比较均匀地分布在市区周围,以便就近出圃,缩短运输距离,降低成本,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如北京的东北旺苗圃、西南郊苗圃、东北郊苗圃和小汤山苗圃,就分别设在市区的西北、西南、东北等部位,布局比较合理。
园林苗圃总面积的大小应根据各城市具体情况考虑。
如城市建城区面积的大小,园林绿地和郊区风景名胜区面积的大小和用苗量的多少等具体情况确定。
一般园林苗圃的面积应是城市建城区面积的。
目前全国园林苗圃总面积占城市建城区总面积的,其中北京为、上海为、天津为。
园林苗圃用地的选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如选择不当,将会给建圃后的育苗生产带来很多困难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因此,在选择时要全面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经营条件等因素。
尽量选择地势平坦,地块较规整,土壤适宜,水源充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的地方作苗圃。
一、自然条件(一)地形园林苗圃用地宜选择排水良好,地形不太复杂地势平坦开阔或坡度为的缓坡地为宜。
坡度太大,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降低土壤肥力也不便于机械化作业和灌溉。
一般说来,不应设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和寒流汇集、风害严重的风口地区。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不同的坡向,直接影响光照、温度、湿度。
土层的厚薄往往不同,对苗木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北方寒冷地区,易受干旱、冻害和季风的危害,选择东南坡向比较合理。
江南多雨则要考虑排水的畅通方便。
如果一个苗圃内有不同的坡向时,则应该根据树种的不同习性,合理安排。
(二)水源水是苗木的生命线,苗木在繁殖和生长过程中,必须要有充足的水。
因此,苗圃最好选择在河流、湖塘、水库等天然水源附近,便于引水灌溉,且自然水源的水质好,有利于苗木生长。
如果能利用自然灌溉,降低育苗成本,最为理想。
如果以上条件都不具备,则应该勘测地下水源是否充足,选择打井提水灌溉的地方。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一、园林苗圃的种类及其特点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社会对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对苗木的需求量增长迅速,社会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园林苗圃建设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其种类、特点各有不同。
(一)、按园林苗圃面积划分按照园林苗圃面积的大小,可划分为大型苗圃、中型苗圃和小型苗圃。
1.大型苗圃大型苗圃面积在300亩以上。
生产的苗木种类齐全,拥有先进设施和大型机械设备,技术力量强,常承担一定的科研和开发任务,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2.中型苗圃中型苗圃面积为45~300亩。
生产苗木种类多,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生产经营期限长。
3.小型苗圃小型苗圃面积为45亩以下。
生产苗木种类较少,规格单一,经营期限不固定,往往随市场需求变化而更换生产苗木种类。
(二)、按园林苗圃所在位置划分按照园林苗圃所在位置可划分为城市苗圃和乡村苗圃。
1.城市苗圃城市苗圃位于市区或郊区,能够就近供应所在城市绿化用苗,运输方便,且苗木适应性强,成活率高,适宜生产珍贵的和不耐移植的苗木,以及露地花卉和节日摆放用盆花。
2.乡村苗圃(苗木基地)乡村苗圃(苗木基地)是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和城市绿化建设迅速发展而形成的新类型,现已成为供应城市绿化建设用苗的重要来源。
由于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低,适宜生产城市绿化用量较大的苗木,如绿篱苗木、花灌木大苗、行道树大苗等。
(三)、按园林苗圃育苗种类划分按照园林苗圃育苗种类可划分为专类苗圃和综合性苗圃1.专类苗圃专类苗圃面积较小,生产苗木种类单一。
有的只培育一种或少数几种要求特殊培育措施的苗木,如专门生产果树嫁接苗、月季嫁接苗等;有的专门从事某一类苗木生产,如针叶树苗木、棕榈苗木等;有的专门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生产组培苗等。
2.综合苗圃综合苗圃多为大、中型苗圃,生产的苗木种类齐全,规格多样化,设施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期限长,技术力量强,往往将引种试验与开发工作纳入其生产经营范围。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
一、引言
园林苗圃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划与建设对于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园林苗圃的区划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植物培育管理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园林苗圃的规范化建设提供参考。
二、园林苗圃的区划规划
2.1 区域划分
园林苗圃的区划应根据城市规划、园林绿化需求和植物培育特点进行科学划分,一般可分为苗木培育区、苗木展示区、苗木示范示教区等。
2.2 设施布局
园林苗圃的区划规划还需考虑设施布局,包括管理办公区、苗木储藏区、苗木繁育区等,以保证苗木的培育、展示和销售。
三、园林苗圃的基础设施建设
3.1 温室建设
园林苗圃需要建设温室,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对于一些对气候条件要求较高的植物进行培育和保护。
3.2 灌溉设施
灌溉设施是园林苗圃的基础设施之一,需要建设系统完善的灌溉设施,以保证植物生长的需要。
四、园林苗圃的植物培育管理
4.1 育苗技术
园林苗圃应发展先进的育苗技术,采用科学的培育方法,确保植物的生长质量。
4.2 病虫害防治
园林苗圃需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五、结语
园林苗圃的区划与建设是园林绿化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加强对园林苗圃的规划和建设,才能更好地满足城市绿化的需求,营造出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希望本文内容对园林苗圃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