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县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气盾坝在太白县虢川河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太白县虢川河位于陕西省太白山脉中部,是陕西省重要的支流之一。
近年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虢川河的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污染严重,给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
为了改善虢川河的生态环境,太白县政府启动了虢川河治理工程,其中气盾坝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治理技术。
气盾坝是一种利用气力把水体拦截起来形成墙壁的技术。
该技术利用气流的动力,将水流压缩在一段封闭的管道内,从而实现拦截水流的目的。
在太白县虢川河治理工程中,气盾坝技术被应用于虢川河上游较小的支流及支流沟道处。
通过建立多条气盾坝来拦截支流的水流,避免了沙石的下游淤积和草木的被淹没,形成了较好的防洪和防止水土流失的治理效果。
气盾坝技术的优点在于其可以在不破坏河床的同时,实现水流的拦截。
与传统的堰坝相比,气盾坝不会对水生态环境和生物生长造成太大的影响。
该技术还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低等优点。
由于气盾坝可以进行多次拦截,防止了河道的淤积和泥沙下移,为后续的治理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
然而,气盾坝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该技术的拦截高度、长度和坝顶宽度等参数对于使用效果影响较大,未正确选定参数可能导致效果欠佳;其次由于气盾坝未对河道水流进行调节,因此在阻断水流之后,上游水位将会上升,为后续的治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综上所述,在太白县虢川河治理工程中,气盾坝技术成为了一种常见的治理手段。
其优点是施工方便、工期短、成本低等方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未来,在气盾坝技术的研究中需要注重参数的选定和水流调节等关键技术,以提高气盾坝技术在河道治理中的效果。
2024年陕西太白山的导游词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是个天气晴朗的大好日子,我们将用____个小时的时间,沿着关中道西行____公里,依次经过西安市、咸阳市、兴平市、周至县、杨陵农业城、眉县,最后抵达太白山,进行旅游观光活动。
旅游观光活动将持续____个小时左右,午餐在太白山用,晚餐我们返回西安用。
我今天会和大家一起努力,带大家游览好有“关中八景”之称的太白山,请大家多多配合,如有问题或意见,不用客气,请大家及时指出来。
概况先介绍一下太白山名称的来历。
有两种主要说法。
其一与陕西方言有关,“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太白山山顶____月积雪,在____月炎阳的高照下,皑皑白雪反射阳光成缕缕银光四射,很好看、很漂亮、很白。
陕西的关中一带,用方言说很白很白,就是白得很、白得太太、太白咧,人们长期叫起来,最后就把它叫做太白山。
其二跟一个传说有关。
相传关中一带在远古的时候就是一块富饶美丽的地方,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
这样好的一块地方被远方的一条恶龙看中了,恶龙想霸占,太白金星看到后,就和这条恶龙大战____天9夜,终于赶跑了恶龙,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要永远守候在这里,最后太白金星的身躯当真变化成一座巍峨的高山,直插云霄,所以这座山就被称做太白山。
提起“太白”二字,人们不免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李太白,李太白的名字是否和太白山有关系不得而知。
但太白山从古至今就是诗人、名僧、文豪的游览之地,李白就有一首“登太白峰”的诗写道:“酉上太白峰,夕阳穷攀登……举手可近日,前行若无山……”的壮丽诗篇,表现了诗人对太白山的赞美和热爱。
今天我们就沿着诗人的足迹前去观赏太白山。
现在简单介绍一下太白山的情况。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高____米,大家可能都知道秦岭是中国南北的分界线,我们平常所说的南方人、北方人就是以此为界;秦岭也是中国两大水系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也是中国主要稻米生产区和小麦生产区的分界线;也是面食区和米饭区的主要分界线。
一、太白县人文概况:太白县位于陕西西部、宝鸡市东南,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1953年设区,1961年建县,是陕西省最年轻的县。
全县总面积27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万亩),辖7镇66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县。
太白是一个独具特色、神奇美丽的地方,县情突出表现为“四个最”:一是最高。
境内海拔最高3767米,最低740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县城海拔1543米,是全省107个县中海拔最高的。
秦岭的两大高峰太白山、鳌山都在境内。
二是最绿。
太白林地面积390万亩(其中集体林地148.64万亩),绿色植被覆盖率95%,森林覆盖率89.5%,是全球同纬度生态环境最为良好的地区之一,也是绿色、有机蔬菜的最佳生长地。
特别是太白无工业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洁净,土壤肥沃,是生产绿色露地反季节蔬菜的天然大菜园,全县种植蔬菜10万余亩(含复种),走进太白就犹如走进绿色的海洋。
三是最凉。
太白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和冬赏瑞雪、夏避酷暑的绝佳胜地,“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四是最奇。
太白地处中国秦岭南北分水岭,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关中、陕南两种文化相互交融;逾今两千多年的褒斜古道横穿太白,是翻越秦岭最平缓的通道;太白资源极为丰富,已探明的矿产达30余种,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59条(全县水资源总量16.91亿立方米),有57种野生珍稀动物和1700多种珍稀植物,是一个天然生物宝库。
“四最之城”孕育了太白良好生态、独特气候、绿色蔬菜、迷人风光“四大名片”,是关中地区独一无二的避暑胜地、生态王国、绿色菜园、运动基地,被誉为“亚洲天然植物园”、“关中水塔”、“陕西的青藏高原”和“秦岭里的香格里拉”。
太白独特的县情还表现为太白三分之二的区域是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承担着保护生态安全、水源安全的重大责任。
百科词条地理> 行政区划 >正文太白县编辑词条分享太白县位于秦岭西部,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其境内而得名。
地形复杂多样。
境内海拔在740—3767米之间,相对高差3027米,各类地貌毕备,山、川、河、谷兼有。
太白山、鳌山、青峰山等主要山峰均以险要雄奇而著称;县城所在地虢川,地势开阔平坦,草场面积广袤;石头河、湑水河等一级支流,河水清澈见底,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已成为西安等大中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地,二郎坝的小盆地,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称。
气候独特多变。
秦岭是我国南北水域的分界线,县内气温差别显著,自古有“山前桃花山后雪”之说,我县境内既有江南秀色,又有北国风光。
“太白积雪六月天”更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县内年平均气温7.7℃,降水量800mm,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因而,气候温和湿润,兼有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征。
成为反季节和无公害精细蔬菜的适生地。
夏季气候多雨湿润,凉爽宜人,有“天然空调城”的美称,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的天然胜地。
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横穿其境120公里的褒斜古栈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迄今,部分遗迹尚保存完好。
二郎坝、黄柏塬也是红军1935年经过之地,至今仍保留有红军留下的标语。
佛教对地青峰山,相传唐代重臣尉迟敬德曾奉唐王之命在此监修庙宇,山上存有唐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身崖、铁钟、石翁等古迹。
县城南2公里处的方才关村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的发丧之地,秦岭第二高峰鳌山上有秦国名将白起庙等古迹30多处。
自然景观以洁、秀、清、奇而闻名。
山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每到盛夏游人不绝。
另外,石沟瀑布、大岭云海、鳌山雄姿等景点极具开发价值。
太白县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广阔的森林和密布的河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身地,太白山因此而被列为野生动物保护区。
境内有27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达55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大鲵(俗称娃娃鱼)等珍奇动物驰名中外,堪称“天然动物养殖场”。
蜀道难原文赏析蜀道难原文赏析1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呼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跹也豢膳省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
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
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
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
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
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
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
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
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0、咨嗟:叹息。
译文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区域概况县区概况太白县位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南部,地处秦岭腹地,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
境内海拔最高3767m,最低740m,平均海拔在1000m以上,县城海拔1543m,是陕西省107个县中海拔最高的县。
太白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19℃,是名副其实的“天然空调城”和冬赏瑞雪、夏避酷暑的胜地,“太白积雪六月天”是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地理环境1、位置太白县地处秦岭西部,位于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境内而得名。
太白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
县城距西安180km,距宝鸡64km,距汉中170km。
2、地貌太白县内由北及南,北仰南缓,太白山居中东西展布隆起,形成中高、南北较低之地形大势,境内群峰耸立,山环水绕,海拔高在740~3767m之间,相对高差达3000多米。
黄柏塬二郎坝的小盆地,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称。
3、气候太白县内气温差别显著,古有“山前桃花山后雪”、“太白积雪六月天”之状观,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气候中温湿润,带有大陆性季风气候与高山气候交汇的特征。
资源1、矿产资源太白地质构造复杂,地下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截至2013年,太白县经地质部门勘测,已发现金、铌、钽、坭锡等稀有贵金属,铜、铅、锌、镍、铁等有色金属,大理石、云母、石英灯等非金属矿,已探明黄金储蓄量40t,储量100t,是陕西省第二大黄金生产县。
2、水资源太白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水资源十分丰富。
境内石头河、红岩河、湑水河等五大河流共59条支流,流境总长219.8km,是关中城市水源涵养地和饮用水资源保护地,被誉为“关中水塔”。
水能储藏量42、74万千瓦,可开发容量11.43万千瓦,已开发容量6.44万千瓦。
以太白山大爷海、二爷海、三爷海、玉皇池、佛池等最为典型的冰斗湖、冰蚀湖为太白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下水资源,水质良好,富含钙、镁、钠等矿物质,矿化度下雨0.5g/L。
浅谈太白山药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作者:张拴李苗袁邡陈文江李红玉靳冬梅来源:《科学种养》2013年第04期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群峰耸立,沟壑纵横,山水环绕,海拔在734~3767米之间,地形复杂,四季分明,属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性山地气候特征。
境内大气、水质、土壤没有污染,是目前世界上同纬度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太白山植物种类繁多,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生物基因库”“天然药物宝库”“亚洲植物园”之称。
所产的中药材因其品质优良、疗效独特而闻名遐迩,自古就有“太白无闲草,遍地都是宝”之美誉。
相传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辨识出不少良药医救黎民,“药王”孙思邈也曾在太白山采药,著有医学巨著《千金翼方》。
太白野生中药材呈现了它独有的特点,特别是珍贵中药材品种繁多,以生长在海拔1500~3000米区域的“七药”和药名前冠以“太白”的药材最为著名,其功效奇特,应用广泛,且因其毒副作用小,极少引起药源性疾病而享誉中药界,也是我国中草药资源宝库中的珍品。
目前已知的冠以“太白”的药材共有140余种(133种植物药、16种变种),珍稀名贵品种主要有桃儿七、铁牛七、朱砂七、红毛七、太白贝母、太白米、太白茶、太白花和太白手儿参等。
但是,我们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太白县在中药材种植管理上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中药产业刚刚起步,资金投入不足,发展基础较薄弱。
太白县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县财政十分困难,中药材资源的开发依赖于上级的资金扶持和招商引资,自我开发能力较低。
二是企业规模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
太白县现有的医药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中药材产品单一,多为半成品,市场竞争能力弱。
三是标准化程度不高,中药材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简称GAP】认证工作滞后。
药材种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田间作业和管理靠传统、凭经验,采收、加工技术不规范,与中药材种植GAP标准要求有很大差距。
2024年陕西太白山的导游词范文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陕西太白山,我将为大家带来精彩纷呈的导游词。
太白山是中国名山之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境内,因山上盛产“太白雪”而得名,也因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华夏玉山,东方圣山”。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太白山的历史、地理、名胜以及文化内涵,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
一、历史背景太白山的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太白山被列为中岳五岳之一,被尊为“山岳之祖”。
在历史上,太白山还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道教圣地”,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前来寻觅灵感。
由于太白山地处黄河沿岸,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洪水、战争等自然和人为灾害,但太白山的山峦依然屹立不倒,成为陕西重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址。
二、地理特点太白山地处黄土高原和秦岭交界处,山脉起伏起伏,峰峦叠嶂,雄伟壮观。
太白山云锦雾绕、山水相映,被誉为“秦岭第一奇峰”。
太白山最高峰为太白峰,海拔3767米,被誉为“东方屋脊”,是中国四大佛教胜地之一。
山上的气候四季分明,春夏季温暖宜人,秋季气候凉爽宜人,冬季则是零下十度左右,景色尤为美丽,成为滑雪爱好者的乐园。
三、名胜景点1. 太白峰太白峰是太白山的最高峰,也是太白山最重要的景点之一。
山峰高耸入云,被誉为“东方屋脊”,从山顶俯瞰全局,可以远望秦岭山脉的辽阔景色。
登上太白峰,可以感受到云雾缭绕的神秘气氛,还可以欣赏到太白山的日出和云海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2. 丹霞峡丹霞峡是太白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峡谷纵横交错,景色壮美,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这里有奇特的红色峡谷、深邃的瀑布以及古老而神秘的石刻,让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3. 金丝峡金丝峡是太白山的一大特色景点,这里的峡谷河水清澈见底,宛如一条金线从峡谷中穿过。
峡谷两岸的山峰叠嶂,林木葱茏,给人一种原始而神秘的感觉,非常适合徒步探险和休闲放松。
4. 智水寺智水寺是太白山的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秦岭作证作者:张伟来源:《中国扶贫》2016年第04期从西安出发,途经眉县进斜峪关,山路蜿蜒,白雪皑皑。
70多公里的山路开车走了2个多小时。
进入太白县城让人眼前一亮,浅黄、浅红色等暖色调的建筑让这座山城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海拔最高3771米,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县城海拔1543米,是陕西省107个县区中海拔最高的县城,被誉为“陕西的青藏高原”。
太白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片区县。
该县总人口5.2万(其中农村人口4.1万),贫困人口11116人,贫困发生率为27.9%。
近年来,这个以往被人们称为“慢城”的太白正在一快一慢之间发生着变化。
快,主要是要求太白的干部群众快马加鞭面对艰难的扶贫任务快步迈进;慢,主要是要求太白以自然生态为优势,发展生态休闲旅游,打造慢生活的休闲度假经济。
于是,太白的山山水水间,有一群人常年间走村串户,将贫困户的冷暖挂心头,将村镇的致富门路装心里。
小电表的魅力自2002年航天科技集团开始定点帮扶太白县以来,集团先后投入资金1358.5万元,实施定点帮扶项目49个,并先后下派骨干人员定点驻扎太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安排资金、技术、项目,有力支持太白县的扶贫事业。
2015年12月17日,太白县桃川镇蹇坡村村民文辉的新家格外温暖,碳晶墙暖让家里既暖和又美观。
当时,室外温度为零下16度,文辉乐呵呵地说:“家里用的取暖设备不用掏电费,而且靠卖电还能赚钱。
”当地村干部强盛指着电表介绍说:“我们这电表可不一般,两块电表,一个是电网的电表,另一个是光伏发电的电表,通过第一个电表可以清晰地显示出光伏发电设备所发的电力情况,村民发了多少电,用了多少电通过电表看得一清二楚。
”1979年出生的张伟利是航天科技集团驻太白县的扶贫干部,作为该县最年轻的挂职副县长,张伟利目前分管太白的社会扶贫工作。
张伟利为村民算了这么一笔账,“我们利用国家各项政策争取资金为贫困户争取太阳能光伏扶贫项目,农民不花一分钱可免费享受;太白县光照优势比较好,一年发3000多度电基本没问题,村民用剩下的电以每度8毛钱的价格卖给国家电网赚取收益。
太白县简介
太白县位于秦岭西部,宝鸡市东南,因秦岭主峰太白山在其境内而得名。
全县辖5镇3乡,66个行政村,面积2780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
全县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北连秦川,南通巴蜀,为川陕之要冲,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自然风光、民情风俗和地方方言等既有关中风情,又具巴蜀特色。
基本县情
地形复杂多样。
境内海拔在740—3767米之间,相对高差3027米,各类地貌毕备,山、川、河、谷兼有。
太白山、鳌山、青峰山等主要山峰均以险要雄奇而著称;县城所在地虢川,地势开阔平坦,草场面积广袤;石头河、湑水河等一级支流,河水清澈见底,水质纯净,无任何污染,已成为西安等大中城市饮用水的水源地,二郎坝的小盆地,稻田成片,水牛成群,素有“小江南”之称。
气候独特多变。
秦岭是我国南北水域的分界线,县内气温差别显著,自古有“山前桃花山后雪”之说,我县境内既有江南秀色,又有北国风光。
“太白积雪六月天”更是
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县内年平均气温7.7℃,降水量
800mm,无霜期158天,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因而,气候温和湿润,兼有大陆性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的特征。
成为反季节和无公害精细蔬菜的适生地。
夏季气候多雨湿润,凉爽宜人,有“天然空调城”的美称,是观光旅游,避暑度假的天然胜地。
自然人文景观丰富多彩。
横穿其境120公里的褒斜古栈道,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迄今,部分遗迹尚保存完好。
二郎坝、黄柏塬也是红军1935年经过之地,至今仍保留有红军留下的标语。
佛教对地青峰山,相传唐代重臣尉迟敬德曾奉唐王之命在此监修庙宇,山上存有唐英灵公主墓、太子坟、舍身崖、铁钟、石翁等古迹。
县城南2公里处的方才关村为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后的发丧之地,秦岭第二高峰鳌山上有秦国名将白起庙等古迹30多处。
自然景观以洁、秀、清、奇而闻名。
山上有第四纪冰川遗迹,每到盛夏游人不绝。
另外,石沟瀑布、大岭云海、鳌山雄姿等景点极具开发价值。
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广阔的森林和密布的河流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身地,太白山因此而被列为野生动物保护区。
境内有270余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达55种,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大鲵(俗称娃娃鱼)等
珍奇动物驰名中外,堪称“天然动物养殖场”。
太白山素有“天然植物园”、“天然医药宝库”之称,森林植物达1000多种,中药材1600多种,花椒、板栗、山萸、核桃等林产品,负有盛名,党参、杜仲、天麻、手儿参等中药材畅销国外。
环境优美幽静。
全县森林面积390多万亩,木材蓄积量1900多万立方米,林草覆盖率达90%以上,既无工业污染,又无噪声之扰。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松涛阵阵,小溪湍湍,到此一游,则令人心旷神怡,留恋忘返。
1995年,陕西省太白体育训练基地建成投用,每天夏季,这里成为我省体育健将训练的理想之地。
交通通信便捷。
县城咀头镇距宝鸡64公里,距西宝高速公路45公里。
西安通往汉中的姜眉公路穿境而过,出入境十分方便。
目前,全县已建成以光缆为主的大容量、高速率的传输网,数据宽带业务覆盖全县八个乡镇,通信快捷。
产业发展情况
积极实施“优菜、兴药、壮果”三大工程,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太白蔬菜种植的历史比较长,八十年代就是全省蔬菜补淡基地,蔬菜产业也是太白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2006年,全县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7万亩,种类80多个,年产量18万吨。
注册了“太白山”牌绿色蔬菜品牌,并通过国家绿色A级认证,培育了绿农、从玉等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的促进了全县蔬菜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蔬菜远销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和长江以南各大、中城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国家农产品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全国第五批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和“陕西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陕西高校蔬菜直供基地”。
农民收入的60%来自蔬菜产业。
“太白山上无闲草”,太白县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初步掌握的就有1992种,特别是太白山独有的“太白七药”、“太白米”、“手儿参”等道地中药材驰名中外。
近年来,我们提出了“药业兴县”的口号,注册了“太白山药谷”品牌,引进了赛德、步长、辰济、天之健等龙头企业,带动群众种植中药材8万亩,年实现药业产值7000万元,药业企业加工值过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0%来自于中药产业。
“太白山药谷科技专家大院”被科技部授予“国家星火科技专家大院模式示范单位”称号。
杂果业主要以板栗、核桃、反季节桃、梨等为主,目前发展板栗7万亩,其中挂果2万余亩,具备了一定的开发加工能力。
开发利用矿产和水力资源,大力发展水电和矿产业。
目前全县共建成和在建水电站35座,总装机4.5万千瓦;以黄金为主的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年产黄金1吨左右。
2006年上半年,生产黄金481公斤,实现产值7202万元,利润2440万元。
另外,大理石、白云石、钾长石等非金属矿产和铅锌等金属矿产也有一定的开发潜力。
以生态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充分利用太白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依托姜眉公路开通后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生态休闲产业,积极引进宝鸡机床厂、宝鸡兴业公司等省内外资金,兴建忠诚生态园、梅湾度假村、太白生态园、青峰峡森林公园等休闲度假项目。
同时,引导农民向姜眉公路、凤太公路沿线集中,发展餐饮、商贸、运输、农产品加工等三产服务业。
以休闲生态为主的第三产业已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也是我们最有优势和开发潜力、前景十分看好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