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能力特训 常见的大气系统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451.01 KB
- 文档页数:8
"【把握高考】高中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能力特训常见的大气系统练习 "一、选择题(分×=分)中央气象台年月日发布今年第一个寒潮橙色警报。
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贵州、重庆等地气温将下降~°。
局部可达~°。
新疆北部、内蒙古、宁夏、华北地区先后有~级偏北风,渤海、黄海风力可达~级。
据此回答~题。
.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是不同性质锋面、的交界,有关锋面、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冷锋、冷锋.冷锋、暖锋.暖锋、暖锋.暖锋、冷锋年月日,南京市开始进入梅雨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形成梅雨天气的天气系统为( )解析: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答案:.南京梅雨期的天气特征为( ).晴空万里.阴雨连绵.酷热干燥.暴风骤雨解析: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实力相当形成的锋,锋面来回摆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答案:(莱芜模拟)读下图,回答~题。
.点和点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点受冷锋影响.点出现连续性降水.点雨急风骤.点受暖气团控制解析:点位于冷锋附近,正受其控制,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点在暖锋锋后,被冷气团控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答案:.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阴雨—晴朗—阴雨—晴朗.阴雨—阴雨—晴朗—晴朗.晴朗—阴雨—晴朗—阴雨.晴朗—晴朗—阴雨—阴雨解析:城市未来将被暖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依次控制,所以其天气过程是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答案:(郑州模拟)读下图,回答~题。
.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甲地风向为西南风.乙地气温较高.丙地风速最大.丁地气压最低解析:题目考查的是锋面气旋,乙在暖气团控制下,温度高,气压低。
答案:.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①③.②③.①④.②④解析:暖锋的锋前降水范围广,戊地位于暖锋附近,风向为西南风,呈逆时针,为北半球。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20211102250每个地域天气的变化都是受不同的天气影响。
天气系统类型有很多,比拟罕见的天气系统由: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运动锋〕;气旋和反气旋。
一、锋与天气锋是冷气团和暖气团相遇而构成的,多构成于中纬度地域。
依据冷暖气团自动性分三个类型:冷锋;暖锋;准运动锋。
【重点学习判别是何种锋面影响以及在该锋面系统影响下天气的变化】(一)冷锋冷气团自动流向暖气团。
标志:锋面符号为▲〔黑三角〕;冷气团移动方向为直箭头;锋面坡度较大;冷锋降水在锋后。
天气状况: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暖和阴沉;过境时:出现阴天、降温、刮风、雨雪等天气过境后: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二)暖锋暖气团自动流向冷气团。
标志:锋面符号为;冷气团移动方向为盘旋;锋面坡度较小;暖锋降水在锋前。
天气状况: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高温阴沉;过境时:出现延续性降水或雾的天气过境后: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三)准运动锋冷气团和暖气团权利相当。
锋面符号为▲〔黑三角〕和天气影响:带来延续性降水。
准运动锋要掌握在我国散布的类型、详细的时间及影响:二、高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高压和高压是从气压散布状况来说的;气旋和反气旋是从气流运动形状来说的,表示的系统是分歧的,只是角度不同】三、锋面气旋〔一〕锋面气旋图的判读近空中的气旋往往与锋面联络在一同,构成锋面气旋。
锋面存在于高压槽上〔在高压脊不能构成〕,该天气系统多见于温带地域,是形成温带地域天气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如今高压槽中,锋线往往与高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将冷暖锋衔接将系统分为两局部,低纬度局部受暖气团控制,高纬度局部受冷气团控制。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第1讲地球上的大气[课程标准]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2.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基本概念]逆温;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
[基本原理]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风向、风力大小判定的基本原理。
[体系架构]课时12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受热过程考点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1.大气的组成(1)干洁空气①氧气:氧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②氮气:氮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③二氧化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强,使气温升高。
④臭氧: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2)水汽和杂质①水汽: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②杂质: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
思考简述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答案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使臭氧减少;城市中人类生产生活比较密集,导致大气中的杂质增多;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等)、破坏森林等,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
2.大气的垂直分层(1)依据:大气从地面向上温度、运动状况和密度的差异。
(2)在上图中填出对流层平均高度,并补绘平流层气温变化曲线。
答案(3)各层特点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分层高度范围主要特点成因与人类的关系对流层低纬:17~18 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人类生活在对km。
高纬:8~9 km 减(对流层的顶部气温降至-60 ℃)的直接热源流层底部,对流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空气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该层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平流层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km高空气温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在22~27 km范围内,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它可以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平流运动有利于航空飞行;臭氧层有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无云雨现象,能见度好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气流平稳高层大气自平流层顶部到2 000~3 000 km的高空气温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上升自平流层顶部开始,由于没有吸收紫外线的臭氧,气温下降;随后,由于大气吸收了更短波长的太阳紫外线,温度上升80~500 km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逆温(1)概念: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随高度的增加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小于6 ℃/km。
高频考点13 大气受热过程2024年2月,南极某科考站旁边出现了“西瓜雪”现象。
科学家表示,这是因为雪中含有一种叫极地雪藻的微生物,它们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存,并在低温下保持“休眠”状态,升温时会快速生长并呈现粉红色。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相比一般的雪,“西瓜雪”的出现会使图中( )A.①增加 B.②减弱C.③增加 D.④减弱2.假如“西瓜雪”现象在南极地区大面积频繁发生将( )A.引发降雪增多 B.导致土壤酸化C.利于生态平衡 D.加剧气候变暖地气系统(地面和大气)汲取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放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
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安排。
据此完成3~4题。
3.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
这是因为当地( )A.多阴雨天气,大气的保温作用强B.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C.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入能量D.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出能量4.若仅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应是( )A.1月 B.4月C.8月 D.12月[2024·山东临沂二中月考]下图为在上海郊区一个蔬菜大棚拍摄的照片,棚顶为黑色的尼龙网,而不是常见的白色透亮的塑料膜或者玻璃。
据此完成5~6题。
5.由此推断,此时段上海的天气可能是( )A.常见的对流雨B.连续的霜冻天气C.持续的伏旱天气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6.在此季节,农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大气逆辐射,提高夜间温度B.削减地面辐射,防止夜间温度过低C.增加地面辐射,提高农作物存活率D.减弱太阳辐射,削减农作物水分蒸腾早春季节常发生霜冻天气,严峻影响名优茶的产量和质量。
下图示意某年1月底某科研所对峨眉山市一灌木型茶园进行气温测量的结果(图中折线表示距离地面1 m、3 m高度的温度曲线)。
据此完成7~8题。
7.读图可知,该茶园( )A.白天出现逆温现象时间长B.树冠层的日温差可达18 ℃C.霜冻现象发生于白天D.夜晚离地面越近,温度越低8.为提高茶树冠层的温度,下列措施最可行的是( )A.利用风扇,使上下层空气混合B.开拓水塘,增大上下层温差C.地膜覆盖,促进空气对流运动D.建防护林,阻挡外来气流涌入[2024·浙江温州选考适应性测试]下图为“乌鲁木齐大气热力作用中的三种辐射改变统计图”。
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2-4 常见天气系统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2-4 常见天气系统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1-2-4 常见天气系统课下限时集训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1-2—4 常见天气系统(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2015年2月8日8时(北京时间)世界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
完成1~2题.1.此时丙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 D.西南风【解析】丙地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故为西北风.【答案】 C2.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及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 )A.甲--反气旋、晴朗乙-—气旋、阴雨B.甲——低压、阴雨乙——高压、晴朗C.甲——气旋、晴朗乙——反气旋、阴雨D.甲——高压、阴雨乙—-低压、晴朗【解析】甲外围等压线数值为1 010,该闭合等值线的两侧分别有1 015和1 010两条等值线,则依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等值线判读规律,可确定甲处为低压中心,为阴雨天气;乙处为高压中心,为晴朗天气。
【答案】 B(2017·江西宜春二模)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提升训练9 常见的大气系统练习 "一、选择题(4分×15=60分)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3日发布今年第一个寒潮橙色警报。
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贵州、重庆等地气温将下降8~12°。
局部可达16~18°。
新疆北部、内蒙古、宁夏、华北地区先后有5~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风力可达8~9级。
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2011年6月14日,南京市开始进入梅雨期。
结合所知识,回答3~4题。
3.形成梅雨天气的天气系统为( )[**]解析: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答案:B4.南京梅雨期的天气特征为( )A.晴空万里B.阴雨连绵.酷热干燥D.暴风骤雨解析: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实力相当形成的锋,锋面回摆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答案:B(2012莱芜模拟)读下图,回答5~6题。
5.B点和D点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受冷锋影响B.B点出现连续性降水.D点雨急风骤D.D点受暖气团控制解析:B点位于冷锋附近,正受其控制,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D点在暖锋锋后,被冷气团控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答案:A6.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E未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A.阴雨—晴朗—阴雨—晴朗B.阴雨—阴雨—晴朗—晴朗.晴朗—阴雨—晴朗—阴雨D.晴朗—晴朗—阴雨—阴雨解析:城市E未将被暖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依次控制,所以其天气过程是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答案:A(2012郑州模拟)读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解析:题目考查的是锋面气旋,乙在暖气团控制下,温度高,气压低。
答案:B8.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A.①③B.②③.①④D.②④解析:暖锋的锋前降水范围广,戊地位于暖锋附近,风向为西南风,呈逆时针,为北半球。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常见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常见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5讲常见天气系统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5讲常见天气系统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表为株洲市2015年11月28日、11月30日和12月2日天气信息表。
据此完成1~2题。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风力天状况气11月28日2211微风秋高气爽11月30日72北风3级小到中雨12月2日92微风晴1.11月28日、11月30日、12月2日天气分别大致对应天气系统示意图(上图)中的序号是( )A.①②③B.④⑤⑥C.⑥⑤④D.③②①2.12月2日,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清晨,室外的乒乓球台上结了薄薄的一层白霜B.中午,迷雾层层,仍未散尽C.天气晴朗,阳光明媚,气压降低D.由于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昨日有所升高解析:第1题,11月28日,气温较高,天气晴朗,说明受暖气团控制,对应③;11月30日,温度降低,阴雨天气,降水较多,说明受冷锋影响,对应②;12月2日,气温较低,天气转晴,说明冷锋已过境,受冷气团影响,对应①。
第2题,在单一冷气团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气压升高,此时正值冬季,降水之后空气湿度大,早晨乒乓球台上会有白霜.答案:1.D 2。
A(2018·江西赣吉抚七校联考)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3~9日经过南昌市。
"【把握高考】2013高中地理人教版总复习能力特训9 常见的
大气系统练习 "
一、选择题(4分×15=60分)
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3日发布今年第一个寒潮橙色警报。
内蒙古中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贵州、重庆等地气温将下降8~12°C。
局部可达16~18°C。
新疆北部、内蒙古、宁夏、华北地区先后有5~6级偏北风,渤海、黄海风力可达8~9级。
据此回答1~2题。
1.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略图,其中M是不同性质锋面L1、L2的交界,有关锋面L1、L2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冷锋、冷锋B.冷锋、暖锋
C.暖锋、暖锋D.暖锋、冷锋
2011年6月14日,南京市开始进入梅雨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形成梅雨天气的天气系统为( )
解析: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是由准静止锋造成的。
答案:B
4.南京梅雨期的天气特征为( )
A.晴空万里B.阴雨连绵
C.酷热干燥D.暴风骤雨
解析: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实力相当形成的锋,锋面来回摆动,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
答案:B
(2012莱芜模拟)读下图,回答5~6题。
5.B点和D点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点受冷锋影响B.B点出现连续性降水
C.D点雨急风骤D.D点受暖气团控制
解析:B点位于冷锋附近,正受其控制,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短;D点在暖锋锋后,被冷气团控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答案:A
6.根据图中信息推测,城市E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是( )
A.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B.阴雨—阴雨—晴朗—晴朗
C.晴朗—阴雨—晴朗—阴雨
D.晴朗—晴朗—阴雨—阴雨
解析:城市E未来将被暖锋-暖气团-冷锋-冷气团依次控制,所以其天气过程是阴雨—晴朗—阴雨—晴朗。
答案:A
(2012郑州模拟)读下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四地天气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
A.甲地风向为西南风B.乙地气温较高
C.丙地风速最大D.丁地气压最低
解析:题目考查的是锋面气旋,乙在暖气团控制下,温度高,气压低。
答案:B
8.关于戊地天气系统的正确组合为( )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暖锋④冷锋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暖锋的锋前降水范围广,戊地位于暖锋附近,风向为西南风,呈逆时针,为北半球。
答案:B
(2012石家庄模拟)下图为某大洋上天气系统,它的西移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读图,回答9~10题。
9.该天气系统可能为( )
A.北美高压B.阿留申低压
C.夏威夷高压D.亚速尔高压
10.当EF线位于上海-南京一带时( )
A.江淮地区正值梅雨季节B.东北、华北进入雨季
C.华北春旱严重D.昆明准静止锋影响贵阳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该天气系统应为夏威夷高压。
EF为影响我国夏季降水进退变化的西北太平洋高压脊,我国雨带在其北侧5~8个纬度。
答案:9.C 10.B
(2012商丘模拟)下图为沿某天气系统中心、距中心正南200米和距中心正北200米分别作的三条东西向剖面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在天气系统中心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中,风力最大的是 ( )
A.东面B.西面
C.南面D.北面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天气系统中心向南、向北200米气压分别下降30百帕和20百帕,向西、向东500米都下降了40百帕左右。
答案:C
12.该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
A.锋面气旋B.高气压
C.低气压D.台风
解析:从图中可知该地中心气压比周围高,所以为高气压。
答案:B
(2012广东质检)图中a、b、c、d四点为甲地气旋过境时的风向。
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甲地( )
A.位于北半球B.位于南半球
C.天气晴朗D.昼夜温差增大
14.下图中与a、甲、b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解析:依据各点风向可知,该气旋为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南半球气旋。
气旋过境,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大,昼夜温差减小,高空气压高低状况与近地面相反,故甲地对应的高空为高压,等压面上凸。
答案:13.B 14.C
15.(2012杭州联考)下图是北半球某地区某一时段近地面天气模式示意图(单位:百帕)。
此时甲、乙两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 )
A.甲、乙两地都是晴天B.甲、乙两地都有雨
C.甲地有雨,乙地晴D.甲地晴,乙地有雨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暖锋将向乙地前进,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前,多降水;而甲地在单一的暖空气控制下,天气晴朗。
答案:D
二、综合题(40分)
16.2011年8月20日,热带风暴“艾琳”生成。
8月22日,加强成为飓风,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以上。
受其影响的总人口达到6 500万人,损失估计超过100亿美元。
下图为“北美飓风‘艾琳’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1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
(2)图中有锋面A和B,受它们的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的是______,简述判断的理由。
(3)飓风“艾琳”所属天气系统是______,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是______。
(4)简述飓风“艾琳”导致美国受灾地区灾情严重的原因。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1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在东段为东北——西南,在西段为东南——西北。
第(2)题,A为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短;B为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多连续性降水。
第(3)题,飓风属于热带气旋,画出C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30~45°即C地风向,为东南风。
第(4)题,本次飓风等级高,风力大,再加上受灾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因此灾情严重。
答案:(1)东段:东北——西南;西段:东南——西北。
(2)丁地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且降水形成的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
(3)低压中心(气旋) 东南风
(4)飓风等级高,风力大;受灾地区人口密集;受灾地区经济发达。
17.(2012临沂质检)读北半球近地面天气系统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20分)
(1)按气压状况,①地为______中心,③地为______中心。
(2)图中②地吹______风,②与④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④地的天气状况是______,试简述其原因。
(4)预报图中⑤地的天气变化过程。
(5)③地周围形成的锋面,会不会在①地周围存在?为什么?
解析:读图知,①为高压中心,③为低压中心;②地多吹西北风;②地比④地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②地风力较大。
④地在冷气团和高压脊控制下,低温晴朗。
⑤地将受冷锋过境影响形成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①地周围不会形成锋面,这是因为该反气旋高压的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
答案:(1)高压低压
(2)西北偏北②②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3)低温晴朗冷锋过境后,高压脊控制。
(4)受冷锋活动影响,将经历一次大风、雨雪、降温等天气。
(5)不会。
因为①地为高压中心,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散,冷暖气流不能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