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75
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规律在婴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动作发育是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
通过了解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发展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本文将介绍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并提供一些培养其动作发育的方法。
1. 0-3个月在出生后的几个月里,婴幼儿的动作发育主要表现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上。
0-3个月的婴幼儿能够在有声音、光线或触摸刺激的情况下做出相对简单的反应,例如头部转动、眼神跟随和舞动四肢。
家长可以通过给予足够的刺激,例如声音、轻按皮肤和摇晃玩具,来促进婴幼儿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反应。
2. 3-6个月在3-6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进一步发展。
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头部和上半身,并开始尝试坐起来。
此外,婴幼儿还可以自主地伸手抓取物体,甚至试图将物体放入口中。
家长可以为婴幼儿提供适当的玩具,如软质绒毛玩具和抓握棒,以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和触摸能力。
3. 6-12个月在6-12个月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迅速发展。
他们可以坐起来,甚至尝试站立和站立支撑。
在此期间,婴幼儿开始尝试翻身、爬行和探索周围环境。
家长可以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如婴幼儿围栏,让他们自由地爬行和探索周围的物体。
此外,也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玩具,如推车和弹跳器,来鼓励婴幼儿尝试站立和行走。
4. 1-2岁在1-2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继续进步。
他们可以自行站立、行走和奔跑,并能够抓住物体并尝试使用简单的工具。
此外,他们还可以蹲下、爬上爬下并使用家具进行支撑。
家长可以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如积木和拼图,以培养婴幼儿的手眼协调和操作能力。
5. 2-3岁在2-3岁的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育进一步成熟。
他们可以跳跃、跑步、爬上高处和下楼梯。
此外,他们可以进行简单的运动技能,如踢球、抛球和抓球。
家长可以鼓励他们参与各种户外活动,如游乐场和球类游戏,以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
总结:了解03岁婴幼儿动作发育的规律对家长和教育者来说非常重要。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以下是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
1.头部控制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头部的控制能力和稳定性会明显增强,会开始学会抬头、侧头、转头等动作。
2.四肢运动能力进一步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学习爬行、翻滚、爬坡等活动,四肢协调性也会逐渐提高。
3.行走能力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的行走能力会逐渐出现,并且步态会越来越稳定,能够跑、跳等活动。
4.手眼协调能力增强:03岁婴幼儿手眼协调能力逐渐增强,能够完成抓握、放置、搬动等活动。
5.空间意识和方向感开始发展:03岁婴幼儿会开始探索周围环境,对空间位置、方向感的认识也逐渐增强。
6.动作自我控制能力加强:03岁婴幼儿会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动作方式。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神经系统逐渐完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尝试各种不同的动作,从简单的翻身、爬行到复杂的站立、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
一、0-6个月:非熟练的全身运动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新生儿通过反射动作和初步的全身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能够短暂地抓住和握住物体,但这种动作通常是不稳定的和不协调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鼓励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如仰卧起坐、翻身和爬行,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和协调能力。
二、6-12个月:初步的主动运动在6个月大时,婴幼儿开始表现出更复杂的动作,如爬行、站立和行走。
他们开始能够使用手和膝盖来爬行,有些孩子甚至能够扶着家具走路。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和鼓励,让宝宝自由地探索和练习他们的新技能。
同时,也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和自信心。
三、1-2岁:更加独立的行走和手部精细动作在1岁到2岁之间,婴幼儿开始更加独立地行走和跑步,同时也对手部精细动作有了更好的掌握。
他们可以抓取小物体,如积木、玩具和食物,并能够更准确地完成一些日常任务,如刷牙、洗脸和穿衣。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宝宝进行运动和手部活动,如户外散步、亲子游戏和绘画等。
四、2-3岁:更加协调和复杂的动作在2岁到3岁之间,婴幼儿的动作变得更加协调和复杂。
他们可以双脚交替地跑步,并能够更准确地控制手部精细动作。
他们也开始尝试模仿大人的动作和行为,如穿鞋、系鞋带和开门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亲子互动和游戏来帮助宝宝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和协调能力,如跳绳、跳舞和玩拼图等。
总之,0-3岁是婴幼儿身体和大脑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他们学习和发展各种动作技能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阶段,父母应该提供足够的机会和鼓励让宝宝进行各种运动和活动,以促进他们的肌肉发展、协调能力和自信心。
0到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活动设计婴幼儿是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他们的动作发展对于整体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促进他们的身体机能和感知能力的发展,设计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动作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供一些动作活动设计的建议和示例,帮助婴幼儿在这个关键的阶段实现身体的发育和能力的提升。
一、大肌肉活动大肌肉活动对于婴幼儿的全身发育至关重要。
通过不同的大肌肉活动,他们可以发展核心肌群,提高身体的平衡和协调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大肌肉活动设计示例:1. 翻转游戏:将婴儿放在床上,轻轻地将他们从背部翻到腹部,然后再翻回去。
这种活动可以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2. 爬行障碍赛:在地板上放置一些简单的障碍物,如枕头和毯子。
鼓励婴儿在爬行的过程中跨越这些障碍物,以促进身体的灵活性和平衡。
3. 婴儿瑜伽:通过引导婴儿进行简单的瑜伽姿势,如桥式和婴儿踏步,以促进他们的核心肌力和身体灵活性。
二、精细动作训练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技能对于日常的生活技能和手眼协调至关重要。
通过适当的精细动作训练,可以帮助他们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和手眼协调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精细动作活动设计示例:1. 滚珠追踪:将一个小球放在平坦的桌面上,鼓励婴儿用手指追踪小球的移动轨迹。
这有助于发展他们的手眼协调和精细动作技能。
2. 建造积木:给婴儿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的大块积木,鼓励他们用手指进行堆叠和拼凑。
这种活动可以培养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手部控制能力。
3. 捏揉活动:给婴儿提供一些简单的塑料ineinte可以捏揉和探索的材料,如面团或卡通动物造型的软玩具。
这有助于锻炼他们的手指肌肉和触觉能力。
三、感官刺激活动通过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活动,可以帮助婴幼儿建立他们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以下是几个适合0到3岁婴幼儿的感官刺激活动设计示例:1. 触觉盒子:在一个小盒子中放入不同的材质,如绒布、塑料薄膜和硬纸板。
让婴儿通过触摸和探索不同的材质来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0-3岁婴幼儿成长的动作发展有何发展规律呢?下面店铺为大家整理了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规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生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会反射性抓住手中的物体新生宝宝的许多动作都是出自于本能的反射行为。
此阶段他的小手通常呈握拳状,但是会反射性地抓住放入他手中的物品,如当你用指尖触碰宝宝的掌心时,他会抓住你的手指,甚至可以让你把他提起来离开他躺着的地方。
这一时期的抓握反射是最强的。
妈妈培养对策让宝宝抓握摇铃准备一个布制的婴儿摇铃让宝宝抓握,最好是黑白色或是其它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这样更能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通过摇铃训练宝宝小手的抓握能力,从而增强手指的触觉,扩展手的活动范围。
1~3月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小手半开会吮吸手指和玩自己的小手随着宝宝逐渐长大,小手掌大部分时间都是半开着,而不再像以前那样呈握拳状,小手也慢慢从被动抓握发展到有意识地主动抓握,例如能握住拨浪鼓2~3秒不松手。
3月龄左右时,宝宝最显著的进步是开始玩自己的小手:他可能会盯着自己的小手看,或用左手抓住右手的一两根手指,有时还会将小手放进嘴里吮吸拳头和手指。
妈妈培养对策进一步锻炼手部的抓握能力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刺激宝宝手部的反射动作。
给宝宝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让他练习抓、握、摇、捏等动作,继续训练小手的握持能力,并且引导宝宝观察和把玩自己的小手。
4~6月龄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规律动作特点会主动抓物体、会撕纸随着宝宝双眼视力的进步,由视觉引导的触碰技能逐步发展起来,这使宝宝在抓握时比前一阶段更具方向感,能在眼睛的指引下主动张开小手来抓住物体。
不过这个阶段,大部分宝宝还无法很灵活地运用手指,对于想要的物品常常采取“五指并用一把抓”的形式,但也有些发展较快的宝宝会用双手撕纸,并有意识地将盖在自己脸上的丝巾拉开。
妈妈培养对策锻炼小手的灵活性在宝宝伸手可及的范围内,悬挂一些容易抓握、带有声响的玩具,逗引宝宝向左右侧转或向前抓握玩具,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准确抓握的能力;引导宝宝将玩具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也可以准备一些面巾纸让宝宝撕,以培养手指的灵活性。
0~3岁儿童动作发展与训练一、认识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0~3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也是儿童动作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身体系统和神经系统正在迅速发育,他们需要通过各种动作来探索和理解世界,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协调发展。
1.1 0~1岁儿童的动作发展在0~1岁这个阶段,儿童主要通过大运动和小运动来认知和探索周围环境。
他们会逐渐学会抬头、翻身、坐起、爬行等基本动作,同时也会开始尝试抓握、对撞、抛掷等小动作。
1.2 1~2岁儿童的动作发展1~2岁是儿童动作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开始尝试走路、爬高、跳跃等更复杂的动作。
在这个阶段,家长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帮助儿童提升对身体的控制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1.3 2~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2~3岁时,儿童的动作水平会有显著提升,他们可以做到更复杂的动作,比如奔跑、跳跃、攀爬等。
在这个阶段,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动作技能和运动能力,促进其身体的综合发展。
二、促进0~3岁儿童动作发展的训练方法为了促进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训练:2.1 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非常重要,可以让他们自由地进行各种动作探索和练习,同时也可以避免意外的发生。
2.2 创造多样性的活动环境家长可以通过布置不同的游戏器具和玩具,创造多样性的活动环境,让儿童在玩乐中不断挑战自己的动作能力,促进其动作发展。
2.3 配合亲子互动家长可以和儿童一起参与各种运动游戏和活动,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同时也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促进其动作的发展。
2.4 鼓励儿童参与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促进0~3岁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儿童接触更多的户外环境和刺激,促进其大运动和小运动的发展。
三、总结在0~3岁这个关键时期,儿童的动作发展对其以后的生长发育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应该关注儿童的动作发展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来促进其动作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运动习惯和良好的身体素质。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经历了从出生到3岁的关键阶段,以下是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
1. 出生至3个月:婴儿主要表现出一些基本的反射动作,如吸吮、握紧、反射性伸展等。
他们能够保持头部向前或向后的平衡,支撑自己在腹部的一段时间。
2. 4-6个月:婴儿开始展示出更多主动性的动作。
他们学会了翻身,从仰卧位翻至俯卧位,反之亦然。
婴儿会试图抓取和握住玩具,并尝试将其放入嘴中。
3. 7-9个月:婴儿开始爬行。
他们使用手臂和腿部的协调动作来移动身体。
婴儿还能够坐起来并保持平衡,有些孩子甚至可以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独立站立片刻。
4. 10-12个月:婴儿开始学步。
他们会依靠支撑物站立和行走,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可以掌握平衡并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况下行走短距离。
5. 1-2岁:婴幼儿逐渐掌握平衡和协调能力,能够快速行走,跑步和爬行。
他们开始学会跳跃和爬高。
6. 2-3岁:幼儿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他们可以自如地奔跑、跳跃、站立在一只脚上和爬上/下楼梯。
幼儿也开始尝试更复杂的动作,如单脚踏板车、滑滑梯等。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呈现出逐步习得和发展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掌握各种基本运动技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练习来提高自己的平衡、协调和运动能力。
每个婴幼儿的发展速度和顺序可能存在差异,家长应该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并提供适当的支持和鼓励。
0-3岁儿童动作发展与训练
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与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这个阶段,儿童的基本动作能力开始发展和建立,这对他们以后的身体发展和学习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0-6个月的婴儿期,儿童主要是通过大脑对身体的控制来进行
简单的动作,如抬头、翻身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通过促进婴儿的肢体活动来帮助他们发展动作能力。
可以为婴儿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自由爬行或翻滚,同时可以给他们一些适合年龄的玩具来刺激他们的触摸和抓握能力。
6-12个月的爬行期,儿童开始能够自主爬行和坐起来,他们
也会开始试着站立和追逐东西。
父母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活动来刺激儿童的运动能力发展,比如让他们自己用手抓玩具,用脚踢球,或者父母抓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们走路等。
1-2岁的行走期,儿童开始能够自行走动,他们也会尝试跑和跳。
为了帮助他们发展更多的运动技能,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跑步、跳跃、爬行等的机会,比如安全的玩具车、跳跳床等。
同时,可以鼓励他们参加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的运动活动,如游泳、儿童体操等。
2-3岁的发展期,儿童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进一步提高,他们
可以尝试跳跃两脚离地、站立单脚、踢足球等。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给他们提供更多各种各样的活动,如骑脚踏车、滑滑梯、攀爬架等,来锻炼他们的体力和协调能力。
同时,父母还可以教他们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如扔球、接球、伸展等。
总的来说,0-3岁是儿童基础动作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
应该积极参与并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来帮助他们发展各种运动技能和协调性。
这将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身体发展奠定基础。
简述0-3岁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
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规律如下:
1.步态:03岁儿童已经能够自如行走并开始尝试跑步,步履变得稳定。
2.手眼协调:03岁儿童开始能够使用双手进行各种活动,如自己穿上衣服、扣扣子等,同时眼睛和手能够更好地协调。
3.精细动作:03岁儿童开始能够更好地完成精细动作,如画画、折纸等。
4.姿势控制:03岁儿童开始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姿势,并能够站立或坐立一段时间。
总之,03岁儿童的动作发展已经进入了自如行走和精细动作的阶段,但仍需要继续练习和发展。
这一阶段的动作发展对日后的身体协调、智能发展以及学习成就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0-3岁幼儿精细动作发展0——3岁婴幼儿精细动作发展1个月:只要触碰,你触碰他的掌心他就紧握拳,比如我们的手碰到孩子的掌心,他马上攥拳,这就是他的抓握反射,像猿人抓握树枝,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这种能力就由被动的抓到主动的抓.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的抓了,比如我们把一些东西放到孩子的手心里他就可以攥一段了,1个月的时候可能拿着马上扔掉了,到2个月的时候就可以留一会儿。
3个月:抓握时间加长,而且他的两个小手会搭在一起。
4个月:宝宝不仅能够攥住,同时可以摇动,同时摇动的时候用眼睛看。
5个月:宝宝就能够抓住近处的玩具,这个时候可能去拍全掌能够握住。
6个月:就是最初的撕纸。
7个月:像葡萄干这种小的东西可以把到手里,而且拿着积木的时候可以这手拿着看到另一块。
8个月:宝宝就可以3个手指把小药片或者小的葡萄干拿起来了。
9个月:就可以对捏。
10个月:以上这些精细动作宝宝就非常熟悉了,比如把小药片或者小的颗粒物很准确的就可以拿起来了.11个月:比如把小积木包起来、藏起来,孩子就会把这个纸打开然后把积木拿出来,手通过宝宝把纸掀开可以找到积木。
12个月:宝宝就可以全掌握笔划,就是给宝宝笔的时候他会在纸上这样划。
15个月:宝宝就可以自发的划了,12个月能划出道来,15个月就可以划,这个图象就是自发的,宝宝想怎么划怎么划,基本上宝宝画的时候不会停笔,原来是留一小道,现在就是这样画了.18个月:可以模仿画道道了,比如说宝宝老师画了一棵小树,这个是很形象的,就是竖线,说看马路多平,可能是一条横线。
21个月:就可以做更精细的了,可以用玻璃丝串扣子,21个月是能够串个洞,24个月就是能够拉过来。
到27个月的时候他就能够真正划一个道了,控制力会非常好.30个月:可以真正连续的把扣子串,而且可以进行搭的活动,搭积木,可以搭小桥,因为搭小桥是有空间感的。
33个月:就可以模仿画圆了,就是我们画一个圆让孩子画,这个圆应该是全几何圆。
到36个月,就是孩子3岁的时候,就可以模仿画十字,横竖,你想他把这个竖线和横线搭起来交叉的时候也是一种控制能力,另外可以折纸,就像我们的比如A4纸,可以这样折,像折纸的时候很难一点就是压边,对齐了要把这个边压上,一般孩子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他往这儿一放又打开了。
0~3 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0~3岁是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此时期的动作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受到身体和大脑的相互影响,通过各种动作的实施和反复练习,来促进身体各系统的发育。
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呈现出一系列特点。
首先,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
在出生之初,婴儿的动作主要是以基本的反射动作为主,如吸吮、眨眼、抓握等,这些动作是出生时即具备的天赋反射。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逐渐掌握更加复杂的动作,如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
这些动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和规律性,通常是依次逐步发展的。
其次,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由头至尾、由近及远的。
在刚出生时,婴儿的动作主要是以头部和躯干的动作为主,表现出一定的头尾比例。
随着生长发育,他们逐渐掌握了手脚的运动技能,开始进行手眼协调能力的练习。
到了3岁左右,婴儿已经可以比较熟练地运用手部和脚部进行各种动作,如用手抓取物品、用脚行走等。
此外,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是由简到繁、由粗到细的。
婴儿在发展早期主要掌握了一些比较简单和基本的动作,如抬头、翻身、坐立等。
随着成长,他们开始尝试一些比较复杂的动作,如站立、行走、爬行等。
在动作的执行过程中,婴儿还需要不断地练习,慢慢地提高动作的精细度和灵巧度。
此外,0~3岁婴幼儿的动作发展还呈现出个体差异性。
由于婴幼儿的遗传背景、环境因素、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他们在动作发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
有的婴儿在动作发展上表现得较为迅速,而有的婴儿则发展得相对较慢。
因此,家长和教育者需根据婴儿的实际情况,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关爱,以促进他们的动作发展。
0~3岁婴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包括阶段性、由头至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个体差异性等。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家长和教育者更加科学地引导婴幼儿的动作发展,为他们的生长发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需要针对这些特点,制定恰当的教育计划,提供丰富多样的动作练习和体验机会,让婴幼儿在游戏、观察和模仿中,积极地参与和探索,促进其动作技能的全面发展。
0—3岁婴幼儿发展指南对照表以下是关于0-3岁婴幼儿发展指南对照表的详细内容:年龄范围:0-3岁领域:身体发展0-3个月:- 抬头:在仰卧位时,能够短暂地抬起头部。
- 翻身:尚未能够翻身,需要成人的帮助。
- 坐姿:还不能坐立,需要支撑。
- 爬行:尚未具备爬行的能力。
3-6个月:- 抬头:在仰卧位时,能够稳定地抬起头部。
- 翻身:开始有意识地尝试翻身,但还需要成人的帮助。
- 坐姿:能够坐起来,但还需要支撑。
- 爬行:开始有爬行的动作,但还不能稳定地爬行。
6-9个月:- 抬头:能够稳定地抬起头部,并能够转动头部观察周围环境。
- 翻身:能够独立地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
- 坐姿:能够稳定地坐立,不再需要支撑。
- 爬行:能够自如地爬行,包括手脚交替爬行和四肢同时爬行。
9-12个月:- 抬头:能够稳定地抬起头部,并能够转动头部观察周围环境。
- 翻身:能够独立地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并能够从俯卧位翻身回仰卧位。
- 坐姿:能够稳定地坐立,不再需要支撑。
- 爬行:能够自如地爬行,包括手脚交替爬行和四肢同时爬行。
领域:认知发展0-3个月:- 视觉跟踪:能够注视移动的物体,并能够追踪物体的运动。
- 听觉反应:对声音有反应,能够转向声源。
- 触觉探索:通过触摸和抓握来探索周围的物体。
3-6个月:- 视觉跟踪:能够注视移动的物体,并能够追踪物体的运动。
- 听觉反应:对声音有反应,能够转向声源。
- 触觉探索:通过触摸和抓握来探索周围的物体。
- 物体知觉:能够区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6-9个月:- 视觉跟踪:能够注视移动的物体,并能够追踪物体的运动。
- 听觉反应:对声音有反应,能够转向声源。
- 触觉探索:通过触摸和抓握来探索周围的物体。
- 物体知觉:能够区分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 目标导向:能够追逐和抓取移动的物体。
9-12个月:- 视觉跟踪:能够注视移动的物体,并能够追踪物体的运动。
- 听觉反应:对声音有反应,能够转向声源。
0-3岁婴儿精细动作发展规律年龄发展规律
1个月
婴儿具有抓握反射,随着婴儿逐渐长大抓握反射由被动的抓发展为主动的抓。
2个月有意识的抓,我们把东西放到孩子的手心里他就可以攥紧。
3个月抓握时间加长,而且他的两个小手会搭在一起。
4个月宝宝不仅能够攥住,同时可以摇动和摇动的时候用眼睛看。
5个月宝宝能够抓住近处的玩具,这个时候能够拍掌和握住。
6个月最初的撕纸。
7个月
葡萄干这种小的物品可以拿到手里,在握住一个玩具的时候,可以看向另一个玩具。
8个月能够三指捏细小的物品。
9个月能够二指捏。
10个月
可以将小的物品放到杯子或是其他容器里,自己将积木在两只手之间来回传递。
11个月
一只手可以同时抓两个小积木,开始有了用手偏好,更习惯用右手或是更习惯用左手。
12个月可以全掌握笔,给宝宝笔的时候他会在纸上随意划。
13-18个月
可以叠两块积木;会拍手挥手再见;可以用小勺吃东西,虽然吃的还是很乱;能用两只积木敲击在一起发出声音,能把小纽扣或珠子放到容器内,能用蜡笔在纸上涂鸦。
19-24个月
开始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握住蜡笔;能用蜡笔或彩笔图画或是标记;能叠3-4块积木;能打开不是特别紧的容器盖子或是包装;开始学用剪刀剪纸(要接近两岁时);能一次翻一页书。
25-36个月
能通过扭动门把手开门;用剪刀剪纸(还不能按照线剪);能自己洗手;能将容器的盖子扭开并拧紧,即使是矿泉水瓶子这样的小盖子;能将大的珠子穿起来;能很正确的使用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