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3化学招生单位(一级学科)(1)
- 格式:xls
- 大小:87.00 KB
- 文档页数:10
长春应化所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70301无机化学 指导教师考试科目01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苏锵*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02 稀土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发光性能的研究;新型纳米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的研究;稀土荧光免疫分析张洪杰03 稀土纳米发光材料及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林君 04 光、电、磁功能材料合成与结构;新型稀土镁合金材料研究孟健 05 超高强铝合金的制备、性质与应用研究 马贤锋 06 生物无机化学、分子生物学,纳米材料在生物上的应用倪嘉缵* 刘琼◇07 生物分子构像与功能、生物纳米材料、生物电化学、药物合成曲晓刚 08 纳米生物化学,化学生物学,药物筛选,无机、有机化学任劲松 09 离子液体;绿色分离材料;稀土绿色分离化学与清洁工艺陈继 10 新型纳米涂料的研制 王成11 L ED 等用高效发光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纳米光信息功能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尤洪鹏12 稀土分离化学与低碳清洁冶金;金属-杯芳烃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 廖伍平 13 功能分子材料、分子纳米磁性材料 唐金魁 14 铜基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潘道成 15 清洁能源材料和高能化学电源 张新波 16 稀土光功能材料的研发 李成宇 17 稀土配位化学及材料化学;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及稀土催化 孙忠明 18 光电功能无机新材料 薛冬峰 19 微/纳米结构材料及其生物医学、环保领域等应用 张吉林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70302分析化学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01 电分析化学 汪尔康*#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02 电分析化学 董绍俊# 03 化学物理;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和化学 汪劲◇ 04 电分析化学及电化学传感 牛利05 D NA 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视化研究;脑中化学信息物质分析;高灵敏、快速水污染物分析;纳米加工及电化学 李壮 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06 界面分子相互作用及识别成像 张柏林 07 现代仪器分析 徐经伟 08 新型碳基复合材料纳米电化学、毛细管电泳-电化学/电化学发光 由天艳09 微纳米材料合成及其在电化学和电化学发光生化分析应用研究 徐国宝 10 新型三维微阵列芯片的研制及在酶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王振新 11 荧光探针开发 杨卫 12 基于谱学技术的纳米探针设计及应用 逯乐慧 13 生物分析、生物传感、功能材料 于聪 14 单分子、单细胞分析 王宏达 15 生物分析、生物分子识别、生物纳米材料 唐纪琳 16 功能材料合成及表征、生物电化学 孙旭平 17 燃料电池电催化剂设计和应用,纳米电化学,表面电化学 陈卫 18 光谱电化学;纳米生物相互作用;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 姜秀娥 19 纳米孔分析化学;Plasmonic 杂化纳米结构/能源-纳米界面;Plasmonic 杂化纳米结构/纳米医学 金永东 20 电分析化学 郏建波 21 电极反应动力学,光谱电化学;离子和电子在正负级材料中的传导;氧气电化学 彭章泉 22 介孔催化材料、纳米材料电化学、能源电化学、生物电化学 王亮 23 生物分析、基于分子器件及分子逻辑体系构筑新型生物传感平台 刘亚青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70303有机化学指导教师考试科目01 有机合成方法学及不对称合成、聚酰亚胺合成化学 高连勋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02 有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分离膜材料 张所波 03 有机合成方法学董德文 04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方法;天然物合成;药物合成 韩福社 05 天然产物合成;有机合成方法;药物化学 王博 06 富勒烯有机官能化及应用研究高翔学与物理 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④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70304物理化学指导教师考试科目01药物质谱及生物质谱,中药活性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 刘志强 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19无机化学或820有机化学或821分析化学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0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电催化 邢巍 03 催化剂新材料的设计,催化加氢绿色工艺 赵凤玉 04 生物质谱,药物质谱、环境化学崔勐 05药物分析及质谱技术应用,中药质量控制及活性研究宋凤瑞 06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钠离子电容器,锂空气电池,储能材料,电化学界面,离子导体. 王宏宇 07 能源材料 武志坚 08 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研究 李晓晶09 S PE 水电解、电催化、直接甲酸燃料电池 刘长鹏10 单分子催化与能源催化过程研究 徐维林11 蛋白质复合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和结构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李云琦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70305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指导教师考试科目01 可控聚合与新材料制备;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基本问题 唐涛高分子化学部分(研究方向为01-23)02 金属有机化学与烯烃配位聚合;结构可控聚合李悦生03 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催化烯烃、双烯烃聚合长链支化烯烃、双烯烃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张学全考试科目: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④823普通化学(乙)或825物理化学(乙)04 导电高分子、二氧化碳共聚物王佛松*#王献红05 导电高分子的应用研究李季△06 有机光电材料;光电功能高分子王利祥07 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及其在太阳能电池和薄膜晶体管中的应用;共轭高分子合成方法学;纳米共轭齐聚物/高分子及其超分子化学耿延候08 水溶性高分子的合成方法研究与应用;耐高温钻井助剂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工业废水处理方法研究王丕新09 生物降解高分子的结构设计与合成;医用高分子的合成与应用评价;基因和药物缓释高分子陈学思10 金属有机合成;合成橡胶,聚烯烃、生物降解材料崔冬梅11 聚合物红外光子材料的合成、表征及器件应用王植源12 过渡金属芳烃化合物合成及偶联聚合;共轭聚合物应用程延祥13 生物质资源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结构可控聚合周光远14 生物可降解材料;靶向药物;纳米自组装黄宇彬15 高分子合成化学,嵌段共聚物引导组装,纤维素化学和复合材料,生物基材料,自修复材料季生象16 嵌段聚合物的自组装;生物仿生膜功能研究;多孔聚合物谢志刚17 有机红外光电材料与器件李茂18 多功能高分子基因载体和缓释体系设计,基因/药物共传递载体制备,基于干细胞的基因治疗载体开发田华雨19 生物医用高分子;生物复合材料;组织/器官支架的仿生设计与制备;哺乳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与专用微载体;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章培标20 高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石墨烯材料刘俊21 高分子化学,金属有机程建华22 功能化聚(ε-己内酯)的制备庄秀丽23 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陶冶◇植物来源单体的精密聚合,绿色高分子陶友华24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高分子非线性流变学安立佳25 共轭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纳韩艳春米异质结;有机光电器件的微加工技术 高分子物理部分(研究方向为24-45)考试科目:一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19物理化学(甲)或611生物化学(甲)④820有机化学或822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二组: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602高等数学(乙)或617普通物理(甲)④809固体物理或811量子力学或825物理化学(乙) 26 新型高分子的溶液行为;多孔高分子材料 姬相玲 27 生物降解高分子薄膜制备技术;生物降解高分子泡沫材料与成型 董丽松 28 软有序:利用高分子的软物质特征构建有序结构 何天白29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闫东航 30 有机光电子学:有机发光器件、有机光探测器件、有机激光器件、有机自旋器件及有机半导体理论 马东阁 31 高级有序高分子组装体的构筑及其功能和行为;聚合物表面功能化及其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 姜伟 32 生物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 李杲 33 功能高分子薄膜;高分子形态结构及光谱研究 苏朝晖 34 生物纳米材料的可控组装;功能型蛋白的设计及组装王倩◇35 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 杨宇明36高分子薄膜光伏电池器件及物理;高分子薄膜电致发光二极管谢志元37 凝聚态高分子物理 门永锋 38 高分子形态与微结构;光电信息功能高分子薄膜 杨小牛 39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软物质激光光谱学 王鹏 40 高分子胶体和界面的实验、理论和模拟 石彤非 41 高分子复杂体系结构转变与调控的多尺度模拟;高分子胶体玻璃及胶体晶体的设计与性质研究 孙昭艳 42 高分子材料的辐射改性技术研究;含氟聚合物功能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特种压电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冉祥海 43 高分子材料的反应加工 姚占海 44软物质理论与模拟 Nakamura Issei45 高分子复杂流体相转变的统计力学 王振纲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81704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考试科目01 环境催化 杨向光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18化工原理或823普通化学02 储氢材料/电池材料;轻金属多孔复合材料 王立民 03 电化学科学仪器与软件;太阳能电池测试技术 董献堆 04 功能性聚酰亚胺纤维;高性能高分子多孔材料 邱雪鹏 05 功能高分子材料王震06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双烯烃聚合及聚合过程的控制和跟踪;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白晨曦07 功能性聚酰亚胺先进材料 杨正华△ (乙)专业名称(代码) 研究方向081704应用化学 指导教师 考试科目01 环境催化 杨向光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06普通物理(乙)或818化工原理或823普通化学(乙)02 储氢材料/电池材料;轻金属多孔复合材料 王立民 03 电化学科学仪器与软件;太阳能电池测试技术 董献堆 04 功能性聚酰亚胺纤维;高性能高分子多孔材料 邱雪鹏 05 功能高分子材料 王震 06 过渡金属化合物、配合物的合成;双烯烃聚合及聚合过程的控制和跟踪;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白晨曦 07 功能性聚酰亚胺先进材料 杨正华△2012年中南大学化学化工考研考试科目中南大学属于34所自主招生院校之一,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很不错,选择报考中南大学化学化工的考生要注意他们院校的招生专业考试科目。
0000000000全国一级学科专业目录及名称代码表0000000000000门类名称:哲学门类代码:01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哲学0101 马克思主义哲学010101 中国哲学010102 外国哲学010103 逻辑学010104 伦理学010105 美学010106 宗教学010107 科学技术哲学010108门类名称:经济学门类代码:02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理论经济学0201 政治经济学020101 经济思想史020102 经济史020103 西方经济学020104 世界经济020105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020106应用经济学0202 国民经济学020201 区域经济学020202 财政学(含∶税收学)020203金融学(含∶保险学)020204 产业经济学020205 国际贸易学020206 劳动经济学020207 统计学020208 数量经济学020209 国防经济020210门类名称:法学门类代码:03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法学0301 法学理论030101 法律史030102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030103 刑法学030104民商法学(含: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030105 诉讼法学030106 经济法学030107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30108 国际法学(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030109 军事法学030110政治学0302 政治学理论030201 中外政治制度030202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030203 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030204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030205 国际政治030206 国际关系030207 外交学030208社会学0303 社会学030301 人口学030302 人类学030303 民俗学(含:中国民间文学)030304民族学0304 民族学03040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030402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030403 中国少数民族史030404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030405门类名称:教育学门类代码:04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教育学0401 教育学原理040101 课程与教学论040102 教育史040103 比较教育学040104 学前教育学040105 高等教育学040106 成人教育学040107 职业技术教育学040108 特殊教育学040109 教育技术学040110心理学0402 基础心理学040201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0202 应用心理学040203体育学0403 体育人文社会学040301 运动人体科学040302 体育教育训练学040303 民族传统体育学040304门类名称:文学门类代码:05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中国语言文学0501 文艺学050101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102 汉语言文字学050103 中国古典文献学050104 中国古代文学050105 中国现当代文学050106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语族)050107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050108外国语言文学0502 英语语言文学050201 俄语语言文学050202 法语语言文学050203 德语语言文学050204 日语语言文学050205 印度语言文学050206 西班牙语语言文学050207 阿拉伯语语言文学050208 欧洲语言文学050209 亚非语言文学050210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050211新闻传播学0503 新闻学050301 传播学050302艺术学0504 艺术学050401 音乐学050402 美术学050403 设计艺术学050404 戏剧戏曲学050405 电影学050406 广播电视艺术学050407 舞蹈学050408门类名称:历史学门类代码:06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历史学0601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60101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060102 历史地理学060103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060104 专门史060105 中国古代史060106 中国近现代史060107 世界史060108门类名称:理学门类代码:07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数学0701 基础数学070101 计算数学070102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70103 应用数学070104 运筹学与控制论070105物理学0702 理论物理070201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070202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 等离子体物理070204 凝聚态物理070205 声学070206物理学0702 光学070207 无线电物理070208化学0703 无机化学070301 分析化学070302 有机化学070303 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07030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070305天文学0704 天体物理070401 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070402门类名称:理学门类代码:07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地理学0705 自然地理学070501 人文地理学070502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070503大气科学0706 气象学070601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070602海洋科学0707 物理海洋学070701 海洋化学070702 海洋生物学070703 海洋地质070704地球物理学0708 固体地球物理学070801 空间物理学070802地质学0709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070901 地球化学070902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含:古人类学)070903 构造地质学070904 第四纪地质学070905生物学0710 植物学071001 动物学071002 生理学071003 水生生物学071004 微生物学071005 神经生物学071006 遗传学071007 发育生物学071008 细胞生物学071009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生物物理学071011 生态学071012系统科学0711 系统理论071101 系统分析与集成071102☆科学技术史0712 ☆科学技术史071200门类名称:工学门类代码:08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力学0801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080101 固体力学080102 流体力学080103 工程力学080104机械工程0802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080201 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机械设计及理论080203 车辆工程080204☆光学工程0803 ☆光学工程080300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精密仪器及机械080401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材料物理与化学080501材料学080502材料加工工程080503冶金工程0806 冶金物理化学080601 钢铁冶金080602 有色金属冶金08060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0807工程热物理080701热能工程080702动力机械及工程080703流体机械及工程080704制冷及低温工程080705化工过程机械080706电气工程0808 电机与电器080801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080802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080803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080804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门类名称:工学门类代码:08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081104导航、制导与控制0811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建筑学0813 建筑历史与理论081301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081302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081303 建筑技术科学081304土木工程0814 岩土工程081401 结构工程081402 市政工程081403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桥梁与隧道工程081406水利工程0815 水文学及水资源081501 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081502 水工结构工程081503 水利水电工程081504 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081505测绘科学与技术0816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081601摄影测量与遥感081602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081603化学工程与技术0817化学工程081701化学工艺081702生物化工081703应用化学081704工业催化081705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818矿产普查与勘探081801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081802地质工程081803门类名称:工学门类代码:08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矿业工程0819 采矿工程081901 矿物加工工程081902 安全技术及工程081903石油与天然气工程0820油气井工程082001油气田开发工程082002油气储运工程082003纺织科学与工程0821纺织工程082101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082102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082103服装082104轻工技术与工程0822制浆造纸工程082201制糖工程082202发酵工程082203皮革化学与工程082204交通运输工程0823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082302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082304船舶与海洋工程0824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082401轮机工程082402水声工程082403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0825飞行器设计082501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082502航空宇航制造工程082503人机与环境工程082504兵器科学与技术0826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082601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082602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082603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082604核科学与技术0827 核能科学与工程082701 核燃料循环与材料082702 核技术及应用082703 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082704门类名称:工学门类代码:08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农业工程0828 农业机械化工程082801 农业水土工程082802 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082803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082804林业工程0829 森林工程082901 木材科学与技术082902 林产化学加工工程082903环境科学与工程0830环境科学083001环境工程083002☆生物医学工程0831 ☆生物医学工程083100食品科学与工程0832食品科学083201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门类名称:农学门类代码:09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作物学0901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090101 作物遗传育种090102园艺学0902 果树学090201 蔬菜学090202 茶学090203农业资源利用0903 土壤学090301 植物营养学090302植物保护0904 植物病理学090401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090402 农药学090403畜牧学0905 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090501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090502 草业科学09050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含:蚕、蜂等)090504兽医学0906 基础兽医学090601 预防兽医学090602 临床兽医学090603林学0907 林木遗传育种090701 森林培育090702 森林保护学090703 森林经理学090704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090705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090706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090707水产0908 水产养殖090801 捕捞学090802 渔业资源090803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基础医学1001 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100101 免疫学100102 病原生物学10010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00104 法医学100105 放射医学100106 航空、航天与航海医学100107临床医学1002 内科学100201 儿科学100202 老年医学100203 神经病学100204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100205 皮肤病与性病学100206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00207 临床检验诊断学100208 护理学100209 外科学100210 妇产科学100211 眼科学100212 耳鼻咽喉科学100213 肿瘤学100214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100215 运动医学100216 麻醉学100217 急诊医学100218口腔医学1003 口腔基础医学100301 口腔临床医学100302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004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100401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100402营养与食品卫生学100403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100404卫生毒理学100405军事预防医学100406门类名称:医学门类代码:10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中医学1005 中医基础理论100501 中医临床基础100502 中医医史文献100503 方剂学100504 中医诊断学100505 中医内科学100506 中医外科学100507 中医骨伤科学100508 中医妇科学100509 中医儿科学100510 中医五官科学100511 针灸推拿学100512民族医学(含:藏医学、蒙医学等)100513中西医结合1006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药学1007 药物化学100701 药剂学100702 生药学100703 药物分析学100704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100705 药理学100706☆中药学1008 ☆中药学100800门类名称: 军事学门类代码:11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军事思想及军事历史1101军事思想110101军事历史110102战略学1102 军事战略学110201 战争动员学110202战役学1103 联合战役学110301 军种战役学(含:第二炮兵战役学)110302战术学1104 合同战术学110401 兵种战术学110402军队指挥学1105 作战指挥学110501 军事运筹学110502 军事通信学110503 军事情报学110504 密码学110505军事教育训练学(含:军事体育学)110506军制学1106 军事组织编制学110601 军队管理学110602☆军队政治工作学1107 ☆军队政治工作学110700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1108军事后勤学110801后方专业勤务110802军事装备学110803门类名称: 管理学门类代码:120000000000000000一级学科名称一级学科代码二级学科名称二级学科代码☆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工商管理1202 会计学120201 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120202 旅游管理120203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农林经济管理1203 农业经济管理120301 林业经济管理120302公共管理1204 行政管理12040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20402 教育经济与管理120403 社会保障120404公共管理1204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1205图书馆学120501情报学120502档案学120503。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他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应用研究及科技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及化学工程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3.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研究、化学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5.了解化学某些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实验、化学工程基础实验等修业年限:四年授予学位:理学学士相近专业: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师范类)培养中等以上的学校化学教师、化学教学研究人员及其他教育工作者。
毕业生具有同上列相近的知识和能力,主干课程、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同上。
开设院校:重庆师范学院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学院西藏大学西北大学延安大学汉中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喀什师范学院伊犁师范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雁北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辽宁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学院锦州师范学院鞍山师范学院沈阳大学大连大学延边大学北华大学通化师范学院四平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淮阴师范学院扬州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温州师范学院宁波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阜阳师范学院安庆师范学院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南昌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烟台师范学院青岛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湖北大学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三峡大学湘潭大学吉首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大学韩山师范学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广西民族学院海南师范学院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长沙电力学院苏州铁道师范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五年)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深圳大学湛江师范学院襄樊学院绍兴文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哈尔滨学院皖西学院淮南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潍坊学院韶关学院嘉应学院玉林师范学院内江师范学院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玉溪师范学院邢台学院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运城学院白城师范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台州学院泰山学院怀化学院零陵学院重庆三峡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大理学院等。
是否研究生院是否985是否自划线是否有博士点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是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
2006年高校学科评估(排名)结果
(资料来源: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703 化学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高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0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24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28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12个;还有5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9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03 光学工程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高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2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18个;还有8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也参加了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081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高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24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24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4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21个;还有9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16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代码及名称:1202 工商管理
本一级学科中,全国高校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30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28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28个,参加本次评估的有9个;还有7个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和15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
化学一级学科代码
化学一级学科代码是指用于对化学学科进行分类和标识的一种编码系统。
这些代码通常由国际组织或国家学术机构制定,旨在统一化学学科的分类方式,便于学术交流和管理。
化学一级学科代码一般由一串数字或字母组成,每个代码代表一个特定的学科领域。
不同的国家和组织可能会采用不同的编码系统,但一般都会包含一些常见的学科分类。
例如,在美国化学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的分类系统中,化学一级学科代码按照以下方式分配:
- 1:无机化学
- 2:有机化学
- 3:物理化学
- 4:分析化学
- 5:生物化学
- 6:化学工程
- 7:材料化学
- 8:环境化学
- 9:其他化学学科
这些代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二级、三级甚至更多级别的学科代码,以更精确地描述具体的研究领域。
通过使用化学一级学科代码,研究人员、学术刊物、数据库和科研机构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化学研究的分类和组织。
此外,对于科研机构和学术评估机构来说,化学一级学科代码还可以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式来评估和比较不同研究领域的质量和重要性。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编码系统可能存在差异,导致同一个学科在不同编码系统中的分类可能不同。
因此,在使用化学一级学科代码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编码系统来进行理解和应用。
是否研究
生院是否985是否自划
线
是否有博
士点
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
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
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是否是是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
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是是是是是是是是是
否否否是否否否否是否否是否否否是是是是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是否否否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