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3
上海某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社区老年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本社区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并进行BMI、血压、血脂、空腹血糖等检查。
结果调查1230人,糖尿病现患率为16.59%。
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检出率59.89%,非糖尿病人群高血压检出率38.79%,具有显著性差异。
糖尿病人群高血脂检出率65.20%,非糖尿病人群高血脂检出率50.78%,具有显著性差异。
超重或肥胖者(BMI≥25)中糖尿病检出率为27.68%,非超重或肥胖者(BMI<25)中糖尿病检出率为8.31%,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老年人糖尿病的患病率高,危害大,防治任务重。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人健康状况2009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9.7%,据WHO预测,至2015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将超过10%,患者将超过1亿。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已经中国达到65岁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亿人,位居世界第一。
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中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5%—25%[4]。
对于糖尿病患病情况已有大量的研究,但是65岁以上高龄群逄悄虿』疾÷实谋ǖ篮苌佟1敬蔚鞑檠芯?5岁及以上老年糖尿病人的患病情况的,以补充数据,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现将研究结果及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居委,选取其中户籍在本社区并且居住在本社区的年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体检和问卷调查。
共计1230名,其中男性540人,女性为690人,男女比例为0.78:1。
1.2 研究方法1.2.1研究内容:调查个人生活习惯和疾病史,并做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和腰围臀围的测定)。
1.2.2检测指标(1)体格检查指标:①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②体型判断:BMI≥25,判断为超重或肥胖。
· 调查分析 ·1462020年 第23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长,相关调查显示,上海市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8.6%,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
而且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现在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
因此,糖尿病防治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刻不容缓的任务。
为此,我们与2019年抽取部分糖尿病患者开展糖尿病现况调查,了解社区糖尿病病人在防病知识、生活方式的方面情况及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从崇明区陈家镇社区糖尿病管理系统现有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进抽取4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253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内容为糖尿病患者的一般情况、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生活方式、高盐饮食、吸烟、饮酒等。
1.3资料分析:采用统计学卡方检验处理分析2 结果与分析2.1一般情况:随机选取辖区内2型糖尿病患者253例,其中男性106例,女性147例,年龄40岁~75岁,平均57.5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中专15例,初中毕业43例,小学毕业87例,文盲108例。
职业:农民212例,工人23例,其他18例。
表1 糖尿病患者的基本情况项目例数百分比(%)性别 男 女年龄 40~ 50~ 60~ 70~文化程度 文盲半文盲 小学 初中 高中或中专10614728651075310887431541.9058.1011.0725.6942.2920.9542.6834.3917.005.932.2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情况:253名糖尿病患者中,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临床表现、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与不良行为有关、与不爱运动有关、与遗传有关的知识知晓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知晓率知晓知识知晓人数知晓率(%)χ2值P 值DM 诊断标准4718.617.49<0.01DM 临床表现7328.911.85<0.01DM 并发症5320.921.11<0.01DM 危险因素6726.523.36<0.01与不良行为有关6726.525.76<0.01与不爱运动有关4718.627.86<0.01与遗传有关3313.026.15<0.012.3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253名糖尿病患者中,不良生活方式,合理饮食、控制体重、坚持运动等都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社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常见疾病发病率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社区健康数据分析报告是一项有助于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对社区常见疾病发病率进行分析,并根据数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取了某城市的一处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对该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和医疗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以下数据结果。
一、高血压患病率根据我们的分析数据显示,该社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达到了30%。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常常伴随着其他健康问题的产生。
针对高血压的问题,我们建议社区相关部门和居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健康饮食,降低高盐、高脂食物的摄入量;2. 增加体育锻炼,保持适度运动;3. 定期测量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二、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该社区糖尿病患病率为25%。
糖尿病不仅会造成血糖不稳定,还会损害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
为了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均衡饮食,避免高糖、高脂食物的过量摄入;2. 鼓励居民进行定期体检,以及定期测量血糖;3. 加强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
三、肥胖发生率肥胖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我们的数据调查显示该社区肥胖发病率为20%。
肥胖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为了控制肥胖症的发生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提倡科学饮食,倡导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2. 鼓励居民增加体力活动,如适度的户外运动、健身等;3. 加强肥胖症预防与治疗的宣传,提升居民的健康素养。
四、抑郁症发生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障碍,我们的数据显示该社区抑郁症患病率为15%。
抑郁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为了降低抑郁症的发生率,我们建议社区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提倡居民关注自身心理健康;2.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构,为居民提供心理辅导和治疗;3. 加强社区居民之间的互助和支持,减少社交孤立感。
糖尿病调查报告结论范文一、调查目的和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糖尿病在我们社区中的发病率、影响因素以及病患的生活状态,为我们制定更科学有效的糖尿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993份,有效回收率为99.3%。
受调查者的年龄介于20到80岁之间,男女性别均衡分布。
三、调查结果1. 糖尿病患病率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有120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病率为12.1%。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2.8%,女性患病率为11.5%。
年龄层次上,40至60岁之间的人群糖尿病患病率最高,为16.5%。
2. 糖尿病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率与以下因素有关:- 饮食习惯:高盐高糖饮食习惯是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调查发现,饮食结构不合理、过量摄入高热量食物的人群更容易患糖尿病。
- 缺乏运动:久坐不动是糖尿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调查发现,没有规律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患糖尿病的比例更高。
- 遗传因素:调查发现,在糖尿病患者的家族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率更高。
3. 病患的生活状态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心理负担:超过半数的糖尿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不适状况,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社交活动。
- 饮食控制:调查发现,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并未严格控制饮食,食用高糖、高盐、高脂食物较多,长期下去会加重病情。
- 药物依从性:超过三成的糖尿病患者存在药物不依从的情况,导致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
四、调查结论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糖尿病在社区中的发病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
2. 饮食习惯和运动不足是糖尿病的主要风险因素,应加强健康饮食教育和提倡规律运动。
3. 糖尿病的防控工作需重点关注中年人群,并提醒有遗传背景的人群注意预防。
4. 糖尿病患者需要加强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提高其生活质量。
社区糖尿病患者现状分析
本文通过分析本社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从而找出基层慢性病管理存在的不足,并就提高本社区糖尿病管理的质量和效益进行了探讨。
标签:糖尿病;现状;分析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的,以持续血糖升高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疾病。
高血糖是因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
糖尿病末出现并发症以前,患者的器官功能无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日常活动不受影响,一旦出现慢性并发症则会伴有相应的器官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的参与。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和规范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1]。
笔者近两年在社区从事糖尿病患者的管理工作,通过对本辖区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进行分析,明确认识到,要真正做好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还有很多有待解决和完善的问题。
1本辖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现状
1.1糖尿患者群性别与年龄分布特点,见表1。
1.2管理方式由一名全科医生负责管理275个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档案,将糖尿病管理手册发给患者,患者每季度凭手册到社区进行免费测血糖,测血压,并将所测结果记录在册,医生视具体情况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医疗指导。
每2年为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做1次免费体检,内容包括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四项和肾功能,常规心电图。
对未到社区复诊者进行电话回访。
1.3糖尿病患者现状275例糖尿病患者,伴高血压的有165例,占糖尿病患者的60%,患有精神病1例;2年间已经死亡的糖尿病患者5例。
在今年的体检中,应到270例,实际来检查的为138例,其中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的92例,血糖在6.1~7.8mmol/L的为38例,血糖在7.9mmol/L以上的有8例,且这8例中有2例自行停止药物治疗。
2现状分析
2.1管理缺失研究表明大于20岁的中国居民中,糖尿病患病率为9.7%,高血压患者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3~31%[2]。
成都地区进行的中老年高血压糖代谢异常调研发现,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5
3.4%,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将漏诊中老年高血压人群72.9%的糖尿病前患者和5
4.4%的新诊断糖尿病患者[3]。
本辖区登记的20岁以上常住人口为17331例,大致估算糖尿病患者有1600例左右,而本社区登记在册管理的仅为275例,管理率仅为17%。
在我们对高血压人群的管理中,从未进行OGTT检查。
2.2形式化管理就目前本社区的服务工作因人员匮乏,经费不足,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上要应付上级的例行检查,使得慢病管理工作多流于形式,没有切实做好服务于广大居民。
2.3管理服务水平滞后医学知识在不断更新,慢病管理不仅要求全科医生具备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还要做好健康管理的全程服务,其服务的宽泛性涉及临床多学科[4]。
本社区工作人员给予患者指导的随意性大,加上患者之间同病相怜,相互间传递着不正确的用药及干预方法,对医生的依从性不理想。
3提高本社区糖尿病管理的质量与效益
3.1提高全社会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观念糖尿病严峻的流行现状和未诊断人群比例高,提示我们在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中,必須转变观念,进行早期的糖尿病异常筛查,努力提高糖尿病的早期预警、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
政府资金的投入要保障服务的可及性,从而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
3.2提高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管理者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要善于学习和借鉴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如慢性病管理的金字塔模式[5]。
在工作中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实现连续性和可及性服务,从而提高患者对管理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3.3设定工作计划
3.3.1做好糖尿病的教育工作从知、信、行三方面入手,使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信心,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通过对患者认知行为治疗,将糖尿病的生活方式落实到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去[6]。
3.3.2做好血糖的前期筛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监测人体血糖调节功能的可靠方法,可广泛用于糖尿病和糖尿病的前期诊断[7]。
我们在糖尿病的慢病管理中,将OGTT检查的切点定为:FPG≥5.6mmol/L,随机血糖≥7.8mmol/L,HbAIC≥5.7mmol/L[2]。
3.3.3做好分层管理通过体检对所管理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层,对于低风险患者提供自我管理支持,对高风险患者纳入规范管理,对复杂难治或需要住院患者应及时转诊到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21世纪的医学将不再单纯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对一些重大慢性疾病的治疗也开始注重从大病晚治向预防为主转变。
糖尿病是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疾病,要从根本上提高它的早期预警,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作为一名社区慢病管理的工作者,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糖
尿病杂志,2012:01.
[2]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及管理专家组.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及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内科杂志,2012,51(7):574-576.
[3]易延静,冉迅,黄晓波,等.成都地区高血压人群糖代谢异常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J].中华内科杂志,2010,49:301-304.
[4]王爽.慢病管理与循证医学[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4:250-253.
[5]方力争.全科医生与健康管理[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4,4:247-249.
[6]江钟立.糖尿病康复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9:670-680.
[7]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