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解析版)
- 格式:doc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16
内蒙古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2学期⾼⼀年级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第⼀部分⼀.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题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要求的.1.已知0a b <<,则下列不等式⼀定成⽴的是( ) A.2a ab <B.a b <C. ba)21()21(<D.11a b> 2.直线220ax y +-=与直线()120x a y -++=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为( ) A.26,55??-- ??B. 26,55-C. 26,55D.26,55??-3.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9015=S ,那么=8a ( ) A. 3B. 4C. 6D. 124.设△ABC 的内⾓A,B,C 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bcos C+ccos B=asin A ,则△ABC 的形状为( ) A.直⾓三⾓形B.锐⾓三⾓形C.钝⾓三⾓形D.不确定5.若0,0>>b a 且直线20ax by +-=过点()2,1P ,则12a b+的最⼩值为()A.92B. 4C.72D.66.某空间⼏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则该⼏何体的表⾯积为( )A.7226+-πB. 7226++πC. 2π+D. 4π 7.已知,x y 满⾜约束条件020x y x y y -≥??+≤??≥?,若z ax y =+的最⼤值为4,则a = ()(A )3 (B )2 (C )-2 (D )-3 8.如图,在四⾯体ABCD 中,E ,F 分别是AC 与BD 的中点,若CD =2AB =4,EF BA ⊥,则EF 与CD 所成⾓为( ) A.2πB.4πC.3πD.6π9. 在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2s i n c o s 2s i n s i n ,3C B A B c a b=+=,则ab 的最⼩值是().A.19B.13C.D. 10.下列三个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①⽤⼀个平⾯去截棱锥,棱锥底⾯和截⾯之间的部分是棱台; ②两个底⾯平⾏且相似,其余各⾯都是梯形的多⾯体是棱台; ③有两个⾯互相平⾏,其余四个⾯都是等腰梯形的六⾯体是棱台.A.O 个B.1个C.2个D.3个11.已知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1,圆(x -2)2+(y -5)2=4与直线l 相切,则满⾜条件的直线l 有( )A .1条B .2条C .3条D .4条12.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形,P 为平⾯ABC 内⼀点,则)()(+?-的最⼩值是( ) A. 1-B.32-C. 2-D.43-第⼆部分⼆、填空题:本题共有4⼩题,每⼩题5分, 共20分13.已知向量a ,b 的夹⾓为60°,|a |=2,|b |=1,则|a +2b |=________14.设P 表⽰⼀个点,m,n 表⽰两条不重合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①,.P m P m αα∈∈?? ②,mn P n m ββ=③m n ∥ ,,,m P n P n ααα?∈∈?? ④,,n P P P n αβαβ=∈∈?∈15. 已知直线l 经过点A )sin ,cos (2θθ-和B(0,1)两个不同的点,则直线l 倾斜⾓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6.已知数列{}n a 满⾜),(41,1*11N n a a a nn n ∈??=+=+n n n a a a a S 13221444-+?+++=.类⽐课本中推导等⽐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法,可求得=-n n n a S 45三、解答题:本题共有6⼩题,其中17题10分,18~22题每题12分,解答应写出⽂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题满分10分)若点()()2,3,3,2A B ---,直线l 过点()1,1P . (1)若直线l 与直线AB 垂直,求l 的⽅程; (2)若l 与线段AB 相交,求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所⽰的多⾯体是由底⾯为ABCD 的长⽅体被截⾯1AEC F 所截⽽得到的,其中14,2,3,1AB BC CC BE ====2,=DF (1)若M 在线段1CC 上,CM =2,证明直线BM ∥平⾯AEF; (2)求四⾯体C-ABF 的体积.19. (本⼩题满分12分)在数列{}n a 中, ()2114,122.n n a na n a n n +=-+=+(1) 求证:数列n a n ??是等差数列; (2) 求数列1n a ??的前n 项和n S .20.(本⼩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内⾓A,B,C 的对边分别为a,b, c,且sin cos b A B =. (1)求⾓B 的⼤⼩;(2)若b求ABC ?周长的取值范围.21. (本⼩题满分12分)为了在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时减少能源损耗,房屋的屋顶和外墙需要建造隔热层。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10月月考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N 17 C 12 Na 23 S 32 Cl 35.5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6分)1.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2. 在下列操作中,一般情况下不能相互接触的是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B.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C.过滤时,烧杯内壁与漏斗下端D.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3. 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蒸发结晶时应将溶液蒸干D.称量时,称量物放在称量纸上或烧杯中置于托盘天平的左盘,砝码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中4. 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为了不浪费,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C.用蒸发方法使NaCl从溶液中析出时,应将蒸发皿中NaCl溶液全部加热蒸干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 从碘水中分离出碘(I2),所用萃取剂必须具备的条件是①不跟碘和水发生反应②能溶于水③不溶于水④密度必须比水大⑤密度必须比水小⑥碘在该溶剂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A.①②④⑥ B.①②⑤⑥ C.①③⑥ D.①②⑥6. 已知丙酮为无色、易溶于水的物质,熔点为-95 ℃,沸点为56.2 ℃,密度为0.8 g/mL,欲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A.分液 B.蒸馏 C.过滤 D.蒸发7. 下图所示是分离混合物时常用的仪器,从左到右,可以进行的混合物分离操作分别时A.蒸馏、蒸发、萃取、过滤B. 蒸馏、过滤、萃取、蒸发C.萃取、过滤、蒸馏、蒸发D.过滤、蒸发、萃取、蒸馏8.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C.加入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D.加入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9. 以下实验装置一般不用于...分离物质的是10. 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B.除去食盐中的泥沙-----------过滤C.除去碘水中的水-----------分液D.除去KCl中的K2CO3------------加适量盐酸11.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4 g SO2含有氧原子数为1N AB.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溶液,含有Cl-数为1 N AC .标准状况下,22.4 L H 2O 的分子数为1N AD .常温常压下,14 g N 2含有分子数为0.5 N A12. 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N 2和C 2H 4C .体积相同、密度不相等的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的O 2和H 213. 下列各物质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大小的顺序正确的是①0.5mol 氨气;②标准状况下22.4L 氦气;③4℃时9mL 水;④0.2mol 磷酸A .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③④① D.①④②③14. 如果a g 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 ,则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A .B .C .D .15. 某10% 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 20%的溶液,则该20% 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6.25mol·L -1B .12.5mol·L -1C .7mol·L -1D .7.5mol·L -116. 若以1ω和2ω分别表示浓度为1L amol -⋅和1L bmol -⋅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 =b ,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A .21ω2ω=B .12ω2ω=C .12ω2ω>D .121ω2ωω<< 17. 实验室里需配制480ml0.1mol·L -1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 .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 .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 .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18. 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1 L H 2SO 4溶液中含98 g H 2SO 4B .0.5 L 含49 g H 2SO 4的溶液C .98 g H 2SO 4溶于水配成2 L 溶液D .0.1 L 含24.5 g H 2SO 4的溶液19. 15gA 物质和10.5gB 物质完全反应,生成7.2gC 物质,1.8gD 物质和0.3molE 物质,则E 物质的摩尔质量是A .100g/molB .111g/molC .55g/molD .55g20. 如果m gNH 3由x 个原子构成,则2m gH 2S 中含有的分子数为A.0.25x B.0.5x C.2x D.4x21.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5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C.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2.《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是A.自给自足B.集体劳作C.重农抑商D.合作经营3.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
“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
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
这表明A.中国文化博大精深B.八卦是我国古代计算季节和时间的唯一方法C.八卦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下的智慧结晶D.八卦起源于象形文字4.元朝时期,政府在景徳镇设立浮梁瓷局,组织工匠生产,进行徭役劳动。
由此可推知,浮梁瓷局A.生产具有较强的国家色彩B.没有制定工艺制作标准C.手工业者的生活较有保障D.其产品主要服务于市场5.考古学家在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
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A.春秋战国B.西周C.明清D.宋朝6.中国在近代前夕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是A.重农抑商的政策B.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C.文化专制的政策D.闭关锁国的政策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
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①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②经济重心逐渐南移③出现了区域性商人群体④诞生了最早的纸币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两宋时期,我国的商业空前繁荣,表现为①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②海外贸易发达,商品远销东亚、南亚、西亚及东欧和北非等地③河南开封、浙江杭州是商业繁盛的大都市④在重要城市出现了为地域商帮服务的会馆,其中晋商和徽商的会馆最多最大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明太祖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考试时间:2019年5月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崇州农户要给牛喂汤圆,简阳农户要给牛披红戴花,雅安农户要给牛王菩萨祝寿……这反映了A. 四川地区农民生活富庶、安定B. 牛耕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C. 川西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D. 迷信思想借民间习俗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古代重要的生产工具--耕牛自古以来倍受推崇。
题干材料描述的四川不少地区过去都有举办“牛王会”的风俗正是这一现象的反映,故B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材料只能体现对于农业的重视而非体现农民的富庶并且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农民的生活并不殷实,故排除;材料只是体现了四川部分地区对于耕牛和农业的重视,并未体现出小农经济的特点,为此C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选项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材料主旨是重视农业并非迷信,故错误。
2.《颜氏家训》中说:“生民之本,要当稼穑而食,桑麻以衣……至能守其业者,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
”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经济形态是A. 自给自足B. 集体劳作C. 重农抑商D. 合作经营【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大意是:老百姓要想生存,吃的食物来源于庄稼,穿的衣服来源于桑麻…所以,能守住家业的人,即使不出门生存所需的东西都有了。
反映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故选A。
BCD选项与材料意思不符,均不选。
【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闭门而为生之具以足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进行思考。
本题考查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与该题相关的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要注意掌握。
3.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卦”字下边的“卜”字,表示竖在地上的杆子及其影子。
北重三中2018 -2019学年度笫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满务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第I卷注意事现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
2.选岀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商号。
不本试卷上,否则无效。
第一阅读理解題(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共15小題,每小题2分,满分30分)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題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岀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Red leaves are a symbol of autumn. Enjoying red leaves in the clear, refreshing autumn weather is indeed a good choice.Now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best red leaves around China and the beauty of autumn.Destination 1With different red colors, the Red Leaf Valley extends 02more than 50 kilometers from Jiefeng village in Qingling town to Yanjiang village in Songjiang town, Jilin province. Northeast China. Leaves are like different red pigments (颜料),including Chinese red, orange red, ruby red and bright red.Best time: OctoberDestination 2Tachuan or Tashang village is in Huangsaan city, Anhui province. East China. The beautiful autumn scenery there is known as one of the four best in China. The red leaves and clear spring add beauty to traditional houses, offering material for photography lovers.Best time: early to late NovemberDestination 3As a result of low temperatures, maple leaves in area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like shy girls, gradually showing their beauty, turning from green to gold, gold to orange and finally to red. And as it changes slowly, different colors can be seen on the same trees called "colorful maple trees". Viewing at the mountainside is the best choice.Best time: October to NovemberDestination 4For Guangdong province in South China, autumn always comes a little late and lasts longer. Through the end of January, you can see the red leaves any time you want. If you feel pity at saying good-bye to red leaves in North China, you can head to SouthChina to view the beautiful scenery again.Best time: end of November to end of JanuaryL If a family from Russia want to enjoy red leaves in China, which of the tourist spots above is the nearest?A.Destination 1.B. Destination 2.C. Destination 3D. Destination 4.2.According to the tex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A.Tachuan has the best red leaves in China.B.Tourists can enjoy the most colourful leaves in Jilin province.C.In Guangdong province, red leaves can be seen at any time throughout the yearD.Maple leaves in areas south of the Yangtze take on more colors because of weather.3.What i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text?A.To attract photography lovers.B.To introduce di任'erent places of interest.C.To give advice on how to spend autumn.D.To suggest some red leaves viewing places.【答案】LA 2.D 3.D【解析】本文属于说明文,介绍了中国四个可以欣赏红叶的好地方。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一、选择题(共50小题,每题1.2分,共60分)1.细胞的衰老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皮肤色素沉积出现的“老年斑”是由于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B.衰老细胞的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效率下降C.细胞衰老的可能是由于大量自由基干扰了细胞的正常的代谢D.在新生的生物体中,同样存在着细胞衰老现象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造血干细胞形成红细胞体现了细胞全能性B. 老年人的体内一般不会发生细胞分化C. 细胞分化的方向通常是可逆转的D. 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具有全能性3.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癌细胞在条件适宜时可以无限增殖B. 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 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 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4.2002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苏尔斯教授发现了存在于高等生物细胞中的nuc-1基因,它所编码的蛋白质能使DNA降解,故该基因被称为“死亡基因”。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蝌蚪尾的自溶现象是细胞凋亡的具体表现B. 若能激活癌细胞的“死亡基因”,则可特异地杀死癌细胞C. 某人部分脑细胞由于缺氧而死亡是该基因控制的结果D. 成年生物个体中,细胞的产生和死亡可保持动态平衡5.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分化是稳定的,而且一般是不可逆的②细胞分化后,细胞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③分化的结果是赋予相同种类的细胞不同的结构和功能④一般不会出现细胞核遗传物质的改变⑤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②③④⑤B. ①②④⑤C. ①②③⑤D. ①②③④⑤6.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真核细胞靠有丝分裂进行增殖,原核细胞靠无丝分裂进行增殖B.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C.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D. 细胞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但不利于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7.下列有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凋亡和坏死的叙述中,正确的有①癌细胞容易在体内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有关②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具有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的功能③细胞癌变,细胞周期延长;细胞凋亡,细胞周期变短④对多细胞生物来说,体内总有一部分细胞处于衰老或走向凋亡的状态A. 一个B. 两个C. 三个D. 四个8.右图为有关细胞分裂的概念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①过程中无纺锤体和染色体出现,不发生DNA复制B. ②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分子在数目上具有平行关系C. ②过程有利于维持亲子代细胞遗传物质的稳定性D. 精原细胞以②或③的方式增殖过程中都有细胞周期9.无丝分裂过程中具有的特征是A. DNA的复制B. 染色体的形成C. 中心体的复制D. 纺锤体的形成10.关于无丝分裂名称的由来,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 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 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D. 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11.在下列细胞的分裂过程中,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染色体的是A. 蛙的红细胞B. 蓝藻细胞C.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D. 癌细胞12.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描述为分裂间期→分裂前期→分裂中期→分裂后期→分裂末期,按此描述的分裂过程排列①~⑤显微照片,相应的顺序是A. ①→②→③→④→⑤B. ①→④→⑤→②→③C. ③→⑤→④→②→①D. ④→⑤→③→①→②13.在洋葱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当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1:2:2时,该细胞可能会发生A. 两组中心粒周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B.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移向细胞的两极C. 染色质丝正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D. 着丝点全部排列在细胞的细胞板上14.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头市北重三中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 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监察制度从汉朝台谏(御史台与谏官)分置到唐代台谏相辅,到明清演变为台谏合一的体系,这一演变趋势强化了御史的纠弹职能,弱化谏官的谏诤职能。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君主集权的加强B .避免造成机构的重叠C .台谏分置的弊端D .加强监察制度的权威2.中国历史上不少皇帝为封国问题大伤脑筋,出现过严重的封王反叛,但历代皇帝照封不误。
中国古代封国不断主要在于( )A.分封制度的优越B .宗法关系的存在C .专制皇权的需要D .地方势力的强大3.美国学者白彬菊认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使军机大臣能够协助皇帝对庞大帝国的海量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得以将有限的资源投放到最根本和主要的地方。
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军机处的设立( ) A .增强了政府政务执行力 B .体现了权力运作规范化 C .提高了中枢决策的效率 D .促进了内廷机构外延化 4.西周时期,在祭天或祭祖完毕之后,天子会拿一块作供品用的肉来赏赐给某一诸侯。
这个诸侯会感到非常光荣,其他诸侯也羡慕得很。
这反映出当时( ) A .周文化的延续性B .宗法制的稳固C .神权的至高无上D .王权高度集中 5.唐初,“五品以上,不得入市”;唐代中后期,士人经商已成为一股潮流。
地方上的军政大吏,如节度使、观察使等也多经商。
唐宪宗元和八年,允许赐给王公、百官等人的庄宅、店铺等进行典卖。
北重三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长 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4分,共40分)1.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2.如图所示,x轴在水平地面上,y轴在竖直方向。
图中画出了从y轴上不同位置沿x轴正向水平抛出的三个小球a、b和c的运动轨迹。
小球a从(0,2L)抛出,落在(2L,0)处;小球b、c从(L,0)抛出,分别落在(2L,0)和(L,0)处。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初速度相同B.b和c运动时间相同C.b和c末速度相等D.a运动时间是b的两倍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小球B紧贴圆锥筒内壁分别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球的线速度必定小于B球的线速度B.A球的角速度必定大于B球的角速度C.A球运动的周期必定大于B球的周期D.A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B球对筒壁的压力4.理论和实践证明,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中的天体运动,而且对一切天体(包括卫星绕行星的运动)都适用。
下面对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32rk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公式只适用于轨道是椭圆的运动B. 式中的K值,对于所有行星(或卫星)都相等C. 式中的K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绕中心天体旋转的行星(或卫星)无关D. 若已知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根据公式可求出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5.第一宇宙速度就是()第3题图第1题图第2题图A . 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的最小速度B . 第一宇宙速度跟地球的半径无关C . 使人造天体环绕地球运动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D . 使人造天体摆脱地球引力束缚所必需的最小地面发射速度6.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 .距地面的高度变大B .向心加速度变大C .线速度变大D .角速度变大7.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如图所示),经过多次变轨,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3。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满足表中图示物质在通常条件下能一步转化的全部组合是()2.2011年日本福岛一核电站发生爆炸,释放出大量放射性物质,下列图标警示的是放射性物品的是A. B. C. D.3.需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反应是()A.PCl5→PCl3 B.MnO2→Mn2+ C.SO2→SO32- D.Fe→Fe2O34.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安全使用标识是()5.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0 g质量分数为46%的乙醇(C2H6O)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4N AB.2 mol Cu与100 mL浓度为18.4 mol·L−1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SO2分子数为0.92N A C.0.1 mol Fe在0.1 mol Cl2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0.1 mol/L的Ba(OH)2溶液中,OH−的个数为0.2N A个6.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H3COOH B.CH3COONH4 C.SiO2 D.MgCl27.常温时可以用铁制器皿存放的酸是A.稀硫酸 B.稀醋酸 C.浓盐酸 D.浓硝酸8.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C.非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只做氧化剂D.某元素从化合物变为单质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9.铝能用于作铝热剂和冶炼难熔金属的原因是A.铝的导热性很好B.在高温下能燃烧C.还原性较强且在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D.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10.在一定条件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12 mL通入足量水中,充分反应后剩余2 mL气体(同温同压下),则原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①1.2 mL ②2.4 mL ③3 mL ④4 mLA.①④B.③④C.②③D.①②1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内蒙古包头市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C.D.【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每个式子中都有,故先比较的大小.因为,所以.又.【考点】不等关系.2.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那么角等于()A.B.C.D.【答案】C【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得,根据大边对大角的特点求得.【详解】由正弦定理得:本题正确选项:【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大边对大角的特点,属于基础题. 3.《算法统宗》是明朝程大位所著数学名著,其中有这样一段表述:“远看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其意大致为:有一栋七层宝塔,每层悬挂的红灯数为上一层的两倍,共有381盏灯,则该塔中间一层灯的盏数是()A.24 B.48 C.12 D.60【答案】A【解析】由题意可知宝塔从上至下每层的灯盏数构成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则有,解得.∴该塔中间一层(即第4层)的灯盏数为.选A.4.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 A.2016 B.2017 C.2018 D.2019【答案】B【解析】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得和;代入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设等差数列公差为则:,解得:本题正确选项:【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5.若都是正数,且,则的最大值为()A.B.2 C.D.4【答案】C【解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的最大值,得到答案。
【详解】由题意,实数,则,当且仅当,即等号成立,即的最大值为,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问题,其中解答熟练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已知锐角的外接圆半径为,且,则()A.B.C.D.【答案】D【解析】,因为为锐角,所以,则,故选D.7.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形状为()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答案】D【解析】根据正弦定理化角,再根据角的关系确定三角形形状.【详解】因为,所以或,选D.【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基础题.8.()A.1 B.2 C.3 D.4【答案】D【解析】本题首先可以借助同角三角函数公式将化简为,再根据两角差的正弦公式将转化为,最后根据二倍角公式将转化为,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相关性质,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差的正弦公式以及二倍角公式,考查推理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提高了学生对三角函数公式的使用能力,是中档题。
9.已知1tan 42πα⎛⎫+= ⎪⎝⎭,且02πα-<<,则2sin 22sin αα+等于( ) A .552-B .52-C .25D 25【答案】B【解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得tan α的值,然后求得sin ,cos αα的值,由此求得题目所求表达式的值. 【详解】依题意π1tan 11tan ,tan 41tan 23αααα+⎛⎫+===- ⎪-⎝⎭,由22sin 1cos 3sin cos 1αααα⎧=-⎪⎨⎪+=⎩及02πα-<<,解得sin 1010αα==,故2sin22sin αα+=222sin cos 2sin 5ααα+=-,故选B.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两角和的正切公式,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考查二倍角公式,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10.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若对于任意,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A.B.C.D.【答案】B【解析】由不等式的解集是,可得b、c的值,代入不等式f(x)+t≤4后变量分离得t≤2x2﹣4x﹣2,x∈[﹣1,0],设g(x)=2x2﹣4x﹣2,求g(x)在区间[﹣1,0]上的最小值可得答案.【详解】由不等式的解集是可知-1和3是方程的根,,解得b=4,c=6,,不等式化为,令g(x)=2x2﹣4x﹣2,,由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可知g(x)在上单调递减,则g(x)的最小值为g(0)=-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考查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常用方法是变量分离,转为求函数最值问题.11.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当时,,则的值为()A.1008 B.1009 C.1010 D.1011【答案】C【解析】利用,结合数列的递推公式可解决此问题.【详解】解:当时,①,故②由②-①得,,即所以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含有时常用进行转化.12.已知数列是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是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设,,则当时,的最大值是( ) A.9 B.10 C.11 D.12【答案】B【解析】由题设知,,由和,得,由此能求出当时n的最大值.【详解】是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解得:.则当时,n的最大值是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结合含两个变量的不等式的处理问题,易出错,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若、为实数, 且,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答案】6【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当且仅当时取等.【考点】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方法点睛】均值不等式()求最值:①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一正"是指;“二定”是指a与b的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三相等”等号成立的条件成立.当形式上看似能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但等号成立的条件不成立,则应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求最值.如:,利用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求最值.14.已知,,则__________.【答案】【解析】分析:先根据条件解出再根据两角和正弦公式化简求结果.详解:因为,,所以,因此点睛:三角函数求值的三种类型(1)给角求值:关键是正确选用公式,以便把非特殊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特殊角的三角函数.(2)给值求值:关键是找出已知式与待求式之间的联系及函数的差异.①一般可以适当变换已知式,求得另外函数式的值,以备应用;②变换待求式,便于将已知式求得的函数值代入,从而达到解题的目的.(3)给值求角:实质是转化为“给值求值”,先求角的某一函数值,再求角的范围,确定角. 15.若点都在直线上,则数列的前项和取得最小时的等于__________.【答案】7或8.【解析】根据点在线上可得,从而可求得,,,从而可得结果.【详解】由题意得:令得:;得:可知:,,,即的最小值为或本题正确结果:或【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关键是根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得变号项,注意当某项等于零时,存在最值相等的情况.16.在中,点在线段上,且,,则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答案】【解析】在、中通过互补的两个角做为纽带,根据它们的余弦和为零,构造等式,通过这个等式,利用基本不等式,可以得到两边乘积的最大值,最后根据面积公式,可求出面积的最大值。
【详解】设,所以,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①在中,由余弦定理可知:,②,由①②可得,③因为④(当且仅当等号成立),把③代入④中得,面积.【点睛】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基本不等式。
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形的特点,在两个三角形中,互补两个角的余弦值互为相反数,来构造等式来求解。
三、解答题17.已知()211f x x a x a ⎛⎫=-++ ⎪⎝⎭. (1)当12a =时,解不等式()0f x ≤; (2)若0a >,解关于x 的不等式()0f x ≤. 【答案】(1)122xx ⎧⎫≤≤⎨⎬⎩⎭;(2)见解析. 【解析】(1)代入12a =,得到()f x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得结果;(2)分别在0∆=和∆>0两种情况下,求解不等式得到结果. 【详解】 (1)当12a =时,()213122f x x x =-+ 则2131022x x -+≤,解得:{}|12x x ≤≤ (2)由题意知:()214a a ∆=+-①当0∆=,即1a =时,2210x x -+≤,解得:1x = 即解集为:{}1x x =②当∆>0,即0a >且1a ≠时令()2110ax a x -++=,解得:1x =或1x a=当01a <<时,解集为:11x x a ⎧⎫≤≤⎨⎬⎩⎭当1a >时,解集为:11xx a ⎧⎫≤≤⎨⎬⎩⎭【点睛】本题考查普通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问题,属于基础题. 18.已知.(1)求在的值域;(2)若,求的值.【答案】(1) .(2) .【解析】(1)利用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整理出,根据的范围得到的范围,结合的图象可求得的范围,代入求得所求值域;(2)利用求得;根据的范围得到的范围,再根据正弦值进一步确定,利用同角三角函数求解出,利用二倍角公式求得结果. 【详解】(1)当时,(2)【点睛】本题考查正弦型函数的值域求解、同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二倍角公式的应用.求解值域的关键是能够利用二倍角公式和辅助角公式将函数整理为的形式,利用整体对应的方式求得函数的值域;本题的易错点是在求解同角三角函数值的时候,未准确求解出角所处的范围,造成三角函数值的符号求解错误.19.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是已知.(1)求的大小;(2)若的面积为,求的周长.【答案】(1);(2).【解析】利用正弦定理,再进行三角恒等变换求的值,从而求出B值;由的面积公式,利用余弦定理求得b的值,再求的周长.【详解】解:中,,由正弦定理可得,整理可得,又A为三角形内角,,所以,由B为三角形内角,可得;由的面积为,即,所以,又,由余弦定理得,所以,的周长为.【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正弦、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应用问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以及化简运算能力,是中档题.20.已知是等比数列,,,且成等差数列.(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是等差数列,且, , 求.【答案】(1) .(2) .【解析】(1)根据成等差数列可得,化为关于的方程,解方程求得,从而可得,根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得到结果;(2)利用两个数列的关系得到和,根据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出基本量和,从而可得数列的首项和公差,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到结果.【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成等差数列,即,整理为:解得:(舍)或,解得:(2)由(1)可得:,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则,解得:由题意可知:是以为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点睛】本题考查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求解问题.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能够求解出等差和等比数列的基本量,属于常规题型.21.如图,洪泽湖湿地为拓展旅游业务,现准备在湿地内建造一个观景台P ,已知射线,AB AC 为湿地两边夹角为120︒的公路(长度均超过2千米),在两条公路,AB AC 上分别设立游客接送点,M N ,从观景台P 到,M N 建造两条观光线路PN PM ,,测得2AM =千米,2AN =千米.(1)求线段MN 的长度;(2)若︒=∠60MPN ,求两条观光线路PM 与PN 之和的最大值. 【答案】(1)23(2)3【解析】(1)在AMN ∆中利用余弦定理即可求得结果;(2)设PMN α∠=,根据正弦定理可用α表示出PM 和PN ,从而可将+PM PN 整理为()4330α+o,根据α的范围可知()sin 301α+=o 时,取得最大值.【详解】(1)在AMN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12cos12022222122MN AM AN AM AN ⎛⎫=+-⋅=+-⨯⨯⨯-= ⎪⎝⎭o23MN ∴=(2)设PMN α∠=,因为60MPN ∠=o ,所以120PNM α∠=-o在PMN ∆中,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sin 120MN PM PNMPN αα==∠-o 234sin MN MPN ==∠Q()4sin 120PM α∴=-o,4sin PN α= ()314sin 1204sin 4cos sin 4sin 2PM PN ααααα⎛⎫∴+=-+=++ ⎪ ⎪⎝⎭o ()6sin 23cos 43sin 30ααα=+=+o 0120α<<o o Q 3030150α∴<+<o o o∴当3090α+=o o ,即ο60=α时,+PM PN 取到最大值43 ∴两条观光线路距离之和的最大值为43千米【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求解实际问题,涉及到三角函数最值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将所求距离之和转化为关于角的函数问题,得到函数关系式后根据三角函数最值的求解方法求得结果. 22.定义为个正数的“均倒数”.已知正项数列的前项的“均倒数”为.(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2)设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对一切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令,问:是否存在正整数使得对一切恒成立,如存在,求出值;如不存在,说明理由. 【答案】(1);(2);(3)存在正整数k=10使得对一切恒成立.【解析】(1)由题意首先确定数列的前n 项和,然后利用前n 项和与通项公式的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2)首先裂项求和求得,然后结合前n项和的范围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求解不等式即可确定实数m的取值范围;(3)解法一:计算的值,确定取得最大值时的n的取值即可求得实数k的值;解法二:由题意可知,满足题意时有,据此求解实数k的范围,结合k为正整数即可求得实数k的值.【详解】(1)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由于数列{a n}的前n项的“均倒数”为,所以,=,当,当,(对当成立),.(2)==,==,<对一切恒成立,,解之得,即m的取值范围是.(3)解法一:=,由于=,时,时,时取得最大值,即存在正整数k=10使得对一切恒成立.解法二:=,假设存在正整数k使得则为数列中的最大项,由得,,又,k=10,即存在正整数k=10使得对一切恒成立.【点睛】“新定义”主要是指即时定义新概念、新公式、新定理、新法则、新运算五种,然后根据此新定义去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用类比的方法去理解新的定义,这样有助于对新定义的透彻理解.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考查的还是基础数学知识,所以说“新题”不一定是“难题”,掌握好三基,以不变应万变才是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