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1)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37
教育心理学第九章学习策略第九章学习策略1)什么是学习策略?其特征是什么?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特征: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②是有效学习必需的;③是有关学习过程的;④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2)学习策略由哪些策略构成?简单的说,由两种成分组成:基本策略和辅助性策略。
三种成分:①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主要针对陈述性知识,针对程序性知识的: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②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③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使用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简述常用的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有何区别(此问题主要答其定义)?一、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
(一)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先前所学的信息对后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前摄抑制;后面所学的信息对前面所学信息的干扰叫做倒摄抑制。
早上学或学习开始可以防止前摄抑制,晚上睡觉前或学习结束前学习克服倒摄抑制,另外要尽量错开容易混淆的内容。
如英语和拼音。
另外:开始和结尾的记得牢(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反复阅读与尝试背诵相结合。
6、过度学习(达到150%最好)(二)保持过程中的复述策略:1、及时复习: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所以新学习的材料一定要及时复习,至少要在当天加以复习,以减缓遗忘的进程。
2、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
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
可降低疲劳,减少前摄和倒摄。
鼓励学生利用分散复习,经常进行复习。
3、复习形式多样化。
用实验证明、写成报告,作出总结。
学习策略的名词解释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即将认知、元认知和资源管理策略相结合并用于学习过程的方法。
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可以改善学习的效果,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大类别。
具体如下: 1。
认知策略是指那些有效的使用各种感官,并有意识地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其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
( 1)学习监视学习监视是学习策略中最基本的策略之一。
学习监视是对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材料或行为的变化进行系统的监视,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学习监视策略通常与反馈联系在一起。
反馈策略是帮助学习者及时把握自己对学习材料的学习效果,并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的策略。
比较典型的学习监视策略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自我提问策略等。
( 2)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学习者在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之后,仍然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测、评价和调节,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纠正不良的认知策略,以利于进一步学习。
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检查策略、调节策略等。
1。
认知策略是指那些有效的使用各种感官,并有意识地监控学习过程的策略,其目的是促进有效学习。
( 1)学习监视学习监视是学习策略中最基本的策略之一。
学习监视是对学习者所采用的学习材料或行为的变化进行系统的监视,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
学习监视策略通常与反馈联系在一起。
反馈策略是帮助学习者及时把握自己对学习材料的学习效果,并对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的策略。
比较典型的学习监视策略有: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自我提问策略等。
( 2)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学习者在意识到自己的学习之后,仍然能够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监测、评价和调节,并在必要时采取措施以纠正不良的认知策略,以利于进一步学习。
有效的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检查策略、调节策略等。
学习策略:是语言学习者为有效地掌握语言规则系统,发展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解决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各种计划、途径、步骤、方法、技巧和调节措施。
刘珣:学习策略大体可分为认知学习策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
①认知学习策略:直接影响到第二语言学习的一般性策略。
如:求解:学习者对所接触大的新语言材料首先必须理解,往往是通过已有的语言知识和具体情境进行猜测,并通过各种办法证实其所做的假设。
推理:学习者通过原有知识(包括第一语言知识)以及新获得的语言知识,进行概括推理或演绎推理以及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以内化规则。
②元认知学习策略:学习者通过计划、监控和评估等方式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反思和研究。
包括:计划:根据认识活动的性质、任务、应达目标制定活动计划,确定认知策,如预先了解教材内容,确定注意的重点并进行预先演练。
交际策略:是学习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有意识采取的计划措施或方法技巧,是语言使用者交际能力的一部分。
交际策略的分类(15项):回避、简化(属于回避一类)语言转换、母语目的语化、母语直译(依赖母语)语义替代、描述、造词、重复、使用交际套语、利用交际环境(以目的语为基础解决问题)我们使用了Oxford(1990)的“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SILL,versionOxford 把学习策略分为2 大类,6 小类,即直接策略: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间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交策略。
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系统,首先将学习策略分为两大类: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
直接策略直接参与目标语学习,间接策略通过集中注意、计划、评价、寻找机会、控制焦虑、增加合作和移情等方法为语言学习提供间接的支持。
直接策略下面分为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
记忆策略是用来记忆和复习新信息的,认知策略是用来理解和产生语言的,补偿策略使学习者在新语言知识有限的情况下能够运用新语言。
1、什么是学习策略?请分别罗列2-3个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并简要说明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区别。
答:(一)什么是学习策略?1. Rubin (1987):学习策略是学习者自己构造并直接作用于学习过程、旨在促进学习者语言系统发展的策略。
2. Oxford (1989):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成功、更有目的、更愉快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
3. Cohen (1998):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策略可以被定义为那些学习者有意识地选择了的过程。
该过程可能导致学习者通过存储,保留,回忆,以及运用有关语言的信息,采取措施,提高学习或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的行动。
4. Chamot (1987):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优化学习过程、加强语言知识和信息知识的记忆而采用的技巧、路子或其它有意识的行为。
5. 文秋芳(2002):英语学习策略是学习观念、管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总称。
6. 吴本虎(2002):英语学习策略是作用于英语学习的思路和行为,既包括可观察的外部言语行为,又包括不可观察的内部心理过程。
它或是直接参与英语活动,或是间接支持英语学习。
它的使用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下意识的。
综合各种观点可以看出,策略的使用是为了改善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
学生为了促进自身的发展所采用的具体行为、措施、方法和技巧都属于学习策略的范畴。
学习策略的使用同样包含学习者的观念意识,学习者对语言的认识,对语言学习的认识以及对学习任务本身的意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语言和使用语言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
”(二)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如下:1 、根据策略与认知过程的关系分类认知策略、调控策略、( 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交际策略、资源策略2 、根据策略与语言学习领域分类语法学习策略、词汇学习策略阅读策略、写作策略、听的策略、说的策略3 、根据使用者来分类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不太成功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初级学习者的学习策略、高级学习者的学习策略4 、根据对学习的影响程度分类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间接影响学习的学习策略、5 、根据策略的效果分类积极策略、消极策略(三)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区别有的人把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等同起来,其实,从上面有关学习策略的观念的判断可以看出,学习方法是学习策略的组成部分。
学习策略概论学习是一个人终生都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关于学习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理论探讨的主要内容。
然而,如何才能有效地学习,却是个兴起不久的新的研究领域。
一学习策略研究的兴起当代认知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任何教学目标比“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更重要。
著名心理学家诺曼曾指出:“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
类似地,我们有时要求学生记忆大量材料,然后却很少教他们记忆术,现在是弥补这一缺陷的时候了”。
教会学生学习、传授有效的学习策略,已被当前教育界视为提高学习和练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及减轻学生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对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研究是近十几年来才兴起的热门研究课题。
一方面,过去由于行为主义一直占统治地位,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是一个不可测的“黑箱”,因此,一贯忽视有机体本身而致力于确立刺激和随后观察到的反应之间的关系。
这种状况在教学理论研究中的直接反映就是致力于教的改善,相对地忽视学的研究与改进。
60年代后,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知过程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有机体不再是一个不可打开的“黑箱”,有运用适当的方法,探测内隐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才有可能研究有机体本身的学习过程。
另一方面,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在现行教育体系、教学方法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要求极不适应的矛盾尖锐化的背景下兴起的。
自70年代中后期以来,美国等国的教育质量的调查表明,各级各类学校所出现的教育质量下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技能普遍缺乏等现实,究其原因,人们认为这主要是70年代的返回基础运动只片面强调读,写、算等低级技能,忽视了学习方法、策略等高级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总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为学习策略的提供了可能,现行教学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对学习策略的研究是个有力的推动。
因此,教会学生学习的学习策略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和遍及全球探讨的热点问题。
二学习策略的界定探讨学习策略,首先涉及到什么是学习策略?国际心理学界对此看法不一,尚无公认的定义。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A.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
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
C.边做功课边看电视
D.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
答案:B
[解答] 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
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是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
2. 调整阅读速度、复查、使用应试技巧等应归类于
A.认知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资源管理策略
D.精加工策略
答案:B
[解答] 学习时,学习者要学会使用一些策略去评估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的计划来学习解决问题。
例如,假如你读一本书,遇到一段读不懂,你该怎么办呢?你或许会慢慢再读一遍;或许你还会退到这一章更前面的部分,这意味着你要学会如何知道你什么地方不懂,以及如何去改正你自己。
此外,你还要能预测可能会发生什么,或者能说出什么是明智的,什么不是明智的。
所有这些都属元认知策略。
3. 提出元认知的是
A.苛勒
B.弗拉维尔
C.威特金。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阶段与特点(一)摘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心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
课堂策略教学主要涉及学习策略教学类型、教学阶段和教学的特点。
学习策略教学的类型主要分为通用和学科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教学基本阶段为激发兴趣、策略剖析、策略运用和策略反思四阶段,学习策略教学的特点包括策略的选择、策略的教学要素、策略的教学展示及策略教学的有效性条件诸方面。
关键词:学习策略;教学类型;教学阶段;教学要素;教学的有效性条件Abstract::Greatattentionhasbeenpaidtoteachingstudentshowtolearnandthink,whichi sthehotissueofpsychology.Classroominstructionoflearningstrategyincludest eachingtype,teachingstageandteachingcharacteristics.TheInstructiontypesc ontaintwokinds:generalstrategyandsubjectlearningstrategy.Thebasicclassroominstructionst agesconsistofinterestmotivation,strategyanalysis,strategyapplicationandstr ategyretrospect.Thecharacteristicsofstrategyinstructionincludethechoiceof strategy,elementsofstrategyinstruction,strategypresentationandeffectiveco nditionsofstrategyinstruction.Keywords:learningstrategy;teachingtype;teachingstage;teachingelement;effectiveconditionsofstrategyinstruction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已成为当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共识,学习策略的教学探讨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甚为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