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测试题-精选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21.79 KB
- 文档页数:6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章节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用力敲鼓可使音调变高B.如图乙,最新磁悬浮蓝牙音箱是高科技产品,发声不需要振动C.如图丙,笛子比二胡发出声音的响度大,音调高D.如图丁,敲击水杯时水越多音调越高2、人可以依靠两只耳朵来判断发声物体的方位,从而对声音世界有立体的感觉。
如图,舞台上利用左右两只扬声器(喇叭)A、B来形成立体声效果,如果从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是A强B弱,人会感觉到这个声源在A、C之间某位置,这里人作出判断主要利用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声速3、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4、声既可传递信息,又可传递能量。
下列事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渔民利用声呐系统探知鱼群B.洗碗机利用超声波洗碗C.医生利用听诊器诊断人的疾病D.汽车利用倒车雷达探测障碍物5、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为航天员叶光富吹奏葫芦丝的情景。
第二章检测卷(100分,90分钟)题总一二三四号分得分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3 分)1.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声音能够在固体中流传B.声音流传的速度与温度没关C.声音在真空中流传的速度最快D.只需物体振动,我们就必定能听到声音2.听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倾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
这说明()A .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C.固体传声成效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教室外暴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色中的()A .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4.以下图,小丽唱不上去的原由是“高原”的()A .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声速快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构造性裂痕,创建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观。
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没法为人耳所觉察,原由是超声波的()A .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次太高D.频次太低6.对于以下四个情形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达能量B.乙:不可以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流传需要介质C.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D.丁: 8 个同样玻璃瓶装不一样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作声音的音色不一样7.对于声现象,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声音拥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往常状况下,声音在空气中流传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8.以下对声现象的描绘,应用物理知识解说正确的选项是()A.“动听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能够流传声音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依据音调能够鉴别来人是谁D.“大雪事后,鸦雀无声”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整消逝9.在实质生活中,人们经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
一座高峰,看上去很近,走了许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如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峰大叫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能够估算出距离了。
初中物理学习材料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检测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不能传播声音B.使鼓面停止了振动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D.吸收了声波2.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3.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和次声波都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禁止鸣喇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C.二胡和笛子演奏声的音色不同D.在空气中,声速约为3 108m/s5.如图1所示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A.B.C.D.图16.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2s 听到回声,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则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A .170mB .340mC .680mD .3400m7.时值仲夏,常听见“蛙声一片”、“声声蝉鸣”,有时觉得悦耳,有时又打扰我们的休息,为了减轻蛙声和蝉鸣的影响,我们常常紧闭门窗或者戴上耳塞。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紧闭门窗是通过防止噪声的产生来控制噪声B .戴上耳塞是通过阻断噪声的传播来控制噪声C .我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D .蛙声和蝉鸣都是由该动物身体的某部分振动产生的8.《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中说:“夫瑟必以小弦为大声,以大弦为小声。
”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对于用相同材质做成的弦A .长度相同,则弦越细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B .粗细相同,则弦越短发出的声音的响度越大C .长度相同,则弦越细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D .粗细相同,则弦越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9.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图2的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措施的是( )10.白天听不到机械手表指针走动时发出的“嚓嚓”声,夜晚便能听到。
第二章检测卷(100分45分钟)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将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不必写出解题过程)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和空气的浓度有关,当空气的温度越低、浓度越稠密时,传声的速度就越快,教堂远郊的居民常用收听到的报时钟声的清晰程度来判断天气的变化。
有一天,他们收听到的报时钟声一次比一次清晰,则该地区的天气将会越来越阴(选填“晴”或“阴”)。
2.在二胡表演时,表演者在用弓拉动琴弦的同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
3.如图所示,用一个纸糊的箱子盖在音响的喇叭上,然后把一个玩具小矮人放在纸箱上,当用这个喇叭播放音乐时,小矮人便会翩翩起舞,这是因为发声的物体振动而引起的,如果调节音响使响度增大,会发现小矮人舞蹈时跳得更高(选填“高”或“快”)。
4.我国河南信阳出土了一套13枚编钟,由它演奏的《东方红》乐曲曾随着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响太空。
这套编钟之所以能发出多种音调是由于13枚编钟的大小不一,在敲击时,大钟振动得慢,小钟产生高音。
5.归纳总结知识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就是其中一种。
请填写出对应的内容:①音色,②频率。
6.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
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填声音的特性)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
7.教室的楼道上张贴有如图所示的标志,倡导同学们不要大声喧哗,养成轻声讲话的习惯。
从声音的特性分析,“大声”和“轻声”均是指声音响度的大小;从控制噪声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8.有些动物能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的发生,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的产生,这种声波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9.假如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是340 m/s,而是340 mm/s,现在,你的朋友一边向你快步走来,一边向你发出了问候:“你好吗”你听到的声音将会是“吗好你”,这是因为声音的速度比你朋友步行的速度慢。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检测卷(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声波频率高于20Hz,会使人产生恶心、晕眩、旋转感等症状B.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能传递能量D.观众听到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声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能传递信息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3.关于如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减少了声音的扩散D.唢呐发出的声音属于次声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讲,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会发出噪声B.声速的大小不仅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相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相同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B.物体的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上课时教师要求关闭门窗是从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6.小洋欣赏了一场音乐会。
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B.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C.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D.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产生C.我们平时所说的“男低音”中的“低”指的是声音的音调D.蝙蝠靠次声波回声定位发现昆虫8.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分析正确的()A.甲声音的音调比乙高B.丙声音的响度比乙大C.甲声源发声时振动频率比乙大D.甲声源发声时每秒内振动次数与丙相同9.【从科技、生活、自然现象走向物理】根据小明去北方旅行过程中的相应情景,小明乘坐飞机时,在飞行过程中,为了减弱噪声将手机调成静音模式。
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卷(粤教沪版)第二章声音与环境考试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 14 小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 1. 以下关于声音的发生,正确的选项是()A. 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 物体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C.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2. 经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以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若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隔墙有耳”说明声音能在固体中流传 C.“严禁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的流传 D. 月球上两名宇航员可以当面直接讲话 3.以下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流传 B. 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向和强度 C. 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阻拦物 D. 人们依据响度来鉴识不一样样乐器发出的声音 4. 以以以下图,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罩内,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同时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将听到()A. 声音愈来愈大B. 声音愈来愈小C. 声音的大小保持不变D. 声音马上停止 5.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B. 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小噪声 C. 电磁波与声波都可以传达信息和能量 D.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 6. 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我们听见声音必定有物体在振动B. 物体振动必定发生声音,我们不用然听得见 C. 只要物体振动,就必定能听到声音 D. 不振动的物体必定不发生声音 7. 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 C. 声音在固体中比在空气中流传得慢 D. 真空不可以传声 8.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超声波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拥有能量 B.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必定是 C.“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流传很远 D. 声波是一种电磁波,但它不可以在真空中流传 9. 二胡又称“奚琴”,是我国南方民间艺人特别喜欢的一种独奏乐器.在它所独奏的“二泉映月”、“赛马”、“青藏高原”等曲目中,它既表现了深邃、悲惨的感情,又能描绘出魄力壮观的意适用精选文件资料分享境.演奏前,艺人常依据不一样样的曲目进行调整琴弦的松紧度,这是调节琴弦发声的()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10.年月日晚,“东方之星”客轮在长江水域监利段发生翻沉,客轮倒扣在江面上.为了赶忙救出被困者,搜救队员用铁锤敲击露在水面的船体并将耳朵贴在船体上听.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敲击船体是为了使铁锤振动发声 B. 敲击船体是利用声向被困者传达能量 C. 贴在船体上听是为了听到求救的超声波信号 D. 贴在船体上听是利用固体传声见效比气体好 11.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是指次声波流传得很远 B.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C.“闻其声而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D.“不敢高声语,慌张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2.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B.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C. 声音在的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D. 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3. 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 全部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C. 声音在不一样样介质中流传速度相同 D. 在真空中也可以流传声音14. 声音“响彻云霄”是指它的() A.频率很高 B.流传速度大 C.响度很大D.振动时间长二、多项选择题(共 4 小题,每题 2 分,共 8 分) 15. 以下关于声学现象中正确的选项是() A. 医生用听诊器治病是因为听诊器能使振动的振幅增添,使响度增大 B. 在雷雨到暂时,电光一闪即逝,而雷声却隆隆不停,这是因为雷声经地面、山峦、云层多次反射 C. 几个相同的水杯装入不一样样深度的水,用棍敲击时能发出不一样样声调的声音,这是因为各水杯振动频率不一样样 D. 公用电话亭都用玻璃做隔音墙,这是因为玻璃能汲取声音 16. 以下现象中利用回声的是() A. 蝙蝠用超声波捕蚊虫 B. 录音棚内用软泡沫塑料隔音 C. 渔民利用声呐打鱼D.雷雨节气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7. 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必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声波可以用来冲刷钟表等优良机械,说明声波可以传达能量 C. 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可以防范噪声的产生 D. 我们能划分不一样样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发生声音的响度不一样样 18. 我们生活在 - 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以下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 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流传 C. 我们可以鉴识不一样样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一样样 D. 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三、填空题(共 3小题,每题3分,共 9 分) 19. 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别,使传入人耳的声音________增大(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近来几年来,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愈来愈重视以人为本.如城区汽车禁鸣、骨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所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降低 ________污染. 20. 温度一准时,声波在不一样样介质中的流传速度是 ________的(选填“相同”或“不一样样”);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因为物体________ 产生的;在捉迷藏游戏中,蒙住双眼的小王能鉴识四周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一样样人声音的 ________不一样样,同时还可以依据声音的 ________来大体判断四周同学离他的远近(均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21. 年月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早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________声波产生;医生用的“超”是利用________声波获守信息.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 ________ .四、解答题(共 1小题,共10分)22.(10 分) 此刻社会,噪声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从以下声音中选出不属于噪声的选项________.上课时听到近邻教室响起的音乐声课堂上个别同学轻声说话的声音睡觉时听到楼上的电视声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的歌声顶峰上,枝头的鸟喊声学校四周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五、实验研究题(共 3 小题,每题 15分,共 45 分) 23. 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研究影响声音响度的要素,设计了不一样样实验.他们采纳的器械是这样的:小明:鼓、一些泡沫塑料小球;小华:音叉、细线、泡沫小球;小迪:鼓、小平面镜、胶带.你知道他们的实验方法吗?请说出此中的一种. 24. 学习《声音的特色》今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色而设了以下几个研究:学《声音的特色》今后,王和他的同学研究声音的特色而了以下几个研究:吹笛子,用手按住不一样样的孔便会出不一样样的声音;用大小不一样样的力敲鼓,鼓面振幅度越大,出的声音越大;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放在玻璃罩内的正在响,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申明减小;使正在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起水花.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能研究影响声音特色的要素的是哪几个?各研究了哪一种特色?________;其余然不可以研究影响声音特色的要素,但它也拥有必定的研究性,它分了然什么?________.25. 短文,完成:雪花落水也有声生活中的很多象都是有科学道理的,但是却缺乏它的眼睛.一般的常告我,雪花落水静静静,毫无声响.不,雪花落水真的生声波,在月份一期的《自然》志上,几个科学家名表文章,宣告了他的上述.第一要明的是,雪花落水出的声波率在到之,高于人能听的声波率.但是,海里的就能听到雪花落水所生的声响,而且些声响令异常躁.但是,不要想自然,些声音不是雪花与水面撞出的,而是⋯冷期,当美国海要潜水艇的活,他,在下雨的候,水下声工作见效不好,常有噪声干,甚至干脆没法听.有名的翰 ?霍甫金斯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普斯佩勒提教授是个奇才.普斯佩勒提判断,些声音不是雨滴撞水面出,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出的.克拉姆有一个:一个每秒可拍照片的高速水下影机.利用台影机,他确在下雨水中生气泡,些气泡在不停地收、膨、振.普斯佩勒提的理基和数学能力也很高,他通算得出,下雨哪些噪声的率和衰减状况确与气泡的振状况一致,从而他的理完满正确.他,大气泡振生低声波,吝啬泡振生高声波.普斯佩勒提通理剖析指出,气泡是要将自己的体与水的密度相适,才不停收和膨的.事情没有束,人告他,民常诉苦,在下雪他的声也常常听不到群.一开始,他也不信,因雪花中含有以上的水,空气不多.但是,他们不是简单否认,而是要用实验来考据.在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汽车酒店的游泳池找到了凭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相同,这些气泡也振动,从而发生声波.其实,无论是人们取水漂时所听到的细微声响,还是瀑布的隆隆震响,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因为气泡.你看,大自然是何等巧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谛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________(超声波 / 次声波).声呐装置是利用仿生学原理制成的,它模拟的是以下哪一种生物________. A. 蝙蝠 B. 猫 C. 狗 D. 大象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对人来讲不是噪声,站在鲸鱼的角度看________(是 / 不是)噪声.科学家们发现,无论是雪花落水,还是雨滴落水,都会惹起气泡的________,这个声音能被鲸鱼听到,说明________能流传声音.在研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以下的过程,请你把它们按正确的序次摆列起来________(填序号即可).、归纳剖析、进行实验、提出假设、得出结论.答案14.C 15.BC 16.AC 17.ACD 18.AC 19.响度噪声20.不一样样振动音色响度 21. 次超 22. 解:上课时听到近邻教室响起的音乐声,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课堂上个别同学轻声说话的声音,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睡觉时听到楼上的电视声,影响我们的休息,属于噪声;音乐课上,音乐老师的歌声,是我们要听到的声音,不属于噪声;顶峰上,枝头的鸟喊声,动听动听,不属于噪声;学校四周工地上机器的轰鸣声,影响我们的学习,属于噪声.应选:和.23.解:以小明的实验方案为例:当敲敲鼓面时,鼓面振动发生声音,用不一样样的力敲敲鼓面时,其响度不一样样,用力越大,响度越大,鼓面上的泡沫小球振动幅度越大;因此声音的响度与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4. ;研究音调停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研究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研究音色的特色;研究音调停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说明真空不可以传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5. 超声波 A 是振动液体。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与环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二章时间:4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D.响度大的声音比响度小的声音传播速度大2.如图Z-2-1所示的四个事例及描述中能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的是()图Z-2-13.如图Z-2-2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听音叉发声的同时,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变化,可探究()图Z-2-2A.音调与频率的关系B.响度与振幅的关系C.音色与振幅的关系D.响度与频率的关4.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声音在15 ℃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5.下列语句中的“高”“低”指音调的是()A.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B.上课期间,同学们尽量不要低声细语C.秋天总显得天高云淡D.他是一位男低音歌唱家6.如图Z-2-3所示是甲、乙两个物体振动发声时的波形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Z-2-3A.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但音调相同B.两个物体的响度不同,音调也不同C.两个物体的音调不同,但响度相同D.两个物体的响度相同,音调也相同7.昆虫飞行时翅膀都要振动,蝴蝶每秒振翅5~6次,蜜蜂每秒振翅300~400次。
当它们都从你身后飞过时,凭你的听觉()A.能感到蝴蝶从身后飞过B.能感到蜜蜂从身后飞过C.都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D.都不能感到它们从身后飞过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9.下列仪器或设备工作时,利用声来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呐探测鱼群B.用超声波加湿器把自来水打碎成雾状C.用彩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D.用超声波探测仪检查金属内部结构10.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一、选择题1.学生们正在教室内上课,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的噪声干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在校园周围植树B.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C.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2.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②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
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 ①③④B. ①②⑤C. ①④⑤D. ①④⑤⑥3.我们能区别不同人讲话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不同.A. 音调B. 音色C. 响度D. 频率4.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5.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在太空中宇航员间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 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C.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D.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7.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B. 乙图中,敲鼓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 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 丁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8.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现代技术不断得到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潜艇利用超声波定位水下目标B. 验钞机利用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工作C. 现代遥感卫星可以利用紫外线拍摄照片发现地面火情D. 夜晚,利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空中月亮表面上细小的物体9.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2)引吭高歌;(3)她是唱高音的;(4)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 (1)(2)B. (2)(4)C. (1)(3)D. (3)(4)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 城市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11.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频率是8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160Hz的音调高B. 振幅是3cm的振动物体产生的声音一定比振幅是5cm的响度大C. 城市多植树,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都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 声音能传播信息和能量12.在亚丁湾海域,我国海军护航编队使用“金嗓子”(又名“声波炮”)震慑海盗.它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以上的高频声波,甚至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这种超声波具有能量B. 这种声波的强度是145dBC. 声波定向发射器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 使用“金嗓子”时,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二、填空题13.蝴蝶的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它所发出的声音低于20Hz,为________波,而海豚能能发出振动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音,为________波。
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振动停止,发声停止D.敲击课桌发声,是由于课桌振动发声2.如图1所示,吹笛子时用手指按住不同的笛孔,这主要是用来改变声音的( )图1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传播速度3.《宿迁文明二十条》中第七条是“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其中“大声”是指声音的( )A.频率 B.响度 C.音调 D.音色4.有的人能将别人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主要是能模仿别人发出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C.响度 D.音色、响度和音调5.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作出反应。
如图2所示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图2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6.下列事例能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的是( )A.军方研制了一种声波枪,杀人于无形之中B.在食品厂里人们常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D.用手拍打西瓜,通过声音来辨别西瓜的好坏7.在医院、学校和其他有关部门附近,有如图3所示禁鸣喇叭的标志。
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图3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8.古诗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在古代,人们常用撞钟报时,人们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未绝”。
分析其原因是( )A.大钟的回音B.大钟在继续振动C.人的听觉有“暂留”的缘故D.大钟虽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9.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太空中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对话,这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4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1.如图5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5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6分)12.敲击鼓面,在听到鼓声时,还可看见鼓面上的纸屑在跳动,说明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鼓面的____________越大,鼓声的响度越大。
13.如图6所示是小明所做的一个听声实验:他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请小华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入他的耳朵;接着,小明将细绳绕在手指上,再用手指堵住双耳来听敲打衣架的声音,通过比较发现,固体传声的本领__________(选填“强”或“弱”)一些。
图614.拿一张硬纸片,用同样的力在木梳上划过,如图7所示,一次划得快些,一次划得慢些,比较一下当快划时,木梳齿振动得________(选填“快”或“慢”)些,听到的声音音调________(选填“低”或“高”)些;当慢划时,木梳齿振动得________(选填“快”或“慢”)些,听到的声音音调________(选填“低”或“高”)些。
图715.大雪过后,大地披上了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__________。
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20 Hz至20000 Hz,频率高于__________Hz的声波叫超声波,地震时产生的强度大的________声波对人体十分有害。
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 m/s,在海面上用声呐装置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8 s收到海底返回的声波,该处的水深为________m。
17.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__;台风和海啸会产生____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建立这种声波接收站就能对台风和海啸进行预警。
18.在马航MH370失联搜寻的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上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又叫“声呐”),如图8所示,这是利用声音可以在________中传播;若海面某位置的深度是9 k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 m/s,则需经过________s才能接收到信号。
图8三、实验探究题(共31分)19.(5分)下列实验分别探究的是声现象的什么知识?(1)将碎纸片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看到纸片不断跳动,说明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
(2)放在真空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用抽气机将罩内空气逐渐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6分)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9所示。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图9(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的________振动引起的。
(2)吹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敲击瓶子时,瓶子发声的音调也不同,敲击__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21.(10分)晚上小吴在家中正欣赏着扬声器里传出的交响乐,忽然停电了,他将蜡烛点亮后放在扬声器前面。
过了一会儿,来电后扬声器又响了起来。
小吴发现扬声器前面的烛焰在摇曳,是什么原因使得烛焰摇曳呢?(1)通过仔细观察,烛焰没有受到风的影响。
进一步探究,发现蜡烛越靠近扬声器,烛焰摇曳得越明显,由此可确定烛焰的摇曳是受________的影响所致,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
(2)蜡烛越靠近扬声器,烛焰摇曳得越明显,说明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固定放同一首曲子,固定蜡烛到扬声器的距离不变,突然开大音量,烛焰摇曳得更明显,说明音量控制的是声音的________。
这里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
22.(10分)在学习演奏小提琴的过程中,小明和同学们发现弦乐器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决定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经讨论后提出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一些不同规格的琴弦,如下表:(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3)为了验证猜想三,小明选用编号为①②的琴弦进行实验,请将表中缺少的数据补全。
1.B 2.B 3.B 4.B5.A 6.D 7.A8.B [解析] 敲击大钟后,大钟振动发出声音,但敲击停止后,大钟的振动却没有停止,所以会有“余音未绝”。
9.B [解析] 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选项正确;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而不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故B选项不正确;不同人声的音色不同,声纹锁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辨别主人的,故C选项正确;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工作的,故D选项正确。
10.A11.A12.振动振动幅度(振幅)13.空气强14.快高慢低15.吸收声音减弱回声效果[解析] 雪地有多孔的结构,声波传入雪中后,被多次反射和吸收,很少反射回空气中,所以雪后显得特别宁静。
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会使声音在多次反射后被吸收,形不成回声。
16.20000 次600017.能量信息次声波[解析] 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
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超声波探伤是根据有“伤”位置反射回来的超声波时间有变化,据此判断伤情,所以利用超声波探伤的实质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台风和海啸会产生次声波,建立次声波接收站可以对台风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作出预报,并能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
18.液体12[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用“声呐”测量海深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2)由v=st可得,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t=sv=9000 m1500 m/s=6 s,则接收到信号需要的时间为2×6 s=12 s。
19.(1)振动(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20.(1)空气柱(2)G A21.(1)声音能量(2)距离发声体的远近(3)响度控制变量法22.(1)③⑤(2)④⑤(3)20 0.5[解析] (1)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即选择编号为③⑤的琴弦。
(2)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即选择编号为④⑤的琴弦。
(3)探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应该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即缺少的数据中长度应该是20 cm,横截面积应该是0.5 m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