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防震避险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3.40 MB
- 文档页数:63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学习资料一、遇见地震如何逃生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
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
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
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
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
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
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
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
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
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
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
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
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
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
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
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
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
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
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
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防震科普知识一年级
防震科普知识(适合一年级学生)
1. 地震是地球上的岩石层发生断裂和移动引起的地壳震动现象。
2. 地震是自然灾害之一,它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毁坏、火灾等危险。
3.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防震措施来保护自己,例如在地震发生时躲到桌子下或者靠近墙角等安全的地方。
4. 在地震发生后,我们要保持冷静,遵守教师或者家长的指示,不要惊慌失措。
5. 我们可以参与地震演习,学习如何正确行动和保护自己,在发生地震时能够更加安全。
6.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提前发出警报,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采取安全措施。
7. 地震的震级用Richter震级或者里氏震级来表示,数值越大,地震的破坏力越强。
8. 地震不仅发生在陆地上,还会发生在海洋中,引发海啸。
9.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我们无法预测地震何时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和观测来了解地震的发生规律。
10. 我们要学习防震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以便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确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有以下几点:
1. 认识地震:告诉小学生地震是地球的一种自然灾害,地球由许多板块构成,当板块
发生移动时就会产生地震。
2. 安全疏散: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时应该迅速疏散到安全的地方,避免站在窗户、大
型家具或电器旁边。
3. 藏身处: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该找到可以避难的地方,例如在课桌下、墙壁
边角或者门框下。
4. 坚持原则:告诉小学生在地震发生时应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秩序地执行避险
措施。
5. 避免恐慌:告诉小学生面对地震时不要大声喊叫、奔跑或者相互推搡,要保持镇定
和安静。
6. 救援意识: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后应该尽量保护自己的安全,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7. 家庭应急准备:告诉小学生地震发生前,家庭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例如准备一些
紧急物资、制定避险计划等。
8. 定期防震演练:告诉小学生定期参与学校的防震演练,熟悉应对地震的步骤,提高
应变能力。
通过教育小学生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可以提高小学生面对地震时的应变能力,降低伤亡风险。
同时,家长和教师也应该与小学生多沟通,加强地震安全的意识。
学校防震小常识在当前社会,地震频繁发生,学校防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地方,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的首要任务。
因此,学校防震小常识是每个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
本文将从地震的危害、学校防震措施、学生应急知识、教师应急教育以及家长的配合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地震的危害1.1 地震会造成建筑物倒塌,导致人员伤亡。
1.2 地震会引发火灾、水灾等次生灾害,增加伤亡人数。
1.3 地震会导致道路损坏、交通中断,影响救援工作。
二、学校防震措施2.1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防震预案,明确责任分工。
2.2 学校应定期组织防震演练,提高师生防震意识和自救能力。
2.3 学校应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施建设,确保师生的安全。
三、学生应急知识3.1 学生应学会正确的躲避姿势,如躲在桌子底下保护头部。
3.2 学生应了解学校的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避免发生踩踏事故。
3.3 学生应保持冷静,听从教师和救援人员的指挥,不慌不乱。
四、教师应急教育4.1 教师应定期进行防震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防震意识和应急能力。
4.2 教师应熟悉学生的基本信息和家庭联系方式,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4.3 教师应在发生地震时冷静应对,保护好学生的安全。
五、家长的配合5.1 家长应关注学校的防震工作,积极配合学校的防震演练和教育工作。
5.2 家长应教育孩子学会自救和互救,提高孩子的防震意识。
5.3 家长应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校的防震情况和应对措施。
总而言之,学校防震小常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重要知识。
只有通过加强防震意识、提高自救能力,才能在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
希望每个人都能重视学校防震工作,共同努力,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
校园防震知识点总结一、地震的原因及危害1. 地震的原因: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断裂或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现象,通常由地壳运动导致的能量释放所引起。
2. 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人员伤亡、房屋、桥梁等建筑物倒塌,引发山体滑坡、地面液化、海啸等多种灾害,危害严重。
二、校园地震灾害应急预案1. 学校应制定完善的地震灾害应急预案,确保全体师生员工熟悉预案内容,做好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
2. 学校应设置安全疏散标识,规划疏散通道,并定期进行排查和检查,确保通道畅通。
3. 教职员工和学生应熟悉学校各种救援设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如灭火器、应急箱等,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三、地震前的预防措施1. 教育宣传:学校应定期开展地震知识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员工地震防范意识,掌握地震自救互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隐患排查:学校应定期对校园建筑、设施进行隐患排查,及时修缮处理问题,消除安全隐患。
3. 防震设施:学校应安装地震感知器、消防器材等防震设施,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及时报警和处理。
四、地震发生时的应对措施1. 采取避险措施:地震发生时,要尽量迅速寻找可避难的地方,如坚固桌椅下、门框旁、墙角等处。
2. 疏散逃生:地震发生后,要迅速有序地疏散逃生,避免发生踩踏等意外事故。
3. 安全疏散:学校的师生员工要按照应急预案规定的逃生路径和方法进行疏散,避免混乱。
五、地震后的安全处理1. 保持冷静:在地震发生后,首先要保持冷静,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2. 逃生自救:要注意寻找逃生通道和自救方法,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3. 应急救援:地震发生后,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应急救援工作,确保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六、加强家庭与学校的防震意识教育1. 家庭防震意识:家长要积极开展家庭防震意识教育,指导孩子学会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
2. 学校防震教育:学校要将地震防范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教学,领导班主任、辅导员要给学生普及地震防范知识。
总结:地震是一种毫无预警的自然灾害,对学校的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防震减灾小常识顺口溜1. 防震减灾小常识顺口溜 1防震减灾小常识顺口溜 11.防灾减灾小知识防灾减灾小知识人生命,要守护,十条法则要记住,一旦灾害发生时,及时应用心有数。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二、火灾: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拴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四、台风: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六、雷击: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七、暴雪: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八、龙卷风:龙卷风,强风暴,一旦袭来进地窖,室内躲避离门窗,电源水源全关掉,室外趴在低洼地,汽车里面不可靠。
九、疫情:对疫情,别麻痹,预防传染做仔细,发现患者即隔离,通风消毒餐用具,人受感染早就医,公共场所要少去。
十、防化:化学品,有危险,遗弃物品不要捡,预防烟火燃毒气,报警说明出事点,运输泄漏别围观,人在风头要离远。
人生命,重于山,防灾避险于未然,掌握技能常演练,祝愿人人保平安,祝愿人人保平安!。
防震减灾小常识顺口溜 3原发布者:河西乡中心小学学校防震减灾知识一、地震小常识1.什么叫地震?地震(Earthquake)是大地的振动。
它发源于地下某一点,该点称为震源。
振动从震源传出,在地球中传播。
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2024中小学生防震减灾科普常识大全地震的发生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如果遇到地震,一定要有记住逃生办法。
1、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直接冲出房屋,应躲在坚固的床或者桌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切记要远离窗户。
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尽可能跑到空地上去,为避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
3、在公众场所遇到地震时,大众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甚至发生踩踏事件,这时需要有序撤离,不要乱跑乱窜。
总之一定要牢记这四大常识:大地震时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处、远离危险区、被埋要保存体力。
地震分为几个等级?1、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是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等级分为九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无感觉,2.5级以上人有感觉。
2、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一般不易觉察。
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3、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
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
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
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山崩危险注意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在海岸边,有遭遇海啸的危险。
感知地震或发出海啸警报的话,请注意收音机、电视机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地震户外避难建议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因地震造成的火灾,蔓延燃烧,出现危机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时,采取避难的措施。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JC 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为什么会发生地震?地球的结构就象鸡蛋,可分为三层。
小学生地震常识手抄报内容小学生地震常识手抄报内容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生地震常识手抄报内容,仅供参考,谢谢阅读!地震时如何避险专家指出,在震中及附近地区,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钟时间,作为个人,应当保持冷静,并在12秒内作出正确躲藏的抉择,绝对不能跳楼,不能夺窗而逃。
1、地震时楼房内家庭成员可暂躲在牢固的床、桌子等坚固家俱下,或躲在楼房卫生间等小开间房内。
2、地震时注意要用随手物件护住头和捂住口,避免砸伤或被泥沙烟尘呛住。
3、家庭成员在用火用电时,要立即关火和断电,防止被烫伤、触电和发生火情。
4、高层楼房里的人员不可使用电梯,不要向阳台跑,尤其不可跳楼。
5、在街道上的行人,不要躲避在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正在行驶的车辆应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车上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牢固物件,不要随意下车。
防震自救儿歌大地晃,桌椅摇,地震危险躲再逃。
披着裤子遮住头,蹲在床边把空留。
厨房里,远离火,卫生间站水管边。
幼儿园,学校里,两课桌间找安全。
挨着窗户塌得快,玻璃碎了扎小手。
大震小震有间隔,抓紧时间到门口。
抬头看看啥危险,不坐电梯一楼梯。
小孩大人排成队,顺着右边有序走。
出了屋门找草坪,两楼中间莫停留。
万一被压别慌张,保存力气不哭喊。
砖头敲墙一二三,等待救助要时间。
伤口流血要按压,按在上头不松手。
全身疼痛不乱动,头要抬高背要挺。
哼哼儿歌想爸妈,大手会把小手拉。
地震自救在震区中,从地震发生到房屋倒塌,来不及跑时可迅速躲到坚固的墙体,塌下来时可以承受住形成空间的地方。
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人的灰尘。
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在楼房里时,应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空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
儿童地震避险小知识如下:
1. 无论在何处,当有震感时,应立即跟随老师或家长,有秩序地排队按指定路线撤离。
2. 在撤离过程中,不要惊慌,不要争抢,尽量保持安静。
3. 在教室中避险时,应迅速将书包顶在头上或抱头,躲在课桌下。
如果来不及躲避,双手抱头躲在两课桌中间,这是最恰当的躲避方式。
4. 在户外避险时,应远离高大建筑物、高压线、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工厂或设施,以及隧道或地下通道。
尽量蹲在空地上或路中间,切勿乱跑。
5. 在家中避险时,应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等不易塌落的小空间避震。
如果正在用火,应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
6. 如果被困在废墟下,应保持冷静,尽量保持呼吸畅通,寻找水源和食物。
如果有可能,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请记住这些地震避险小知识,让我们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安全!。
小学生安全防震防火自护小常识模版一、防震常识1. 室内安全- 在遇到地震时,首先要保持冷静,迅速躲到桌子下或者坚固的家具旁边。
切勿躲在窗户、大门以及其他易倒、易碎的物品旁边。
- 不要乱跑、乱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伤害。
- 如果身边没有家具可躲避,尽量蹲下,用手保护头部,减少受伤的可能性。
2. 室外安全- 在震后,要迅速远离建筑物、电线杆等可能倒塌的地方,尽量选择开阔的空地。
- 不要靠近山体、河岸、海滩等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海啸等地方。
- 积极听从教师或者家长的指挥,有组织地赶往安全的集结点。
二、防火常识1. 预防火灾- 不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随意放置,尽量放在成人能看到、掌握得到的地方。
- 不要玩弄火柴、打火机等火源物品,切忌用火烧东西。
2. 室内火灾自救- 发现火灾时,要首先保持冷静,迅速向家长或者老师报警。
- 在等待救援时,用湿毛巾或者衣物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有毒烟雾。
- 如果途径被火封堵,应尽量找到窗户或者阳台等地方等待救援。
- 切勿乱窜、跳楼,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三、自我保护常识1. 安全出行- 出门前要提前告诉家长或者老师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 不要搭乘陌生人的车辆,要坚持搭乘有牌照的出租车或者大巴等公共交通工具。
- 如果遇到陌生人的拐骗,要及时大声呼救,并寻找有人气的地方寻求帮助。
2. 网络安全- 在使用互联网时,不要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地址、联系方式等。
- 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或者下载不安全的软件,以免造成电脑病毒的感染。
- 如果在网上遇到了不文明、不安全的信息或者图片,要及时关闭,并告知家长或者老师。
3. 突发情况应对- 在遇到地震、火灾、闪电等突发情况时,要迅速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并及时寻找成年人的帮助。
- 不要慌张,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地进行自救和互助。
四、家庭和校园安全1. 家庭安全- 家里的电线应该定期检查并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以预防电线老化引发火灾。
- 燃气用具要定期检查,保证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