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灭菌及空气除菌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3.91 MB
- 文档页数:138
第五章灭菌第五章灭菌污染杂菌的危害1.消耗营养物质。
2.抑制发酵菌⽣长。
3.改变培养液理化性质。
4.抑制产物⽣物合成。
5.噬菌体污染。
第⼀节灭菌的基本原理⼀、灭菌定义指⽤化学的或物理学的⽅法杀灭或除掉物料或设备中所有的有⽣命的有机体的技术或⼯艺过程。
⼆、常⽤灭菌⽅法1.化学物质灭菌利⽤化学试剂(甲醛、苯酚、⾼锰酸钾等)与微⽣物细胞中某种化学成分反应,如使蛋⽩质变性、酶类失活、破坏细胞膜通透性等杀灭微⽣物。
应⽤:实验室和⽆菌室的空间灭菌,设备、器械、双⼿的消毒灭菌,但不能⽤于培养基的灭菌。
2.辐射灭菌原理:利⽤⾼能量的电磁辐射和微粒辐射来杀灭微⽣物常⽤:紫外线、X 射线和γ射线紫外线:诱导了胸腺嘧啶⼆聚体的形成和DNA 链的交联,从⽽抑制了DNA 的复制,导致菌体死亡。
波长为260nm 的杀菌⼒最强穿透⼒差。
应⽤:适于表⾯灭菌。
⽆菌室、接种箱3.⼲热灭菌在⼲燥⾼温条件下,微⽣物细胞内的各种与温度有关的氧化反应速度迅速增加,是微⽣物的致死率迅速增⾼的过程。
常⽤⽅法:灼烧和电热箱加热,160℃ 2⼩时发酵的流程空⽓空⽓净化处理保藏菌种斜⾯活化扩⼤培养主发酵碳源、氮源、⽆机盐等营养物质灭菌成品使⽤范围:需要保持⼲燥的器械、容器的灭菌。
玻璃及⾦属⽤具及沙⼟管灭菌4.过滤除菌原理:利⽤微⽣物不能透过滤膜⽽达到除菌⽬的。
⽅法: 0.01~0.45 m孔径滤膜,使⽤范围:⽤于压缩空⽓、酶溶液及其他不耐热化合物溶液除菌。
5.湿热灭菌由于蒸汽具有很强的穿透⼒,冷凝时可释放出⼤量潜热,且在⾼温有⽔分条件下,蛋⽩质易变性,使微⽣物死亡。
常⽤⽅法:⽔煮常压灭菌:100℃,40-60min⾼压蒸汽灭菌:⼀般121℃,30分钟使⽤范围: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灭菌。
湿热灭菌的优点:蒸汽有强的穿透⼒,灭菌易于彻底;蒸汽来源容易,操作费⽤低,本⾝⽆毒;操作⽅便,易管理。
三、湿热灭菌的理论基础1.灭菌指标的确定⼤多数微⽣物最适温度为25~27℃,维持温度为5~50℃,当温度超过最⾼限温时微⽣物就会发⽣死亡。
第5章培养基灭菌和空气除菌教研室:生物工程教师姓名:余有贵教学过程一、灭菌的意义和方法1、灭菌的意义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称为灭菌,例如各种高温灭菌措施等。
保证纯种发酵,防止杂菌和噬菌体污染。
消毒是一种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物体基本无害的措施。
2、灭菌的方法(1)火焰灭菌:接种时使用, 灼烧是一种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方法,但它只能用于接种环、接种针等少数对象的灭菌(2)干热灭菌法:适于灭菌后要求保持干燥状态的物料,将金属制品或清洁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小时后,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在这种条件下,可使细胞膜破坏、蛋白质变性、原生质干燥,以及各种细胞成分发生氧化。
(3)湿热灭菌法:多数细菌和真菌的营养细胞在60℃左右处理5~10min后即可杀死;酵母菌和真菌的孢子稍耐热些,要用80℃以上的温度处理才能杀死;而细菌的芽孢最耐热,一般要在120℃下处理15min才能杀死。
工业生产上广泛使用,常用120℃,20-30min。
(4)射线灭菌法:适于表面灭菌,紫外线波长在2600埃左右灭菌效力最强,一般用30瓦紫外灯照射20-30min(5)化学药剂灭菌:1)0.1%-0.25%的高锰酸钾溶液:皮肤消毒2)2%-5%漂白粉:用具和车间环境的灭菌3)70%-75%酒精溶液:皮肤和玻璃器皿表面灭菌4)0.25%新洁尔灭: 皮肤、小器皿表面和车间的灭菌5)0.5%甲醛:用于无菌室、空罐和车间空间的灭菌,10ml/m3,6-12h(6)高压静电灭菌:应用于空气的灭菌(7)介质过滤除菌:滤除血清和抗生素溶液内的微生物和空气过滤除菌。
二、培养基和设备的湿热灭菌1、湿热灭菌的原理1.1概念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热阻:微生物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的致死时间性,表示微生物对热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