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四讲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
- 格式:ppt
- 大小:16.02 MB
- 文档页数:73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背景)(一)国民党政权性质(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毛泽东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所做的贡献(四)反“围剿”战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的建设三、中国革命的艰苦实践,力证这条新道路的正确性(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三次“左”倾错误(二)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并巩固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对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国民党政权性质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了。
蒋介石集团用无数革命人民的鲜血换取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建立了南京政权。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十数年的分裂之后,中国重新获得名义上的统一,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政权性质:这时的中国国民党完全改变了过去的革命性质,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比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1、国民党的军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支柱。
2、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使全国人民处于法西斯特务的监视之下。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控制广大人民。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查禁进步书刊,监视、拘捕乃至枪杀进步作家。
(派遣特务、侦探,组织流氓、暴徒袭击和捣毁进步的文化机构、报馆、书店和电影院,投寄匿名恐吓信,绑架和暗杀共产党员作家和进步人士。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背景)(一)国民党政权性质(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一)开展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二)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毛泽东为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所做的贡献(四)反“围剿”战争、土地革命和农村根据地的建设三、中国革命的艰苦实践,力证这条新道路的正确性(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三次“左”倾错误(二)20世纪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国民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建立并巩固了在全国的统治地位,中国革命陷入低潮。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对革命新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一)国民党政权性质1927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由于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的叛变而失败了。
蒋介石集团用无数革命人民的鲜血换取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的支持,建立了南京政权。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从东北发出通告,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至此,经历了北洋军阀时期十数年的分裂之后,中国重新获得名义上的统一,国民党就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国民党政权性质:这时的中国国民党完全改变了过去的革命性质,成为一个由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集团所控制的政党。
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依然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同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本质的区别。
但比起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权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二)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军事独裁统治1、国民党的军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支柱。
2、建立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使全国人民处于法西斯特务的监视之下。
3、大力推行保甲制度,控制广大人民。
4、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出版自由,厉行文化专制主义,查禁进步书刊,监视、拘捕乃至枪杀进步作家。
(派遣特务、侦探,组织流氓、暴徒袭击和捣毁进步的文化机构、报馆、书店和电影院,投寄匿名恐吓信,绑架和暗杀共产党员作家和进步人士。
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1)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发展过程:①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开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三大武装起义为中国革命创建人民军队,由城市转入农村揭开了序幕。
②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毛泽东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又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③革命形势重新高涨:在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引下,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根据地的土地革命和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红军达10万人。
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三次反革命“围剿”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来又粉碎了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
⑤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长征初期革命形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召开了遵义会议,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使党、红军和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实现了战略转移的伟大任务。
(2)1927年~1927年国共十年对峙期间毛泽东的伟大历史功绩:①挽救革命方面:a.在“八七会议”上提出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理论;b.直接组织领导了秋收起义,第一个打出工农革命的旗帜并确立了我军建军原则(党指挥枪),成为人民革命军队的缔造者之一;C.长征中排除“左”倾干扰,在极困难的情况下,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探索革命道路方面:a.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地和最大的根据地;b.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C.领导了前三次反“围剿”斗争,总结了红军的军事战略战术思想;d.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
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面:a.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b.指导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革命道路的探索
20世纪20、30年代中共成功探索出正确革命道路的过程:
1、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上,明确指出党在当前的工作中心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而后,领导了三大工人运动,结果惨遭失败,工人运动陷入低潮。
2、1923年,在中共三大上,提出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团结一切革命阶级共同对敌,而后,1926年与国民党合作联合发动了北伐战争。
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革命失败。
3、1927年8月1日,中共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作出决策:放弃进攻敌人力量强大的城市,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至此,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第四专题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4学时)一、教学目的(1)了解在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
(2)正确理解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和农村根据地建设三者的关系。
(3)掌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战略目标的实现情况。
二、教学重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的基本点。
三、教学难点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四、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提问、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五、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六、教学过程请同学们先欣赏一首歌曲。
哪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名字?反映的是什么事件?十送红军(江西民歌)一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下了山,秋风(里格)细雨,(介支个)缠绵绵.山上(里格)野鹿,声声哀号叫,树树(里格)梧桐,叶呀叶落光,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里格)人马,(介支个)再回山.三送(里格)红军,(介支个)到拿山,山上(里格)包谷,(介支个)金灿灿,包谷种子(介支个)红军种,包谷棒棒,咱们穷人搬,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紧紧拉住红军手,红军啊,洒下的种子,(介支个)红了天.五送(里格)红军,(介支个)过了坡,鸿雁(里格)阵阵,(介支个)空中过.鸿雁(里格)能够,捎来书信,鸿雁(里格)飞到,天涯与海角,千言万语嘱咐,红军啊,捎书(里格)多把,(介支个)革命说.七送(里格)红军,(介支个)五斗江,江上(里格)船儿,(介支个)穿梭忙.千军万马(介支个)江畔站,四方百姓泪汪汪,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深情似海不能忘,红军啊,革命成功,(介支个)早归乡.九送红军,上大道.锣儿无声鼓不敲,鼓不敲.双双(里格)拉着长茧的手,心象(里格)黄连,脸在笑.血肉之情怎能忘,红军啊,盼望(里格)早日,(介支个)传捷报.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台高(里格)十丈,白玉柱,雕龙(里格)画凤,放呀放光彩,朝也盼来晚也想,红军啊,这台(里格)名叫(介支个)望红台.表达了江西人民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开始长征,亲人不得不面临痛苦的分离,依依不舍忍痛送别自己的亲人。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阶段特征】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1)中共成立后,在“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它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这些斗争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二七”惨案却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联盟,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的受挫说明,在中国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但王明等人,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暴动,冒险进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长征,遵义会议从组织上和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开始走向成熟。
(2)1931年“九·一八”事迹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政治路线。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建设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显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这说明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符合国情的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
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粉碎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和我党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革命道路的探索:(一)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1、主题特征:○1、新民主主义革命从开端到发展再到兴盛起来,有着一个艰难的过程○2、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地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
○3、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2、事件:○1、开端:五四运动--中共诞生○2、国共合作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大革命)○3、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背景、过程:A背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大革命失败,中国革命遭受严重挫折。
B、过程:(只抄abc)第一阶段:走苏联的路,学习十月革命,进行中心城市武装暴动。
a、南昌起义—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是探索的开始;b、秋收起义在城镇遭遇失败(教训:中国革命必须由城市转向农村)第二阶段: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c、毛泽东及时分析形势,转战农村,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农村……”的正确革命道路。
C、探索成功的原因:吸取大革命失败、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城市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
3、思想认识:○1、中国革命具有艰巨性和曲折性○2、我们要学习五四精神、长征精神,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锻炼不畏困难、为理想奋斗的坚强意志。
(二)、抗日战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成熟时期1、主题特征:抗战胜利的意义+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2、抗日战争与以往反抗侵略的战争相比有什么特点?(已整理)3、其它:知道:《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太行山上》等抗日歌曲,体现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三)、人民解放战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胜利时期1、主题特征:人民解放战争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决战,也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迅速走向胜利的阶段2、事件:(不用整理)第一,通过重庆谈判:了解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局势(补充在书P2:○1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命运和两个前途的决战,中国人民渴望和平。